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离伤心最近:一些让人流泪的故事-在爱情的四季里,你依然可以做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管我们心碎多少次,阳光永远不会消失。如果在街上遇到个陌生的男人说,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或者说,你是我梦里的主人公的话,也许那不是句空话也说不定,那个男人,也许就是你的命运也说不定。跟你一起的时光,就像被救赎了一样。

    --《天国的邮递员》

    许愿树

    村子里有一个男孩要上战场,与他许下诺言的女孩,每天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然后把一粒种子埋在湖边。女孩细心地呵护每一粒种子,因为她深信,当种子发芽时,许下的愿望就能够实现。她的好友问她许下了什么愿望,她只是摇头笑笑,不回答。其实,她许下的愿望只有一个:希望他能平安。

    战争结束了,男孩没有回来。女孩仍然执着地守护着她为男孩所种下的每一粒种子,尽管战争结束了五年,村里的人都劝她放弃。父母替她物色了一户又一户人家,女孩仍旧不为所动。终于,她的父母被逼急了,不理会女孩的抗议,硬是把她许给城里的一户人家。

    女孩用各种方法去拒绝这桩婚事,但都没有效果。在举行婚礼的前一晚,女孩突然不再抵抗,乖乖地穿上那让全村女子都羡妒的礼服。家里人只道她终于想开,欢天喜地地去筹备第二天的婚事。却不知道女孩其实已悄悄地下定决心,她要守住自己和男孩的诺言。

    婚礼当天,几乎全村的人都集合在丘上的教堂里。他们都衷心祝福这一对新人。但当新娘出现在地毯的另一端时,所有人全都呆住了:新娘的礼服不是白色的,而是被新娘手上的血染成了红色。看着受伤的新娘,尽管新郎力排众议要娶她,但男方所有的家人都坚持要退婚。女孩终于得到了她要的宁静,因为她被逐出了家门和村子。

    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在人们早已忘记这段故事的时候,女孩仍然默默地灌溉着她的森林。尽管她已青春不再,她轻灵的脚步变得沉重,乌黑的头发已经花白,青春的脸庞也被岁月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疤痕,但是她仍然没有停止。

    女孩每天陪伴着她的树,直到天黑才回到自己在湖边搭建的小茅屋,女孩死得很孤独。因为她的树不能在她生病时照顾她,替她叫大夫,救她的性命。村里的几个小伙子看着不忍心,便把她葬在湖边的一棵树下。说也奇怪,从那天开始,尽管其他树都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枯有荣,但那棵树,从那天开始就不再掉过一个果子,谢过一片叶子,仿佛周围的时间都停留在那一刻,不再流动。

    从那一天起,湖边多了一个传说,不管男女,只要能够跨越那片森林,并在许愿树前埋下一粒有自己愿望的种子,那么愿望一定会实现。当然,前提是他的愿望必须是真心真意的。

    听福伯说完整个故事的时候,我握住小妍的手不禁紧了一下。小妍仿佛了解我的心意,她默默地回握了我一下。其实,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了,几乎整个村子的年轻人都是听福伯说故事长大的。但是今天这个故事对我特别有意义,因为后天我就要随驻守这里的军队上战场了。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回来,小妍答应我,她不会去送我,因为我离去的时候,她会站在许愿树前为我埋下一粒种子。但我希望小妍不要像故事里的女孩那么傻,没有人需要牺牲自己的一辈子去证明自己多么爱一个人,那样只会让你爱的人更加心疼。

    “那,那个男孩子到底去哪里了?”这是每当我们听完故事后一定会问的问题。尽管我从八岁问到十八岁,福伯永远是用一个笑容、摇摇头来应付我们,然后再用他的拐杖撑起自己微跛的身躯,缓缓地踱步回家。我们也仍然会在每一次故事结束后问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相信福伯只是卖个关子,总有一天他会告诉我们男孩到底去哪里了。其实,我们早已不下千万次地去猜测故事的结局。比如男孩死了、变心了、受伤了等,所以没办法回来,甚至连福伯就是那个男孩的说法都出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妄下断语,因为我们相信,从福伯口中说出的结局,一定比我们的猜测要更动听,也更动人。

