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真观察那些把抱怨当成习惯的人,其实他们多数主要是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他们不敢做的事。更为严重的有些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每天在抱怨。
事实上,我们在抱怨时,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而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头,那个东西就会扩大。这样与想要实现的渴望就完全背道而驰了。
人类的天性是拽引、是同步、会调整与同类相同的模式。当你待在其他抱怨者身边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这时,你会吸引哪些符合自己思维模式的事情,同时排斥不协调的事物,而你的言语将指明,强化自己的想法。
因此,当你抱怨时,其实就是在排斥、推开、驱逐自己指明想要的东西。当你表达出不喜欢的一切,你就会找到更多不满的对象和事物。
而抱怨的破坏力量是巨大的,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前程,因为习惯抱怨的人总是疏忽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这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王红是某公司的行政秘书,工作比较琐碎。同事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哎呀,这又是谁啊,拿了抹布也不洗干净?!”“拖把不知道放在哪里吗?!”“每天累死累活的,老板居然对我还是不满意?!”“要不是我,那么多事谁来做呀?”……
起初大家还会附和一两句,渐渐地所有人都开始对她的抱怨与诉苦感到头疼,有时真想提醒她一句:“别说了。”但话到嘴边,碍于情面只好作罢。王红对此也不是没有知觉,只是她会回家继续向她的丈夫诉苦:“没有人理解我。公司里的人都太坏了,没人体会到我的辛苦付出!”
太多的牢骚和抱怨使得王红对工作也渐渐失去了积极性,周围的同事看到她就如同见到“祥林嫂”般避开。王红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她的工作能力频频遭受经理的质疑,经理正在考虑换一个秘书。
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工作不顺时候,不能理性的分析,却钟情于胡乱的抱怨,那么只能让更加排斥这件事,工作注定是不顺利的,最终导致一无所获。
抱怨是件很低级的事情,不能给我们带来进步,却能让我们更加的落后与烦恼。工作不顺时,在你的眼中,工作是造成你现在痛苦的元凶,进而抱怨它的种种不好,怎么可能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有些员工甚至感觉到整个世界在你的眼中糟糕透了,你排斥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疏远了你。而世界一旦和你陌生了起来,你眼前的世界完全是你不认识的,你可能寸步难行了。
在我们工作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不顺利的情况,生活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时难免就会产生个人的情绪,这里提供几种解决抱怨方法,问题解决掉了,心中的怨气自然就会消失,抱怨就会越来越少,情绪才会越来越好。
1.控制冲动的情绪
也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情绪,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搂出来,而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过于情绪化将无法清晰透彻地说明你的理由。因此,即使感到不公、不满、委屈,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
2.对事不对人
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领导和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事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别人通过一些事实证明自己错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形成敌意。
3.注意抱怨的场合
抱怨时,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使用正式场合,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至于使别人陷入被动和难堪。
一个要学会不抱怨,才能更成熟些。整日里把抱怨当成的业余爱好实在有伤大雅,把自己都说得浅薄了。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会让抱怨成为自己工作的障碍。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当你更加肯定自己,他人和你的人生境况时,你就会引来更多带给你喜乐的东西。
每份工作都是一座钻石矿,怀着事业心去工作
我们每个职场人在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时,首先要克服抱怨的习惯,而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专注、更完美,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工作中找出新方法来,便能引起领导的注意,从而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
事实上,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都能得到收获。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在一次演讲中,曾讲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戈尔康达钻石矿——的传奇发现经过。当我们今天再次“聆听”戈尔康达钻石矿的发现经过。
阿里·哈法德住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他家拥有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有一天,一位年老的佛教僧侣前来拜访这位老农夫,他坐在阿里·哈法德的火炉边,向这位老农夫讲述钻石是如何形成的。最后,这位僧侣说:
“如果一个人拥有满满一手的钻石,他就可以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要是他拥有一座钻石矿场,他就可以利用这笔巨额财富的影响力,把孩子送至王位。”
那天晚上上床时,阿里·哈法德想:“我要一座钻石矿。”因此,他整夜难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询问那位僧侣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
“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僧侣说。
于是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把家交给了一位邻居照看,然后便出发去寻找钻石了。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区寻找,然后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接着又流浪到了欧洲,最后他身上带的钱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脏又破。在旅途的最后一站,这位历经沧桑、痛苦万分的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将自己投入了迎面而来的巨浪中,从此永沉海底。
几十年后的一天,当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继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庄园)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去饮水时,他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块黑石头,石头上有一处闪亮的地方,发出彩虹般的美丽色彩。
几天后,那位曾经告诉阿里·哈法德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僧侣,前来拜访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当看到架子上的石头所发出的光芒时,他立即奔上前去,惊奇地叫道:“这是一颗钻石!这是一颗钻石!阿里·哈法德已经回来了吗?”
