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心理学-家庭教育——拥抱正能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在的父母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高骛远,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好,另一方面又不断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优秀,有好的前途,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比较中,丧失了自信。要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起来,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远离“别人家孩子”的阴影。只有远离“别人家孩子”的阴影,才能拥抱生命的正能量。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人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学习了。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培养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良好的榜样就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会鼓励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代社会,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宠爱与日俱增,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祖宗”和“小皇帝”。可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不对呢?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不知道为人父母的有没有想过。

    家长赋予了子女生命,但孩子心灵的塑造却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说家里的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对各种事物的评价以及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一个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有作为的孩子。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样与成功密不可分。

    但如何才能给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什么才算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呢?我觉得,首先父母要学会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现代的孩子是生活在高科技日益发达、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的社会中,他们无法体会父辈成长时那种缺衣少吃的年代,而父辈们也未曾料想过世界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两代人之间的“鸿沟”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由于两代人之间的差异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日益增大。所以很多时候,父母要站在孩子的一边换位思考,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孩子要自己长大,并且将独立投身社会,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是任何人无从替代的过程。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它首先是具有独立价值的生活。儿童有权利享受这种生活,成年人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

    孩子只能靠自己长大,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父母都不一样。在家长看来必须这样做的一件事,孩子可能偏偏就背道而驰了,尽管到头来自己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但孩子不会后悔,因为这次经历会让他成长很多。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代替他们做决定,逼迫孩子按照家长自己制定的路线走,可能最后的结果会适得其反。

    其次,就是父母要努力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借助父母的权威来教育和指导孩子。

    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说道理、定规矩、设规范。这样做收到的效果甚微,所以现代心理学家就提出了家庭教育的经典鼓励法,这种经典鼓励法已经创造了无数家庭教育的奇迹。每个父母都应当尽快学会与你的孩子一起说:“太好了!”“你(我)真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雯雯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别看她只有五岁,可她身上那种自信乐观的态度,使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特别喜欢她,她就是一个快乐的小精灵,走到哪就将她的笑声带到哪。而娇娇就不一样了,同样是五岁的小孩,可她见人就躲到妈妈的身后,很少出来和大家一起玩,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低着头。

    两个小姑娘的不同个性,使我们不禁想到了她们各自的家庭教育。在仔细观察了雯雯和娇娇的家庭教育之后,我们发现:在雯雯家,不管雯雯做了多么简单和平常的小事,雯雯妈妈总会说:“呀!我的小宝贝真聪明,真棒!”雯雯听完,又积极地投入到新的探究中去了。

    可在娇娇的家里,当娇娇做了一件事情时,她的父母通常是没有反应的,有时候做错了还会受到一顿批评。慢慢地,娇娇就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去动任何东西了。

    可见,家庭中的鼓励和表扬就像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可以促进孩子更多地自我探索和学习。而家庭中的漠然和批评就像消极的负能量,更多时候会吸干我们的热情和求知欲。

    最后,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当你对他笑的时候,你也会发现,他正在对着你笑。自己改变了,周围其他人也会跟着一起改变,这一点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同样适用。

    有这么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格里来这家新公司上班已经有半年了,现在他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他愤愤不平地和朋友说道:“我的老板从来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就如同没有我这个人似的。明天我一定要当着他的面将文件扔到地上,然后就辞职,我宁可再找一份新的工作。”

    听完格里的抱怨,他的朋友反问他说:“现在你对这个公司所从事的贸易种类全都熟悉了吗?对于客户的情况全都清楚了吗?”“那倒是还没有,不过也没有必要了,因为我明天就要走了。”格里郁闷地说。

    “人是应该有远见的。如果你现在离开的话,你的老板是不会在乎的,你还不如好好地将你们公司全部的贸易种类以及客户情况都搞清楚,接下来再将办公室中涉及的日常工作全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这个朋友向格里建议道,“你就将这个公司当成一个对自己进行免费培训的地方,等你什么都熟悉了的时候,再一走了之,那时岂不是对你们老板最大的报复,你不是更解气吗?”

