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荆棘和海鸥听说大海是个广阔的市场,到那里的人们都能挣到很多钱,于是决定一起去闯荡一番。
燕雀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又四处奔波,东挪西借,凑到一笔本钱带上了;荆棘想做服装生意,于是进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海鸥想,海上的人食物很单调,我就贩卖罐头吧,不会变质,肯定受欢迎。它们怀着各自美好的梦想上船了。
但是,它们的美梦很快就泡汤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它们的船打翻了,燕雀装本钱的箱子,还有荆棘和海鸥的货物全都沉到了海底。唯一幸运的是,它们三个都平平安安地回到了陆地上。
燕雀垂头丧气,担心遇到债主,白天就躲藏起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谨慎地出来觅食;荆棘一直在想,说不定自己的衣服被海上的人捡到了穿在身上,于是派它的亲朋好友站在路边,有人路过就拉住别人不放,看看究竟是不是自己的衣服;海鸥也心有不甘,整天在海上盘旋,琢磨着罐头可能会沉到什么地方,时不时潜下水去寻找。
它们一直都这样,以至于它们的后代如今还在不停地逃避和寻找失去的东西。
求生活的解
忘记过去,不要不停地逃避和寻找失去的东西。对过去耿耿于怀,只能痛苦一生。展望明天,翻身的机会就在下一次。
得与失
有一天,蜜蜂送了一壶蜜给天神,天神很高兴地说:“谢谢你的蜜,现在我也想送你一件东西,只要你喜欢,我都会满足你的愿望。”
蜜蜂左思右想,想了很久后才说:“天神,我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请赐我一根一刺就能把人刺死的毒针吧。”
天神听到蜜蜂的要求,心中有点不悦,但既然已经答应了蜜蜂,不好意思生气和毁约,只好履行刚刚的承诺。
不过,天神提醒蜜蜂说:“我可以送给你这种针,但是有件事你必须注意,就是在你刺人后,拔出那根针时,你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求生活的解
“有时候你赢了,但其实你输了。”这是电影《美梦成真》里的一句台词。
或许当你紧握着双手时,你觉得你控制了一切,但那是一种空虚的满足。因为到了最后你会发觉其实什么也没有抓住,更因为你紧握着双手,所以别人要给你些什么东西时,都会从你的双手滑落。你根本未曾打开手,哪会有接受呢?这样算是赢吗?
不如去看看那些放开双手的人,或许一开始你看到的都是别人从他的手中拿走许多,但是耐心点,你会慢慢发觉他的手中多了许多未曾见过的,那是别人回馈的真心和真情,不为什么,就只因为他的心、他的双手都是打开的,别人可以轻易地给予而从不错失。这样的话,算是输了吗?
其实输赢只在一念之间而已吧,看自己从哪一个角度来衡量自己罢了。
苏格拉底与失恋者的对话
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了一个失恋的人。
苏格拉底:“孩子,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格拉底:“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恋爱还要倾心呢?”
失恋者:“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恋者:“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格拉底:“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恋者:“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可真的很爱她。”
苏格拉底:“真的很爱?那你当然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
失恋者:“那是自然。”
苏格拉底:“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呢?”
失恋者:“不会的。她曾经对我说,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格拉底:“那是曾经,是过去,可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
失恋者:“这就是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格拉底:“不,她一直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却还装得对你很有情意,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呢。”
失恋者:“可我为她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格拉底:“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因为你在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你快乐。”
失恋者:“可是这多么不公平啊。”
苏格拉底:“的确不公平,我是说对你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不爱你是她的权利,而你想在你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恋者:“可是您看得明白,现在痛苦的人是我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格拉底:“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过得很好,不如说你为自己而痛苦吧。”
失恋者:“依您的看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格拉底:“是的,从一开始你就犯了错。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不过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恋者:“但愿有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格拉底:“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恋者:“为什么?”
