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调解自身营养平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面色看五脏的荣枯

    如果在各脏器的面部反映中心附近不是以白色为基底,黄中透红,红中透黄,红黄隐隐之色,而是一色独显,说明相对应的脏器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系统的调理。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的荣枯都表现在面部,如果面部表现出的青色像死草,黄色像枳实,黑色像煤烟,赤色像凝血,白色像枯骨,这些没有光泽的颜色,是五脏之气败绝的反映,是死亡的征兆。

    如果面部表现出的青色像翠鸟的羽毛,青绿有光泽;红色像鸡冠,红而润泽;黄色像熟螃蟹的腹壳,黄而明润;白色像猪油,白而光泽;黑色像乌鸦的羽毛,黑而透亮,这些有光泽的颜色,是五脏之气有生机的表现。

    总之,中国人健康的面色应该是以白色为基底,黄中透红,红中透黄,红黄隐隐,或者外带上述这些明瑞亮泽的颜色。

    肺与皮肤相应,肺的荣华表现在毫毛上,制约肺金的是心火,在面部的反映中心位于双眉正中;

    心与脉相应,所以心的荣华会表现在面部颜色上,制约心火的是肾水,在面部的反映中心位于双目正中;

    肝与筋相应,肝的荣华表现在爪甲上,制约肝木的是肺金,在面部的反映中心位于两颧骨最高点的正中;

    脾与肌肉相应,脾的荣华表现在口唇上,制约脾土的是肝木,在面部的反映中心位于两鼻翼凹陷处的正中;

    肾与骨骼相应,肾的荣华表现在头发上,制约。肾水的是脾土,在面部的反映中心位于两太阳穴垂线与鼻翼底部水平线的两个交点。

    通过此图不妨先给自己“相相面”,如果在各脏器的面部反映中心附近不是以白色为基底,黄中透红,红中透黄,红黄隐隐之色,而是一色独显,说明相对应的脏器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系统的调理。

    《黄帝内经》中的“调和论”

    中医学通过“八纲”,即“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中药方剂学通过“八法”,也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来调节失衡的“阴阳”,已达到《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调和”。

    《黄帝内经》中指出,若要使五脏六腑协调运转,必须要使人体内的“正气”与自然界的“邪气”相均衡,脏腑平衡、气血平衡,为此,中医学通过“八纲”,即“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中药方剂学通过“八法”,也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来调节失衡的“阴阳”,已达到《黄帝内经》中关于“调和”的论述“瑾察阴阳而调之,以平(衡)为期。”

    中医学“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

    中药方剂学“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古为今用,《黄帝内经》中的“调和论”对于今人依然有效。现代人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过度的精神压力以及环境污染等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其外在表现就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

    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必须要尽早清理体内种种毒素,调节机体各种平衡,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那么,“调和论”对于现代人而言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调节“阴阳平衡”

    1.阴阳平衡是养生之本

    世间万物,有男女,有左右,有寒热,有虚实,总之,有“阴阳平衡,阴平阳秘”,这是一切生命存在的根本,无一例外。如果人体的某一系统失衡,将会导致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包括脏腑、气血失衡在内的整个人体生命系统的阴阳失衡,造成患病、早衰,甚至死亡。

    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核心,以气血精津液为基础,连接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具有神魂魄的生命统一体,任何系统、脏器平衡的失调都会造成脏腑功能的紊乱,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导致消化系统受损,那么人体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便会遇到阻碍,直接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进而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人体平衡就会失调。

    2.风寒暑湿对阳气的影响

    黄帝说:大凡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无论是地之九州,还是人体九窍、五脏肢节,都是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贯通的。人赖金、木、水、火、土及三阴三阳之气而生存,如若经常违反这些原则,就会内使九窍闭塞,外使肌肉壅滞,保卫身体的阳气就涣散了,邪气就会伤及人体,这是寿命减损的根本原因。

    在自然界,万物生长靠太阳,在人体内,阳气就如同太阳,也会随着日出而向体表浮出,保卫肌肤不受外来侵略。所以,早晨阳气产生,中午旺盛,下午开始衰退,汗孔关闭。日落以后,人要休息,不要过度扰动筋骨,触冒雾露之气。如果不遵循早、中、晚三时阳气的活动规律作息,人体就会生病而形体憔悴、消瘦。

    如果阳气不足,受到外来病邪的入侵,人体又会怎样呢?

