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商故事Ⅲ-徐谦——注入思想 木屋就不是空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时候,我父亲和我说,要好好读书,努力工作,不然再多的钱也会坐吃山空。”徐谦一直记着这句话。

    “企业如果有好的创新产品但一直找不到销路,那也是空的;如果产品很好,但生产效率一直跟不上,同样还是空的。”

    “那有没有不会坐吃山空的方法呢?我希望能够找出一个这样的商业模式,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是企业所要追求的。”

    徐谦的木结构公司一直是行业里的“黄埔军校”,同行都喜欢到他这里来挖人,而且有个问题一直让他们很困惑:为什么徐谦的木屋卖得贵,还卖得这么好?徐谦说,因为他喜欢研究有思想的东西,当一件东西融入了思想就有了生命力,有了艺术性。所以他卖的不是木屋产品,而是木屋的一种生活方式。

    年轻时候,徐谦主要从事绘画、摄影等艺术品行业,对于木结构建筑算是“半路出家”,“但我在这一行里下的苦功夫绝不比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少,我几乎跑遍了全国,考察各地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今后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写一本现代版的《营造法式》,把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发扬光大”。在这一点上,徐谦很有自信,只要肯坚持吃苦钻研,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

    带着5元钱开始创业

    一直坚持要“创新”

    20岁不到的他,就揣着父亲给的5元钱离开金华,和弟弟两个人来杭州创业了。

    “刚开始是自己画画卖,弟弟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画得好。我们那时候,一天能卖八幅油画。”徐谦说,上世纪80年代特别流行的装饰画,题材都是迎客松或者一帆风顺等,在西湖六公园附近专门卖给外国人,另外就是当时的新婚夫妇买回去挂在家里。

    但在徐谦心里,这些并不是艺术品。“那时,广州文德路一带受到台湾地区文化的影响,有不少画是模仿‘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风格,非常好看。”徐谦就把这股新潮带回了杭州,卖得非常畅销。

    但这一个“创新”很容易被复制,他后来还思考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效果很明显,但很容易被抄袭模仿,模式创新抄袭的难度大,但是这个创新本身也有很多风险。”所以,坚持模式创新很重要却不容易。

    由于当时同行竞争非常激烈,于是徐谦辗转到了苏州,准备休整之后再“杀”回杭州。“苏州对于装饰画的认识还不高,我就雇了一个骑三轮车的人,在车上左右放了两幅画,上面写着简要介绍和购买地点,每天在苏州城大街小巷里骑十圈。”这算是个早期的车载广告了,效果果然惊人,几乎供不应求。

    就在镜框画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突然遇到了一个重大的市场冲击——台湾摄影进来了。

    “结婚时,客厅及床头墙上不挂画了,都改新娘的婚纱照了,这样一来,原先的市场效益就下滑得非常厉害了。”徐谦也赶紧开起了影楼。

    没有附加值的木屋只是空壳

    那年,徐谦跟随杭州市政府到法国尼斯参展,本来是去卖油画的,因为法国主办方不提供挂画用的展板,本身就是设计出身的他就专门设计搭建了一个可移动的小木屋,用于画展。结果有80%的客人对他的小木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回国后,就创办了一个木屋厂,从此他走上了这条他喜欢的职业道路。

    2005年他的公司正式注册为浙江港龙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他说这木屋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木结构建筑。徐谦对这些理念划分得很细致,他说,这是为将来上市做基础。

    小木屋是从出口到欧美、中东等地区起家的,当时为了能够参加广交会,特地和香港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那时每次参加完后都能出20多个货柜的产品,但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了,许多国外的采购商也更倾向于到生产基地来,直接对接,广交会倒更像是企业的形象展示区了。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强大,国内需求量每年翻倍增长。到目前为止内销业务已经超出外贸出口了。”

    但木屋毕竟还只是个“空壳”,没有更多的附加值,现在卖房子也讲究精装修,拎包入住了,徐谦说,他正好可以整合资源,将之前的艺术品、工艺品、家具等项目结合起来,并在生产基地里打造一个风情木屋小镇,里面是十几幢各国风格的小木屋,“这里可以体验民宿接待,也有样品展示区,每幢木屋前都有详细的木料、建造面积的介绍,以及相关定价。住得喜欢就可以直接下单”。

    他一直认为,第二产业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港龙现在将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打通二、三产业之间的壁垒,先由第二产业培育第三产业的发展,未来必然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影响带动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在杭州,可以住水上也可以住树上

    上海迪士尼开园是个好时机

    前几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牧民们也不住蒙古包了,改住徐谦造的小木屋;四川汶川地震后,徐谦捐造了一所最早恢复教学的重建永久性木屋小学;墨尔本海滩上,徐谦造的200多个七彩小木屋还被印成了当地的明信片;在马尔代夫、毛里求斯也有他们的木屋酒店和水上项目。

    杭州提倡“学在杭州,住在杭州,创业在杭州”。徐谦就有一个念头,那我们的木屋就不仅可以建在地上,还可以建在水上、山上、树上。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诞的想法,却实在可行。

    《杜拉拉升职记》带火了泰国的水上市场,《非诚勿扰2》则让树屋鸟巢成了三亚新景点,“现在西溪湿地也是很多游客来杭州游玩的重要景区,可是住宿压力非常大,这里就可以参考马尔代夫的水上木屋概念,原生态的理念,而且建造环保无污染”。另外,徐谦还透露了一个自己在乌镇旁的项目计划,想打造一个“鸟镇”树屋,结合互联网模式以及众筹等“好玩”的方式。

    上海迪士尼开园以后,吸引的是全国的游客,而乌镇、杭州的距离优势,对于发展新模式的休闲旅游非常利好,徐谦非常看中这个时机。

    徐谦说,自己创业这么多年,其实企业发展得并不快,他更看重持之以恒的态度和精神。在他身上还是透着对文化艺术的坚持,所以回到本源上,他说:“最终有思想的画家才能被称为艺术家,不然就只能被称为画匠。”

    道理是相通的,企业家也是如此。

    2016年7月3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