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读完外国文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于1547年10月9日出生在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当时,家族已经破落。他徒有一个贵族姓氏和一腔报国热忱。中学刚毕业就做了“助理医生”,随四处出诊的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他做了红衣大主教的侍从,前往意大利。在意大利,塞万提斯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并开始写作。一年以后,他应征入伍,不久即真枪实弹地参加了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托海战。他在战争中身负重伤,失去左臂。战争结束后,他奉命随军驻防那不勒斯,两年后获准回国。不料,回国途中遭海盗袭击,被掳至阿尔及尔。由于家道中落,父亲无力支付赎金,塞万提斯历尽磨难,顽强地活了下来。此后,塞万提斯受人诬陷,二度入狱。出狱后,他四顾茫然,无奈之下全心投入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诗歌和戏剧多种。晚年蜗居在瓦利亚所里德的一个公寓里,楼下是酒吧,楼上是妓院。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含辛茹苦,于1605年完成了《堂吉诃德》第一卷的写作。这时,塞万提斯仍屡遭厄运打击。先因门前有人遇刺而涉嫌入狱,后因女儿陪嫁掀起波澜而出庭受审。与此同时,有人抢先发表了《堂吉诃德》续篇。最后,塞万提斯贫病交加,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堂吉诃德》第二卷和另一部长篇小说。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因水肿病在马德里逝世。

    《堂吉诃德》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班牙拉曼却的地方,住着一个50多岁的乡绅。他闲来无事,就埋头读骑士小说,每日从黄昏读到黎明,又从黎明读到黄昏,读得满脑子尽是游侠冒险的荒唐念头,天长日久,终于忍不住要学做骑士,到各处去行侠仗义,救苦济贫。他翻箱倒柜,找出祖上留下的一副盔甲,牵出家里的一匹瘦马;并自命“堂吉诃德·德·拉曼却”,意思说,自己是拉曼却鼎鼎有名的骑士。他又想起,骑士都有美貌绝伦的公主做意中人,便搜肠刮肚,选定了一个农村姑娘,给她起了个漂亮、高雅的名字:“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一切齐备后,他急不可待地骑马出发了。而接下来一次次的愚蠢行为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塞万提斯一再声明,他写《堂吉诃德》是为了讽刺当时盛行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其实,作品的实际效果远远超出了这一“宗旨”。小说通过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描绘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戏拟骑士小说构成了小说的基调,也是小说的讽刺意义之所在。譬如,堂吉诃德从命名、受封、比武到向贵夫人献殷勤,都是“不折不扣”地按照古代骑士的有关仪式进行的,戏拟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受封仪式原本是非常庄严的,被册封的骑士都要经过忏悔、戒斋、沐浴、守盔护甲等十分严格的规程,但小说中的受封仪式却是在马房中进行的,授封的也不是神职人员,而是一个客店老板。他手里捧的也不是《圣经》,而是登录草料的记账簿。替堂吉诃德挂剑的更不是公主,而是妓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堂吉诃德效仿古代骑士,同现实造成了更大的、更加可笑的反差。他把意中人想象成绝代佳人、娇媚的公主,可事实上她只不过是个乡下姑娘,长得跟男人—样,“胸口还有毛呢”……依此类推,他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闹出了一桩又一桩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

    尽管堂吉诃德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然而,他同情弱者、疾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十分崇高伟大的,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力量。这种将喜剧和悲剧、滑稽和崇高体现于同一人物(包括桑丘)的写法是划时代的。因此,《堂吉诃德》在塑造人物的高度和力度方面,都比前人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堂吉诃德》的贡献并不为同时代读者所承认。一个世纪以后,它的光辉才逐步照耀到欧洲及整个世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