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丛书:卓别林-生活中的苦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重享母爱

    一天,露易丝收到一封信(那时老卓别林正在各地巡回演出),信上说查理的母亲已经离开了精神病院。两天以后,房东太太上楼来叫查理兄弟俩,说是有位女士在门口喊他们的名字。

    听到这个消息后,哥哥雪尼首先冲下楼去,投入母亲的怀抱,查理也紧跟着冲过去。母亲仍像以前一样美丽,甜蜜、微笑、亲切地搂着他们。

    露易丝和母亲见了面,彼此都很尴尬,当查理和雪尼收拾行李时,他们的母亲并没有进到屋内,只是站在门口等候。

    莉莉·哈丽在肯宁顿路后街租了一间房,靠近一家咸菜工厂,虽然难闻的气味令人作呕,但房租便宜,最重要的是他们又团聚在一块儿了。这时的哈丽健康状况良好,像没有生过病似的。哈丽又租回了缝纫机,开始做针线活,老卓别林的每周10先令也开始像以前那样补贴他们。查理和雪尼继续在肯尼路小学读书,一家三口的再次相聚,让他们兴奋不已。

    记得街的尽头有个屠宰场。一天下午,在查理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一头待宰杀的羊逃了出来,引起路人的围观。那头羊沿着大街跑,后面跟着屠宰场里的一群追赶它的人,乱哄哄的一片,那场景十分滑稽。最后,那头羊还是被捉住送往屠宰场了。查理被那种宰杀前的惨叫声给吓住了,他一路哭着飞快地跑回家,一进门就对母亲说:“他们要杀它了!”

    哈丽不知道儿子在说什么,于是就问他是怎么一回事。查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母亲后,哈丽笑了。她知道查理是个善良的孩子,所以才会担心小羊被杀。为了让查理消除这种对小动物的“担心”,哈丽就给查理解释说人们养羊是用来吃的,就像养鸡、鸭、鹅、猪、牛等一样,她还进一步说羊的毛与皮可以用来织毛衣、做皮衣。渐渐地,查理就理解了这类事情。

    但是喜剧式的追逐而以悲剧收场,深深地烙印在查理·卓别林的脑海里,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从事拍摄悲、喜剧混合电影的启示。

    查理很聪明,在学校里,他学了历史、诗歌和各门功课。不过这些都引不起查理的兴趣,他对戏剧情有独钟。

    圣诞节前,学校要排演《灰姑娘》歌剧,查理急切希望自己能有表现的机会,却没有被选上,非常郁闷。他不满意那些男孩子们的表演,因为他们毫无想象力,只会那样呆板地背诵他们的歌词,他自信一定可以比他们演得好。不过那个演灰姑娘的女孩子却深深吸引了他,演得虽不很出色,却漂亮而文静。她年约十四岁,查理偷偷地喜欢上了她,可是继而一想,论年龄、论社会地位,他都高攀不上。

    未能参加《灰姑娘》的演出,使查理忧闷了好一阵子,却没想到两个月后,他被推荐到学校的晚会上表演。

    哈丽在一家报馆外面的墙报栏看到了一段喜剧歌词。那是《普丽茜拉小姐的猫》中的一段,她觉得这段歌词很有趣,就背下来教给了查理。在一次课间的时候,查理把这段歌词背诵给一个同学听,他的老师听到了觉得很有趣,于是就先让他在班上表演,接着又到各班去表演,同学们都很喜欢。不久之后,他被推荐在学校的晚会上表演,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从此,他的名气就在学校里被传开了。

    查理的父亲去看了他的表演。他觉得查理是个很有表演天赋的孩子,于是就跟哈丽商量,要让他上专门的舞蹈学校去培训。虽然哈丽不想就这么草率地中断孩子的学业,但是为了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是决定让查理去了舞蹈班。

    就这样,当查理离校参加兰开夏童伶木屐舞蹈团的演出后,他的教育就此中断了。

    演丑角的童伶

    老卓别林认识兰开夏童伶木屐舞蹈班主杰克逊先生,并曾向哈丽建议说,这是他开始舞台生涯的最好机会,而且管吃管住,也可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因为每周可以有半英镑的收入。哈丽起先拿不定主意,直到见过杰克逊先生后才答应下来。

