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的心态创造生命的奇迹
积极的心态会促进你的身心健康,延长你的寿命,还可以挽救生命。
下面的一件小事就可证明着一点。
医生说:“这孩子不能活了。”
他们所说的孩子是个刚生下来两天的婴儿。
“这孩子一定会活下去!”父亲回答道。这位父亲具有积极的心态——他有信心——他相信祈祷,更相信行动。
他开始行动起来了!
他委托一位小儿科医生照顾这个孩子,这位医生也有积极的心态,作为一名医生,以他的经验,自然给每一种生理缺陷都提供了一个补偿和指导。这孩子最后确实活下来了。
有一篇文章报道的是:
一位62岁的建筑工程师回到家里,上床睡觉时感觉胸痛、呼吸急促。他的妻子比他年轻10岁,非常害怕,她怀着希望为丈夫按摩,试图促进他的血液循环。但是,他还是死了。
丈夫突然的离世,让这位妻子很难过,这位妻子对她的母亲说:“我活不下去了!”
于是,这位妻子承受不住心理上的打击也死了。她和她丈夫是在同一天死的!
那活了的婴儿和那死了的妻子足以证明,积极的和消极的心态同样具有强大的力量。积极的心态让你获得生命的正能量,消极的心态让你减少生命的正能量。
下面有一则与死神抗拒的患者,靠着一颗乐观的态度,战胜了病魔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找回了生命。
在常人眼里,患上肝癌几乎就等同判了死刑。可是有一位身患肝癌五年的患者不仅神奇地活了下来,而且消除了病灶,吓退了死神。
李岳今年48岁,是一名医生。一次正在打乒乓球的他,突然感到胸腔一阵剧烈的疼痛。于是,他马上到医院做B超。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肝左叶上有一个巨大肿瘤。职业知识告诉他,这极有可能是肝癌。为了得到准确的诊断,他来到上海某医院做病理切片。诊断结果是,他确实患上了肝癌,而且是中晚期。由于肿瘤太大,医院切除了他的整个肝左叶。
手术九个月后,李岳的肝癌复发,右肝脏上也布满了珍珠一样小肿瘤。医生对他说:再次手术无济于事,尖端的射频消融术和伽马刀也派不上用场,只能换肝或介入疗法。李岳选择了介入疗法。在此后的四年多里,他做了10多次介入疗法。癌细胞一直威胁着他的生命。
从得知李岳患上肝癌时起,妻子经常是以泪洗面,晚上难以入睡。可是,李岳却一直心态坦然。当时,妻子担心丈夫因这种病而心里不好受、睡不好,便买来一些安眠药准备给丈夫用。但令妻子感到意外的是,李岳根本不用吃药,便呼呼大睡了。
在李岳去上海做手术,家人和朋友送他上车时,都担心他会死在手术台上,因此暗暗流泪。可是,李岳却笑眯眯地挥手向大家致意,好像他是去外地考察一样,根本没有把做手术当成一种痛苦、难受的事。在准备手术时,他也是从容镇定、呼呼大睡。手术前,还是医生把他叫醒的。
由于良好的心态,加上积极的治疗,李岳的病情出现了神奇的逆转。在对肝癌病情做“血管造影”等检查中,他的肝癌细胞已不见踪影。之后复检,他的肝癌病壮已经消除。
读了以上的案例后,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乐观的心态是战胜一切苦难的前提,放下心里的包袱吧,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战胜病魔。对生活、生命、未来的乐观心态,尽管癌症并非绝对导致生命的终结,我们却知道,要想战胜它,非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不可,一种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生活得一道坎一道坎地迈,而治疗得一期一期地做,相信每做完一期,就是一次同病魔斗争的胜利。应该微笑面对病魔,不要脆弱,要坚强。不要眼泪,要微笑。不要悲观,要乐观。不要绝望,要积极!
2.积极心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人们常说,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搞来搞去,影响命运的还是心态。对于我们凡人来说,任何事情,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好的心态,这也是普通大众的共识。
奇迹是心态积极的人创造出来的。一个人如果是个积极的思维者,喜欢接受挑战,那么障碍或挫折在他眼里,就不值得一提。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自己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等待死亡的降临;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想法。于是,第二个老太太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在95岁高龄那一年,第二位老太太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征服此山年龄最高的世界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人。
这就是积极心态的力量。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则必然相反,可见心态决定人的命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当我们抱着积极心态时,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挫折便会在我们面前低头。从实际出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这便是自信。
世界著名的销售大师原一平去保险公司面试时,主考官蔑视他。
原一平说:“我身高只有145厘米,又瘦又小,体重也只有52千克,但我并不自卑。”
主考官说:“推销保险的工作太困难了,你不能胜任。”
原一平像一只勇猛的斗鸡,张牙舞爪地问道:“请问进入贵公司,究竟要做多少业绩?”
