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博览3-欧洲文明的诞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构成了近代世界史的主要内容。

    17世纪前期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相继在欧美的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东方落后于西方的世界格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脚、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人类世界逐渐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更加迅猛,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繁荣发展。与此同时,各帝国主义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日趋白热化,最终引发人类历虫上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6世纪末,世界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后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但其影响范围不大。而17世纪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具有国际意义。虽然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复辟与反复辟势力的较量,但这场革命最终在一个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它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英国的范围,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革命期间及革命后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促进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兴起。一般认为,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革命前的英国

    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早期的英国,正处于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衰落,国王与议会之间纷争不断,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经济上,日益激烈的“圈地运动”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原料,资本主义和国内外贸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宗教上,清教徒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简化教会仪式,与英国国教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清教徒运动

    英国最初也是天主教国家,16世纪宗教改革后建立了英国国教——圣公会。16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认为国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于是借用加尔文教来反对国教。加尔文教要求清除教会里的天主教残余,因此又被称为“清教”。清教徒通常身着黑袍,打扮朴素,不苟言笑,把跳舞、音乐及嬉戏看做是恶魔的引诱和罪恶的根源。他们猛烈抨击封建贵族和僧侣们的奢侈腐败,提倡严肃、勤劳的生活;主张排除教会里的一切华美的装饰,如圣像、祭坛和花玻璃等;反对用祈祷书来祈祷,反对在提到“基督”时鞠躬,反对用查里一世十字架为受洗者祝福,反对在读福音书时起立。后来,清教徒分裂为“长老会派”和“独立派”。

    斯图亚特王朝

    1603年,都铎王朝后继无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继承英格兰王位,即詹姆士一世。从此,英国开始了长达45年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冶。1625年,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继位,是为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相信“君权神授”,极力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和封建剥削制度,凭借各种专制机构统治和压榨人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斯图亚特王朝曾经成功复辟,但最终被彻底推翻。

    《权利请愿书》

    《权利请愿书》是英国议会与国王激烈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文献。

    查理一世未经议会同意,任意征收捐税,并且对拒绝缴纳者进行迫害,引起了议会的强烈不满。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以示抗议。该文件规定了英国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擅自征税,以及不出示具体罪证不得任意逮捕他人等内容。查理一世为了获得议会对他在征收税金上的支持,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随后又任意曲解,公然违背。

    革命的爆发

    由于查理一世的倒行逆施,1637年苏格兰起义爆发。为了筹措镇压起义的军费,查理一世被迫在1640年4月13日下令召开已停开了11年的议会。但这届议会不但拒绝提供他所需要的经费,而且提出了议会应该享有的权利等问题。查理一世恼羞成怒,在5月初又将议会解散。这次存在不到一个月的“短期议会”促使英国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

    “长期会议”的召开

    苏格兰起义不断扩大,伦敦及许多地区也发生了骚乱。查理一世无力抵御苏格兰人的进攻。于1640年10月同苏格兰人订立了停战协定。协定规定查理一世的政府每天应交付苏格兰人850镑费用,还需另付给苏格兰人30万镑赔偿费。为了筹措这笔费用,1640年11月3日,查理一世不得不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1653年,历史上称为“长期议会”。

    内战爆发

    1642年8月,查理一世认为已经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悍然向议会宣战。9月28日,国王军队与议会军队在瓦塞斯特附近发生了战斗,内战由此爆发。此后,全国分为两大阵营:以国王为首的保王党阵营和以议会为首的革命阵营。内战初期,由于领导革命阵营的长老会派执行保守的军事路线,国王军队处于上风。

    1645年初,克伦威尔改组议会军为“新模范军”,并率领“新模范军”取得决定性的纳斯比战役的胜利。

    1646年7月,查理一世沦为阶下囚。

    内战结束后的形势

    1646年第一次内战结束后,革命阵营与保王党阵营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革命阵营内出现三个不同政治派别: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贵族利益的长老会派,代表中等贵族和中等资产阶级利益的独立派,以及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劳动群众利益的平等派。独立派对现状颇为不满,有时希望利用掌握的军队与长老会派控制下的国会作斗争,但有时又企图勾结国王和长老会派,共同镇压平等派和人民运动。

    建立共和国

    第一次内战结束后,英国的封建王党被打倒,但革命的胜利果实都被大资产阶级攫取,中下层人民在经济、政治、宗教信仰和思想言论方面仍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长老派与其他政治势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矛盾上升为英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革命出现波折,斗争形势更加复杂。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保王党分子利用独立派与平等派彼此斗争的有利时机,联合苏格兰右翼分子于1648年2月在南威尔士发动叛乱,挑起了第二次内战。

    面对共同的敌人,平等派和独立派很快结成新的同盟。8月16日,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在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苏格兰军队,9月末攻克苏格兰首都爱丁堡,第二次内战结束。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建立共和国

    1649年2至3月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关于取消上院、取消君主制以及召开从属于下院的国务会议的决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2月13日,国务会议正式成立,布拉德·肖被任命为国务会议主席。5月,议会正式宣布英国是一个共和和自由的国家。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顶峰。

    克伦威尔独裁

    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成为共和国实际上的军事独裁者。在此期间,他镇压了掘地派运动,并出兵远征爱尔兰。1653年12月,克伦威尔在军官及伦敦大商人的拥戴下,武力解散了议会,就任“护国主”,开始了独裁统治。护国政体实际上是半君主制的军事独裁政体。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掘地派运动

    共和国成立后,农民生活日趋恶化。1649年4月,大批农民聚集在萨里郡的圣乔治山上进行垦荒,成为掘地派运动的发端。

    掘地派的主要成员是农村中少地和无地的农民,其代表人物是杰拉尔德·温斯坦莱。1651年,温斯坦莱发表《自由法典》一书,详尽阐述了掘地派的政治主张。他指出,人们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因此消灭土地的不平均现象、取消地主的特权、实行土地公有制是广大人民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温斯坦莱不主张通过暴力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主张通过农民自己开垦荒地来实现土地公有的目标,“掘地派”便由此而得名。掘地派运动在英国各地蓬勃发展,引起新贵族地主的极大恐慌。1651年,克伦威尔派军队镇压了这场运动。

    远征爱尔兰

    英国从12世纪就开始对爱尔兰进行侵略,并在其东部、东南部地区建立了殖民统治。爱尔兰人民不断反抗。1641年,爱尔兰趁英国发生革命的机会发动起义,宣布独立。

    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一时分身乏术,直到1649年8月才由克伦威尔率领军队远征爱尔兰。战争历时3年,到1652年5月,英国终于征服了爱尔兰。英国的侵略和掠夺给爱尔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远征爱尔兰也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甚至认为,克伦威尔的共和国就是“由于爱尔兰而覆灭的”。

    挫败复辟

    共和国成立之后,被推翻的封建贵族、教会僧侣及其总代表——斯图亚特王朝,时刻都在寻找机会复辟。他们利用爱尔兰反英起义的时机,勾结苏格兰的封建势力企图复辟,却被克伦威尔的两次远征一一挫败。但是,反革命势力仍不甘心失败,趁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荡的机会,成功地实现了复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跌至低谷。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后,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够维持和巩固政权,结束混乱的局面,人们开始把希望寄托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上。1660年4月25日,新的一届特别议会决定要恢复君主制和上院,并决定派人到荷兰去同查理一世的儿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商谈复辟的问题。在保王党人蒙克的授意下,查理在荷兰的布列达发表宣言,宣布他复辟以后,在内战期间没收的王党分子和教会的土地不予变更;允许信仰自由;承认土地实际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实行大赦,除了直接与处死查理一世有关的人之外,其余在过去20年中反对过君主政体的人一概不予追究。

