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幸福第二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苏联统帅朱可夫的两次婚姻

    全名: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生卒:1896.12.2~1974.6

    出身:贫民

    学历:小学

    党派:布尔什维克党

    职务:国防部长、方面军司令员、最高副统帅

    军衔:元帅

    夫人:亚历山德拉·季耶芙娜(前妻);格林娜(后妻)

    子女:3女

    主要指挥的作战:1939年指挥苏军第1集团军,在哈勒欣河战役中,大败日本关东军。苏联战争初期,作为大本营代表,同西南方面军首长一起组织数个机械化军在布罗德市地域实施反突击,把德军坦克兵团阻滞在罗夫诺和杜布诺地区。1941年8—9月指导实施叶利尼亚战役,击溃德军突击集团。在尔后的抵御德军进攻,对德军进行战略反击中,作为最高统帅部最高副统帅,参与和直接指挥了一系列重大战役,如: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第聂河会战、白俄罗斯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等,代表苏军最高统帅部接受法西斯德国投降。他为保卫苏联、消灭德国法西斯军队建立了巨大功勋。他曾4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最普通的人的普通情

    苏联元帅朱可夫驰骋沙场数十年,戎马一生,在二战中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但是,在他还有能力报效祖国献身国防事业的年龄,却在一夜间被贬为庶民,成为领取养老金的人。这对性格刚烈的朱可夫来讲,无疑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又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从这个打击中坚强地站了起来。

    朱可夫过去作为国内外许多重大事件的核心人物,在众多荣誉的面前和伟人的光环下,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和私生活被淹没了,被人们淡忘了。他在战场上太勇敢了,也太忙了,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家庭,不仅是外人,就连他自己有时候也会忘记家中还有温柔贤惠的妻子和聪明伶俐的女儿。他不是不愿意享受那本该属于他自己的人间温情和爱,这是由当时残酷的战争形势决定的。

    朱可夫年轻时有过最纯真的初恋,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隔断了他的恋情,破灭了他初恋的美梦。

    1922年,朱可夫在骑兵第38团当连长时,结识并爱上了该团的文书,一个文静的,年轻貌美的少女亚历山德拉·季耶芙娜。那时的朱可夫年轻英俊、勇猛无比,这使他在女性的心目中的影响非常好,季耶芙娜也喜欢上了这个勇敢的将士。他们很快就相爱了,并在当年就结为伉俪。他们婚后共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爱拉和小女儿艾列拉。

    朱可夫非常爱自己的妻子,给她起了个别名叫舒莉(爱称叫舒莉克),而且一直这样亲切地称呼她。朱可夫作为丈夫,善解人意,对妻子体贴入微,温情脉脉;作为父亲,慈祥和善,对女儿们爱得深沉。他内心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他把对祖国和家庭的爱有机地融为一体,他认为,只有战胜敌人,使祖国和人民尽快摆脱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使祖国昌盛、人民幸福,他的家庭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为此,他奋斗不息。

    朱可夫非常喜欢读书,虽然他没有机会接受很多的教育,但是他通过自学,学到了很多知识。即使是在战争年代,他还是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学习,最后,他终于能够博览群书了。他读书的范围很广,除了阅读军事方面的书籍,如恺撒和克劳塞维茨;从苏沃洛夫《制胜科学》到中国《孙子兵法》等军事理论著作以外,他还爱读文艺作品。他非常欣赏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莱蒙托夫的优美诗篇,也牢记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美丽的诗句。

    战争年代,朱可夫南征北战,席不暇暖,转战在最艰苦和最危险的战线,出生入死,奔走在枪林弹雨之中,一天要工作“48小时”,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很少给家中妻子、女儿写信,更不用说和妻子、女儿在一起。

    朱可夫少之又少的家信中有三封保留了下来,这都是他写给妻子的。我们仅仅公开其中一封信的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元帅对妻子和女儿的思念之情。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的亲爱的!向你问好。让我紧紧地单独来吻你一个人,让我们共同来亲吻我们的孩子们。谢谢你的来信,谢谢你寄来卷心菜、越橘以及所有的东西。谢谢你的一片深情。应该说,我们的仗打得不错。统帅部拟定的所有战役都完成得很好。应该说,希特勒一定会彻底垮台,我们祖国一定能胜利,苏军一定能胜利。总的说来,前方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现在的问题是在后方,后方有很多工作应该要做,为了保证前方的需要,后方应该很好地学习,在精神上应该坚强,那么胜利将一定属于俄罗斯。紧紧地、紧紧地吻你。”

    由此可见,朱可夫对妻子的一片深情和对女儿们由衷的爱了。

    虽然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女儿的身边,朱可夫也非常关心她们的学习进步。大女儿爱拉1947年考入大学后,朱可夫定期给她打长途电话,询问她的学习情况,了解她交往的朋友和爱好兴趣,甚至还了解她喜欢读什么作品,有些什么想法、思考什么问题,询问得十分仔细。当他知道女儿有了男朋友尤拉以后,并没有粗暴干预,只是劝她不要因为交朋友而影响学业,“要集中精力,抓住重点,切不可因为交朋友而偏离重点,那将是得不偿失!”

