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逍遥游·庄子传-附录一:庄子行年简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庄子作年表,洵非易事。现以当代著名治庄学者曹础基所作《庄子活动年表》为依据,略加增删、梳理,列一行年简表,以飨读者。

    公元前369年(宋桓侯十二年) 庄周于此年前后,出生在宋国国都东北的蒙地。

    关于其先世,一种说法,庄姓肇始于宋第十六代君主宋庄公,原为宋国公族,可能在其父辈或本人少年时期沦为庶人;也有学者认为,庄子先世为楚国人,大约在庄子出生前二十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实施变法,触犯一些贵族利益,遭致强烈怨恨。悼王死后,宗室大臣作乱,射杀吴起并中悼王尸,论罪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庄子家族可能在这场内乱中受到了牵连,遂避祸北迁到了宋国。

    庄子青少年时期,家境尚丰,接受过系统教育。后来生计日见艰难,直至出现冻馁之虞,织屦、渔钓不足以自给,向监河侯借粮又耻遭白眼。多数时间,是闲居索处,读书治学;同时也进行一些社会交往,或辩对访谈,或深入市井民间,接触畸人、隐者、技工。

    前344年 庄子与宋人惠施初次见面,当在此年前后。

    关于惠施,一些学者认定,出生于公元前390年,至少年长庄子二十岁。但历史学家侯外庐《惠施行年略表》称:公元前334年,惠施三十六岁,则仅长庄子一岁。

    《太平御览》四六六引《庄子》佚文:惠子始与庄子相见而问焉,庄子曰:“今日自以为见凤凰,而徒遭燕鹊耳。”坐者皆笑。

    前341年(魏惠王二十八年) 惠施此年或稍后至魏,得到惠王信任,擢为国相。庄子往见,惠施甚恐,庄子以“猜意鹓鶵”讥之。惠施后有孟诸之行,大摆排场,庄子鄙之。

    《秋水》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淮南子·齐俗训》: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

    前340年 宋剔成自立为君。庄子为漆园吏,大约在此前后。

    漆园在蒙地,位于今河南商丘东北。

    治庄学者张远山考证,庄子弟子蔺且约于此年前后出生于宋国。

    前339年(楚威王元年) 楚威王使大夫往见庄子,欲聘其为相,庄子却之。

    《秋水》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史记·老子申韩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犊,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焦竑《老子翼·附录》:(周)显王三十年(即楚威王元年)楚聘(庄子)为相,不就,隐濠上漆园。

    前337年 宋君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宋君。上一年,秦孝公死,商鞅遭到车裂。大约此后不久,庄子主动辞去漆园吏职。

    前334年 魏惠王采用惠施策略,和齐威王在徐州相会,尊齐为王。庄子见魏王当在此年或稍后。就其见魏王“衣大布而补之、正絜系履”及有关谈论看,似已非在职官吏。

    《史记》本传中说,庄子与梁(魏)惠王同时。而惠王要年长庄子二十多岁。惠王即位于公元前369年,那一年庄子刚刚出生。据著名学者杨伯峻考证,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85年,见到魏惠王时,年约六十六,因此,惠王才恭敬地以“叟”相称。是年为公元前320年,惠王也已年过七十,是他在位的第五十个年头,第二年就去世了;直到其子襄王继位,孟子才离魏去齐。这段历史表明,庄子与孟子同魏惠王相见,前后相差大约十四年,因而他们失去了碰面机会。

    前333年(楚威王七年) 或谓庄子是年南游楚国,并谏阻楚王兴兵伐越。

    《韩非子·喻老》篇:楚威王欲伐越(威字原作庄,顾广圻引《史记·西南夷列传》及高诱《吕氏春秋·介立篇》注,证为威字),庄子谏之(庄字原作杜,杨倞《荀子》注改杜作庄,《御览》三六六引亦作庄。《文选·广绝交论》注引作庄周子)。

    也有学者提出疑问:当时楚国都城在郢,距离豫东,何啻千里;另,史书《六国纪年》记载:是年楚国兴兵伐越,并灭亡之。实际情况是,楚国伐齐,进兵徐州;越则亡于公元前306年,即在二十四年之后。驳辩者认为,郢都固然较远,但以此否定庄子与楚威王会面,似嫌武断。《天运》篇中,庄子有言:“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意为前往楚国郢都,向北望去,由于太远,根本见不到坐落于河南信阳的冥山。颇似亲历者口吻。至于伐齐之举,有可能威王听从了庄子谏言,遂改伐越为伐齐。