    1660年5月26日,查理在多佛登陆,29日回到伦敦,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查理二世即位后不久就宣布参与审判查理一世者均犯有“弑君”罪,不在大赦之列,接着又把“弑君者”的范围扩大到所有革命者。他还竭力恢复旧日的权力,重建封建秩序。

    “光荣革命”的胜利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士二世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恢复天主教地位的企图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168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辉格党人和代表国教僧侣及封建贵族的托利党人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废黜了詹姆士二世,迎接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1688年11月,威廉率领1万人马在德文郡的托尔湾登陆。12月,詹姆士二世仓皇逃往法国。这次政变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此后,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颁布《权利法案》

    1689年,威廉和玛丽正式登上英国王位,即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随后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自《大宪章》

    以来最重要的一部法案,共有十三条,其主要内容是: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不得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未经议会下院批准,国王不能征收税捐或招募常备军;国王无权擅自废止法律;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选举和言论自由;人民有请愿权、自卫权、言论自由权等。《权利法案》

    的作用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此后,英国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这部法律被看作是对《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17世纪的英国文化

    伴随着英国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涌现出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理论家。

    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政权之后,这些理论成为新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有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巩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7世纪诗人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1608~1674年),英国诗人、政论家。毕业于剑桥大学,爱好科学和诗歌。在革命爆发之前,他已写了大量诗歌和政论文,把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英国国教。1644年,他抨击长老派恢复书报检查制度,写作了《论出版自由》,认为言论自由是维护建立在理智和正义基础上的共和制度的必要条件。1651年,他用拉丁文发表了《为英国人民声辩》,在文中坚持人民的主权应该高于国王的权力这一观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他被捕入狱,不久又被释放,此后专心于诗歌创作,以取材自圣经故事的《失乐园》最为著名。

    共和主义者哈林顿

    英国学者詹姆斯·哈林顿(1611~1677年)出身于一个乡绅家庭,青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曾多次到国外旅行。他本人深受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希望能通过历史研究找到适用于现实的政治理论。他认为从历史来看,英国内战的变革趋势不可逆转。他还采用培根的实证法研究问题,即对事实先进行收集、观察,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最后应用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哈林顿的思想在一生中经过几次转变,最终成为共和主义者,并写有《大洋共和国》(1656年)一书。书中关于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相平衡的理论,对后来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等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贵族思想家霍布士

    托马斯·霍布士(1588~1679年),代表英国贵族利益的政治思想家,极力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制度。他在其名著《利维坦》中阐明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形式,主张在保存君主专制的条件下实行某些改革。霍布士也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唯有客观存在的物质才是真实的,而观念及概念只是它们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不过,他只是一位机械唯物论者,把物质运动的多种形式都归结为机械的运动,并且认为运动只不过是偶然的现象,而非物体存在的普遍形式和本质属性。

    大思想家洛克

    洛克(1632~1704年),第一位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思想家,其思想对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哲学家都有深远的影响。洛克最重要的著作是《论政府》,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自由宪政民主的基本思想。他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及联邦权(管理对外事务)分立,认为立法机关应高于行政机关,全体人民有权利用公开起义的方式推翻国王及其政府。洛克还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权。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除了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英国之外,基本上都还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徘徊,但封建制度的没落已是大势所趋。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曾经缔造了法国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但却无法逆转封建制度衰落的命运。启蒙运动兴起,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奥地利实行带有资产阶级改良色彩的“开明专制”。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也在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两者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并未能挽救腐朽的封建制度。而海外殖民为西欧各国转移国内矛盾提供了极好的突破口。

    这个时期,东方世界的主要国家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普遍走向没落,并且在浑然不觉中逐渐落后、从属于西方。

    罪恶的奴隶贸易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公开的奴隶贸易延续了400年之久。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各国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与此同时,各殖民地地区都爆发了废除奴隶制运动——海地、美国和巴西分别于1803年、1863年、1888年废除了奴隶制,古巴也在1888年废除了奴隶制。

    奴隶贸易的起源

    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非洲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开始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纳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上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500至1000名。150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就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起点,也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

    奴隶贸易的发展

    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这一时期走向高潮;1807至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禁止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那么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

    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黑奴贸易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但黑奴走私贸易依然盛行。

    奴隶贸易的影响

    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为1200万至3000万,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大批的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奴隶贸易使非洲大部分地方一片荒凉,而欧洲奴隶贩子却从中赚了大量钱财,这客观上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繁荣。

    君主立宪法确定

    “光荣革命”后,经过半个世纪动荡的英国政局终于稳定下来。

    此后,在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中,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嬗变,到18世纪末,英国终于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大政党控制了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下院,表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经在英国牢固建立。

    君主立宪法规定制的确立

    下议院召开会议以辉格派和托利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在“光荣革命”

    之后掌握了实际的权力。他们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

    除《权利法案》外,英国议会又先后制定了《叛乱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严格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辉格党与托利党

    “辉格”一词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盗马贼”;“托利”

    一词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反对的人被政敌称为“辉格”,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在威廉三世统治时期,辉格党成为强有力的政治集团,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714年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辉格党一直在政治上占优势,而托利党一直处于在野地位。18世纪中叶,托利党成为以土地贵族和上层国教教徒为核心的政治派别,1760年后逐渐成为执政党。1830年,辉格党重新掌权。后来,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英国首任内阁首相

    罗伯特·沃尔波是英国内阁制的开创者,英国历史上第一任正式首相。他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辉格党的领袖,其政治生涯长达四十余年,从1721年起出任英国首相,执掌政权长达二十多年。在执政时期,他加强了下议院的作用,形成了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1742年,政府提出的抗议行贿的《选举请愿书》被下议院否决,沃尔波被迫辞职。沃尔波为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封建专制国家——法国

    15世纪末以来,法国国王借助武力逐步消灭了地方上的封建割据势力,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路易十四当政时期,法国专制君主制达到顶峰。他在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却因劳动力来源不足、国内市场狭小、专制政府课税太重而收效甚微。路易十四的穷兵黩武更导致法国财政危机和社会危机。路易十五继位时,法国国内经济更加衰落,还失去了海外殖民强国的地位。

    亨利四世的统治

    亨利四世也被称为“亨利大帝”,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

    政治上,亨利四世采取措施巩固国家政权,加强国王的权力,使法国的专制制度基本定型。

    经济上,鼓励生产,发展农业,奖励工商业,鼓励开办各种工场,筑桥修路,发展贸易,建立海外贸易公司,使法国在17世纪初重新成为经济强国。宗教上,他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为加强专制统治和增加收入,亨利四世还实行卖官制。

    “太阳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在位时间长达72年,自诩为“太阳王”。路易十四当政期间是法国专制制度的全盛时期,国王的权力发展到顶点,立法、行政及司法大权都操纵在他一人之手,他甚至宣称“朕即国家”。他完善了军事官僚国家机器,天主教会也成为其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为了维持政府及宫廷生活的庞大开支,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采取一系列鼓励商品贸易的措施。路易十四还连年发动侵略战争,梦想称霸欧洲,对法国政治地位造成了恶劣影响。

    “卡米札尔”起义

    “卡米札尔”的意思是“穿衬衫的人”。卡米札尔起义是路易十四在位期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人数达两千多人。

