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滴血:三线学兵绝唱-一条崎岖路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还用回忆吗?不用回忆,就从这条小路说起吧!

    小路像一条鞭子甩向大山。这可不是真正的小路,鲁迅说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这个路是走出来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台阶;石头是什么形状,路就是什么形状,石头斜,路就斜,石头歪,路就歪,也许这里是一个坑,路就从这个坑里过去,这里有一个树桩,树桩就成了台阶。这个路完全没有规矩,只有两条定理,一条算是离目的地较近,另一条算是走的过去。一些学兵的家长来了说,这哪里是路?是爬别人爬过的山。作为在西安东南西北四大街倘徉惯了的人,初到这里,每走一步,都要思考,如何下脚,才不至于崴了脚,才不至于掌握不好重心,才不至于摔下溪水潺潺的沟底。走了这个路你就理解什么是“崎岖”了。

    这条路就是学兵四连的学兵们每天从宿舍到隧道工地、桥梁工地、汉水码头和休息日到安康城去打牙祭必走的路。

    这里就是让这些学兵们刻骨铭心而且今后无论在何处都魂引梦牵的石庙沟!

    千古石炭

    公元1971年4月10日。

    春意盎然,山沟里开着不知名的小花,柿树、桐树都绽出了新芽。向阳山坡有一片片树皮黑褐色的栓皮栎,还有那西安根本看不到的芭蕉,但都比较瘦弱。有一树冒出的新芽是红颜色的,煞是好看,但是孩子们根本看不懂那是什么树。山沟里不时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叫声,也该是播种插秧的时候了。

    山沟里没有风,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路上走着一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就是学兵四连的学兵。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全,一张张稚气幼嫩的小脸,一个个赢弱瘦小的身材,像散落在山脊上刚刚脱奶正在寻找嫩草的小羊。在这里有一个肥胖和强壮的身材可是一个大的资本。他们是一群瘦弱的小羊,蠢动在这绵绵的小路上。如果只是空手走,用现代人的观点,这可是在游山玩水,可他们每人还负着一块“黑石头”,这就是石炭,安康当地的一种燃料。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是什么样的地质情况,使这种可以燃烧的物质没有变成可燃性好、易粉碎的煤;而变成了坚硬的永远也烧不很旺的煤石,要用比它更坚硬的铁锤将它砸成碎石,才可以借助其它燃料而燃烧。

    可怜的孩子们大致每走百八十步,就要放下石炭休息。有聪敏者将石炭就近顶靠着突出的山崖休息,以免再把石炭搬上肩头要费更大的劲。百人百相,搬运石炭的孩子们,什么样的都有,驮、背、扛、夹、提……,最有意思是一个大个,从相貌看,他完全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他快30岁了,在这里可是老大不小。在那样的年代,到学兵连来的人是各式各样的,也许要走“后门”才能来,有的还写“血书”才批准来,因为最后都能“退伍”分配到一个工作。当然招兵的主体还是西安等地69、70级的初中生。

    那人胆鼻,双眼皮,眼睛慈祥深邃,他手托着两个石炭,像拿着两个黑鸡蛋,一路还惬意地倒着手,倒像现代北京的老人遛弯儿,一手提着鸟笼,一手攥着两枚核桃活动手指;他身上的衣服总是披着的,一走一晃,那个玩劲,真像来了一个大爷一路惬笑着搭讪着,他就是后来被册封为“大懒”的谭木林。

    在蠢动的小路上有一个瘦俏高挑的人,脸也是稚气的,他半低着头,双肩和头之间顶着一块硕大的石炭,在如弦的小路上健步如飞。学兵们见此架势,纷纷让出路来,随着这人一卷风而过,大家都诧异地瞪直了眼。

    石庙沟位于安康城汉水上游15公里处。一条不舍昼夜的溪水从山沟里潺潺流出,注入汉水。汉水两岸排列着像骆驼队一样的群山,石庙沟临汉水一左一右的两座山像两匹面江欲饮的骆驼,右边那匹较小,只到左边那匹的腰部;左边这座“骆驼山”我们称之石庙山,临江的一个小山峰真像骆驼的头部,头顶原有一座全部用石块建的庙,至于什么庙,是无法看到,从安康城来的红卫兵已经将它摧毁,虽然它处在水远山深,但它也逃脱不了“横扫”的命运;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庙的石基和石的废墟。石基下一条不是路的路,一头下探到汉水江畔,那是石庙沟的汉水码头和过江的渡口,路的另一种延伸:一头上伸到骆驼的腰部,分成四、五条支线导引到各个村户。其中一条在骆驼腰部较明显的小路一直通向这匹大骆驼的尾部,学兵四连的驻地就在这里。那骆驼头部的石庙石基,成了学兵们“凭栏处”的绝佳处,南眺是绿的发蓝的汉水,由西向东绵绵数十里;再向南远眺,是像汹涌的海涛一样凝结的巴山峰脉,一眼望不到头,那里蕴藏着古巴国的传奇故事,更远就到了四川省境内;北眺就是两骆驼山夹持的石庙沟,两骆驼山的山腰正在各修建一个隧道,从沟底将长出三个高大的桥墩,支撑连接两个隧道的桥梁。这也就是寄居在这条山沟里的部队、学兵、民兵三年里的全部工作,也是他们以后引以为自豪,拍影留念的丰碑。永恒的石庙废墟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见证着这段传奇的历史。

