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远处还有断断续续的枪声。在马路上两名持枪巡逻的战士见到梅兰芳,便走上前来,很礼貌地说:“先生,请您小心些,可要注意安全啊。”
周恩来的一席话,使梅兰芳深受教育。梅兰芳回到家后,如释重负地对夫人说:“今天,周总理又给我上了一课。他的一席话,打开了我思想上的‘窗子’,我现在觉得心明眼亮,可以轻装上阵了。”
梅兰芳对同机上的姜妙香说:“如果遇到敌机迫降,我就跳机,决不做俘虏。咱们‘殉’啦!”
“可以说我们是同行”
1949年6月,经周恩来提名,梅兰芳接到了邀请他到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通知。这使从旧社会过来的梅兰芳,连续几天兴奋不已。
7月6日,梅兰芳在北平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所作的政治报告。周恩来在报告中号召:文艺创作要表现伟大时代的伟大的人民解放军,要写出亿万人民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业绩,要把逐渐成为我国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的工人阶级作为创作的主题。文艺工作者是精神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报告还就文艺队伍的团结、如何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普及与提高、如何改造旧文艺等问题作了阐述。
这些言辞新颖的讲话,对梅兰芳来说,无疑是一次无产阶级文艺观的启蒙教育。
会议期间,周恩来还抽出时间单独和梅兰芳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面对平易近人的周恩来,梅兰芳坦诚地倾吐了自己这些天来的感受。
谈话中,周恩来还回忆起,30年前南开举行校庆时,梅兰芳与同学一起应邀演出的情景。听周恩来这么说,梅兰芳很兴奋,他说:“我记起来了,您在《一元钱》里演一个女子。演过之后,好像我们还开了座谈会。”
周恩来说:“对,虽然那是青年时代的事,但可以说我们是同行。‘五四’前后,学校演新剧,都是男同学扮演女角的。”
通过北平的接触,梅兰芳对周恩来有了了解和好感。其实,这种情感,早在上海刚解放时,就逐渐在他的心头产生了。
那是1949年5月27日清晨,梅兰芳起身很早,瞒着夫人福芝芳,怀着激动和好奇独自步出家门。当他走到建国东路时,见到有不少解放军官兵露宿在马路边,内心十分感动,觉得共产党的军队确实不同一般。
当时,远处还有断断续续的枪声。在马路上两名持枪巡逻的战士见到梅兰芳,便走上前来,很礼貌地说: “先生,请您小心些,可要注意安全啊。”
梅兰芳连说:“是的,谢谢!谢谢!”
梅兰芳回到家中受到福芝芳的指责,说兵荒马乱的,不该随便外出。
“没事的,没事的。”梅兰芳高兴地对福芝芳说,“共产党的军队确实解放了上海,他们的纪律好极了。”
福芝芳说:“不管怎样,这两天还是少出去的好。”
梅兰芳被福芝芳“看”了起来。没几天,负责上海市军管会文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夏衍、于伶,遵照周恩来的“对艺术家们要亲自登门,而不是把他们找到办公室里的”指示,来到思南路梅兰芳家中专门拜访。后来,梅兰芳又接到陈毅市长请他到中国青年会参加座谈的请帖。在南京大戏院,梅兰芳演戏招待解放军时,陈毅还到化妆室,当面向梅兰芳表示谢意和慰问。
戏毕,梅兰芳回到家中,激动地告诉福芝芳:“没想到周恩来、陈毅这么关心我,没想到共产党这么会做工作。”
出国前的心病
1956年年初的一天,周恩来约请梅兰芳去他那里谈件事情。梅兰芳欣然前往,但与周恩来谈完话回到家中,却一反常态,闷闷不乐。
夫人福芝芳心中有些纳闷儿,不解地问梅兰芳:“总理找你谈什么啦?”
