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时而取,度势而舍
迟迟不肯放下心中的念头,或是执着,或是不舍,最终却都要放下,只有这样才能重新拿起。
如果说监狱的恐怖在于囚禁了人的自由,那么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恐怕并不是那些由铁窗和围墙圈起的牢房,而是我们为自己所设的心灵监狱。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看不破,那么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心灵锁住了,于是眼睛只盯住那些看不破的事。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计较,自省自励,不要让自己活在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佛陀在世时,一个弟子历尽千辛万苦,手拿两个巨大的花瓶来到佛陀的座前,一心想求得真经佛法。
佛陀见了,只说一声:“放下。”
弟子以为佛陀叫他把花瓶放下,便立刻把左手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
弟子以为佛陀要他把右手的那个花瓶也放下来,于是他便把右手里的花瓶也放了下来。可佛陀依然对他说:“放下!”
弟子非常不解,问道:“弟子已两手空空,再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了,佛陀还让弟子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叫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里的东西,而是要你放下心灵的负担。”
弟子这时才明白佛陀叫他放下的真义,于是佛法便存心中。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喊着活得太累、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人际交往复杂,其实就是太在意了,不能将其放下。当我们把这些负担都放下时,便可以从人生的痛苦、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命运的走向,却可以清除心灵的负担。如果总是不能忘记过去的无奈、悲伤、纠结、失意,受累的只能是自己。我们必须经常卸下自己的心理负担,放下过多的计较,这样才会提高生活的质量,让心灵得以释放。
看破时需要放下,认真时需要担起,人生之事不过如此。不要因为自己执着的那点儿意念而毁了一生的幸福。
一天,一个妇人来找心理医生看病。一进门,她就开始诉苦,说感觉生活压力太大,还不厌其烦地向医生描述那些日复一日永远也做不完的事。其实她每一天也不过都在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从每天早晨起床后整理床铺一直到匆匆忙忙赶着出门去上班,这个妇人好像在按既定的程序运作,始终为了去“赶”什么而活着。
医生皱着眉头听完她的诉说后,只给了她一条建议,就是让她不妨试一下一段时间起床后干脆不整理床铺。妇人一时间愣住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心里一定在嘀咕:为什么这个医生这么不负责任?难道我的烦恼全都是因为叠那一床被子引起的吗?但不管怎样,她还是同意按照医生说的办法试试看。
两个星期后,她又来到了医生的办公室。这次她一进门就能看出心病已解,因为她步履轻盈,显得春风满面、一身轻松的样子。她告诉医生说,她42年来头一回起床后没有整理床铺,结果发现原来不叠被子的感觉是这么爽。她还说,以前她总要求自己饭后把餐具洗净擦干再放好,现在竟不再苛求自己每次都这样做了。
医生从心底里为这位女士感到高兴,因为她至少在两个方面突破了自我、解放了自己,一是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有选择的余地——对于这一点,她以前可能从未意识到;二是不再苛求自己事事追求完美——这对于她来说意味着自我超越,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体验的开始。
这位妇人的心病在于对事情太过认真,从早晨起来叠被开始,她每一天的生活都被安排得紧紧张张、一丝不苟,如此一来,限制了心中的自由,于是病从心生。其实何止这位妇人,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就像是固定在高速运转的机器上的螺丝,只有铆在上面跟着转的份儿,绝无擅自离开或者中途停下来的道理。许多人都抱怨自己“活得太累”,其实不知道这种“累”并不仅仅是体力上的疲劳,更是心理上的感受和体验,是精神负担过重、极度疲劳的表现。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天为了生活疲于奔命,这就已经非常辛苦了,如果再时时拿出这种辛苦和辛酸来不断品尝,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对于那些烦琐的、压抑的、已经过去却不能忘怀的事情,不如统统忘记。而对于那些快乐的、值得的、美好的事情多认真想想,这样以后的路会走得更轻松。也许有人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不应该忘记,而应该刻骨铭记,还要时时拿出来激励自己,殊不知,脑袋里装太多不好的经验,就会使人对未来丧失希望,失去向前的勇气。
