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信任的倾听术-Etiquette——礼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E是LISTEN的第五个字母,提示出听的第五个方面——Etiquette(礼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为人处世都非常的讲究礼节。礼节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减少了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冲突,从某种角度来说,起到了协调矛盾的作用。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翻译成现代语言,大体上得意思就是,一个懂得礼貌,遵守礼节的人,无论他的礼貌显得多么得繁琐和复杂,也不会让人讨厌。

    懂得礼节的人,会自然的流露出一种亲切、和蔼、高贵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去亲近。懂得礼节的人,在任何场合都能恰到好处的表现自己,赢得他人的好感。懂得礼节的人,往往可以很快的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做任何事情都很少遇到阻碍。

    礼节不仅仅传达出我们的好意,同时也传达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点——尊重。

    我们在与人沟通,听人说话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礼节呢?注意这些礼节,能为我们在听话的过程中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 有耐心

    听的第一个礼节,就是要保持听的耐心。

    所谓听的耐心,主要要做到三点:

    1、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人的喋喋不休要学会忍耐

    就像女人对男人关于抽烟泡妞、汽车枪械的话题不感兴趣一样,男人对女人关于服装化妆、柴米油盐的话题也没有兴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所以不同的人所感兴趣的话题也就不同。我们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普遍感觉到沉闷,提不起兴致。

    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却常常遇到一些人,他们在我们耳边谈论自己觉得很有兴趣,而我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暗示过换话题,但根本不被他们所察觉,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听。

    神游太虚不行,一边听一边表示出不耐烦地情绪也不行。我们不但要听,而且还要认真的听。有人说,这个话题我实在是提不起兴致,我也什么都不懂,怎么听啊?

    我想说,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参加考试,但不参加考试就不能毕业,不能升学,所以没办法,还得考。考不考不依照我们的意志,而是由我们的目的所决定的。如果想毕业,如果想升学,那就得考试。

    同样,我们听别人说话,跟他人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沟通,获得他人好感,扩大自己的人脉。那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感兴趣也得听,不但要听,还要认真的听。

    但是,如果说的内容是我们即使认真听也无法听懂的,怎么办?好比一个化学博士跟一个学中文的女生大谈化学的专业问题,学中文的女生估计无论怎么听,也是一头雾水。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表示自己不懂?不妨考虑以下的方式:

    两个男女第一次相亲见面,互相不了解。男方为了活跃气氛,开始聊女方完全不懂,也完全没有兴趣的有关汽车的话题。这时候,女方可以找机会友好的表明自己的一无所知:“我对汽车是一无所知,你可以替我介绍一下最基本的常识吗?”这其实是一个暗示,一方面表达自己不懂,不感兴趣,暗示他人转移话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人顺着问话继续说下去。同时,女方可以主动,在他人说话的过程中,逐步将话题引向两人都感兴趣的方向。比如汽车——品牌——产地——风景(或文化或风俗)。如果不知道说话人对什么感兴趣,则可以维持原话题,以请教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听”的姿态。

    切忌因为自己对话题不感兴趣,就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表现出不耐烦地举动。这样显得自己没有教养,同时也给说话人留下了极其不美好的印象。

    年轻人普遍感觉陪长辈和小孩说话十分的无趣,非常容易不耐烦。过于年长和年幼的人由于经历和时代与我们不同,很难找到共同话题。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计算机,在老一辈人生活的年代,可能还没有发明出来。但老人都非常的寂寞,希望有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听他们说说话。说是陪他们说话,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听他们絮絮叨叨的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回忆自己孩子小的时候。第一次听可能有些兴趣,但次数一多,又是在说相同的内容,这就特别的容易引起年轻人的不耐烦。小孩子则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也容易问到人烦躁。

    先别不耐烦,先别烦躁。耐心听老人小孩说话,在他人眼中可是尊老爱幼美德。而尊老爱幼的人最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赢得他人的信任,突破他人的心房。

    这是素质,也是教养,同时也能为我们赢得他人的好感。

    2、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说话

    在听话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犯错误。说话者说到自己对某事某物某人的看法的时候,我们常常因为想添加一些细节,或者是纠正说话者说话中犯的无关紧要的小错误,又或者是忽然想起一句之前没有说完的话、一个新的话题,就任意打断别人的说话。如果你经常在听的过程中犯这样的错误,就说明你的个性太过于急躁,没有耐心,你的礼貌不周。这样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你会很难于跟他人沟通。

    我就曾经有这样的倾向。在陌生人、不熟悉的人或长辈面前,彬彬有礼。一旦听自己的朋友说话,就会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完全忽视了礼节,经常打断别人的说话,发表自己的谬论,还曾经在朋友说话时,忽然想起自己忘记了一个约会,于是滔滔不绝的与朋友讨论我应该怎么道歉。完全忘记了朋友之前在说什么。直到后来,我的一个朋友终于在我听了半截就打断他,做一些根本就不全面的分析,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时,忍不住说:“你可不可以先听我说完了再评论!”

