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男人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
生活中,男人做饭通常需要2~3小时,而女人则一般只需要几十分钟。因为女人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在蒸饭的时候很可能还煲着汤、切着菜;而男人往往要等蒸好饭以后再洗菜,洗完了才开始切菜,然后才开始煲汤或者炒菜。男人通常一次只做一件事,如果非要他们像女人一样蒸饭的同时还洗菜,煲汤的时候还切菜,其结果往往是煲干了汤、洗菜没洗干净,又或者切到了手,总之极有可能将事情弄得一团糟。对此,女人们也抱怨多多,埋怨男人总是不够专心从而将事情弄得一团糟;又或者埋怨男人太笨,那么长时间才做一点点事。
同时,女人们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能够边听电话、边看电视、边和他说话,而他一接电话就要将电视的声音关掉、一看书就不准女人说话呢?
大多数女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男人不够爱自己。其实,在这些事情上,男人是无辜的。他们之所以这样,既不是因为不够爱女人,也不是因为太过于懒惰,完全是由他们的“单轨迹思维”模式所决定的,他们自己对此也很无奈。
男人的大脑是分区的,一个区负责一项事务,区与区之间相互的联系和影响较女人微弱。更形象地说,女人们可以将男人大脑中的这些区看成是套房中的单个的房间,只不过现在这一套房并不是一家人在居住,而是将每个单间分租给了不同的人,这样一来单个房间往往不会受到其他房间的影响而独立地发挥功能。在男人的大脑中,左脑和右脑的连接通道要比女人的细小约10%。而与女人相比,男人左右脑的连结点也要少30%左右。这样的大脑结构决定了男人采用“单轨道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
女人要了解男人,就一定要了解男人的这种单一思维性。要明白,当他在用锋利的工具干活的时候,电话突然响起,他割伤了自己的手,并不是因为打来电话的人身份可疑,而是单一思维中断、大脑工作突然被打断的正常反应;而男人在看书的时候,对你的话完全没有反应,也不是因为他不够重视你、不将你放在眼里,完全是因为他根本听不到你在说话,这时如果拍下他的核磁共振脑像图,你就会发现这时候他完全是聋的。这样一来,女人们也就应该理解为什么他做饭需要几个小时,接电话时要禁止女人讲话并让女人把电视声音关小了。
男人的“单轨迹思维”模式在许多女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什么优点,因为这让男人容易忽视女人。但也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让男人有所成就,让男人能够更加专注地去做自己的事业,尤其是在技术领域。据调查,世界上约96%的技术专家都是男性。
相应地,女人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女人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而且这几件事情之间甚至可以完全没有联系。女人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女人擅长做事务繁杂的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上才会有约96%的秘书都是女人。女人的思维模式就像八爪章鱼一样:能够一边听他人说的话,一边接收图像信息,一边思考晚上做什么菜给丈夫吃、自己需要准备些什么……
由于男女大脑结构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男女在处理事务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对此,女人们应该给予男人充分的理解,不要抱怨他们忽视自己。支持他们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当他们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他们。要知道,有统计数据显示,男人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女人的两倍。
行为启示录
如果你想要男人给你一个理想的结果,那你就一次只交给他一项任务。如果你让他去幼儿园接女儿时顺便去干洗店取回干洗的衣服,他多半会忘记取回衣服。而在你和他亲密的时候,也请不要问他任何问题,因为这会让他相当扫兴,很可能以后都提不起和你亲密的兴致。
当日本人和美国人跳起华尔兹
不知女人们是否知道,在国际社交场合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进行交谈时,随着交谈的进行,他们会面带微笑、不由自主地进退,就像跳起一场优美的华尔兹一样。那么为什么日本人碰上了美国人就会“跳起华尔兹”呢?
