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常见姿势:读懂平常姿势中的不平常信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采用怎样的姿势往往与其当时的心理状况悉悉相关。那么,女人们是否能够读懂这些常见姿势背后的心理信息呢?不要认为点头、摇头这样平常的姿势只蕴涵着是或不是这样平常的信息。姿势虽然平常,但其隐藏的心理信息却非常丰富。跟随本章去读懂平常姿势的不平常信息,你将会是更加名副其实的智慧女人。

    点头的动作

    点头是我们经常看见也经常做的一种动作,它代表的意义大多为肯定或者赞同。

    在餐桌上、会议上、课堂上等不同场合,都可以看到人们为了表示赞同而点头。

    相对而言,女性更常使用点头这一肢体语言来表示赞同。比如说,在封建社会,男女双方的婚姻一般是包办的,但是一些相对开明的家庭也会进行相亲。一家的女儿长得漂亮,可能方圆几里的人都会来提亲,这时,各家的媒婆带着男孩进门,而这家的女儿通常躲在里屋,透过门或者窗子的缝隙悄悄地往外看,观察来提亲的人。相亲结束,女方因为害羞多采用点头的方式来表示同意。这是一种很简单易懂的肢体语言,媒婆一看这家的女儿点头了,心里就自然明白,这门亲事算是相成了。

    另外,点头也有问好、示好的意思。比如熟人相遇,若相隔的距离较远,彼此都会点头示意,表示问候。再比如,一位新朋友被介绍到一个朋友圈里时、一个新的员工被介绍给办公室同事时,他在自我介绍及与他人握手时,通常都会配合点头的动作来表示友好和热情。而其他人往往对加上点头动作的人印象较好。所以这一动作能够帮助人融入陌生的环境中。

    女人们要注意的一点是:点头是一种示好的肢体语言,在运用这种肢体语言时还要注意它的美观。

    当女人学会那样不快不慢、温柔的微微点头,就能够在一点头中展现万种风情。点头不仅仅是头的前后摆动,摆动的幅度大小到哪个位置是最好看的,这都是应该练习的。比如航空公司的空乘小姐以及一些礼仪小姐在表示欢迎时,都会配合点头来表示友好,她们只是微微点一下头,人们就能感受美感,更对她们的友好印象深刻。

    女人们在点头表示友好的同时,通常可以配合甜美的微笑,这样的示好方式更能打动人心。

    点头还可以表示“我明白”的意思,比如一对情侣因为一些事情有些不开心,女孩便一条一条把原因说清楚,最后语重心长地问男孩:“我这么做,你明白吗?”这时男孩可能不说话,只是点一下头就表示“我明白”的意思。

    了解了点头所表达的一些意思后,我们就应该学会一些点头技巧来让这个简单的动作成为有效的社交工具。

    (1)研究显示,在听别人说话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向说话的人做点头的动作(每次做这个动作时,点头次数以三次为宜),无疑能够激发说话人的表达欲望,并且能让讲话的人对你产生好感,而这份好感会令对方更加健谈,因为听众点头的动作给了说话人“被认可”的信息。

    相反,如果在对方侃侃而谈时,你没有任何表示,那就可能让对方失去继续讲下去的欲望。

    (2)点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自我意识控制下的机械点头无法轻易获得对方的信任,对方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掌握节奏的“夸张的点头”才能起到作用。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很赞同他的观点。

    因此,如果想要向对方示好,就不妨试试在听对方谈话时“夸张地点头”。

    (3)点头的频率能够显示倾听者的耐心程度。缓慢地点头说明其对现在谈话的内容很感兴趣,这个标准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存在,当看到倾听者若有所思地缓慢点头时,讲话人便会心里窃喜,因为他觉得倾听者不仅同意他所讲的内容,而且是经过了足够的思考。

    (4)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假装同意一些原本自己不同意的事情,这时就要以点头方式获得短暂的一致。

    比如,领导在讲话时,明明有很多内容是多余的,参加会议的其他员工都出于礼貌而点头,而只有你坐在那里无动于衷,那么领导就会有两种想法,一是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二是你没有认真听他讲话。无论哪一种想法,对你都是不利的。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按照一定的频率缓慢地点头。

    (5)当人们相互间产生分歧、发生争执时,双方因为阐述各自的观点而根本没有听对方讲什么。这时如果其中一方停止争吵,慢慢地点头,就能够让另一方也冷静下来,从而避免争执的继续。

    行为启示录

    点头致意,是在公共场合用微微点头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一些公共场合遇到领导、长辈,出于礼节不宜主动伸出手去,而对方又没有伸出手来,那么你就要点头致意了。这样既不失礼,又可以避免尴尬。

    另外,遇到交往不深者时也可点头致意以表示友好和礼貌,同时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往和纠缠。

    当然,点头示意还适用于很多其他的情况或场合,只要善于运用,女人们就不会被看作失礼。

    摇头的动作

    摇头通常表示“拒绝”和“否定”的意思。但女人要注意,如果对方在跟你说一件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摇晃头部,说明他在撒谎。如果别人对你表示赞同,并且努力让这种赞同的态度表现得诚实可信时,你可以观察一下他在说话的同时有没有做出摇头的动作。如果他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我非常认同你的看法”,或是“这主意听起来非常棒”,又或者对方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我们一定会合作愉快”,那么不管他的话语显得多么诚挚,摇头的动作都显示了他内心的消极态度。所以,要是你足够聪明的话,最好多留个心眼。当然,对于那些有某些疾病而头部会不停摇晃的人另当别论。

    摇头也可以表示“失望”和“不敢相信”的意思。比如一个女人在享受了一段时间“美味佳肴”的生活之后,忽然有一天她“心血来潮”地去称量自己的体重。在一声尖叫之后,我们大多能够听到类似“怎么会这样”、“不会吧”等话语,而且在说这些话的同时,女人往往会摇晃着脑袋。这时的摇头就表示对目前体重的“失望”和“不敢相信”。

    根据摇头动作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我们可以对一些人的心理做出判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的动作,如果摇头的速度不同,那么也会表达不同的情绪。