    (1)人体如果受到寒邪,那么就会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即使躺在床上,杂乱的欲念也会让人翻来覆去,辗转反侧,中医称之为“神气浮越不固”。劳累出汗,皮肤受寒,常常会产生粉刺,郁久化热,成为痤疮。

    (2)人体如果被暑邪所伤,就会出汗躁动,多言多语,甚至喘粗气,身体总是感觉被炭火烧烤。繁劳过度,人体阳气便张弛于外,阴精衰败于内,再遇到炎热夏暑,更伤人体阴精,阴虚阳浮,于是就形成昏厥病,双眼视物不清,双耳闭塞失聪。

    (3)人体如果受到湿邪,就会有头沉、肿胀的感觉。试想,如果把一大块抹布沾满水缠在脑袋上,肯定是头重脚轻,如物蒙裹。人体出汗后,若受到湿邪侵袭,就会形成小的疖肿或汗疹。

    (4)如果感受了风邪,就会导致浮肿。风邪是很多疾病的源头,当人神清气静的时候,肌肤腠理致密,虽然有强烈的致病因素,仍然不能伤害人体,这是顺应了四季变化要求的缘故。

    如果上述寒、暑、湿、风四种邪气更替伤害人体,人体的阳气就会渐趋衰竭。

    二、调节“免疫力”

    免疫力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抵抗力”,中医称之为“正气”。人体具有一整套与生俱来的再生自愈系统,现代医学称为“自体免疫系统”。

    其实人体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各种“外邪”的入侵,之所以你并没有整日疾病缠身,病人膏肓,因为你有“真身”护体。当外界包括病毒在内的各种病邪向你入侵时,你自身便会产生抗体来抵抗外邪,杀灭病毒,这种抗病能力是你自备的,而不是依靠灵丹妙药来的。但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所以传染病毒一来,有的人应“病”倒下,有些人则旁若无“病”。所以中医养生的根本是恢复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使疾病不治而愈,而不是帮助人体战胜病痛,帮得了初一,帮不过十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会很快地驾鹤西游。

    所以很多不懂得养生的人,一出现体质虚弱、精神萎糜、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的情况,尤其是一感冒,就立刻打针吃药。药品对人体功能仅仅起到替代作用,而非再生作用,相反,药品的副作用将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发失调,免疫系统逐步紊乱,时间一长,便诱发更重的病症。

    环境污染、压力过大、睡眠不足……所有这些都打破了现代人的免疫系统平衡,所以,“和调”是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平衡的重要手段。

    三、调节“酸碱平衡”

    日本医学专家筱原秀隆博士经长期实验研究指出:人体体液的酸化是万病之源。健康人体的体液环境属于弱碱性,pH(酸碱度)约为7.3~7.4之间,如果人体体液的pH始终能够在此区间范围内,我们便称之为酸碱平衡。

    通过筱原秀隆博士的实验表明,腰酸腿痛、四肢无力、精神疲倦、失眠健忘、身体乏倦、头晕耳鸣的人,经测试,血液的pH基本都低于7.3。而能够长久保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人群,只有刚初生的婴幼儿,可见“酸性体质”与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四、调节“正邪平衡”

    很多人都有吹空调感冒的经历,空调吹出的非自然状态的冷风就属于“邪风贼气”,人体之所以感冒,就是由于外界的“邪气”过盛,或是人体内的“正气”过于虚弱,导致正邪失衡。

    再如,盛夏之际,人体内的气血宣发至体表,脏腑内的“正气”自然不足。此时,如果饮用温度过低的冰水,外邪就容易致病,导致我们夏天容易腹泻。中医称腹泻为“泄泻”,第一个“泄”,指的是排泄稀粪;第二个“泻”,指的是由于邪气人内,使得人体内的正气外泻。所以腹泻的人不仅感觉不到排便后的通畅快感,反而浑身疲乏无力,俗语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其原因就是由于人体正气外泻。