梅兰芳说: “这次组织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去日本演出,总理让我带队。”
“噢,是这么回事。”福芝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在1941年期间,日军为庆贺偷袭珍珠港成功,曾胁迫梅兰芳登台献艺。但扮演旦角的梅兰芳却蓄须明志,拒绝为日军演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如今,周恩来要梅兰芳带队去日本演出,难免使梅兰芳在心里有些疙瘩。
这次访日是周恩来安排的。梅兰芳只得服从。他开始检点行头,准备礼品,添置制衣服。但情绪仍然不好,整天在家默默无语。
周恩来凭着惊人的洞察力,觉察出梅兰芳对这次访日演出,思想上还转不过弯子来,便再次派人请来了梅先生。
周恩来说:“我看你心里有疙瘩。当然啦,你是爱国的艺术家,现在到日本演出,送戏上门,有点想不通。要知道,当初侵略中国的是一小撮法西斯反动军阀,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到日本旅行演出,是唱给日本人民听,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在战争中受害的,我们要对他们表示同情。他们一定也欢迎我们。希望你把‘扣子’解开,愉快地带队前往,成功地演出,顺利地凯旋。”
周恩来的一席话,使梅兰芳深受教育。梅兰芳回到家后,如释重负地对夫人说:“今天,周总理又给我上了一课。他的一席话,打开了我思想上的‘窗子’,我现在觉得心明眼亮,可以轻装上阵了。”
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共84人,由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剧团合并组成。1956年5月26日代表团出访前,周恩来在紫光阁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
戏剧家们围着周恩来坐成一个圆圈。这时,陈毅也赶来了,周恩来半开玩笑地说:“你迟到了,只好请你自己搬一张椅子旁听。”
周恩来对这次访日演出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接着又着重指出:“这次访日是政治上一件大事,也是艺术交流的重大事件。访日代表团所负的责任是打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大门。文化和经济是两个翅膀,现在文化打先锋开路,这次一定要打胜仗,接着我们的经济团体也将前往。”
梅兰芳带着周恩来的希望,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率领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乘飞机绕道香港飞往日本。代表团在日本历时50余天的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绩。
回国前夕,传来蒋帮特务要捣乱的消息。梅兰芳思想上早就有了准备,当飞机经过台北上空时,梅兰芳对同机上的姜妙香说:“如果遇到敌机迫降,我就跳机,决不做俘虏。咱们‘殉’啦!”
周恩来听到有蒋帮特务要捣乱的消息,一夜未眠,亲自与有关安全部门作了周密安排,使代表团全体人员顺利归来。
事后,梅兰芳说,他一生有过3次访日演出,这次是最值得纪念的,因为周总理为此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和考验。
病榻前的关怀
从1960年起,梅兰芳觉得胸间隐隐作痛,以为是胃病。1961年夏天,经北京阜外医院检查是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硬化。根据病情,当时就要留院治疗,但医院没有将病情全部告诉梅兰芳,所以梅兰芳不愿住院。第二天,周恩来得悉,立即让文化部艺术局负责同志到梅兰芳家中,劝他停止对外一切活动,按时去医院治疗。
7月底,梅兰芳心绞痛突发,被送到阜外医院住院抢救。8月4日,在北戴河开会的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赶到医院探望。
周恩来坐在梅兰芳的床前,轻声说:“我在北戴河开会,听说你得了心脏急病,住院治疗,特地赶来看你。”
周恩来笑了笑给梅兰芳切脉:“我懂一点中医,你的脉象弱一点,要好好静养,好在你会绘画,出院后可以消遣。”
梅兰芳说:“这次新疆有一条铁路落成,约我去参加庆税通车典礼,火车票都买好了,可是去不成了,真是遗憾。”
“心脏病,就要躺在床上静养,不要起来。”周恩来宽慰道,“等你病好了,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国内国外都可以去。”
随后,周恩来又对医生们说:“像梅院长的病,应当早就发现。这次经过抢救,希望能转危为安,你们要用心护理。”
临别,周恩来又对梅兰芳说:“我明天回北戴河,下次回来再来看你。”
周恩来的亲切话语,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躺在病床上的梅兰芳感动得几乎流下泪来。万想不到,这次会晤竟成永别,梅兰芳于4天之后——1961年8月8日在医院病逝。
一位伟人和一位大师仙逝了,但他们的情谊将永存史册。
(纪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