其实,这是日本人和美国人都想以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和对方谈话,于是不断调整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而造成的。习惯都市生活的美国人通常会与他人保持46~122厘米的距离,并且在跟他人交谈的时候,会始终站在原地。而日本人则不习惯在与人交谈时离对方如此远,他们认为,离得太远会显得生疏而且不够友好,这时通常他们只需要半径约25厘米的个人空间即可,所以日本人会不断地靠近与自己交谈的美国人,试图拉近自己和美国人之间的距离,以适应自己对空间的需要。然而,美国人并不愿意别人离自己如此近,日本人靠得如此近,会让美国人感觉自己的私密空间遭到了侵犯,他需要让对方待在自己的个人空间之外,这样他才会觉得安全、舒适,于是他只能往后退以满足需求。就这样,日本人下意识地不断前进,美国人下意识地不断后退,于是人们便看到了最初讲到的那一幕——美国人和日本人仿佛在房间里跳华尔兹一般,而领舞的是日本人。尤其是在谈话进入忘我境地时,双方都很容易忽视彼此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不同而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来谈话,这时一起“跳起华尔兹”的情况就更容易出现了。
这个原因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国际商务谈判时,亚洲人、欧洲人和美国人总是用充满了疑惑的眼神看待彼此。欧洲人和美国人觉得亚洲人有些“纠缠不休”、“随随便便”;亚洲人觉得欧洲人和美国人“待人冷淡”、“不友好”。这主要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难以意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对个人空间需求的差别,所以很容易对对方形成误解或者做出不准确的推断。
通常从理论上来说,46~61厘米是一个人的私人空间,女人或男人可以安然地待在私人空间内。76~122厘米,这个空间最适合讨论。和非亲密朋友交谈,较佳空间距离是213~366厘米,这也是与普通朋友交谈的适当距离,小于此距离,对方会觉得你盛气凌人;大于此距离,对方会觉得你没礼貌。与同事或领导讨论公事,最佳的空间距离为122~213厘米,大于这个距离,对方会误认为你态度不认真;小于这个距离,对方会觉得你有逼迫之意。当你与爱人约会的时候,和他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46厘米,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但是,以上这些距离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会受到个人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情绪、交往目的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当男人对你有好感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通过减小你们的身体距离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因此他会不由自主地尽量离你近一些。
生活中,女人们常常会遇到和美国人一样的情况,因为女人们更加敏感,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有人侵入个人空间,她们往往会立刻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而要和对方玩你进我退的游戏、“跳起华尔兹”显然也并不那么妥当,这时,女人们不妨请对方坐下来,然后自己坐到舒适的位置上去。一旦对方坐了下来,如果他不不断地挪动身体以靠近你,你便大可坐在独立的椅子或沙发上。这样一来,不仅能充分保障自己的个人空间,而且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礼仪。
当然,女人有可能成为“日本人”,面对“自己不断靠近而对方不断躲避、后退”的情况时,敏感而感性的女人很容易产生“对方不喜欢我”的想法,从而对彼此的交往也产生抗拒。这时,女人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侵入了对方的个人空间,而不要先入为主地将对方摆到自己的对立面。一般来说,在城市生活的人要比在乡村生活的人个人空间大,而女人比男人的个人空间大。
总的来说,维护好自己的个人空间是一种本能,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是一种社交礼仪,女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尽量避免像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跳起尴尬的“华尔兹”。
行为启示录
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是由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的,女人在与人交际的时候,可以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这个距离,如果感觉对方脸红、紧张、开始往后撤,那就不要再缩短距离了。
如何面对男人说谎
男人的谎言让女人痛苦、害怕;同时,男人的谎言也让女人着迷。女人似乎不能容忍男人的谎言,却又情不自禁地被谎言感动、为之沉迷。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说谎的男人,也没有没受过骗的女人。”从女人的角度来看,男人和谎言之间似乎从来就存在着切不断的联系。
