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夫人传记-辗转病床纪寿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69年,一些极“左”分子编了一本“陈毅黑话”,专门送给毛主席看。林彪、江青一伙在很多事情上竭力封锁、隔断陈毅与毛主席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而“陈毅黑话”却是特意送上去的。但万万没有料到,毛主席看了“陈毅黑话”之后却说:“陈毅黑话并不黑”。这就使他们对陈毅这样的人实在无可奈何,只能做到让他在下面继续“蹲点”了。

    “九大”以后,陈毅仍在石家庄经受着“蹲点”的折磨,眼看着他一天天地苍老了,消瘦了,他自我感觉很不好,不舒服。实际上他生病了,当时石家庄白求恩医院的诊断是阑尾炎。但事情的严重性是癌症已经发作,而他自己和张茜却不知道。

    张茜在细心观察中感到陈毅已在经受着严重的疾病折磨的痛苦,内心很着急,便立刻写信给周总理,要求让陈毅回北京治疗。周总理同意后,张茜于1970年陪陈毅回北京进301医院就医。当时301医院诊断陈毅的病症为盲肠炎,直至1971年1月16日动手术时,才发现他患的是结肠癌,于是就在手术台上临时决定转做切除癌瘤的手术,这当然使病人经受着拖延手术时间的痛苦。陈毅依靠他原来结实的体格,手术后曾一度神奇地恢复得很好,并曾多次参加中央召开的会议。林彪企图政变夺权不成,仓皇乘飞机逃跑,在蒙古温都尔汗摔得粉身碎骨,这就是“九一三”事件。对此,陈毅兴奋非常,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作长时间的发言,痛斥林彪反革命集团,揭发了很多材料。他就是这样不顾一切,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生命活力。

    林彪用自己篡党夺权、叛党叛国的可耻行动,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证明了:在中央的这些老帅们,是忠心耿耿、丹心为国的革命家。不料陈毅这种振奋的心情和紧张的工作只持续了几个月,身体就支撑不住,他开始呕吐了。张茜当时不知道呕吐是癌症爆发的征兆,内心仍然希望能依靠医疗争取病情的好转;并希望等陈毅病情好转后,和他一起整理他的诗篇。陈毅自己还希望等他病好后,补写一些诗稿,并把自己以前所写的一些诗稿修改一番。谁能想到,没有几天,他的病情就突然恶化到完全不能进食了。尽管又给他动了手术,但这除了加剧病人的痛苦和折磨外,好转的愿望都只能落空了。即使是到了这个地步,陈毅也未丧失他的幽默。他诙谐地称301医院的院长为“我的外国朋友”,“每天为我举行世界上最长的宴会”(指每天长达10多个小时的输液)。张茜十分难过地在一旁说: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开玩笑!”此时301医院的院长,在他面前也只能强装笑容,内心却非常难过。张茜深知陈毅的病情在恶化,心情无比沉重。而且,此时她自己也开始咯血了,只是没有让陈毅知道。

    1971年12月26日晨,当值班护士拉开窗帘,晨曦透过陈毅病室的窗口,照着他那瘦弱面容的时候,他却笑嘻嘻地对护士说:“今天我要吃面,长长的面条!”护士惊呆了,在旁的小女儿姗姗也感到很奇怪,谁都知道陈毅已很久很久不能进食了,今天忽然要吃面条,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护士把陈毅的要求传出病室后,大家都很惊奇。此时惟有张茜能领会陈毅的深情。她含着眼泪默默地走到厨房,请厨师为陈毅做点面条,并说,最好也能做几个寿桃。厨师听说陈毅要吃面条,很高兴,但听说要寿桃,就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了,难道今天是陈老总的生日?虽然不解其中之意,还是高高兴兴地做了。

    当面条和寿桃端到陈毅的病房时,他强支着病体起了床,忍着吞食的痛苦,吃了寿面和寿桃,为毛主席祝寿。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含悲,暗暗垂泪。

    12月底,一个寒冷的夜晚,张茜由孩子们陪伴着去医院看陈毅,当她看到他那骨瘦如柴的病体时,强抑住泪水,忧心如焚,因此在回家的路上便咯血不止,孩子们都为此而心情极度压抑。然而,张茜回到家里后,却平静地对孩子们表示:从此她要好好保重身体,以完成他们的父亲所希望的,通过一部编年体的诗词选集来反映他战斗的生平;并说自己已开始按他的嘱咐去做,希望这能给他们的卧病在床的父亲带来安慰。

    张茜和陈毅在疾风暴雨的“文革”时期,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一直相依为命。当陈毅由于长期不能进食,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时候,张茜也病体难支,住在医院,但还常去看陈毅并写诗安慰陈毅,她的诗是用血和泪写出来的,这诗篇不仅包含着对亲人、战友的勉励,也包含着对人生的热切期望: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征途履危难,

    抗疾亦当如是看。

    陈毅读诗后,含泪微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