小说家荷摩·克洛伊说:“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否则,打翻的将不是牛奶,而是你的心血……”一生中,我们要经历的事情很多,有快乐也有悲伤。对于智者来说,他们忘记的总是那些不快乐的事,而记住的是那些快乐的事,所以,他们过的是一种轻松而充实的生活。
2.有失意,才有得意
失去了,再争取得到;得到了,别怕失去。有时,得与失是一对分不开的兄弟。
痛苦、失败和挫折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领悟便增添一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获得成功和幸福,想过得快乐和充实,首先就得真正领悟失败、挫折和痛苦的意义。
一家保险公司曾经从拍卖市场上拍下一艘船,这艘船原来属于荷兰一个船舶公司,它自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遭遇138次冰山、16次触礁、13次失火、20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但它却从来没有沉没过。
据统计,截至1987年,已经有1200多万人次参观了这艘船,仅参观者的留言就有170多本。在留言本上,记录最多的一条就是——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
“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这是一句多么激奋人心的话,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勉励自己呢?失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看待挫折,敢于面对挫折,在痛苦面前无所畏惧、克服自身的缺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那么顽强的精神力量就可以征服一切。没有什么能夺走你的一切,失意只会让你更强大。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有一次,那么该如何把握生活、享受生命呢?就用微笑来面对吧!用微笑来苦中作乐,这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感到生活的温暖,在漆黑的午夜,你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用微笑来面对生活,用微笑来面对每个人、每件事,你就会看到灿烂的阳光,迎接你的是一路鸟语花香。总之,心宽者淡定,淡定者多快乐。
一个女孩有一副动人的歌喉,唱起歌来委婉美妙,像百灵鸟一样,但令人遗憾的是她却长着一口龅牙,十分难看。于是,虽然很多人鼓励她参加唱歌比赛,但也不对她抱太大希望。在比赛过程中,女孩为了遮盖自己的缺陷,总是尽力避免将嘴张大。可这样一来,反倒影响了她的表演,结果表演搞砸了。
就这样,几次参赛下来,女孩几乎对自己绝望了。但事情总会出现转机,在一次比赛中,一位评委发现了她的歌唱天赋,并鼓励她说:“你有唱歌的天赋,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你必须忘掉自己的龅牙。”
在这位评委的帮助下,女孩渐渐走出自己龅牙的心理阴影,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她极富个性化的演唱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最终脱颖而出。而她就是著名的流行乐后卡丝·戴莉。
上帝总是公平的,他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我们不必为自己的平庸和丑陋感到自卑,只要善于发现,完全可以从这些自认为丑陋的缺陷中找到有价值的一面。只要我们能以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笑对人生,那么自己所有的缺陷看起来都是不足为道的。
人生亦当如此。人生不无遗憾,当我们与不幸不期而遇时,就要既来之则安之,淡然处之,宽容以待。当你把自己生命中一切遭遇都看作是或圆满或凄美的风景,用一种看风景的心情来笑看人生旅途时,一切都会归于淡然和美好。
3.计较太多,过犹不及
想得开,万事顺意;想不开,千难万险。人生的道理有时很浅,只是有些时候人们的心,太乱。
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禅偈诗:“修习空花万行,晏坐水月道场。降服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意思是说,虽然一切的修行活动像空中的花朵虚幻不实,但还要认真去修行;虽然修行求道的场所像水中的月影虚幻不实,但还要静静地禅坐;人的烦恼魔障本来是空,像镜中的影子一样,但还要努力去降服;各种佛事活动本来是空,像梦中的景象一样,但还要努力去完成。
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文章中,苏轼借江水与明月两个意象展开自己的观点。苏轼说,从一方面看,江水滔滔不息,日夜流逝;从另一方面看,江水还是一江之水。从一方面看,月亮阴晴圆缺,日日不同;从另一方面看,月亮本身并没有任何增减变化。