一般来说,男人说谎有两种心理根源:一是为了维护彼此的感情和谐;二是将谎言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武器。
很多时候,男人都是为了避免与女人发生纠纷才说谎。比如一个在外地出差的男人正在酒吧应酬客户,突然,妻子打来电话。为了避免妻子多想,他通常会躲到安静的卫生间里,告诉妻子自己在宾馆里,正准备休息了。显然,这样的谎话能够避免妻子胡思乱想、担忧、甚至是彼此之间的一场风波。相反,如果说了实话,妻子很可能会因为担忧丈夫喝多了身体不舒服而一夜无眠,又或者因为丈夫深夜还在灯红酒绿的地方流连而与丈夫吵闹,进而引发夫妻之间的风波。
因此,对于男人的善意的谎言,女人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充分的谅解。但对那些将谎言当做自己必备武器的男人,女人们就要警惕了。这类男人大都认为,没有花言巧语又怎能追到纯情女子呢;他用情不专,享受恋爱中追逐与征服的快感;通常他说的话都是最符合女人心意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语对他而言,就如同“你好”、“谢谢”一样简单而普通。因此,女人们应该看的是男人做了些什么,而不是听他对你说了些什么。
总的来说,女人们对男人的谎言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谎言不等于欺骗,男人出于一种善意,只是为了让女人放心、安心、开心,女人们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予充分的谅解。反之,女人则要注意了,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和警惕。
男女相处,毕竟是双方面的。要想让男人更加诚实,女人还是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努力的。具体地说,心理专家们的这些建议值得参考。
(1)找一把高点的椅子坐,占据位置优势,对他形成心理威慑。
(2)采用真诚的、开放式的谈话姿势——放松双腿、张开双臂、向后靠,这样会给他“我愿意听你说实话,你可以大胆地说实话”的心理暗示。
(3)永远不要告诉他你知道什么——即使知道他说谎,也不要表现出来,因为被人拆穿谎言是相当让人窘迫的,面对这种情况,他很容易“骑虎难下”,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地将谎言进行到底。
(4)尽量离他近一些。通常身体距离越近,心理距离也会越近。人往往不容易对亲近的人说谎,一旦他们这样做了,愧疚感便会油然而生,女人们往往很容易察觉这些。
(5)给他台阶下,让他发现讲真话很容易。装作没听清或是没听懂谎话。永远留个台阶,给他说真话的机会。
(6)保持镇静,永远不要显得过于震惊。重视他说的话,如果你反应冷淡,就可能失去听到真话的机会。
(7)不责备。“你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你在和别人约会吗”这类咄咄逼人的问题往往会迫使他固守说谎的立场。换一种温和的问法,像“你在哪儿呢,我很担心”,不要让他觉得说真话会有某种“危险”,这样他才容易说真话,否则他就很有可能为了规避风险而说假话。
行为启示录
据在英国的调查发现,男人很容易“出口成谎”,一般情况下男人平均每天说谎5次,而女人只有3次。但男人的大多数谎言都并非恶意的,女人对此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爱哭
人一出生就会哭,婴儿哭,往往被心理学家定义为是想让成人产生怜爱以及保护的情感。人在婴儿时期,无法用语言与成人沟通,成人只能通过对婴儿各种行为的理解来照顾他们,当婴儿有需求但是成人理解错、做出错误的反应时,婴儿由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哭。当然,婴儿不被理解或者感到伤心难过时也会哭。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情感反应,成年后的许多人仍保有这个习惯,以感性著称的女人更是如此。
女人比男人爱哭,并非代表女人天生比男人脆弱,而是因为她们的情感比男人更为丰富,她们的心思比男人更加细腻,她们对生活比男人更加敏感罢了。女人不只是在遇到难过的事情时会哭,激动的时候也会哭,疼痛的时候也会哭,委屈的时候也会哭,甚至高兴的时候也会出现喜极而泣的状况。而男人并非不爱哭,只是平时男人大多用理智控制着自己的情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女人比男人爱哭是不争的事实。科学研究表明,女人的泪腺比男人发达。这是因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大脑对他人情绪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更容易捕捉到让人感动流泪的细微因素。而男人之所以很少在别人面前哭,除了泪腺相对不够发达、情感没有女人细腻外,还可以从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男人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在别的男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是很危险的。因为经常表露自己的情绪、不够理智的男人,会被同性当成软弱、脆弱、难当大任的人,甚至有可能招致同性攻击。而女人则不同,女人在别人面前显露情绪,尤其是在别的女人面前,是一种信任对方的表现。哭泣的女人就像一个只会用哭泣来表达委屈的婴儿,而她哭诉的对象很容易自动进入母亲、姐姐等一类保护者的角色。所以,女人的哭,不仅不会引起他人的恶评和疏离,反而会引起他人怜惜之情。女人的哭甚至有些理所应该的意味;倒是不爱哭的女人,会让人觉得难以捉摸。