    剧烈地摇晃头部表示这个人很紧张,如果女人遇到这样的人,那么就要注意了,很可能对方做错了什么事或者决定背叛你,但一时又找不到很好的理由跟你说。比如,男女朋友吵架了,男人在外面做了一些对不起女人的事情,可是这时他非常想挽回这段感情,通常他的情绪会比较激动。面对女人的质问,他会激动地晃着脑袋以表示“事情不是这样”、“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等。这时,快速而剧烈的摇头就表示他很紧张。

    再比如,办公室里同事做错了事情,跑到领导的面前坦白错误,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如果这件事情相当紧急并且这个建议的后果相当严重,那么他就会看到领导一面说着“不行”,一面剧烈地晃着脑袋。这说明领导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而这个后果严重到让他感到紧张。

    缓慢地摇晃头部表示感到惊讶,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如果对方对你说的话或者对眼前所发生的事感到很吃惊,他需要摇晃头部来让自己头脑清醒地接受这个事实。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聚会里女人们喜欢谈一些私下的八卦新闻和彼此之间比较秘密的事情。当一个女人在另外一个女人耳边悄悄耳语几句后,听到话的女人一瞬间睁大了眼睛和嘴巴,一边慢慢地摇头一边说“不会吧”,这就表示她听到的确实是相当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这时女人缓慢的摇头动作就表示她听到的事情让她感到吃惊。

    有些女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听到一些事情就开始摇头,这样的肢体动作会传达给别人一种消极的信号,并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女人应该改变这样的习惯。而对于别人摇头的动作,女人也不要忽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达到了解他人真实想法的目的。

    行为启示录

    摇头具有否定的意思。那么当肯定的话语搭配摇头的动作时,哪一个才是真相呢?聪明的女人会知道摇头才是真意,而那些肯定的话语不过是对方制造出的烟雾弹。如当对方口中说着你的衣着很漂亮,却微微摇着头时,你应该明白,对方并不是真的欣赏你的穿着,口中的赞美多是应酬之言。

    基本的头部姿势

    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动作蕴涵了丰富的信息。女人通常花大量的时间保持其美丽容貌,却常常忽略了头部动作能够透露大量信息。下面就几种基本的头部动作进行简单的介绍。

    抬头

    我们经常会看到别人做出抬头的动作,其实,这是一种保持中立态度的表现。而在持续的谈话中,抬头的姿势会一直保持,中间穿插着轻轻点头的动作。如果用手触摸脸颊的手势伴随着抬头的姿势,这表示在认真思考。

    女人可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交谈中对方一直低着头,在你讲到某一个话题时,他突然有一个头部上扬的动作,这就表明他理解了你所说的话,并对你的话表示赞同,那么接下来你们就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了。

    当然,有时突然抬起头也表示惊讶,比如人们相遇时,对方原本低着的头忽然抬起来,这样的抬头就表示“很惊讶看到你”,或者是“你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方还会有惊讶的表情在脸上。

    还有一种比较让人讨厌的抬头姿势,大家可能会对这种抬头的印象比较深刻。一些人把头部高高昂起,同时下巴向外突出,这预示着强势、无畏或者傲慢的态度,在一些争吵和争斗的场合中经常出现。他们通过这个姿势刻意地暴露出自己的喉部,并且让自己的视线处于更高的水平,通常这样的人喜欢用抬头的姿势俯视他人。而从生理学上来讲,正是高水平的睾丸激素造就了宽大的下巴,这也就是为什么突出的下巴总是与威严感和侵略性紧密相随的原因。

    头部倾斜

    将头部偏向一边是女人经常采用的表示乖巧的姿势。女人们做出这种动作的时候是表示顺从,这个姿势让人显得更加弱小和缺乏攻击性。而这种姿势的起源要追溯到人的婴儿时期,婴儿们往往把头靠在父母的肩膀和胸脯上休息。大部分人,特别是女人,都将这种姿势判定为顺从与毫无威胁的意思。

    头部倾斜的姿势将容易受攻击的脖子完全暴露出来,这样看起来就会使人显得更加弱小和温顺。当然,这也是人类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表现。查尔斯·达尔文是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之一。女人们在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士时,经常使用这个姿势。她们想要向对方证明自己是没有丝毫威胁的,是顺从听话的,从而引起对方足够的重视。

    在画作和广告中,由女人做主角的,大多采用这样的姿势。暴露的脖子隐含着顺从之意,从而会让看到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关于这一点,相信你仅凭直觉就已经很有体会了。

    在你讲话或者演讲时,也可以用心观察听众,如果他们摆出头部倾斜的姿势,并且身体前倾,做出用手接触脸颊的思考手势,那么你就可以大胆地继续你的发言了,因为你的发言相当具有说服力。同样,当你聆听其他人的发言时,你不妨对发言人做出头部倾斜和频频点头的动作,这样发言人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并且会让他感觉到你毫无攻击性。

    当然,头偏向一边的这个动作还要结合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一些国家,脑袋偏向一边也有特殊的意思。比如,英国人在跟人打招呼时有一种十分特别的姿势——在低头的同时将头扭向一侧。这种问候方式起源于中世纪时期,那时的绅士们都会脱帽向朋友致意,后来绅士们将这种姿势简化为低头的同时用手碰触自己的帽子。随着时光流逝,这个姿势进一步简化为今天扭转头部的动作,当然,英国绅士们同时会向对方敬礼或用手轻触前额,以表达问候之意。

    低头

    如果与人交谈的时候,对方在你的面前低下头,并且压低下巴,那么他的动作很可能就意味着否定、审慎甚至带有攻击性。这时如果你要继续跟他沟通,那么你就不得不努力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尝试着让他改变现在的姿势。专业的演说家和培训师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困境——观众们都低着头坐在椅子上。低头的动作显示出反对的态度或者沮丧的情绪,如果再把手臂交叠在胸前,这就说明他们对话题不感兴趣。这时有经验的演说家或培训师通常会采取一些手段,让观众们抬起头来,以唤起他们积极投入的态度。如果发言人的策略有效,那么观众们就会由低头的姿势变为头部倾斜的姿势。

