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孩子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第二个奋斗目标。”
爱泼斯坦说:“他们还可以为第三个目标服务!”
爱泼斯坦——这位人们熟悉的、几乎与斯诺同时代的老新闻工作者。1985年4月20日在北京欢度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70寿辰。
爱泼斯坦出生于波兰,但两岁就随父母迁居中国天津,15岁开始新闻工作的生涯。他在中国整整工作了半个世纪。为祝贺他70寿辰和在华工作半个世纪,宋庆龄基金会、外国专家局、文化部外文局、《中国建设》杂志社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了热烈的招待会。
尤其使爱泼斯坦激动的是,招待会之前,邓小平、邓颖超、康克清等领导同志在福建厅亲切会见了他一家三代人。
下午5时,福建厅喜气洋洋。第一位到的是康克清大姐,她带了一束鲜花,对爱泼斯坦同志说:“热烈祝贺你70大寿!这是我家里自己种的紫丁香,特意采来送你的,愿你像百花盛开,祝你健康长寿!”
不一会,邓小平、邓颖超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陆续步入福建厅,他们都热烈地向爱泼斯坦表示祝贺。
爱泼斯坦坐在邓小平旁边,一边还有邓颖超及其他领导同志。他们在一起亲切交谈着。
邓小平对爱泼斯坦说:“你都70啦!”
爱泼斯坦风趣地说:“我还小呢!”接着他问候邓小平:“您近来身体都好吗?”
邓小平说:“还好!没什么大毛病。”
此前不久,爱泼斯坦随同一批20世纪40年代来过中国的美国老朋友、老记者重游了延安、重庆等地,刚刚返回北京,所以他对邓小平说:“这次我和美国老朋友跑了许多地方参观访问。我们看到不少变化,感到欣慰。”
邓小平说:“你在中国工作都有52年了?”
爱泼斯坦答: “是啊!我两岁就随父母来到中国,15岁开始到报社工作。”
邓小平说:“你在中国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真不容易呀!”他停了一下又问:“你出生在波兰?”
爱泼斯坦说:“我是出生在波兰,但很小就离开了。1916年去日本,1917年才到中国。”
邓小平说:“我也去过华沙,那是1925年从法国回来时经过华沙的。”
爱泼斯坦深情地环视一下高朋满座的大厅,不禁动情地对邓小平说:“今天大家都来祝贺我,我非常感谢中国同志们!”
邓小平接过话说:“祝贺是应该的,52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工作,确实不容易。”
爱泼斯坦说:“我工作得很不够。”
邓小平说:“说不够,就难讲了。”
这时,邓颖超转过脸对爱泼斯坦说:“都50年了,可你还没怎么变,只是头发白了。”
邓颖超关切地询问爱泼斯坦的家庭情况:“你们有孩子吗?”
爱泼斯坦指着后排说:“有,今天他们也来了。”
邓颖超说:“快叫他们过来见见面!”
这时爱泼斯坦的女儿、儿子走了过来。
爱泼斯坦向小宁宁招手说:“宁宁,快过来向邓爷爷、邓奶奶问好!”
这时,天真活泼的小宁宁跑到邓小平跟前,甜甜地喊了声:“邓爷爷好!”他搂着邓爷爷的脖子,让邓爷爷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儿。然后,小宁宁又跑到邓颖超跟前说:“邓奶奶好!”他也和邓奶奶亲了亲。这聪明的孩子纯洁的举止,感染了在座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大家都发出开怀的欢笑。
此时,孩子成了中心话题。孩子们代表着未来,今天的话题也许使爱泼斯坦想起他多年来在宋庆龄直接领导下从事的正义事业,其中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爱泼斯坦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工作都是为了孩子们!”
邓小平听说小宁宁6岁了,便扳着手指说:“6岁了,啊,到本世纪末20多岁,正是时候。到那时,情况会比现在好多了。”
爱泼斯坦说:“孩子们可以进入21世纪,他们可以生活70多年。”
邓小平说:“孩子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第二个奋斗目标。”
爱泼斯坦说:“他们还可以为第三个目标服务!”
邓小平听了点点头,爽朗地大笑起来。显然这里老一辈的交谈,不仅充满信心地展望了未来,也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无限希望。
爱泼斯坦以十分崇敬的心情对邓小平说:“我非常敬佩您这样高龄了,还从事大量的工作。”
邓小平说:“我现在工作很少了。”
爱泼斯坦笑着说:“但是,您做的是卓有成效的工作!”
会见结束时,邓小平、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与爱泼斯坦一家合影留念,然后一起去参加招待会。
(日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