    “我想……我可以回答你们那个男孩去哪里了。”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

    听到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转身望着这个从一开始就坐在我们身后跟着听故事却毫不起眼的年轻人。他大约二十岁,从福伯刚开始说故事时,他就在我们身后的一棵树下乘凉。本来也没什么人留意他,但他的惊人之语吸引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

    “怎么了?干吗直勾勾地看着我?你们不想知道故事结局吗?”年轻人笑着说。

    “想!当然想!”不知道是谁先说出了这句话。

    我想,应该不会有人责怪他的唐突,毕竟这个故事从小就在我们脑海和梦境中回荡过无数次。终于可以听到整个故事了,也算是给我临行的践礼吧!正当大家准备听年轻人继续说下去的时候,福伯反而说了一句话:“也该是时候了,年轻人,你跟我来,你的故事,应该是先说给她听。”说毕,他拄着自己的拐杖,缓缓地向村子的另外一头走去。而年轻人仿佛也知悉福伯的心意,没有多问什么,只是默默地跟在福伯的身后,留下一脸错愕的我们。

    当然,我和小妍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就偷偷地跟在他们的后面。福伯缓步走着,年轻人也默默地尾随在后。福伯时不时地向后看,显然不想让我们跟着他们,所以我和小妍也不敢跟得太近。还好这片树林是我们从小的游戏场所,所以,虽然我们一直保持一段距离,倒也不至于跟丢了。

    走过了村子,越过了小溪,穿过了森林,福伯带着年轻人到一棵大树的树荫下。那是一棵很奇特的树。尽管当时已是秋天,周围的树也开始枯黄,但它仍保持着盛夏的模样。

    “这……就是许愿树?”年轻人问。

    “对。这也是她为他种的树。”福伯说。

    “那么,我想我应该先介绍自己是谁。”年轻人边说边放下了行囊和他手中捧着的坛子。

    “不用了。你来只用告诉她故事的结尾!”福伯打断了年轻人。但年轻人只是耸耸肩,轻轻地坐在树荫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原来,男孩并没有死。在战争结束后,男孩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在一次掩护村庄的行动当中,他射出的子弹打中了一个随同村人逃难的女孩。子弹打在她的背上,却狠狠地击在他的心上。同伴们劝他不要负这个责任,甚至有人愿意替他“解决”整件事。但是,男孩都拒绝了,他不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造就更大的错误,所以他决定负责。

    男孩静静地坐在女孩的床边,尽管全村人对他有所指责、同伴对他有所不解,但男孩都只是默默承受,因为他的心全都系在女孩的安危上了。在他不吃不喝的第五天,女孩终于醒了,但是,女孩从此再也无法走路,因为子弹击中了她的脊椎。男孩为了负责,自愿肩负起照顾这个女孩的责任。战争结束后,男孩也没有回家,他甚至克制自己不写信回家。他希望女孩当他死了,那么她才可以寻找自己无法给她的幸福。

    受伤的女孩知道男孩并不快乐,她不希望自己的不幸带给别人不幸。男孩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决定向她求婚。就这样,他们结婚了。时光飞逝,转瞬间,这一对新人已经成为一对老夫妇,尽管年老的两个人行动都有所不便,但他们仍然相互敬爱、互相扶持。直到老爷爷死去的一年后,老奶奶整理他的遗物时,不经意地翻阅了他的日记,才赫然发现老爷爷根本不曾忘记过曾经与他许下诺言的女孩。

    老奶奶每翻一页就哭一次,她心疼老爷爷的苦心,他明明不曾忘记过那个女孩,却为了老奶奶而留在这里,而且在她面前显露过一丝痛苦。但是在日记里,他对女孩的思念深刻到令人心痛。也许,他真正心爱的是那个女孩,但他从没让她受到一点委屈。老奶奶决定把老爷爷送回故乡,毕竟她拖累了他一辈子,是该让他回去的时候了。

    “就是这样。”年轻人从包袱里拿出了一本日记,“这是他用对女孩的思念写成的。另外,我还有一句话想说。老爷爷他,到死也没有背叛女孩。他虽然和老奶奶结婚了,但是并没有生育,我也不是他们的孙子,我只不过是一直受他们照顾的孤儿罢了。”

    “原来如此,你也该放心了。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福伯一手抚摸着树,一边喃喃自语。