    1702年,起义在法国格多克省的塞汶山区爆发。起义军利用山区、丘陵、森林等特殊地理条件,与政府军展开游击战,屡次击败政府军。

    后来,政府军采取卑劣的策略,一方面放火烧掉村庄,实行野蛮的焦土政策,另一方面对起义者进行分化瓦解。1705年,起义最终被政府军镇压下去。

    启蒙运动的兴起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国内一片黑暗,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性暴露无遗。一批杰出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人,高举理性主义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强调人的尊严,宣传唯物主义思想,甚至提倡起义和革命。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其思想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18世纪甚至被誉为“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对天主教会进行大胆地揭露和攻击,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开明专制”;主张改革刑法。不过,伏尔泰对于人民群众抱有极大偏见。但他的功绩是伟大的,其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

    这部书论述了法以及法与政体之间的关系、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权分立”的主张,即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应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而且三者之间要互相牵制,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此著作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对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影响深远。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该书主要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这里所说的政治权威在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从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该书亦指出政府应分成三个部分: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这个意志必须有益于全社会;由主权者授权的行政官员来实现这一意志;最后,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公民群体。

    同时,公共意志应由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

    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

    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霍尔巴赫、受尔维修等人在编纂《百科全书》

    内过程中形成的派别。该派成员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是该派核心。

    百科全书派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他们的政治主张一般比较温和。不过,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是机械唯物论,而且用唯心观点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但是总体来说,百科全书派在启迪思想和破除愚昧方面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德意志的普、奥争雄

    近代的德意志一直处于政治分裂状态。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使德国直到18世纪末仍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农奴制的恢复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在德意志诸国中,奥地利和普鲁士两个国家最为强大。它们之间互争长短,构成了近代德意志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618至1648年,是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场席卷欧洲的战争。一方是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另一方是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代表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战争持续了30年之久,最终以神圣罗马帝国方面被迫求和而宣告结束。1648年10月24日,参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统治地位,加深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法国称霸欧洲提供了条件。同时,瑞典的力量大增,成为北欧强国。

    “农奴制第二版”

    16世纪德意志农奴制恢复,农民又下降到农奴的地位,这种历史现象被恩格斯称为“农奴制第二版”。三十年战争加速了农民农奴化的过程,更多的农民变为农奴。

    “农奴制第二版”在北德及东北德表现最为突出,如勃兰登堡、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梅克伦堡及西里西亚等地都是农奴制盛行的地区。

    农奴制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从而堵塞了劳动力的来源,而且限制了国内工业品市场的扩大,严重阻碍了德意志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开明专制”是指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君主按照启蒙思想家的某些主张进行的改革,奥地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奥地利是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帝国,三十年战争后其内部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已变得非常严重。为了巩固统治,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利萨及其子约瑟夫二世相继施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土地改革,实行教会改革,限制地主阶级的权利,鼓励工商业。但是在实行这些改革措施的同时,奥地利专制政府也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及专制统治的措施。

    普鲁士的兴起

    17世纪以后,普鲁士靠不断扩张领土发展起来,成为德意志诸邦中唯一能与奥地利抗衡的国家,其统治者是霍亨索伦家族。普鲁士的崛起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新教信仰,促进了普鲁士的商业贸易,吸引大批新教徒进入普鲁士,使其与西欧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第二,霞亨索伦王朝长期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经济,鼓励出口。第三,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俄国的封建农奴制

    17至18世纪的俄国,尽管在经济上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但是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励精图治之下,通过对瑞典和土耳其的一系列战争以及参加对波兰的瓜分后,逐渐从偏处东北欧的弱国变为东欧强国。它的疆域逐渐扩大,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上开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增强国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在政治上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参照西方模式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第二,在经济上不遗余力地发展工业,开办国家工场,鼓励私人企业。第三,在军事上厉行改革,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兵役制。第四,在社会文化方面,积极发展近代教育,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加速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实现了富国强兵。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及俄国落后的农奴制。

    北方大战

    1700至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欧洲霸权,对瑞典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即“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争夺而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同瑞典签订《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从此,俄国柏林勃兰登堡门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临海国家,跨入到欧洲强国的行列。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又称“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俄国历史上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对内政策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度,推行“开明专制”,但在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统治。对外政策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同土耳其进行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海通道,侵占了包括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1788至1790年,又同瑞典进行战争,后来还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大大扩大了俄罗斯的版图。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她积极组织反法联盟,参与欧洲封建专制国家镇压法国革命的行动,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普加乔大起义

    1773至1775年爆发的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农民运动,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起义领袖是普加乔夫。18世纪下半叶,俄国农奴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压迫和剥削更加残酷。1773年9月,普加乔夫集结了80名哥萨克,在乌拉尔河西岸的托尔卡乔夫田庄起义。

    他利用群众怀念“善良沙皇”的心理,自称“彼得三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取消人丁税,将土地、牧场、池塘和森林赐给贫苦农民,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起义军规模不断壮大,但最终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残酷镇压下失败。这次起义也促使叶卡捷琳娜二世由“开明”转向保守。

    波兰、瑞典和丹麦

    波兰在16至17世纪上半叶是东欧的一个强国,但到18世纪初开始衰落。18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三个邻国瓜分。17世纪,在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的统治下,瑞典成为强国,并在18世纪初逐渐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丹麦17世纪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直到1848年欧洲革命时才废除。瑞典与丹麦为争夺波罗的海的霸权长期对立。

    波兰三次被瓜分

    1772至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18世纪中叶,部分波兰贵族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爱国革新运动,却引发了外国的干涉,造成领土一次又一次地被瓜分。第一次是1772年8月,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条约。第二次是1793年1月23日,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协议。第三次是1795年10月,俄、普、奥三国签订瓜分波兰的协议。至此,波兰灭亡,领土被瓜分完毕,波兰人民开始长期遭受异族奴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

    “瑞典奇迹”

    古斯塔夫·阿道尔夫是瑞典瓦萨王朝第六代国王,1611至1632年在位。他是卓越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改革家,被誉为“北方雄狮”。在他的领导下,瑞典第一次成为欧洲强国。他继位时,瑞典内外交困。

    为使瑞典尽陕摆脱困境,阿道尔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由国王直接任命省长,取代了由地方大贵族把持的地方政权,又在王廷之下设立海军、财政等部和高等法院,中央封建集权得以加强;经济上积极鼓励发展采矿和冶金工业;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作战方法,采用新式武器,充分发挥火炮的作用,还特别注重对士兵进行实战训练。经过改革的军队在三十年战争中所向披靡,屡战屡胜,被称为“瑞典奇迹”。

    丹麦确立君主专制

    丹麦约在985年形成统一王国,11世纪20年代征服整个英格兰和挪威,成为强大的海盗帝国。

    1397年,丹麦吞并瑞典、挪威两国。1523年,瑞典从丹麦独立后,两国发生多次战争,丹麦一再败北。在1657至1660年的战争中,丹麦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松德海峡。这次致命的失败使人民对丹麦贵族割据的局面产生强烈不满,要求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腓特烈三世趁机剥夺了贵族的地方行政权,代之以国王委任的官僚体系:他让许多外国人进入丹麦,封他们为贵族,让他们承担行政事务。通过这种方式,腓特烈三世建立了一个依赖于国王的新贵族阶层。克里斯廷五世(1670~1699年)时,制定了统一的《丹麦法》,废除中世纪的地方分治法律。通过这些措施,君主专制制度在丹麦确立起来,直到1848年欧洲革命时才被废除。

    西方国家的海上争霸

    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战胜葡萄牙,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殖民帝国。17世纪初期,荷兰代之而起,成为头等贸易及殖民强国。

