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如果爱上太阳,该如何面对阴影(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不愿奋进的心

    王凡经营着一家自己的公司,事业有成,家庭和美,被很多人羡慕、欣赏。然而很少人知道,他曾经一无所有,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时刻彷徨、焦虑,毫无成就感。那时候,他喜欢看书学习,思绪却杂乱无章,初入社会,又没有拿得出手的经验和技能。他就像一只彷徨的小鸟,在这个城市里横冲直撞,试图找到一个稍高些的树枝让自己停歇一下。

    那时女友一次次地指责他的无能,嫌弃他的出身,甚至觉得他的工作不够体面。也许她只是无心,却极大的伤害了王凡的自尊心,偏偏他还无力反驳,因为他的确没有成功。

    “跟我回老家,接受家里给我们安排的工作,或者分手。”坦白说,王凡犹豫过,茫然过,不知如何选择。是向现实妥协,接受一场没有变数的安排?还是听从本心再次放手一搏?

    女友在离开时,对他说:“在你心里,我终究比不过实际的利益,比不过你对获得更好生活的渴望。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不平等的,我没有我以为的那么重要,你也没有那么在乎我。”

    “其实她错了,其实我很在乎她,只是我不想一事无成。如果我跟她回家,接受一份并不热爱的工作,我的一生都会活在悔恨和痛苦中,我不相信这样的我能够过得好。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希望证明自己的优秀,凭借自己的力量守护所爱之人。只是她等不及了,而那时的我却没有资格挽留。”这些话,王凡没有说给女友听。

    所幸,他已经实现了所能想到的一切职业梦想:世界五百强公司,团队主管,创业。现在的王凡喜欢在宁静的下午,沏一杯绿茶,看着珠江江面的平静无澜,以及长长街道上的熙来攘往,希望自己能记住这一切。

    如果我们认真梳理过去,就会看到时光是怎样延展开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生活。当年的满腔热血,是像王凡一样的年轻人对抗这个世界的全部底气,我们坚信自己生来背负使命,哪怕一名不文也不过是暂时的搁浅,自己注定不会平凡。可是,虚张声势的表面下是不为人知的黯然神伤。

    这么多年了,对于分手,王凡觉得遗憾但并不后悔。也许,唯一需要后悔的是,当时两个人的分手方式太过糟糕和决绝。但后来想想,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不过是试图通过在世间赢取一点儿安全感来保护自己。

    在那之后,王凡对自己承诺,一定要强大起来;也跟自己约定,从此刻起,开始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轻易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要知道,人的每一个选择都将伴随一生,如影随形。就如他当年为了事业放弃感情,为了不可控的未来放弃看得见的安逸。我们每个人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走过很远的路,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生活,以及我们所做的抉择意味着什么。

    向左,还是向右;是怨愤,还是原谅,这些足以影响人一生的际遇。而只有褪掉过去的旧壳,才可能迎来新的成长。

    刚刚毕业的王凡,同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一样,内心燃烧着一团理想的火焰,还拥有一个纯粹、不妥协的期待。只是实现的过程却出乎意料地艰辛,直到经过现实漫长而严厉的磨砺,才终于能够将那些期待以真实的形象展示于人前。

    而这,足矣。那些纠结的、混乱的、不堪的、搁浅的种种,最终还是结出了美丽的果实,从而赋予时光以意义。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停留在原地,或者选择更容易的那条路,缺少一些争取更好未来的勇气。我们习惯迎合别人,说服自己去顺从身边的大多数。我们安慰自己,这样做是不想自己太孤单,不想和别人太不一样。

    或许,那些早早放弃的人,不是没有能力把握命运,而是心中有太多的挣扎和假设,便丧失了承受美丽失去后的勇气。可是,我们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工作和人生负责啊!所以,在摇摆不定时,问问自己:“还愿意凭信心等待和领受吗?”坚持还是离开?不同的选择,是不同的结果。

