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欲得真正的千里马,自己先做伯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就是真正的千里马。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企业的根本为立足点,选择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的可用之才。

    1.选择能真正创造出效益的人才

    《孙膑兵法·战略》:“问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意思是说天地间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的确如此,正因为人的存在,才有了社会,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改变者。无论在任何时候,人的作用都不容忽视。

    战国初期,魏国首位国君魏文侯是个比较有为的国君,他将百姓看得很重。

    魏文侯在一次巡游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次,他外出巡游遇见一个背着草料的人从对面走来。他发现这个人的穿衣方式与常人不同,因为此人反穿着羊皮衣。

    待此人走到跟前时,他拦住这个人问:“你怎么这样穿羊皮衣呢?是不是因为你没有见过别人怎么穿才自认为应该这么穿呢?”

    此人笑了笑说:“羊皮衣又不是很稀罕,我当然见过别人如何穿它了。不过,我认为他们那样穿容易脱毛,所以我就把有毛的一面穿在里面了。”

    听了这个人的解释后,他关切地说道:“你的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羊皮板是羊毛附着的地方,将羊毛穿在里面,羊皮板自然就露在外边。如此下去,羊皮板更加容易磨损。一旦羊皮板被磨破,羊毛就会脱落。你的羊皮衣还如何保暖呢?”

    这个人对他的一番提醒并不理睬,继续赶路了。

    第二年年底,魏文侯又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按照魏国条例,每年年底,各县都要向朝中进贡。这年年底,有个大县的进贡物品竟然是往年的数倍。朝中大臣认为此事象征着国运昌盛,可喜可贺,但魏文侯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该县既没有增加土地,也没有增加人口,即使该县有一些新产业出现,也不可能征收到如此丰厚的进贡。于是,魏文侯认定,一定是当地的官吏为了邀功从而增加了征收数量。如果不及时制止这种现象,各地官员一定会争相效仿,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而会影响到魏国的兴亡。

    第二天上朝后,魏文侯便向众大臣讲述了他巡游过程中遇到的那件怪事。听完他讲述的事情后,众大臣并不知道国君有何用意。魏文侯看到他们一脸迷惑的样子,正言说道:“我之所以把我遇到的这件事情告诉你们,是想让你们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的依附所在。如果百姓不能够安居乐业,国家便会消亡。为了眼前的暂时利益而放弃了国家昌盛的大计,是不足取的。”

    众大臣这才醒悟过来,深感君主英明。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这短短的一句话就证明了魏文侯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赵威后同样是这样一位国君,从下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

    战国末期,赵威后掌管赵国国事之初,齐王田建派遣使臣到赵国进行友好访问。赵威后一见来访使臣便问:“齐国收成如何?百姓怎样?齐王身体可好?”使臣不悦,反问赵威后:“威后不先问齐王,却先问年景与收成,这不是先问卑贱,后问尊贵吗?”赵威后莞尔答道:“一个国家无收成,怎么能养活百姓呢?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君呢?如果先问齐国君主,岂不是舍本求末吗?”

    赵威后以民为尊的思想值得推崇,因为百姓如同海中水,而国家和君主如同水上舟。海中的水干涸后,舟就无法航行;没有了百姓的支持,国家将会一步步走向灭亡,没有了国家,也就没有了君主。

    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性正如同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一个缺乏人才的企业,正如一辆没有汽油的汽车,哪怕再豪华也不过是废铁一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人才呢?

    其实,人才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就是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人。因为企业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由多个岗位组成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岗位的缺失都有可能给企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认识到每个工作岗位重要性的同时,应该把任何一个在其岗位上有优秀表现的员工看作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可以说,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了人才,再强大的企业也会一步步走向末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企业不会在强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残酷地淘汰。

    松下电器的一次例会上,松下幸之助向一位中层雇员问道:“你在与客户交谈的时候,如果客户问到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时,你如何回答?”

    会议室的人都觉得奇怪,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当然是各种电器了,这还有疑问吗?这位下属与其他人的想法一致,开口便说道:“各种电器。”

    松下幸之助听了这位中层雇员的回答后,很不满意。他说:“你的回答从根本上就错了。”这话使大家感到莫名其妙,松下电器公司不是生产电器又是生产什么的呢?

    松下幸之助接着说:“如果有人问你们松下电器公司主要生产什么,你们要说松下公司主要是培养人的公司,兼做电器。”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人才是企业成长并昌盛不衰的核心竞争力。在他看来,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要能够保证企业有大量的人才,就能够生产出质量更好、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得到人才的方式有很多,培训员工只是其中的一种。

    简而言之,人才是企业的命脉。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在员工和工厂之间,他愿意选择员工。因为工厂离开了员工,很快就会被遗弃,进而会变得杂草丛生,成为废墟;如果有了员工,就算没有工厂,员工也会以其充满智慧的双手建造一个大工厂。当然,安德鲁·卡内基在这里所指的员工,都是称职的员工,都是工厂的人才。

    用人管人一点通: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累积资本、获得利润,而不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常存于今天的企业之林中。既然企业经营是以利益为前提,就理所当然地要重视能够创造出真正利润的人才。

    2.人才难遇,遇见就留下

    要想得到人才,首先必须重视人才。如果一个管理者不具备重视人才的心理,就难以发现人才。即使人才摆在眼前,他也只会看到人才的短处,对人才的长处视而不见,从而浪费了人才。

    随手翻阅一下我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历代王朝中,凡是英明的君主时时都会怀有一种求才若渴的心情。一旦发现人才,他们就会立即起用。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非常注重人才的皇帝,他认为人才没有出身、学历之分。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天下大旱,久不下雨。按传统的想法,这一定是朝政出了问题,所以上天以此示警,提醒皇帝检查自己为政中的不当之处。唐太宗李世民坐立不安,于是颁布诏书,令文武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对于文武百官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趁机显示自己的才干,于是纷纷上书。这下可急坏了一个人,无论他如何努力,就是写不出一个字,这人便是中郎将常何。

    常何在玄武门之变时适值宿卫北门,支持太宗夺取玄武门有功,得以升任中郎将要职。他是个武夫,虽然官职不小,但不善文理,即使对朝政有看法,也难以用文字表述。这时,一个叫马周的门客替他解了围。

    马周是山东人,早年便失去父母,孤身一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他的才华也因而难以显露。不久前,马周流浪到长安,在常何家中做门客。

    这天,马周见常何在室内独自发愁,便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他向常何问明了情况后,笑着说:“这事容易,我来替你写这份奏章。”于是立即代常何起草了一份奏章。

    唐太宗知道常何写不出什么来,对他呈上来的奏章并不抱有多大兴趣,但为表示负责,他还是要打开看一看。出人意料的是,奏章里所陈的二十多件事,件件合乎自己的意思。而且这篇奏章条理分明,批评和建议都很中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唐太宗在兴奋的同时感到有些奇怪,因为他对常何的学问很清楚。于是,唐太宗马上传旨宣常何上殿。常何不知皇上因为何故召见他,心神不安地随传旨官进殿面君。

    见了常何后,太宗问:“这奏章写得很好!是你写的吗?”

    常何松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哪有这个能耐!是我的门客马周替我写的。”

    唐太宗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召马周进宫,等了一会儿不见来,又派使者去催促。马周进宫后,太宗与其进行了一番交谈,感到马周的确是个人才,于是立即委以重任。常何实事求是,让唐太宗得到了马周这样的人才,唐太宗认为他荐人有功,赏赐他三百匹绢帛。

    后来,马周在任职过程中见事敏速,能言善辩,深识事端,处世平允,又敢于直言进谏,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的要职。提起马周时,太宗曾说:“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

    从任用马周的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确是一位求才若渴的君主。他得知常何的奏章是马周所写后,便立即召见马周。当发现马周的确有非凡的才能后,他根本没有计较马周的卑贱身份,而是直接任用。正是因为他的求才若渴,在他执政期间,朝中人才济济,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另一方面讲,人才如果得到了重用,一定会对领导者抱有浓厚的知遇之恩,从而竭尽全力为领导者效劳。反之,如果人才不能够得到重用,难免会产生一种怀才不遇的心理。同是唐朝人,中唐诗人李贺却没有马周那样幸运。他总是渴望得到重用,却始终不能如愿。正因为如此,他十分羡慕马周。他曾在一首诗里歌咏“马周昔做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希望自己也能像马周一样有朝一日能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最后他还是在无限的郁闷中赍志而殁,难怪韩愈发出了“其真不知马也”的疾呼!

    为了完成大业,为了不让人才寒心,就应该主动去发现并重用人才。与唐太宗相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求才若渴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初朱元璋听了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以及李善长论述的平定天下之道后,颇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他隐约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并深深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大作用。此后,他便特别注意网罗人才,向他们垂询问计,请他们出谋划策。他曾对人说:“予思英贤,有如饥渴。”这话绝非是他的自我标榜,而是他招揽英才的真实写照。

    至正十四年(1354年)七月,朱元璋攻占滁州以后,儒士范常到军门拜谒。朱元璋热情款待,并将其留置幕下,以便向他讨教。范常也尽心尽责,只要朱元璋有问题,他必然会详加剖解。

    龙凤元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渡江攻取太平后,耆儒李习、陶安率父老出城迎接。朱元璋次日召见他们,与他们谈论天下大事。陶安献策说:“当今四海翻腾,群雄并起,攻城夺邑,互争雄长。然皆好子女玉帛,无拨乱救民之心。将军您若能一反群雄所为,不烧杀掳掠,顺天应人,民心悦服,必能平定天下。”朱元璋又问陶安:“我想攻取金陵,您以为如何?”陶安回答说:“金陵是古代帝王建都之所,龙盘虎踞,又有长江为天然屏障,若攻取以为根据地,然后出兵四方,定当战无不胜。”朱元璋对陶安的话十分赞赏,将他留在自己的幕府中。李习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新建立的太平府知府。

    龙凤二年三月,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马上宣布:“贤人君子有愿意跟随我建功立业的,我都尊礼重用。”消息传开,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前来谒见,朱元璋均加以录用。他听说曾担任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的洛阳名儒秦从龙,字元之,隐居于镇江,便特意嘱咐率军攻打镇江的徐达说:“镇江有一个秦元之,才器老成,你要寻找到他,转达我希望见到他的心愿。”徐达在攻克了镇江以后访得秦从龙,朱元璋立刻让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带着重礼前去拜望,秦从龙抵达应天时,朱元璋亲自到城门外将他迎入,与他朝夕相处,向他咨询军政事务。

    龙凤三年四月,邓愈率军进入皖南,他听说徽州名儒朱升学问渊博,于是特地向朱元璋推荐此人。朱升,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他是休宁人,后移居歙县,早年曾拜著名学者陈栎为师,刻苦好学,至正四年参加科举考试,登乡贡进士第二名,曾出任池州学正,后见天下扰攘,便弃官回到家乡,隐居于石门山,闭门著述。朱元璋对朱升早有耳闻,现在听了邓愈的介绍,知道朱升果有才学,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拜访朱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朱升虽身在山中,却一直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心中有所谋划。

