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战友情深-邓小平与李富春:战友情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邓小平感激地望着李富春说:“像王稼祥这样马列主义水平高、党性强的同志,希望在党内能多一些就好,这样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能更快地胜利。”

    “今天吃了蔡大姐亲自炒的菜,我从宁都到瑞金的腿力一定会加大些,步子迈得更快呵!”

    明亮的月色给睡眠的山峰洒下银色的光芒,山林中,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升腾着,与月光交合着,散射出朦胧的光泽,仿佛给翠微峰的山峦披上了一件极薄而又神秘的白纱,使夜色中的翠微诸峰显得更加缥缈神奇。

    1933年6月下旬的一天,烈日当空,暑气逼人,正在荒岗上挥锄劳动的邓小平接到调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命令。他一面用毛巾揩去额上的汗水,一面细读命令全文。他二话没说,立即回到住处打点行装,背着背包从劳动驻地赶到中共江西省委转干部关系。邓小平劳动的村庄距省委机关所在地约有十余华里,步行个把小时就到了。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省军区司令员陈毅、省委妇女部部长蔡畅等老战友热情地接待了邓小平,当晚设便宴招待他。与其说“便宴”,不如说是“打牙祭”更切合当时的情景。4位省委负责同志除曾山一人外,都是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同学和兄长、大姐,今天在特殊的背景下相聚,大家心里都很高兴,寒暄之后,陈毅豪爽地说:“我出两个铜板,派通讯员到墟上砍几斤猪肉,再买点辣椒、大蒜,炒一半、红烧一半,再打点水酒,请小平同志吃一顿饭吧。”李富春和蔡畅也很赞同陈毅的倡议。李富春说道:“好,好!小平同志这段时间劳动辛苦了,在农村油水少,还吃不饱饭,今天我们大家在一起热闹一下,算是饯行吧!”

    曾山是个直性子,边说边吩咐通讯员去买菜。他知道四位老友在一起机会难得,便大包大揽地说:“这些事情都交给我来办,你们4个老同学在一起好好叙谈吧,保证晚上大家吃好。”

    邓小平高兴地说:“曾山主席如此热情,小弟不敢当呀。”他从内心对曾山充满感激之情。

    曾山说:“小平同志不必客气,这些日子里对你照顾不够,但是你也知道,环境不允许呵,要不,上头(指临时中央的‘左’倾领导)还指责我们对你整治不得力哩!”曾山讲到这里,蔡畅听了,忙制止道:“好了,不讲这些了。快到里屋去喝茶吧。”说着将邓小平、陈毅等引到里间来。

    这是一幢老式的祠堂,砖木结构,前后两间。李富春、蔡畅夫妇住在靠东边的一个套间,外边办公,里面住人。邓小平、陈毅坐定后,李富春给每人泡了一碗九龙山茶,香味浓馥,沁人心脾。蔡畅从厨房里给邓小平端来一盆洗脸水。邓小平擦完脸后,一边品茶,一边抽烟,向这几位老同学谈了自己被“左”倾领导整下去后劳动的经过与感受。邓小平特别感激地提到,他想不到王稼祥同志竟发现了他,向博古多次推荐,据理力争,才有今天重返瑞金并到总政治部工作的机会。李富春听了,很有感触地说:“王稼祥同志是一位正派的领导干部,他和其他人的思想观点不一样。早在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上,就不同意对毛泽东的批判,他还挽留毛泽东在红军中工作,很难得呀。”李富春讲的这些话,打破了邓小平心中的疑团。他又接着说:“最近,我在瑞金沙洲坝的下霄村向临时中央汇报江西省委工作后,特地抽空去白屋子看望了正在总政治部养伤的王稼祥同志,言谈中我提起了你,为临时中央不公正地处理你讲了几句公道话。想不到他听后很激动,立刻表示要向党中央反映,让你来他这里工作。稼祥是一个心直口快、爱惜人才的人,他还希望我也到总政治部工作哩。”1934年9月长征前夕,李富春果真调总政治部任副主任,长征途中任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邓小平听了李富春的介绍,心中恍然大悟。我们的党,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像王稼祥、李富春这样以革命事业为重,敢于在关键时刻保护同志,相信同志,并把他们安排在党所需要的岗位发挥其作用的人,革命事业才总是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党才那么生气勃勃。想到这里,邓小平感激地望着李富春说:“像王稼祥这样马列主义水平高、党性强的同志,希望在党内能多一些就好,这样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能更快地胜利。”