    前328年 宋君偃自称为王。有人巴结他,获赐车十乘,以骄庄子。其事应在此时或稍后。

    《列御寇》篇: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穉庄子。庄子曰:“……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前325年 秦惠文君自称为王,次年更元元年。庄子当在此时或稍后,在家乡见到邑人曹商。曹商归自秦国,自我炫耀,庄子讥其“舐痔得车”。

    《列御寇》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悦)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前322年 是年或稍后,庄子或南行至楚。其时,张仪相魏,逐惠施入楚,楚王受之,后听冯郝言,复纳之宋。庄子与惠施濠梁之辩,以及“庄子之楚,见空骷髅”,并与之对话,可能都在此期间。

    《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其地在楚邑淮南钟离郡。)

    《至乐》篇:庄子之楚,见空骷髅……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鉞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骷髅,枕而卧。……”

    前312年 庄子妻死,箕踞鼓盆而歌,惠子前往吊丧,见此情景,颇不以为然。尔后,两人又论辩“人故无情”与“有情”的问题。

    《至乐》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是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德充符》篇: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

    曹础基案:这次辩论,似与庄子妻死箕踞鼓盆而歌有关,故附于此。

    前311年 庄子与惠施辩对五家是非,约在此年或稍前。

    《徐无鬼》篇: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公孙龙)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

    前310年(魏襄王九年) 惠施病故,应在此年或稍前。自此以后,庄子深瞑不言。

    钱穆《先秦诸子纪年》一二五:《史记·魏世家》:“哀王(襄王之误)九年,与秦会临晋,张仪归于魏。相田需死,楚相昭鱼曰: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其言不及惠施。以施在魏地位言,犹高于三人,疑其时己先卒。然则惠施卒年,殆在魏襄王五年(惠施)使赵后,魏襄王九年田需卒前。

    《说苑》卷十六《说丛》:惠子卒而庄子深瞑不言,见世莫可与语也。

    前309年 庄子年已六十。此后,晚境苍凉,独身栖息故园,课徒著书以自遣。

    期间,与弟子蔺且等,先后游于山中和雕陵之樊。

    或谓庄子晚年尝隐居于曹州南华山。

    其地有大量庄子遗迹传闻。

    前300年(齐湣王元年) 或谓庄子曾辞齐湣王之聘。

    南朝·陈僧人智匠《古今乐录》:“庄周齐人,湣王聘以相位,庄周谢。”同时而略晚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中引李颐云:“庄子与愍(湣)王同时”。二者均就庄子晚年而言;至云其为齐人,则不确也。

    前299年 宋王偃置太子为王,即宋元君。庄子过惠施之墓,当在此年之后。

    《徐无鬼》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曹础基案:钱穆据《战国策·赵策》推断,宋置太子为王即楚怀王入秦之时。而庄文言及宋元君,故当在宋已置太子之后。

    前298年(赵惠文王元年) 或谓庄子曾前往赵国,与惠文王说剑。

    《说剑》篇: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四五:惟依《赵世家》,惠文初立,年不过十一岁。今《说剑》篇谓其太子患王之好剑,乃募能说王止剑士者。量其意绪,非甚童弱。

    则其事最早当在惠文初元二十余年后。《世家》:“惠文二十二年,置公子丹为太子”,即孝成王,不言其前有废太子事,乌得别有太子悝?且其时庄子年最少亦逾八十,而谓其远道而来,为太子治剑服三日,以见赵王论剑,而冒不测之险,必不然矣。……然则庄辛尝留赵,推其时,与《说剑》篇所云略相当,岂传说之初,本以为庄辛而后乃误以属之庄周者耶?

    曹础基案:钱氏之说可信。

    前296年 赵武灵王伐灭中山。中山公子魏牟流落江湖,所谓“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巍阙之下”。曾问道于楚人詹何,后成庄子再传弟子,其师或即蔺且。(据张远山考证)

    前286年 庄子因病辞世,享年八十三周岁。是年,齐灭宋,宋王偃死于魏地温。

    《列御寇》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意林》引桓谭《新论》: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必不得免,何贪于须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