苏格拉底:“因为她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的机会。”
求生活的解
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选择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是另一种愚蠢。
生活不是单纯的取与舍,不要斤斤计较失去的,有时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可贵。
圆满与缺憾
国王有五个女儿,这五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尤其是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100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既往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她心里越想越觉得不舒服,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
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于是,五公主的发夹只剩下99个。
第二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晓得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
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100个发夹,所以都懊恼得很,却说不出。只有五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
少了一个发夹的五公主披散着一头漂亮的长发,王子不由得看呆了,于是决定和五公主一起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求生活的解
人不总是因为拥有全部而幸福,相反却因失去而美丽。为什么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补足呢?100个发夹,就像是完美圆满的人生,少了一个发夹,这个圆满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来就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该放手时就放手
一位旅行者在经过险峻的悬崖时,一不小心掉落山崖。情急之下他抓住了崖壁下的树枝,在这危急时刻他开始祈求佛陀慈悲营救。
这时佛陀出现了,伸出手来接他:“好!现在你把抓住树枝的手放开。”
旅行者这时反而把树枝抓得更紧,不肯放松。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佛陀说:“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谁也救不了你。”
求生活的解
其实,你的态度、想法、观念、心情就是你自己的世界地图。你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就能让自己拥有新的心境。只要我们肯稍作改变,就能抛开坏心情,迎接新的处境。
放下
非洲土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装上狒狒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狒狒。
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正当的工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些人费尽心思,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和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求生活的解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之前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学会接受、适应和忘记
一位很有名气的老教授,一天在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茶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杯子掉在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有人发出惋惜之声。教授指着杯子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惋惜也无法使杯子再恢复原形,所以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今后在你们的生活中如果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情,请记住这只破碎的杯子。”
求生活的解
这是一堂很成功的教育课,学生们通过破碎的杯子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忘记它。
人生就是一边选择,一边放弃
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动物都参观到。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权衡再三,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但他们必须当机立断,若犹豫不决,时间不等人,他们失去的将更多。只有迅速做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
求生活的解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一半”,你必须放弃另外“一半”。若过多地权衡,患得患失,到头来必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伤,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舍才有得
一个小和尚去河里挑水时,没注意,水里带来一只小蝌蚪。他正准备把这个拖着长尾巴的小蝌蚪放回到河水里去时,老方丈看到了,就走过来说:“放到玻璃瓶里养些天吧,看它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放它到河里去不迟。”
小和尚就把小蝌蚪暂且养起来,有时还喂它些馍馍粒,或者把它从房间里捧到阳光下晒晒什么的,对小蝌蚪非常疼爱。每隔三天五天,老方丈还过来看看小蝌蚪的生长情况。大概过了半个月,小蝌蚪的长尾巴明显地短了许多,后腹部位还长出了两只小腿儿。又过了十多天,小蝌蚪的尾巴更短了,嘴巴下边也长出了两只小腿儿。老方丈看看快长成青蛙的小蝌蚪,又看看勤勉饲养它的小和尚,捻须不语。
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彻底不见了,终于变成了一只绿色的小青蛙。老方丈捧着玻璃瓶看了又看,然后对小和尚说:“你可以放它回归大自然了,它终于由原来的蝌蚪变成青蛙了,阿弥陀佛……”
小和尚又去挑水时,就把小青蛙给放了。回来的路上,他遇到老方丈从山上下来,居然背着一捆树枝。他非常困惑地对方丈说:“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上山砍柴呢·”
方丈笑笑说:“我不是去砍柴,我是去为小树们超度,树木不如蝌蚪,它们的‘尾巴’不会自行消失,务必让人动手砍去才行。”
小和尚翻然开悟,一下子心头抛却许多烦恼,轻松了许多。
求生活的解
舍得舍得,不舍何以得?
蝌蚪舍去尾巴,长成了青蛙;小树舍去冗枝,长成参天大树。人的一生,也无非是在“舍”与“得”之间。“舍”未必是祸,“得”也未必是福。但人们往往喜欢“得”,不喜欢“舍”。斤斤计较于一丝一毫的“失”,结果丧失了很多本该“得”的东西。正如《红楼梦》中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机会成本不能忽视
父亲给孩子带来一则消息:某一知名跨国公司正在招聘计算机网络技术员,录用后薪水极其丰厚。同时,这家公司很有发展潜力,近些年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孩子非常想去应聘,可在职校的培训已近尾声了——这要真的被聘用了,就要放弃培训去工作,一年的培训就算夭折了,连张结业证书都拿不到。孩子犹豫了。
父亲笑了,说要和孩子做个游戏。他把刚买的两个大西瓜一一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先抱起一个,然后,要他再抱起另一个。孩子瞪圆了眼,一筹莫展:抱一个已经够沉的了,另外一个是没法抱住的。
“那你怎样才能把第二个抱住呢?”父亲追问。
孩子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招来。
父亲叹了口气:“哎,你就不能把手上的那个放下来吗?”
孩子似乎缓过神来,是呀,放下一个,不就能抱上另一个了吗!
父亲的话让孩子如梦初醒:这两个总得放弃一个,才能获得另一个,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他最终选择了应聘,放弃了培训。后来,这个孩子如愿以偿,成了那家跨国公司的一名职员。
求生活的解
放弃,也是一种成本,经济学上称其为机会成本。在做出某个选择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投入了这一机会成本的。不懂得放弃,什么都不想放弃,那又怎么能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呢?
