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集-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十年

    岁月流逝,曾经如镜中花水中月的,那缥缈朦胧的世界,日渐清晰,那些破碎的玉镜,与童年一起,成为生命中最先坠下的旧枝。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明晰在脑海中的画面如昨天之事一样:一个坐在槐树荫下,抱卷吟诵的后生,把童年对乐趣的渴求投入诗词中——因为这后生天生不好打闹,玩耍又不是经常的事。幸得是中华古代有无数可爱的人,我借他们的眼睛,去感悟这个世界。这后生于是就“乐不思蜀”了,毫不知倦地在这梦中世界遨游,就像庄子一样。

    这后生曾也是个热血的愤青,曾无知胡言道“只有豪放的诗才是好诗”,因而不屑于易安的哀怨,而甚爱黄巢和毛主席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股豪迈之气在胸中荡然而起,就是要仰天长啸!就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才让后生有了大胆的想法——古代无数诗人流芳万世,为什么我就不能呢?于是这后生就开始看着古人的诗开始模仿。最开始写的诗现在读来确实可笑,也曾招来他人嘲讽,但后生是要“冲天香阵透长安”的啊,他不能放弃。

    没有名师指引和社会主流支持,他最开始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格律,就是凭着感觉,像一个小心翼翼的原始人类在开辟自己的天地。而随着年岁增长,这后生也日进一步,不断炼字,甚至去“日格一物以致知”,看一棵树能看一下午而津津有味。

    随着阅历日增,后生开始不像以前一样“少年不知愁滋味”了。

    他回头看柳永,看李煜,“遂感慨颇深”,这才明白为何老子言“柔以克刚”,而李煜被誉为千古词帝了。王国维言:“词至李煜则感慨颇深,遂为士大夫之词。”因为他有国君的眼界,也有细腻的柔情,所以他有别人达不到的词境,有自己的词风。虽然晏殊也有位极人臣的人生经历,但没有李煜国破人亡的大伤,所以他的高峰只能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不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了。

    于是我不再写那些“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而更好“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安静寂寥。寂寥是一种美,一种享受,一种人生境界。而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太多的所谓义气英雄和传奇,像水浒的天罡地煞,而婉约或花间词派就如同《红楼梦》一样,有着另一种不同的只属于中国自己的性格与味道。这十年于我而言,像在泡一壶浓茶,愈沉愈香。

    现在回顾这些年,我在成长,而我在对乐趣的渴求上永不止步。乐趣不止于知识的乐趣,还有自然的奥秘与人类的智慧。而诗词文化正是自然与人的完美交融,是精神与物质和谐的美。我感谢我的十年,亦为我的十年而骄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