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家世渊源-邓家的大集中小民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邓家的子女中,邓林交游极广,讲话最随便,曾自称是家中的“政协委员”。

    对于子女们的议论,邓小平总是静静地倾听,有时笑一笑,从不发表意见。

    领袖人物家庭生活的一面总是很神秘的。

    当他们远离公众回到家中,特殊的身份、地位和严密的保安措施,使他们的周围出现了一定的屏障,挡住了世人的目光。正因如此,人们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愈加关注。

    邓小平虽然较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但他的晚年并没有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他极为重视家庭的团聚和睦,一贯主张全家应生活在一起。

    邓小平有5个子女,加上女婿、儿媳、孙子、孙女及亲属,一家上下共18口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邓小平和夫人卓琳的工资全部交给工作人员用于全家人的伙食开支。家里的伙食账也由工作人员管理,月底将支出账目公开。

    邓小平主张家庭内部生活要“大集中、小民主”,所谓“大集中”就是全家人要住在一起,吃饭时最好在一起。如果有谁说好回家吃饭而没有赶到,全家人一定要等他回来才开饭。但这一原则也不强加于人,家中有谁认为当天的饭菜不合口味,可以单独去做,也可以到外面去吃。家庭成员中的个人爱好绝不干涉,这就是所谓的“小民主”。

    邓小平重感情,讲亲情,也喜爱热闹,尤其喜欢小孩。他常常动员全家一起出游或参加某些社会活动。如每年一次的植树节,他都希望和全家人一起去。但他的子女们各有各的工作,很难凑到一起,他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去植树。小孩子不懂事,贪玩好动,不听管劝。他不怒不恼,反而要求孩子们要听话。他说过,经常见到小孩子心里就有一种平衡感,他们天真,有活力。

    邓小平生活严肃、俭朴,起居很有规律,在吃的方面没有过多奢求。别人都爱好吃大米,他却独独喜欢吃最普通的机米。

    像其他老一代革命家一样,邓小平抽烟很勤,也颇有酒量。他香烟在手会见来宾的情景以前常在电视中出现。他最爱吸“熊猫”牌香烟,也是很多人所知道的。邓小平的酒量记者曾亲眼所见。1986年英女王访问北京,邓小平在钓鱼台养源斋设宴款待,宾主落座,邓小平举起一杯珍藏20余年的“茅台”致祝词,然后一饮而尽,博得客人一片赞叹。

    现在由于年龄的关系,医生对邓小平的烟酒严加控制。在家中他每天要看许多报纸和文件,其中包括中共中央的主要文件、各有关部委的选送材料和参阅材料。这些报纸和文件材料,是他了解掌握国际、国内最新动态的渠道之一。他也经常去外地走访考察,倾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邓小平喜爱桥牌世人皆知,现在他仍喜欢这种高智力的运动。尽管年事已高,但打牌时仍然思路敏捷,出手不凡。邓小平偶尔也搓麻将,却不如打桥牌精心。后者对他来说纯粹是消遣性的娱乐,从未认真过。

    邓小平喜欢游泳,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到北戴河避暑,在大海中畅游。除此之外,他还喜欢散步、爬山,也打高尔夫球。去年年初,邓小平到广东深圳、珠海视察,参观游览,体力极佳,这与他喜爱运动不无关系。

    社会上有传言说,邓小平南行之时有气功高手相伴,时时发功为他强身健体。据知情人介绍,邓小平对气功没有一点兴趣,也从未做过气功。

    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次子邓质方在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工作,长女邓林为美院画家,次女邓楠现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小女邓榕现在常常陪伴父亲左右。

    知情人士介绍说,在邓家的子女中,邓林交游极广,讲话最随便,曾自称是家中的“政协委员”。邓朴方看问题比较深刻,对于许多事情进行过研究和思考。邓质方是搞技术的,一心在自己专业上谋求发展。

    邓小平对子女们要求很严格。以往每次重大政治运动来临之前,他都要将子女们召集在一起,要求每个人自珍自重,出了问题他谁也不保。他的子女们都在社会上各有工作,回到家里总要对外面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进行评说。如某些社会现象,人们的思想情绪,各单位一度没完没了的政治学习等,有褒有贬,有时也有牢骚。对于子女们的议论,邓小平总是静静地倾听,有时笑一笑,从不发表意见。子女们的谈话,是他了解外面社会的又一渠道。但是,他绝不允许子女们干涉国家的政治决策,他要求家中所有人都要维护国家的声誉和利益。

    (童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