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心合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来自于良好的心态。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因为它是智慧与力量的源泉。让我们关注内心的修为,因为这是事业成功的根本。
——拿破仑·希尔
1.挺住!成功就会来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大胆尝试,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或许,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时或者是多次的失利挫折,但是,只要能够坚持,就不可能永远与希望绝缘。
莎莉·拉斐尔是美国著名的播音员。在她30年的职业生涯当中,有着18次被辞退的经历,然而,拉斐尔并没有任何的悲观情绪,而是锲而不舍地追求,一次次地尝试,给自己制造机会,她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当时,美国的几家著名无线电台对女播音员都没有任何的兴趣,认为她们的声音无法吸引听众,当拉斐尔前去应聘的时候,没有一家公司肯接纳她。但是拉菲尔毫不气馁,开始苦练西班牙等各国语言。当多米尼亚发生暴乱事件的时候,她不顾个人的安危,自费到事发现场进行采访,之后把她的报道出售给电台。
终于,有一个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的经理看中了拉斐尔的能力,对她的构想也表示支持。正当拉斐尔处在兴奋的等待中的时候,那位经理却离开了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受到打击之后的拉斐尔并没有放弃,而是前去拜访另一位负责人,可惜最终没有什么结果。拉斐尔只好再寻找其他人,终于,第三位负责人答应了聘用她,但是却要她主持政治类的节目。
拉斐尔对政治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政治事件发展方向之类的东西更是所知不多,很害怕自己不能够取得成功。她的丈夫鼓励他说:“你没有做过政治类的节目,未必就代表你不能够取得成功,大胆地尝试一下吧,你一定能行的。”
1982年夏天,她终于走进了播音室。在7月4日国庆节那天,她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向听众们介绍国庆节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还请听众朋友们利用电话热线来表达他们在节日的感受。
她的努力获得了听众们的极大欢迎,一夜之间,拉斐尔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到现在为止,拉斐尔成为了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每天收看她节目的人有800万人之多。
拉斐尔谈起这段经历的时候说:“在求职的过程中,我被辞退了18次,按说应该被这些挫折击溃,或者转向其他的行业,但是我总觉得只要是再尝试一下,就能够成功的。因此,每次的挫折对我来说,都是吹响下次战斗的号角。”
这个世界上有着千差万别的面孔,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却是很小的,往往因为这些很小的差异,造成了事业人生的巨大差距。只有不断地调节心理状态才能找到成功的机会。
成功者与失败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失败者走了九十九步,而成功者走了一百步。失败者跌下去的次数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站起来的次数比失败者多一次。当你走了一千步时,也有可能遭到失败,但成功却往往躲在拐角后面,除非你坚持走下去,否则你永远不可能成功。
很多时候,只需再坚持一会儿就会峰回路转,成功的曙光就能到来。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29天过去了,他一部车也没有卖出去。最后一天,老板准备收回推销员的车钥匙,请他明天不要来公司。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有到晚上12时,我还有机会。”
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午夜时分,传来了敲门声。对方是一位卖锅者,身上挂满了锅,冻得浑身发抖。卖锅者是看见车里有灯,想问问车主要不要买一口锅。推销员看到这个家伙比自己还落魄,就忘掉了烦恼,请他坐到自己的车里来取暖,并递上热咖啡。两人开始聊天,这位推销员问:“如果我买了你的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卖锅者说:“继续赶路,卖掉下一个。”推销员又问:“全部卖完以后呢?”卖锅者说:“回家再背几十口锅出来卖。”
推销员继续问:“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锅越卖越多,越卖越远,你该怎么办?”卖锅者说:“那就得考虑买部车,不过现在买不起……”两人越聊越起劲,天亮时,这位卖锅者订了一部车,提货时间是5个月以后,订金是一口锅的钱。
因为有了这张订单,推销员被老板留下来了。他一边卖车,一边帮助卖锅者寻找市场,卖锅者生意越做越大,3个月以后,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货用的车。
推销员从说服卖锅者签下订单起,就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户。同时,从第一份订单中,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推销是一门双赢的艺术,如果只想到为自己赚钱,是很难打动客户的心的。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帮助客户成长或解决客户的烦恼,才能赢得订单。秉持这种推销理念,15年间,这位推销员共卖出了一万多部汽车。这个人就是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