    杰克逊先生有五十多岁,曾在兰开夏当过教师,育有三男一女,都是兰开夏童伶木屐舞蹈团的团员。三个男孩的年龄从12岁到16岁不等,女儿9岁,为了要在舞蹈团被当作男孩看待,所以把头发剪得跟男孩一样。

    查理进入舞蹈班后,训练非常刻苦。经过六个星期的排练,查理在班里已经有合着跳舞的资格了。又过了几个星期,他就像别的男孩那样可以单独跳舞了。

    兰开夏童伶木屐舞蹈团很受欢迎,杰克逊先生曾骄傲地向观众介绍,这些孩子们的面颊都是自然的玫瑰色,而不是靠涂脂抹粉。

    查理总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扮演丑角的童伶,因为他认为丑角的表演总能给观众带来欢快的笑声。

    圣诞节的时候,童伶班的小演员们在伦敦马术表演场演出《灰姑娘》哑剧中的猫和狗。于是查理就有了与法国颇有名气的丑角马塞林配戏的机会。表演中,查理戴了一个猫的假面具,在绊倒马塞林之后,他开始即兴发挥自己的滑稽动作。他先是装作很吃惊的样子,并且还走到表演狗的人的屁股后面,用鼻子嗅了几下。听见观众的笑声之后,他再次转向观众,仍带着故作吃惊的表情,他瞪着眼睛开始眨巴,接着嗅狗屁股,然后抬起一条腿,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马塞林是一位很有吸引力的明星,在演出结束后,他并没有责备查理抢了他的戏,而是友好地抚摸着查理的头给了查理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后来在伦敦他们又见过一次面,那时的马塞林是一副郁郁寡欢的神色,一年以后,他在纽约自杀了。

    英国有很多的喜剧演员,最后也都是自杀身亡。他们在舞台上尽量地嬉笑逗趣以取悦于观众,但在私底下,却另有沉默、严肃,甚至悲惨的一面。

    查理8岁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以刻画狄更斯小说人物而出名的名演员布兰斯比·威廉斯,当威廉斯模仿《老古玩店》里的老者时,查理被其深深地吸引了。当他也尝试着去模仿威廉斯在《老古玩店》中表演的那位老者时,他的同伴说:“查理,你学得像极了,简直是威廉斯第二。”恰巧那时查理的表演被杰克逊先生看见了,待他表演完后,杰克逊先生说要向全世界公布,他的戏班里居然存在这样一个天才演员。

    某次当查理跳完木屐舞后,杰克逊先生走上舞台,郑重地向观众宣布:“我发掘了一个天才儿童,在这几个跳舞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能模仿名演员布兰斯比·威廉斯在《古玩具店》一剧中所扮演的孤苦老人。现在让我们的查理·卓别林上场。”

    查理走上台去,穿的仍是跳舞时的戏装,却打扮成老翁的模样,一顶不太合适的假发,显得很蓬松。他弯腰驼背装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活像一只爬行的甲虫。查理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故作有气无力的样子,说:“嘘,别吵!不然会吵醒我的‘小耐儿’啦。”

    巡回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查理更加受到杰克逊先生的器重。除了舞蹈以外,查理还想学杂技,于是他积攒了一点钱,买了几个皮球和几个铁盆,每天坚持练几小时。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卓别林生病很厉害,身体浮肿,整个人都变形了。杰克逊先生是个大好人,曾经为查理卧病的父亲发起过一次义演,很多艺人都前来献技捐助。查理看见父亲抱病登台致谢,在舞台上气喘吁吁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

    在伦敦演出时,每逢周末查理都去看望母亲,她见查理面色苍白、身体羸弱,认为舞蹈对他的肺有害。她忧心忡忡地写信给杰克逊谈起这件事,于是查理告别了童伶木屐舞蹈班。

    回家以后,查理患了哮喘症,看起来很严重,母亲认为他是罹患了肺病,立刻送他到医院去检查。检查结果证实肺部没有病,然而哮喘却很厉害,呼吸极度困难,只有把头部覆以毛毯,吸入一些草药味,才会舒服些。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终于康复了。

