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千万别跟穆斯林朋友提吃猪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不乏与少数民族的人打交道。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0个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等国家也有很多人,同样是穆斯林。不只穆斯林有禁忌,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禁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顺应他们的惯例,是我们应有的礼貌,也是与少数民族同胞交往和合作成功的前提。

    汤顺所在的部门来了一位新同事。一天中午,大家在办公室里吃自带的饭菜。汤顺热情地对新同事说:“来,尝尝我做的糖醋里脊吧,味道很好。”新同事为难地说:“不了,谢谢。”汤顺诧异道:“怎么啦,客气什么呀?”新同事回答说:“我是穆斯林啊!”汤顺不满地说:“穆斯林就高贵啦?请你吃你就大大方方吃呗!”说着拆开一双未用过的方便筷夹了一大块里脊肉扔到新同事碗里。新同事很生气,起身把饭菜倒掉了。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甚至连“猪”字都不提。汤顺不了解穆斯林的禁忌,本意是表示热忱,新同事却认为他是在挑衅自己。

    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了解

    少数民族在很多方面都与汉族习惯不同,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应该关注到、了解到,避免因无知而导致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在饮食方面,穆斯林不吃不反刍的动物,猪、狗、猫是最为人熟知的穆斯林禁忌食物。此外,穆斯林还禁食猛禽猛兽的肉,禁食动物的血,以及自然死亡的动物,禁食非穆斯林宰杀的动物,不吃无鳞的鱼,不饮酒。在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中,蒙古族禁食鱼、虾、蟹等海味;藏族禁吃鱼虾和海味,以及马、骡、驴、狗的肉,也不吃家禽肉;朝鲜族禁吃羊肉、肥猪肉和鸭肉;维吾尔族人禁吃猪、狗、骡肉和鸽子。如果你有幸到少数民族朋友家中做客,不要建议吃他们所忌讳的食物,在公务、商务或私人宴请时,更不能请他们吃“禁忌清单”中的食物。

    小姚和小白是刚认识不久的朋友,两个人关系很好。一天小姚发了工资,特地请小白吃饭,小白欣然前往。小姚在饭桌上向服务员招手说:“来瓶好酒!”小白面露难色,说:“小姚,我不喝酒,你自己喝好吗?”小姚毫不客气地说:“什么喝不喝的,跟我你还见外啊?不会喝也得抿一口吧!”小白坚持不喝。小姚没办法,只好自己喝。饭后两人疏远了许多。小姚心想:“装什么装,真不够意思。”小白想:“他明明知道我是回族的穆斯林,还逼我喝酒,这纯粹是不把我当真正的朋友。”两个人谁也不肯主动与对方沟通,结果就慢慢地疏远了。

    在服饰方面,穆斯林讲究简单素净,不提倡穿奇装异服。男性的白色帽子、女性的头巾,都是穆斯林的标志性服饰。女性服装反对暴露,在任何场合与穆斯林开展社交,都不要穿暴露胸背过多的衣服。蒙古族忌讳黑色,在服饰颜色上,多用深蓝色、棕色、灰色、橘红色、粉红色等。藏族人比较崇尚白色,哈达是他们向客人表达敬意和问候的最常见“见面礼”。维吾尔族人禁穿短小的衣服出现在社交场合。与少数民族同胞交往,我们不必穿戴他们的民族服饰,但着装上应避免犯民族禁忌,不能怀着猎奇的心理对他们的穿着打扮评头论足。

    在一言一行方面,如果去穆斯林聚集地旅游或办事,不要在穆斯林面前背后议论他人。在蒙古族,在蒙古包门口下马或骑马、开车长驱直入他们的羊群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你想进入蒙古包休息或参观,必须经过主人的允许。在蒙古包里,不能下蹲、吐痰,就座必须听从主人的安排。进入藏民的室内后,男女要分坐左右,不能混坐。当藏族人家中有病人或产妇时,禁止外人进门,门外生火或悬挂树枝就是暗示。到朝鲜人家中做客时,上门时不能敲门而应该叫门。禁止用沾了污水的湿手乱甩,不能当着主人的面吐痰。

    了解少数民族的禁忌,能让我们在与少数民族的人交往时更容易受到欢迎。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友好交往

    少数民族的特殊习俗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我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也应该时常留心,遇到时才能少出差错。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他们文明的结晶,如果有幸感受他们的节日,一定要以尊重欣赏的态度来对待。穆斯林的主要庆典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各节日的仪式都不相同。开斋节又叫“肉孜节”,是穆斯林最大的节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宰羊是最富特色的环节;圣纪节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蒙古族崇尚摔跤、赛马、射箭的运动,有著名的那达慕大会;藏族拜佛时行庄严的跪礼,有鞠躬、献哈达、敬酒、敬茶等礼仪;满族有颁金节、上元节、二月二、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小年几个重大节日。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和仪俗,这些仪俗是每个少数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代表着各少数民族悠远的历史,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主动沟通,处处体谅。没有沟通就不会有顺利的交往。与少数民族的人们相处时,特别是当我们身处他们生活的地区时,一定要及时主动地沟通,以期了解他们的观念、生活习惯等重要内容,以免在交往中出现误解和交往障碍。因为理念不同,因此有些在我们看来很平常自然的举动,在少数民族的心目中,就是不礼貌甚至侮辱。与少数民族人们交往时,我们一定要处处体谅。比如穆斯林的葬礼实行土葬,参加葬礼的人不穿孝衣,不戴黑纱,没有吊孝的程序,讲究简单、迅速、朴素。参加穆斯林的葬礼时,忌讳大哭。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外人不能对当地的女性拍照,甚至连有女性的地方风景都不允许拍。

    我国某城市的商务考察团到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考察。一行人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在大街上游逛。有几个人忘乎所以,将穆斯林的禁忌全然忘却脑后,取出照相机对着街上走过的服饰独特的女性连连拍照。遭到女性的拒绝和呵斥,更令他们尴尬的,是,路边跑过来很多当地男性,非常生气地指责他们。这个考察团给当地的接待人员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当地新闻也作了相关报道,今我国考察组人员羞愧不已。

    出访穆斯林国家,千万不能忘记对方的禁忌,否则必然招致“非礼”待遇。

    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做礼拜,不要在他们身边停留,好奇地观看询问,更不要取笑,做出不礼貌的动作。藏族人特别信奉佛教。凡是与“佛”有关的器具、装饰,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与藏族人交往时,不要因为好奇而触摸藏族人所佩戴的佛珠、佩件,游览寺庙时,不要碰佛像、经书、法器等东西,更不要在寺庙内外打打闹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