    他被朱元璋的诚意打动,遂进言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头一策是让他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后方;第二策是让他发展生产,积蓄经济力量;第三策是让他韬光养晦,不过早地树立目标。这三策言简意赅,为朱元璋经营江南指明了方向。朱元璋将朱升的建议作为自己一个时期内奉行的基本方针,牢记于心。后来,他把朱升请回幕府,参与密议。

    龙凤四年十二月,朱元璋亲征婺州。他知道婺州是理学中心,一向有“小邹鲁”之称并拥有大批富有学问的儒士,把这些人拉拢过来,不仅有助于稳固对当地的统治,也可以扩充自己的智囊团。所以,攻克婺州后,朱元璋迅即召见了儒士范祖干、叶仪,询以治道,接着又聘请许元、叶瓒玉、胡翰、吴沉等13名学者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并把范祖干、王冕、许瑗等纳入幕府,让他们参议军国大政。他还下令开设郡学,礼聘名儒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芷,吴沉、徐原为训导,恢复了因战乱久已废毁的教育体系,深受当地士人欢迎。

    龙凤五年十一月,胡大海向朱元璋推荐刘基、叶琛、章滏。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统年间考中进士,历官高安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路总管府判等,因才学不为上司赏识,无法施展平生抱负,弃官归隐,读书著述。叶琛,字景渊,丽水人,协助石抹宜孙守处州,授官行省元帅。章滏,字三益,龙泉人,曾组织乡兵抵抗农民起义军,授官浙东都元帅府佥事,推辞未受,退隐匡山。朱元璋接到胡大海的推荐后,当即派人前往礼聘,叶琛和章滏表示愿意出来,但影响最大的刘基却不愿为他所用,不肯出山。朱元璋命人再三敦请,陶安和宋濂也分别写信劝他应聘,刘基不得已,只好勉强应允。

    朱元璋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每到一处都会招揽当地的人才。在与人才的交往中,他礼贤下士,获得了各地人才的好感。他们要么真心投靠,要么诚意献策,为朱元璋的统一大业增砖添瓦,并最终在多人的帮助下建立了明王朝。

    古人云:“数步之内,必有芳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则满目俊才,弃则遍地糟糠。”很多时候,人才就摆在眼前,关键在于欲成大业的人会不会发现他们、重用他们。

    用人管人一点通: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像古代有成就的帝王这样,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去发现人才并主动求得人才的帮助,从而推动企业的飞速发展。

    3.打凤捞龙,招揽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招揽一批英才、奇才,而要得到这样的人才,仅有求才若渴的心情和伯乐般精湛的眼光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睿智的管理者,还要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来得到你想要的人才。

    战国中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在位时,国势昌盛。齐宣王野心勃勃,欲称霸天下。燕国与齐国相邻,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齐国攻击的目标。

    正当此时,燕国发生内乱。燕国国君姬哙听信谗言,将王位传给相国子之。子之即位后,独断专行,引起民愤。齐国乘燕国太子姬平举兵攻打子之的时机,假借助燕平乱的名义攻打燕国,使燕国面临更大的危机。后来,燕国军民同心协力将齐军赶出燕国,太子姬平即位,成了后来的燕昭王。

    燕昭王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国君,他发誓要使燕国重新崛起。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决定任用一个有治国才能的人。于是,燕昭王找到了老臣郭隗,希望他能够给自己推荐一位贤士。郭隗当时并没有直接为燕昭王推荐人才,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国君,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匹千里马。然而,他派人苦苦找寻了近三年的时间,却没有丝毫收获。一次,一位亲信对他说:‘我打听到了一匹千里马的下落,愿意为您将它买回。’这位国君很高兴,命令亲信立即去办理此事。”

    “亲信带着从国君那里要来的一千两金子出发了,但不幸的是,当他来到这个地方时,这匹名贵的千里马却因病而死。亲信顿时不知所措,为了向国君有个交代,他拿出五百两金子,买回了这匹千里马的骨头。”

    “国君看到亲信带回的马骨后,顿时愤怒地对这位亲信说道:‘你可知自己犯下了欺君之罪?我要的是能跑能跳的活马,而不是一堆毫无用处的马骨!’此时,这位亲信并不紧张,他向国君娓娓道来:‘当我赶到那个地方的时候,那匹千里马已经病死。我本想空手而归,但转念一想,如果我用高价将千里马的马骨买回,人们必定会认为大王您是真心求马,到时候不用我们到处寻找,自然有人将千里马献上。何乐而不为呢?’”

    “国君觉得亲信的话并不是毫无道理,认为试验过后再将其治罪也不迟。接着,国君派人乔装到各处传播自己五百金买马骨的消息。结果,正如亲信所料,这位国君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几匹千里马。”

    讲完这个故事后,郭隗接着对燕昭王说:“大王目前求贤若渴,而我此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向大王推荐。与其花费精力到处去寻找贤人,不如让贤人不请自来。大王愿不愿意出高价买我这块马骨呢?”

    燕昭王生来聪慧,一点就通。他回朝后,立即为郭隗造了一座华丽的房子,并拜郭隗为师。燕昭王的做法正是他求才若渴的心迹表现,各国贤士自然愿意投奔明主。很快,燕昭王身边就有了许多贤士。其中,有来自赵国的乐毅,此人才能出众,正是燕昭王迫切需要的治国之才。后来,燕昭王听从了乐毅的建议,主动与赵、韩、魏、秦四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结果大获全胜。乐毅立下大功,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

    燕昭王在招揽人才的过程中,巧妙抓住了贤士的心理。在当时诸侯纷争的这种情形下,贤士们更看重自己的才华能否得到施展。他们听说燕昭王拜郭隗为师后,能够从中体会到燕国缺少人才。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燕国是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好地方。于是,众多贤士前来燕国投靠燕昭王。

    燕昭王这种招揽人才的方法之所以有效,不仅在于方法本身,而且在于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贤士投奔的是一个国家,他们在施展才华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很好的待遇,根本不用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其次,诸侯国的数量是有限的,贤士的选择机会不多,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对象。

    如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企业不计其数,人才的选择空间很大。因此,要想招纳到合适的人才,必须要下一番工夫。

    首先,必须认清目前的形势和实际情况,应该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人才,而不是等着人才自己送上门来。其实,寻找人才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在知名的人才网站或人才报上登载详细的招聘信息,应聘者一旦觉得条件符合,就会前来应聘的。再比如,积极打听当地招聘会的召开时间,然后预定席位,等到开招聘会的时候,就可以与应聘者进行交流了。

    其次,要想使人才真正为己所用,就要具有吸引人才的方面。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承担能力尽量给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当人才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便会留下来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否则,即使人才被招纳进来,也会因对企业的失望而离去。

    用人管人一点通:

    企业的强大不单纯靠的是决策层的决策,员工兢兢业业的工作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企业在得到员工之后,一定要给他们合理的酬劳和起码的尊重,这样,才能够得到员工全力以赴地配合工作。

    4.相貌不重要,才华最可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企业在选择人才时,相貌固然重要,但品行和才华更加重要,管理者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

    自古以来,人人皆有爱美之心,到现在仍是如此。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走在大街上,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周围众多人的眼球。当然,一个帅气的男孩子同样具有这种焦点效应。

    或许,迷人的长相具有养眼的功效。但是,作为一个承担着为公司选拔人才的领导者,绝对不可以为了时时养眼而以貌取人,毕竟公司选拔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为了能够得到有才能的人,在选人过程中最好将容貌放在次要位置。因为,容貌好的人并不一定有才能。

    西汉末年,哀帝刘欣贪图享乐,根本无心打理朝政。当时,有一个叫董贤的太子舍人,虽为男儿身,却生得一副女子般的好面容。一日,哀帝在宫殿中偶尔看到了他,喜爱之情由然而生。董贤不仅面容酷似女子,而且言行举止中也处处显得柔弱娇气。哀帝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愈来愈喜欢他,甚至达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虽然董贤为太子舍人,哀帝对他却丝毫没有嫌弃之意,反而对他宠爱有加。他们二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也正是由于哀帝对董贤的宠爱,董贤一家人在当时被加官晋爵,荣耀万里。

    哀帝对董贤的宠爱远不止如此,据说,一天中午,与往常一样,哀帝和董贤又在一起休息。哀帝醒后,正准备起身,却发现董贤压住了他的衣袖。看见董贤睡得如此香甜,哀帝不忍心将其叫醒。于是,他索性让人拿来刀子,将自己的衣袖割断,然后才悄悄起身。这就是著名的“哀帝断袖”的故事。

    然而好景不长,哀帝在25岁的时候驾崩。哀帝驾崩之后,董贤非常伤心。哀帝在世的时候,他只顾享受荣华富贵,根本没有学习到任何本领,以至于不能够料理哀帝的丧事。虽然他对哀帝是一片忠心,却从没有为朝政做点什么。

    相反,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悦人的容貌,却不乏智慧和才干。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钟离春的女子。她头发稀少,额头宽大,双目凹陷,还长着一只鹰钩鼻。不仅如此,她的皮肤黑得像煤炭一样。正因为生得丑陋,以至于到了中年仍然嫁不出去。钟离春的出名不仅在于她的容貌,而且在于她的才干。当时,齐国国君为齐宣王。齐宣王对国事非常关心,对有才之人非常重视。他听说钟离春才干过人,即刻召见了她,欲与其共商国是。在交流的过程中,钟离春才华尽显。她能够以长远的目光看问题,站在未来的角度上分析齐国国策的利与弊。她的论点独到,论证鲜明有力,足以让齐宣王信服。后来,齐宣王在钟离春的建议下,远离享乐,广开言路,鼓励直谏,大大振兴了朝纲。再后来,齐宣王立了太子,并将钟离春封为皇后。在钟离春的辅佐下,齐国国势日益昌盛,并最终能够与当时实力雄厚的秦国分庭抗礼。

    其实,无貌有才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虽然不耐看,却很耐用,三国时的庞统便是这样一个人物。

    吴国的大都督周瑜死后,鲁肃见吴国正需要用人,于是向吴王孙权进谏说:“我鲁肃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才,承蒙当年周公瑾错爱,被推荐并担任要职。其实,我的能力并不能够使我胜任现在的职位。因此,我想推荐一人给主公您,以辅佐您成就大业。这个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有着渊博的学识。不仅如此,他谋划策略的能力可以与管仲、乐毅平分秋色,他的心机可以与孙膑、吴起相提并论。周公瑾在世的时候,常常会思考他说过的话,诸葛孔明对他的过人才智也深表佩服。这个人现在就在江南一带,如果不趁着如此的便利重用此人,以后定会被刘备、曹操所用,岂不可惜?”