“没有,还没有,阿里·哈法德还没回来。那石头是在后花园里发现的。”
然后,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发现了许多比第一颗更漂亮更有价值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Golconda)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
你仔细看过自己脚下的土地了吗?你注意自己手头的工作了吗?认真分析过手头工作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财富和机遇了吗?还是每天都在羡慕朋友的工作,或是感叹成功者的机遇之可遇不可求呢?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心态浮躁,他们总想:“做这份工作,有什么希望可言?”“混呗,干这差使能有什么出头之日?”他们坚信世界上有很多挣钱或者成功的机会,于是他们焦急地等待,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份工作,绝不是手头上这个日久生厌的工作;他们不愿怀着一颗无比热诚的事业心来对待眼前的工作。
著名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曾说过:“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头的平凡工作就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只要好好挖掘——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矿”。
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也往往藏着极大的机会。只要我们努力使自己专注于手中的具体工作,哪怕是看似平凡的琐碎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在什么行业上的员工,都不应该浮躁,务必要认识到自己正在拥有的一切。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吧!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
少抱怨些工作,对工作多一些热情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发牢骚:“都是同龄人,为什么他能买得起名车、楼房, 我却不能……”“同在一个单位,为什么他的工资比我多……”抱怨这,抱怨那,牢骚抱怨满腹。经常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他永远只会在牢骚中原地打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维和行为上需要的改变。
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抱怨一切并不会改变生活的不如意。我们应用积极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用一颗快乐的心情去发现工作的乐趣,从而最大程度激发自己的热情。
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怪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咎于做这项工作的人。”卡耐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既知道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而且还能以工作为乐。
决定将来的工作是一种快乐还是一种折磨,多半取决于你对工作的态度,而不在于工作本身。如果你能将你事业的第一个基石安放在有价值的生活根基上,你就可以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
旋!旋!旋!满满的一车螺丝钉都要旋出来!对于刚做旋车工的萨姆尔来说,他似乎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要消磨在旋钉子这件琐事上了。他满腹牢骚,老想着自己干什么别的不好,偏偏一定要来这旋钉子呢?就算他把这一大堆的螺丝钉都旋完了——但是,过一会马上又会有另一车堆在原来的地方,然后,自己又得不停地旋啊!旋啊!这一切多么可怕呀!