    朱可夫还经常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认真检查女儿的作业,并且还尽可能抽时间教女儿游泳、射击、打猎、骑马。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别的家长去参加家长会,通常只是为了走走形式,而他非常认真,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看老师在孩子作业本上写的评语,积极发言,并主动给校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校方的称赞。

    孩子们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大女儿爱拉后来获得了法学副博士学位,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之子结婚。艾列拉也学有所成,后来和伏罗希洛夫的孙子结了婚。

    朱可夫与妻子季耶芙娜,即他的舒莉克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由于朱可夫的坎坷经历,使她在精神上经受了很大的刺激,后来,她主动要求离异。虽然朱可夫不愿意离开妻子,但还是忍痛答应了她的要求。离婚后,朱可夫把政府分给他在城里的公寓让给了季耶芙娜,自己则暂住到郊区别墅里。

    与妻子的离异对朱可夫而言,是一次沉重的的打击。幸好,优秀的男人总是不愁女人喜欢的。两年后,他遇到了一位比他年轻25岁的中校军医格林娜,他被格林娜的年轻貌美和热情大方深深地吸引了,而格林娜也倾心于他爽朗的性格和辉煌的从军历程,被他的英雄气概打动了。在相处中,他们越发被对方的魅力所吸引,很快,热恋中的他们结为夫妻了。

    婚后,格林娜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名叫玛沙。此时,朱可夫那颗早已冷却的心,似乎又从格林娜和新组建的小家庭中得到了温暖与慰藉。

    永远是胜利的象征

    退休后的朱可夫,多数时间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这幢别墅是他任国防部长时由政府分配给他的,后来允许他保留下来。他以打猎、钓鱼和写回忆录打发余生。

    赫鲁晓夫在为朱可夫突然下台寻找注脚时曾说:“一个细胞死亡,另一个细胞代替它,生命才能继续下去。”不过这一次不是给别人做注脚,而是轮到他自己了。

    1964年10月,在苏联,1957年的历史令人吃惊地重演了,可惜这次再没有像朱可夫那样的铁腕人物来支持他赫鲁晓夫了。赫鲁晓夫正在格鲁吉亚的黑海海滨度假,当他心安理得地坐在海边钓鱼的时候,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最信任的勃列日涅夫等同僚们却在莫斯科秘密地商讨如何把这位老主子撵下台。

    1964年10月18日,苏联报纸宣布: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已“同意赫鲁晓夫的要求,由于年岁大和健康状况不佳等原因,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职务”。

    赫鲁晓夫的下台,为恢复朱可夫的名誉扫清了障碍。1965年5月8日,勃列日涅夫上台,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并在克里姆林宫发表重要演说。当他提到了朱可夫的名字时,听众席上掀起了暴风雨般的热烈掌声且持续了5分钟,这反映出人民的意志和心声。第二天,莫斯科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检阅。这时人们看到多年不曾露面的朱可夫正与布琼尼、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等几位元帅并列站在列宁墓前面。

    人民群众满心欢喜地迎接朱可夫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来。这一天,当他穿着元帅制服走在街上时许多退役军官,将元帅团团围住,同他亲切握手,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在晚间的招待会上,苏联军官争先恐后地向他敬酒,祝他健康长寿。

    1966年1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表彰朱可夫对军队的贡献和庆贺他70岁生日,授予他国家的最高勋章——列宁勋章。朱可夫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爱戴。为此,他写信给《红星报》编辑部说:“由于对授予我列宁勋章和对我的70岁生日的许多祝贺不能一一做答,请允许我通过《红星报》向所有组织、苏联陆海军军官们、预备队的将军们,以及一切公民们对他们的热烈祝贺表示我深切的、衷心的感谢,同时为了祖国的利益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颠倒的历史,又重新被颠倒过来,朱可夫在他的晚年又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重新得到了本来就应该属于他自己的荣誉——他永远是胜利的象征。