    行为启示录

    双方在交谈时,一方把头部下垂并呈低头的姿态,意思是“我在你面前压低我自己”。如果低头的人是上级,他则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进而表示“我是友善的”。如果是把头下垂以掩藏脸部,则代表自卑或者害羞。另外,头部后仰是势利小人或非常自信之人经常有的动作,他们采取鼻子朝天的姿势来对人表示挑衅。这种头部后仰的动作,其情绪变化是:从沾沾自喜、桀骜不驯到自认优越而存心违抗。

    咬嘴唇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状态

    咬嘴唇是许多女人的习惯性动作,这样的动作似乎充满了女人娇羞的味道。但这种充满女人味的动作并不是只有女人才会做,男人同样也会咬嘴唇,并且咬嘴唇的时候也并不是为了表现娇羞或者委屈,而是内心情绪使然。那么,经常咬嘴唇的女人们是否知道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咬嘴唇呢?一般来说,当人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时会下意识地咬嘴唇。

    内心紧张

    有些人感到紧张时会下意识地咬住嘴唇,比如内向的女人面对众人发言时,又或者在等待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果时都容易出现咬嘴唇的动作。之所以紧张会让人下意识地咬嘴唇,是因为人在紧张时,心跳会加速,血液的流动会加快,流经唇部的血液也会相应增多,而唇部的皮肤很薄,这样一来,嘴唇往往会出现一种微胀感或微痒感,这种感觉促使人想去碰触它,而最简单、最隐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牙齿咬住它。

    其实,咬嘴唇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等待面试时通常是比较容易紧张的时候,这时,如果你能透过窗户来观察应试者,那么你会发现大部分人会有咬嘴唇的动作。当然,这个动作可能是一直咬着不放,也可能是用牙齿轻轻地一划而过。

    感到焦虑

    与紧张促使人咬嘴唇相比,因焦虑而咬嘴唇更多出现在男人身上。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获悉此消息后就下意识地咬住了嘴唇。而且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涉及该事件,布什都会做出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在其他一些场合,当局势不妙,让他焦虑担忧时,他也会用这个小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焦虑。

    作为女人的你,如果发现身边有哪位朋友频繁地咬嘴唇,那么可以环视一下四周,看看是否有什么人或事让他感到焦虑,及时地给予他一定的帮助和安慰,这会让对方充分体会到你的善解人意。

    感觉恼怒

    在恼怒的时候下意识地咬住嘴唇,通常是女人才会做的事情。由于女人常常是温柔的,在恼怒时内心滋生出的恨意会让她们下意识地咬住嘴唇以使自己看上去更具有威胁性。但有趣的是,女人本想通过狠狠地咬着嘴唇来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凶狠一些,但给他人的感觉却往往是更加可爱。

    感到悔恨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会在失败的时候做出咬嘴唇的动作,比如预定的目标没有达到,作检讨时很多人都会咬着自己的嘴唇。这时的咬嘴唇动作是因为内心悔恨,是一种自我惩罚的表现。但同时还会伴随一系列其他的身体行为,如叹气、摇头、跺脚等。

    强做隐忍

    许多人在被人误解和侮辱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做出咬嘴唇的动作。他们心存不满,需要发泄内心的情绪,但又必须耐着性子解释、忍受,面对即将脱口而出的愤怒之言,他们只好下意识地咬住嘴唇来隐忍。通常,这样的动作也可以看成是情绪爆发的前期阶段。

    除了咬嘴唇外,人在内心紧张、感觉不安、不舒适时,也会下意识地咬笔杆、指甲等,以期获得心理安慰。这些动作可以看作咬嘴唇动作的变体,与其有着相似的含义。

    行为启示录

    吸吮是人与生俱来的动作,是婴儿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人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吸吮了就安全了,因此当人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往往也会通过吸吮的变体动作——咬东西来安慰自己。当然,生活中还有的人即使没有任何情绪的时候也会咬嘴唇,而这样的人通常是因为吸吮本能未被满足,多半在婴儿时期过早断奶或者使用奶瓶而非吸吮母亲奶水的原因。

    吐舌头透露怎样的信息

    如果你认为舌头只是口腔内部的一个器官,它的运动不能代表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舌头偶尔露在外面的那些个瞬间,同样可以作为一个语言媒介,蕴涵着大量的信息。舌头的吞吐之间是大有学问的,吐舌头可以表达恐惧、欲望、拒绝等意思。

    很多情况下,吐舌头是一种代表拒绝的动作

    一般情况下,人们吐舌头都表示拒绝,拒绝别人、不接受现实、对事情表示失望等,这都是拒绝的表现。比如,当一个人受到巨大的惊吓时,除了目瞪口呆、双手平举、掌心向外,往往还会把舌头露出来,这是一种夸大的“拒绝”动作。其实,舌头的伸出也和双手平举和掌心向外同一个意思,都表示拒绝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是一种对自己私人空间的保护。舌头的这个动作应该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从婴儿时期开始,襁褓中的婴儿便用舌头推开乳头表示拒绝再吃奶,成年以后,人们或多或少地仍旧保留着这样的一种习惯。

    吐舌头代表侥幸

    在逃过一劫、幸免于难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有吐舌头的动作。无论老幼、不分男女都是这样。一旦你学会观察这种行为,无论是在讨价还价时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你而言都非常有用。一个善于讲价的女人,通常会观察到这些细小的动作。比如你去一个市场买衣服,由于那里不是专卖店,所以都没有明码标价,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价格都有弹性,能以什么价位买到,那就要看你砍价的本事了。如果你将价格砍到了原价的一半,摊主做出很无奈的表情,这时千万别急着掏钱,看看摊主是否还有其他的动作。如果你发现他在你准备掏钱时,偷偷地伸了一下舌头,那价格就很可能还可以再低一些,摊主的这个伸舌头的小动作恰恰泄露了他侥幸得逞的心理。所以,继续砍价的话,可能还会以更低的价格买到。

    吐舌头代表受到了惊吓

    前面所讲的吐舌头,表示拒绝时吐舌头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侥幸心理吐舌头的时间较短,只是一瞬间而已。但并不是所有一瞬间的吐舌头都代表着侥幸心理。这种动作也代表紧张、惊吓、尴尬。人们经常会从小孩子身上看到这样的动作,当他们受到训斥、批评、惊吓或者看到陌生人时,往往会做出这样的动作。这种吐舌头所表达的拒绝是程度最轻微的。

