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太行山区对敌斗争最激烈的1942年。
5月反“扫荡”胜利结束后,6月中旬,我十四团返回武乡县王家峪一带休整。部队以“争取两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为中心内容,进行深入的形势教育,利用教育训练的间隙开展大生产。除了助民劳动之外,部队自己开荒种地,要求自给3个月粮食,以减轻人民负担。部队边整训,边生产,边打仗。为了粉碎敌人的“治安强化运动”,不断派出小部队组成武装工作队,配合地方政府在白晋路之虒亭、襄垣地区活动,打击小股敌人,先后进行大小战斗十余次。
10月份敌人开始秋季大“扫荡”,敌以独立混成旅团和第三十六师团各一部为主力,以伪军配合,从辽县、襄垣、沁县出动,总兵力5000余人,向武乡一带我太行第三军分区“扫荡”,并在武乡以东的韩壁、大有、上广志、下广志为中心实施“驻剿”。
敌一面抢劫粮食,一面寻我主力部队作战。为粉碎敌人“扫荡”,掩护人民秋收,保卫根据地的粮食,我十四团奉命以一部分部队转到外线作战,一部分部队留在武乡以东及清漳河一带,积极开展小部队活动,带领当地民兵对敌进行麻雀战,用伏击、袭击等手段打击敌人,并破坏其交通线与临时补给线。
10月20日深夜,我率领三营到达蟠武公路沿线,任务是伏击敌人的运输队和抢粮队。
我三营在当地民兵配合下,隐蔽在李峪到长乐村之间的一段公路附近。21日傍晚,敌300余人从胡峦岭刚一出发,我军已从民兵设置的消息树(看到几棵树连续倒下)获知敌人出动的消息。三营从枣烟村赶到长乐村东侧埋伏好,这时驻扎浊漳河南岸庙岭村待机的七六九团一营也在营长李德生同志率领下,经麻池沟到达长乐村以南。晚10时,当敌走至李峪与长乐之间的小辿湾时,正好进入我两支部队的伏击圈。
我两支部队一起进攻,敌人处于两军的夹击之中,四散溃逃,敌指挥官收拾残部企图夺路窜回武乡。这时,我团三连在路南占领制高点阻击敌人,特别是三连二排的机枪猛烈射击封锁了敌人的逃路,打倒10多个日军。我军趁势大量歼敌,战斗一直打到第二天拂晓,敌人溃退。我三营在毙伤日军30余人以后主动撤出战斗,安全转移。
10月21日,襄垣虒亭、夏店之敌数百人,经禄村、五龙山进犯我上下北漳、韩壁地区。我团以3个连在韩壁以西的窑上沟地区伏击敌人。因敌人兵力较大,我将敌之主队放过,把敌人末尾100余人堵在一条山沟里。在我伏击下,毙伤敌50余人,缴枪20余支,缴获敌部分军用物资。残敌四下溃散,当敌大队回援时,我部已顺利转移。到了11月25日,我三营十一连一个排,在文化教员(支部书记)张庆和同志的带领下,在龙湍附近伏击敌人的运输队,打死日军10余人,缴枪8支,获洋马3匹。
这一仗指挥果断全歼敌人,曾受到三八五旅旅长兼太行三军分区司令员陈锡联同志的表扬。战后,张庆和同志被破格提升为十一连指导员。26日我团一营的两个连袭击进攻东里庄之敌军兵站,毙敌100余人。又在沁县以北白晋路侧与一小队日军遭遇,歼其10余人。
10月28日,我带领三营在下型塘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蟠武公路是敌人进攻我腹地的主要补给线,人员车辆来往不断。
我三营之七连、九连、十连和十一连在下型塘一带对敌开展游击战。我和团领导研究决定准备在下型塘伏击敌人,但周围韩壁、蟠龙、长乐都驻有敌人,搞不好战斗一打响敌人全部出来增援。为了打好这次伏击,蟠武沿线280多个民兵,分别布置在沿线15里的山头上,监视迷惑长乐、蟠龙之敌。当时我分析:敌从段村出发,必定会在上北漳歇脚,所以把伏击圈布置在下型塘一带;十一连在下型塘对面的落凤坪以封锁河滩的开阔地;九连、十连在下型塘村边;七连在陌峪口;另在下型塘东侧老槐树下布置了一个突击班。这样采用两面夹击的打法,计划将敌消灭在山间的隘路中。
28日上午9时,敌一个大队500余人,自上北漳沿蟠武公路向下型塘推进,9点半左右敌进入我三营的伏击圈,当敌前卫进至距我突击班10余米时,突击班齐射,组成一片火网,敌前卫队全部应声倒下,晕头转向的鬼子发现被围,立即慌忙向东抢占落凤坪高地,正好进入十一连的伏击圈。十一连居高临下,以排枪弹打得敌人抬不起头,被迫退到河滩,想凭借河坎顽抗,又堕入我九、十连的火网内。
