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摇摇头说:“没关系。”说完,亲自走上前去迎接婶母。邹氏年事已高,又是小脚,行走不便。毛泽东小心翼翼地搀扶老人缓缓走上台阶,走进会客厅。
毛泽东生前对岳母杨老太太及堂婶毛陈氏、毛邹氏十分孝顺和尊敬。
杨昌济先生的夫人,即杨开慧烈士的母亲向振熙,既是毛泽东的师母,又是他的岳母。她生前时常叨念毛泽东,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有赤子之心”。毛泽东对这位老人非常尊敬与孝顺。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杨老太太的儿子杨开智从长沙致信毛泽东,告知杨老夫人仍然健在的消息。毛泽东非常高兴,立即回电:“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并向老太太致以亲切的问候。这一年9月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回湖南省亲,临行前,毛泽东托她给杨老夫人捎去一件皮衣料,要她做成皮袄,抵御风寒。同时又另附一信,信中写道:
杨老太太:
你们好吧。
现在托朱小姐之便,前来看望你们。一件皮大衣是我送给您的,两件衣料是送给开智夫妇的。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一日
1950年,毛泽东派长子毛岸英回湖南看望外婆,并带去两棵人参,给老太太补养身体。全国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后,毛泽东按月给杨老夫人寄去生活费,从未间断过,一直赡养到老人去世。有时秘书忘寄了,他便嘱咐补寄。
1960年是杨老太太90高寿。毛泽东听说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要回老家为老太太祝寿,便给开英写了一信:
开英同志:
杨老太太(岸英的外婆)今年九十寿辰,无以为敬,寄上二百元,烦为转致。或买礼物送去,或直将二百元寄去,由你决定。劳神为谢!顺致
问候!
毛泽东
一九六〇年四月二十五日
1962年春,毛岸青与邵华结婚,毛泽东对儿媳说:“新媳妇总该去认认家门,让外婆和亲友们看看嘛!”叫儿子、儿媳回去看望外婆,并给母亲祭扫陵墓。于是,岸青、邵华双双回到长沙,带去了父亲对杨家亲人的美好祝愿和问候。
1962年11月,杨老夫人在长沙谢世,享年92。噩耗传来,毛泽东十分哀痛,当即挥毫书写了吊唁信,并寄去500元安葬费。在信上,他嘱咐杨开智:“(杨老夫人)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亲爱的夫人同穴。”并希望他节哀。
毛泽东对杨老太太的牵挂和关怀,寄托了他对老师杨昌济的尊敬,对夫人杨开慧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所有早逝的长辈、亲人的一片孝心。
毛泽东的嫡亲堂叔毛蔚生(贻经)。民国八年(1919)就去世了;堂婶陈氏,人称“蔚生六阿婆”,亦即毛泽建烈士的母亲。泽建牺牲后,六阿婆受尽了苦难,好不容易把几个儿子拉扯大。毛泽东对这位婶母十分尊敬。
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堂弟毛泽连时,回忆起小时候见到婶母的情景,兴奋地说:“婶母会办饭菜,菜炒得好,要是她身体好,叫她来办伙食,那就好啰!”
毛泽连告诉毛泽东:“母亲也想来看看主席。”毛泽东遗憾地摇了摇头说:“她有病,到北京来不好,路这么远,要是路上有一个意外,那就糟糕了!我看还是先请她在湖南治疗一段时间,等病治好后,我再接她来北京住一住。”
毛泽连离开北京回韶山时,毛泽东特地托他带了一些礼物给六婶,还有一封亲笔信和一笔零用钱。礼物有衣服、鞋袜和补品等。蔚生六阿婆接到这些礼物后,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1950年冬,蔚生六阿婆因患肺气肿,由儿子毛泽连送到湘潭医院治疗,治了一段时间不见好转,只好转送长沙湘雅医院继续治疗;当时她家生活困难,缺乏医药费用。1951年,毛泽连在长沙与远房侄子毛远悌商量,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毛泽东于11月15日托进京的堂兄毛宇居带100元钱给蔚生六婶治病,随即又给泽连、远悌回了一信,并寄来200元钱作为六婶的医疗费用。
1952年,“蔚生六婶”病逝,毛泽东获悉后十分悲痛,并于7月给堂弟毛泽连寄去人民币300万元,还写信给堂兄毛宇居,嘱咐说:“以其中“100万元为六婶葬费”,“300万元为泽连治病之费”。
毛泽东的另一位堂婶邹氏是韶山东茅塘毛纯珠、毛泽全的母亲,也是毛泽东的好友邹普勋的亲姐姐。大革命时期,邹氏曾帮助过毛泽东。她的丈夫毛喜生,派名毛贻谟,是毛泽东的堂叔,1933年就去世了。毛喜生去世后,邹氏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带大。
1954年秋,邹氏到北京,住在当时任总后勤部生产管理处处长的儿子毛泽全处,要求见见主席。毛泽全便和妻子徐寄萍领着母亲一起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在中南海家里热情地接待了邹氏一家。
邹氏刚走到门口,毛泽东便迎了上去,朝年近八旬的邹氏喊了一声:“婶母,您好!”邹氏激动得老泪纵横。
毛泽东听说邹氏来北京很久了,便埋怨毛泽全夫妇道:“婶母到北京这么久了,怎么不早告诉我!”毛泽全说:“我怕打扰您的工作。”毛泽东摇摇头说:“没关系。”说完,亲自走上前去迎接婶母。邹氏年事已高,又是小脚,行走不便。毛泽东小心翼翼地搀扶老人缓缓走上台阶,走进会客厅。
中午,毛泽东在家设宴招待堂婶和堂弟毛泽全一家,席间频频为邹氏敬菜。毛泽东一边吃饭,一边和大家谈笑风生。他指着邹氏对毛泽全说:“泽全,你母亲是个好人,你父亲死得早,带着你们受了很多苦,现在你们要好好照顾她过一段好日子啊。”毛泽东还说:“大革命时期,我有一次到韶山调查,婶母见到我脚上布鞋破了,连夜就赶了一双新布鞋给我穿。”
1956年4月,堂弟毛纯珠到北京,由其胞弟毛泽全领着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向这位堂弟询问了家乡农业合作社的情况后,又问到他母亲邹氏的身体如何。毛纯珠回答说:“母亲身体还好,还能喂猪喂鸡,只是鸡下的蛋舍不得吃,卖了换钱用。”
毛泽东听说婶母如此节俭,知道乡下生活很不宽裕,便说:“拿两百元去,带给婶母买点吃的补补身体。”说完,叫秘书去拿钱。堂弟毛泽全在一旁急了,忙说:“主席,不用您管,我们常给母亲寄钱回去。”毛泽东这才向秘书挥挥手,说:“这就算了!”
(路海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