    这样的动作也被看成是一种“扮可爱”的表现,通常女人在遭遇尴尬时会用这样的表情来化解。

    吐舌头代表轻蔑

    吐舌头,很多时候是自己被吓到所做的动作。但是,有些时候当人要侵犯别人时,就会“己所不欲而施于人”地做出这样的动作,也就是所谓的“吐舌头,扮鬼脸”。这种动作的目的在于吓人,无礼地侮辱人,它的根本是“拒绝”转化成的“轻蔑”。

    行为启示录

    舌头不仅是有声语言最为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肢体语言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传达多种情绪,因此,不要因为它不经常展示于人的眼前就忽视或者轻视它,而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无论是自己向别人传达情绪时,还是想要了解别人的情绪时,都不要忽视了吐舌头的重要意义。

    腰部动作在诉说着什么

    腰部是人类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完成很多身体动作时都需要腰部的配合。一方面它支撑起身体的高度,另一方面也作为身体上下部分的连接。正是由于腰部的存在,人们才能够使用双腿自由地行走。当然,它也是体现人类内心思想感情的身体部位之一,因为腰部的一举一动,都有着特殊的意思。

    弯腰

    弯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或者经常见到的动作。弯腰的标准方式就是把腰的位置放低,使自己的身体低于对方的身体,人们通常在鞠躬、点头时会伴有弯腰的动作,这样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佩。当然,弯腰也有另外的意思,比如说它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比较低迷,同时也可能表示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接受他人的思想了。此外,弯腰还是一种表示顺从的姿势。那么,通常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弯腰呢?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人们会向对方弯腰:一种是表现态度谦逊,是对长辈上司的一种礼貌和尊重;另一种是在和对方进行心理较量时,被对方的气势所吓倒,明显感觉自己不如对方,就会采取弯腰的姿势,以表达对对方的诚服之心,这是一种被动和叹服的表现。

    弯腰是一种表示尊重的肢体语言,它是一种屈从自己、抬高别人的表现。在古代,还有蹲、揖、跪、伏、叩拜等动作都是表示屈从的,但是不管以上的哪种肢体语言,都与腰部动作息息相关,这些动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对自己情绪的压抑。而发展到今天,弯腰是表示尊重和服从。

    当然,对于以“曲线线条”自居的女性而言,弯腰同样是一种柔美线条的展现,这线条既是温顺的,也是流畅的,能够给人一种舒适的视觉效果,也是众多君子所追求的“窈窕淑女”的形象。女人要想吸引男士的目光,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情形下,侧面展示自己弯腰的姿势。

    挺腰

    挺腰这个动作和弯腰的动作相反,它所代表的意思也正好相反,挺腰的动作是充满自信,情绪高昂的表现。在与对方对峙时挺腰,就会使身体增高(同时也可提高腰部的位置),这便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表示不管对方采取什么手段,他都有把握赢对方,试图凭借自己的强势让对方屈服。在影视剧中,正面人物面对邪恶势力时,都会挺一挺自己的腰,表示不屈服。经常以挺腰方式站立、行走或坐下的人往往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且具有自律的能力,随之而来的缺点就是性格上可能会有些固执,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女人们遇到这样的人时,便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避免不必要的争执。

    对于女性而言,挺腰动作的内容相对丰富很多:一种意义是在炫耀自己的精美首饰或者漂亮衣服,这是一种虚荣的表现;而另一种则是不以为然的表现,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既是假装看不起对方,也是一种抬高自己身价的方式。一般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异性的示爱时,女人往往会采用这样的姿势。

    叉腰

    通常情况下,叉腰这个动作反映出一个人的傲慢和不友善。这种动作的使用者其实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在他心中,已经畏惧对方三分了,所以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求得一种心理安全感。另外还有一种姿势是倒叉腰,与叉腰不同之处就是两只手拇指所指的方向不同,相比于叉腰的正八字手势,倒叉腰使用的手势是倒八字型。使用这样站姿的人具有十足的优越感,有时候这样的姿势也会透露他们想要吸引异性注意的心理。

    行为启示录

    腰部是个很敏感的地方,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腰部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碰触的,如果允许碰触,那就说明彼此有着很亲密的关系!当然,这只是腰部动作或者针对腰部而做出的动作反映的一个方面。女人们在留意自己的“纤纤腰肢”时,也不妨多留意一下他人的腰部动作,以分辨其中真实的含义。

    低头耸肩是为什么

    低头耸肩的标准动作是将下巴压低,低头弯腰,与此同时,肩部向上耸,头缩在两肩之间。这样的姿势能够避免柔弱的脖子和喉咙被攻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见这种姿势,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姿势所代表的意义。

    低头耸肩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大家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忽然什么地方传出一声巨响,那么听到的人被吓一跳的同时通常会做出低头耸肩的姿势。再比如,当人们担心自己会被落物砸到时,也会做出这种姿势。以上所说的都是有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为了保护自己,选择低头耸肩的姿势。而女人受到惊吓时,通常将双手攥拳,双臂摆于胸前,低头耸肩,甚至伴随一连串刺耳的尖叫。

    低头耸肩表示一种歉意

    职场女人一定要避免在商务谈判时做出这样的姿势,因为这种姿势表示你在恭顺地向别人道歉。即使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没有道歉的意思,也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使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

    低头耸肩是不想打扰别人

    如果一个人采用这样的姿势经过,那么就表明他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当一个人从一群人的身边走过时,如果他不想打扰这些人,那么他就可能采用这样的姿势快速通过。这里低头耸肩是一种试图隐藏自己的表现,将头埋藏于耸起的肩部之中,试图隐藏,大有掩耳盗铃之意。这样的动作不但不能达到不被别人看见的目的,而且泄露给别人想躲过去的信息。

    比如,一个女人最近受了一些绯闻影响,别人经常会在她经过的时候指指点点。这个女人在经过那群闲聊的女人聚集的地方时,通常会以这样的姿势经过,可是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那群人中肯定会有人说:“看,我说的没错吧?”所以,不要试图用这种姿势躲过别人的注视,不如昂首挺胸地走过去。