    孙权听了鲁肃对此人的描述后,心中大喜,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竟然有如此奇才,于是向鲁肃问起此人姓名。鲁肃答道:“这个人是襄阳人氏,他叫庞统,字士元。”孙权对庞统这个人早有耳闻,于是让鲁肃去邀请庞统。

    孙权见到庞统后,立即感到不悦。因为庞统脸面黝黑,眉毛浓厚,鼻孔朝天,两腮的胡须比较短,模样非常古怪。但碍于鲁肃推荐,孙权难以直接回绝,于是问庞统:“听说先生学识渊博,不知道先生的学识以什么为主?”庞统回答说:“我在求学问的时候,从不拘泥,可以灵活应变。”孙权又问:“先生的才学能否与公瑾相比?”庞统笑着回答说:“我学的东西和公瑾有很大的区别。”孙权向来非常喜欢周瑜,容不得他人说他半点坏话,如今庞统竟然轻视他,自然更加不悦,于是婉言回绝了庞统。庞统对孙权比较失望,长叹一声便出去了。庞统出去后,鲁肃问孙权:“不知主公为什么不愿意用此人?”孙权说:“庞统是个狂人,重用他没有什么好处!”鲁肃为其辩解,非但没有说服孙权,反而使得孙权发誓一定不会重用庞统。

    鲁肃从室内出来后,问庞统有何打算。当庞统说要投奔曹操时,鲁肃劝他前往荆州投靠刘备,以便孙刘两家联合破曹。庞统听了鲁肃的话,拿着鲁肃的荐书去了荆州。在前往荆州的途中,庞统与诸葛亮相遇。诸葛亮有要事在身,不能陪庞统一同去见刘备,于是替他写了一封荐书。

    庞统带着两封荐书来到荆州后,求见刘备。刘备听说庞统来投靠,非常高兴,因为他久闻其名。然而与庞统相见后,他与孙权一样,同样对庞统的面貌感到不悦,敷衍道:“先生远道而来,是不是很不容易啊?”庞统没有将荐书呈给刘备,只是答道:“早就听说皇叔求才若渴,乐意招贤纳士,所以特意前来投靠。”刘备以“荆楚稍定,苦无闲职”为由,将庞统安排在距荆州一百三十里地的耒阳县做县官。庞统碍于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勉为其难地前往耒阳县任职。

    庞统到任后,整天以饮酒为乐,从来不去理会政事。刘备得知后,非常生气,派张飞和孙乾前去视察。张飞和孙乾二人到了耒阳县后,见军民都出门相迎,却不见庞统。从庞统同僚的口中,张、孙二人知道了庞统的去处。他们在县衙坐定后,庞统才在随从的扶持下衣衫不整地来到大厅。张飞顿时大怒,厉声斥责庞统。庞统不以为意:“耒阳不过是一个百里小县,些许公事,何须费心?将军稍坐片刻,看我如何处理。”话音刚落,庞统便令公差将三个多月来积压的公务文案抱上厅堂,随后便开堂审理。不到半日,庞统已将三个多月所有的公事全部办妥,且所办之事,公正严明,毫无偏差,使得县内百姓向他叩首,其虔诚的样子如同拜佛。

    张飞的怒气早已消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向庞统表示一定向刘备极力推荐他。此时,庞统才拿出鲁肃的荐书。张飞回朝后,呈上了鲁肃的荐书,并将在耒阳县的所见所闻一一告知刘备。刘备惊奇,拆开荐书后,见鲁肃写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刘备看完后,心中不安。此时,诸葛亮正好赶回荆州。寒暄过后,诸葛亮立即询问庞统的情况,并问刘备有没有看到自己写给庞统的荐书。商谈过后,张飞前往耒阳县将庞统请到了荆州。再次见到庞统时,刘备主动向庞统请罪,庞统这才拿出了诸葛亮的荐书。

    司马徽曾对刘备说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两人都在帐中,更加增强了刘备复兴汉室的决心。他立即封庞统为副军师,令其与诸葛亮一起讨论方略、训练将士。

    孙权因为计较庞统的容貌,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刘备也因为庞统的一副丑面容不肯重用他,差点失去庞统这样的人才。

    用人管人一点通:

    一个人的才能与长相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如果将长相摆在第一位,无疑会与人才擦肩而过。

    5.用人之道,才德兼重

    自古以来,才与德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多人在德与才之间难以选择,其实,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起用德才兼备之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才能够帮助企业增强信誉和创造价值。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司马光认为,才能能够辅助有德之人成就大业,而德行能够引导有才之人走正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云梦的竹子虽然刚劲,但如果不把它做成利箭,就不能够穿透坚硬的物体;棠地的矿铜虽然精利,但如果不把它做成兵器,就不能够刺穿厚厚的盾甲。才能正如同竹子的刚劲和矿铜的精利,而德行正如同对竹子和矿铜的加工。当德行和才能合二为一时,便能够有大作为。因此,人们常常把德才兼备的人称为圣人,把无才无德的人称为愚人,把德高于才的人称为君子,把才高于德的人称为小人。

    司马光由此联想到选人和用人,他认为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得到圣人辅佐,可以找来君子。如果连君子都得不到,宁可用愚人也不可用小人。因为有才的君子能够在其德行的引导下正确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助于主人事业的发展;而有才的小人则会受其德行的误导,从而阻碍主人事业的发展。愚人无德无才,尽管不能够对主人事业有帮助,但最起码不会给主人的事业造成威胁。

    司马光不仅阐述了德与才的关系,而且依照才德的大小将人分为四类:圣人、君子、愚人、小人。不仅如此,他还针对这四类人才的不同点,形成了自己的用人观。从司马光的观点可以看出,他把德作为一个人的根本,这一点可以借鉴。不过,司马光提到的德和才是大才和大德,他的人才分类是依据这种标准来进行的。

    清代的曹文正公曹振镛为官三朝,官至军机大臣,他说:“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

    曹振镛认为,一个人的才干正如同水的柔性和木头的坚硬,而德行能够使水动荡,能够使木头变直。动荡的水能够承载物体和灌溉田地,而直直的木头可以用来造船和构建房屋。才是水的波澜,而德是水的源泉,有了源泉,就能够保证水的波澜不断;才是树的枝叶,德是树的根本,有了根本,就能够保证枝叶繁茂。

    从司马光和曹振镛的观点中都可以看出,德和才不能偏重。企业在用人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不过,企业需要的人才多种多样,上至有决策能力的经理、总裁,下至手工操作的工人。因此,司马光的大才和大德观念对如今的企业来说是不实用的。

    企业在用人过程中,首先对德和才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何看待德与才,要根据企业的利益来定标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能够与同事友好相处,而且不会损害企业利益,他便是一个有德之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处理好自己手中的事情,他便是一个有才之人。无德之人是小人,有德之人是君子,有才之人是人才,无才之人是庸才。

    通常情况下,最好不要用小人。因为小人或许能够凭着自己的才干给企业带来利润,但同时他也会给企业利益带来潜在的威胁。

    公司聘用了一位张女士,她性格开朗,善于言谈,于是公司把她安排在业务部试用。

    在三个月的试用期中,张女士的公关本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她的参与下,业务部收到的订单比以往明显增多,业务部的业绩自然很出色。总经理听说了张女士的表现后,在大会上热烈地表扬了她,并以丰厚的奖金作为报酬。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张女士在不断为公司创造业绩的同时,她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她开始在同事中散播谣言,由于她的能说会道,即使是很难令人相信的事情,她也能够将其说得天衣无缝。在她的挑拨和煽动下,同事间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好朋友变成了仇人。不仅如此,她的贪婪本性终于没有经得住诱惑,竟然串通他人贪污公款。公司认为她有优秀的业务能力,希望她注意形象,不要再破坏公司内部的团结,并希望她能够将功补过,因此没有将其开除。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没有坚持多久,又开始在公司里搬弄是非,胡说八道,并再次贪污公司款项。公司对她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果断将其开除。

    这位张女士有着过人的公关才能,她的才能也的确给这家公司带来了利润。但是,她的德行让人不敢恭维。她不仅破坏了公司以往的和谐气氛,而且还给公司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除此之外,公司因看重她的本领没有将其直接辞退,而是给她机会改过自新,可她并不知道珍惜,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做一些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很显然,这种人是不可以用的。

    用人管人一点通:

    员工的品质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不可以忽略这一点。否则,后患无穷。

    6.综合考核,按能力选才

    不同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同,所以说不是有才能的人就是你想要的人,这就要通过考核,最后择优录用你需要的那一类型的人才。

    才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好几个方面,如见识、学问、经验等。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要对人才的这些方面作一番综合性的考核,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应聘者中选择出最为合适的人才。

    (1)见识

    见识,主要指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见识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会有独到之处。当问题摆在面前时,他们能够认真地观察问题,并善于借助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来客观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经过一番严密的思维后,他们能够稳稳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在这整个思维的过程中,他们能够高瞻远瞩,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以其敏锐的眼光和强烈的预见性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能够制订出堪称完美的计划,为公司、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在同一个城市里,有两家房地产公司。事有凑巧,这两家公司都想在该市的某个郊区投资建房。为了能够保证投资的回报率,两家公司分别派了一位专员去该郊区察看周围的情况。

    考察完毕后,公司甲的专员不赞成在该郊区投资,原因很简单:该郊区道路泥泞,脏乱不堪,住户甚少,投资环境不成熟。于是,公司甲索性打消了在该郊区投资的念头。

    公司乙的专员在经过一番考察后,欣喜地向公司报告:该处的投资环境很好。首先,该郊区是一处清静之地,很多市民已经被城市的喧闹折腾得没有安宁之日,幽静的居住环境必然会引起一股抢购热潮。其次,其他房地产公司还没有考虑到这块宝地,首先涉足者必然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专员的分析条条是道,得到了董事会的一致同意。

    投资方案确立后,公司乙立即将建筑队开向了该郊区,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年过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通向此地。市民们高声欢呼,都希望能够尽快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正如该公司专员所料,抢购热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起了。公司乙上下欢腾,沉浸在喜悦之中。

    公司甲此时后悔莫及,只能够望洋兴叹。事已如此,即使解雇了那位考察的专员,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2)学问

    学问是指一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有些人的知识结构专而精,集中在某个行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面,这种人可以被称为专业人才;而有些人的知识结构杂而全,这种人能够对相互联系的专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被称为综合性人才。

    清太宗皇太极入关之时,对洪承畴颇有了解。洪承畴是明朝末期的重臣,学问渊博。

    为了能够使洪承畴为自己效力,皇太极派范文程去劝降。在劝降的过程中,范文程发现,洪承畴虽然脾气暴躁,但能博古通今,的确很有学问。而且,他还留意到一个细节:当梁上的尘土落到洪承畴的衣服上时,此人将灰尘轻轻弹去。于是断定,洪承畴如此爱惜自己的衣服,一定会更加爱惜自己的性命。