    精气神是人体的生命基础,生命地基被人挖了墙脚,当然人体大厦将倾。外界的“邪气”过旺或人体“正气”虚弱而导致正邪对比失衡,从而破坏人体的动态平衡。所以说,我们需要在清洁之后,通过“调节”的方法改变人体“正气”与外界“邪气”的对比关系,令正气旺盛,邪不干正。

    五、调节“五脏平衡”

    人体像是由五匹马拉动的马车,任何一匹马跑得快,或是跑得慢,都有可能车毁人亡,人仰马翻。所以说,金木水火土,红黄绿白黑,心肝脾肺肾,酸甜苦辣咸,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均衡濡养才是健康的大和谐。

    中医既然认为人体由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五大系统构成,那么,对于人体的系统调理就不可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一片面的调理,而是要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考虑到阴阳平衡、正邪平衡、五脏平衡的系统调整。

    在人体调节的方法中,调节阴阳平衡、正邪平衡是理论基础,而调节酸碱平衡、免疫平衡与五脏平衡才是方法手段,所以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如何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免疫平衡与五脏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日本医学专家筱原秀隆博士提出:人体体液的酸化是万病之源。因此,调节酸性体质,保持体内的酸碱度平衡至关重要。

    一、如何判断体质的酸碱性

    在以下这10个问题中,若有5个以上与你自身情况相符,那么就可以判定你的体质属于酸性,5个以下则为碱性。

    1.牙龈经常出血,伤口愈合慢,容易淤青;

    2.皮肤没有弹性、黯淡无光泽;

    3.夏天容易被蚊虫叮咬;

    4.感冒频繁,胃、肠、肝、肾功能不好;

    5.爱吃甜食,口中常有异味;

    6.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7.脸上容易长痘或粉刺;

    8.容易疲劳,嗜睡,稍做运动就觉得累;

    9.常出现便秘情况;

    10.汗脚,四肢容易冰冷。

    二、酸性体质的危害

    健康人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血液中的pH(酸碱度)为7.35-7.45,这种pH的恒定现象叫做酸碱平衡。但通常只有刚初生的婴幼儿才具有这种健康恒定的弱碱性体液,而更多的人血液的pH是在7.35以下,因此便时常感到身体乏倦、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痛、四肢无力、抑郁唉叹……由此人体开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酸性体质”。

    很多人认为,如果要改善酸性体质,只需要喝碱性水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这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碱性水通过口腔、食道,直接进入人体的胃,一切进入胃部的碱性水几乎都会被中和。我们知道,胃通过分泌胃酸来腐熟消化食物.如果胃酸被碱性水稀释中和,不仅会影响消化,更容易给胃癌细胞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所以说,正确的做法是,在饭中以及饭后3小时左右尽量少喝、不喝,除此之外,应该多喝,尤其是多喝弱碱性的自然饮品,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所在的河流,其中的河水便是弱碱性的自然饮品,当地百姓长年饮用。所以我们强调,清晨起床,最好能够空腹喝一杯弱碱性的水。

    1.酸性体质的含义

    (1)检测标准:根据血液的pH,当其在735~745之间即为碱性体质,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血液pH在7.35以下,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

    当人的体液pH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在6.8~6.7时,人就会死亡。

    (2)症状: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倘若不进行调养改善,极有可能发展成疾病。

    2.酸性体质的危害

    (1)易诱发糖尿病:资料显示,人体的pH每下降0.1个单位,胰岛素的活性就会下降30%。而胰岛素的活性下降又加剧了人体代谢紊乱,使体内酸性物质进一步增加,体内酸碱平衡进一步恶化,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就是让血糖的利用率不断下降,糖尿病日渐严重。

    (2)易诱发骨病:血液中的钙与酸性物质在体液偏酸性时极易结合产生钙盐。当血液中钙的浓度降低时,为了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骨骼中的钙就会溶解补充到血液中,从而出现骨质疏松。而当身体处于酸性条件下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造成激素不平衡,所以可诱发痛风、类风湿关节病变。