    骆驼山向着沟内的臀部位置,有一片坡地,是当地老乡的耕地,大致五六块,十几亩,就是被征用给学兵四连的驻地。自下而上先是炊事班,炊事班里主要是储藏室和伙房,那时可没有什么饭厅,学兵们眼睛看到的都是饭厅,世界上还有比打的更大的饭桌吗?还有比石头更多更结实更恒久的坐凳吗?现在看来,炊事班设在这里是非常合理的,因为粮、菜、燃料都要从汉水江畔的码头背回来,炊事班设在连队的进口是要少走一些路的。因为孩子们三餐都要到这儿吃,有时候就在这里对付着把饭吃完,这里又是进出连队的道口,所以孩子们称它为“民间中心”。

    往上就是操场,这是连队里惟一大一点,平整一点的地,是连队的“政治中心”,一切开会、集合、宣布决定都在这里。后来为了开展体育活动,做了一个单边的蓝球架。操场右边的一块地是三排,因为这个排的学兵都是来自西安大学习巷一带居住的回民学生,所以又称之“回民排”。操场左边的一块地搭建着一个帐篷,最早是连部在这里,连部搬到部队支援的可以拆拼的“活动房”后,就一直是炊事班人员和“上士”采购员的宿舍,因为两个“上士”经常在外采购,所以帐篷也不显得很拥挤。再往上是一排、二排,最上面是连部,工作班也在连部里面,成为“领导中心”。

    这里什么样的房子都有。炊事班和一排是当地老乡特有的干打垒的房子,上面是未刨皮的树木用扒钉固定的三角梁,油毛毡的房顶;二排、三排是铁架简易屋,屋顶是石棉瓦,墙壁围的是芦苇席;炊事班宿舍是帐篷;连部的房子最高级,是部队迁徒用的可以拼装的全石棉简易屋。

    叶叔龙,本文中的一个“枭雄”人物,年纪有18岁了,胖圆脸,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不论天气如何炎热,常年穿着长衣长裤,所以长得一身白森森的肉,被孩子们视为学兵四连的一大奇观。一次他站在操场上问大家,“假如我们这里是匪窝,还缺少些什么?”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自然是对答不上来。他则说:“笨蛋,应该点起一堆篝火,烤上羊腿,周围各个山头派上哨兵站岗”。他较大家年长一些,估计是“老三届”的,多读了一点书,他脑子里的土匪窝恐怕就是这样的。孩子们听后,不禁感叹起来,敢情土匪窝比我们的学兵连还好,至少还有羊腿啃。

    学兵们陆续将石炭背回来了。在炊事班炉灶的边上设着一把称,事务长正在一个一个地称这些石炭,这将作为学兵们考绩的一项。原来发生过学兵们把背不动的石炭扔到山沟里的事。

    “77斤”!事务长尖着嗓子喊出来,声音里充满了兴奋。这可是一个破记录的重量,因为背上来的每份石炭重量没有超过30斤的,把一整块77斤重的石炭旋风般背回来的人叫秋初积,这可是汗渍的英雄!

    “一斤四两”!事务长又尖着嗓子喊出来,声音里压抑着无奈。谭木林自己“嘿嘿”地笑出了声,“哎哟,还有这么重?!”他惊奇地说着耸耸肩,拉了拉披着的衣服,趔趄而去。

    两块鸡蛋大小的石炭竟有一斤四两,这真使谭木林始料不及,这可是“造化”之重。炭的元素和钻石的元素是相同的,只是元素的排列结构不同,石炭只差一步“造化”就要变成钻石了。这是在物理课上只现学现用了“三用电机”的初中生“始料不及”的。

    生活的岩层也是这样,谁将来是石炭,谁将来会变成钻石,也将是这些以及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