    “还有一件事。”年轻人捧着坛子,“这是老爷爷的骨灰,老奶奶托我一定要把他埋在女孩的墓地上。”

    “你就把它埋在这儿就行了,这里整片树林都是她的墓园。”福伯说。

    年轻人在树下挖了一个洞,小心地把坛子和日记放进去,再埋起来。

    “那么,我就此告辞了,我必须赶回去向老奶奶报告。”年轻人说完,对福伯微微鞠躬,头也不回地走了。福伯一个人静静地拄着拐杖,坐在树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森林里的雾渐渐大了起来。福伯突然说了:“你们先走吧,我还想再坐一会儿。”我和小妍很有默契地转身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雾很大,路上的景物和来的时候看到的完全不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但是我看到,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另外一对情侣在这里。我转头想问小妍她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了,没想到小妍笑笑对我说:“不管是不是‘他们’,我们都没有必要打扰他们。”我也笑了。对啊!换作我,相隔了那么久,我也不希望被人打扰啊!

    第二天,我随军队的列车离开了。小妍依照约定没有来送我,因为我知道,此时的她,正在许愿树前为我埋下一粒种子。一个月后,我在部队里收到小妍寄来的一封信。她说福伯走了,在他自己的床上。他走得很安详,因为当村里人发现他的时候,他脸上带着微笑。

    另外,还有一件事。原来,福伯在走前交给小妍一封信,交代她在他离开这个村子的时候才准打开,现在他走了,小妍才打开信。她这才知道,原来福伯就是当年的新郎,他一直后悔当初坚持要娶女孩过门,更后悔他没有坚持留下她。他化身“福伯”,就是为了要守护着她,也为了能够让这个故事流传。现在,他等到男孩回来了,觉得自己也应该功成身退了,他毕竟守候了她六十年,他也累了,想休息了。

    我一口气读完小妍的信件,把整个故事在脑海中完全地串联起来,感动不已。不管是女孩、男孩、福伯,还是受伤的女孩,他们都真正懂爱,而且在用心去爱人。

    信末,我看到了小妍留下的一行附注--“不管怎样,答应我,不要乱开枪。”

    送别

    送别在我家是件很郑重的事。从走的前一天开始,父母就会起个大早,忙碌起来,把要给我们带走的东西列出单子,一样样地置办。有太多的东西想要给我们。大的重的有腊肉香肠、辣糟、腌酸菜、土布,小到几克一瓶的花椒末,还有辣椒面、辣椒油、花椒油等等。这些东西做起来都很费神,所以这天一家人都在笑嘻嘻地忙碌着。

    忙到夜深时,围坐在厨房炉边闲聊,谁都不忍心开口说出那句“去睡觉”。通常我爸就是那第一个:“好啦,先这样,都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一大早起来。”说着站起来,抹一抹脑门的头发,转身出门去了。然后他会和往日一样,挨个屋子给我们开好电热毯,铺平被子,才回卧室。

    他看厨房灯火未灭,又下楼来,推开门说:“哎,电热毯还没热啊,再坐一会儿。”半小时后,又是他催促大家去睡。我妈会继续呆坐十来分钟,上下眼皮都打架了,才红着眼起来。尤其是我哥要走的那个晚上,她比以往都要沉默。

    我妈最疼爱的是我哥,一碗水端不平的现象,在我们这么和睦的家庭也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会比较明显。虽然我不愿意承认,可能连我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事实确实如此。

    我们三姐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每年春节过后,我们三个离家的时间通常都不一样。轮到我哥走时,我妈会格外用心。比如辣椒面、花椒油这些味道容易散的东西,必定出发前一天才制作,就是为了保持足够的新鲜,多一天是一天。路上的吃喝,她也比较操心,会想到要不要买点儿鸡爪子卤上带走,是不是剥半个柚子补充维生素啊,也考虑得细致周全。到了我和姐离开的时候,就相对马虎了。辣椒、花椒这些,把家里原先的包上就行。

    我不知道我走之后,父母是怎样的情形,反正我哥离开之后的两天,我妈都面色灰暗,有时候无意识地眼泪就下来了。总是心不在焉,时不时会抬头看墙上的挂钟,问我爸:“松该到了吧?怎么还不来电话。”夜里一两点,也睡意全无。我姐走之后,她就不会如此焦虑。