主考官傲慢地说:“每人每月一万元。”
原一平充满力量地说:“既然这样,我每月也可以推销这么多。”
积极的心态能产生一种气势,一种强大的气场,一种让人震慑的力量。积极和主动是孪生兄弟,积极的人肯定主动,肯定能热情地面对现实,不管发生什么,都能乐观看之,泰然处之。看上一个美眉,有信心摆平,但是没有积极主动的行动是不行的。所以,要自信,更要积极的行动。积极主动是自信的外在表现。
原一平在主考官面前承诺后,开始了艰辛的推销之旅。他没想到会这样的艰难,竟然连续7个月没有一单业务,房租都交不起了,被房东赶到了公园的长椅上过夜。原一平常常自我解嘲:“虽然今天很凄惨,不过公园也蛮不错的,安静又清凉。”更多的时候,原一平会鼓励自己:“只要你的精神还站立着,就没有什么能让你倒下!”每天清晨5点,原一平从公园的长椅上“起床”后徒步上班。一路上精神抖擞,丝毫没有睡眠不足的倦态。有时候还吹吹口哨,热情地和路人打打招呼。
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散步的大老板看到原一平身处这样的窘境还能笑傲生活,便好奇地与他攀谈起来。没想到他听了原一平的故事后,被他的积极和乐观的心态所感染,并愉快地买了一份保单。这是原一平从事推销以来的第一笔业务。这位大老板几天后又给原一平介绍了许多商界的朋友。原一平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业务也做得越来越大。
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曾说:“当你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没人理睬你。”生活像一面镜子,当你对它展颜欢笑时,它所回报给你的,一定也是醉人的笑容。
3.积极心态,精神力量会倍增
当我们拥有积极心态时,就算是身处逆境,也能坦然面对困难与挑战,并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黑暗中也能找出一条路,因为我们从未绝望、从未放弃。
在积极与消极的不同心态指引下,人们面对同一件事会采取迥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小杰和小张是两名采矿工人,某一天,矿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他们两人都被埋在井中,幸运的是他们只受了点擦伤。不过由于矿井所处的位置偏僻,所以救护人员短时间内无法抵达。而待在地底越长,空气越稀薄,他们的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他们只能虚弱地坐着,刚开始受困时的激动喊叫声也因此逐渐变小了。
小张沮丧地说:“小杰,我们完了,没有人来救我们,我们死定了。”小杰问他说:“你害怕吗?”小张轻轻点头,小杰却平静无比地说:“可害怕有什么用呢?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让我们来想想办法!”“我们一定要活着出去!”在小杰的影响下,小张对生充满着希望。
在漆黑的矿洞里,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他们一刻也不敢闭上眼睛,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闭上眼睛,恐怕就再也睁不开了。6天后,小杰和小张终于获救,虽然他们的体重只剩下四十多公斤,但是他们已经创造了奇迹,因为受困于井内的矿工当中,只有他们两人生还。
当我们遭遇挫折或陷入困境时,往往都会感叹或抱怨。然而,总有一些人不被逆境所打垮,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仍会自我鼓励,甚至还会尽量用自己积极的心态感染他人。由于他们始终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他们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不自我设限,所以能激发自己无限的潜能,进而每天都生活在正面的情绪当中,时时享有人生的乐趣。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积极的心态,让我们感到精神力量的倍增,因为有了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有奇迹的发生。
国际金融分析家,著名的股市操盘手席天远,三岁时因病而双目失明,曾经他放弃过自己,自暴自弃,但当他渐渐长大,对生活的热情超越了一切,他奋发向上。他虽然看不见,但他有着满腔的热情,积极地用双手去“阅读”书籍,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了博士,最终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操盘手。
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困难,而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让我们迎面直击困难。让我们对生活,对生命充满热情,让我们一起来见证更多奇迹的诞生。
4.好心态,能激发出巨大潜能
有一个故事: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桑尼耳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里是人,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那么高,桑尼耳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耳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是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后来,桑尼耳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这件事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一位研究人体潜能专家说:“此事完全有可能发生。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奇异的激素,此激素能激发人体所潜藏的超常能力。情况越危急,潜能越易发挥,而在平常情况下,潜能皆处于沉寂状态。”
潜能是蕴藏在人体内的一种强大的力量,一旦激发就会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一项调查说明,常人潜能的利用率只有6%~8%,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仅使用了10%左右,换句话说,人所利用的潜能只是蕴藏在体内潜能的极少的一部分,如果这些未被利用的潜能全部释放出来,人人都是超人!