既然科学家、心理学家都说,作为女人在“哭”上可以享受种种特权,那么,聪明智慧的女人们就不妨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流眼泪吧,既能发泄自己的情绪,又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别管别人怎么看,说你娇气也好,说你脆弱也罢,想哭的时候,只要场合和氛围适宜,就不妨哭出来吧。就目前所知,哭泣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
清洗眼睛,排除身体毒素
许多动物学家认为,如果某种动物可以用流眼泪的方式清洗眼睛,那么表示这种动物的祖先是从水生动物进化而来的,因为只有水生动物才会用流眼泪的方式清洗眼睛。许多进化论学者的研究表明,人类祖先在进化前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水中。人类祖先为了能在水中游得方便以更好地生存,而使身体进化成手脚有蹼、鼻孔朝下的结构;泪腺所分泌的水分会进入眼睛,然后经过泪管从鼻腔排出。泪水会清洗眼球中的盐以及其他不干净的东西。泪水中含有一种物质叫溶解酵素,能杀死细菌,保护眼睛不受感染。如当人们在打哈欠、觉得眼睛干涩时流出的泪水,作用就是清洗、湿润眼睛。
眼睛是女人最为珍贵的五官之一,无论是彰显美丽,还是表达情感,都离不开美丽的眼、传神的眸,而适当地用泪水来清洗双眼,会让女人更加明眸善睐。
哭能减轻压力
经过分析,发现因为痛苦、伤心而流出的泪水,其化学成分和清洗眼睛的泪水不一样,这种泪水中含有压力在体内造成的生化毒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女人在伤心、痛苦、甚至紧张的时候,“大哭一场”后会觉得好多了。对女人来说,哭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有益无害的。哭泣时,人体会产生内啡呔,而这是身体自然产生的天然止痛剂,能缓解压抑、痛苦、紧张、激动的情绪。
现代社会的女性,要照顾家庭,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承受的压力与男人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哭泣有如此妙用,那么在合适的场合哭一哭,既可以为自己减压,又可以显示女性的魅力,何乐而不为呢?
哭是一种求助的信号
在海洋中,海豹、海獭在失去子女时会哭泣,鲸鱼在失去配偶的时候会哭;但在陆地上,人类是唯一会因自己情绪的变动而哭的动物。想要别人安慰或拥抱时,哭泣是最明显的信号,不仅如此,哭泣还能刺激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分泌,催产素会让人产生被拥抱的欲望。哭往往向他人传递着需要帮助、安慰的信号,而女人应该善于使用这种信号。
尽管哭泣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作为女人,也不可滥用哭泣。毕竟,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是无法用眼泪解决的。如果一个女人想用哭泣来对某个男人进行情感勒索,那么最终的结果往往只会使自己的眼泪变得廉价甚至没有价值,因为没有哪个男人会喜欢动不动就哭泣的女人。所以,面对男人时,拿捏一个度,该哭的时候流几滴泪,不该哭的时候,眼泪还是得往自己肚里咽。
行为启示录
海豹和海獭不会用哭泣来操纵同类,只有人类才会这样做,尤其是女人。女人喜欢用哭泣来激发他人的同情心,进而达到个人目的(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做法称为“情感勒索”)。但女人们应该谨记的是,利用情感来勒索别人的人,就像始终无法长大的淘气小孩,总有一天人们将不再喜欢这个不懂事的小孩。作为成熟的女性,既要会恰当地运用眼泪的力量,又要避免自己在不适当的场合流泪。
女人吸烟,吸的是寂寞还是生活
时下,吸烟的女人越来越多。而女人吸烟的动作似乎比男人更加优美,更具有魅力。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那些具有迷人气质、令人着迷的女人都是吸烟的,比如《蓝天使》里的玛德琳、冰山美女嘉宝、《半生缘》里梅艳芳所饰演的梦露。这些美女用纤纤玉指娴熟自然地夹着香烟,袅袅升起的青烟若隐若现,像一层面纱遮住了她们动人的容颜。这时候的她们是如此神秘,如此充满诱惑。
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留意到:女人抽烟的时候,通常会把香烟举得高高的,手腕向后弯曲,向他人展示女性纤巧的腕部,同时身体前方呈现完全开放的姿态;而男人抽烟时则会让手腕保持僵直的姿势,避免让自己显得女性化,而且每次吐出烟圈之后,拿着香烟的手都会放在胸线以下的位置,让自己的身体前方始终处在手臂的庇护之中。男人抽烟的时候会显得更加粗犷,而女人抽烟的时候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姿势是否优美。然而,在你优美地吸着香烟、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和神秘感的时候,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呢?也许不同的姿态能反映出不同的内心秘密。
喜欢将香烟叼在嘴角,烟头微微向上的女人
喜欢摆出这种抽烟姿势的女人,通常都是在一些领域有一定成就的,或者至少她们在某些方面非常有自信。她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面前有多少阻碍,她们都相信自己能够超越。通常情况下,这类女人乐于向困难挑战,而凭着这一股干劲,她们极有可能成为领导型人物,未来往往也是一片光明。当然这只是从性格的角度来考虑,并未结合其他客观因素分析。这类女人在富有个性化的工作中很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不过,她们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略他人,从而引起他人的反感,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她们往往不那么顺利。她们多数比较清高,喜欢独来独往和自由自在。