    这话让我非常的惭愧。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有这样的感觉,朋友们都喜欢和我一起玩,也喜欢跟我说话,但很少有人对我倾吐内心的烦恼。这次提醒让我修正了自己的错误,懂得去听,有耐心并且诚恳地去听。我逐渐成为了朋友们的倾诉的对象。

    听他人说话的时候,如果频频打断,会造成说话人对我们“自以为是”、“粗鲁”的不良印象。但要注意的是,不打断说话,并不代表不说话。在听他人说话的时候,语言的响应是很重要的。这种响应被称为谈话中的“乒乓效应”,其实就是一种互动。我们在听的时候,要适时地提出一些看法,发表一些感想来响应说话的人。有疑问的时候,也要在说话的人讲完一段话,将要另起一段话的间隙迅速的提出。

    3、要有打断他人说话的魄力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感到非常的奇怪,第二点是要求不要打断别人说话,第三点为什么又要打断别人说话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打断别人说话,虽是不得已为之,在有必要时,却也是不可不为的。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个刚买完菜回家的欧巴桑拉着我们闲话家常,而我们已经快要迟到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打断欧巴桑的说话,立刻赶路?还是站在原地听她讲完,然后上班迟到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

    显然,我们会选择前者。

    我们前面说过,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所以即使你有急事要赶着去处理,也应该微笑着,不慌不忙地在说话人说话的间隙,告知说话人,我们不得不结束谈话。

    很多人觉得忽然结束谈话是一件非常粗鲁和不礼貌的事情。在这种心理指导下,他们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反应,导致说话人产生误会。

    有一次,我在公寓门口偶然碰到了一个朋友,正巧当天中午我遇到了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那种好笑的感觉一直从中午延续到了下午回家。碰到这个朋友的时候,我自然非常希望把这个搞笑的事情告诉他,让他也笑笑。

    我兴冲冲的拉着他开始讲述我遇到的这件事情,但他的反应让我越讲越没有兴致,他的神情和肢体动作都透露出不耐烦,我不仅开始揣测,他是不是非常讨厌我。我讪讪的结束了说话,以后再看到他,想到他可能讨厌我,就不知不觉地与他保持了距离。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起他这件事情,他才解释说,当时有急事,很赶,是我误解了他。其实他当时只要告诉我他很忙,我们以后再聊就可以了,但是碍于面子,这话难于出口,但他的着急又不自觉地通过其它形式表示出来,因此才造成了这样的误会。

    所以,有急事的情况下,及时打断说话对象,并解释清楚原因,既可以避免误会,又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

    ● 选择恰当的服装、仪表

    服装和化妆的选择看起来千变万化,需要注意的东西非常的多,但实际上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得体。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无论我们参加什么样的社交活动,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说,着装和化妆都必须与自己的身份以及社交的场合、内容相配合,否则就是不得体。

    穿错服装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日本人对服装的要求尤其的严格,什么身份的人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梳什么发型,都有严格的讲究,如果不按照礼节来穿衣,就是非常失礼的行为。比如正在找工作的日本女人,清一色的黑直发,盘在头上,穿黑衣、黑裙、黑鞋。当然,我们可能不会像日本人那么清一色,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穿一身洋装,化个大浓妆,却也是非常的不合时宜。

    从本质上讲,我们在社交场合的穿衣,并不是只要有衣服穿就可以了。服装在这个时候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最初满足生理需求的御寒、防暑,也不是为了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遮羞、蔽体,而是有更进一步的需求。我们说,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服装,不仅仅是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审美品位、自身性格,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能提升自己信心。穿错了服装,会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的不认同感,让我们的情绪因为错误的服装而低落,也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在听他人说话的时候,如果心里在意的不是说话人说话的内容,而是我们不合时宜的服装,那将大大影响我们听话的质量。不但给说话人一种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或情绪低沉的错觉,极大的破坏了我们在说话人心中的印象,而且还可能忽略某些重要的讯息,引起说话人不满或闹出笑话。

    让我们想象一个很矮的人穿着一条非常长的裤子,一个很胖的人挤进一件窄小的衣服中,一个高大的人穿着一件下摆刚刚过胸口的毛衣……光想象这些画面,我们就已经开始摇头了。假如这可笑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呢?。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的一个男生朋友,参加某宴会的时候,借了一套西装穿在身上,由于身形不合适,西装里面的衬衫非常的短,用皮带扎在裤子里老是不伏贴,动不动就跑出来。弄得我朋友根本不敢解开自己西装外套,一个晚上都在顾及那不合体的衬衣,别人跟他说话,他也含含糊糊的应对,结果就有人误会他摆脸色,不尊重人。

