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第四季 遇见心想事成的我们(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知道,我们终会心想事成,在现在,在不远的将来,解开时光的秘语,分享长大的欣喜。

    刻在墙上的星星,终于梦里亮

    度薇年

    北方冬日的清晨,似乎空气里都是冰碴子,呼吸间白色的雾气环绕着。“珍味面馆”离我家很近,穿过一条小街,老远便可看见那块旧旧的招牌。

    清晨的面馆里只有早起的学生和上班族,拉面师傅似乎永远都在厨房里忙碌着。而他的妻子,担当着面馆的收银员、清理工、治安管理员,有时候则会化身为我们的恋爱顾问或是纸巾递送员。窗帘遮住的小半面墙壁,懒洋洋地享受着清早时候的珍贵阳光,就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样。

    一碗热腾腾的拉面端上来,清澈黄亮的汤汁与冰冷的空气碰撞出带着诱人香味的水汽,有时食面心切,会忘记摘掉眼镜,世界立即变成白茫茫的一片,面颊被热气蒸腾得湿热。汤汁上总会漂浮着青翠色的葱花、香菜细末,搭配几片沉稳的红棕色肉片,再加上一勺红通通的辣椒油,各色食材中和起来,似乎又会激起新一轮的唾液与食欲。酣畅淋漓地将整碗面条与汤汁下肚,才有时间和空当与同来的伙伴说话。

    “哎,你们知道吗?我听说那个人要走了。”“啊!去哪里?转学了吗?不要呀,以后谁来当我们话题的男主角呢?”“这么说来,我上次去办公室交作业好像看到他站在老师那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大家说着说着,突然都不约而同地望向我,眼神充满玩味。“哎,不要装作不知道哦。”“一凡!你们俩走得近,快老实交代!”

    听起来好像一点也不浪漫。我和他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就是这家面馆。我私心地喜欢老板娘走来走去的身影,面馆里熟悉的气味让我安定。

    我们落座,点餐,吃面。具体地说是沉默地、小心翼翼地、专心致志地吃面,仿佛那是此刻世间最重要的头等大事。隔着浓浓的汤汁和水汽,他的面容我看不真切。不知道是因为辣椒,还是其他什么缘故,我的脸红得发烫,直到傍晚他送我回家,也丝毫不肯褪去。

    时隔几日,与朋友再次约去小面馆。准备点餐时,老板娘走过来,指着窗方向的涂鸦痕迹对我挤眉弄眼地笑,我困惑地回望,她却忽然急切地拉我近身看。

    在靠近餐桌的墙壁上,有一行小字:“今天的你好可爱,辣椒很辣吗?”

    从那以后,每当路过那家面馆,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进去坐坐,也许不是想吃面,而是去做做习题,和老板娘聊天以及……偷偷地、悄悄地、用手轻轻摸摸那些小字。仿佛无尽灰暗里忽然出现的亮光,那些偷偷藏在心底不敢诉说的情愫,被那一行小字勾勒出全世界最美好的样子。欣喜和满足在暗夜中充盈着我,几乎将我淹没。我孤独的心,第一次因为一片花瓣,窥见了整个耀眼的春天。

    但是这个冬天依旧迟迟不去。我日复一日地等待,预感着,仿佛什么要离我而去……

    起初,听他说起与家人去国外的消息,我并没有在意。直到那天收到了他的消息,告诉了我一个确定的日期。

    在他离开前的那天晚上,我独自在面馆的熙攘里等待。这样熟悉的地方,选择在最喜欢的位置上,靠在那行小字边上,仿佛越是靠近它,就能够离他更近些。

    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好久,他依然未出现。身边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店里只留下我和一个面生的服务员。久坐的我,好像是听从习惯的指引唤来服务员点一碗面。片刻过后,便做好端了上来。

    在汤汁的掩护下,眼泪一滴滴掉下来,融进汤里,手上的动作却似往常一样,我机械地用筷子挑起面条入口,味道如旧,可是此刻却怎么也咽不下去。随手取来那罐立在边上的辣椒油想加进汤里调味,不想竟加了满面碗。汤汁即刻变成火辣的红色。不过这样也好,便赌气似的,吃下整碗。红色的辣椒在胃里灼烧,分不出是什么在痛。

    那碗面,伤胃,亦伤心。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踏进那家面馆。生活被随之而来的考试压得没有喘息的余地。

    我选择了离家遥远的外省学校,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关于他的一切,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吗?也许我只能怀揣记忆离开。