人如果有恒心,再困难的事情也都可以做到;如果没有恒心,再简单的事也做不成。不要因为昨日的成功而满足,因为这是失败的先兆。要忘掉昨日的一切,是好是坏,都让它随风而去。要信心百倍,迎接新的太阳,相信“今天是此生最好的一天”。
成功需要有坚持到底的心态,需要持之以恒,当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时,请对自己说:我还有机会,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
2.从失败中学习,从失败中成长
失败是一所没有人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
闻名世界的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在被问到他如何设计出独创一格的服装时,谈到两个颇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是他认为自己所设计的服装只完成了“部分”,而把一半创作的空间留给穿衣服的人。这样,穿衣服的人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并且使同一件衣服有极大的不同。依这个观念设计出来的服装不容易失败。
二是他选择衣服布料的时候,总是请布厂拿出设计、印染、纺织失败的布料,他则依照这些被公认为“失败”的布料找到灵感,裁制出最具独创与美感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总是独一无二,引领着世界的服装潮流。
三宅一生的话给我们许多启示,他无疑是当今日本最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因为他,日本服装业得到国际性的尊敬,东京的服饰新潮才得以与巴黎、纽约、米兰抗衡,成为世界流行的中心。
三宅的“失败哲学”颇有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生活的进程最重要的是有成功的进取心,但是,成功不是必然的,唯有在失败的圈子里找到成功的果实,才能创造真实的成功。
美国现代大画家路西欧·方达,早年画油画时受到挫折,心情大为恶劣,有一天在画布前竟一笔也画不下去,他生气地拿起一把刀把画布割破了。在画布破裂的一刹那犹如电光石火,他马上有了一个灵感:“割破的画布算不算一种创作呢?”
于是把另外的画布拿来,一一割破,然后公开展览,竟使他创造了新的艺术观,成为一代大师。
当然,像他们这样在失败中求取成功的人,历史上数不胜数,我们可以把这种失败称之为“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因为他们被失败的苹果击中,才碰击出成功的火花。
佛经里有一句话:“众生以菩提为烦恼,菩萨以烦恼为菩提。”或说“烦恼即菩提”,意思不是烦恼等于菩提,而是说有慧心的人总能在烦恼中找到智慧,而且为了治愈更多烦恼产生更高智慧——平顺的人通常不会比愈挫愈勇的人有智慧,真正的智者往往能不惮失败的烦恼。安乐令人沉沦,忧患反而激发生存的力量,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失败当然是一件可怕的事,几乎没有人喜欢失败;可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成功者。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在人生后半段成功的人,是由于他们在人生前半段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的灵感。”唯有在失败中成功才不只是形式与事业的成功,而是连心灵也成功了。
有一位先生任职于旅行社,他工作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制作团体旅行的简介。他曾经因为犯了错,使得奖金全额被取消。如果是简介或商品目录上的附录弄错也就算了,可他的严重错误却是不能原谅的。正确的应该是“欧洲旅行169000元”,他将之标成“欧洲旅行69000元”,就那样印制在简介上,而且被发到各分店去,后来接到许多客人打电话来质疑:“怎么说的和印的不一样呢?”因而形成致命的失误。
在那件事发生了十年后的今天,这位先生成为旅行业杂志的总编辑。他之所以能够提升,是因为强烈感受到校对是多么的重要。
从那之后,这位先生进入编辑学校拼命学习。也因为这次的教训,使他从旅行业转行到出版业,后来又独自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假如那时没有因为校对书稿而一败涂地,今天的这位先生也许还未确立自己的毕生事业。
成功也是在失败之中诞生的,这意味着在被允许的范围失败,可当为锻炼自己的机会。正是因为有失败的经验,不但知道了工作的秘诀,也学习了生存的智慧,并能对他人产生同情心,抓到得以实现愿望和成功的契机,所以失败乃人类成长所不可或缺的。没有体验过失败的人,就无法尝到成功的滋味。
3.逆境,会让你拥有坚强
不经历巨大的困难,就不会有伟大的事业。没有逆境,你永远也没有办法拥有坚强、忠诚、谦逊及毅力等品质,而这些是成功必备的条件。当你所有逃避的道路都被封闭时,你将会为自己迅速地发现成功之道而感到惊讶。
有两个商人聚在一起,由于他们生意的不景气,话题聊着聊着便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最近的生意状况上。
甲叹了一声道:“唉!生意可真是越来越难做了,连续几个月,我都在亏损的状况下惨淡经营着,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乙安慰他说:“你的那家店开了一二十年了,老顾客多得是,我想只要能够咬紧牙关撑一撑,好日子很快就会重新再来的。”
甲继续抱怨道:“哪有那么简单?你不知道我的苦啊!前一阵子我投资股票市场,赔了一大笔钱,再加上向银行贷款的利息,弄得我根本喘不过气来!”