    低头耸肩表示处于弱势

    低头耸肩时会有弓背的动作,而这样的动作表示你在交际中处于弱势。一般,当下属站在上司身边时,往往也会采取这种姿势。这样一个微妙的姿势便说明了两人之间的地位和权力关系。

    在办公室里,那些比较喜欢讨好上司的人通常习惯这样的姿势,因为这样的姿势表示他们并没有任何的攻击力,就像乖巧的宠物一样。

    耸肩的姿势配合摊开的双手表示无奈

    人们做出这样的动作时,通常还会撇嘴,虽然它是代表无奈的意思,但是还是会稍稍地带有一丝讥讽和不满的意味。

    比如,咖啡馆里,几个女人正在谈论身边的一些事情,通常是在抱怨不公平,讲话的女人会用这样的姿势来告诉别人她的无奈,顺便也有一些讥讽的意味,似乎认为这样的结果不能接受,因为根本就错不在她。

    在比赛中,球员在遭受判罚时,通常也会做出这样的动作,不用他们将话说出口,大家也能猜到他在说“那不怪我,我没错,他是装的。我这样做没有错,是合理的”,等等。

    行为启示录

    低头耸肩代表着顺从、自我保护、无奈等多重意思,女人们在解读别人的肢体语言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和实际情况综合思考,以免错误理解。

    为何去摘“不存在”的绒毛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你或者别人讲话的时候,身边有人一直在用手捏身上的衣服,似乎在摘身上的绒毛,但你却看不见他身上有任何绒毛。这并不是你的眼睛有问题而看不见绒毛,更不是遇到了什么灵异现象。

    其实,他的身上本就没有绒毛,他只是无意间做出这样的动作,而这样的动作恰恰反映了他的一种情绪和心态。

    这样的动作与谈话的内容没有丝毫联系,所以这个动作表示这个听众现在不想听这些,至少他的心思此时已经不在这上面了,做出这样的动作说明他觉得你说的并不对。

    这时候,不管他口头上怎样承诺,怎样强调自己的态度没有问题,这样的动作都会泄露他内心的想法:他并没有赞同你的观点,他嘴上的承诺与肯定都是为了敷衍你。

    比如,在上中学期间,经常有调皮的学生会被叫到训导处,教导主任和老师总会对其进行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诲。可是这时的学生通常处于叛逆期,他们很难接受这些教导,于是就会经常看到这些学生低着头,撇着嘴巴,手随意地摘着身上的绒毛,可他们的校服上粘有绒毛的概率并不高。在训导结束后,他们会说“下回我会注意,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其实大部分老师也知道,他们并没有改过的意思。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只不过他们犯错误时会更加小心一点。

    所以,女人们在遇到别人摘那些不存在的“绒毛”时,就应该明白他们并不同意你的观点,或者对你所说的话并不在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再怎么苦口婆心也是徒劳无功的。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女人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一种方法是,换个别的话题说说,或者干脆不说了,去找些别的事情做,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事情并不紧急。

    对于那些比较紧急的事情,或者说你非办不可的事情,女人们可以选择下面的方法: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对摘绒毛的朋友摊开手掌,诚恳地问他“你是怎么想的”或者“我感觉你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然后,可以把你的后背贴在椅子上,舒展双臂,静静地等待他的回答,用肢体语言显示出自己足够的真诚,并且直接向他询问,以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对方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便有可能讲出他的看法和观点。

    如果一再努力,对方却仍然坚持声称自己毫无异议,但又继续假装摘绒毛的话,那你就需要采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获知隐藏在他内心中的真实想法了,比如你可以直接开口请对方再听你说一遍,并给予指正和建议。有时候把话说开一点反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如果仍然没有办法解决,那你只能考虑一下你和他的关系,看看这时候是不是要发点小脾气才能够让对方提起精神,正视你提出的问题。

    行为启示录

    当你看到别人做“摘绒毛”动作时,你就应该明白这表示他对说话人所说的话持反对态度,他们有意见,可是出于一些原因他们又不想直接说出来。于是他们便利用这样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态度。他们在做出这样的动作时,通常还会双目低垂,有时甚至会有意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摘了一段时间的“绒毛”以后,他们可能就开始摆弄身边的其他小物件了。

    如何展现自己的状态

    女人们要把握住时机,在不说话的情况下,如果你想要争取到机会,就展现一个良好的状态,给别人“我已经准备好了”的信息;你需要关怀的时候,就要透露给别人你需要照顾的信息,以便别人更加关心你……那么,什么样的姿势才能透露这些信息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人们将胳膊上提并且指向身体外侧,这是一种准备就绪的强势姿势,通常这样的姿势会让人联想到拳击手比赛前的准备动作,只是没有那么夸张而已。当看到一个人做出这样的姿势的时候,女人们就应该明白,他已经准备就绪了。而手肘向内弯曲且头部倾斜的时候就表示温顺弱势。

    另外,大家都听过“汗毛倒竖”这句话吧?有些动物在感受到威胁或者愤怒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毛竖起来以显示自己的强壮,比如猫在受到刺激或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境况下时便会将身上的毛全部竖起来。其实,人类的体毛不仅仅在他们感到恐惧或者愤怒时会竖起来,当他们遇到自己一见钟情的人时,也会像触电般浑身布满“鸡皮疙瘩”。所有这些生理现象都是人类在特定情境下,为了使自己的身躯显得更加强壮而做出的无意识的本能反应。

    汗毛是否竖起来并不容易被观察到,但是人们现在想让自己显得更加伟岸的时候,会选用另外一种姿势,他们会两手叉腰以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强壮。

    女人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很多双手叉腰的动作。例如,人们在愤怒地辩解时,两个凶悍的女人在互相争吵、破口大骂时,运动员在场边热身准备等待比赛开始时,等等。在以上场合,人们做出的两手叉腰的姿势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身体语言,它表示随时准备发起攻击。两手叉腰的姿势使人占据的空间更大,而那往外凸出的手肘也像武器一般威慑着他人,让他人不敢靠近或者穿行于自己的领地。这样的姿势是准备就绪,准备战斗的姿势。并且,即使是只单手叉腰的姿势,也会传递出十分明显的攻击性信息,比如母亲在训斥孩子时往往也会采用这样的姿势。这一身体语言在全世界都通行,代表着同样的意义,不过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这个姿势代表着更加强烈的气恼与暴怒。

