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从里到外的宇宙-月亮的前世今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其稀薄。月面上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坑呢?原来是因为月球诞生后,它的表面很快生成一层薄薄的外壳,随着较重元素向月心方向聚集下沉,外壳层逐渐加厚。经过化学分异后的外壳层,被大的陨星或彗星撞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巨大的盆地。

    随着时间推移,外来天体物质对月球表面的撞击逐渐减少。被熔岩流填充的许多大盆地,形成了现在的月海。例如,月球正面的月海,科学家们认为是被一颗直径为96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以后形成的。这些小行星等天体对月球表面的撞击,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

    在39亿年至40亿年前,是月球表面遭受撞击最剧烈的时期。其实,月亮上并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大坑小洼,那是陨石流星撞击所造成的。

    月球上的坑通常又称为陨石坑,较大的陨石坑称为环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月球上的坑都是小行星撞击留下的,而地球上就没有那么多坑,这是为什么呢?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居住的地球有大气层,而月球和其他太阳系的一些行星都没有。许多小行星在撞击地球的过程中,因为和大气摩擦而烧毁,所以就对地球造不成伤害。

    另外,因为地球有了空气,再加上地壳的运动,所以地球表面有了风力,有了地形的不同水流,虽然这些因素没有地壳运动、行星撞击那么强烈,但它们却无时无不刻在作用着地球表面,这就是外力作用。经过长年的风蚀与水冲,它们使地表趋于平坦。

    而月球上没有大气,自然就没有风,也没有雨,更不会有水流的冲击。别说一个行星撞击的坑,就是一个小陨石也会砸一个大坑。

    陨石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陨石坑内常常会充水,形成撞击湖,湖心有一座小岛。

    延伸读阅

    各个星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形。太阳就在这个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形中心的,因此星体离太阳的距离,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离太阳最近的时候,这一点位置就叫作近日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