得失之间
有位70岁的老先生,携一幅祖传名画参加电视台组织的鉴宝活动。他对主持人说,父亲告诉他,这幅画可能值数百万,所以他总是战战兢兢地收藏着,由于自己不懂艺术,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想拿来请专家作个鉴定。
专家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非常肯定地认为,这幅画是赝品。
主持人问老先生:“这个鉴定结果,一定会让您很失落吧?”
老先生憨厚地笑了,说:“这样也好啊,至少以后不会再担心有人来偷这幅画,我就可以放心地把它挂在客厅里了。”
求生活的解
有时候,失去可能比拥有更轻松。
人生在世,忧虑与烦恼有时也会伴随着欢笑与快乐,正如失败伴随着成功。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存储在头脑中,那他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给予及时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那些给人带来诸多不利的东西,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去回味或耿耿于怀。这样,人才能过得快乐洒脱一点。
此时失彼时得
威尔·罗吉士是非常着名的幽默大师,他整天都是快乐的——即使在他失去什么东西的时候。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与失。
1898年冬天,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这样做。
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起初非常生气,于是带着用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
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冻僵了。
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面黄饥瘦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
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论理,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
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用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仍然相当差,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改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用人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
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罗吉士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的路上,用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
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
求生活的解
故事中的罗吉士,失去了一头牛,却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这段经历,更让他懂得生命中哪些才是无价的。
你是不是也和罗吉士一样呢?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常常遇到丢“牛”的情况,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也学一学罗吉士,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失去的东西,因为在我们失去什么的时候,也许我们在其他方面已经得到了更加宝贵的东西。
回头不难
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镇上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来,再过一条大河即可,不过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桥,不知哪天会桥断人翻。
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走的是近路,毕竟远路太远,一天一来回,费时费力。他们轻松下得山来,正准备过桥,突然细心的大和尚发现独木桥的前端有一丝断裂的痕迹。他赶紧拉住正准备过桥的小和尚:“慢点,这桥恐怕没法过了,今天我们得回头绕远路了。”小和尚经大和尚的提醒,也看到了桥的断痕,但他甚是迟疑:“回头?我们都走到这儿了,还能回头吗?过了桥可就是镇上了,回头绕远路那还得走多远啊?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桥或许还能撑得住。”大和尚知道小和尚性格倔犟,见他执意要过桥,便不再言语,只是抢道走到了小和尚的前面,并随手捡了块石头向桥中掷去。“砰”的一声,腐朽不堪的独木桥应声而落,碎片纷纷落入三四丈下湍急的河流中。偌大的独木桥竟经不起大和尚手中小石块的轻轻一敲!小和尚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继而庆幸自己还没来得及踏上危桥,又暗自为自己的鲁莽无知感到羞愧。
在绕行的路上,小和尚感激而又疑惑地对大和尚说:“师兄,刚才幸亏你投石问路,要不然,我可要葬身鱼腹了。你说,我当时咋就那么懵呢?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回头太难,过了桥便是镇上了,绝不能回头,压根儿就没想过桥万一真垮了摔下河怎么办。”大和尚不无深意地说:“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并不难。”
求生活的解
只要懂得放弃,其实回头不难。人生的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求生活的解
记住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不要沉湎于懊恼、后悔之中,一直往前看。这时你会发现,我们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我们新生命的开始。
忘记与铭记
有这样一则故事。上帝曾派两个人到人间,以了解人间生活境况。两人中一人叫做“忘记”,另一人唤做“铭记”。“忘记”是一个快活的小伙子,他对人间的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高兴不已。“铭记”则是一名中年男子,他到人间之后,将所经之事一一铭记在心。当二人被重新召回之时,上帝询问此行人间的感受。“忘记”一脸快乐地抢先说道:“人间实在是太有趣了!”问及趣在何处,“忘记”一脸迷茫,不知如何应答。问到“铭记”,他说:“做人太累!”也难怪,“铭记”在人间从头至尾都在铭记,以致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岂能不累?上帝听了二人之言,哈哈一笑,转而神色凝重地说:“唉,万事万物切不可走极端。人生处世,忘记是宝,铭记是福,做人一味忘记,人生固然轻松,但空虚乏味,无真正快乐而言;然而一味铭记,又必然为思想压力所累,亦无快乐可言。所以,真正快乐的人生应是忘记与铭记并重的人生!”
求生活的解
忘记与铭记是一对亲密的孪生兄弟,二者不可偏取其一,否则必遭极端之苦,必受偏废之累。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所以,做人应该忘记与铭记二者并重,如此方可得到这样的人生:轻松而自由,饱满而充实,快乐而智慧。
学会忘记与铭记,人生才会智慧而幸福。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荣叶枯,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砍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突然天降暴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这个故事的结局与以往不同,背棉花的樵夫因为坚持,最终一无所获,而几经放弃与选择之后的樵夫最终获得了财富。
求生活的解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