乙还是耐心地劝他道:“别那么灰心,你不妨想一想,我们都是白手起家的,当初不也是一无所有,凭空闯出今天这一番局面的吗?就算真的什么都没了,以你在商场上的能力,还是可以重新站起来的。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全都是上帝给我们的,它现在想到要收回去一点,不也是正常的吗?”
甲听了老朋友的话,低头想了许久,突然冒出一句令乙为之傻眼的话来:“你说的有道理,那么,可不可以请你帮我向‘上帝’求求情,请他像在给我的时候那样,慢慢地收回去,而不要像现在收回得这么快……”
面对失败时,有许多人会有诸多的抱怨,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拥有上天的祝福,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终将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差别只在于时间的快与慢而已。
有这样一个故事:
家境贫寒的罗丹5岁时被送进附近的耶稣会学校。上学第一天,他兴高采烈地走进校门,欢快劲儿立即一扫而光——古老的校舍是那么灰暗阴森,中年的耶稣会教师是那么冷酷严厉,直让罗丹心惊胆战。他不适合这里,心情也一直很糟糕。
罗丹似乎前世就与画画有缘。还在他入学前,罗丹就开始自己学画画,非常入迷。但他目不识丁的父亲却一心想让罗丹成为一个能干活养家的男人,并不指望他成为什么画家。当他得知罗丹画画的事后,硬是抡起皮带,逼着罗丹把他画的画和姨妈送给他的笔扔进火里化为灰烬。
在学校里,因为罗丹成绩太差,老师也禁止他画画。一次,罗丹画了一副罗马帝国的地图,被教师用戒尺狠狠揍了一顿,小手被打得通红,以致一个星期不能拿笔。
在大姐的帮助下,罗丹终于进了一所免费美术学校学画。罗丹的教师勒考克是巴黎最杰出的教师,他厌恶美术学院死板僵化的教学方式,常常劝学生不要去追求那种缺乏生命力的艺术。
罗丹很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画技大有长进。一段时间后,勒考克发现罗丹的素描已有了相当的功底,就鼓励他进油画班学习。尽管他画了许多草图,却只能堆在一边。万般无奈之下,罗丹只得决定放弃学习油画。但勒考克觉得这位很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因为买不起颜料而终止学习非常可惜,就动员罗丹到雕塑室进行训练。
灰心丧气的罗丹什么也不想学了。但勒考克认定罗丹是好苗子,把他严厉地数落一通后,带他走进雕刻室。面对雕刻室里满地一堆堆湿乎乎的粘泥、橡皮的胶泥、赤褐色的陶土和一块块的大理石,以及好些梯子、支架和刀具,罗丹一下子被这个新鲜的世界吸引住了。
罗丹常常食不果腹,疲惫不堪,午饭总是在路上边走边随便吃点东西,但他心里很明白,不管怎么样,总不能半途而废。他每天从巴黎的这一头赶到另一头,对这座城市的街道、广场、花园、大桥和古代建筑,还有著名的塞纳河两岸的大道,他都满怀深情,了如指掌。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画了成千上万幅写生。他没有休息日,星期六晚上泡在家里根据记忆画想要雕塑的人物草图,星期天则整天呆在家里用粘土进行创作。
三年过去了。罗丹请求勒考克推荐他考美术学院。在得到老师的同意并得到另一位雕塑家的推荐后,罗丹信心十足地去参加美术学院的考试。考试要求每天用两个小时总共在6天内完成整个人像,罗丹觉得这是做不到的事情,但还是抓紧时间干了起来,两天过去了,他才在纸上画好了草图,而多数考生已塑完了一半,但他们的作品都显得光滑而没有生气。在最后一天,罗丹的作品虽然没有完全塑成,但他感到已是所有考生中最好的。
但是,罗丹的报考表上填着“落选”。第二年、第三年,罗丹的报考表上依然写着“落选”!
