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读完外国文学-川端康成的《雪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也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蕴含着浓郁的东方韵味。

    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年少时,相继失去了父亲、母亲、祖母、姐姐和祖父。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少年川端开始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寻找寄托和安慰,反复阅读了《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方丈记》等古典名作,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川端于1920年考入东京大学英文科,翌年转入国文科,与同学共同创刊《新思潮》,并发表小说。1924年大学毕业后,与朋友创刊《文艺时代》,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提出要以“新的感觉、新的表现方式和新的文体”来向既成文坛进行挑战。在这一时期,川端还经常前往他的“第二故乡”伊豆半岛,以此为背景写下了包括《伊豆的舞女》在内的一些作品。1929年,川端以浅草的风情和舞女为题材,相继创作了《浅草红团》和《虹》等作品。与此同时,川端还发表了具有新心理主义特征的《水晶幻想》和显示心灵现象的《抒情歌》。战后,川端以内心里的东方虚无主义思想为创作源泉,把文学与死亡和空灵相连接。这一时期也是他在创作上最有成就的时期,相继完成了《雪国》、《古都》和《千只鹤》等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美学世界。1968年川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后,1972年他在工作室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雪园》中的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祖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并评论西洋舞蹈。由于感觉到工作的非现实性所带来的不安,企图借助旅行来接近自然,以此振作自己的精神,便来到雪国的一个温泉,在这里邂逅了被其视为自然象征的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纯洁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翌年再度前往雪国和驹子相会,希望在同驹子的交往中寻找慰藉,以暂时忘却自己的非现实感。

    就在这次前往雪国的火车上,岛村以车窗玻璃为镜子,沿途窥视一位悉心照料病中青年的美丽姑娘叶子。出乎意外的是,叶子他们竟然和他在同一车站下了车,而叶子照料的那个病人,竟是驹子的未婚夫。岛村后来从盲人按摩师的口中得知,驹子迫于生计,曾在东京当过雏妓,后被人赎出,回家乡雪国拜师学习三弦琴,便与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定了婚,由于行男长期在东京养病,驹子只好出来当艺妓,以便赚钱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但驹子真正爱着的并不是将不久于人世的行男,而是岛村。长期的卖笑生涯和不幸际遇严重扭曲了驹子的灵魂,使得她的性格显得复杂而畸形,在倔强、热情、纯真而又粗野、娇艳和低俗的同时,还保持着乡村少女的淳朴,尽管沦落风尘,却不甘心忍受长期遭人玩弄的噩梦一般的生活,想要“正正经经地生活”,渴望获得一个女人应该得到的纯真爱情,并把自己的全部爱情都倾注在了岛村身上。甚至当行男病危、弥留之际,叶子赶到车站哀求驹子回去时,驹子仍坚持要为岛村送行而拒绝回去为行男送终。但是,在岛村看来,她为赚取行男的医疗费用而沦落风尘的行为和对自己的那些近似于癫狂的爱却是徒劳,一种美丽的徒劳。然而,正因为这是徒劳,才使得岛村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纯粹和无偿的美。

    岛村最后一次来到雪国,是在飞蛾产卵的深秋季节。在这天夜晚,岛村了解到,驹子还有一个男人,她从17岁那年开始跟了他5年。在她还是雏妓时替她赎身的那个人死后,她就跟上了现在这个男人。尽管如此,驹子却说她讨厌那个人,而且年龄相差也很大,同他总是有隔阂,常想干脆做些越轨的事,借以与他断绝关系,却又天生做不出来。

    两人在给行男上坟时,意外地发现叶子正蹲在坟前,双手合十地祭奠着亡者。几天后,岛村在他下榻的温泉客栈的账房里见到了前来帮厨的叶子,感到自己被这个少女所吸引了。尽管驹子是爱他的,但他总有一种空虚感,把驹子的爱情视为美的徒劳。与此同时,驹子对生存的渴望像赤裸的肌肤一般触到了他的身上。现在,他觉得叶子的慧眼放射出一种光芒,像是看透了这种情况。

    终于,岛村觉得已经到了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他漫无目的地游逛了一天后,傍晚又乘车回到了温泉浴场。就在驹子抱怨岛村不带她同行时,突然响起了火警的钟声。原来,是正在放映电影的蚕房着了火。在消防队员喷射出的水柱前,一个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由二楼坠落下来。这个女人是叶子。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之作,最初以相对独立的短篇的形式,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等诸多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的结构和连贯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总题名《雪国》汇集出版单行本。这部花费14年时间写就的小说问世之后,一直就是日本文学评论界争论的重点,贬褒不一,但大多数论者都肯定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中村光夫指出,该作品“不仅是川端的代表之作,也是昭和初期的日本小说中首屈一指的名作”,认为“作者在‘卑微’的驹子身上发现了‘美好的日本心’。同时,描写驹子的独创性手法也远远超越了以往的时代”。甚至一些评论家认为,它“明确地体现了日本美的传统,由它代表日本文学走向世界最为合适”。也有一些持相反看法的论者则认为,它是宣扬“颓废的美”或“颓废和死亡的文学”,因为“它是从接近毁灭和死亡而更加炽热的官能的冲动及其虚无和悲哀中产生的”。

    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被海外译介最多的就是《雪国》。自1957年被译成英语在英国出版以来,已先后被译介到德国、瑞典、芬兰、意大利和法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