    范文程回去后,将自己对洪承畴的认识都告诉了皇太极。不久,皇太极便亲自登门拜访。见到洪承畴后,皇太极解下身上的貂皮大衣,然后披在洪承畴的身上,并关切地说道:“洪先生有没有感觉到些许的温暖?”皇太极的做法立竿见影,洪承畴终于归顺了他。

    当天,皇太极异常高兴,不仅大行赏赐,而且设宴听戏。一些将领认为皇太极过分宠爱洪承畴,不悦之情溢于言表。皇太极自然明白,他向众将领解释,他们辛辛苦苦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入主中原,而洪承畴正是一位出色的向导,能够将他们引向一条光明的道路。

    皇太极的目的达到了,因为清军入关后,洪承畴在统治策略的制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洪承畴是一个饱学之士,在今天看来,他便是一个综合性人才。皇太极之所以要用他,就是因为他有着全面的知识结构,对关内的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能够正确引导清军在不熟悉的关内建立政权。

    (3)经验

    经验,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一个有经验的人,对工作流程的熟练程度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比生手要强。因此,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往往比较注重经验。

    话说一博士初至研究所工作,因学历最高而目中无人。

    一日,博士带着渔具去研究所后的池塘钓鱼。博士来到池塘边后发现,所里的正所长和副所长也在此垂钓。正所长和副所长不过是本科毕业,博士认为没有必要和他们交谈。

    时间飞快流逝,两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只见正所长站起身来,踏着水面便走到了池塘对面。从厕所出来后,正所长又从水面上走了回来。

    博士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心中暗奇:天下竟有如此奇人,莫非世上真有“蜻蜓点水”之武功?

    博士是搞研究的,他相信科学胜过相信自己的眼睛。

    突然,博士内急,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所内的厕所离此处甚远,对面的厕所需从水中过去。

    博士无意从所长那里取经,但生理上的紧迫感不容他再思索,他把心一横:本科生能做到的,我不相信我堂堂一个博士生不能做到!只听见砰的一声,博士如沉石般掉进池中。

    两位所长不知博士此举是何意,赶忙将他拉起问明缘由。

    博士问道:“为何你们能跨水入厕而我却不能?”

    两位所长相视而笑,他们告诉博士,池中本有两排木桩,因下雨水涨,木桩被淹没,他们熟知木桩位置,故能轻而易举“飞”向池塘对面。

    这位博士因为太看重自己的学历从而忽视了有经验的正副所长,结果在生活中就遇到了尴尬事情。经验不仅在生活中能够发挥作用,在工作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何况,选用全才是不合理的。

    首先,全才是少有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面面俱到,他的精力将会分散在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每个方面都研究得比较透彻,是很难做到的。

    其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全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同样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企业招来一个人才后,必须要给他安排一个具体的职位,而这个具体的职位便限定了他的工作范围和需要发挥的能力范围。如果企业的工作进程安排得合理,他是不能有大量空余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的。即使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也是发挥不出来的。

    用人管人一点通:

    企业在对人才进行综合考核的时候,要明确综合考核的目的。综合考核,是为了择优录取,绝不是为了选择全才。因此,企业在考核人才的时候,不应该强调“样样在行”,无须强求全才。

    7.求才时别戴有色眼镜看人

    管理者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必须要抛开自己的偏见。否则,就会因为个人的片面观点断定起用某人或淘汰某人,最后可能给企业造成危害。

    秦王政制定了统一战略后,着手攻打韩国。韩国国势薄弱,在秦国的攻伐下感到危急。为了残喘延命,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派出了一位名叫郑国的人到秦国做“内间”。据史书记载,郑国是一个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人才,他到秦国的目的就是想要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投入到兴修水利工程上去,借以削弱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无力东伐。

    吕不韦失势后,郑国作间的事被发觉了,从而助长了秦人的排外情绪。许多宗室大臣向秦王政进言说:“诸侯国的人来秦做事,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来游说或离间秦国的,长此下去,秦就有危险了,现在应当把他们驱逐出去。”

    秦王政想到了吕不韦曾经的威胁,同时又看到那么多来自诸侯国的人,于是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发下了逐客令。正是在这种氛围里,秦国进行了一次大搜索行动,将其他诸侯国来的人一律驱逐出境。

    “逐客令”公布后,作为客卿的李斯极力反对,他认为此举纯属荒唐。

    李斯出生南方的楚国,曾拜著名学者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他认定在七个强国中,只有在秦国做事才有前途,于是离开故乡楚国前往秦国。他先在吕不韦门下充当舍人,后成为秦王政的客卿。

    由于李斯只是客卿,又与吕不韦有关系,自然也要被列在被驱逐的名单上。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斯展示了他的政治才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向秦王政上了一封书信,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在这篇文章里,他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和严谨务实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说:“秦下逐客令是错误的举措。从前,秦穆公求纳四方贤士,从西得到了西戎的由余,在东得到了百里奚,请到了宋国的蹇叔,晋的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虽然都不是秦国人,却使秦国能够兼并二十多个国家,从而称霸了西戎。秦孝公因为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得以富强;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谋,打破六国的联盟;秦昭王得到范雎,使王室权力增强,抑制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而这四位国君都是以客卿来为秦国建立功业的。”

    “从这些方面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那些美女、乐声、宝珠、好玉,虽然不是秦国出产的,但大王却多方求取享用。而对于用人却不这样,不问可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人都不用,凡是来客都要驱逐出去。这是只看重美女、乐声、宝珠、好玉,而轻视人民的举措。臣听说泰山不出让每一块土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河海不拒纳每一条细流,固能成就其深;做君主的只有不遗弃民众,才能显明其德。这正是五帝、三皇能够天下无敌的原因。而如今秦却要抛弃人民,让他们去帮助敌国;辞退宾客,让他们去壮大诸侯。这实际上就是借武器给敌寇,拿粮食给盗贼的举措。”

    在这篇论理充分、举例详明的文章中,李斯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并且都是有目共睹,不容秦王政不回心转意。秦王政自有他的难处,他同意下逐客令,是因为他考虑到吕不韦的宾客党羽在朝危害他,而现在他见李斯的谏文,却没有提到吕不韦,消除了他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李斯的谏文句句在理,已经打动了他,所以他当即派人把李斯召回,恢复官职,并取消了逐客之令。从此,李斯成为秦王政的重要谋臣,为秦的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秦王政因为一两个客卿给秦国带来威胁便以偏赅全,否定了所有的客卿。他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很明显存在着偏见,无论这种偏见是大臣们强加给他的还是他心中早就存在的,总之他的做法受到了偏见的影响。不过,秦王政的偏见是站不住脚的,李斯的《谏逐客书》便能够将他的偏见驳得一无是处。

    除了秦王政外,汉朝的皇帝也曾出现过用人带有偏见的现象。

    汉武帝时,有一位叫颜驷的郎官。这位郎官与众不同,他衣衫褴褛,白发苍苍,显然是一位老者。据了解,颜驷在文帝时已经做了郎官,他擅长武艺,然而文帝却喜欢舞文弄墨之人,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拔。景帝即位后,比较偏爱稳重的老者,颜驷当时年龄尚浅,仍未得到提拔。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又喜欢重用青年,此时颜驷已经老了,同样没有得到提拔。于是,颜驷虽然三朝为官,却没用展现才华的机会。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在选用人才的时候,管理者如果抱有偏见,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如果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现在社会,比较突出的一种偏见现象是学历。为了能够帮助管理者消除偏见,盛田昭夫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学历无用论》。这本书非常畅销,书中深刻论述了企业该如何用人。盛田昭夫认为,企业用人不能以学历取人,因为学历高并不一定能够作出大贡献,学历低并不表示没有任何价值。《学历无用论》并非看不起学历,而是告诉企业管理者不能因学历而取人,以学历的高低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当然,偏见有很多种,除了秦王政的排斥客卿和汉朝三位皇帝有关年龄的偏见外,还有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偏见。比如,人们常常会说哪个地方的人比较狡猾或没有德行,于是企业管理者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在选用人才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地方的人,便立即否定掉。

    用人管人一点通:

    要想做到才尽我用,要想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管理者一定要抛开偏见,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选用人才。

    8.没有全才,人才要搭配使用

    企业的业务是多方面的,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所以企业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要全面选择,从而获得各个方面的人才,这样就会达到人才互补,从而使企业顺畅运行。

    人才互补对公司的重要性,正如同骆驼的各种器官对骆驼的重要性。骆驼长有长长的睫毛,能够阻止沙粒进入眼中,从而能够在强烈的风暴中辨清前进的方向;高耸的驼峰能够储存足量的养分和水分,能够使骆驼在长途跋涉中免受饥渴之苦;厚而宽大的脚掌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负重时身体对沙子的巨大压强,从而在柔软的沙中行走自如。同理,企业只有具有了骆驼的“睫毛”、“驼峰”和“脚掌”,才能够走出荒漠,奔向事业的绿洲。

    古代凡有作为的皇帝,都能够做到灵活搭配人才,用互补的人才结构来完成自己的大业。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便是这样一位皇帝。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心情大为高兴。一日,他召来众诸侯和将领,与他们同饮美酒。饮酒间,高祖问道:“诸位不要隐瞒,务必实话实说。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呢?”高起、王陵二人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后,就顺便将地盘划给有功者,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这是陛下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会杀害有功者,对贤者常常抱有疑心,一个人独享利益,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高祖听了他们的话后,首先说他们“知其一,未知其二”,接着分析了自己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然后又分析了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从汉高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才结构是互补的。内有运筹帷幄的张良,中有安抚后方、增援粮草的萧何,外有战无不胜的韩信。这三种人才缺一不可,汉高祖正是有了他们三人,最终才能够问鼎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一个合理搭配人才的高手,正是因为他的用人睿智,使得唐朝国富民强,天下太平。

    王珐是唐太宗的一位大臣,他不仅有过人的识人本领,而且擅长言论。一次,唐太宗在与他交流的时候,对他说:“朝中有众多大臣,我想听听你对他们各自才干的看法。另外,将你自己和他们放在一块比较一下,说说你自己有哪些过人之处和不及之处。”

    王珐略作沉思,脱口而出:“房玄龄为国鞠躬尽瘁,事无巨细,只要知道有没有处理妥当的,便会尽力为之,在这点上我不如他;魏徵见微知著,常常关注皇上言行举止,敢于直言进谏,这点我比不上他;李靖能文能武,外可征讨匈奴,内可辅佐皇上执政,这点我比不上他;温彦博处理公务一丝不苟,刚直不阿,并能够简单明了地传达皇上的命令和向皇上汇报工作,这点我比不上他;戴胄智谋过人,善于处理各种疑难问题,这点我同样比不上他。但在惩恶扬善、维护正义方面,我能够做得有声有色,并认为这点便是我的过人之处。”