    母亲的老友

    某次,哈丽在街上遇到了一位多年前的老友,这位女士漂亮而高贵,以前和哈丽同在一个剧团工作后来嫁了一位富裕的陆军上校,住在斯托克韦尔街的高级住宅区。她为人热情,还邀请哈丽到她那儿去度夏,哈丽感到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下来。

    有天晚上,他们稍事整理并打扮了一番,便搬进了上校夫人位于兰斯多恩广场的一幢幽静的寓所内。她雇有很多仆人,屋内的陈设极为奢华。

    上校每隔一两星期偶尔来一次,只要他一到,整个屋子就弥漫着神秘气氛。哈丽叮嘱查理,尽量不要被他看到。有一天,上校下楼时,查理正跑入客厅,已经来不及躲避。当他看到查理时,便亲切地向他微笑,继续走下楼梯。

    在上校夫人家的那些日子,每天查理起床后,都是穿着睡衣洗脸、刷牙,然后换上衣服坐到餐桌前,等着女仆给垫上餐巾,再吃早点。吃完早点之后,可以喝果汁,也可以带着小狗出去玩。查理的生活十分惬意。

    喜欢舒适的生活,似乎是人的天性,他们很快地便习惯于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且视为理所当然。

    当哈丽母子俩人离开那幢高贵的屋子回到自己的阁楼上时,心头有一份莫名的惆怅,不过,这毕竟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家,前些日子只是在别人家做客。生活享受上虽然豪华、舒适,却难免有一种紧张而不自由的感觉。哈丽曾说:“做客人就如同是一块蛋糕,放久了就会变味。”

    雪尼已经十四岁了,离开学校以后就在河滨马路邮局当了一名报差,靠他微薄的收入,加上母亲缝纫所得,在生活上还勉强过得去。

    失去父亲

    查理自从那次为他父亲进行义演活动后,再也没有见过他。一天他在街上转悠的时候,看见老卓别林正在一家酒店喝酒,他看见儿子后,脸上露出了笑容。查理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三个星期后,老卓别林被送进了圣托马斯医院。哈丽去看望老卓别林,回来后,心内特别痛苦。没过多久,年仅37岁的老查理·卓别林便因病去世了。查理就这样失去了父亲。

    老卓别林的丧葬费用是由他的弟弟艾伯特·卓别林支付的。他在非洲办个农场,来伦敦时正巧赶上哥哥去世,在得知老卓别林一家近些年的生活状况后慷慨解囊。

    下葬的那天,他们到医院去跟卓别林家族的人们会合,雪尼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去,查理和母亲比预定时间早两个小时就到了医院,她想在入殓之前,再看看丈夫一面。棺木上覆盖着白色缎子,棺木前有老卓别林的遗像,四周摆满白色的雏菊,庄严肃穆。经过打听,据说是一位女士带着一个孩子,一大早就来布置了。他们推测,一定是露易丝。

    仪式进行中,忽然下起一场大雨,挖掘墓穴的工人急速将泥土铲进去,泥土落在棺木上发出震人心弦的声音,令人觉得恐怖而心碎,查理忍不住放声大哭,亲戚们纷纷投入花环和鲜花。哈丽母子身无长物,于是就拿起查理那条珍贵的手帕,低声说道:“孩子,我们就把这条手帕丢下去吧。”

    仪式完毕以后,母子回到家里,橱架上有一个盛烤肉的空碟子,除了剩下的一点油汁外,什么吃的也没有。哈丽已身无分文,她把仅有的两便士给了雪尼,让他当饭钱。这时,幸好有个收买废品的人经过,无奈之下,哈丽很不情愿地把一个旧煤油炉以半个便士卖了,立刻用它去买了面包,蘸着碟子里剩下的油汁,母子俩勉强解决了一顿。

    在名份上,哈丽是正式遗孀,第二天,她到医院去领取遗物。在清理遗物时从一只鞋子里意外地滚落出一个半英镑的硬币,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查理趁着家里有点余钱,便请求母亲先借给她一先令,用它去买了一些水仙花。他将它分成许多束,每束卖一便士,如能全部卖完,就可以赚上一倍。查理羞怯地走进酒店,面带笑容,可怜兮兮地到处兜售。仅仅一个下午,他竟有五便士的收入。