敌人腹背被我三个连队打得在蟠洪河的河滩里团团转。日军指挥官见部队乱成一团,在河滩里东躲西藏无济于事,就集中力量冲向陌峪口,企图冲开一条出路,正好又遭我七连的迎头痛击。这时胡峦岭联防民兵在陌峪口一带山坡上呼喊助威,敌人摸不清我军底细,被我毙伤100余人,丢弃了大批军用物资,残敌向蟠龙镇方向仓皇逃去。十一连连长、指导员罗树春和张庆和同志率队掩护全营和广大民兵转移。此战缴获各种枪50余支,山炮弹4箱(共60发),洋马3匹,还有大量的军毯、钢盔、大衣、皮鞋等军用物资。下午4时我三营已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团一营在黎城清漳河一带对敌开展游击活动。敌于10月28日进至南委泉,遭我六连的打击,死伤10余人。该敌进至三十亩村时又遭我六连两个排的火力杀伤,又被毙伤数人。这股敌人在扫荡、抢粮中连遭打击,恼怒异常,寻机报复。
29日夜兵分三路向六连驻地武乡东部的小岭山合击。敌人采取夜摸偷袭的办法,绕过我军警戒,逼近六连驻地,当时形势危急。
我六连面临遭敌合围的险境,时值下半夜,六连炊事班长曹进奎同志提前起床挑水做饭,他首先发现敌人的尖兵已摸入村内。曹进奎同志见形势危急,他一面高呼报警,一面抡起扁担向敌人扑去。全连闻警速起迎敌。
这时敌人的合击圈尚未完全合拢,六连奋勇突围。曹进奎同志英勇地与敌人搏斗,掩护炊事班胜利突围。战后他被授予杀敌英雄称号,光荣地参加了太行军区的英模会。
这次战斗,六连副指导员潘吉庆同志负伤,八班长靳小瑞同志奋不顾身地从敌人火网下将潘吉庆同志抢出来背上就跑。
这时敌人紧追不放,眼看快追上了,靳小瑞将潘隐藏在一个洞中,给他留下一些手榴弹和子弹。然后,靳小瑞带着战士边打边撤把敌人引走。当天晚上靳小瑞又带着战士把潘吉庆同志救回来。在我团历史上,战士在危急情况下奋勇救助干部的事是很多的,这仅是其中一例。
为积极打击敌人,我团以一个连于11月3日夜袭南上合,杀伤敌人20多人。同日,三营副营长王明甫率两个连在吴家岭与敌遭遇,给敌以很大杀伤后,他在指挥部队转移时不幸牺牲。在我团和友邻部队的共同打击下,敌人被迫于11月5日开始回撤,我即以两个连追击敌人,打击其尾队,一直追到龙湍附近,毙伤敌10余人,敌向段村退去。
此次反“扫荡”作战持续18天,我团在兄弟部队的密切协同下,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带领民兵采取小部队游击活动,运用麻雀战、地雷战及伏击、侧击等战术手段,给敌以连续打击,闯入我根据地的敌人遇到的是空室清野,到处触发地雷,我团在内线坚持的部队与民兵相配合,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用各种武器袭击敌人,使敌人处于“四面楚歌”、防不胜防、到处挨打而又找不到我军主力的境地。
我团在外线作战的部队,攻据点、炸碉堡、破坏敌人交通线,使敌人到处损兵折将,首尾不能相顾,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不得不狼狈地退出我根据地。
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我团不断取得新的作战经验,不断机动灵活使用游击战术,巧妙地打击敌人。
在先后两次袭击敌人的战斗中,共毙伤378人,俘敌35人,缴获各种枪支120支,洋马13匹,和其他大量物资;多次粉碎敌人的合击、清剿及掠夺粮食的行动;胜利地坚持了腹地斗争,获得了太行第三军分区的表扬。此次战斗中我团不仅出现了像张庆和、曹进奎等一些战斗英雄,还出现了一些先进连队,其中十一连战绩最为突出。
该连连长黄金龙、指导员罗树春、副指导员张庆和等领导同志,认真贯彻人民战争的战术原则,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民兵的配合下打了不少好仗。这次反“扫荡”以后,太行三军分区在王家峪召开表彰大会,陈锡联司令员代表分区首长宣布,授予十一连“包围圈里的模范军”的英雄称号。1942年11月2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刊登了十一连的模范事迹。
(作者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三团三营营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