    除了古代皇帝外,现代同样有精通此道的人,闻名世界的长江实业集团总裁李嘉诚便是一个典型。

    在李嘉诚旗下,有霍建宁、周年茂和女将洪小莲三人。他们是长实内部的核心管理人物,被舆论界并称为长实系的“三驾新型马车”。

    在长实管理层的后起之秀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霍建宁。他的引人注目,并非因为他经常抛头露面。实际上,他从事的是幕后工作。此人擅长理财,负责长江全系的财务策划,他处世较为低调,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干将,而是一个专业管理人士。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名校香港大学,随后赴美深造。1979年学成回港,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实会计主任。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了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凭此证可去任何英联邦国家与地区做开业会计师)。

    李嘉诚很赏识他的才学,1985年委任他为长实董事,两年后又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此时,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担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实属罕见。

    霍建宁不仅是长实系四家公司的董事,另外,他还是与长实有密切关系的公司如熊谷组(长实地产的重要建筑承包商)、广生行(李嘉诚亲自扶植的商行)、爱美高(长实持有其股份)的董事。

    传媒称霍建宁是一个“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长实全系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债券兑换等,都是由霍建宁亲自策划或参与决策的。

    这些项目,动辄涉及数十亿资金,亏与盈都取决于最终决策。从李嘉诚对他如此器重和信任来看,可知盈多亏少。

    霍建宁本人的收入也很可观,他的年薪和董事袍金,再算上非经常性收入如优惠股票等,年收入可能在1000万港元以上。

    人们常说霍氏的点子“物有所值”,他是香港食脑族(靠智慧吃饭)中的大富翁。

    霍建宁不仅是长江的智囊,而且还为李嘉诚充当“太傅”的角色,肩负着培育李氏二子李泽楷、李泽钜的职责。

    在长实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少壮派中,还有一位名叫周年茂的青年才俊。

    周年茂是长实的元老周千和的儿子。周年茂还在学生时代时,李嘉诚就把他当作长实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并把他和其父周千和一道送赴英国专修法律。

    当周年茂学成回港后,很自然地就进了长实集团,李嘉诚指定他为长实公司的代言人。

    1983年,回港两年的周年茂被选为长实董事,1985年后与其父亲周千和一道升为董事副总经理。当时,周年茂才30岁。

    有人说周年茂一帆风顺,飞黄腾达,是得其父的荫庇——李嘉诚是个很念旧的主人,为感谢老臣子的忠心耿耿,故而“爱屋及乌”。

    这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尽然。李嘉诚的确念旧,却不能说周年茂的“高升”是因为李嘉诚对他的关照。其实,最主要的一点,仍然是他自身具备了相应实力,有足够的能力担此重任。

    据长实的职员说:“讲那样话的人,实在是不了解我们老细(板),对碌碌无为之人,管他三亲六戚,老细一个都不要。年茂年纪虽轻,可是个叻仔(有本事的青年)呀。”

    盛颂声移居加拿大后,周年茂升任副总经理,顶替盛颂声的缺位,长实系的地产发展重任自然落到了这位年轻人身上。

    周年茂没有辜负李嘉诚的期望,他走马上任后,具体策划并落实了多处大型住宅屋村的发展规划,如茶果岭丽港城、蓝田汇景花园、鸭俐洲海怡半岛、天水围的嘉湖花园。在他的努力下,李嘉诚的迂回包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他的突出表现为他赢得了李嘉诚的信任和认可。于是,李嘉诚将更大的重任托付于他。

    在以后的工作中,压在周年茂肩上的担子比盛颂声在职的时候还要大,肩负的责任还要多。但他不负众望,努力扎实地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

    长实参与政府官地的拍卖,原本由李嘉诚一手包揽,全权掌握,而现在呢?同行和记者经常看到的长实代表,却是周年茂那张文质彬彬的年轻面孔,而李嘉诚那张老面孔则不常见了,只有资金庞大的项目出现时,大家才见得到李大超人的尊容。

    周年茂虽然看起来像一位文弱书生,却颇有大将风范,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临危不乱,该进该弃,都能较好地把握分寸,收放自如,这一点正是李嘉诚最为放心的。

    除了他们二人外,洪小莲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实上市之初,洪小莲就作为李嘉诚的秘书随其左右,后来出任长实董事。洪小莲在长实内部称得上是个大人物,她是有名的“靓女”。不仅相貌姣好,而且颇具风度。另外,洪小莲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值得人们称赞。她对人非常热情,让人们能够感觉到她的平易近人;做事的时候,她好像换了一种风格,变得异常果敢坚定,给人留下一种泼辣的形象。长实是个超级商业帝国,每年与其合作的单位和个人数以万计,业务往来跨越大半个地球。日常事务自然繁多,然而洪小莲却能够将这些千头万绪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要处理日益庞杂的事务,需要有旺盛的体力、精力和智力,需要有日理万机的工作效率,然而洪小莲做到了。提起洪小莲,在地产界,在中环各公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商业界称她为“洪姑娘”。

    洪小莲不但勤奋过人,她还非常务实,工作作风颇似李嘉诚。就连一些琐事比如面试一名信差、会议所需的饮料、境外客户下榻的酒店房间等,她都要亲自过问。

    跟洪小莲有过交往的记者说:“洪姑娘是个‘叻女’(有本事的姑娘),是完全‘话得事’(说话算数,能拍板)的人。”

    正因为自己的出色能力和勤奋敬业,洪小莲不到40岁时,就已经得到了李嘉诚的充分信任,开始全面负责长实楼宇销售工作。

    霍建宁、周年茂和洪小莲三人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才能,他们如同李嘉诚的左膀右臂,为长实的发展和辉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人才的搭配并不局限于中心骨干,而是包括了方方面面。比如,企业需要多种人才,如技术工人、研发人员、市场开拓人员、财会人员,等等。企业在搭配人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人才的多样性,还要考虑到各种人才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最佳的人才互补。

    用人管人一点通:

    无论是成就雄霸天下的大业,还是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人才的合理搭配。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多方面选拔人才,这样才能够加速企业壮大的速度。

    9.不怕才大,就怕无才

    管理者大多会有一种莫名的忌讳,就是怕下属的能力超过自己。他们认为,一旦下属的能力超过了自己,自己的位置就会动摇。当然,这里所说的位置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地位、在企业中的个人声誉、威信、个人魅力,等等。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担忧,有句话说得好“不怕才大,就怕无才”,尤其是企业中,越是有这样的人才激励着你,你进步得就越快,这样,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德皇威廉一世与气焰嚣张、桀骜不驯的宰相俾斯麦多年以来颇能相安共处,因为他知道俾斯麦坚强刚毅,具有强有力的铁腕实力,能把普鲁士和散漫的德国统一起来,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事实证明,德皇威廉一世的观点是正确的,在俾斯麦强有力的执行下,德国终于走上了统一的道路。

    然而德皇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却不愿意任何人的才能和功劳超过自己,他的身边多是对他唯命是从、诺诺谦恭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他的总参谋部里几乎全是这些人掌权,最终导致了莫茵一战的失败。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鸟市上,一位老者的面前摆了三个鸟笼,每个笼子里各装了一只鹦鹉。一位顾客走上前来,指着其中的一只鹦鹉问价钱,老者回答说300元;他又指着一只鹦鹉,老者回答说500元。最后,他又指着剩下的那只鹦鹉,老者说是700元。

    这位顾客很是奇怪,他向老者问明原因。老者如此作答:“卖300元的鹦鹉能够讲三种语言,卖500元的鹦鹉能够讲五种语言……”

    顾客突然打断老者的话:“难道卖700元的这只鹦鹉能够讲七种语言?”

    老者微笑着说:“不,它只会两种语言。”顾客惊讶,正在深思,老者接着说:“它的价值在于那两只鹦鹉总是叫它老板。”

    与下属相比,老板的价值是最大的。他的价值不在于自己有多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在于他的管理能力。老板是一个管理者,如果他不善于管理,尽管他的操作能力再强,还是不能够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去管人用人,而不是要与属下比操作能力。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会不断总结管理经验,然后灵活运用比自己操作能力强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能人。

    摩根的成就举世公认,他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敢于起用强过自己的人。

    萨缪尔·斯宾塞出生于乔治亚州,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南方人,曾是南北战争时南方军的一个骑兵。战争结束后,他在乔治亚大学攻读工程学。毕业后,他进入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公司。他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很快就升任为总裁室的特别助理。由于工作出色,不久他又被提升为副总裁。而就在此时,这条铁路由于赤字濒临破产。萨缪尔·斯宾塞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使这条铁路起死回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卓越管理才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当债务人依赖摩根救济时,摩根从斯宾塞的经营与管理中很快发现了他的过人之处。他告诉自己,他要的人才就在眼前,于是摩根就把斯宾塞纳入了自己的麾下。

    摩根非常欣赏斯宾塞的才华,将他提升为总裁。斯宾塞也没有辜负摩根的一番用心,负责偿还了八百多万美元的债务。

    杨元庆成为联想集团总裁的经历也是颇具典型意义的。

    1988年,杨元庆在联想找了一份工作,职务是销售人员。在那个时候,销售人员的工作非常繁杂,他们不单单要做销售,还要负责谈用户、签订单、发货、收款、调试、安装、维修等,就这样,杨元庆在联想默默地工作了三年之久。

    渴望发展的杨元庆不满足现状,想找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于是在1991年,他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打算自费留学。柳传志认为杨元庆是个可塑之才,一向求才若渴的柳传志把他留了下来,不久就提拔他为一个代理产品部门的经理,主要负责HP、Sun等公司产品的代理业务。刚做经理时,他并不是很熟悉业务,认为只要能带好头,给大家做个好榜样就能管理好部门;他的思想观念也不是很成熟,觉得抓住了销量、登好广告就等于有了市场。慢慢地,通过与国际上有名大公司的合作,杨元庆不断摸索,虚心学习,掌握了很多先进的公司管理经验和各种经营模式。工夫不负有心人,杨元庆所领导的部门营业额飞速上涨,年营业额从3000万元骤升至近2亿元。

    1993年,国家降低了电脑进口关税,国外大的IT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力很大,中国的PC产业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联想集团同样面临困境,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无不为联想捏把汗。就在这紧要关头,杨元庆再一次面临人生的抉择:虽然他在联想奋力工作,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出国深造的愿望,而此时公司可以安排他到国外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东西;同时,公司刚成立了一个微机事业部,决定让杨元庆担任这个部门的总经理。经过思考,他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要与联想、与中国的PC产业共存亡。这时的杨元庆刚刚30岁,正是创事业的好时机。