    这个“准备就绪”的姿势有着随时发起攻击的意味,因为两手叉腰这一动作能够让当事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攻击性气息。这个动作常被成功者所使用,有“成功者的姿势”之称。当一个人采用这样的姿势,他的内心,一定对目标势在必得,又或者已经胸有成竹。此外,当男人们想要对女人展示出自己的男子气概或自信时,经常会做出两手叉腰的姿势。

    时装模特在走秀时也会做出叉腰的动作,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服装的风采。职业时装模特在展示服装时经常会使用这种带有攻击意味的“准备就绪”姿态,因为这样的姿态会给人很强的存在感。当然有时模特们也会一手叉腰,一手若有所指,其指向正是她们希望引起他人注意的地方,如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最能体现其理念的服装细节处。同时,这样的姿势很能通过胯部弯曲的姿态突显她们的细腰圆臀,而这个部位正是生殖能力的体现。因此,恋爱中的恋人为了吸引彼此也会摆出这样的姿势来。

    行为启示录

    想要展示给他人怎样的状态,就要运用相应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对于女人而言,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强,内容也更丰富。无论是向他人展示你的风采,还是希望吸引他人的目光,都应该以恰当的姿势秀出你的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成为他人目光的焦点。

    为何很多人喜欢西部牛仔的姿态

    女人们在看一些美国西部片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西部牛仔的姿态呢?西部牛仔通常把拇指塞进皮带或者放在裤子口袋里。在西部电影中,最厉害的神枪手在展现自己男子汉气概时通常都会使用这样的姿势。

    大多数情况下,男人摆出这样的姿势,都表示他们有攻击性态度。

    一般来说,西部牛仔姿势似乎是男人的专利;其实有一些女人在穿着方便的时候也会摆出这个姿势,如穿着牛仔裤和工装裤。而一些喜欢竞争并且具有女权意识的女性,往往不顾穿着地做出这种姿势。即使是穿着套装或者短裙,也会情不自禁地把拇指塞进皮带或口袋里,摆出西部牛仔的姿式来显示自己的威严。

    其实这个姿态和叉腰一样,都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强壮而使用的。男人们使用这个姿势来向其他男人表现自己的勇敢无畏,有时候也会用它来标识自己的领地。

    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也会做出这样的姿势,尽管它们没有皮带和裤子这样的辅助道具。人们摆出这种西部牛仔的姿势是在告诉别人“在这里要听我的”,也正因为这个姿势含有这样的寓意,男人们在踱步时特别喜欢摆出这个姿势,通常使用这样的姿势能够让男人们感觉到安全。这是一个特别容易泄漏男人内心的姿势,因为大多数男人一被赞扬,志满意得,就会不自觉地做出这种姿势,进而泄露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从女人的角度来看,既然了解了这个姿势所代表的意思,那么就应该以此来审时度势以做出合适的选择。

    比如,在办公室里,两名男同事在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论,随着争论的升级,其中的一个同事开始摆出了西部牛仔的姿势,伴随着这个姿势,其声音也越来越大,甚至在说话时会拍桌子。如果想避免冲突的发生,或者避免争执升级为争吵,这时你就要考虑是否介入,转移话题或者想想其他的解决办法。或者事不关己,做好看热闹的准备,这就要看女人们自己的选择了。

    女性做出这样的动作,同样是一种强势的表现。面对着这样强势的挑衅,你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躲避或是迎战,又或者想办法缓和,起码在发现这样苗头时就做准备,会准备得相对充分一些。

    而当一个男人对你摆出这样的姿态时,恐怕除了挑衅和强势,就还带有一点点想要在性方面征服你的意思。如果不喜欢他,就尽量避而远之,或者跟他保持距离,等他有所表白的时候,就直接让他打消这个念头。

    行为启示录

    在18~19世纪的美国,在西部广袤的土地,有这么一群热情无畏的牛仔他们富有冒险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被称为“马背上的英雄”。对于那些有着英雄情结的男人,当然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西部牛仔的一些动作和行为了。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做出这样的动作都展示了一种自信和强势。

    把腿放在椅子扶手上的人

    把腿放在椅子的扶手上,这个姿势多见于男性,女性是很少做的。女性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动作,但在外人面前通常不会摆出这样的姿势。因为摆这种姿势需要双腿分开,是一个非常男性化的姿势。这种坐姿还传达出一种不拘礼节和挑衅的态度。

    那么对于这种不拘小节或者挑衅的态度,女人们遇到了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应对呢?

    如果你看到两个男人在一起谈笑风生时,他们采用的姿势是把腿放在椅子的扶手上,这不仅是无伤大雅的动作,而且说明他们都感到很轻松,没有受约束,所以在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你就知道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

    但是这个动作并不是放在所有的场合都会有好的效果,都代表气氛融洽。比如,你如果近期遭遇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你去找你的朋友倾诉。你坐在椅子上一点一滴地、慢慢地将来龙去脉讲清楚。开始的时候,你在讲伤心事,你的朋友会静静地坐着,认真倾听,听了一小段之后,可以从他的姿势看出他对你所说的事情是否关心。如果他将身体前倾,面部表情随着你的谈话内容而变化,那么就说明他很关心你,对这件事情也很感兴趣;而如果他把后背靠在椅背上,一条腿还搁在椅子扶手上,那么就说明他此时对你的遭遇是无动于衷或是漠不关心的。换句话说,你所面临的难题他并不关心,他甚至认为自己的时间被你这些根本不值一提的事给白白浪费了。你的事情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那你再跟他说下去也没有什么用了,不如去找一个能给你建议的朋友倾诉。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他人在你面前采用这种把腿放在椅子扶手上的姿势,那么他很可能没有把你放在眼里!或许是因为你女性的身份,或许是因为你的气势不够,总之他很难对你所做所言产生兴趣,甚至他根本不屑于认真听你所讲的内容。显然,女人这时是出于劣势的,如果你有求于对方,或者想要让对方牢记你所说的内容,恐怕很难实现。要想改变这种劣势,女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对方改变姿势。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姿势与其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人的姿势改变,其心理状态也会相应地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女人们大可采取递给他一杯水、请他去公园里边走边谈等方法引导他改变姿势,从而扭转自己的劣势。