在第二架旋车上的旋车工荷维德听了萨姆尔的埋怨,也很郁闷地叹了口气,以表同情。他和萨姆尔一样,也很讨厌这份工作。
有什么办法呢?难道去找工头说:以自己的能力,做这种简单的体力活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因此,我希望得到另外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可以想象得到工头听到这些话时的轻蔑神情。要么,干脆就辞职不干了,另外再去找一份工作!这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一份工作啊!萨姆尔是绝对不能轻易辞掉的。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来改变改变这种讨厌的工作吗?办法总归会有的,关键在于你肯不肯动脑子去思考。当萨姆尔想到这一点时,他立刻想出一个很聪明的方法,可以使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变成一件很有趣味的事——他要把它变成一种游戏。他转过头来对他的同伴说:“让我们来比赛比赛吧,荷维德。你在你的旋机上磨钉子,把外面一层粗糙的东西磨下来。然后,我再把它们旋成一定的尺寸。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快。过一会如果你磨钉子磨烦了,我们再换着做。”
荷维德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他们俩之间的比赛马上就开始了。这样一来,果不其然,工作起来并不像以前那么烦闷啦,而且工作效率还比以前提高了。不久,工头便给他们调换了一个较好的工作。
这位聪明的年轻人萨姆尔就是后来鲍耳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你看,萨姆尔并不是咬紧他的牙齿,像受酷刑一样去从事自己所痛恨的工作,而是把工作变成了一种游戏,使自己做起来饶有趣味。后来他说:“如果你不能在你所从事的工作中闯一条路出来,你就应该换一个工作试一试。”
这是一个很好的忠告,但是秘诀便在寻求的方法上,一味地埋怨和厌烦是无法找到的,而是要通过一种更好的方法去做到这一点。
尽情地享受生活还是以生活为苦役,这一切都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就算你昨天失败过,那又有什么关系,今天新升的太阳又会给你带来一个崭新的机会,你一样可以重新开始。这时,你会发现工作是生活中多么有趣的事,不断挑战自己,并促使自身成长。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当多一些热情,积极乐观的对待它,这样,你才可以做得更好。只有比别人做得更好,你才能脱颖而出。如果你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的工作,不错过每一个机会,这样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胜利总会在某个地方拥抱你的。
不只为薪水而工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还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工作中成长的机会和学习环境。工作固然也是为了生计,但比生计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和能力的提高。如果一个人的工作仅是为了工资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他注定是一个平庸的人,也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
盛夏的一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一节特制的并且带有空调的车厢的窗户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传了出来:“大卫,是你吗?”大卫·安德森——这群工人的主管回答说:“是我,吉姆,见到你真高兴。”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墨菲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其中一个下属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你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这就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结果!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的年代,这名员工能够忍受10年的低薪和持续的内心郁闷而没有跳槽到其他公司,足以说明他的能力的确没有得到其他公司的认可,换句话说,他的现任老板对他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
尤其是对那些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更不应该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而应该注意工作本身带来的报酬。譬如发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你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工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老板支付给你的是金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终生受益的无价之宝。
一位纽约的百万富翁在回顾自己的成功历程时说,当年,他在一家百货公司的薪水最初只有每周七美元零五十美分,后来一下子就涨到了每年一万美元,而这之间竟然没有任何的过渡,没过多久,他还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
刚去公司的时候,他和公司签订了五年的工作合约,约定这五年内薪水保持不变。但他暗下决心:绝不满足于这每周七美元零五十美分的低微薪水,绝不能就此不思进取。他一定要让老板们知道,他绝不比公司中的任何一个人逊色,他是最优秀的人。
他工作的质量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三年之后,他已经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以至于另一家公司愿意以三千美元的年薪,聘用他为海外采购员。但他并没有向老板们提及此事,在五年的期限结束之前,他甚至从未向他们暗示过要终止工作协定,尽管那只是一个口头的约定。也许有很多人会说,不接受如此优厚的条件,他实在是太愚蠢了。
但是,在五年的合同到期之后,他所在的公司给予了他每年一万美元的高薪,后来他还成为该公司的合伙人。老板们都很清楚,这五年来他所付出的劳动要比他所领的薪水高出数倍,理所当然,他成为一个获利者。
在一个人的事业发展过程中,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假如文中这位富翁当时对自己说:“每既然我只领着每周七美元零五十美分,那么我何必去考虑五十美元之外的业绩呢!”如果那样,恐怕他也就成不了百万富翁了。