    当我们陷入两难之地,有一种东西可以支持我们度过难捱的岁月,那就是盼望。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许多的盼望,盼望着自己事业有成,盼望着那个“他”早日出现,盼望着天降大奖,盼望着父母永葆年轻……凭着这份盼望,我们才可以缓解难堪,消除慌张,才可以从险境中脱困,在危难中存活,才可以从病弱中恢复活力,从艰辛中获得安稳。

    而对于王凡来说,他的盼望,也只是给现在的家庭一个合理的交代,给过去的挫折一个完美的了结,给不远的未来一个无悔的答卷。

    至少,等到垂垂老矣之时,当他回首往事时,可以特别自豪和骄傲地说:“我啊,曾经吃过很多很多苦,但是它们都没有打败我;我啊,也不得不辜负过一些人,所幸我始终没有辜负我自己。虽然我没有流芳百世,但也不是一事无成。”

    说到底,我们所有的期盼,与其说是自我实现,不如说是让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能够真正的拥有一点什么,并且能够好好地守护它。

    凡事皆因果。我们此刻的所作所为决定了我们日后的所得。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去奔赴,那么就不必再瞻前顾后。毕竟从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不愿奋进的心而已。

    既然已经听到来自未来的召唤,既然已经选择跟随内心的渴望,便无须再回头看身后的种种是非和议论。我们要做的是,向前走。

    你未来的优秀由你的业余时间决定

    最近听到大学室友传来的喜讯,三年的时间,她终于成功考取CPA证书。我一方面为她骄傲和开心,一方面又深深地懊恼:我的考试早已经中断,我甚至已经忘记学习这件事了。

    上班以外的时间我都做了什么?身体、心灵、专业,似乎各方面都没有长进。

    习惯真是可怕的力量!一旦我们放任几棵树挡住更美好的风景和更广阔的出路,视野便被局限,生活就只有这么大了。因为人往往习惯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活动,不知不觉,日常的琐碎和安逸便会消磨掉人们最初的激情。

    可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位置,我们需要往前的资本和动力。

    太多人因为对环境太熟悉而迷路,因为小视野而错过大格局。当我们抱怨没有机会时,真相是我们自己没有分辨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经过近三年的职场磨砺,我成熟了不少,也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却始终缺少一些行动力。哪怕周围的朋友、领导不止一次提醒我提高学历,哪怕我不止一次因为专业背景而错过调岗甚至升职的机会,我还是不够坚决。

    “你是怎么做到的啊?”我向室友取经。

    “没办法,公司规定每个人都要考证,并且纳入淘汰机制。我是把你们睡觉、逛街和看电影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是呀,哪里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捷径,也不过是加倍的努力和成长罢了。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职场是工作的地方,那么业余时间就是供自己放纵玩乐的时间吗?当然不是。我的经验告诉我,决定胜负的永远是背后的东西,或者说是不被人所看到的部分。

    因为工作的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工作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如果我们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有一些能称之为“亮点”的东西。而这个“亮点”是要靠我们精心培养和建立的,仅凭工作和工作时间,远远不够。

    或者说,一个工作岗位带来的东西有限,如果我们想有所增进,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成长。

    因为多数岗位都是制式的,做好它需要哪些知识、技能、资源和经验都是一定的,它给我们提供深耕的机会的同时,也会限制自身的发展。想想吧,你对现在的工作是不是游刃有余?那也只是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上积累了足够的时间,才获得了够用的经验,帮助你完成相关的任务。

    如果你想有一个不同的状态呢?不管是跳槽、升职、还是跨界发展……现在的你是否能够胜任?是否能够同样游刃有余?既然要“不同”,你是否为达成这个“不同”做了充分的积累?毕竟,“不同”的状态本身就意味着“不同”的能力和知识要求。

    在职场中,经常会发生“一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但是一旦换岗或者升职,反而一塌糊涂”。因为他只关注于眼下的工作,缺乏对新形势的把握,毫无预见,更无准备,稍有变化,便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

    所以,我们想要一个更高的位置、一个不同的职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一个其他的选择……首先看一看自己是否满足它们的要求。我们应该着眼的是那个“未来的状态”,而非只是“当下的状态”,因为在“当下的状态”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积累,是否适用于“未来的状态”根本无法肯定。

