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走向太空的道路-天空飞来的陨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陨石是什么

    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融化成了液体。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挡,它的速度越来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熔壳很薄,颜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陨石坑的发现

    1891年,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佳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280米深180米的坑穴,坑周围有一圈高出地面40多米的土层,人们叫它“恶魔之坑”。恶魔之坑是一个重达22000多吨的陨石以58000千米的时速撞击地球形成的。然而奇怪的是,这个陨石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坑和坑边几块陨石碎片后便消失了。有人估计陨石就落在坑下几百米的地方,可是从来没有人挖出它来加以证明。

    据说最大的陨石坑是加拿大加州的陨石坑,直径为3500米,深达400余米,它是1943年美国空军飞机在空中发现的。

    探究通古斯陨石

    1908年,地处西伯利亚内地通古斯河流的支流恰贝河上游突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使方圆2000千米内的树木全都倒下。据推测,大爆炸是因一颗巨大的陨石坠落造成的。

    20世纪后期,一个意大利科学家小组宣称,他们在西伯利亚以西波卡门通古斯河附近一个湖泊下面发现了一个大坑。在研究中,这个科学家小组采用了声音成像技术,对契科湖底进行了勘测。契科湖在通古斯爆炸震中以南约5英里(8千米)处。

    据科学家介绍,契科湖凹地并非圆形,很浅,也不陡峭,具备撞击坑的种种特征。凹地向外延伸,湖水不深,长约1640英尺(500米),最大深度只有165英尺(50米)。没有常见撞击坑(如亚利桑那州流星陨石坑)周围发现的残骸边缘。加斯佩里尼的研究小组说,契科湖凹地不同寻常的形状恰恰是通古斯大爆炸溅起的陨石碎块撞击到湖面形成的,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像壕沟一样的大坑。加斯佩里尼研究小组的结论是在1999年通古斯之行的数据基础上得出的。

    美国科学家认为,最新研究发现令人很感兴趣,但这个研究小组并没有解答一切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疑问。

    延伸阅读

    1976年3月8日15时许,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空前的陨石雨降临吉林,吉林陨石雨由此成为奇观。当时共收集到较大陨石138块,总重2616千克,现被吉林市博物馆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块重177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