    回故乡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柔和地笼罩着这个我曾想远离的城市。时过几日,与高中时候的朋友约见,双方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当初的那个面馆。

    还是老样子。有些陈旧的门半开着,只是门前多了些娇艳的杜鹃。那些过往好像突然全部涌出来,那些人与事、熟悉的老地方,让人不敢直视,只能悄悄低头进去,巡视四周,想寻个位置坐下。

    而目光突然被房间墙壁的某个地方钉住,再也离不开。

    那块曾经被窗帘挡住的小片墙壁上,从当初那一行小字蜿蜒下去,密密集集地布满了整墙的涂鸦小字:

    “今天下雪,在街上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以为是你,上去喊你的名字,才发现我已经很久都没有说出你的名字了,也许你已经忘了我吧。”

    “你喜欢秋天还是夏天?其实我喜欢冬天。”

    “两年不见,不知道你现在还认得出我吗?我去了医学院。”

    “今天我回来了,老板娘告诉我你去了外省的大学,而我则在这个城市开始新的学业。”

    “今年你大学二年级了对不对?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些字,一定要谢谢老板娘,她默认我在这里乱写乱画,还总是嘲笑我。”

    “一凡,一凡,一凡,好想念你……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回来了,画一颗星星告诉我,好吗?”

    那是他的字,都是他的字。

    我拿出笔,在墙上画了一颗小星星。

    像候鸟一样迁徙青春

    白沙

    1

    我们这座城市不靠南也不偏北,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每年两次大规模的鸟类迁徙总是从我们头顶上空经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在空中留下经久不息的嗡鸣。

    这时候,亚和一只手撑住下巴,一动不动,看着匆匆飞过的小东西们说,我们就像候鸟,总在追寻温暖适宜的地方落脚。

    亚和会画很好看的画。一支简单的铅笔,一张普通的白纸,在亚和手中总是能交织出让人拍手叫绝的美丽图案。我们一起长大。很小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河边钓鱼,去公园放风筝。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跑在风里,跑在梦里,笑声回荡在脑海里。

    9岁那年,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把我们扔进了培训班。亚和进了美术培训班,从最简单的素描开始,不停地画,不停地画。而我进了奥数班,解答一道又一道让人抓破脑袋的数学题。

    后来,我们小学毕业,进了城南一所县级重点中学。我终于不用再去奥数班了,我曾经认为奥数是一个剥夺我自由的恶魔,纵然解开一道难题之后的成就感能让我开心一阵子,却也不能完全补偿我。但是,当我脱离奥数这个恶魔之后才发现,真正的恶魔其实一直在更高的地方虎视眈眈地望着我。

    2

    我和亚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初中时光。我的3年,被9门科目包围,没有一点空隙,这让我觉得无法呼吸。亚和不再去大胡子老师那里学习画画了,因为家里反对再花钱在看不到实实在在好处的事情上。但是亚和依然在画画。

    上课的时候,亚和总是将笔记本藏在刻意堆成的书山后面,在老师的视觉盲区里自由挥笔。被老师发现后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他总是温顺,不顶嘴,等到下课后去办公室认错,拿回笔记本。

    这样的事情多几次之后,老师们似乎都认定亚和是一个问题学生,我很想对老师说亚和其实是一个很上进的人,但怎么也鼓不起勇气。

    放学之后,亚和拿着画具一个人去钟楼下画画。钟楼在两个街区外,常年有一大群鸽子起飞、盘旋、降落。开始,亚和偶尔也邀请我一起去,我们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背靠大钟楼,看人来人往。“去大钟楼吧,听说今天有人在那里表演魔术,我想去画下来。”

    “我不想去,亚和,我时间很紧,我还有三套试题没有做。”

    这一次,我拒绝了他,我从他瞬间黯淡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失望。之后,我们有很长时间刻意避开对方,各怀心事。

    直到有一天,亚和把一幅装裱好的新画递给我,说:“你没去,我就给你画下来了。”那一刻,我鼻子酸了。那幅画里,一个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举着一束火焰,两个小孩正在观看,那是亚和,还有我。

    3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我们俩的不同。我并不喜欢奥数,我只是喜欢成就感,当成就感无法缓解它带给我的疲惫时,我就放弃了奥数。而亚和喜欢画画,也许并不是打一开始就喜欢,但确实是逐渐爱上了,哪怕父母反对也要继续。