    有一天,查理刚从一家酒店出来,恰巧被母亲撞见,从此结束了卖花生涯。哈丽的理由是,酒毁了他父亲的一生,从那种地方赚来的钱,会给她们带来厄运。她不准查理再去卖花。

    此后,从10岁到12岁半,查理没有再去上学。他做过不少工作,如杂货店里的小伙计、有钱人家的小佣人、报童、印刷工人等,但大都因为年龄太小又身单力薄而被辞退。好在这时雪尼已经16岁了,他受雇于一家轮船公司,每月有2英磅10先令的收入,家中省吃俭用有了些余钱。

    哥哥雪尼在登上开往非洲的客轮后,哈丽就带着卓别林搬到了一家理发店楼上的两间屋子。她们家的好朋友也搬到了附近,这家人就是麦卡西一家。

    麦卡西太太以前和哈丽是同一个剧团的演员,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她嫁给了麦卡西会计师,到现在两人已经7年没见过面了。自从他们家搬来以后,麦卡西太太就经常带着六岁的儿子去哈丽家玩。渐渐地,麦卡西太太的儿子沃利与查理成了好朋友。

    母亲再进疯人院

    时间过去不久,家里就又没了钱,这时麦卡西太太突然病故了。最后,他们不得不又搬回之前的住处。

    哥哥雪尼出航很久都没有要回来的消息。当时学校已放暑假,一天,查理正在巷子里玩耍,突然有个小姑娘跑过来告诉查理说他妈妈疯了。查理一口气奔上阁楼,打开房门站在那儿喘气。那是一个夏季的午后,分外炎热,母亲平静地坐在窗前,她转过头来看我,只见她脸色发青,似乎很痛苦。

    查理奔下楼梯告诉房东太太,房东太太对他说,她已经派人去请医生了。

    请来的教区大夫老迈而浮躁,例行检查以后,只淡淡地说了声:“她已经疯了,赶快送到疗养院去。”

    他填好一张单子,注明“营养不良”等字样。

    房东太太安慰我说:“送到那儿去以后会好一点,而且有适当的饮食,你放心好了。”

    在把母亲送到疗养院后第二天,查理没有去看母亲,但是房东太太却和医生见过面,据说查理母亲已被转送到一家精神病院去了。因为那所精神病院远在二十英里之外,所以只有等哥哥雪尼回来才能一起去。

    查理曾经帮一批年轻人锯木头卖,他们有时候给他两个便士,或是面包之类。虽然查理没有向他们开过口,但每个周末,他们都会给他六便士,也算是意外收获。

    一天晚上,哥哥雪尼回来了,他详细地问了母亲的事。后来他告诉查理,他留在开普顿治疗风湿病,回程的时候,从发起赛马赌金和彩票的那些士兵身上赚了20英镑,急着要把它交给母亲。他又说,准备放弃海上生活,去当一名演员,目前身边的钱,足够维持两个月,这段期间他可以进行他的计划。

    他为查理买了一套新衣服,然后带着查理到那家精神病院去看母亲。

    曙光初现

    幼年的贫困,使查理不能像一般的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但在他的内心,却始终未曾忘记要当一个演员的愿望。这是查理一直向往的目标。

    在哥哥雪尼回来后不久,查理接到一份通知,让他去会见戏院经纪人布莱克默先生。

    查理穿上雪尼买给他的新衣服,满怀兴奋地准时前往。没想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布莱克默先生,竟然和蔼可亲,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威严可怕。他慈祥地递给查理一张小字条,叫他去见查理·弗罗曼办公室的汉密尔顿先生。汉密尔顿先生是美国剧院的经营者,在英国的戏剧界相当活跃,非常有名。

    后来汉密尔顿先生告诉查理,准备让他扮演《福尔摩斯》剧中的一个小佣人比利,从秋天开始,一直巡回演出四十个星期。他又告诉查理说,饰演“福尔摩斯”的塞恩斯伯里先生写了一出新戏《吉姆:一个伦敦人的传奇》,里面有一个男童角色——吉姆。这出新戏排在《福尔摩斯》以前演出,他叫查理先饰演吉姆,作为一种考验,每周的薪水是2英镑10先令,将来在“福尔摩斯”演出时,也是一样。

    当查理把这个天大的喜讯告诉哥哥雪尼时,雪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未曾激动,但他蹲坐在床上,眼中闪有泪光,严肃地说:“要是母亲在这儿和我们一起为这件事高兴,那该多好啊!”