    陈毅听了也有同感,连连点头称是。他是一位很出色的红军指挥员,文武双全,然而,“左”倾领导长期不重用他,撂在一边不管,几年来一直待在江西军区地方部队工作,很少有上前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机会,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眼看前方战斗节节失利,苏区地盘日益缩小,陈毅内心十分沉痛。他希望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以后向王稼祥好好反映。陈毅说:“王稼祥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他在党内、军内有说话权。”邓小平看到陈毅深沉的目光,完全明白陈毅的心情,他频频点头。

    李富春、陈毅和邓小平正谈论到兴头上,蔡畅走进来说:“饭菜已上桌了,今天我们高高兴兴地陪小平同志喝几杯吧,祝他一路顺风,从宁都七里村顺利地到达瑞金沙洲坝新的工作岗位。”蔡畅边说边请小平同志进餐。这4位在法国巴黎时的老同学,情谊是非常真挚的。邓小平见蔡畅满面红光,心想她在厨房亲自动手掌勺,一定是烟火烤红了脸,感激地说:“今天吃了蔡大姐亲自炒的菜,我从宁都到瑞金的腿力一定会加大些,步子迈得更快呵!”

    李富春、陈毅、邓小平、蔡畅4人围着方桌边喝酒边交谈,十分畅快。他们从巴黎的塞纳河谈到莫斯科的红场,从上海的白色恐怖谈到广西百色的起义烽火,从瑞金的上任谈到会、寻、安的大好革命形势。4人兴致越谈越浓,一顿饭从暮霭初起吃到月上柳梢的时候。

    这天晚上,一轮明月高嵌在无垠的天幕上,向大地洒下祥和与安宁。在这令人神往的夏夜里,陈毅借着酒兴诗意大发,他颇有兴致地说:“东坡居士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几个,从法国巴黎回国后,一直忙于革命斗争,和小平同志一直难得见面,这次分别,又不知何日相会,我们何不到外面走走,共共这个婵娟。”

    “要得。”邓小平首先赞同,李富春、蔡畅也觉得这个主意好,4人一同来到屋外。

    宁都七里村的夜色美极了。村后的翠微峰,森然耸立,巍峨的群峰绵延数十里。此时,明亮的月色给睡眠的山峰洒下银色的光芒,山林中,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升腾着,与月光交合着,散射出朦胧的光泽,仿佛给翠微峰的山峦披上了一件极薄而又神秘的白纱,使夜色中的翠微诸峰显得更加缥缈神奇;七里村村前的水塘,荡漾着粼粼的月光,青蛙的鸣唱更增添了欢愉的情趣。

    陈毅对宁都的夜景赞不绝口,不禁吟起诗来。邓小平则并不以为然,他认为瑞金的风景不亚于宁都。他向陈毅介绍说,瑞金的城南有一座山峰,山峰上耸立着一座白塔,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裹着白塔分外好看,加之塔下绵江悠悠流淌,更有一番心旷神怡的感觉。陈毅听得出,这不仅是瑞金的风景美,而更是邓小平愉快心境的流露。提起瑞金,担任过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便有一种亲切感。这次回瑞金,邓小平将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工作,因此他的心情是愉快的,言谈也充满自信。

    李富春、邓小平、陈毅、蔡畅4人在七里村村前村后尽情漫步,谈着他们喜爱的话题,直到夜色阑珊、万籁俱寂。整个夜晚都回荡着4位老友的谈笑。

    从宁都到瑞金城90多公里,而瑞金城到沙坝有七八公里,加起来足足有100多公里,中间要经过梅江、长胜、戴坊、大柏地、黄柏圩,全是崎岖山路,只有以步当车了,足足要走两天。李富春、陈毅和蔡畅设法从江西省军区后勤部要了一匹马,派了一位通讯员护送邓小平去瑞金。第二天黎明时分,邓小平带着他们的勉励与祝福,跃马扬鞭,告别宁都向赤都瑞金前进了。

    (宗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