    不久,英法两国向其发起挑战。17世纪中后期的英荷战争沉重打击了荷兰,荷兰从此一蹶不振。之后,英、法两国又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最终英国凭借“七年战争”的胜利,成为3个世纪以来海上争霸的胜利者。

    英国的海上霸权

    自16世纪中叶起,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经常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拦劫西班牙运送货物的船队,袭击西班牙殖民据点。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出规模庞大的“无敌舰队”意图征服英国本土,最终却惨遭失败。这支舰队由130条战舰和7000名水兵、2万多名步兵组成。1588年5月,由大贵族麦地纳·西多尼亚率领,“无敌舰队”驶离西班牙,进入英吉利海峡,7月在朴次茅斯海面附近与英国舰队相遇。英军采用火攻的战术,大败“无敌舰队”。后来“无敌舰队”在从英国北海绕过苏格兰和爱尔兰返回西班牙的途中又遇风暴,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逐渐建立了海上霸权,开启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盛世。

    英荷战争

    1652至1674年,英国与荷兰之间激烈的商业竞争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第一次发生于1652至1654年,荷兰战败,两国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航海条例》。

    第二次是在1665至1667年,英国失利,被迫签订《布雷达和约》。英国将南美的苏里南归还荷兰,并按荷兰的要求修改《航海条例》;荷兰则承认英国对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的占领。第三次是在1672至1674年,因英国海战失利并担心盟国法国势力增强,主动退出战争,于1674年同荷兰单独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重申《布雷达和约》有效。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了海上优势,而荷兰的海军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英法争霸

    从17世纪晚期起,英、法为了争夺欧洲的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进行了长期战争。经过1689至1697年的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702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及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等主要争夺战,英国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北美,英军攻占了魁北克等战略要地,夺取了法国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殖民地。在印度,英国几乎把法国的殖民势力全部排除出去,还趁机扩大侵略,吞并了孟加拉省。至此,英国完全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逐步走向“日不落帝国”。

    东方诸国衰落

    中国,昔日强盛的东方大国在近代世界历史的演进中驻足不前。中国虽然经历了“康乾盛世”

    的辉煌,但同时也埋下了后来落后于世界的隐患。日本进入了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时代,封建等级制度和经济制度还在不断加强。印度莫卧儿王朝终因印度教徒起义而走向衰亡。松散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随着军事封建采邑制的衰落而进一步分崩离析。

    中国的“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指中国清朝从康熙中叶到乾隆中叶百余年间出现的相对安定繁荣的景象,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发展。康熙的“永不加赋”、雍正的“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人口也随之激增。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手工业水平超过了明代。商品经济大发展,贸易繁荣,甚至在某些地区,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得以进一步发展。但在这个时期,清朝统治者对内大兴“文字狱”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日本的“幕藩体制”

    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在该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幕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国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但大名仍然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力。幕藩体制的基础是幕藩领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备领主的土地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和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

    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盛衰

    奥朗则布是莫卧儿帝国的一位著名皇帝,统治印度达半个世纪之久。他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帝国的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莫卧儿帝国达到鼎盛。但他强制椎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恢复对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引起拉杰普特封建主、锡克教徒及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奥朗则布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于四分五裂状态。

    奥斯曼帝国的“亚赞”

    17至18世纪,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采邑领主、军官及苏丹亲信者中分化出了“亚赞”阶层。苏丹分封给他们大片土地,虽然在形式上这些封地算作苏丹的土地,但实际上“亚赞”们已把其变为了私有财产。此外,“亚赞”阶层还在首都伊斯坦布尔和各省城周围夺取了许多采邑。“亚赞”阶层的出现和不断增多,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封建采邑制度,使大多数领主对苏丹政府不再负有义务,而对各省更为依赖,促使靠军事征战形成的奥斯曼帝国变得更加松散。

    大洋洲的发现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大洋州的发现

    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大洋洲,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他大洲之外而得名。

    被发现时,人们误认为这里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其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大洋洲的名称最早出现于1812年前后,由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命名,当时仅指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即狭义的大洋洲。

    澳大利亚的概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的第六大国,是唯一占据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处,海岸线长达3.67万千米。相对于其他各洲而言,由于没有特别高的山脉阻隔,加之大洋环绕带来的调节作用,因此澳大利亚没有极冷或极热的气候。这里最早的居民为土著人。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国首批移民抵澳,开始建立殖民地。这一日后来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1月,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1986年,英议会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大利亚获得完全立法权和司法终审权。

    工业革命前的新西兰

    14世纪,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来到新西兰定居,成为新西兰最早的居民。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在此登陆,把它命名为“新西兰”。1769至1777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并测量和绘制地图。此后英国开始向这里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新西兰。1840年,英国迫使毛利人酋长签订《威坦哲条约》,把这片土地划入了英帝国的版图。1907年,英国被迫同意新西兰独立,新西兰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根据《威斯敏斯特法案》,新西兰获得完全自主,仍为英联邦成员。

    北美独立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也称“美国独立战争”、“美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又一伟大历史事件。从性质上来说,这场战争不但是北美殖民地反抗宗主国英国、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一次深刻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它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北美独立战争还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它有力推动了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对拉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有深远影响。

    背景

    从17世纪起至18世纪中期,英国陆续在北美大陆上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13个殖民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北美市场。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和掠夺,限制殖民地工商业的发展,使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极度不满,开始进行反英斗争,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逐渐在北美大陆燃烧起来。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随着北美农业、手工业及贸易的发展,原来处于隔绝状态的各个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了。到18世纪中叶,基本形成统一的北美市场。统一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以英语为共同媒介的语言文化。北美居民在开拓新世界的艰苦斗争中,还逐渐养成了一种特有的勇于创新、富于进取和个人奋斗的美利坚精神,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殖民地的启蒙思想

    独立战争前的一百多年里,欧洲的启蒙思想在北美殖民地广泛传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北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北美殖民地内部也出现了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他们相信理性,热爱知识;强烈反对奴隶制,崇尚不同肤色人们的平等和自由;主张在政治上实行普选制,由人民投票表决重大问题。

    复杂的经济成分

    殖民地的经济成分复杂,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前资本主义的半封建的租佃制和奴隶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集中在北部各殖民地,尽管尚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阶段,但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半封建的租佃制从英国移植而来,盛行于中部殖民地的某些地区,与大土地所有制联系在一起,并没有普遍地发展起来。而白人契约奴隶制和黑人奴隶制广泛分布在北美13个殖民地,尤其是黑人奴隶制遍及各地,但分布并不均衡。北部和中部的黑人奴隶一股是家庭奴隶,数量少;而绝大多数的黑人奴隶集中在南部殖民地的种植园里,过着非人的生活。

    《印花税条例》

    1765年,为转嫁沉重的军费负担,英国议会通过了向英属北美殖民地直接征税的条例——《印花税条例》。该条例规定:凡殖民地的商业契约、广告、历书、新闻纸以及一切证明文件,都必须贴上印花,税额自2便士到几英镑不等,违者罚款或监禁。殖民地人民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们到处开会,举行示威,抗议英国的横征暴敛。在反印花税的斗争中,形成了主要由劳动人民参与的群众组织,如“自由之子”、“自由之女”等。1765年10月,北美9个殖民地在纽约召开反对印花税法大会,通过了拒绝向英国交纳印花税等14项决议。除此之外,全殖民地还展开抵制英货运动,导致英国对殖民地的出口额大幅度下降。1766年3月18日,英国议会被迫通过废除《印花税条例》的决议。

    “波士顿惨案”