罗丹泪眼模糊。当他踉踉跄跄地走出考场时,一位学画的朋友告诉他:“你是个天才的雕塑家,但因为你是勒考克的得意门生,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录取你,否则就等于他们赞成勒考克的艺术主张了。”
尽管罗丹此时几乎痛不欲生,还是强忍着深深的挫败感和委屈进入修道院工作。而修道院院长却支持罗丹成为一名艺术家。一年后,罗丹离开修道院,此时,勒考克把自己视若生命的工作室交给罗丹。
也许正因为这样,完全没有了退路的罗丹,终于用他的智慧和刀具,在世界雕塑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尊不朽的雕像!
可以想见,如果面对父亲的责骂、经济的拮据、生活的艰苦以及美术学院的排斥,罗丹退缩了、消沉了、放弃了,那么世界会永远失去一位伟大的雕塑家!
歌德说:“只有两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得以完成伟大的事业:力量与坚忍。”力量只属于少数得天独厚的人;但是苦修的坚忍,却艰涩而持久,永不放弃,才能与糟糕的际遇不懈而顽强地斗争。因为它那沉默的力量,是随时间而日益增长的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
4.绝地也能生花
心理专家说过,人的心情是有周期的:当心里很闷的时候,就是到达心情周期里的低谷了。当你有了一种绝望的感觉时,就说明你的心情高潮期已经过去,到了所谓心情周期里的低谷。
多数人都有感到绝望的时候,但一定要告诉自己,给自己一点希望,在绝望中找希望,坚信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也一定会找到希望。只要给自己希望,就会有见到太阳的一天。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必将辉煌。
有这么一个家庭。夫妻双方都40多岁了,还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他们夫妻俩的工作单位效益都不好。她对他说:“只要不下岗,什么苦我都能吃。”他说:“没事,别怕,有我呢。”然而,后来是他先下了岗。
这让他很感到很意外,他是单位的业务尖子,但没想到第一批下岗的会有他。但他还和往常一样去“上班”,带着她给他做的盒饭。晚上按时回家,大家都以为他还在上班。
寒冷的冬天,他无处可去;去找工作,四处碰壁。冷得不行了,就坐三块钱的环城地铁,在里面待上半天,等身体暖和了再出来。
第一个月,他的工资没有拿回来,他对她撒谎说:“我的工资在地铁里被人偷走了。”她说:“没事,你别急。”
第二个月,他找了份汽车修理的工作,又脏又累,有时候很晚才回来。她问,你身上怎么有这么重的汽油味?他说:“我和朋友学开车呢,将来,我们也买辆车开开。”
第三个月,他被人家解雇了,便跑到煤厂拉煤,那是最苦最累的活。但为了妻子和孩子,他必须干。因为40多岁,他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了,即使是这个工作,还有好多人排队等着呢。
干了一天活,他必须把自己洗干净,否则面目全非的他让人根本认不出来了。他在一个极便宜的澡堂子洗澡,一次两块,那里放着一套要换的衣服。那天晚上,他下了班去洗澡,一进澡堂,他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正在招呼女客人换衣服——女宾部最近开展了搓澡业务,搓一个人可以挣到三块钱。
妻子没有认出他来,因为他一脸的黑。
那天晚上他问妻子:“你们单位忙吗?”
妻子说:“忙,累死了。”
第二天,他没去拉煤,而是偷偷跟着妻子,妻子又进了那家澡堂子,她根本没去上班。他打电话到她的纺织厂,人家说,早散架了,两个多月了。
原来她也下岗了!
