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演习,有地面部队,有空军协同,只是没有海军。这样的演习对军队有鼓舞作用,经过训练再搞实兵演习,可以提高部队实战水平。多年没有搞了,还是搞一次。”
邓小平捏着烟头又吸燃一支烟,扬了一下手掌:“就按第一方案搞一次,节约一点儿,总参具体抓。”
院门准时敞开,挂着“辰5”字号车牌的两辆黑色高级轿车正好驶到,一先一后滑入院子。
这是1981年3月10日上午。
车上下来的是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和副总参谋长张震。礼貌有素的工作人员迎住两位将军,说:“首长在等。”便前行引路。杨得志迅速瞥一眼院落,迎春花和桃花欲开未开,枝上交凝着冬的冷峻和春的含蓄。
向首长汇报的谈话预定内容是:总长向中央军委主席汇报北京军区组织战役演习的方案与军委办公会议意见。在这以前,张震副总长已于3月6日呈上请示信。邓小平这么快召见,看来拍板的时间已经到了。
杨得志敬礼。邓小平伸出手,杨得志握过,侧开身让给张震,接着各自落座。开门见山,话题直接进入演习事项。见邓小平就这么简单,不必多问候,他也不会同你拉家常,约什么事就谈什么事,一二三四,谈完就完,他征求你意见,你抓紧扼要说。他拍了板,你不要再多啰唆一句,否则必碰钉子无疑。作为兵员人数居世界军队之首的中国军事统帅,他说一不二,而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之前,他也威重令行。
杨得志说:“我们简要地把演习的方案向您汇报一下。”
张震送上演习的立案企图。
邓小平说:“这个图我看过了。”
这显然是说,整个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既如此,杨得志当即大幅度压缩汇报内容,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预想的三个方案作简要说明,然后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汇报。
邓小平磕磕烟灰,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从张震脸上转向杨得志。这是听取详细汇报的准备姿势。工作人员为来客送上茶杯,无声退下。有专人记录。
杨得志身体微微前倾,汇报说:“演习拟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按北京军区汇报的××万人的方案;第二方案,压缩到×万人左右;第三方案,只搞图上作业。这三个方案考虑的根据,主要是调整时期要动用这么多的部队,动用这么多的钱,比较困难。在来之前,军委办公会议也研究了一下。有的同志说,按第一方案演习花钱太多;政治上对苏联有没有影响?所得的效果又如何?还有的同志说,只动用××军加上一点训练保障,部队不做大的调动,可以节约一些。办公会议其他同志也认为规模小一点好,节约一点好。”
邓小平轻微颔首,吸了口烟。
杨得志接着说:“今天上午我又同秦基伟同志电话商量过,他还以为按第一方案好。我们考虑第一方案主要是花钱多些。”
邓小平含蓄地说:“我曾经听到过他讲过演习的设想,没有讲要花多少钱。”
杨得志两手交握,身体前倾,说:“到底怎么确定好,请邓主席指示。”
张震对第一方案作了一些补充说明。他表述得简洁清晰。杨得志均已说清,不再补充,两人静静地望着军委主席,请他定夺。
邓小平一步到位:“由于演习,在政治上会不会引起苏联有什么反应不要考虑,这与海军编队在海上演习不同;海上演习可能引起人家猜想,我们只是在陆地上搞演习,与海上演习就不一样了。苏联也搞嘛!苏联每年要搞多少次,规模也不小,也没有政治上的反应。我们过去也搞过嘛!”
杨得志、张震很专注地听着,并不去碰茶杯。77岁高龄的邓小平说话缓慢,但很有力度,左手夹着烟,右手时而有个强调动作。思路惊人的敏锐,一句话一层意思,环环相扣。谈完国外,话题回到国内。
“搞这么一次实兵演习有好处,我们的部队可以实际锻炼一下,也可以看看部队训练的成果。这样大规模的演习,我们好久没有搞了……”
“还有一个,”邓小平竖起一根指头,“搞这么一个演习也是给军队打打气,我们好久没有打仗了;我们同越南打了一仗,这不是合成军。要搞合成军,天上地下该有吧!这次演习,有地面部队,有空军协同,只是没有海军。这样的演习对军队有鼓舞作用,经过训练再搞实兵演习,可以提高部队实战水平。多年没有搞了,还是搞一次。军委常委同志不是都同意吗?”
杨得志说:“对立案企图没有不同意,只是感觉规模大,花钱多。”说这话的时候,杨得志还在思索,邓小平讲的是演习问题,但着眼点显然是从政治战略上考虑,给部队打打气,有鼓励作用,无疑这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毛泽东讲话喜欢旁征博引,从侧面点拨。邓小平是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但共同特点都是深入浅出,大话小说,看似不经意地即兴发挥,深意却潜在里面。前面所说,表面也没离开方案,但实际上已超出方案和军事范畴,是在从政治上为演习规定指导思想。
果然,话锋又翻出一层。
“部队阅兵式、分列式也好久没有搞了,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对部队作风培养都有教育意义,现在有的部队懒懒散散不像个样,我想适当的时间要搞一次阅兵。阅兵对军队在人民的观瞻中有好处。现在人民不知道军队在干什么,经过阅兵式、分列式,把军队摆一摆给大家看,给人民看,这样更加强了军民关系,对加强军队训练也有作用。”
杨得志默记——阅兵,观瞻,军民关系。
张震说:“去年××军搞了一次阅兵,空降兵走得最好,大家反映很好。”
邓小平说:“那次演习听说搞得不错,那次演习规模不大。”
张震说:“那次演习是一个师,也用了空军。演习的钱花了××万元,动用储备物资××万元,主要是油、弹药要钱。”
邓小平说:“就是花油多一些,现在我们油还不多,打的炮弹也多一些。”
邓小平捏着烟头又吸燃一支烟,扬了一下手掌:“就按第一方案搞一次,节约一点儿,总参具体抓。”
张震说:“杨总长是领导小组组长,具体的请秦基伟同志搞。”
邓小平说:“看看部队这次搞得怎么样,这样的规模我们过去没有搞过,关键问题看这次的组织能力怎么样。”
张震说:“北京军区集训干部已搞过四次图上作业,已经有一定基础。”
邓小平说:“演习时各军区首长、各军兵种首长要组织一些干部来看,总参要抓。这笔钱还是要花,要搞好一点儿,要把部队的气鼓一下,要把军队训练得像个军队的样子,用炮弹可以,就是油多花了些。现在主要是生产不出来。”
邓小平讲了个用炮弹多的战例,讲着讲着自己先笑了,邓小平难得这么开心。杨得志、张震也会心微笑。
张震请示:“如果这样搞,要用一笔经费,要动用储备物资。”
最后,邓小平说:“好吧!就这样。”
张震3月6日的请示信已平展在案头,邓小平提笔批示:“同意第一方案,力求节约。”
(张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