夹烟时喜欢将小指跷起的女人
夹烟时将小指跷起的女人往往比较神经质,她们不仅比一般女人更加敏感,而且对人、对事往往斤斤计较;她们性格娇弱,却对人好恶分明;她们很有女人味,姿态迷人。
与运用其他姿势吸烟的女人相比,她们有些吝啬,即使对自己也要求苛刻,而这往往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如果她们还酷爱修饰指甲的话,那么通常意味着在她们的心中有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她们自我显示欲较强,并且不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动辄勃然大怒或焦躁不安。
喜欢将手夹在离烟头更近的位置的女人
喜欢这样夹烟的女人往往心思细腻,做事比较注意细节。她们非常在意他人的想法和评价,因而会显得有些谨小慎微、内向。但与夹烟时小指伸向外侧的女人相比,她们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在第一时间将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遇事能比较沉得住气,属于小心翼翼、对细微小事顾虑周全的慎重派。她们会压抑自己的感情,充分思考后再采取行动。另外,她们的艺术感较佳,对美的感受力也比较强。
喜欢将手夹在离烟嘴更近的位置的女人
这类女人通常是最喜欢引人注目的,她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做事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们通常是活泼大方、不拘小节的乐天派,坦率直爽,行动迅速而敏捷;她们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被人束缚;她们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们通常热爱社交,又喜欢照顾人,因此在聚会时很受欢迎;她们爱打扮,追求时尚,喜欢浪漫、新鲜、刺激,花钱大手大脚,缺少一定的理财计划。
习惯将手夹在烟中央位置的女人
这类女人往往给他人很亲切的感觉。她们通常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即使说不上有求必应,也是心地善良,以帮助别人为乐。即使有时候她们心里不乐意去做一些事,但是表面上仍会给对方好脸色。她们对人对事都相当谨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为了避免纠纷,往往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行动也跟在他人之后,是典型的慎重派。她们也很在乎他人对自己行动的看法,因此往往不会随意将自己的观点和欲求表现于外。
抽烟时带有身体轻轻摇晃、抖腿等下意识动作的女人
有的女人在吸烟的时候总是不安静,她们总有一系列下意识的动作,喜欢动个不停。这类女人通常都爱好广泛。她们做事属于那种只要喜欢就好,不注重外界对自己的看法的类型。她们不怎么在意别人的眼光,想怎样就怎样,我行我素。很大一部分吸烟的女人都属于这类型,但她们做事积极,待人热情。不过她们中很多人见异思迁,不喜欢也不习惯于过单调、乏味的生活。
吸烟时吸半口吐半口的女人
对于吸烟时吸半口吐半口的女人来说,吸烟往往是一种依赖和寄托,她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她们念旧、感情专一。当她们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对方的一切习惯或嗜好在她们的眼中都成了可以模仿或怀念的东西,并且对它的美好深信不疑。不过这类女人通常内心比较孤独,她们不喜欢向别人坦露心事,大多数有着敏锐的直觉和高雅的气质,比较机敏善变,属于内秀的女人。
喜欢深深地吸下去,再慢悠悠地吐着烟的女人
一般来说,聪明且对自己智商比较有信心的女人才会采用这样的吸烟方式。她们智商高,但并不缺乏幽默感与亲和力。她们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而且说做就做,属于行动型,有了想法之后会立即行动。另外,这种类型的女人,不管自己有多美,也不管在男人中多么受欢迎,仍会觉得不满足。她们对生活的要求比较高,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以这种姿态吸烟的女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意志薄弱、容易倦怠,不过她们对人体贴、充满善意,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好人。
行为启示录
有专家指出,吸烟并不能帮助女人们缓解压力,而且其生理上受到的伤害会比男人更加严重。但吸烟女人的数量仍然在不断地攀升,而且各个年龄阶段皆是如此。究其原因,这与女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年轻女人吸烟,更多是追求“时尚”以及叛逆的表现;白领女人则是想借助吸烟来释放心理压力;而中年女人吸烟大多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寄托。无论出于何种心理原因,吸烟都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所以,试着换一种方式释放内心岂不更好?
你有没有化妆强迫症
女人是美的,素颜朝天有清水芙蓉之美,略施粉黛有清新明快之美,浓妆艳抹有妖娆妩媚之美……即使你五官有某种先天的不完美,如眼睛小或脸型不理想等,也可以通过化妆来扬长避短。化妆不仅可以让女人变美,而且可以让女人美上加美。
化妆可以说是女人的特权。在化妆师的手下,那些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刷子、笔似乎都有了灵气,然后一个几乎完美的美人便诞生了。可见,化妆有多么神奇的作用。