    格里听了朋友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回到了公司之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努力工作,一点也看不出他的思想曾经有过那样的波动。为了能够尽快离开那个公司,他把每一点闲暇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去学习业务知识,哪怕是在复印材料的路上,他也会一边走一边研究写作文件的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个朋友又遇到了他,向他问道:“现在你能够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了吧?”“现在,我发现我的老板开始重视我了,并且是越来越重视,我已经成为公司的顶梁柱了!”他的朋友笑着说道:“我早就料到了!以前你天天因为老板不重视你而感到生气,即便业务上不出色也不愿意努力学习。现在你将怒气排除了,痛下苦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老板自然就会注意你了。”

    这个例子就如同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生气。可当我们发完脾气之后,发现孩子依旧是那个样子,没有任何改变,那还不如我们换种方式,去和孩子亲切地交流,去努力发现孩子的需要。也许当我们态度改变之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孩子也有了改变。

    古有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怎么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怎么样的孩子,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积极地运用正能量,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孩子。

    不计回报地爱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父母都说自己是不计回报地为了自己的孩子,但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可他为什么就不听我的话呢?”“从小到大,我什么都不让他干,只让他好好学习,为什么他还是学不好?”“我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可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细想,我们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听我们的话吗?我们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吗?我们用尽全部心血,也还是想得到一些什么啊!那么,我们还会说我们是不计任何回报来爱孩子的吗?

    其实,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计回报的爱。也只有不计回报地去爱孩子,才是积极地拥抱正能量,任何有条件的爱都不是真爱,而是某种好看的、温馨的交易。

    平时我们所谈论的、所熟悉的爱,有多少算得上是无条件的爱呢?恋人和夫妻间的爱常是有条件的爱。我爱你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如何如何;一旦你怎样,我就会收回我的爱;你必须做到哪些,才能赢得我的爱;你如果那样做,就不配我的爱……是这样的吧?

    我们要求对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挣得自己的爱。而这种想法就是夫妻矛盾的根源。倘若双方哪怕尝试着、或者假装着去付出无条件的爱,就是说试着去忽略那些前提,不计较对方的表现,也不计较回报,那么两人的关系立刻就会有大的改观。

    中国的家长恐怕是世界上对孩子期望最多的家长。这些期望不仅是针对孩子自己的成长,还包括对父母的回报的期望。尽管现在的家长观念已经很西化了,但是骨子里还是存在“养儿防老”的想法的。而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的期望中,又有多少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实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虚荣心、身份归属感、人生的遗憾等等,跟孩子无关的东西。

    在一个果园里,有两棵茁壮成长的苹果树。到了结果的年龄,它们第一年就结了100个果子,农夫兴高采烈地采走了99个,只在树上留了1个果子;第二年它们结了500个果子,农夫却只留下了3个果子。

    慢慢地,一棵果树就不高兴了,它觉得自己为农夫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却很少,它开始赌气不好好结果了。第三年和第四年它每年都只结几十个果子,第五年的时候农夫就把它砍掉了。

    可另一棵果树就不一样了,它说,我的职责就是结果,我不要求任何的回报,我只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这样,它努力地结自己的果子,一年比一年结得多,农夫看到这些果子,也十分开心,对这棵果树更加细心照顾。

    故事中的果树和农夫,不就像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和孩子吗?如果果树一味地在意自己的得失,而不是毫不计较地付出,那么总有一天它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如果它懂得付出是自己应尽的本分,它就会发现农夫也对自己做出了回报。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太计较自己的付出,那么无疑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孩子会觉得如果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是犯了错,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多了很多精神上的依赖,少了自己的独立和自由。而那种真正不计得失来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让孩子轻松上阵、健康成长的父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别乱跑了,你要是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可要很乖呦!要是你不乖,妈妈就不再爱你了!”虽然这些话是我们说来吓唬孩子的,可从无心的话语中,我们自问我们潜意识中究竟在渴望什么呢?