    此外,女人们还应该明白的是,如果一个人习惯采用这种坐姿,那至少说明两点。一是他很男性化,在性格上多半很“大男人”;二是他的家人并没有过多地管束他,或者他不怎么听从家里的教育等。

    行为启示录

    女人在遇到这种坐姿的人时,需要根据环境、对方的身份以及自己的目的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式应对。在休闲的时候,你不需要太认真地对待一些事情,就会觉得这样不拘束的氛围很好;可是在一些正规的场合或者你需要对方认真对待你的时候,你可能就要想办法让对方换一种姿势了。

    交谈时骑跨在椅子上

    骑跨在椅子上也是男人经常采用的姿势。那么你是否了解男人采用这种姿势的潜意识心理动机呢?

    一般来说,男人采用这种姿势是想要获取支配、主控的地位,同时他意识到一定的危险存在,想要借用椅背来保护自己。在冷兵器时代,男人们为权力而战,他们骑跨在马背上,用盾牌来抵挡敌人的长矛和棍棒,这种习惯一直沿袭了下来。当然,社会发展到今天,男人已经不再需要用盾牌或其他物体,如铁门、户门、栅栏、桌子或者是开启的汽车门等,来抵御敌人的伤害。但是在他们想要获取支配地位却又感到有阻碍或危险的时候,还是会潜意识地寻找物体来做象征性的盾牌,而椅子就是男人最好的选择,椅背就像盾牌一样挡在了男人的胸前。在历史进程中,女人并未受到这种文化、习惯的影响,因此女人往往很少采用这种姿势。当然也有少数女人因为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会像男人一样采用这种坐姿。

    女人碰到采用这样坐姿的男人,可以首先获得一些信息。

    首先,他是支配欲望很强的男人。喜欢这种坐姿的人,他们总是试图控制其他人。通常女人们遇到这样的人,在对其诉说自己想法的时候,会发现他几乎完全不顾你的话,一直坚持阐述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们只喜欢别人听他的,却从来不喜欢受人指使。

    其次,他一般行为相当谨慎。生活中,这类人转换骑跨式坐姿的时机往往非常合适,能够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完成从正常坐姿向骑跨坐姿的转换。在交谈中,这类人也善于把别人带入到他谈话的内容中,通常讲到兴奋点上,他们便会把椅子倒转,顺势骑在椅子上。这时候如果你一直跟着他的话语思考,那么现在你会被彻底说服,并且已经开始按照他的思维方式思考了。

    显然,本来就比较弱势的女人面对男人的这种坐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女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能够让骑跨椅子的人改变坐姿,那就是站到或者坐到他的身后去,这样做不仅会让他的“盾牌”无效,而且你还处于他的背后,这会令他感到不安,他会觉得自己很容易被别人攻击,于是他就不得不改变坐姿。当一群人聚在一起谈话时,这一招非常奏效,这样的做法能够强迫骑跨在椅子上的他采取其他坐姿。通常,他们会选择面对人群,把自己的后背靠在“盾牌”上。这样的姿势会让他们感觉相对安全一点,可是这样一来,刚才的锐气就全被折腾尽了,接下来的沟通会顺利很多,因为现在的他应该可以听得进去你的话了。

    可是,如果你已经坐或站到了他的背后,他却将椅子掉转了方向,仍然骑跨在椅子上,那又该怎么办呢?

    由于椅子是可以自由旋转的,无论我们走到哪个方向,他都能很快地转过来,把他的“盾牌”朝向我们。这时跟他说些什么都是不起作用的,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面。这时候女人们可以尝试着站起来,用自己的目光俯视这个骑跨在椅子上的人,并且逐渐靠近他,侵占他的私人空间。这样的做法通常能够使他感受到威胁,进而瓦解他的气势。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甚至可能发现他会不自觉地将臀部不断往后挪。以这样压制的高调手段来迫使他改变姿势,在你发现他的身体有所移动之后,就可以说你想说的话了。

    行为启示录

    男人采用骑跨式坐姿是想要获得主控权的表现,他之所以用椅背保护自己,很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还需要继续去征服,而他的对象很可能就是你。女人们对此一定要予以重视,如果不想被他主导,就要试着夺回主动权。

    摆出“弹弓式”姿势

    当你看到一个男人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手交叠着放在脑后,就像一个弹弓一样,作为女人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如果对方是你的心上人,你多半会觉得他很随意,很自信很帅吧?然而如果对方是陌生人、又或者是你的对手,那么你还会对对方产生好感吗?可是在你因“弹弓式”姿势而赞赏或者反感男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在这背后男人的心理呢?面对这样的男人,女人又应该如何与之相处呢?

    “弹弓式”姿势看上去有些嚣张,给人强势、自信、大男人的感觉,而这也正是男人所要表达的。他们试图向他人展现自己强大的自信以及自己主宰世界的能力。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男人在故作轻松自如,想要隐瞒那些让他焦虑的事情,不过此时他身体的其他动作势必会泄露他的焦虑。

    一般来说,生活中从事高级会计、律师、销售经理等职业的男人,尤其是管理层的男人很喜欢使用“弹弓式”姿势。这个姿势能够让他们感觉“我什么都知道”、“我能够掌控一切”,而他们也很喜欢这种感觉。此外,当男人突然取得了某种成就如获得了晋升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频繁做出这样的姿势。当然,还有一些一贯地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也经常使用“弹弓式”姿势来给其他人施加压力。简单地说,这个姿势简直就是自以为是的标签,是那些喜欢卖弄的人最喜欢摆出的姿势;同时,这个姿势还能作为标志个人领地的信号。值得一提的是,当男人上半身摆出“弹弓式”姿势的时候,其下半身往往会采用“4字腿”坐姿或者展示胯部的姿势,女人们看到这样姿势的组合就更加可以判断当事人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还想要获取支配地位。