    接任微机事业部后,杨元庆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生产和销售是一个公司的两大重要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润。在生产这一环节,他以市场的购买力作为参考,市场上需要多少,他就生产多少。这样,产品不会超量生产,公司的资金也不会被捆绑在积压产品上,在紧急状况下可以调出来作为周转资金。这种计划生产的好处就在于不会因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而给公司造成不利的影响。在销售这一环节,杨元庆同样做了大幅度的调整:销售方式上,一改以往的直销方式,到全国各地找代理商;人员变动上,他刚上任就大刀阔斧,精简机构,把原来的几百人锐减到一百多人,销售部的裁员更是厉害,由一百多人一下子减到十几人;产品价格不断调整,进行了四次大幅度降价。就在进行各方面改革的同时,杨元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发展乃至繁荣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杨元庆没有退缩,没有向困难低头,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和业务代表一起踏遍了全国各地,去和代理商商谈。当时,中国的IT界面临的市场环境极为恶劣,代理商多倾向于代理外国产品,在他们眼中,中国的产品从哪个方面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国外产品不能比。这无疑又是一个不小的困难,可杨元庆不言放弃,经过努力,联想在全国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销售网络,这对联想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精简后的联想工作人员经过艰苦环境的考验和磨炼,业务能力大大提高,成为一支更为强大、更有生命力的队伍。

    杨元庆领导着微机事业部的员工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干着,等待着他们的是喜悦、是回报。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在两年之内出现了一次大飞跃,到1996年,联想电脑红遍中国。

    联想集团的总裁柳传志也是一个敢用强人的人。

    2001年4月20日,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杨元庆接替联想集团总裁的位置并兼任首席执行官。从此,柳传志退居二线,杨元庆成了集团的核心人物。其实,柳传志做出这个决策自有他的道理,正是因为杨元庆具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能够领导联想集团走进下一个辉煌,柳传志才放心让他去做的。也正如柳传志所想,杨元庆做得很出色。这充分体现了柳传志的眼光犀利,能够任用有能力的人。

    不只是这一件事,柳传志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深知21世纪是个需要人才的世纪,人力资源不充沛,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发展。于是他早早就做了准备。从1990年开始,联想集团就采用了种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地培养年轻人,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逐渐地培养出了一支年轻化的强大队伍。到现在为止,联想集团的总经理当中,年轻人有几十位,占总经理人数的80%左右。联想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拔人才的呢?业绩的大小能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好坏,它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否担当重任的标准,另外,柳传志还会从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强弱。慢慢地,联想集团有了健全的人才机制。柳传志手下的得力干将也逐渐增多,无论是事关大局的大变动还是一个常见的小小任务,无论是新项目的开发还是新市场的开发,他们总能办得妥妥当当。

    对杨元庆和郭为的提拔和任用,无疑是柳传志的“得意之作”。

    2001年,联想正式分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集团,杨元庆成了联想集团的掌门人。上任后一年,他为联想足足挣了“10亿港元纯利”,这个惊人的数字充分说明了杨元庆的实力,他有资格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也说明了柳传志没有看错人,是他发展了自己的事业。

    郭为同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勤奋好学,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MBA硕士学位,就在同一年,他成了联想集团的一名员工并且是第一位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员工。郭为进入联想后就给柳传志做秘书,很快柳传志就发现了他的才能,提升他为公关部经理;两年后任办公室主任;1991年任集团公司业务二部主任经理,在这一时期,他的管理能力充分显露出来,具体负责对分公司的清理整顿工作,成绩显著;第二年,由公司业务部主任经理转任公司企划部总经理。

    经过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郭为敢为人先,提出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他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具备一个好的管理模式,管理过程非常重要。他提出的“四赢战略”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联想产品要不断改进,公司也要和供应商、代理商以及产品的使用者用户形成一个和谐的关系链,从而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干,郭为后来转任公司副总裁,联想分拆后,他成了神州数码公司的掌门人,和杨元庆并驾齐驱。

    从此,杨元庆和郭为两位少帅各尽其职,带领柳传志的商业巨舰乘风破浪,去打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柳传志的心终于可以平静下来,不愁自己的事业后继无人。

    接任后的郭为同样表现非凡,就在2001年,他引领的神州数码集团在供应链、网络和软件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其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网上交易额已突破25亿美元。

    从联想公司两位少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一个企业或公司能否起用有能力的人,关系到它自身的兴衰成败。有了能人,再加以培养、深造,他们会以自己的特有才干去管理企业,去发展企业,给企业注入鲜活的力量,最终使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即使管理者没有大局意识,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与其压制能力超强的下属,不如给他们一个尽情发挥的平台。毕竟,这样做是有好处的。

    首先,压制手段本身就不是一个合适的管理方式,它会影响管理者的威信。一旦管理者采用了压制手段,就会给下属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下属会从被压制的同事身上看到自己以后的命运,从而会对管理者失望,在整个部门中形成一种不良的工作习气。管理者的管辖部门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将面临被撤职或降职的危险。

    其次,给下属留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在一个企业中,竞争的对象有很多,而不单单是自己的下属。尽管下属在自己的压制下不能超过自己,但其他部门的人同样会超过自己。与其限制下属,不如通过下属来提升自己。如果下属的确是一个可造之才,在得到上司的鼓励后,一路提升,最终职位超过上司后,只要是稍微有些人情味的下属,都不会忘记曾经支持过他的上司。

    另外,下属之所以会得到提升,与他的业绩是分不开的。下属的业绩提高了,上司的业绩自然也提高了。如果下属的能力都非常优秀,那么,上司的成绩也将更加出色。

    用人管人一点通:

    强人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的一个决策或一个小小的想法,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滚滚的财源。因此,无论是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还是作为企业的中层或高层管理者,都应该以大局为重,敢于用强人来提高企业效益。

    10.选才从根本入手,实用即可

    企业管理者在需要人才时,一定要立足根本,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用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可以被分成很多种。比如,按照性质,企业可以分为股份制企业、非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等;按照发展阶段,企业可以分为刚刚起步的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发展成熟的企业,等等。

    不同特点的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比如资金实力、工作环境、发展势头、业务范围,等等。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才。否则,就会造成人才与企业间的种种矛盾,比如企业不能满足人才的薪金要求、人才的能力不能在企业中得到发挥等。

    因此,管理者必须要立足根本,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出实用型的人才。不过,要想做到这点,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知道企业缺少什么样的人才。

    春秋末期,鲁国国君鲁哀公去拜见庄子。

    交谈中,哀公说道:“鲁国不缺儒士,但缺少像你这样精通道术的人才,这是我感到遗憾的地方。”

    庄子并不同意鲁哀公的看法,他不以为然地说道:“其实,在我看来,鲁国不仅缺少道术方面的人才,同样缺少儒士。”

    鲁哀公大为不满,他向庄子反问道:“在我鲁国的国土上,只要你随便一看,就会看到无数有儒者打扮的臣民。难道你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顾事实地说鲁国缺少儒士吗?”

    听了哀公的话后,庄子并没有立即辩解,他婉言说道:“我曾听说儒士的穿着很有讲究,人们甚至可以从他们的穿着上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才能。比如,如果一位儒者头戴一顶圆形礼帽,就表示他擅长天文方面的学问;如果脚穿一双方形的鞋子,就表示此人在地理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如果在腰间佩戴一块由五彩丝带系着的半圆形带有缺口的玉佩,则表示此人头脑异常冷静,能够果断解决突如其来的事情。”

    然后,庄子话锋一转,说道:“然而,在我看来,儒者的才能与打扮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为,有些儒士虽然才智超群,但他们不一定时刻都严格地保持与其才智相符的打扮;同时,虽然有些人整天把自己打扮成儒士模样,但这并不能表明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士。因此,单凭鲁国臣民的着装是不能够判定鲁国有多少儒士的。”

    庄子的话并没有说服鲁哀公,看到哀公一脸迷惑的样子,庄子说道:“如果大王怀疑我说的话,不妨通过一个实验来证实,大王意下如何?”

    哀公点了点头,表示洗耳恭听。庄子接着说:“大王可以向全国臣民宣布,禁止非儒士者身穿儒服,否则就等同于犯欺君之罪,要被斩头。”

    鲁哀公同意了庄子的建议,并立即按照此建议做了安排。结果,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鲁国的臣民纷纷将儒士服藏了起来,那种满街尽是儒士的壮观景象仿佛在一眨眼间消失了。看到这种现象,鲁哀公感到很失望。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在他颁布命令后不久的一天,仍有一个人身穿儒装并明目张胆地站在鲁国宫门前。哀公知道此事后,火速召见此人。见到此人后,哀公与其谈论国家大事,此人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学识淋漓尽致地显现了出来,令哀公感到佩服。

    由此可见,正如庄子所说,鲁国不仅缺少精通道术的人才,同样也缺少儒士。

    在鲁哀公看来,穿着儒士服的人都是儒士。于是,他看到大街小巷的人都穿着儒士服时,就认为鲁国到处都是儒士,从而推断鲁国不缺少儒士。

    企业管理者在调查企业内部到底缺少什么样的人才时,一定不要像鲁哀公这样,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否则,就会出现人才过剩或不足的现象。比如,当管理者不能够充分了解下属的工作性质时,他如果依据自己的看法对不同工作的工作量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就有可能在招聘的时候不能为某些岗位解决缺少人手的问题,反而使得有些岗位的工作更加轻松。

    第二步,选择需要的人才。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力克群雄、统一六国,并最终建立秦王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人才的重视。为了得到自己渴望的人才,秦王政通过各种方法不断从各个诸侯国招揽人才,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这一点可以从他对韩非的争取上看出。

    韩非,韩国“诸公子也”,贵族之后。他素喜“刑名法术之学”,因此花了很多精力去钻研法家学说。而且,韩非早年曾同秦国宰相李斯一起在楚国兰陵随荀卿学习。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韩非在法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战国末期,韩国积贫积弱,国势衰弱,再加上外有强秦虎视,内有悍臣弄权,亡国之危已迫在眉睫。韩非是个热忱的爱国者,看到祖国现状,顿时身心沸腾,欲为祖国抛洒热血。针对韩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韩非多次上书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改变现状的意见。然而不幸的是,他胸中虽有报国志,但却没有报国路可行。庸懦无能的韩王不识人才,根本不理睬韩非的主张。随后,韩非因满腔的爱国热情被浇灭,再加上自己有口吃的毛病而不善言谈,于是将所有的悲愤和忧愁皆倾注于笔端,埋头著述。

    不久,韩非的学说便被广泛流传,他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韩非是一个君权至上论者,要求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这也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的名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所谓“圣人”,就是中央,也即是君主。所以,若欲安国,则必须尊主。韩非借鉴了前期法家的有关学说,提出了更为缜密的法、术、势相结合的专制主义理论。

