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机缘巧合成大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的少年农家生活

    全名:亚历山大·米哈伊诺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生卒:1895~1977

    出身:农民

    学历:大学

    职务:苏军总参谋长、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远东苏军总司令、武装力量部部长

    军衔:元帅

    子女:1女

    主要指挥的作战: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直接参与了苏军东西两大战线全部战役的具体策划和统帅指挥工作。1942年,他参与指挥了斯大林格勒、顿巴斯、乌克兰南部、克里木半岛和波罗的海沿岸等战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1945年6月任远东苏军总司令,指挥远东战役,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并占领了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全部地区。

    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元帅,他智勇双全,是斯大林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特别是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华西列夫斯基直接参与了苏军东西两大战线全部战役的具体策划和统帅指挥工作,成就突出,贡献巨大。为此,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两次授予他“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当他还不满47岁的时候,他就荣升为将军了,实在是将帅奇才。

    我们都知道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才能,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位从地道的乡间农舍走到苏联军队最高指挥中枢的元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以怎样坚忍不拔的毅力,英勇地经受了一切磨难和坎坷,最后在战争的浪潮中把自己锻炼成少有的军事风云人物。

    1895年,华西列夫斯基出生于伊凡诺沃州基什涅马县诺沃波克罗夫克耶附近的新戈利哈村。他的父亲自幼就在乡间劳动耕作,17岁时祖父病逝后,祖母便改嫁,未成年的父亲从此孤苦无依,生活毫无依靠。后来,他四处求人,终于在村里谋得了一个教堂合唱团诵经士的职位。就这样过了几年,父亲与另一位诵经士的女儿娜杰日达·伊凡诺夫娜·索科洛娃结婚。在母亲的照顾下,父亲渐渐感受到了久违的欢乐,他把这种欢乐化作动力,在工作上越发勤奋和努力,没过多久,他就被上级教会组织派到故乡附近的诺沃波罗夫斯克耶村当上了神父。随后,父亲就带着全家人迁居到了这里,这一年,华西列夫斯基还不到两岁。

    可以这么说,华西列夫斯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贫苦条件下度过的。华西列夫斯基兄弟姐妹众多,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另外还有两个弟弟和3个妹妹。而仅靠父亲的微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这个大家庭全部的生活需要。于是,父亲除了继续担任神父之外,还要抽空做木工活来补贴家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华西列夫斯基兄弟姐妹非常懂事,他们从小到大都在菜园和田地里从事劳动。华西列夫斯基还经常和邻近的小伙伴们到森林里采摘各种磨菇和野果,有时到田间开荒种地,或去割草打柴。为此,他几乎走遍了家乡附近的所有森林地区,并开始养成坚韧、刚毅和勤奋的品格。

    家境虽然困难,但与真正的农民家庭相比,华西列夫斯基家并不缺乏必需的果腹之食与蔽体之衣。按照父亲的安排,从8岁起,华西列夫斯基开始在教会学校读小学。小学毕业后,又升入县城的神学校。1909年春天,就在华西列夫斯基毕业前夕,家中不幸失火,损失惨重。一心指望华西列夫斯基子承父业的父亲东挪西借,在经济颇为紧张的情况下还是凑足了供儿子继续读书的费用。这年秋天,以优异成绩考上科斯特罗马神学校的华西列夫斯基,带着行李来到了省城。

    当时的科斯特罗马城大约有5万余居民,城中不乏商店、食品店、面粉店,还有漂亮的建筑群,以及广场和美丽的公园,伏尔加河河水日夜不息地拍打着环城人造堤坝,点缀着城中居民平静优裕的日子。科斯特罗马神学校就坐落在临河街的上游。

    在当地各种学校中,神学校颇负盛名,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们的思想相当进步。布尔什维克在学校中的宣传工作活跃而有成效,华西列夫斯基在这里一面继续学业,一面也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并积极地参加了抗议教育部禁止神学校毕业生升入世俗大学的决定而举行的罢课活动。这次罢课活动是全国性的,以当局答应了学生们的部分要求而告结束。从此,神学校的学生们不必从一而终,也有了进入世俗高等学院的可能性。华西列夫斯基对毕业后的僧侣身份极不感兴趣,他曾经幻想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中去当教师,积攒一点钱,然后再进农业学校,成为一名农学家,在俄罗斯广阔无垠的大地的某个角落里劳动。华西列夫斯基的少年梦想只实现了一半,这就是摆脱了立身神职的阴影,但他却没有料到,他的终生命运竟与战争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1914年炎热的夏天,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诺沃波克罗夫斯克耶村度过最后一个暑假。7月20日(俄历),他正与家人在一起劳动,突然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提前赶回了学校,在爱国主义激情的冲击下,他和几位同学要求提前毕业,报名参军,结果很快就被批准了。这时,他不知道,他即将投入的战争,根本就不是什么报效祖国的战争,而是帝国主义之间发生的强盗式的战争,他只不过是为沙皇效力的炮灰而已。

    华西列夫斯基的少年农家生活从此就结束了,并自此开始了他真正职业军人的战斗生涯。

    在以后的战争生涯中,华西列夫斯基屡建战功,终于成为了苏联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将领。虽然,这和他的初衷并不太吻合,但如果他真的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那岂不是对苏联整个国家和苏联人民莫大的损失吗?

    华西列夫斯基生活名言:

    命运有时候爱和我们开玩笑,但是无论我们是否能如自己的愿望,最起码我们要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手边的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