    我的一个女生朋友有一条很漂亮的牛仔裤,穿上之后,整个腿和臀部的形状显得非常的好看。过年的时候,这个女生回家里吃吃喝喝,一不小心就胖了五六斤。她表姐邀请她参加一个为年轻人举办的聚会,希望她在聚会上能找到自己的MR.Rright。她爱漂亮,就把这条牛仔裤穿着去了。大家坐着聊天的时候,她忽然发现自己的裤链开了。她连忙拉,但由于裤子实在太紧,拉了半天都没拉上,虽然大家几乎没有注意到,但也搞得她非常的尴尬。之后的一个晚上,她都在注意自己的裤链开了没有,旁人跟她说话的时候,她根本没有心思去听,老在想,自己的拉链是不是又开了?老盼着聚会赶快结束,她能够回家把裤子换下来。男生跟她讲笑话,她也不笑;跟她聊天,她也毫无反应。整个人处于半梦游状态。聚会后,自然没有男生给她打电话约会。她跟她表姐说,一整个晚上,她什么都听不见,老在关注她的裤子。

    我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如果老是去注意自己身上穿着的不合身的服装,那么就会给说话人造成我们漫不经心的印象,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不够尊重他们。若是不小心因为不合身的服装,在众人面前出丑,那会让我们感觉到多么的尴尬,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阴影,只想快点回家,离开这个我们出丑的地方。如果有人这时候来跟我们说话,我们因为他们的靠近而尴尬和不自然,连单纯的听都很难,更别说还要根据我们听到的内容和说话人进行互动。

    以下两个原则,是在听人说话,与人交流的场合,我们必须要遵守的着装原则。

    1、场合身份原则

    这个原则是凌驾于其它原则之上的。着装、化妆的选择,都应该以它为首要的考虑,要以符合它的要求为第一要务。这就是——场合、身份。

    我们的仪表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进行着装。庄重的场合着装要庄重,悲伤的场合着装尽量低调,喜庆的场合可以恰当的凸现自己。

    我们自己是什么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如果一个伴娘,在婚礼上穿得比新娘更华丽,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根据场合身份选择着装,我们才能够融入到这个场合所提供给我们的氛围中去,也才能顺利的跟场合里面的其它人进行交流,才能够有自信的专注去听。

    2、身材原则

    服装、发型包括化妆要适合一个人,才能体现出这个人应该具有的风采。不适合自己身材和气质风格的服装、发型、化妆,会对一个人的仪表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如果我们自己都感觉自己成了笑柄,我们哪里还有心情去听。

    为了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在遵守这两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服装上突出自己的个性,在某方面与众不同。同时也要注意服装搭配的整体感觉。比如,穿正式的西装不能穿运动鞋,穿休闲西装的时候不要穿拖鞋、凉鞋。如果能够做到服装的各个部分在搭配上能够相互呼应,例如在色彩上或者款式上进行同类型搭配就是一种很好的着装呼应。着装还必须整洁、文明,没有人会喜欢穿着皱巴巴的衣服身上散发出臭味的人。若穿低腰裤却配一条平腰内裤,一坐、一蹲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内裤,这也是让人感觉非常不文明,非常讨厌的。有品位的人还应该注重穿衣的技巧。比如穿西装不打领带时,里面的衬衣领口应当敞开。穿西装时,一般人不用领夹。女士的丝袜袜口应该在裙子下摆以上,能够被裙子遮掩。

    我们穿衣,从目的上讲,不但是为了要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良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信心,融入人群。而正确的穿衣能帮助我们自信专注的听!

    ● 正确运用肢体、动作、表情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谈到了通过肢体语言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听。那么在听话的过程中,我们又应该怎样运用我们的肢体语言,传达我们对说话人说话内容的反应,回馈我们的态度呢?合理的运用肢体、动作、表情,是我们在交谈中必须注意的礼节。

    我们把听话时常常会出现的肢体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应该采用的,一类是要我们注意不要在听话的过程中出现的。

    我们应该采用的肢体语言:

    1、目光

    在听他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注视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表明,我们在听。这是对说话者说话的最基本的回应。在听话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恰当的目光对他们进行响应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说话人会产生受到轻视的感觉,会觉得“你根本没有在听”。

    我们的目光最好是落在两个三角区域。第一个区域位于前额,以双眼为底线,目光注视说话人的这个区域,能够给人认真专注的感觉。第二个区域位于面孔的中部,以双眼为上线,嘴唇为下线的一个倒三角,当我们把目光放在这个区域的时候,能够让说话人感觉到我们散发出来的友善的气息。

