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个故事呢!
那是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带兵在台州一带抗倭,手里只有三门大炮,可就是这仅有的三门大炮使倭寇吃尽了苦头。
一天清晨,大雾弥漫,大批倭船趁着大雾将船开到椒江口外,准备上岸抢劫。一个倭兵道:“我听岸上的百姓说戚继光就在这附近,而且更厉害的是他手里还有三门大炮。”倭酋问:“确定真的有大炮?大炮在哪里?”“大炮肯定有,但不知其具体位置”倭兵答。
倭酋思考了一下,指着几个倭寇说:“你的,你的,还有你的,你们的几个扮作卖烧饼的,先混进城去探探有没有大炮,架在哪里,然后速来汇报,快快的。”
几个倭兵一边吆喝着卖烧饼,一边贼头贼脑地东张西望,打听大炮的信息:“老乡,戚将军到底有没有大炮啊,怎么没看见架在哪里啊?据说倭寇又来偷袭了,没看见大炮我心里确实有点不踏实啊。”
“呵呵,放心好了,大炮真的有,你不知道那大炮就在东门岭上?”买烧饼的无心地回答。
听了这话,几个倭兵急忙来到海门卫东门岭山脚,抬头望去,果然看见迷雾中的城头上架着三门大炮,威风凛凛,正对着椒江口。三个倭兵赶紧跑回江边的倭船,报告说:“东门岭上大炮大大的有,危险大大的。海门的有,临海的没有……”
倭酋一听此消息,顿时大喜不已,立刻下令大小船只顺着潮水沿椒江、灵江逆流而上,直抵临海。到了城下,只见临海城头堆着几堆柴草,几名军士懒洋洋地在巡逻,毫无防备的样子。倭酋以为奸计得逞,手一挥,大小船只纷纷靠岸。就在这时,忽然一声炮响,临海城头顿时现出无数守兵,掀去柴草,露出三门黑黝黝的大炮。倭寇目瞪口呆,还没等反应过来,大炮便开火了。随着一阵接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倭船被炮弹击中,翻的翻,沉的沉,倭寇的浮尸也飘满了江面。
也许,这些倭寇到死也没弄明白:既然海门东门岭头架着三门大炮,这临海城头的大炮又是哪来的呢?当然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东门岭上的大炮是用木头做的,那是戚继光施的疑兵之计,而那个告诉他们东门岭有大炮的人,也是戚继光猜到他们可能是倭寇而故意安排人透露的。可怜的倭寇,在“狡猾”的戚继光手里,只能不断的吃暗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