    其实,每个家长都应该认真去想想,我们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爱吗?也许我们只是在头脑中认为自己付出的是无条件的爱,但是我们的实际行为却有差距,我们实际上表现出的是另一个样子。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真的做到给予无条件的爱并不容易,需要父母认真地去修炼。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溺爱。溺爱只是一种错误的、失败的、低效的爱的方式而已。无条件的爱绝不意味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它意味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对孩子的爱;意味着当孩子在众人面前让你出丑时,当孩子自暴自弃时,当孩子落后失败时,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威、跟你公然对抗时,当孩子怨恨你、遗弃你时,你都不放弃对他的爱。

    成年人可以通过学习、通过与人交往、向社会付出并收获、通过接触大自然、通过宗教和心灵修炼等途径来获得心灵上的力量,而孩子获得支持的途径比较少,越小的孩子,越需要依靠父母的爱来获得力量。我们的爱,构成了孩子形成自尊、自爱、自信以及其他一切良好品德的基础。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孩子就会明白,只有做了父母期望的事才会得到父母的爱,孩子是要靠自己的行为去挣得父母的爱。许多家长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父母为了更轻松地管教孩子,甚至在孩子很小时便向其灌输这一思想。家长们无数次地跟孩子强调“宝宝乖,只要你乖了,大家就喜欢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条件的爱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

    如果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知道,他们可能批评他的行为,但是不论发生什么,他们对他的爱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孩子就无须隐藏那部分不太受欢迎的自我,他就不会去否认和歪曲他的错误和弱点,他就能自由地体验全部自我,自由地体验生活。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正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换句话说,与其等孩子长大后让心理医生给他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不如现在由父母给他无条件的爱。因为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不计回报地来爱孩子,不计回报地拥抱正能量!

    培养孩子的内部动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次考试你如果考到班级前三名了,我就奖励你一个……”“如果你再不用功学习,那么我就不给你买那个……”

    没错!这些话就是当下的父母给自己孩子的承诺,似乎这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教育手段。孩子有爱玩的天性,家长们就抓住这个弱点,给他物质上的诱惑,孩子立马会败下阵来,一切听从家长的指挥。

    可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手段对小孩子还算好使,但等这个小孩子逐渐长大,一贯好使的手段就会变得不那么好使了,因为父母给他的东西可能再也不是他感兴趣的了,或者凭借孩子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再也不需要父母帮忙实现了。

    这时,父母就开始困惑了,为什么小时候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孩子如今却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以前喜欢的东西现在却连看都不看一眼了?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父母没有激发孩子内在的需求,即没有使孩子自愿地去干某些事情。很多时候,父母是运用外部的因素去诱惑孩子。

    这里就涉及一个关于动机的概念了。关于动机,心理学家区分为两种:即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就是由于某件事情而引起的有机体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就是指来自有机体外部的动机。比如说孩子的学习,如果孩子是发自内心喜欢学习,一个问题的解答或是一个优秀的成绩,会让孩子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感,那么这叫内部动机;如果孩子努力学习,就是为了父母承诺的某个玩具或是为了老师的表扬,那么就叫做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一般是一种持久有效的驱动力,而外部动机只是暂时和瞬间的。只有内部动机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正能量,能促进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想培养自己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就要善于培养内部动机,发挥内部动机的正能量。如果在内部动机驱使下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从前有一位退休老干部,因为自己的病情需要静养,就搬到了一处偏远的山区生活。可不巧的是,老人的门前,天天会有一群调皮的孩子过来嬉闹,喧闹的喊叫声使老人根本无法安心静养,老人实在无法忍受了,就去劝说这些孩子,但老人几次努力,都没有任何作用。

    后来有一天,老人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这群孩子叫到一起,说:“你们的喊声真是太美好了,使我这清静的地方热闹了很多,我真是很感谢你们呢!”说着就给了孩子们每人五块钱。孩子们看到自己玩和喊叫竟然有人给钱,这一天玩得更欢了。

    第二天,孩子们又是一大早来了,可这次老人却说:“我老了,收入不是很高,尽管我爱听你们的嬉闹声,可我支付不起那么多的钱,今天只能给你们两块。”说着,他又掏出了钱,给每个孩子发了两块,孩子们的嬉闹声显然已经没有昨天那么欢快了。

    第三天,老人给了孩子们一块钱……

    第四天,老人对孩子们说:“看病已经耗费了我所有的钱,我再也没有任何多余的钱给你们了。”听完老人的话,孩子们勃然大怒:“老头子,为了给你呐喊,你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现在你连钱都不给我们了,那我们还凭什么为你呐喊!”说完,孩子们还向老人发誓,他们以后再也不会为他而呐喊和玩了!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聪明的老人正是运用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原理,从而使自己远离了喧嚣,得到了自己向往的宁静。其实这个老人算计得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而玩”,而他操纵着金钱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就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故事中的这个老人像不像我们的父母和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我们自己的孩子又是“为谁而玩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又是拿什么来做自己的参考标准呢?是自己内心的内在标准呢?还是由别人掌控的外部标准?