    1765年,《驻兵条例》颁布后,英国政府派遣军队进驻北美。驻扎在波士顿的第十四团和第二十九团胡作非为,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军队和当地人民的冲起草《独立宣言》

    突不断发生。1770年3月5日,愤怒的波士顿居民聚集到英军的驻地英王街上,向士兵示威,英军前来镇压,共打死5人、伤6人。这次流血事件史称“波士顿惨案”。惨案发生后,其他城市也纷纷反对英军驻扎,反英运动迅速席卷各地。英国军队被迫撤出波士顿。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初,英国政府准许东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廉价倾销积压茶叶,垄断茶叶运销,并且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北美茶商因此深受打击,殖民地人民极其愤怒,纽约、费城、查尔斯顿的民众拒绝卸运英国茶叶。在波士顿,一批青年以韩柯克和萨姆尔·亚当斯为首,组成了“波士顿茶党”。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8000群众集会,要求停泊在港口的东印度公司茶船开出港口,但遭到拒绝。当晚,反英群众在波士顿茶党组织领导下,化装成印第安人闯入东印度公司的茶船,将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这次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称“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1774年春,英国议会通过《强制法令》,激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1774年9月5日至10月26日,由12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参加的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举行。民主派与保守派围绕着民族独立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会议最终通过了《权利宣言》以及与英国断绝贸易关系的决议案。这次会议是各殖民地进行有组织抗英斗争的第一次重大联合行动,表明北美人民已经开始团结起来共同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战争历程

    独立战争开始时,力量对比悬殊。英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队,而北美殖民地的工商业远远落后于英国。战争初期,北美军队处于劣势。但由于北美人民的团结一致和大陆会议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战争的不利局面被扭转,英国军队连连受挫,北美军队转败为胜。

    莱克星顿枪声

    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后,北美人民开始为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积极作准备。1775年4月18日,驻北美英军总司令盖治派700名士兵从波士顿出发到附近的康科德搜查反英组织的秘密军火库。4月19日,英军和北美民兵在莱克星顿附近发生遭遇战,英军措手不及,死伤众多。莱克星顿枪声是北美人民的武装力量第一次与英国正规军交锋,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斗志,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第二届大陆会议

    莱克星顿枪声传到北美各地后,人民纷纷响应,斗争的浪潮席卷整个殖民地。为了顺应这一形势,第二届大陆会议于1775年5月10日在费城召开。会议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围攻波士顿的人民武装,不过与会代表仍对与英国和解抱有幻想。随着斗争的发展,在各方的压力之下,大陆会议最终宣布北美各殖民地独立,并于1776年7月4日通过了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宣告诞生。第二届大陆会议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起到临时政府的作用,直到1781年联邦政府成立才解散。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陈述了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从理论上阐明美国人民举行革命及宣布独立的正当性;第二部分列举英王乔治三世对北美殖民地人民施行的种种暴政,说明这种压迫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权利;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北美人民应该推翻英国国王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名正言顺地”独立。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它的发表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

    萨拉托加大捷

    北美独立战争初期,实力雄厚的英军处于上风,美军接连失利。

    1777年10月,华盛顿领导大陆军在北部各地民兵的配合下,南北夹击,在哈德逊河谷的萨拉托加击败英军,史称“萨拉托加大捷”。英军的这次失败意味着夺取哈德逊流域的计划破产。

    而英军如果不能控制这个流域,将无法征服美国。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是独立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促成法国以美国盟友的身份参战。

    美英战争的扩大

    美国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战胜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英国,因此在战争之初就积极寻求国际援助。萨拉托加大捷坚定了法国对美国获胜的信心,遂改变“两面派”

    的外交政策,在经济和军事上开始援助美国。1778年6月,法国终于参战,西班牙也在法国的怂恿下于次年参战。1780年,英国的另一个宿敌荷兰也参加了对英战争,普鲁士与俄国成立武装中立同盟,以抵制英国对中立国的侵犯。不久,丹麦、瑞典及奥地利也加入中立同盟。至此,美英战争扩大为国际性的战争,北美独立战争的战火扩大到东印度、西印度及欧洲。英国四面受敌,丧失了军事优势。

    欧洲的援助之手

    独立战争爆发后,同情美国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欧洲进步人士纷纷组织志愿军奔赴北美战场。法国的拉法叶特侯爵、洛艾利侯爵、未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以及波兰的普拉斯基伯爵和克修斯古是其中的代表。拉法叶特侯爵自己出钱购买了一艘船,带领十几个军官,不顾政府的反对,满载军需品,远渡重洋来到北美。他屡立战功却拒绝领取薪金报酬,博得了美国人民的敬佩和感激。洛艾利侯爵放弃了贵族头衔,慷慨变卖自己的财产来装备骑兵。普拉斯基伯爵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克修斯古在萨拉托加战役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还有一些欧洲的职业军官也在美军中服务。如普鲁士军官斯徒本男爵就曾帮助华盛顿训练军队,1779年还为美军草拟了《纪律章程》。

    独立战争的胜利

    国际援助使独立战争的局势越来越有利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参战,迫使英国把大部分舰队从北美海岸调往地中海、非洲、印度及加勒比海。1777年以后,英军虽然在美国南部接连取得一些胜利,并且占领了不少地方,但最终在约克镇决战中参败,北美英军主力投降,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9月3日,英、美两国在巴黎签订了和约,美国的独立得到正式承认,并且划定了国家疆界。

    约克镇大捷

    独立战争后期,美国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1781年5月,一支英军在康华利的指挥下侵入弗吉尼亚。8月,当康华利的部队攻下约克镇、准备在这里巩固阵地的时候,华盛顿亲自率军从北方赶到,在法军的配合下,从海陆两面包围了康华利率领的英军主力。1781年10月19日,陷入重围并且失去外援的康华利被迫向华盛顿投降,这表明英军主力在整个北美大陆上的瓦解。约克镇大捷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结束。

    《巴黎和约》

    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投降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出现了要求停战的呼声。英国议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782年3月5日通过了停战决定。同年10月,美国派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杰伊、约翰·亚当斯三人到巴黎同英国谈判。11月,英美签订和约草案。

    1783年9月3日,美英两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为美国领土。这是美国人民通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的胜利成果,美国于是成为美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

    北美独立战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对于美国自身来说,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这次战争的胜利直接刺激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18世纪末欧洲的反封建革命运动。最后,美国以弱胜强,极大地鼓舞了拉丁美洲和其他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的信心,为他们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建立联邦政府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大资产阶级对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感到不满。1786年,谢斯起义使包括南方种植园主在内的所有统治集团大为震动。他们一致要求废除《邦联条例》,制定新宪法,以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5月25日,制定宪法的会议在费城召开了。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会议最终制定出一部主要体现大资产阶级、大种植园主意愿和要求的新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

    《邦联条例》

    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自1781年开始实施。它是美利坚民族从分散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第一部基本法,是美国独立战争推动的结果。它把实际上由13个独立殖民地组成的、名为国家实为反英政治军事同盟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为美利坚民族实现真正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国家组织松散,中央权力极小。保守派、公债持有者以及商人、爱国人士都希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中央权力。

    谢斯起义

    1786年8月至1787年2月,美国马萨诸塞州爆发农民起义,领导者是曾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立过战功的退伍陆军上尉谢斯。独立战争使资产阶级大发横财,人民的生活却更加贫困。1786年8月,马萨诸塞州数百名武装的农民组成起义队伍,在谢斯的领导下从康科德向波士顿进军,提出平均财产权的纲领以及废除一切债务、废除迫害人民的法院和法令的主张。起义军在遭到政府军镇压后分散到各地,继续坚持游击战。