潜能每个人都有,只是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挖掘。只要你发现了,挖掘了,你就能成功。潜能的发挥离不开心理因素,要想达到人体所蕴藏潜能的极限,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下面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天晚上,一个人在酒吧里喝醉了。从酒吧出来后,觉得头晕目眩的他并没有冒险去开车,而选择了走路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天空开始下起了暴雨,他于是决定抄近路穿过墓地。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黑暗和暴风雨的干扰,他没有注意到脚下刚刚挖好的墓穴,一头栽倒在墓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爬出墓穴,但是,雨水的冲刷使两侧的泥土变得泥泞而湿滑,几经努力,他还是没能够爬出来。筋疲力尽的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无巧不成书。又有一个家伙,同样喝醉了酒,因为想抄近路而穿过墓地,也不幸落入其中。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气之后,同样得出了当晚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位老兄终于醒了。隐藏在黑暗的墓穴角落中的他,用一种沉重而焦躁的声音说道:“你永远无法逃出这里。”
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老兄大受惊吓,他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跑回了家。
显而易见,尽管故事中第二位落入墓穴的老兄刚开始已经确信自己无法逃出墓穴,但事实上,他完全拥有跳出墓穴的能力。在别人的“推动”下,他的潜能得到了释放。
太多的时候,我们便像这位老兄一样,彻底低估了自己的潜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潜能就是人潜在的能力。我们每个人,也希望能更加了解自身的潜能,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然而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通过学习开发和利用潜能,就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呢?在近年来新兴的“人类极限学”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遗传、基因等研究,找到人体的生理极限,生理极限正是人类生理潜能的表现。
一项调查显示,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30~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时300页;人脑兴奋时,只有10%~15%的细胞在工作;人脑可储存多达10亿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的骨骼的承受能力,如股关节承受力是体重的3~4倍,膝关节是5~6倍,小腿骨骼能承受700公斤的力,扭曲的负荷力是300公斤。可见,通过发掘隐藏在人体内的潜在力量,人类可以克服许多遗传性的弱点。
通过实验,尽管可以定性测量人体的生理极限,但无法定量。也就是说,人的生理潜能具有不确定性,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极限,是无法定量的。譬如以前跑100米时,有人预测极限是10秒,但现在田径场上百米赛跑记录达到了9.79秒,同时还有很多运动员在为突破这个纪录而努力。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林格说:“强烈的自我激励是发挥潜力的先决条件。”
心理学家将一群四岁左右的孩子单独留在一个房间里,先是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谁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两块软糖。”结果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糖吃了;有的孩子虽然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吃了;还有的孩子通过唱歌、做游戏甚至假装睡觉坚持到最后。20分钟后,专家回来了,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
这次实验过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他们自信、合群、勇敢、独立;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则比较固执、孤僻,往往会屈从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这是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的试验——“果汁软糖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家迈克尔·米舍尔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这个实验证明自我激励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可能与情绪调控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在挫折面前,能否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自我进行激励,是一个人情绪智力高低的重要表现,也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最后成功的重要因素。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那些成就很高的人,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能够面带笑容,自信从容,而很多人处事顺利的时候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在逆境中则很难保持风度,很容易就怨天尤人。其中内在的差异就是能否及时地做好自我激励,正如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所言:“强烈的自我激励是发挥潜力的先决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其所著的《情商》一书中,将EQ的概念推广于世,并掀起了全世界的EQ革命。其中,自我激励作为情商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在人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懂得自我激励的人能够保持高度热忱,更容易控制情绪和延迟满足,这是获得任何成就的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曾广泛研究过人的激励,尤其是关于企业家们的成就激励。经研究,他发现,尽管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作出成就的动机”,但是在美国大约只有10%的人受到成功欲的激励。
潜能的发挥离不开心理因素,人要想达到人体所蕴藏潜能的极限,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强烈的自我激励意识。
5.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人生就如一条正在航海的船,少不了受到风吹雨打。但只要你克服心中的恐惧,怀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创造奇迹。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提起鲁滨逊这个叫得十分响亮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世界闻名的早期探险家。他在一次航海中遇难,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因为他十分积极乐观,学会了些本领,但几次都十分失败,都是死里逃生才活过来的。有一次,他从巴西出发,航海遇到巨大的海啸和风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全部被淹死,他游到一个无人的荒岛,利用在破船上找到的东西和在森林中采到的野果,还有捕捉到的野兽,在那个毫无人烟的小岛上生存着,历经了整整二十八年又一个月。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一个普通的人,怎能在岛上仅用几支枪、一些数得清的大米小麦,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而生存二十八年呢!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滨逊办到了。他曾在无药而发高烧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烟叶、水和少量的食品,做成了一种可以吃的东西。他一连几天四肢无力,但他坚持到底,坚信自己的病一定会好的。其实,这一切都是他的积极心态创造了奇迹,创造这种奇迹又何止鲁宾逊一个?