时下,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就有失偏颇,他们一边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公司报以冷嘲热讽,频繁跳槽,蔑视敬业精神,消极懒惰,一边却怨天尤人,埋怨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因为老板所付不多就敷衍自己的工作,正是这种想法和做法,令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与成功绝缘。
钢铁大王查尔斯·施瓦布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一个人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很可能既赚不到钱,也找不到人生的乐趣。”薪水仅仅是对个人回报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除了薪水,工作给予的报酬还有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用金钱表现出来的薪水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一个懂得对工作感恩的人,不仅感谢工作能换来薪水,他们还会感谢在工作中的成长机会。成长比薪水更重要,这一点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尤其重要。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这样你会得到更多。如果人们将工作视为积极地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了个人成长的机遇。与其只想着工作可以为你带来多少钱,还不如想着自己的工作多么有成就感。当你在工作时,内心淡化薪水对你的影响,你才更容易取得卓越的成绩。
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
每个人的职场生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有挫折,有烦恼,有痛苦,这些都是客观存在,想躲也躲不过去,你叹息、焦急也好,忧虑、恐惧也好,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那里唉声叹气抱怨工作,莫如拿起心理调节武器,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使情绪由“阴”转“晴”,摆脱烦恼。
我们应该明白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工作。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就应该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
林建文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机械厂工作,跟他一同分配来的还有四五个大学生。他们几乎都没经过什么技术培训,就被分到各个部门,担任基层管理人员。
由于他们不懂生产,不熟悉工艺流程,所学专业与实际操作又相差太远,在管理上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加之有些工人也欺他们是外行,工作中总是偷奸耍滑、偷工减料,这让他们感到非常头疼。为此,林建文主动向厂长提出申请:下车间当个三班倒的工人。这个消息一传出,全厂哗然,大家都说他是个怪人,连那几个大学生对此都表示不能理解。
林建文对各种议论根本就不加以理会,到了制造车间安安心心做了一名工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努力钻研各项技术,熟悉每个工种。由于他勤学好问,那些生产能手们都爱教他,把自己多年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很快他就全面掌握了生产工艺,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两年后,他升任车间主任。面对成功,他并不骄傲自满,始终严把产品质量关,所以,他所在车间的产品质量一直是最好的。
几年后,工厂经营不太景气,厂里决定试行承包制。林建文承包了一个车间,由于他技术过硬,又勤奋好学,工人们也都乐意跟他干。这时,他又拿出钻研业务的劲头投入到营销中去,成立了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由于产品质量过硬,营销自然得力,很快就打开了市场销路,在全行业中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到了年底,其他车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唯有林建文承包的车间赢得了巨额利润。因此,厂里决定把车间全部都承包给他。在厂部对科室人员进行精简时,当年和他一同进厂的大学生因为技术不过关,有的甚至下岗了。
对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不论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开辟一条找到答案的道路。与积极心态相反的是消极心态。积极心态的人怀有信仰,消极心态的人没有信仰;前者满怀信心,后者缺乏信心;前者直面困难,后者放弃困难。
消极心态的人由于绝望,阻挠创造力的流动;积极心态的人因为信赖自己,开辟出美好的未来。积极的人生总是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积极地去工作,你会得到比你想象的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
大卫·戴维斯毕业后在一家印刷公司从事销售工作,这与他当初的理想与目标相距甚远。但他没有消极丧气,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现实处境,便满怀热情并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他把热情与活力带到了公司,传递给客户,使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能感受他的活力。正因为如此,尽管他才工作了一年,就被破格提升为销售部领导。
而同样很年轻的约翰·布朗,也在短期内被提升到公司的管理层工作。有人问到他成功的诀窍时,他答道:“在试用期内,我发现每天下班后其他人都回家了,而老板却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业务上的东西,就留在办公室里,同时给老板提供一些帮助,尽管没人这么要求我,而且我的行为还受到一些同事的议论,但我相信我是对的,并坚持下来,长时间下来,我和老板配合得很好,他也渐渐习惯要我负责一些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布朗并未因积极主动的工作而获取任何酬劳,可他学到了很多技术并获得了老板的赏识与信任,赢得了升职的机会。
要使消极的人积极起来,首先必须从积极的方向思考任何小事情。要以“我能做到”、“一定做到”、“面向好的方向走”等肯定语言强力冲击长期养成的消极心态。
只要在心里存着这种积极的思想,必能在内心强行开拓出一条道路,每天坚持不懈,采取更强烈的思考法则,心里的道路终会越来越宽,最终冲破消极思维的藩篱。于是在你的心里,积极思维便占据了优势地位。积极挑战自己,寻找工作的乐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