但是她怕给他增加压力所以没告诉他,她一个人承担着下岗后的痛苦、这个最怕下岗的女人,却用自己坚强的臂膀让他感觉到了宁静。
连他们的女儿也懂事了,学会了做饭,不用让大人催着学习了,并且也不再要那些化妆品和漂亮衣服了。
那天在灯下吃饭,她说:“你的手越来越黑了。”
他说:“你的手越来越白了。”
他们的手握在一起,为了生活,为了家,他们都在努力地和生活抗争着。他把她搂在怀里说:“明天你生日,我请你洗个澡,花三块钱让别人给你搓搓背。”
她哭了,颤抖在他的怀里,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她说:“有一天,当我看到你拉煤时,我就知道,你是一个让我一辈子吃苦都值得的好男人,因为你能为爱承担。”
一年之后,他们开了一个小吃店,他学会了厨艺,而她则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小店弄得干净整洁。又过了一年,他们真的有了自己的车,虽然是一辆二手的夏利,但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开着去郊游了。女儿考上了一所好大学,一切都那么美好。
他说:“知道为什么我们过得这么好吗?”
她答:“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从来都想着为爱承担所遭遇的一切。”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生存,首先就是要接受现实,不管你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你都要能够承认,这就是你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实事求是地想办法去走出困境、超越困境。常听人说:“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其实,困难、挫折、失意并不可怕,因为,它可以将一个人击倒,但是绝不会把一个人击垮!有道是“石压笋斜出,崖悬花倒生”,“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当你以为自己走到绝境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绝望的人,而是要挺直腰杆,大声对自己说:“我明天一定能够战胜绝望,走出绝境!”
常听到有人怨天尤人:“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看自己手中拿的总是“劣等牌”,看别人活的总比自己潇洒。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其实,深入到每个人的背后,哪个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天赋优越固然好,然而,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岂能尽如人意?
《庄子》中有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
上天赋予了子舆很多缺陷:驼背、隆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的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自己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我都可以充分使用,没有理由要讨厌它!‘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怨不会侵到我心中。”
子舆是多么坦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毫不自暴自弃,而且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化劣势为优势。古人何其通达!然而,现实中有些人的优势比子舆高出百倍,也有才有智,却经受不住别人的“言语轰炸”,最后,在自怨自艾中迷失了自我。
曾经,有位学者在外国进修期间,有家公司以十万美元的年薪聘他为工程师,他婉言谢绝。回国后,他月薪只有百余元仍夜以继日地工作。后来,他感到无尽地伤心,因为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太多,他穿西装,人家说他“崇洋媚外”;他蹲书店,有人说他“书呆子”;他说话直来直去,有人说他“傲慢”;还有人说他妄图夺老校长的“交椅”……后来,他甚至连论文也不敢发表了,以免人家说他“捞外快”、“谋私利”。由于摆脱不了自怨自艾的困境,进也不成,退也不是,因此他最终一事无成。
事实上,社会各个阶层都不乏游手好闲、喜欢指责、耍弄有实干能力者的小人,尤其在“权”和“利”面前,使绊子的多、诽谤的多、穿小鞋的多……这就是社会,社会现实是复杂的、险恶的,不尽如人意的,不凑巧的事、倒霉的事、煞风景的事,构成了生活的经纬线,不要把社会生活理想化,承认现实生活的丑陋与不足,正确认识环境所造成的困境,你才能有办法去超越现实,改变命运。
现代人生活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生活在不良的环境里,应学会超脱、学会寻找快乐,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愉快地生活。
古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得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结论;但我们应该相信,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幸运,也不可能永远被厄运纠缠。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难题,我们既要接受这种现实,同时又要超越这种现实,不要抱怨,而要以通达的态度去面对,要相信:命运由我们自己创造,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面对现实”这话好像总是说给一些陷入困境的人的,其实,现实也未必是苦涩的,现实只是那种平平常常的样子。觉得苦涩的,只是无奈又不得不面对的心态。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这是改变的基础。在离弃现实的时候,现实是苦涩的;当直面现实的时候,现实就会显出本来的样子。在渐渐的变化中,现实不再那么僵硬和冰冷,也会慢慢显现出光明的色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