    韩非自觉地站在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疾呼要以法治国,同以德治国唱对台戏。他所说的法,是指由封建官府制定和颁布的成文法。法治的对象是君主驭下的所有臣民;法治的目的是要维系封建的统治秩序,保障圣人——君主对全体臣民的绝对统治。因此,韩非主张法必须严峻,只有实行严刑峻法,老百姓才不敢犯上作乱。人们很少被火焰烧伤,是因为火焰猛烈灼热;许多人溺毙于水中,是因为水性柔弱。严刑峻法就如同一盆火焰,约束臣民老老实实地接受君主的摆布,不敢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此外,韩非还鼓吹法不阿贵,赏罚严明,他认为圣明的君主设置官职爵禄,就是为了以此招引贤才,奖励功臣。所以,贤能之人应任大官,拿厚禄;功勋卓著者,应当得到很高的爵位和奖赏。有多大的本事当多大的官儿,有多大的功劳领多厚的俸禄,主张任人唯能,任人唯才,反对儒家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上的任人唯亲的原则。在当时,韩非的主张有其进步意义。

    不过,仅有严刑峻法,君主还不能有效地主宰他的臣民,还必须有势。所谓势,是指国君的地位与权力。认为君主一日不可无势:夏桀为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他有贤能,而是因为他的权位崇高。尧当老百姓的时候,不能治三家,不是因为他没有才能,而是因为他的权位太卑下。千钧重的东西,载在船上也会漂起来,锱铢般轻的东西,若不放在船上也要沉下去;不是因为千钧轻,锱铢重,而是由于有势与无势的缘故。所以韩非得出了结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有了势,法的威力才能发挥出来。

    势既然这般重要,君主应当将其视为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生命。韩非以形象的语言告诫君主:觊觎君主权势的大有人在,君主一旦失势,即使求为匹夫亦不可得。猛虎依靠坚锐的爪牙能制伏狗,若待虎的爪牙移到狗身上,老虎就被狗制伏了。因此,为君者应当像防贼一样提防所有的人,越是亲近自己的人越要注意,例如父母、妻子、兄弟等,他们都可能构成对君主权势的致命威胁。

    韩非和他的老师荀卿一样,都主张人性恶,但韩非的看法更为极端。他认为人之本性是好逸恶劳、趋利避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统是赤裸裸的相互利用的关系,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子弑父、妻谋夫、下僭上、臣弑君。为此,君主要善于潜运权术以御臣民。

    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不久,韩非的著书便流传到秦国。当秦王政如饥似渴地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时,不禁拍案称奇,起身感慨地说道:“嗟乎!寡人如能得以见到此人,并同他一道交游,死而无憾矣!”

    这时,恰逢秦王的长史李斯入内禀事,见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何故。秦王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书简,竟是出自何人的刀笔?”

    李斯遵命披览书简,片刻间便抬起头,笑着对秦王政说:“禀报大王,此书简乃韩国公子韩非所著,韩非同鄙人曾一道受学于荀卿先生多年,故能一望而知。”

    听了李斯的回答,秦王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非到底都写了些什么,使心高气傲的秦王如此兴奋,并对他五体投地,必欲见之而后快?

    加强君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建立帝国,这正是秦王政日夜思念的大事。韩非的著作为秦王日夜思念的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句句话都说在他的心坎上,使秦王犹如夜见明灯。既然如此,他怎能不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的感慨呢?

    连日来,秦王政多次翻阅韩非的书简,读其文而思见其人。为早日见到韩非,使其为己所用,秦王政在急切的心情之下做出了决定,于公元前233年发兵攻打韩国。韩王安见秦国大兵压境,惊慌得手足无措。危难中,韩王想起了韩非。尽管以往从未采纳过他的意见,这次却决定派韩非出使秦国,让韩非劝秦王首先伐赵。

    韩王哪里知道,秦王政此次发兵的目的,不是要在此时灭亡韩国,而是要借此得到韩非。因此,当韩非出使秦国时,秦国便撤兵而归。

    秦王政之所以要得到韩非,正是看中了韩非的治国思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秦王政终于统一了六国,实现了他的霸业。因此,韩非便是秦国当时所需要的人才,秦王政在选用他的时候无疑是从秦国根本出发,看中了他的实用性。

    如今,一些大企业同样重视人才的实用性,诺基亚便是一个这样的企业。

    诺基亚将人才视为自己的生命,该企业非常重视人才的实用性。为了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他们制订了严格的选拔计划。

    每年年末,诺基亚的业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就会共同商讨如何选拔人才,并确立选拔计划,然后由人才资源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人才的选拔。诺基亚的选拔有好几道关口,初次通过面试的应聘者并不能够顺利进入该企业,他们随后将会接受第二次面试以及必要的心理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应聘者的自身素质、思想品格和性格特征都会被一一考察。考察过后,测评专家会通过对应聘者的考察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评估。只有评估结果达到了诺基亚的要求,应聘者才有资格进入该企业工作。

    而且,人力资源部在安排测试的过程中会紧紧围绕一条主线,这就是应聘者的价值观。诺基亚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他的价值观与自己企业的价值观相异或相悖,即使他的专业水准很高,也不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

    通过如此严格的选拔,诺基亚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三个主要方面选择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适人才。当然,任何体制都不可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程度。尽管诺基亚的人才选拔制度如此严格,也不能够保证它所选择的人才都是最合适的人才。不过,诺基亚的选拔制度还是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和仿效。

    另外,诺基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常常偏重于选拔本地人。因为他们认为,本地人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把握住市场命脉,灵活掌握本地人的需求,能够为企业提出更好的建议。

    用人管人一点通:

    无论如何,保证人才的实用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任何企业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都必须以实用为先。

    11.安排具体任务,考察员工真实水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样适用于考核一个人的能力。这就是很多企业在录用员工之前,有一段试用期的原因。

    毛遂不过是平原君的一个门客而已,平原君并不认为他能够在向楚国求援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不仅平原君藐视他,就连被平原君选中的19个人也看不起他。然而,毛遂再三要求,平原君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如此一来,连同毛遂在内的20个人都有了任务,都应该在求援的过程中发挥一些作用。然而到了楚国后,平原君精挑细选的19个人却如同木头一样站在一旁,静听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商谈援助的事情。而被所有人轻视的毛遂看到谈判毫无进展,却将智勇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一面向楚考烈王清晰分析救援赵国会给楚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一面手持宝剑威胁楚考烈王。在他的努力下,平原君此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毛遂自荐的故事说明,实践是检验一个人才能高下的最好标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个人的才能才会充分地表现出来。

    战国末期,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在位时,蔺相如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一日,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国国君秦昭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给赵王送去了一封书函。秦昭王表示,愿意用秦国的15个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看完书函后,立即与众大臣商讨。大臣们有一致看法:如果把和氏璧献给秦国,秦王得到璧后恐怕不会实现承诺,赵国就会白白受欺负;如果不把和氏璧献给秦国,又怕秦国起兵进犯赵国。考虑到这两个方面,赵惠文王和众大臣感到进退不得。当务之急,需要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的人。

    这时候,宦者令缪贤进言:“我的门客蔺相如是个合适的人选。”赵惠文王问:“你凭什么这样认为呢?”缪贤回答道:“我原来犯下过错,曾经私下打算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制止了我,他对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与燕王在两国边境上相会,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并对我说希望和我结交为朋友。因此,我认为燕王会接纳我,我才打算去燕国的。’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以前你得到了赵王的宠信,所以燕王想与你交好。欲结于君。如今你从赵国逃走投奔燕国,燕国畏惧赵国,燕王一定不敢留你,而且会把你绑起来送回赵国。你不如肉袒伏斧,向赵王请罪,说不准还能侥幸被赦免罪过。’我听了他的建议,大王也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个勇士,而且有智谋,可以出使秦国。”

    于是,赵惠文王召来蔺相如问道:“秦王请求用15座城池来换取寡人的和氏璧,能不能把璧给他呢?”蔺相如答道:“如今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秦王的请求。”赵惠文王又问:“如果秦王得到了寡人的璧而不给寡人城池,这该怎么办呢?”蔺相如答道:“秦国用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答应秦国的请求后,如果秦国不守承诺而不给赵国城池,理亏在秦国。权衡这两个策略,宁愿让秦国理亏。”赵惠文王继续问道:“谁可以担当出使的任务呢?”蔺相如答道:“大王一定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臣愿意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如果秦国将城池划给赵国,璧将留在秦国;如果城池未被划入赵国领土,臣一定会完璧归赵。”于是,赵惠文王派遣蔺相如带璧西入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后,秦昭王在章台接见他。他把璧献给秦昭王后,秦昭王非常高兴,于是令侍臣把璧依次传给在场的妃子以及大臣们欣赏。众大臣看完璧后,都高呼万岁。蔺相如见秦昭王根本无意给赵国城池,于是上前说道:“璧上有一点瑕疵,我想指给大王看。”于是,秦昭王将璧还给蔺相如。蔺相如接过璧后立即靠在宫柱旁,顿时怒发冲冠,对秦昭王大声说道:“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带给赵王书函。赵王召来群臣商议,群臣都说秦国贪婪,凭借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套得和氏璧,恐怕难以得到城池,商量着不把璧给秦国。平民百姓在交往的时候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一个大国!再说,因为一块璧得罪强大的秦国是不合适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日,令大臣在宫中挨个传送璧和书函。这是为了什么呢?通过培养敬意来树立大国的威严。如今我到了秦国,大王竟然在章台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大王得璧后,将璧在妃子和大臣间传看,以此来戏弄我。我见大王无意用城池来偿还赵王,所以将璧取了回来。如果大王把我逼急了,我就把这块璧和我的头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说完后,拿着璧斜看着柱子,随时准备撞上去。秦昭王害怕他把璧弄坏,于是向他道歉,并用隆重的礼节接待他。随后,秦昭王召来掌管土地的官吏,在地图上指出了要划分给赵国的15个城池。蔺相如考虑到秦王可能会以此作为欺诈来骗取和氏璧,于是对秦昭王说:“和氏璧是天下稀有的宝物,赵王因为害怕才不敢不献。赵王在派我前来送璧前曾斋戒五日,大王也应该斋戒五日,安排最隆重的礼节,然后我才敢把璧献上。”秦王反复琢磨,难以从蔺相如手中强行夺走和氏璧,于是同意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排在豪华的屋子里居住。蔺相如考虑到秦王即使进行了斋戒,也一定不会偿还赵国城池的,于是令随从打扮成百姓模样,揣着和氏璧回赵国。随从从小路回到赵国后,按照蔺相如的嘱咐把璧还给了赵王。

    秦昭王斋戒五天后,按照蔺相如的要求,安排了最隆重的九宾之礼,然后接见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缪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还没有一个能够按照规章协议办事的。我的确很担心被大王欺骗而有负赵国所托,所以让人把璧带回了赵国。不过,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只要随便派一个普通的使者出使赵国,赵王就会把璧捧来献给大王。只要秦国先割15个城池给赵国,赵国怎么敢把璧留在国内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自己犯下了欺骗大王的死罪,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是希望大王能够与群臣仔细商议。”秦王与群臣相视后,都感到受到了蔺相如的嘲弄。正当左右有人要把蔺相如拉出去处治时,秦昭王说道:“如今,即使杀了蔺相如,还是得不到璧,而且会断绝秦赵两国的交往,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安全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欺骗秦国吗?”于是,秦王令人将蔺相如带入宫中,然后以礼相待,并让其返回赵国。