很多时候,化妆是出于某种需要,如社交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等。现代职场要求女性员工化淡妆,浓妆不适合工作场合,而不化妆也是对人的不尊重。因此,许多女人每日必化妆。大部分女人化妆是为了追求美丽,然而对另外一部分女人来说,化妆却成了一种自我强迫,不化妆她们便不会出门,也不会见人,甚至从不以素面面对自己的丈夫,她们已患上了化妆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强迫症的表现有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动作)四种类型。患有化妆强迫症的女性,不化妆出门会有当众没穿衣服的感觉,化妆后也强迫自己不流汗、不哭泣,以免破坏妆容。
而更令人奇怪的是,患有化妆强迫症的多是高学历、容貌好的女人。她们时刻要求自己保持最完美的姿态,在这种过分的自我要求下,女人便患上了化妆强迫症。
化妆强迫症其实是女人的一种“心理补偿”。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时,便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更多的要求,她们时刻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当现实中的一切并非如她们所愿时,她们便开始努力美化自己,用自己的完美来弥补现实的不完美。这种补偿心理便直接引发了化妆强迫症。
澳大利亚著名的心理学家兼医学美容顾问利奥·丝荣将化妆强迫症看作是一种自虐行为。他认为,逐步地减少每日化妆的次数、转移注意力等可以有效缓解化妆强迫症。如果在一系列措施之后症状仍未得到改善,则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必要时候辅以药物治疗。
另外,心理学家指出了引发化妆强迫症的具体原因:一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尤其是父母的期望。童年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童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便会使孩子不断追求完美;又或者因为来自现实中的评价令自己感到自卑,于是在内心产生了严格自我要求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产生化妆强迫症的“罪魁”。产生化妆强迫症的第二个具体原因则是竞争。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没有一定的优势,势必会被社会淘汰。于是女人们开始严格要求自己,能力上要突出,业绩上要争先,形象气质上也不甘落后。事事要求第一、完美,化妆强迫症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
归结起来,化妆强迫症是一种过分的自尊自爱,甚至是一种变态的自恋。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可能发展成为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因此,爱美的女人,追求美没有错,但一定要有度。
行为启示录
化妆强迫症如果得不到改善,会影响女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有效改善化妆强迫症呢?首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化妆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树立改变它的决心;其次,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事事追求完美,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最后,无论是为了美还是出于职业需求,女人都应该每天试着少化点妆,逐步改善化妆强迫症。
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
现代社会建造了高楼大厦,也催生了新的交通工具——电梯。是的,电梯确是一种交通工具,它使人的行走功能得到延伸,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上下百层高楼。电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职场女性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梯是一个狭小局促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相遇的多是陌生人。也许很多女性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电梯里,人少则倍感尴尬,而人多虽然避免了人少的尴尬,但陌生人之间的拥挤和接触又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
于是,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在电梯里往往会显得有些无措,即使是她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其内心也是不自然的。
你有没有发现,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自己的眼睛或别人的目光总是有意地或是不自觉地瞟向上方。这是为什么呢?往上看可以缓解尴尬,还是另有原因?抑或是一种心理的作用,让我们在那种环境中选择了往上看?