    当然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能理解。首先我哥是长子,再说离家太早,童年还未结束就失去了父母的看护,我妈总觉得欠他的爱太多。其次,他自小就特别乖,性格温和,不管生活还是学习,都无须父母操心,似乎天生就知道帮父母拾掇家务。学业更不消说,不仅让他们引以为傲,连整个镇子都以他为傲。

    我呢,小时候还好,虽然淘气好动,但还服管教,到初二就成了野马,写检查都是批量生产。有时一口气写二三十份,反正每天都要用到,每次只需填上受罚原因和日期就可以了。到了初三,更因为“莫须有”的“盗窃试验室器材”的罪名,被处以留校察看。那天夜里,我头一次见到我爸流泪。

    上高一后,我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班主任和校长办公室。再后来更别提了,逛派出所也成了家常便饭。为了报复,甚至纠集过一帮痞子流氓,夜里把派出所的门窗全砸了。到最后,高一下学期刚开始,就不得不逼着自己走上了流浪的路,自此,彻底沦为了一个没文化的盲流。跟我哥相比,真可谓一个天上游龙、一个地穴虫豸。

    我姐在性别上吃亏了,重男轻女是中国的顽疾,我妈也受其影响。我爸是特别疼爱我姐的,只是我妈霸道,家里大小事都是她做主,所以爸对姐的疼爱就显不出来了。不过我仍然记得在姐高考前夕,爸会给她买奶粉和各种水果以补充营养。那时候,这些东西不是寻常消费品,相对昂贵。我不能碰,否则挨揍。不过我姐特别疼我,会偷偷分给我吃。

    都长大后,我妈的那一碗水端平了许多,对待我们的差别已微乎其微,她也因我们顺利成人感到同样的欣慰。只是在某些时候,她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对我们不同的期待和关切,而其中的高下之别,也越来越模糊了。

    我想,她是知道自己内心是有偏向的,也想尽力纠正它,只是不能完全做到。能够如此,我已经感到无比幸福了。

    父母都是性情中人,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所以我哥轻易丢弃远大前程,一夜间变成闲云野鹤,父母虽有不解,但也没有半句干涉。而对我,他们的要求就更低了:只要不进监狱、不吃枪子儿就算万事大吉!

    每年春节,都是欢愉与阵痛的交织。去年节后,我刚离开不久,还没上车,妈就来短信说:“早知道这么难受,干脆明年你们别回家过年了。我和你爸平时清清静静惯了,也不觉得,你们来了几天又走,家里刚热闹,一下子又冷清下来,受不了。刚才想叫你下来吃面,才想起你已经走了。”我一个壮如蛮牛的大老爷们儿,居然从进站口哭到了车上。

    整理好行李,坐下后,看划过车窗的独山城。想起临别时,爸跟我走到街角,要拐弯了,我回头看,妈仍然倚在门口,手扶铁门。我顿时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最爱的是谁

    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开始练习内观。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学,慢慢的,法就会影响到家中其他的人。因为国王是一家之主、一国之长,他的影响力自然很大,家中所有的人都在练习这种方法,王后玛丽也成为一位很好的修行者。他们两人常在皇宫里的同一间禅房内观。

    有一天,内观一小时后,国王问王后:“若有人问你,你最爱的人是谁?你会怎么回答?”

    王后说:“我内观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我发现其实除了自己,我谁也不爱。”

    国王笑着说:“好极了!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

    于是,他们两人相偕去见佛陀,并禀告他这件事。佛陀说:“说得好!说得好!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开始发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可以走出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一辈子都活在想象中。”

    人们常说,我爱我儿,我爱我妻,我爱我夫,我爱这个,我爱那个……其实,他谁也不爱,他只爱自己,爱自己的欲望、希望与梦想。甚至爱一个人是因为期待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旦他的行为与态度与自己所要的背道而驰,所有的爱就消失不见。所以,我们并不爱别人,而是爱自己。只要能认清这点,就很容易去除私念,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

    所以说,这是内观者第一个重要的体会。我们常在许多时候感叹世间没有完美的爱恋与情人,却忽略了自己要的到底是人还是神;我们常常希冀着完美浪漫的恋情,却忽略了浪漫和现实难以兼容的部分;我们常常爱上了感觉,爱上了默契,爱上了浪漫,却不一定爱这个人。

    殊不知,你该爱的他(她),是因为他(她)是你的选择。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你真的爱上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那么,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你们还有什么成长的空间呢?