    相如回到赵国后,赵惠文王以他未使赵国受辱为由,提拔蔺相如为上大夫。后来,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把璧献给秦国。

    同年不久,秦国起兵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的石城;次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了赵军两万人。

    战后,秦昭王派使者出使赵国,与赵惠文王约定在西河外的渑池相会,商定和解方案。赵惠文王害怕秦国,不打算去渑池。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都说道:“如果大王不去的话,不仅显示了赵国的弱小,而且显示了赵国的胆怯。”于是,赵惠文王按约定日期出发,蔺相如陪同前往。廉颇将他们送到赵国边境后,与赵惠文王诀别说:“大王这一去,估计会在三十天内返回;如果超过三十日,大王仍然没有返回的话,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从而破灭秦国对我国的觊觎。赵惠文王答应廉颇后,与秦昭王在渑池相见。”

    见面后,先是饮酒。秦昭王饮得正酣之际,对赵惠文王说:“寡人私下听说赵王擅长音乐,请为大家鼓鼓瑟吧。”赵惠文王无奈,只好鼓瑟。接着,秦国史官上前记载道“某年月日,秦王和赵王在一起饮酒,令赵王鼓瑟”。蔺相如随后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乐,请秦王捧着瓦盆演奏一曲,以便相互娱乐。”秦昭王大怒,不答应。蔺相如拿着瓦盆走上前去,跪请秦昭王演奏,但秦王还是不愿意击打瓦盆。蔺相如说:“五步之内,请允许我颈中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昭王的随从正准备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大双眼呵斥他们,这些随从顿时吓得退了回去。秦王无奈,很不高兴地击打了一下瓦盆。蔺相如召来赵国史官记载道“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打瓦盆”。秦国群臣说:“请赵国拿出十五个城池为秦王贺寿。”蔺相如回敬说:“请秦国拿出咸阳城为赵王贺寿。”一直到喝完酒后,秦王仍不能胜过赵。此时,赵国已经列兵静待秦国进兵,秦王不敢轻举妄动。

    蔺相如不过是一个门客而已,后来能够被赵王重用,是因为他立下了功劳。而蔺相如之所以能够立下功劳,是因为他没有让秦王的计谋得逞,在为赵国保住和氏璧的同时,也为赵国保全了面子。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过程便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证明,蔺相如是有才能的。得到赵王的提拔后,蔺相如果然没有辜负赵王,没有使赵王在渑池受辱。

    由此可以说明,实践是选用人才的可行手段。“八大样”的老板为了选拔一个可用之人,就用了这种方法。

    京津沪等地的“八大样”是个历史悠久的老商号,其创业老板姓孟,是山东章丘人。

    过去,有个叫张云德的孤儿,在亲戚的帮助下过继给孟家,改姓孟,在布店做小伙计。张云德入店后,为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天,老板派云德带八匹马去和济南田家做一笔绸缎生意,并限定他次日返回。当天傍晚,他准时把布送到了济南田家。次日一大早,老客户田老板将货钱给了云德,云德数也没数就将钱包好上路了。赶路过程中,他突然感到有点不踏实。到了平陵城后,他趁其他伙计休息的时候偷偷点了一下货款。点完货款后,云德吓了一跳,因为货款多出了很多。怎么办?他想到田家发现多付货款后一定会很着急,当即决定让其他伙计先回家,自己重返济南。掌灯时分,他把多余的钱送到了田老板手里。孰料,田老板不但不感谢他,反而责骂了他一通:“你这家伙,存心不良,既然多收了钱,为什么当时不说?害我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弄得鸡犬不宁!”云德怕断了老板的生意,不敢争辩,只好低头不做声。归还多余的货款后,云德急忙赶回,于第三天回到了章丘,结果又遭到了自己老板的一通大骂:“第一次让你出门办事,你就这么放肆,竟敢冒犯店规,迟一天返回!你这种人今后谁还敢用?明天中午,到账房领工钱,你不再是这里的伙计了!”没想到做了好事反而砸了自家的饭碗,他只得把眼泪往肚里咽。次日上午,他闲得无聊,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室内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中午,他准时去了账房。从大掌柜手里拿了钱后,他向一旁在座的老板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您过去的教诲。”转身走了。云德刚走到门口,突然被老板叫住了。原来,这一场闹剧是老板对他的考验。他当即被老板委任为大掌柜(相当于现在的经理),从此他以身股参与分红,并用分红办了自己的店铺,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商。

    无疑,孟老板的选择是正确的。

    要判断一个士兵是否优秀,就要让他上战场。否则,尽管他的身体非常健壮,刀枪棍棒如何了得,也不过是个摆设。因为,一个优秀的士兵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以寡击众的本领,更需要的是面对死亡的勇气和奋勇杀敌的决心。一个怕死的士兵,是不敢也不愿意与敌人拼命的。因此,只有让他去实践,让他去面临血淋淋的场面,才能够从中判定他是如何的优秀。

    同样,判断一个员工是否有才能,就应该让他去实践,让他在工作岗位中去表现自己。

    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应该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因为,面试只是选择人才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小程序,它并不能够证明一个人的实际才能。在有些时候,应聘者还有可能蒙蔽招聘单位的眼睛。比如,一个人经历了多次面试后,尽管没有什么实际才能,也能够对招聘单位提出的问题应答如流,颇能符合招聘人员的心意,这就是所说的“面试经验”。

    用人管人一点通:

    企业如果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除了要把好面试关外,最好安排刚进入企业的员工到相关部门试用。然后,根据新员工的实际表现来评定他们的能力。

    12.不计前嫌,“冤家对头”也可大用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当两个企业间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候,难免会相互产生敌意。在某些时候,这种敌意将会渐渐转移到具体的个人身上。

    比如,企业甲中的某个骨干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策略,这个策略使得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企业乙排挤得无处容身。这个时候,企业乙中难免会有人痛恨企业甲中提出策略的这个人。后来,企业乙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占有市场,并且实力越来越强大。而此时,企业甲在竞争中落败并最终面临破产,企业甲的员工不得不另谋出路。如果企业甲中那位曾经用自己的策略给企业乙造成危机的人前来应聘,企业乙中的管理层中就会有人反对聘用这个人。这便是敌意的具体表现。

    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敢于任用商战中曾经的敌人。

    其实早在古代,我国就有很多不计前嫌、楚才晋用的范例。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齐国国君齐襄公在内乱中被杀。家不可一日无主,而国不可一日无君。齐国上下顿时非常关心另立新君的大事,而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更为担心此事。因为他们是齐襄公的两个兄弟,都是齐国国君的候选人。谁棋高一着,谁就能够成为齐国的君主。

    为了能够顺利登上齐国国君的宝座,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二人各施手段。当时,公子纠在鲁国,有老师管仲和鲁国国君鲁庄公相助;公子小白在莒国,有莒国国君和老师鲍叔牙相助。

    为了保护公子纠的安全,鲁庄公本打算护送他回齐国。管仲考虑到莒国与齐国相近,担心公子小白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向鲁庄公提议,自己带一队人马火速前进,前去阻止公子小白进入齐国。鲁庄公同意后,管仲立即出发。

    管仲的担心是很正确的,为了尽快赶回齐国,公子小白已经在莒国人的护送下起程。发现公子小白的踪迹后,管仲立即上前阻截,并一箭向坐在车里的公子小白射去。公子小白惨叫一声,随即躺在车里。管仲以为自己射死了公子小白,这下认为公子纠成了齐国国君的唯一继承人,他感到胜券在握,回到鲁国后,便不紧不慢地护送公子纠去齐国。

    令管仲感到吃惊的是,他们还未赶到齐国,就听说公子小白已经到达齐国,并做了齐国国君。为了保全性命,管仲只好和公子纠沿路返回鲁国。原来,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早就料到鲁国人会来阻截,于是让公子小白装死,随后便立即赶往齐国,将公子小白扶上宝座。公子小白即位后,便是齐桓公。

    齐桓公将国事料理好后,派兵攻打鲁国。鲁国力量薄弱,很快就被齐国打败。鲁庄公在齐桓公的要求下,将公子纠处死,然后将管仲押送到齐国。

    管仲被押送到齐国后,鲍叔牙向齐桓公建议重用管仲。齐桓公当时非常气愤,他认为管仲曾用箭射他,差点要了他的命,不仅不应该重用,而且还该治罪。最后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封管仲为相,辅佐他治理朝政。

    管仲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措施,为齐国创造了大量财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管仲利用了齐国临海的天然优势,不断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在满足齐国所需的同时供应给其他离海较远的诸侯国。

    不仅如此,管仲还帮助齐桓公成为了当时的霸主,满足了齐桓公的心愿。

    管仲当年为了能够使得公子纠顺利成为齐国国君,曾经射了齐桓公一箭。齐桓公虽然与他有一箭之仇,但最终还是将仇恨抛在了一边,重用了他。也正是他的这种做法,使得齐国得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治国贤才。

    与齐桓公类似,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一位善于楚才晋用的明君。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秦王李世民登上了帝位。

    事变后,秦王府中的一些将领主张乘胜杀尽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并有所行动。李世民一方面禁止秦府人员滥捕追杀,一方面以高祖的名义诏告天下,安抚宫府中的人。

    李世民的大度解除了一些敌对势力的顾虑,他们纷纷放下武器,自动向朝廷投诚,开始效忠李世民。其中最杰出的人才有魏徵、韦挺等人。

    玄武门之变前,魏徵几次劝太子及早除掉秦王李世民。然而,太子李建成并没有听取魏徵的意见,最终被李士民所杀。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党羽纷纷逃亡时,魏徵没有逃跑,结果被秦王府的人抓获。

    魏徵被带到李世民跟前,李世民当众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呢?”

    魏徵毫无惧色,镇定地回答:“假如太子早听我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有今天的祸患了。”

    李世民听了魏徵的话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赞扬了他的忠诚坦荡,从而对他十分器重,委任他为詹事主簿,后改任谏议大夫。

    一次,李世民在宴请近臣的时候,有的大臣提出:“魏徵等人以前是李建成的亲信,现在我们看到他们就像见到仇人,实在不愿意与他们一起谋事。”

    李世民听后笑着说道:“魏徵等人过去是我的仇人,但他们能为当时的主人尽力工作,这有什么不对呢?桀犬吠尧,各为其主,这是可以原谅的。我之所以重用他们,就是看中了他们的忠心。”

    用人管人一点通:

    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想使企业效益蒸蒸日上,就应该一切从大局出发,不仅能够任用素不相识的人才,还应该敢于任用曾经的竞争对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