    初二期末考试前两天,亚和收到了一封挂号信,内容是通知亚和去参加一个美术比赛的颁奖典礼。看过这封信,我对亚和表示了祝福,然后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参加的这个比赛啊?可真沉得住气,到现在才告诉我。”

    “这样才够惊喜嘛。况且,万一没有得奖,就免去尴尬了。”亚和不无得意地说,脸上的笑容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再让我看看,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领奖啊。哎,不对啊,这上面写的颁奖日期是我们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这下子你没法去领奖了。”

    亚和也一怔,仔细看了看邀请函,哭笑不得地说:“看来也不是一切顺利的,算了,俗话说好事多磨。”我看着一点也不紧张的亚和,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我说:“你该不会打算翘了期末考试去参加颁奖典礼吧?”一抹狡黠的笑从亚和嘴角一闪而过。

    最终,亚和也没有听从我的劝告,那天早上他出了门径直去了长途汽车站。我看着考场里空掉的那个位子,在焦虑和担心之中,不知为何有着一丝的高兴。

    后来,亚和告诉我,颁奖典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也没有什么获奖感言,只是在一个不算大的领奖台上很简单地拍了几张照片。尽管如此,他依然觉得这是值得的,哪怕为此挨了父母一顿打。

    亚和说:“你明白那种感受吗?你十分热爱的、十分想要完成的一件事情,在经过漫长的努力之后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爱画画,为此付出了很多,有过痛苦和心酸,但是现在我得到了认可,我还想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我的理想。你呢?你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我想不出来,似乎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4

    高中是一场艰难的阵地战,我们在高考面前一寸一寸沦陷,而此时的我却疯狂地迷恋上了写作。我觉得阅读和写作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向别人学习,后者是和自己沟通。我们了解别人,是为了了解自己。

    高三是最惨烈的战场,枪林弹雨之间,我们都放弃了很多。我将最新的一篇作品装进信封里,寄给一个文学比赛的组委会。之后的日子,铺天盖地的试卷游荡在每一个角落,时间在缝隙间匆匆而逝。

    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的那天,亚和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踏上艺考的征途,而我,也正在说服父母放行,让我前往一座遥远的城市参加一个文学比赛的复赛。

    我说:“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听你们的话,现在,我希望你们也能听听我说的话。我找到了我的理想,我现在要踏出第一步,我没有成功的把握,但是就算失败了我也不会后悔。理想,是不能用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作为评判标准的,它应该在一个更高的地方。”

    最后,我赢得了一场梦中的远行。亚和与我分别踏上旅程。旅程归来,亚和的艺考非常顺利,我的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奖项,但也是一场美妙的旅程。

    又一个夏末秋初,我们像候鸟,奔赴适合各自的理想生长的温暖地方。

    亚和带着他的理想上路,用眼睛丈量世界,用画笔描绘世界,画下美丽的风景,画下充满欢乐的人们,向心中的圣地朝觐。

    而我去往北京的一所大学,我会在那里写下很多故事,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亚和的一切。

    这年,我们一个向南飞,一个向北飞,朝着各自的理想前进,殊途同归。

    少年飞驰在最美好的年华

    树影斑驳

    认识黑哥的时候我只有一辆20寸的折叠车,而黑哥则骑着一辆带后座的银色变速车。我一度羡慕有变速车的同龄男孩,因为我一直梦想着做一名追风少年。追风少年肯定要有个像样的坐骑。虽然我的车子是一辆折叠车,还带变速器,蹬着出去也相当拉风,但当我发现和别人飙车,别人蹬一圈,我要在后面猛蹬两圈时,便对自己的车子顿时失去了好感,因为我的梦想是用速度征服别人,而不是骑辆小车子去街上卖萌。

    好在不久之后我家遭了贼,他很有眼光地把我的自行车给带走了。于是我看到了希望,开始向爸妈申请买一辆能完成我梦想的车子,但是他们好像对我的梦想不怎么感兴趣,以家到学校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的理由拒绝了我。希望就这样落空了。

    我悲哀地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成为追风少年,还沦落成了无车一族。在我陷入人生低谷时,班上一个皮肤黝黑的胖子突然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邀请我坐上他自行车的后座。这个胖子就是黑哥。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有人突然跳进你的世界,然后不用再多说一句话,便成了朋友。

    在我的屁股和黑哥那辆银色的变速车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我发现原来黑哥的自行车没有变速器。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惊和失落,但是后来坐的时间长了,对这车子多多少少有了些感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