    12月,起义军人数发展到1.5万,占领了马萨诸塞州许多小城市。

    1787年1月,谢斯率起义军进攻斯普林菲尔德的军械库受挫后,遭到大批政府军围攻。2月,起义军被诱骗进行谈判,却遭到突然袭击,损失惨重。不久,谢斯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但政府在人民的广泛抗议下,不得不降低人头税和财产税,停止监禁债务人,并于1788年6月13日宣布赦免谢斯。

    《1787年宪法》

    1787年5月,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同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原文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它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确定了美国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其中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它还规定了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等。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为世界各国宪法提供了重要范本。

    它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其制度形式为后来许多国家所仿效。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之后又一影响深远、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这次革命中,资产阶级抛开了宗教外衣的遮掩,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誓与旧贵族斗争到底。广大人民群众不但积极参加,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革命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法国大革命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后期的美国独立战争。它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发路易十六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可以说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的。因此,马克思称这次大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大革命的背景

    18世纪末,法国革命家把腐朽的封建制度称为“旧制度”,即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当政时期的制度。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旧制度的没落已表现明显,到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继位时,法国社会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王朝危机重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是这些矛盾的焦点。

    “旧制度”的阻碍

    农业中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受到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经常处于赤贫状态,购买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导致法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异常狭小。另外,封建行会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受到专制政府的极力维护,手工业作坊无法向手工工场过渡,束缚了工业技术的进步。而且由于历史上的封建割据,法国各地还有许多征收商品通行税的关卡。此外,各省保留了不同的法律及司法系统,度量衡也不统一,地方行政区划也很紊乱。这些都不利于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专制王朝的危机

    18世纪,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惨败,沦为欧洲二流国家。1774年,路易十六继位后,曾经试图进行改革以扭转颓势,缓解严重的财政危机,却遭到特权阶级的反对,未能成功。在他统治期间,法国专制王朝陷入重重危机。政治上,中央权力分散,各自为政,官僚机构臃肿低效,地方行政混乱;经济上,国家财政濒于破产。由于专政政府的横征暴敛,农村和城市的人民运动此起彼伏,全国范围内的革命一触即发。

    第三等级

    大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全国人民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高级僧侣,第二等级是封建贵族。第一、第二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不纳税,享有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小商贩、城市贫民和广大农民等则属于第三等级。第三等级占法国全国人口的95%以上,是被统治阶级,负担国家的各种赋税和封建义务,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资产阶级财力雄厚,文化素养较高,政治上最成熟,因而成为第三等级的领导者。

    1302年,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出席的第三等级代表都是富人,即后来的资产阶级。18世纪末,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三等级已成为反封建的主力军。

    爆发

    1787至1789年,法国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矛盾日趋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裂。同时,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剥削下无法生存,进而铤而走险进行反抗,斗争席卷全国。为缓解财政危机,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开幕。

    大革命的导火索

    三级会议从1614年起曾被长期关闭。1789年5月,路易十六迫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凡尔赛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第三等级的代表要求限制王权,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进行表决,还提出了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的建议。遭到专制政府的拒绝后,第三等级于1789年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7月9日改为制宪会议。三级会议的召开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召开后,路易十六暗中调动军队,妄图以武力解散制宪会议并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传出后,巴黎人民奋起承担保卫制宪会议的任务。至1789年7月13日深夜,巴黎绝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起义者的控制之下,而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却仍在国王军队的控制之下。7月14日上午9时起,巴黎各区群众高呼“到巴士底去”的口号,扛着步枪、长矛和大刀攻向巴士底狱。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攻下了这座堡垒。攻占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革命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执政

    巴黎人民取得7月14日起义的胜利后,制宪会议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起主导作用的是由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构成的君主立宪派。从8月起,制宪会议颁布《八月法令》,后又正式发表《人权宣言》,宣布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但由于立宪派持维持现状、保留王权的保守妥协态度,最终被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

    颁布《八月法令》

    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迫使制宪会议首先将废除封建制度提上日程。1789年8月5至11日,制宪会议正式用书面形式通过了关于废除封建特权的一系列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取消教会的什一税和领主法庭等封建制度与特权,此外还规定用赎买的方式废除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这些法令统称为《八月法令》。它是由君主立宪派控制的制宪会议颁布的第一个立法文件,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八月法令》是法国革命者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但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人权宣言》

    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发布了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得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主权在民;公民都应当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资产阶级理论和主张,打击了封建制度和思想,增强了人民的革命意识,促进了整个欧洲反封建革命的深入发展。

    “十月事件”

    路易十六不但拒绝在《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上签字,还在凡尔赛宫调动军队准备镇压革命,这引起了巴黎市民的强烈愤慨。

    1789年10月5日,巴黎妇女和工人涌向凡尔赛,要求国王批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国王被迫同意。10月6日,巴黎群众突然闯进王宫,要求国王迁回巴黎,国王也被迫答应。这次运动被称为“十月事件”,在法国大革命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粉碎了王室镇压革命的阴谋,大大地加强了巴黎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巩固了革命成果。

    《1791年宪法》

    1791年9月,制宪会议颁布了君主立宪制的宪法,这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即《1791年宪法》,该宪法的前言及指导原则是《人权宣言》。它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特权;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立法议会,行政权归世袭国王,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掌握,实行司法独立;公民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

    同时,宪法又规定国王掌握行政权,有任命官吏、否决议会的权力,而且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而言,《1791年宪法》是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基本适应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

    革命第二阶段——吉伦特派执政

    1792年6至7月,巴黎和外省出现了由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领导的反对君主制的运动。8月10日,雅各宾派发动巴黎市民举行起义,攻入王宫,俘虏国王,并迫使立法会议同意其主张。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制,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政权由此转入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手中,大革命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瓦尔米大捷

    法国革命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反动势力的恐慌。1792年8月,普鲁士、奥地利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

    在巴黎政府的领导下,法国人民武装了起来。9月20日,双方在马恩省瓦尔米发生激战。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高呼“民族万岁”的口号,顽强阻击,击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瓦尔米大捷是大革命中法国对外国武装干涉军的第一次胜利,它大大鼓舞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法国开始转入对反法联盟的反攻。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的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792年9月21日,新选出的议会即“国民公会”开幕,通过了由雅各宾派提出的废除君主制的议案。第二天,大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在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将1792年9月21日定为共和日。法国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不久便把普奥联军全部赶出了法国。共和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法国封建君主制被彻底推翻,君主立宪政体结束。此后,政权转入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手中。

    忿激派的主张

    吉伦特派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引起了劳动人民的强烈抗议。1792年底,限价运动高潮中出现了代表贫苦劳动群众利益的激进派别——忿激派,由扎克·卢、瓦尔莱等领导。忿激派要求政治平等、公民权平等与社会平等,主张全面限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征购粮食,统一管理供应,救济贫苦群众和义勇军家属,严厉惩办投机商人,以恐怖手段打击反革命分子等。在忿激派和广大人民的督促下,国民公会于1793年4至5月先后颁布了强制流通证券、限制粮食价格、向富人借款等法令。但忿激派最终被当权者以武力镇压下去。

    革命第三阶段——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专政阶段是法国大革命最深入、最彻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法国击败了外国干涉军,平定了反革命叛乱;彻底消灭了封建制度在农村的统治,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对敌斗争中还使用了“平民方式”。随着革命的胜利进行,雅各宾派内以丹东为首的丹东派和以埃贝尔为首的埃贝尔派,就是否继续实行恐怖统治发生了矛盾。1794年3至4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执政派先后逮捕并处死了这两派领导人,继续执行革命恐怖政策。1794年7月27日,反罗伯斯庇尔的势力联合发动“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专政。