    他(她)的缺点,可以让你学会包容;他(她)的不足,让你可以为他(她)弥补。这样的爱情才有交集,这样的生命才有牵引。

    那么,你还要去爱一个完美的恋情吗?其实,你爱上的只是一个完美的标准罢了,学着去爱一个肉体和心灵的结构体吧!爱你的选择和他(她)的不完美,你爱的是一个对象,而不是一个偶像。

    让爱将彼此的缺憾填补起来,让爱使彼此的生命富足圆满。

    永远不要放弃你所爱的人

    凯伦像每一个好妈妈一样,当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就开始运用各种方法,准备让她那三岁的儿子米凯接受一个新的亲属。当米凯知道这个将诞生的宝宝是个女孩,便每天趴在妈妈的肚子上唱歌给自己的小妹妹听。

    凯伦怀孕的过程很顺利,直到分娩时,才出现了困难。阵痛历经了数个小时,难道真的需要剖腹生产吗?凯伦咬紧牙关坚持着,在经历过数不清的阵痛后,米凯的小妹妹终于诞生了。但这个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很糟,她整夜号啕不止,家人只好叫救护车将她送入圣母医院的新生儿加护病房。

    日子过得很慢,小妹妹的情况愈来愈恶化。儿科专家告诉凯伦夫妇:“希望很渺茫,你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凯伦和她的先生联络当地的墓园,为小女儿找了一块墓地。米凯在家里请求父母让他看看自己的妹妹,他要唱歌给她听。

    周末就是葬礼举行的日子,也是小婴儿在加护病房的第二周,米凯一直吵着要给妹妹唱歌。加护病房是不允许小孩子进去的,但是凯伦不顾一切反对,她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带米凯进去。如果他现在不去看妹妹,可能就再也看不到妹妹活着的样子了。

    凯伦给米凯穿上了一件超大号的旧西装,小男孩就这样光明正大地走进了加护病房。米凯看起来就像一只会走路的大衣箱,但是,护士长认出来他是个小孩子,就大声嚷着:“马上把这个小孩子带走,小孩子不准进来。”

    凯伦的母性权威突然显露出来,平常态度温和的她,眼光冷冷地逼视着护士长,神色坚定不移地说:“他如果不给他妹妹唱歌,是绝不会离开的。”

    凯伦把米凯抱到妹妹的床边,米凯注视着这个小婴儿在生命战斗中战败的样子,开始唱起歌来。米凯用他三岁纯真的声音,唱着:“Youaremysunshine,myonlysunshine,youmakemehappywhenskiesaregray……”(你是我的阳光,我唯一的阳光,当天空灰暗时,你让我幸福快乐……)

    突然,小婴儿有反应了,她的心率变得平稳起来。

    “米凯,继续唱。”凯伦激动不已,鼓励儿子继续为妹妹唱歌。

    “Youneverknow,dear,howmuchIloveyou!Pleasedon‘ttakemysunshineaway……”(亲爱的,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有多爱你!请别将我的阳光带走……)

    这时,小婴儿原本艰涩勉强的呼吸,开始变得很平顺,甚至像小猫呼吸似的呼呼作响。

    “米凯,继续唱。”凯伦似乎看到了希望。

    “Theothernight,dear,asIlaysleeping,IdreamedIheldyouinmyarms……”(亲爱的,有一天晚上,当我入睡,我梦见我将你揽入我的臂膀……)

    米凯的小妹妹似乎在哥哥的歌声中放松了,她渐渐地进入梦乡,阴霾被一扫而空。

    “米凯,继续唱。”护士长的脸上也布满泪水,凯伦更是容光焕发,拼命鼓励儿子继续唱歌。

    “Youaremysunshine,myonlysunshine!Pleasedon’ttakemysunshineaway……”(你是我的阳光,我唯一的阳光!请别将我的阳光带走……)

    葬礼的计划取消了。第二天,小婴儿已经完全康复,可以出院了。所有人都说这是“哥哥的歌唱奇迹”。医生们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是米凯的不放弃救回了妹妹,这是爱的奇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