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集-序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扬理想的风帆

    牧江

    今年高考,一江苏考生在以《绿色生活》为题的作文中,以通篇骈体古文的形式完成。阅卷老师在读到此文时,视作“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南京市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在看完全篇后,仅对文章的注释就写了四页纸。他在评价这位学生时,自觉惭愧。

    无独有偶,前不久,经人介绍,看到了史健豪同学即将出版的古典诗文集《孤鸿集》,令我十分震惊。

    史健豪同学仅有17岁,现在还是西安高新一中高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他从小爱读书,喜欢写作。特别爱好古体诗歌创作。在全国诗歌(中小学)交流中,是唯一一个获得古体诗赋奖的同学。曾在《阅读与作文》及校刊等刊物多次发表过作品,并代表学校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有突出的爱好,而且并不偏科,数理化和英语都学得好。而且,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相当出众。从初中到高中,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古文、古诗词,对一个初高中学生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之中,当然就更不容易。他创作的诗词和散文,文辞准确,语言精练,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文中,引经据典,应用自如,恰到好处,有创意,想象力丰富。且有一定的深度,可见他读的历史典籍不少,知识宽博。例如,他看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三百多字的《汴河赋》,文思如潮,一气呵成。文中的人物、风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非同凡响。

    不难看出,史健豪同学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俊秀,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将来必成大器。

    作者在为这本书所写的内容大要里曾说:“一者为笔者青春之朝花,待夕而拾;一者为复唐诗宋诗文之盛世,使人人爱诗,人人写诗,人人咏诗,则中华文化之复兴,指日可待矣。”年轻人,有宏伟之抱负,精神可嘉;但又说:“因受现代诗歌及教育限制,有许多诗歌形体不以格律为依……”如本集中的《卜算子》《江城子》等等,都是“不以格律为依”的,这值得再思考。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有规矩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诗词,也各有其自己的规矩(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是前辈先贤们在漫长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些规矩的确立和存在,不是为了束缚艺术的发展,而是为了完善、提升和升华艺术。因此,我们对这些规矩,都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怀着十二万分的虔诚和敬畏来对待它们。大家都非常崇拜毛泽东,崇拜毛泽东的诗词,而毛泽东的诗词,则无一不是按照传统古典诗词的规矩去写作的。所以它才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稳稳地屹立在诗词艺术的巅峰之上!人也一样,人在大自然中生存,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和生产,也都有必须遵守的规矩,老老实实地遵守、遵循着这些规矩去做人、去办事,才有机会让你的人生更精彩。否则,一定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至于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不言而喻。只有遵循规律,才能成就大事,成就人生的伟大梦想。

    有哲人讲,一切成功的秘籍,是天才加勤奋。才华(天才)是父母给予的,要感恩;成就是汗水浇灌的,要努力。愿你在汗水汇成的大海里,高扬起理想的风帆,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收获更多的好作品,以此献给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

    最后,我以旧作《【越调】天净沙二首》,结束这篇短文,是为序。

    其一

    文学初始学文,学文无异学人,人品升华作品。诗文真韵:爱生活,爱人民。

    其二

    隆冬盛夏黄昏,三更五鼓凌晨,万卷诗书破损。笔锋初运:意千里,字千钧。

    2015年7月16日于莲花池畔茅庵

    (牧江,1938年生,河南省博爱县人,西安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于歌曲、歌词、诗词、书法、篆刻创作等诸方面,均有成就。出版有“不觉斋丛书”《诗词曲稿》《歌诗吟草》及《牧江书品》《牧江诗词书法集》等五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