    雅各宾起义

    1793年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法国国内也发生大规模的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在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的领导下,于5月31日至6月2日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国民公会的领导权被雅各宾派取得,政权随之转移到雅各宾派手中。

    雅各宾的土地法令

    面对内忧外患的艰难环境,雅各宾派认识到土地问题是革命中的首要问题。6月3日至7月17日,雅各宾派先后颁布三个土地法令,规定将没收的逃亡贵族及王室、教会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地主贵族必须把200年内侵占的公有土地归还村社或分给农民;无条件废除农村中的封建权利、封建义务、地租以及其他封建捐税,销毁一切封建文据和契约。这些法令比较彻底地铲除了封建制的基础,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小农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巩固了革命成果和雅各宾派的统治;调动了农民的参战积极性,保证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胜利。

    《1793年宪法》

    1793年6月24日,国民公会通过了法国第一部民主共和制宪法,即《1793年宪法》,用以取代君主立宪制宪法,但最终未能实施。该宪法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是雅各宾派政治、经济主张的总纲领。它确认了共和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等原则;规定了公民的各种自由权利,人民甚至有起义权;规定21岁以上的男子具有普选权。

    《1793年宪法》是当时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有利于扩大雅各宾派的统治基础,并为其他国家的宪法制定提供了蓝本。

    革命恐怖统治

    为了保护革命成果、打击敌人的进攻,国民公会于1789年9月将“恐怖”提上了议事日程。革命恐怖统治主要有两方面:经济恐怖和政治恐怖。经济恐怖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全面限价法令》、《严禁囤积居奇法令》、粮食饲料等限价法令,以及其他打击奸商、投机商、囤积居奇者的法令等。政治恐怖以《嫌疑犯法令》和救国委员会集权体制为代表,包括改组革命法庭、在巴黎和各地设立断头台、由革命委员会决定嫌疑犯身份、中央特派员在各地方和军队中拥有一切大权等内容。恐怖统治初期在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方面起到了不容抹杀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雅各宾派的内部斗争

    雅备宾派执政后,其内部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1793年末至1794年初,雅各宾派的内部斗争扩大,分裂成左、中、右三派。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领导集团是中派,代表小资产阶级上层,主张维护现行政策;代表小资产阶级下层的埃贝尔派是左派,主张把革命进行到底;代表革命中的暴发户利益与要求的丹东派是右派,反对现行政策,鼓吹取消革命民主专政。这些派别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罗伯斯庇尔无法弥合三派的分歧,于是先后将其余两派镇压。雅各宾派的内部斗争大大削弱了革命民主专政的核心力量和社会基础,注定了雅各宾派最终失败的历史命运。

    热月政变

    雅各宾派实行的恐怖统治政策丧失了群众基础,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力量逐渐集结起来。1794年7月27日,国民公会宣布罗伯斯庇尔“不受法律保护”,将其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其他几个雅备宾派的核心人物。7月28日,罗伯斯庇尔等人被处以极刑。因这次事件发生在共和二年热月九日,历史上称之为“热月政变”。这次政变后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政权。

    拿破仑帝国

    1789至1794年,法国大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热月政变结束了革命的高潮,迎来了巩固革命成果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军事天才、政治伟人拿破仑·波拿巴横空出世。他在大革命时期屡建奇功,数次击败欧洲反法同盟的进攻,并且建立起称霸欧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加强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中央集权,鼓励工商业发展,颁布一系列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法律规范。在他的统治下,大革命的成果真正得到巩固,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客观上给欧洲大陆封建国家带去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希望火种,为19世纪前期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播下了种子。但是,无限的权力和征服整个欧洲的野心促使他作出了一系列狂妄决策,最终被新的反法同盟打败。

    雾月政变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上台后组建了督政府,对内无情地打击雅各宾派和王党;对外仍与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处在战争状态。1799年下半年,第二次反法同盟大军压境,法国国内又面临封建复辟的危险,督政府软弱无能,无力改变现状,大资产阶级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强权人物拿破仑身上。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

    热月政变后的法国

    热月党人主要由大资产阶级和金融资产阶级组成。他们当政后,一方面立即取消了所有对自己不利的政策措施,大肆迫害雅各宾派,禁止人民参加政治活动,废除了最高限价法,取消了对投机商的制裁,镇压巴黎市民的起义,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但另一方面,热月党人却将共和制度坚持了下来,而且坚决镇压了反革命王党的叛乱,对外还击溃了反法同盟的进攻,积极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7年10月,法国迫使奥地利承认法国在北意大利的地位,第一次反法同盟被瓦解。1798年,拿破仑为了威胁英国到印度的航线,又远征埃及,并很快地占领了埃及。

    虽然后来法军征服叙利亚的计划失败了,但法军在欧洲及北非的胜利进军,已经引起了欧洲诸国的极度恐慌。1798年底,以沙皇俄国为首的欧洲诸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年春,俄国军队远征北意大利,迅速将驻守在那里的法军驱逐出去。在北线,1799年8月底,英国的远征军在荷兰登陆,击败了法军;在东线,奥军也迫近法国国境。法军在战场上连战连败,法国又面临着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

    雾月政变

    1799年3月,第二次反法同盟从意大利、瑞士、荷兰三个方向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猖獗的王党活动更使督政府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拿破仑得到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于1799年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十八日)以解除雅各宾过激主义威胁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

    历史上称拿破仑的此次政变为“雾月政变”。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第一帝国——法兰西

    拿破仑上台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以灵活的策略对付各种反对力量,并将天主教逐步改造为新政权的工具;重视工商业,推行类似重商主义的政策;在军事上推行的一系政策,使法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飞速提升。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拿破仑的个人野心也随之膨胀。

    1804年5月18日,他修改了共和国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并自封为“拿破仑一世”。

    执政府的建立

    雾月政变的第二天,拿破仑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不久,执政府公布法兰西共和国八年宪法,重申废除封建等级制、法国为共和国,并且规定第一执政(即拿破仑)拥有公布法律、随意任免高级官员的权力。

    拿破仑还取消了革命时期建立的地方自治机构,使法国成为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由此,拿破仑通过执政府开始了长达15年的独裁统治。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1802年,拿破仑修改宪法,将第一执政变为终身职位。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帝制的开端。1804年5月,他再次修改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第一执政为皇帝,并自封为“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礼。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改变了法国的政体,使统治阶层发生了更替,却并未改变法国的国体——法国仍然是资产阶级专政。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原名《法国民法典》,1804年公布施行。法典除总则外,分为三编。第一编是“人法”,包含关于个人法和亲属法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包含关于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编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内容颇为庞杂。这部法典的原则可概括为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自治原则,它用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后来成为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立法的蓝本。

    对外战争

    拿破仑政权是与频繁的对外战争相始终的。这些战争最初是为了反击外国的武装干涉、保卫法国革命果实,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反封建的民族战争。但随着拿破仑扩张野心的日益膨胀,其对外战争逐渐转变为以掠夺、奴役其他民族为主的侵略战争。它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掠夺及在欧洲建立霸权的要求。

    大陆封锁政策

    1806至1814年间,拿破仑一世对英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措施,即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1806年11月起,拿破仑先后颁布《柏林敕令》、《华沙敕令》、《米兰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这些敕令规定: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不仅不准与英国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切来往;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为战俘;所有法国及其隶属国境内的英国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但大陆封锁没有达到从经济上摧毁英国的目的。由于当时法国工业的发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国,不能满足欧洲各国的需求,大陆封锁政策引起这些国家的不满;同时,英国采取反封锁措施,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破产。