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看待人生是需要一个多元的角度的。佛家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缘起缘灭,生生灭灭,转眼之间,天地都不复存在,又何况短暂的人生。既然人生短暂无常,又何必因为那些琐碎的小事而太过计较。
一年冬天,杰夫在郊区购买了一个大牧场。有一天,牧场里的牛逃了出来,最后冲进一户农家田地里偷食玉米,被农夫当场杀死。杰夫得到这个消息时很愤怒,心想农夫实在太过分了,牛只不过偷吃了点儿玉米,农夫竟然把牛宰了。
杰夫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理论。当时郊外天气风云突变,正值寒流来袭,他们只走了一半路程,人和马身上就全部挂满了冰霜,两个人也几乎要冻僵了。好不容易抵达农夫的小木屋,农夫不在家,但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当杰夫进屋时发现,屋子里的桌椅后还躲着5个瘦得像猴子似的孩子,这个情景让杰夫有些震惊。
不久,农夫回来了,农夫的妻子告诉农夫:“他们是顶着狂风严寒来找你的。”杰夫看到农夫时本想开口与农夫理论,可他忽然又打住了,伸出了手和农夫握了握。
外面天气寒冷,农夫热情地邀请杰夫共进晚餐。其间,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一听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直发亮光。吃完饭,佣人一直等着杰夫开口谈正事,但杰夫似乎忘了一样,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天气仍然相当差,农夫便要两个人住下,等明天天气转暖了再回去,杰夫拗不过,只得与佣人借宿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又吃了一顿简单的早餐,然后告辞回去了。一路上杰夫默默无语,倒是佣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杰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一进门就放弃了!后来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而是得到了更宝贵的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但人情味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为了小事斤斤计较,然而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并没有得到内心真正的充实。故事中的杰夫,尽管失去了一头牛,却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以及难得遇见的人情味。
心宽者必淡定,他们闲看云卷云舒,明白了色空不定的道理。正如百岁老人陈椿的一句话,“一件事情,如果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一定要活好。”有些事会不会招惹麻烦,有时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态。不要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太过于看重名利得失;不要有那么多猜疑敏感、任意夸大事实;也不要动辄就为了一点儿小事而着急上火、大动干戈,只有心里放得下这些,才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4.失去是得到的前奏,失意是开心的伏笔
对待人生路上的得与失,多一些耐心,多一点等待,也许你要的就会来到。
一生中,人们有得亦有失,但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想要“失去”。因此,几乎任何的“失去”都是客观的,就看你能不能说服你的主观意识来接受它。能接受的人就是淡定之人,不能接受的人便选择逃避,有时明知道最后会失去,却依然选择飞蛾扑火。那么这样的人,我们能说他是明智的吗?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得失呢?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要接受失去,这放在一般人身上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选择逃避吗?能逃得掉吗?不管你承不承认,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所以,我们不如抱持这样的态度:不要把得到看成一件简单的事,得到从来不会那么幸运,它需要客观条件的允许和主动努力配合,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佐助才能实现。而这种得到也是有限的,如果你太过贪婪,就会让你适得其反,最终失去更多。
东汉时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翁。老翁精通易理,会占卜算卦,能知过去未来。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挣脱了马缰,翻越边塞,直奔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们听说后都前来安慰老翁,只见老翁面无忧色,平静地说:“谁知道这事不是一种福呢?”