    1974年,朱可夫在自己家中,平静地闭上了双眼。一代帅星殒落了。但是,朱可夫作为“胜利的象征”,人们将永远铭记他的殊功伟绩。

    战争给朱可夫提供了展示统帅才华的历史舞台,他凭借这个舞台导演出一幕幕惊天动地、气势磅礴、铿锵壮丽的宏伟史诗,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赫赫战功,在人类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光辉篇章。

    朱可夫元帅,一生虽然十分坎坷,步履艰难,三上三下,从门庭若市到空谷足音,从坠入低谷到迎来复苏的春天,但是,他无论处于巅峰,还是低谷,他都表现出大将风度和统帅胸怀,得势,不居功自傲;失势,不气馁悲伤,淡泊名利,泰然自若,严于责己,宽于待人,深受众人由衷的爱戴和尊敬。俄罗斯各界人士为了缅怀这位英雄,纷纷向政府提出强烈要求,希望在元帅当年举行过胜利阅兵的地方,为元帅建造一座纪念碑,永远寄托人们的崇敬与哀思。国家杜马经表决一致同意,在莫斯科市中心红场革命博物馆前,建造这座纪念碑,请最著名的雕塑专家精心设计,用青铜铸造出朱可夫元帅横跨他心爱战马在红场上进行胜利阅兵时的雄姿。这座纪念碑于1995年5月9日二战胜利五十周年前夕落成,供人们瞻仰。

    荣获勋章最多的人

    朱可夫元帅是苏军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军史上荣获勋章、奖章和光荣称号最多的人。只要你看看他胸前佩戴的那一大片辉煌夺目的勋章和奖章,你便会意识到他一生中创造了多少奇迹。每个勋章上都记录着他的赫赫战功,都体现了他的文韬武略和聪明才智,都表达了他对祖国、对苏联人民和全人类的杰出贡献;都表达了人民对他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国内战争中,于1922年,在肃清安东诺夫反革命匪帮的战斗中,建立奇功,荣获第一枚红旗勋章;1936年,在西班牙前线出色地完成特殊使命,荣获第一枚列宁勋章;1939年,在哈勒欣河战役中,大败日本关东军,荣获第一枚英雄勋章;1943年,由于组织计划三大战役和十次打击有特殊贡献,两次荣获苏沃洛夫一级勋章;1944年4月,荣获“胜利”勋章;1944年8月,荣获第二枚红旗勋章和第二枚英雄勋章;1945年3月荣获第二枚列宁勋章;1945年6月由于柏林战役胜利,战败法西斯德国,荣获第三枚英雄勋章;1949年6月,荣获第三枚红旗勋章;1956年12月,由于支持赫鲁晓夫挫败马林科夫集团有功,在他60岁寿辰时,授予他第四枚英雄勋章;1966年,在他70岁诞辰时,荣获第三枚列宁勋章;1968年纪念建军50周年时,授予他十月革命勋章;在他75岁诞辰时,又授予他第四枚列宁勋章。朱可夫一生中共荣获15枚苏军最高级勋章,这是破纪录的。苏军有史以来,任何人也没有能够获得如此多的殊荣。

    此外,他还荣获11枚奖章,其中:1938年,工农红军建军20周年奖章;1942年12月,列宁格勒保卫战奖章;1942年12月22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奖章;1944年5月1日,莫斯科保卫战奖章;1944年5月1日,高加索保卫战奖章;1945年5月9日,战胜德国法西斯奖章;1945年6月9日,解放华沙奖章;1945年6月9日,攻克柏林奖章;1947年9月20日,纪念莫斯科市建成800周年纪念章;1948年2月22日,苏军建军30周年纪念章;

    1957年5月16日,列宁格勒市建城250周年纪念章。

    世界各国政府授予朱可夫元帅的勋章和奖章共有15枚,其中:蒙古人民共和国授予的红旗勋章和共和国英雄称号;波兰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一级“维尔杜奇·米利塔里”勋章;法国授予的荣誉军团勋章;法国授予的棕榈树十字勋章;英国授予的巴尼龙骑兵大十字勋章;美国授予的统帅级“功勋”勋章;捷克斯洛伐克授予的十字军功勋章;南斯拉夫的自由勋章;两枚波兰纪念章;意大利的游击队金星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苏友好”纪念章;埃及大军官十字勋章等。

    在朱可夫元帅胸前佩戴的勋章和奖章共计41枚,加上第一个钮扣上佩戴的帅星,总计42枚。朱可夫胸前那每一颗闪闪发光的勋章都表明了他对世界和平、保卫苏联和人民的巨大贡献,都折射出他一生的伟大与辉煌。

    朱可夫生活名言:

    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宁愿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将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