电梯环境空间狭小、局促,但拥挤在这样一种环境里的却往往都是陌生人。而在与陌生人的近距离接触中,人会本能地寻找一个可以不被侵犯的“私人空间”,尤其是渴求安全感的女人们更是如此。
那么,我们习惯的这个私人空间是怎样定义的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一个人的私人空间是一个前后距离在0.6~1米,左右距离在1米左右的空间范围。
看到这个数据,相信大家就明白了,整个电梯空间也不会超过两个私人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最多的时候可容纳十几人。在这种情况下,别说私人空间,保持一种舒服的站姿都成了一种奢望。
“私人空间”折射出的也是人的一种“安全空间”。这个空间外的人无法对你造成近身的伤害,也无法近距离地探测你的内心。因此,与人初次见面时保持握手的距离为好;讲座时,老师的讲台与下面的人群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为宜;即使是朋友,也不可轻易有身体接触,否则对方会本能地排斥你这种行为。
电梯里向上看是特殊情况下的选择,是人下意识的做法,是人的心理使然。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陌生人之间的眼光接触比拥挤的电梯里的身体接触更让人敏感。在与陌生人四目相对后,人们一般会选择迅速转移视线。因此,在电梯这样一个前后左右都是陌生人的环境里,人们只有往上看才可以缓解因私人空间被侵犯而产生的尴尬和不适。因此在电梯里,你会发现大家的目光多往上看。当然,也有看楼层指示的,看电梯广告的,还有盯着自己的衣服扣子看的。
这里不得不佩服电梯广告业者的精明和对人心理的了解。户外广告、墙体广告、宣传页等不可能总是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被人们认真、仔细地看了。然而,在电梯里,在这个四方狭小的空间里,看广告便成了电梯里众人缓解心理不适的最佳选择,于是广告当然是最合适的。
在拥挤的电梯里,广告是最合乎人的心理的,是最体贴的,因此电梯广告才会被更多的人知道甚至牢记,这样的广告效应当然好了。
其实,在电梯、地铁等拥挤的公共场所,人们总会在私人空间被侵犯的时候,采取一些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行为、动作,来缓解自身的不适。无论是往上看还是看广告,抑或是看楼层指示,都是人们自我保护心理的一种体现。
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而且也都有自己“私人空间”的需要,那么在与别人相处时,细心的女人要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这样既能让对方感受到来自你的尊重,同时你也会满足自己对安全空间的需要。
在电梯、地铁等场合,你不妨往上看或者看广告画面,这样应该会使你在心理方面感觉自在舒适一些。
行为启示录
私人空间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内心的私人空间,那些不想被人了解和发现的秘密;另一个便是表现在外的私人空间,即文中提到的一种安全范围,或是舒适范围,一旦有人闯入了这个“空间”,人们就会感到不适。研究也表明,女人的私人空间大于男人,而攻击性强的人的私人空间也大于性格温和的人。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要视你们的感情而决定你们之间的距离。否则,误闯“禁地”也许会适得其反。
另外,如果你已为人母,那么要注意在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应给孩子足够的私人空间。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对私人空间的要求会加大,对外界也会更敏感,这时候,年轻的母亲如果没有经验,就可能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要小心、正确地对待青春期孩子某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正确引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