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的武乡-“老鼠过街,人人争打”——介绍三分区群众性游击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庄

    来时“招待不周”,去时“热烈欢送”,是三分区此次反“扫荡”战争的最好说明。

    敌人撤离洪水两小时后,我到洪水街上巡视一周。敌人把我们涂上马粪的门板作了切菜的案板;因为土炕大部都已拆毁,敌人只能睡在街道上。他们在冲要路口构筑了简单的巷战工事,工事附近布满了大小便的渍迹。这很容易给人一种朴实的印象:敌人的行径和猪狗有多大区别呢?

    他们不敢随便行动,怕碰响地雷(厕所都被视为危险区)。虽然这样谨慎,他们在武乡还是踏响了两三百颗。

    根据地对于敌人的“招待”太冷落,这只能在“欢送”时来补偿!在洪水——蟠龙——长乐——东村的河滩里,迅速布置了隆重盛大的欢送行列。

    正规军分遣活动,在县、区、联防、村之间有分散活动的游击部队和适当集结的机动部队,随时打击敌人,对付“清剿”;正规部队的游击小组作为民兵的核心,组成严密、机动的游击网,坚持根据地腹地游击战争;配置在要点的正规军机动部队,负责解决有决定意义的战斗。

    一看到正规部队,民兵的胆子就更壮了。哪里有枪声,就自动向哪里赶过去。敌人成了落水狗。民兵们说:“再不打,还等什么呢?”遍地枪声,敌人手足无措了。

    眼看敌人要窜回老巢,部队和民兵冒着大雨,日夜在山头警戒,待机歼敌。

    敌人的牲口成群,伤兵又多,行动很笨重。走河滩虽然对其极为不利,但已不敢像窜犯我腹地时那样翻山越岭走小道了。大雨加上石头蛋,大皮鞋走在河滩里,一步一滑,敌人也实在很“辛苦”。

    部队和民兵结合,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民兵路熟,在这里打了,马上绕近路赶到那里去,5个人顶得上10个人。他们爬山相当快,使得部队的行军力无形中也提高了。有部队作骨干,民兵更加沉得住气,警戒、侦察,成为部队的有力助手。要证明这一点,我们看看14、15两日的战斗情形吧:

    14日清晨,敌人开始由洪水向蟠龙西窜。这时,沿河的山坡上,布满了部队和民兵。枪声整日没有停止过。“哧、哧”,子弹在敌人的行列里飞过去。就地停止还击吧,要耽误时间,不理吧,干生气,白白受损失。他们逃命要紧,只得选择了后一条可怜的道路。敌人经过下寨时,砰、砰两枪,一个指挥官滚下马来,接着又被打死了一匹洋马。等到他们搜索时,人不见了——这是民兵打的。第二批敌人又经过下寨,最初还是稀落的枪声,也许敌人认为还是民兵,没有理睬。但是,错了,这回是××团。当敌人进入我伏击圈时,机枪、掷弹筒一齐射击,敌人死伤了四、五十人。到处挨打,不辨虚实,在牛家岭又遭到正规军的伏击,敌人又死伤三十个。

    这里,我抄录一段武乡指挥部的第三号捷报,以说明同日由蟠龙西窜段村之敌的厄运:

    “……该敌道经胡峦岭,遭我×部伏击。待敌行经型村,又遭我××、×××村民兵打击,并踏响地雷三颗,毙敌八名。敌窜至李庄附近,又遭我×部及×区游击队打击,伤亡二十余名……该敌绕道赵家庄,又投入我×区游击队及××、××等村民兵之伏击圈内,毙敌三名、伤敌八名……”

    敌人的主力由洪水到蟠龙,30里路,几乎走了一天的时间。14日夜里,15日白天,部队和民兵先后袭击蟠龙5次,敌人乱打枪炮,惊恐异常,改于15日夜里偷偷西窜。但是,它没有想到,我们在白天已经把地形、射界……都看好了。

    这实在是一个恐怖而兴奋之夜。武乡五、六区远离河滩的民兵,下午自动向河滩靠拢;正规部队也很自然地向这里集中。

    枪炮整整响了一夜。敌人在河滩里到处窜,我们在两边山上集中射击。长乐一带的河滩很宽,敌人容易躲避。我某部于是悄悄潜入河滩里,占领有利阵地,机枪加步枪,敌人弄不清有多少人。有时候在它的队伍里响起机关枪。——真是“草木皆兵”。

    敌人没有办法前进,从洋马上卸下两三门山炮,边打边逃。黑夜里没有目标,就对着山头盲目乱射。“啊哈!谢谢——”炮弹发出火光,正是我们战士发现目标,瞄准射击的好机会呀!

    群众这时更不害怕了。从附近的窑洞里钻出来,在山上呐喊助威。这好像是一个愉快的元旦,欢呼和爆竹,震动了五峰山连绵不尽的山峦。

    当夜晚间,一直把敌人“送”回了段村。16日清晨,我随一些群众打扫战场,河滩里满是杂乱的足迹,斑斑的血迹,死牲口和来不及拖走的尸体,陷在泥里的皮鞋,敌人遗弃的抢来的衣服、枕头、炒面……

    正因为我们的武力扎根在广大群众中,它究竟有多么大,敌人是想象不到的,再加上敌人做贼心虚,情况不熟,不辨东西,自己常常把自己弄糊涂了。××村30个民兵,每人间隔几十步,占领了几里宽的阵地。只是其中的一个山包上,有一挺轻机枪。战斗打响后敌人躲过民兵,奔向对岸,那里却有正规部队一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区民兵又抬来十几门土炮,配合×部一门迫击炮,同时发射,完全把敌人吓慌了、压住了。灵活的战术为革命武装所掌握,其威力真是无穷的啊!

    (此文着于1943年,为尊重原着,未作改动)(作者抗战时曾任华北新华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后任新华社社长兼总编辑、文化部部长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