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就是其中一个。他在46岁时,一场意外的事故使他无法行走,无法做许多事情。但他仍乐观地说:“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罢了!”果然,在六个月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祸不单行的米契尔,四年后又遭受了一次坠机事故,使他腰部以下永远瘫痪!他仍微笑着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果然,经过他的努力,后来成为了百万富翁、演说家、企业家……
一个腰部永远瘫痪的人,能成为百万富翁,能与常人一样泛舟、玩跳伞,甚至能够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这就是积极心态的魔力。其实,重要的并非你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一个人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他的态度。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有效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因为缺乏积极思维,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失败和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他们徘徊在失败的阴影里,只能眼看着别人成功。
6.大灾面前,保持镇定就有奇迹
我们相信奇迹,是因为我们创造了奇迹。奇迹不会从天而降,从天而降的只能是灾难。在灾难面前,消极悲观,焦躁恐惧,不知所措,等来的只能是死亡;而心怀渴望,心态镇定,努力自救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有这样一个报道:
英国一名前滑冰冠军珍妮在脑溢血死亡两天之后,诞下一名“奇迹”宝宝。这位母亲虽然被宣布脑死亡,但医生设法让她心脏继续跳动,直到女婴平安出世。珍妮曾是一名职业滑冰选手,20世纪80年代曾获得过英国自由滑冰比赛冠军。当年41岁的她和丈夫穆罕默德·索里曼住在布莱克尔。一个周三,有孕在身的简妮和往常一样,在当地的滑冰俱乐部教课,突然感到头疼,于是回家休息,随后陷入了昏迷状态。虽然及时送到医院,但医生还是没能挽救她的生命。据医生介绍,珍妮长了恶性脑瘤,脑瘤压迫血管导致脑溢血。当晚8点,珍妮被宣布为脑死亡。简妮脑死亡时,已经怀孕25周,医生给珍妮戴上了呼吸机,以维持她的心跳,然后通过静脉管进行药物注射。医生给珍妮注射了大量的类固醇,这样可以促进胎儿肺部发育,帮助婴儿出生时呼吸更顺畅。1月9日,珍妮脑死亡两天后,她的女儿安雅·珍妮诞生了。医生为珍妮施行了剖腹产,体重仅950克的安雅顺利出生,这也是奇迹诞生的时刻。珍妮坚强的意志力让她坚持到了小生命的诞生。
对生命的渴望,让人坚强;只有心存希望,才有生存下去的力量。同样,在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中,许多的人都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实现了生命的奇迹:地震专家称,震后第一天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仅剩下20%~30%,此后存活就是奇迹。我们期待奇迹!为了这个奇迹,我们绝不言弃!如果,我们在灾难面前保持坚强,保持镇定,想法自救,而不是慌乱到失去理智,恐惧到歇斯底里,就能够创造奇迹。
北川六旬老人被困164小时后获救生还。
映秀救出一被埋179小时幸存男子。
一名被困180小时孕妇被救并顺利产下女婴。
5月20日18时许,成都军区空军救援小分队在彭州银厂沟营救出一位60岁的老太太,她被困石缝中196小时,再次创造生命的奇迹。
5月21日14时30分左右,被困在什邡金河一级电站一处工地达216小时的受伤女工崔昌会成功获救,生命奇迹再次延续。
……
在临床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的病人,由于病痛的长期折磨,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但只要有人鼓励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病魔,那些身处绝境的人都在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坚持下来,最终获得重生的希望。面对病魔,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是康复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创造生命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热爱生命的宣言;奇迹的背后,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努力;奇迹的背后,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坚强精神的最好注解!