    每周2英镑10先令,一年下来,除了开销以外,可以存下60英镑之多,是一笔大数字啊。

    演出的台词很长,有35页之多,幸好有哥哥雪尼帮忙,加上查理用心地学习,只用了3天的时间,他就完全背熟了。和查理同台演出的一位名演员查理·罗克先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不可自满,应该谦逊、虚心,以便进步更进步。他把演出后报纸的评论念给查理听,大意是“剧中有一个足以弥补缺点的小角色,他饰演报童,是个聪慧的孩子,流浪在伦敦街头,他在喜剧部分有重要的责任,虽然这个角色未免老套而陈旧,但是查理·卓别林却演得十分出色。他是个很有前途的童星,但愿他将来能有更大的成就。”

    在查理巡回演出期间,哥哥雪尼时常去探望母亲,一年半以后,母亲才康复出院。

    《福尔摩斯》一剧,很受欢迎,塞恩斯伯里先生简直把“福尔摩斯”这个角色演活了。在巡回演出期间,查理只是个孩子,没有适当的同伴,所以感到寂寞而忧郁,心情很烦闷,但又无处发泄。哥哥雪尼仍没有找到适当的工作,演员当不成,不得不暂时在一家酒吧当侍者。他经常把母亲的近况写信告诉查理,查理却很少回信,因为他还不大会拼字。

    长久的孤独,使查理变得不爱讲话,总是躲避着不与同事们打交道。同时,在生活上疏忽自己,不再去注意自己的外表,在生活习惯上也变得散漫了。

    结束了40周的巡回演出后,查理回到伦敦郊区又演了两个月。由于《福尔摩斯》的成功,三个星期后,又准备作第二次的巡回演出。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已有好转,于是决定搬家,新住址是较为高级的肯宁顿路。

    查理曾请求经理让雪尼担任一个小角色,经理仁慈地答应了,每周35先令,差强人意。就这样,他们两兄弟可以同在一起巡回演出了。

    查理每周都给母亲写信,当第二次巡回演出快要结束的时候,哈丽已经完全康复。兄弟俩欣喜若狂,立即在当地租下一间豪华公寓,里面有宽敞的客厅和两间卧房,客厅里还有一架钢琴,卧室里有芬芳的鲜花。

    母亲回来后显得苍老了一些,人也胖了一些。过了不久,她完全适应了新的生活。

    以后每当巡回演出期间,由哈丽便在家里料理家务,她每天上街购物,每天都为查理和雪尼准备一些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没多久,哈丽表示要回伦敦,她急于想安排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以便兄弟两个巡回演出以后,可以有个适当的住处,不必到处流浪,开销也可以节省很多。不久之后,他们全家搬到了切斯特街。

    第三次巡回演出期间,哈丽曾给查理兄弟两个写过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说,露易丝病死在了兰贝斯贫民习艺所,她只比老卓别林多活四年,她的孩子如今成了孤儿,被送进了查理和雪尼曾经去过的汉威尔学校。这孩子已经十岁,被冠以露易丝的姓氏。据哈丽的描述,查理的这位异母弟弟长得很英俊,非常安静、腼腆,相当可爱。哈丽经常带着一些糖果、水果去看他。

    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可怜的哈丽又病了,查理兄弟不得不再次把母亲送进医院。从此,哈丽就没有再完全复原,在精神病院受苦多年,直到查理兄弟两个经济宽裕了,才把她送往一家私人医院,接受较好的疗养。总算上苍垂怜,在她晚年的这段岁月中,生活过得相当舒适,也亲眼见到了两个孩子长大成人,而且都有成就。

    祸不单行,巡回演出因为一些事故被禁演了许多天,这导致查理和雪尼的收入明显地减少了。

    上帝还是怜悯查理的,不久,《福尔摩斯》被重新编排之后在约克公爵大戏院演出时一炮走红。查理的演出也受到了亚历山德拉王后、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和克里斯琴亲王的高度赞扬。可是,当《福尔摩斯》演完最后一场后,查理也闲了下来,因为他不慎摔伤了腿,只好在家养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