    (3)易诱发毒素:进入我们体内的食物在分解时会成为酸性物质,比如蛋白质被分解后产生磷酸,脂肪被分解后就产生酪酸、乳酸,就连运动后肌肉也会产生乳酸。这些代谢物质都是酸性的,所以需要体内钙、钠、钾等碱性物质中和,尤其是钙离子。而当血液和组织液受到污染时,钙离子就会偏离,酸毒会一直留在体内成为酸性体质,导致各种慢性疾病。

    (4)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量的脂肪酸、胆固醇和低密度蛋白在血液中积聚,形成酸性体质,而这些酸性物质又会进一步促使体内大小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恶性循环,轻者堵塞血管,严重时会产生中风、心脏病等。

    三、酸碱性食物如何辨别?

    改善酸性体质最重要的便是摄取碱性食物。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实在是不敢恭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酸性食物吃得太多,整天大鱼大肉、精米白面,导致人体原来的弱碱性体液逐渐变成了弱酸性体液。

    所以要多吃水果蔬菜这些富含水分的碱性食物,绿叶菜越绿越好。找媳妇,可以找娇嫩欲滴的,挑蔬菜,最好还是挑老帮老叶的。蔬菜偏老一些对我们营养血液,调节代谢,清理体内垃圾都有帮助。若要改变酸性体质,建议大家吃一份肉时,至少要吃三份菜。

    那么,如何辨别食物的酸碱性呢?柠檬、醋、酸枣是酸性食物吗?

    1.划分标准:划分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标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较多,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离子较多即为酸性食物。

    2.常见的酸、碱性食物有如下几类:

    (1)强碱性:葡萄酒、海带、葡萄、茶叶、海带等,特别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理想的碱性健康食品。

    (2)中碱性:胡萝卜、蕃茄、香蕉、大豆、草莓、蛋白、梅干、橘子、萝卜干、柠檬、菠菜等。

    (3)弱碱性:苹果、甘蓝菜、红豆、洋葱、萝卜、豆腐等。

    (4)强酸性:蛋黄、乳酪、乌鱼子、白糖做的西点等。

    (5)中酸性:火腿、鸡肉、牛肉、面包、猪肉、鳗鱼、小麦、奶油、马肉等。

    (6)弱酸性:油炸豆腐、海苔、啤酒、章鱼、文蛤、白米、花生、泥鳅等。

    四、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1.为什么人体会酸化

    (1)缺乏运动:生活好了,器官退化了,上楼有电梯;上班有汽车;就算上医院,还有轮椅呢,就是用不上这双腿。所以现代人运动量严重不足,时间长了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体质酸化。

    (2)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好了,吃得精细了,早餐飞禽,中餐走兽,就算是晚餐,也是海味山珍,就是吃不上粗茶淡饭。所以现代人吃的酸性食品比例太高,碱性食品又太少,科学的饮食习惯是酸碱食物比例为1:3,而我们的日常习惯却是3:1,长期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会导致人体酸化。

    (3)烟酒过量:生活好了,收礼高档了,抽好烟,喝好酒,就算是家人祭奠亡灵,也得用名牌烟酒。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没有节制地抽烟饮酒,必导致人体酸化。

    (4)过重的心理负担:生活好了,赚钱的机会多了,事业紧张,学业紧张,就算是贫贱夫妻,婚姻生活也高度紧张。所以现代人,人人身上像有三座大山,压力重于泰山,这些压力、紧张情绪使人体出现严重的酸化。

    2.调整酸性体质的方法

    进行抗酸增碱的饮食结构调整是调整酸性体质的主要方法,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1)各种肉类如鱼、虾、畜肉、禽肉、蛋类都是酸性食品,在食用这些食品时,应与碱性食品荤素搭配,鱼虾类每天不超过150克,禽肉不超过100克,畜肉不超过50克,禽蛋1个为好。

    (2)油脂、酒类皆是酸性食品,除了选用低脂、低糖的食物外,烹调方法也应清淡。

    (3)粮食属于酸性食品,与豆类食品在一起搭配可以减少一定的酸性代谢产物,因而每餐的主食不宜过多摄入,100克左右较好,晚餐七分饱即可。

    (4)豆制品、牛奶制品都是碱性食品,它们提供的不但是优良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同时还有多种保健功能,每餐应有一份豆制品,建议每天喝500克奶或吃相当于500克奶的其他奶制品。