    如果我们经常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标准,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面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内在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手段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奖励成了他的主要目标;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好评和收入的增加成了他的追求。

    所以,已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适时培养孩子的内部动机、内部兴趣,不要试图用外部的因素来诱导和指引他,要让我们的孩子明白学习和工作完全是为了自己。

    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他们都渴望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认可和肯定。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用心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们每一次的进步。在老师的不断肯定和鼓励下,他们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父母用心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就是一个拥抱正能量的过程,不但会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同时也会为自己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感到欣喜。

    据相关专家调查发现,孩子五岁时就有了不愿告诉别人的秘密。孩子本身不愿对别人讲,也许是他意识到做了错事,也许是畏于老师、家长的权威,等等。如果这时候父母能走进孩子的心田,就能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有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培养孩子宽宏、大度、开朗的个性品质。

    如果错过了交谈教育的机会,不能及时走进孩子的心田,就有可能在他们心中留下“孤独忧虑、自私狭隘”的阴影。这个时候,一个善于发现的心灵和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是极其必要的。

    明明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可他的脾气依旧很暴躁,经常对着父母乱发脾气。有一天早上,因为起床晚了,他又对爸爸妈妈闹脾气,后来随便吃了几口饭就独自上学去了。晚上回到家,又因为下围棋的事情和妈妈生气,接着就看了一会儿电视,上床去睡觉了。

    临睡之前,明明把爸爸叫到跟前说:“爸爸,今天我都有什么好的表现呀?”望着儿子一脸期待的表情,爸爸忽然把到嘴边的抱怨咽了下去,一改往日的严肃和批评口吻,高兴地回答说:“儿子不愧是长大了,今天很多地方表现不错呢!”

    明明的兴趣更大了,赶紧拉着爸爸,让他好好说说,爸爸说:“早上起来,你虽然因为起床迟了而生气,但你还是赶紧把饭吃完了,并且把碗送到了厨房,又一个人跑去上学了,说明你很独立;晚上和妈妈在一起玩围棋,虽然你生气了,但并没有冲着妈妈发火,说明你很尊重妈妈;到了十点钟,你能主动关掉电视,回到床上睡觉,说明你很有时间观念。”

    爸爸的总结让明明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原来脾气暴躁的他竟然也有这么多的优点。同时,也让明明的爸爸发现自己的儿子在这短短的一天中竟然有这么多良好的表现,一总结,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儿子今天表现不错,他心情立马大好。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一直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善于捕捉美的眼睛罢了!”明明的爸爸临时改变自己的想法,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自己的儿子,结果是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儿子,同时也让儿子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我想:以后的日子里,要是明明的爸爸都能用这样一种眼光来看自己的孩子,说不定,真的会塑造一个不一样的明明。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就是一个用心来观察自己孩子的每次微小进步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了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

    他们的才智和作品暂且不论,仅仅是傅雷培养和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

    因为傅雷是名人,所以他的家中常常是高朋满座,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谈文学艺术,论人生哲理。开始,傅雷认为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纪小,不懂事,害怕影响了大家,就坚决不让他们在场,更不让他们插嘴。而小孩子呢,天性好奇,总想挤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大人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听。

    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之间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说话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间取东西,打开门竟看见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入神。看到父亲忽然出现了,兄弟两人吓坏了,低着头等着父亲的训斥。

    没想到,过了许久,傅雷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两个儿子的头,说:“孩子们真是爱学习,下次进来听,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让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接纳孩子参与大人谈话,有弊但更有利,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可以让孩子早涉人生,促使孩子早慧。

    于是,在以后的朋友聚会中,傅雷就允许傅聪和傅敏旁听大人的谈话了。而傅雷的朋友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所以傅聪从其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无疑,傅雷是一个用心来发现孩子优点和潜力的父亲。面对孩子的偷听,他没有粗鲁地骂孩子不懂规矩

