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波谷浪峰上一起一伏地游泳。他俯仰自如,坦荡潇洒,时而挥动着臂膀,搏击着浪花。
每当机台上那条专线的红灯一亮,话务兵的心头就荡起一股暖流,因为她们知道,这红灯的一头儿连着人民信赖的总设计师,一头儿接着首都北京和四面八方。
盛夏时节,北戴河海滨风光旖旎,沙软潮平,海风习习,游人如云。莲蓬山郁郁葱葱,北倚长城雄关;鹰角石峭峻峥嵘,怀抱碧涛万顷。举目海天一色,波光潋滟,美不胜收。
每到夏天,军委一号台都抽调一批话务兵从北京来到这里值勤,以保障部分军委首长暑期办公的通信联络。一组组阿拉伯数字在姑娘们的脑海里幻变成一个个专线代号,排列成数千个用户的电话号码。不论首长在什么地方,只要拿起话机“嗯”一声,话务兵就能立即叫出首长的名字和称呼,并迅速准确地接通对方。难怪首长时常夸奖她们“耳朵像长上了眼睛”,称赞她们是“我们的‘电话秘书’”呢!
大海潮起潮落,海滩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贝壳,而话务姑娘们的心海里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记忆。一位世纪伟人——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五次接见话务兵并一起合影留念的情景,永远镂刻在话务姑娘们的心间……
接到军办服务处通知,一号台队长可犯了难……
1986年8月16日下午。北戴河机务站。
正在值班的一号台队长尹江平接到军委办公厅北戴河服务处甫处长的通知:“你们选派几名代表,明天上午到海滨浴场,邓主席要在那里接见大家!”
尹江平关上电键,一颗激动的心怦怦直跳。战友们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可是她又一想,仅派代表去怎么行呢?她懂得姐妹们的心思,谁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呀!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又要通了军办服务处的电话……
往常每天晚饭后,不值班的姑娘们有的到海边漫步,有的看书或聊天。可这天晚上,女兵们谁也没有出去,宿舍里异乎寻常的安静。然而每个人心里都在翻江倒海,想着明天自己能不能去见首长。尹江平这个领队心里更是犯难:东、西山12名战友,如果不让谁去,谁都会感到遗憾。一瞬间,她脑子里闪过两个念头:请机务站的志愿兵代一下班,话务兵都去;或是回来一拨儿再去一拨儿。可思来想去,这两个方案都不大可能成立。
翌日清晨,姑娘们早早就起床了,梳洗整理一番之后,一个个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出神儿。战士李海波闪动着一双俏皮的眼睛,直拽着队长的衣襟磨:“可别落下我呀,队长!”
正在这时,机台上的专线红灯亮了。军办服务处来电话答复:“同意你们的要求,除了值班的以外,话务兵尽可能都来吧!”
消息立刻飞进每个话务兵的耳朵,姑娘们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又是跳,又是唱,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一号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有什么活动,只要排到谁的班,谁就得老老实实留下。可这次尹队长反复琢磨,由于应急情况多,最后还是下决心把两个台的班长留下来。两个班长都是老兵,尽管她们争辩说“如果这次失去机会,以后就难得有机会了”,但最后还是服从了队长的决定。
她们看见:邓主席在大海上挥臂击浪,潇洒自如……
那天吃完早饭,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一号台的姑娘们兴奋地等待着。大约9点多钟,军办服务处派来一辆小面包车到机务站接她们。
汽车掠过海滨大路,到达中海滩海水浴场。放眼望去,海天相连,浑然一体。大海发出“轰轰隆隆”的巨响,海浪一排排地涌上岸边,拍击着礁石,激起一簇簇雪白的浪花。
“哦!邓主席!”不知是谁轻轻呼喊了一声。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波谷浪峰上一起一伏地游泳。他俯仰自如,坦荡潇洒,时而挥动着臂膀,搏击着浪花。几位警卫战士和工作人员跟在他的身后,正一起向岸上游来。
女话务兵们看到邓主席身体这样健康,真是又惊又喜。她们清楚,邓主席来北戴河后,电话专线十分繁忙。他老人家虽已年逾八旬,但仍然为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操劳。每当机台上那条专线的红灯一亮,话务兵的心头就荡起一股暖流,因为她们知道,这红灯的一头儿连着人民信赖的总设计师,一头儿接着首都北京和四面八方。
女战士们不禁想到,“八一”建军节那天,军委首长处派人给一号台姑娘们送来蜜桃、西瓜、饮料等。邓主席办公室还特意给她们送来了肥美的螃蟹,让姑娘们美餐了一顿。当时,她们心里就暗暗地思忖:什么时候能亲眼见到邓主席就好了。
此时,这位饱经风雨沧桑、脚踏惊涛骇浪的伟人,就在她们的面前……
邓主席握着女话务兵的手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了!”
海滨浴场休息大厅。
“你们是一号台的吗?”邓主席的女儿邓榕迎了过来,向话务姑娘们热情地问道。
“是!”尹队长迎上前去与邓榕握手。
“请过来吧!”邓榕拉着小尹的手,随即走到邓主席身边,“一号台的同志来了!这是一号台的队长!”
邓主席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向话务兵招手致意。
“首长,您好!”尹江平端端正正地打了一个敬礼。随后,赵燕平、蒋兰、瞿晓东、孙汝杰、吴雅静、秦燕、李海波、董旭宁等陆续跟了过来。
这位活力勃发的老人着一件白色衬衫,更显出脸膛黝黑发亮,那是海上阳光和风浪的馈赠。他一面同话务兵们亲切握手,一面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女战士们预先想好的词儿一下子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只听尹队长说了一句:“我们代表全团的同志向首长问好!”