这句话果然应验了。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跑回家中,还带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知道这个情况后,都前来向他表示祝贺。老翁此时却无动于衷,愁眉不展,接着他坦然道:“这未必不是祸啊!”果然,老翁的儿子十分喜欢这匹新得到的烈马,而且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一天到晚骑着烈马在野外练习骑射。结果有一天,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摔了个仰面朝天,以致大腿骨断裂,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这件不幸的事情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却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未必不是福。”果然,只一年不到,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邻八乡的精壮男子全被征召入伍,结果死伤无数,而靠近边塞的居民更是十室九空,剩下一些老幼病残无人照料,唯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被招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
由此可见,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实难预料。“塞翁失马”阐述的是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
古人尚且有此等高深的胸怀和智慧,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就更应该看透这一点了:得与失有着必然的联系,你得不到时就意味着正在失去,在你失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种意识到的“得到”呢?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得到和失去就是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得到,失去就不会存在,没有失去,得到又从何而来呢?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应该以一颗宽广的心来对待得与失,热爱生活才是快乐的源泉。
需要明白的是,福祸相倚的观念源于一个“宽”字。一个人只有心胸足够宽广,才能受得起大富大贵,一个人只有足够淡定才能容得下大苦大难。不论福还是祸,都能装得下,你才能看透福祸之间的必然关联,才能更坦荡、更淡然地不计得失。
5.得失之心,适可而止
看事物,认真固然好,不过,偶尔随意一些,也不一定会坏到哪去。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对于身陷其中的我们而言,可能收获大于损失,也有可能是损失大于收获,还有可能得失相当。因此,我们有时必须得较这个真儿,但如果我们在每一件事的得失上都算计的话,我们将会活得很累。
人生福祸相倚,变化无常。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总爱吹毛求疵,过分注重一些毫无价值的小事,不但会让别人难堪,也使自己处于精神萎靡、心情恶劣的状态。这是一种浮躁的表现,这种不良的心理使得我们只顾眼下,不管将来,只计较细小的事情,心中无大事也无大量;只图自己一吐为快,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莉娜是一名职业校对员,曾为出版社校对过不少书刊著作。莉娜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业界颇有些名气。
校对的工作做久了,在生活中,莉娜也经常会不自觉地检查单词拼写和标点符号是否准确。听别人讲话时,她也会想着对方的发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得当。
一天,莉娜去教堂做礼拜,听牧师朗读一篇赞美诗。正当她听到要害之处时,牧师居然读错了一个单词,莉娜顿时浑身不自在起来,一个声音在心里不停地嘟囔:“他读错了!牧师竟然读错了!”之后,她再也不能专心听牧师布道,也不知道牧师都讲了些什么,只为那读错的单词纠结。正在这时,一只苍蝇从莉娜的眼前慢慢飞过。
莉娜耳边突然响起了一句名言:“不要因为一只飞虫而忽视了眼前美丽的风景。”对呀,怎么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忽视整篇赞美诗呢?莉娜突然如醍醐灌顶一般,大彻大悟。
人生中的一些事,有时必须要较真儿才能成功,但亦不可太过较真儿,尤其不能在得失上过分算计。人的相处是相互的,你表现出一分敌意,对方可能就会还你二分,然后你递增到三分,他又会还回来六分……一来二去,本来一个小小的矛盾就演化成了一个深仇大恨。不如在矛盾初显时就把敌意变成善意,少一分计较,究竟谁多得一分、谁少得一点儿有多重要?当“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双败能成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时,你的人生才会充满快乐,你生活中的每一刻对你而言都是美妙的。
有一个答题赢大奖的电视节目,一位选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答到了第九题。而此时,他已经没有机会再排除错误答案,也没有机会打热线给朋友,更不能向现场观众求助,答完第九题,他已经把最初设定的家庭梦想都实现了,这时主持人微笑着问:“继续吗?”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台下怀有身孕的妻子,干脆地回答:“不,我放弃!”
当时,主持人一愣,现场也是一片哗然,因为很少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放弃,而且这还是现场直播,全国观众都盯着他,他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别人又会怎样看待他的“退缩”?但他似乎心意已决,主持人十分惋惜地连问了3次:“真的放弃吗?你确定不会后悔吗?”他依然点头,坚定地说:“真的放弃,我不会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这样,他就只回答了9道题,实现了自己的家庭梦想,却没有向终点发起冲击。
这时,另一位主持人依然不放弃,又激问他:“如果将来你的孩子长大了,看到了这期节目问你当时为什么放弃了,你会怎么说?”他说:“我会告诉孩子,人生不一定要走到最高点。”主持人追问:“那你的孩子如果说他以后只考80分就满足了,你怎么说?”答题者微笑着回答:“如果孩子不觉得难过,而且也的确付出了应该付出的努力,那么我认同!”
台下掌声雷动。
显然,大家都被他这种在得失面前所保持的那一份淡定从容打动了。有时候,适时地放弃并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冷静的智慧,一种成熟的象征。成熟并不意味着你更加懂得去珍惜什么,而是你更加明白适时放弃的重要。得失之间,淡定才是美。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请不要再计较那些个人得失,凡事不要太在意,更不要太强求,就让一切随缘。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永远在得失面前保持一种超然的淡定,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中被你忽视的美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