    (5)茶是理想的碱性饮品,不加糖的蔬菜汁、天然的水果汁等也都是碱性的,另外小分子的弱碱性水也都是上乘的饮品。弱碱性饮用水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是长寿地区的长寿秘诀,所以每天应保证2000毫升以上相当于8~10杯高质量的饮品。

    (6)新鲜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的食物都是碱性食物,它们在体内代谢的产物是碱性的钙、镁、钾、钠元素,可以中和酸性食物中的硫磷元素。建议每餐有3种以上新鲜蔬菜,每天600克左右,2种菌藻类食品,尤其是海带每天必吃。

    (7)保持良好胃肠机能:为使血清中增加钙离子,保持碱性体质最要紧的是补充维生素K,它和其他维生素不一样,是由肠内细菌所合成,借助胆汁吸收,若胃肠机能不好,维生素K就不能产生,因此血清中钙离子减少,身体自然倾向于酸性。

    (8)补足钙分: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

    (9)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使身体保持“碱性体质”的最佳方法。

    (10)乐观地生活:人在发脾气时血清中钙离子会减少,快乐时会增加。

    调节“免疫力”

    人体免疫力就是抵抗力,也就是中医说的“正气”。人体自身有一套免疫系统,当遇到“外邪”,如病毒入侵时,就会自发产生抗体来杀灭病毒,使人体有一定的抗病能力。现代人由于环境污染、压力过大等原因,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平衡,而“和调”则是恢复免疫系统平衡的重要手段。

    中医认为,肝系统主司人体的免疫系统,肝喜条达,五方在东,而东方属春,万物复苏,阳气上升而能生风,风则滋养木气,木气生酸,酸味养肝。肝血能养筋,肝气上通于目。春季养肝最佳,应适当晚些睡眠,早些起床,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使肝气受损。

    现代人由于吃了过多油甘厚腻的食物,加之前面介绍的众多污染,使得肝脏负担加重,肝气受损,整个免疫系统失衡,免疫功能下降。所以现在的人大多肝火旺,肝气滞,导致体质虚弱,精神萎糜,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失眠健忘,肝硬化,肝浮水,而乙肝带菌者更是大有人在。

    一、你的免疫力下降了吗

    免疫力下降通常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表现。

    1.不干活正好,一干活就累,经常感到疲劳,提不起精神,去医院还检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

    2.算得上是流感的“风向标”,经常感冒,外界气候稍微变化身体就有反映,流感一来,第一批病倒,流感一走,最后一批病好,病愈时间越来越长;

    3.不小心划了个口子,伤口不是很快愈合,而是红肿流脓,就算长好了也会在身上长个疖子。尤其是容易被蚊子叮咬,别人被叮很快就好了,你被叮红痒难耐,就算好了也得长个疖子;

    4.脾胃虚弱,时不时就会腹泻、便秘,肠道总是觉得排不干净。

    二、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抵御病菌侵犯的保卫系统,起到了“国防军”的作用。人体的这支免疫国防军,是在长期与各种敌人(致病因子)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摔打出来的,是一支真正具有作战能力的“铁军”,远胜过其他“援军”(药品)。所以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好这支部队靠的是“食品与保健品”并持之以恒的日常养生之道。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保护:使人体免受病毒、细菌、污染物的攻击;

    2.清除:免疫细胞既可以清除人体新陈代谢后的废物,也可以清除免疫细胞与病毒细胞战斗后留下的死伤细胞;

    3.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细胞。

    人体的这支“国防军”,指挥着各种免疫细胞(士兵),有效地抗击病毒,攻击细菌,识别外来物质,并加以歼灭。人体的这支国防军往往不是被敌人(病毒、细菌)所歼灭,而是被你自己所“遣散”。有了这支部队,足以预防疾病、对抗病源,甚至对环境污染与病毒的侵害都能给予抵抗,一旦失去了这支国防军,疾病自不用说,死亡也会很快来临,艾滋病人正是由于丧失了这支免疫力量,任何微小的有害物对他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