“谢谢你们了!”邓主席颔首回答。
邓榕指挥话务兵们列好队,并说道:“单独和一号台的同志们拍照!”这时,一个高个儿男兵悄悄地站在话务姑娘们身后,他是司机小钟。他不大好意思地往前靠了靠。此时,他多么想借话务兵们的光,留下这宝贵的一瞬。
邓主席站在话务兵中间,话务兵簇拥着邓主席。随着闪光灯的弧光,摄影师按下了快门。照片洗出后,姑娘们争相传看,奔走相告:“邓主席和我们在一起,上面有九名女战士,后面还添一名男兵呢!”
话务兵们手捧照片,自豪地说:“军旅难忘,青春无悔。能受到邓主席接见,今世也不亏了!”
在大海边,女话务兵同军委主席并排而坐,留住了美好的时空
1988年8月下旬的一天。北戴河海滨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银白色的海鸥在浪花碧空间翩翩飞翔。
一号台话务兵赵燕平、周军琴、沈凛、曹文菊兴致勃勃地乘车来到海滨浴场。姑娘们那秀美的脸庞,绿色的军装,无处不激荡着青春的风采。
这一年暑期,一号台话务兵来得少,工作却异常忙。中央、军委首长在北戴河开会期间,话务量明显增加,忙时须两个话务兵同时上机,每人每天平均要值十几个小时的班,昼夜不闲。然而,这些久经锻炼的姑娘们,任务依然完成得很出色。
站在海边纵目远眺,那一层层滚滚的海潮从天边奔涌而来,其势如吞天吐日,其声似万马奔腾,给人以勃勃向上的力量。此时,邓主席在海上尽兴畅游之后,上岸更毕服装,精神焕发地走出海滨休息厅,高兴地会见等候在这里的同志们。
这是一座紧邻海滩的半圆形水泥大平台,朝海一面是乳黄色的柱形围栏。邓主席坐在平台当中的一把藤椅上,他上身还是那一件白色短袖衫,下穿青蓝色的布料便裤,脚蹬一双黑帮白底的布鞋,显得那样安详、沉稳、平和、自然。
“请一号台的同志往前来吧!”摄影师在一旁打招呼。这时,首长先后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战士们合了影,该轮到话务兵们拍照了。姑娘们激动得心房像小鹿儿一样跳荡。她们闻声轻盈地走上前去,举手向邓主席敬礼,并向老人家道一声好。邓主席坐在藤椅上,握着话务兵们轻柔的巧手,说道:“同志们辛苦了!”
赵燕平等4名话务兵围拢在邓主席的身边。这时邓办王瑞林主任见话务兵只有4个人,赶忙吩咐工作人员搬来4把藤椅,让姑娘们跟邓主席并排而坐。邓主席坐在中间,小赵、小周坐在左边,小曹、小沈坐在右边,背景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海天相接处还有几点淡淡的船影,显得那样浩渺、深邃、辽阔、博大。邓主席目光炯炯,略带微笑,被海风吹得紫黑的脸上泛着红光。话务姑娘们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自豪。随着“咔嚓”一响的快门声,照相机留住了这令人神往的时间和空间……
此刻,赵燕平马上想到留在机房值班的战友。因为她们出发时曾经约定,跟首长照完相后立即返回换值班话务兵来。但这次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邓主席办公室的同志十分理解话务姑娘们的心情,过了几天,又通知这次未能参加首长接见的同志去跟首长一起照相。这一天,刘军、许爱萍、官丽等都去了。邓主席和夫人卓琳在中直别墅接见了她们,并同大家合了影。姑娘们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海滨中直礼堂前,邓主席和通信战士在一起
198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85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对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了重大的政治安排和交代。到达北戴河后,他仍在思考党和国家的许多重大问题,同时也在考虑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他对友人说: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在练习怎样适应完全退下来以后的生活……
8月22日上午,天气晴朗,碧空如洗。西山通信站接到警卫局值班室电话,通知通信站和一号台的同志尽速前往海滨中直礼堂。正在通信站检查工作的总参某通信团参谋长刘长滨和通信站站长沈建中立即召集干部战士,除了留下少数值班的同志以外,31名官兵兴高采烈地登上了一辆大轿车。
同志们很快到了中直礼堂大院。看来首长将要离开北戴河了,像往常一样,临行前同工作人员和警卫、通信官兵见一见面。礼堂门前的台阶下面放上了一排椅子,背后是两株展着扇叶的油绿的棕榈树,愈发显得生机盎然。
邓小平主席着一身蓝灰色的布料中山装,与夫人卓琳坐在中间,看上去两位老人身体很好,精神焕发。在场的还有中央警卫局杨德中局长、邓办王瑞林主任。首长先是接见了警卫战士和河北省委派出的同志,接着,邓榕招呼正在一侧等候的通信战士们,并向邓主席介绍说:“这是一号台和通信站的同志!”邓主席听后微笑着点点头,亲切地向通信战士们招了招手。
此时,每个同志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向邓主席和夫人卓琳。通信团参谋长及通信站领导坐在首长的右侧,一号台话务兵赵渊明、杨原、马启霞等坐在首长的左侧,其他同志站在后排。邓榕同志和总参管理局王副局长亲自担任摄影师。刹那,只听“咔嚓”、“咔嚓”快门声响起,这令人难忘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纪念……
照完相后,通信官兵们都站起来热烈鼓掌。邓主席扬臂向大家挥了挥手,然后乘一辆中巴悄然而去……
在军委长话站荣誉室里,邓小平同志接见话务兵的大幅照片悬挂在显著的位置上:统帅和士兵在一起,领袖和群众在一起,老人和孩子在一起……不管人们有几重意义上的理解,它终已成为长话站“娘子军”历史上灿烂的风景线。
(林玉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