    同时,我们在听话的时候,看向说话者的目光应当有一种节奏。不能死盯着说话者看,也不能在他人说话的过程中四处乱瞟。当说话人说到重点或是激动处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眼神,有时甚至要加上言语,来响应他们。

    2、微笑

    林志玲、侯佩岑两位从出道以来就成为众多男子的梦中情人。我们经常会产生这两位美女长得非常相似的错觉,因为两人都给人非常甜美、亲切的感觉,这都是因为她们的脸上时常都挂着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微笑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够传达一种善意。同时,微笑又是一种修养,微笑能帮助我们化解尴尬,解决矛盾,结交朋友。所以我们在听的时候,应该保持微笑,用微笑向说话者表达我们的真诚,用微笑让讽刺我们的人自惭形秽,用微笑来让说话者更加自信勇敢。

    微笑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征服人心的武器,面对说话者也不例外。

    3、距离

    我们在听的时候,应该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这种距离不是说我们和他们沟通的时候要有距离感,这里说的距离是指身体的距离。我们同说话人之间,既不能贴得太近,也不能隔得太远。

    如果和说话人贴得太近,则会有冒犯他的嫌疑,让说话者感觉到压迫和不舒服。如果说话者是女性,你还有可能被误会为色狼。除非说话人是自己的父母、恋人或者是与自己非常亲近的小孩子,否则靠太近会让人觉得反感。

    但离说话者太远也是非常不恰当的。隔得太远可能会听不见对方说话的内容,也会给说话人一种“我不愿意跟你说话”、“走开”的感觉。与说话者之间距离太远会让他不得不提高说话的声音,增加他说话时的负担。

    听话时不礼貌的行为:

    使用手机。说话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若无其事的掏出手机发短讯或者打电话,对说话人是极为不尊重的行为。如果在他人说话的时候,有重要的电话,那么要先要礼貌的告诉说话人:“对不起,我接一个电话”,挂掉电话时,也应该再次表示抱歉。

    随口吐痰、乱扔垃圾。这会显得自己非常没有教养,素质低下。如果因为生病等原因,而不得不吐痰,最好去洗手间吐,或者吐在纸巾上。

    挖鼻孔或掏耳朵。这是非常不雅的小动作,容易让说话的人感觉到恶心,丧失与我们说话的兴致。如果在他人说话的时候,鼻孔或耳朵发痒,很难忍耐,应先告知说话人,然后去卫生间处理。

    抖腿。会给说话的人传达“极不耐烦”或者“不以为然”的讯息,让他们误会我们“不想听”或者“不屑听”。

    打呵欠。非常的不雅。传达“无聊”或者“困”的讯息,会让说话人认为我们对他们所说的话毫无兴趣。如果控制不住打呵欠,一定要用手盖住自己的嘴。

    挠头皮。想象一下周围被我们的头屑弄得雪花飘飘的场景。即便没有头屑,也会给人头发很脏的印象。

    ● 专注

    妈妈在一旁唠叨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注意礼貌。孩子坐在电视机前面,被电视节目逗得哈哈大笑。过了一阵子,妈妈终于忍无可忍的高声问:“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孩子头也不回的回答:“在听,在听。”然后继续跟着电视节目笑。如果这个孩子是故意要惹怒自己的妈妈,那么恭喜他,他成功了。

    专心听他人说话,是尊重他人和真诚待人的表现。我们在听话的时候,对说话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表示关注,才能获得的完整的讯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般来说,我们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记得我们听到的讯息的25%。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大部分讯息是没有留下印象的。我们容易抓住说话人说话的重点,对于非重点却往往容易忽视。由于说话人是组织语言的人,他们对于自己说话的内容,就会比同时听话的我们熟悉的多。因此,常常有说话者刚刚说完某一个讯息,在之后的话语中再次提及时,我们却很茫然的问:“这是什么?”这时说话者往往会不高兴:“我刚刚才说了,你在听什么啊?!”

    说话者对我们进行责备,表达因为我们的茫然而让他们心中产生的一点小小的不舒服。但当我们换个位置,成为说话者的时候,再来思考为什么,我们就可以很简单的弄清楚原因:这个讯息在我们第一次提及的时候,不是该句子或该话题的重点,因此就被听话者轻易的忽略了。

    专注的听不但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的记住说话者说的话,进而正确应对,同时也会回馈给说话者“我很重视你”这样的讯息。

    人人都希望在他人的心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人。人人都不想被忽视。“我很重视你”这样的讯息,对于说话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鼓励,一针强心剂,让他轻易对我们产生好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课堂上,老师总是最容易注意到专心听讲的学生,也最容易对这类学生产生好感。

    同时,专注能够帮助我们的大脑对获得的讯息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让我们在听的同时,完成分析、判断,得出了正确的应对和处理的方法。这对于减少我们社交的错误,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使我们少得罪人,多结交朋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