    ,而是觉得孩子们都爱学习,从而又允许孩子进来和他一起讨论,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为自己的孩子铺筑了成功的道路。

    现代社会,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提倡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但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总讲一方面,更不要批评过的问题以后还老拿出来讲。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赏识教育”,用心来发现我们孩子身上的每一次微小进步。用心发现孩子微小进步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积极发挥正能量的过程,向孩子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同时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你和不一样的孩子。

    无谓的比较是心灵的毒药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钢琴都过了五级,你呢?”“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准拿第一,你呢?”“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能歌善舞,学习还那么优秀,你呢?”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各项全能,还能每次考试拿第一,还听父母的话。可我们呢?

    现在的父母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高骛远,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好,另一方面又不断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优秀,有好的前途,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比较中,丧失了自信。要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起来,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远离“别人家孩子”的阴影。只有远离“别人家孩子”的阴影,才能拥抱生命的正能量。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个性,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老是让自己的孩子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做比较,指名道姓给孩子树立榜样。

    亮亮和丽丽是一对表兄妹,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快到春节了,学校刚放假,亮亮就跑到丽丽家里来玩。

    这天,丽丽的妈妈和亮亮坐在客厅里聊起考试成绩,亮亮很骄傲地告诉大姨,他除了科学是B,其余的都是A。“你真是好孩子,成绩总是这么好。对了,丽丽,你的成绩单呢?让我看看。”妈妈喊道。其实丽丽已经在房间里听到他们的对话,踌躇着不愿出去。听到妈妈喊她,才不情愿地来到客厅。

    “丽丽,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成绩单在哪里呢?”“在我房间里。”丽丽小声地回答。看着女儿无精打采的样子,妈妈开始有点生气了,“是不是成绩又不好?去把成绩单拿来,我要看一看。”成绩单拿来了,没有一个A,大部分是C。

    “丽丽!”妈妈忍不住大声训斥起来,“你的成绩为什么总这么糟?看看人家亮亮的成绩,你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你的学习环境哪一点比他差?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你是我们家的耻辱。回房间去好好想一想,再来跟我谈,我不想看你这个样子。”丽丽含着眼泪回到了房间。

    多么愚蠢的妈妈啊!一味地指责自己孩子成绩不好,而不是去鼓励孩子;还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赞扬别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更加认定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这样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它会使孩子完全放弃努力,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或许这个妈妈的初衷只是想打击一下孩子,让孩子知耻而上进。但是,这种办法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来说,只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和消沉,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一位专家曾经谈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说,一次几十个中国与外国的孩子一起进行某项测验,测验后的分数让孩子分别拿回家给各自的父母看,结果中国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绩后,有80%表示不满意,而外国的父母则有80%表示满意。而实际成绩又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外国孩子的成绩并不如中国孩子。这件事恰恰说明中国的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而外国父母则习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和世界。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外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加自信和乐观。

    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已经达到苛刻的程度,孩子也未能幸免:你会自己做饭了吗?你会弹什么乐器?钢琴考过几级了?能说几句英语了吗……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给父母和孩子的世界塞满了太多的“斤斤计较”,那么我们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其实,我们能做的并不复杂: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应当注意孩子的兴趣变化。一旦确定了孩子的长处,要施加一定强度的压力,让孩子学会持之以恒,哪怕会有一定的排斥,因为学习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在特长的培育中,孩子可以确立自信——我有与众不同之处。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太过迫切,他们似乎容忍不了孩子的暂时落后与普通的成绩,往往把自己急躁的心情压迫在孩子身上,但这样做常常会适得其反。

    为人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生命之间是无法去比较的,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所以不妨冷静下来,即使孩子现在还不能让你满意,也应等待与忍耐,不要过于心急,以一颗谦卑的心来感谢生活,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总想他的这不好那不好。调整好你的心情,少责骂、批评孩子,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他们才会有信心继续前方的人生路,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

    正如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师说过的:“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用去看,不要比较。”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事实:孩子天生就有差别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我们要承认中间的差别,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步。

    最有效的比较不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而是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比。这样既不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孩子明显感受到自己身上有哪些进步。受到成功的激励,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只有让我们的孩子远离“别人家孩子”的阴影,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抱正能量,才能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