7.生活再艰辛,精神也不能垮掉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生活异常的艰辛,但是她凭着一种强大的精神,一种顽强的意志创造了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奇迹一:体弱多病的养母高寿而终
郑燕4岁时被宁波的一对中年夫妇收为养女,因此对这对夫妇的养育之恩一直铭记在她的心头。1966年,养母突患骨痨,当时年仅16岁的郑燕勇敢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执意要带养母去上海治病。当别人劝阻她时,她总是说:“这是我的娘,我和父母亲三个人缺一不可啊!”
由于病情严重,养母经常会流脓,郑燕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是在为养母垫纱布、换床单中度过了。骨痨刚刚痊愈,养母又得了癫痫。每当她发病抽筋、口吐白沫时,郑燕就会抱着养母,一次次地用毛巾帮她擦干净。
1988年,养父去世了,年迈的养母中风瘫痪在床,郑燕把养母接到自己家中奉养。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郑燕整整照顾了养母10年,直到老人家89岁高龄去世。“这样的身体状况能长寿,真是奇迹!”认识郑燕的人都这么说。
奇迹二:先天不足的女儿学会自理
“她现在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服了。”望着坐在旁边的女儿,郑燕的话充满欣慰和怜爱。女儿出生5个月时被诊断为“过期早产儿”,先天性发育不全、双侧髋关节脱位、心肺和大小脑仅仅发育到六成。郑燕带女儿到上海儿童医院和新华医院治疗,却一直没有效果。尽管她采纳医生的建议,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但她并没有放弃这个先天不足的女儿,而是以超出寻常母亲数倍的心血来抚养女儿。
婴儿时期的女儿不会吸奶瓶,郑燕就用滴管一滴滴地喂她。稍大些则改用勺子喂,每顿饭都要喂上1个多小时。由于心肺发育不完善,哪怕是感冒也会对女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频繁的住院出院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只要一看到探病的牌子就觉得心酸。”郑燕说,“女儿太可怜了,我尽可能地多呆在她身边。”
在郑燕看来,女儿跟正常的孩子一样拥有上学的权利。于是,她抱着或者背着送女儿读完了幼儿园和小学。每天来回接送,风雨无阻。为让女儿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她常常推着轮椅带女儿去超市、公园。现在,智力发育不够完善的女儿除了能自理生活,还能帮忙做些简单的家务。郑燕用母爱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曾被医生预言活不过9岁的女儿如今已经度过了32个春秋!
奇迹三:突然患病的丈夫转危为安
1998年,用郑燕的话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养母刚刚去世,儿子面临高考,唯一能依靠的丈夫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查出患有慢性肾炎。郑燕为丈夫煎了4年中药并让他做了1年血透,可丈夫的病情还是恶化了。祸不单行,女儿因感冒引起肺炎,跟丈夫住进同一家医院。“那时候我就每天11楼、13楼来回跑,照顾他们两个人。”郑燕说。当时在秀洲工业区某企业当会计的她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白天看护病人,深夜赶着做账。每当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袭来时,她总是对自己说:“一定要挺住!要是我也垮了,这个家就真的完了。”
2003年,郑燕决定支持丈夫换肾。她为凑医药费四处奔波,为等待合适的配型心急如焚,为医生的一句“情况不大好”担惊受怕。也许是她的深情和执著感动了上苍,第三个奇迹出现了,丈夫平安地被推出手术室。如今,换肾已3年多的丈夫靠药物维持,情况良好。
“人活着心态一定要好,生活再艰辛,精神也不能垮掉。”正是她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着她克服接二连三的困难,为家人遮风挡雨。她以乐观从容的心态与她深爱的家人一起笑对人生。
望着郑燕脸上的笑容和从容的神情,让人难以想象今年57岁的她曾经经历的艰难岁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妇女,用她的孝心和爱心创造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