    如果把每一份工作比作在田地中养育植物,每个人都会认领一种。我们兢兢业业、夜以继日,为了这种植物的茁壮成长付出一切,结果当然也不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长足进步,学会了如何播种、耕地、施肥、浇水、采摘等等。

    在这份工作的初期,我们相对它是一张白纸,成长空间巨大,获得的成就感也很多。但是,养好同一种植物的所需毕竟有限,总有一天,我们会学完。

    然后,某一天,我们想试一试养育其他植物,或者环境让我们去养育其他植物。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胜任?这时,我们是否有危机意识,是否保持学习的习惯,是否提前做好准备就显得特别关键,因为它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不同种类的植物,哪怕看起来再相似,养育过程也会有些微差异,有的还是天壤之别。

    工作也是一样,所有的职业变动,都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哪怕这个变动看起来微小,对于没有任何准备的人,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即使只是工作职责中新增添了一项内容,也需要具备应对这个新职责的能力。

    如果我们不会,困难再小,也会显得特别大。

    我们必须在别人没有注意的时候,在照顾好现有的“植物”之后,趁着天黑、趁着农闲、利用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花费更多的心力,学习如何培养那种新的“植物”。

    所以,我们如何利用时间,是用来提高还是消耗,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我们有更大的目标,就要学一些更高深的知识,见识一些更优秀的人,主动承担一些更大的责任,克服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困难。哪怕所接触和学习的东西同现在的工作毫无关联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为更高的未来做准备,只要有助于“未来”就可以了。

    记得,“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你未来的优秀由你的业余时间决定。因为,我们唯一真正有话语权的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就是业余时间。

    这时,我们不必按照别人的吩咐做事,不必按照工作的章程使用时间,不必将自我的需求置于公司之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时间,便会得到可以预见的回馈。

    更多时候,我们迟迟不采取行动,不愿意分出一些玩乐的时间用于自我的充盈,是因为我们没有信心。

    “我学这么多,对现在的工作又没有帮助,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我付出这么多钱财精力,接触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如果还是没有机会怎么办?”

    “与其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还不如等到我真的升职之后再专心学习呢。”

    ……

    我们不相信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不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故而患得患失,踌躇不前,借着各种聚会和热闹逃避,不愿正视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不愿承认现实与期待的巨大差距。

    哪怕我们已经因为自身条件不足而错过很多机会,我们依然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和软弱,依着惯性,走在下坡路上。

    可是,职场日新月异,“凡事不进则退”,我们或者向前一步,或者被动淘汰。如果自我更新过于迟缓,我们该如何面对接踵而至的竞争和压力?

    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所谓天赋,不过是在漫长时光中的积累,需要经历痛苦、尝试失败和不断的学习方能实现。”我们总要有所改变,才能成全更好的自己,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准备CPA?毕竟我基础薄弱,现在的工作同CPA的关联度也接近于0,业余时间又实在不多,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可是,改变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心中疯长。我想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多增添一份砝码,我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和健康,我想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是,我想让自己在“公司”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变得无可替代,就必须让自己有一点“只有我才有”的出众之处。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我必须让自己的质素优于现有位置的所需!

    我终于下定决心拼一把,以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我开始打破现状,认真备考,同时让自己在各个方面成长起来,好为申请调岗增添胜算。

    亲爱的,我们要相信,现在的位置一定不会是我们的终点。

    永远不要被梦想的宏大和重量吓到,因为只有梦想足够庄重,才拥有让人向上的无限可能。

    如果想要,就去争取,结果总不会太差。

    不要在该争取的时候轻易让步

    最近小姨总会拿着一些大部头的有关广告策划的专业书籍来“骚扰”我,还计划进一步深造。对于一个年近四十的人,尤其是一个一直随遇而安甚至有点不思进取的人来说,这的确有些反常。

    “你怎么突然燃起这么强烈的学习热情?”我不解地问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