    在私下的相处中,如果你的异性朋友或者恋人摆出了这种姿势,这时无论你是否认可都千万不要给对方浇凉水,这是相当扫兴的,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不妨和他一起分享一下他的心情,这样你们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和谐。

    当然,如果在商务会谈中遇到采用这样姿势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是一件足够厌烦的事情。这会让你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这次谈话。

    为了消除对方这种姿势给你带来的消极影响,你同样可以递给他一些资料,但不要伸到他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对他说:“你看过这些资料了吗?”这样就能迫使他改变姿势,身体前倾。另外,你可以站起来和他说话。这种站立的姿势会强迫这个男人不得不改变其坐姿,以便能继续跟你交流。当他停止“弹弓式”姿势后,你可以重新坐下;要是他再度采用“弹弓式”坐姿,你也就再次站起来。这两种方式能够温和地引导男人不用“弹弓式”姿势胁迫你。另一方面,如果做出这个姿势的人是你的上司,而且他正在训斥你,那么你要做的就是顺从、再顺从,不要不识相地有任何抗拒的行为,那样做的话一定会让他恼羞成怒,而你的下场会更惨。

    “弹弓式”姿势是男人常常采用的一种姿势。女人会因为对象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但女人需要知道那种姿势意味着什么,然后根据不同的对象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行为启示录

    生活中,男人常常用“弹弓式”姿势来向女人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女人们千万不要自作多情地认为对方对你有什么好感。一般来说,如果他在意你的看法,他想吸引你,他会不停地整理自己的着装、头发或者抠纽扣。

    准备就绪的坐姿

    晓玫因为工作出色,刚刚被提升成为经理助理,而经理助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主持部门的例会。一开始,晓玫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她像前任助理一样来一个开场白,介绍一下会议的主要内容,接着便开始请大家发言。但是当她请一些同事发言时,对方却并没有立刻站起来发言,而是坐在椅子上,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还是请别的同事先说吧”。发生一次这种情况,晓玫认为是偶然,但是这种情况却接二连三地发生,甚至对方会不满地嘟囔:“怎么让我说呢,真是的!”

    面对这种情况,敏感的晓玫开始认为是同事对自己不满而有意地排挤自己。为了缓和在她看来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她开始小心翼翼地和每个人接触。然而,类似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对此,晓玫感觉自己很失败,她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努力,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最后她选择了辞掉工作。

    显然,晓玫过于敏感了,但一切的问题却源于她不能正确解读他人的行为,不能从他人的姿态中洞悉他人是否准备好了去发言。试想,如果晓玫能够准确地解读他人的姿态,还会出现因同事拒绝她的发言请求而难过,同事因没有准备好就被强迫发言而反感晓玫的情况发生吗?

    一般来说,女人们要想避免碰到像晓玫那样让自己难堪的情况,就需要观察对方是否采用准备就绪的坐姿。

    准备就绪的坐姿是指身体前倾,将两腿自然分开,两只手自然地搭在腿上,两脚一前一后,后面的脚甚至踮起脚尖,好像做好随时起身的准备。如果对方采用这样一种坐姿,那么你可以判定他多半有话想说,而这个时候你邀请他发言、给他说话的机会,他会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你。

    但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准备就绪坐姿仅仅只是代表准备好了,而不代表对方就一定赞成你、与你观点一致。要想判断对方是否与你的观点一致,则需要进一步观察其身体行为。

    准备就绪的坐姿是非常值得女人们去留意观察的,往往可以通过这种坐姿来判断出对方是否有和你合作的迹象。比如,在商务谈判中,为了尽量为自己争取利益,对方即使有合作意向也不愿意表露出来,而会一直说些反面的话。许多女人本来就不是很自信,于是很容易做出让步,又或者放弃这样的潜在客户。这时,女人们对准备就绪的坐姿观察就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发现对方在听你说话的同时在抚摸下巴,这就是深思熟虑的表现,至少对方在听你说话的时候进行了一些思考。在商务谈判中,对方抚摸下巴后的坐姿会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你们这笔生意是否会成功。如果对方在做出准备就绪的姿势之前,曾经摸过下巴,而你也能够感觉到他的情绪明显有点激动,那么可以肯定这笔生意多半可以拍板通过了。而对方之所以采用准备就绪的坐姿是准备发言表示认同或者想要起身和你握手表示合作愉快。如果你看到对方的坐姿变成了准备就绪式,那么你就应该停下来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了。

    相反,假如对方在思考之后,变换了坐姿,将后背靠在椅子上,眼睛盯着某个地方陷入了思考状态,而且下意识地交叉了双臂。这样的情况就不妙了,对方很可能正在考虑如何反驳你,他显然对你提出的合作方式或细节存在异议。此时,你就应该做好回复的准备,或者提出有余地的新方案,否则,对方很可能就会逐渐打消与你合作的意图,在放下交叉的双臂的同时说:“对不起,我不同意合作!”所以,女人们在谈判的时候,要注意对方身体姿势的变化,从而初步了解对方的想法,以便尽早想好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女人们很容易将搓腿这个动作当成准备就绪的坐姿。因为搓腿这一动作常常在桌子下方完成,人们的视线并不能够穿透桌子。

    搓腿的动作是指人们将一只手(或双手)放在一条腿(或双腿)上,然后反复地摩擦、搓揉腿部。

    当出现搓腿时,虽然其他腿部动作可能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准备就绪的腿部动作一样,但是此时对方并不是准备逃跑或者准备给出回答,这表明对方现在很焦虑,他之所以搓腿是因为这样的动作让他感觉像自我安慰,反复搓腿可能是因为紧张而使手心出汗,他这样做是想通过擦干手心的汗来消除紧张感。这样的情形出现,表示对方被你说话的内容所控制,感觉很紧张,只要你再加一把劲儿,一切就都在你的控制之中了。

    行为启示录

    准备就绪的坐姿是一种准备好行动的表现,是人潜意识的动作。虽然女人们不能凭此断定对方是否会与你合作,但至少可以肯定对方是有话想说的。这时,不妨真诚地邀请对方发言,相信无论对方是赞成你还是反对你,你们的沟通都会很融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