    《提尔西特和约》

    1806年9月,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等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却连连被法军挫败。1807年7月7日,法国和俄国签署条约,俄国被迫承认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的一切权利,并退出反法同盟。7月9日,法国又和普鲁士签订条约,普鲁士的军队被限制在4万人,并向法国赔款1亿法郎,还割让了大片土地。这两个和约合称《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失败,也表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已完全变为霸权主义侵略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拿破仑征服欧洲

    1800至1809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欧洲大陆上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几次反法同盟都在法军的强大攻势下解体。法国军队接二连三地击溃了在数量上占很大优势的俄、普、奥等国的军队,迫使这些国家的封建君主先后俯首求和。到1809年为止,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波兰及瑞典诸国都直接或间接地由拿破仑帝国统治,拿破仑征服了除英国、俄国以外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1810年4月,奥地利王室被迫将公主嫁给拿破仑,标志着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帝国的崩溃

    至1811年,拿破仑帝国已经囊括130个省、7500万人口,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附属国及同盟国。

    但是这个帝国实际上已危机四伏:

    欧洲各国民族运动及民族解放战争高涨;拿破仑政权的国内阶级基础日益缩小;法国人民普遍怀有反战情绪;连年的战争造成法国经济衰落,甚至出现了经济危机。

    侵俄战争失败

    1810年起,拿破仑开始准备侵俄战争。1812年2月和3月,他先后与普鲁士、奥匈帝国结成反俄军事联盟。同时,俄国也积极备战,由库图佐夫指挥的训练有素的40万大军严阵以待。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不宣而战,亲率60万大军渡过尼门河,法俄战争开始。俄军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法军全无机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始终未能粉碎俄军主力。9月13日,拿破仑进入已被放弃的莫斯科。而此时,库图佐夫蓄积力量,等待进攻的机会。10月18日,俄军在莫斯科外围转入反攻。拿破仑军队在逃亡途中不断遭到俄国游击队的袭击,在12月13日重渡尼门河时,拿破仑手下只剩下5万人,50多万法军在俄国战场上丧命。侵俄战争的失败,使拿破仑受到沉重的打击。

    莱比锡战役

    1813年,普、俄、奥、英等国组建第六次反法同盟。同年10月16日,反法同盟与法军在莱比锡进行会战。在这场战役中,同盟国投入32万大军,而法国只有16万人。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交战中双方各损失约6万人。10月19日,由于一直同法国协同作战的萨克森军团突然倒戈,拿破仑惨遭失败。经过这次沉重打击,拿破仑的军队已经陷入瓦解状态。莱比锡战役被称为“民族之战”,因为对于欧洲各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波旁王朝复辟

    莱比锡战役取胜之后,俄、奥、英在法国前途的问题上出现分歧,最后决定由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3月31日,反法同盟军攻入巴黎。4月4日,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后被押送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5月3日,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返回法国,登上王位,称路易十八,波旁王朝复辟。即位后,路易十八采取了较为现实的态度,几乎全部接受了元老院提出的要求。

    维也纳会议

    1814年,为了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欧洲15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不顾各国人民的意愿,恢复了欧洲在革命时期被推翻的封建君主的统治,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民族又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之后,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首脑在巴黎共同宣布成立“神圣同盟”,以维护维也纳会议作出的决议。

    维也纳会议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1814年10月1日至1815年6月9日,除土耳其之外欧洲15个王室的重要人物、200多个公侯以及各国外交大臣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四个战胜国——俄、英、普、奥在会议中届主导地位,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他们唇枪舌剑,斗争激烈。而此时,拿破仑重返法国,各战胜国急于组成新的反法同盟,只好暂时妥协,于1815年6月9日匆忙签署了《最后总决议》。该议定书任意宰割和兼并小国、弱国土地,以满足强国的霸权要求,遭到了弱小民族的强烈反对。

    “百日政权”

    1815年2月28日,拿破仑带领900名卫兵从厄尔巴岛偷渡回国,3月1日在法国登陆,一路上受到了人民的欢迎。3月20日,拿破仑返回巴黎,重登帝位,路易十八慌忙逃走。之后,拿破仑在自由派思想家贡斯当的协助下,制定并颁布了一个《帝国宪法补充条例》,恢复了普选权及代议制。

    拿破仑的卷土重来,震惊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他们很快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并在滑铁卢再次大败拿破仑军队。6月22日,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退位,路易十八再度复辟。从拿破仑重建帝国到第二次退位,共计97天,接近100天,历史上把这个短暂的政权称为“百日政权”。

    “神圣同盟”的建立

    为了确保维也纳会议决议的实施和镇压欧洲各民族的反抗运动,1815年9月26日,在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首脑在巴黎缔结了“神圣同盟”,其目的是以强力保护君主政体和基督教教义的完整与“纯洁”。俄国和奥地利起主要作用,特别是俄国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为了更切实地执行“神圣同盟”制定的任务,同年11月,俄、普、奥、英四国又成立“四国同盟”。1818年,法国也加入“四国同盟”,组成“五国同盟”。

    神圣同盟瓦解

    欧洲的反动势力虽然重新集结起来,但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进。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首先在西班牙爆发,随后革命风暴席卷了意大利、希腊、俄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一系列的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反动势力,冲破了维也纳会议安排下的反动体系,促使“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最终瓦解。

    意大利烧炭党人革命

    19世纪初,意大利自由派贵族、军官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秘密团体——烧炭党。他们的政治目标是驱逐外国侵略者,实现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1820年7月,烧炭党人在那不勒斯王国的诺拉城举行起义,迫使国王颁布宪法,成立临时议会,组成自由党领导的政府。

    1821年3月,奥地利派军队入侵那不勒斯,恢复了封建专制统治。4月初,奥地利又镇压了撒丁王国的起义。至此,烧炭党人革命失败。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农奴制日趋瓦解。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俄国贵族军官参加了国外的远征,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回国后,他们成立秘密的革命组织,先后成立“北方协会”和“南方协会”,企图按照西方的制度来改造国家。1825年11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十二月党人”(由于起义发生在俄历12月,因此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革命家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二月党人”)决定在尼古拉一世继位之日举行起义。12月26日,起义军官率领三千多名士兵到达彼得堡参政院广场。尼古拉一世立即调动军队,用大炮轰击广场,血腥镇压起义,并杀害了不少聚集在广场周围的群众。彼得堡起义的消息传到南方后,南方协会会员于1826年1月10日发动驻乌克兰的契尔尼哥夫兵团起义,不久也宣告失败。

    希腊独立

    19世纪初,希腊仍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1821年3月,希腊人民掀起了反对奥斯曼帝国奴役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一年的战斗,解放了希腊的大部分地区。1822年,革命人民召开了国民会议,制定了宪法,宣布希腊独立。但奥斯曼帝国的封建统治者不甘心失败,派出大军残酷镇压。到1827年,希腊革命力量已被摧残殆尽。但英勇不屈的希腊人民继续战斗,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希腊人民的革命精神赢得了欧洲各国进步人士的同情和支持。1829年9月,在英、法、俄的干预下,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希腊独立。同时,希腊问题加剧了神圣同盟之间的矛盾,使神圣同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法国“七月革命”

    路易十八复辟后,法国出现了反动统治的政治局面。至查理十世统治期间,政策更加反动。1830年7月26日,查理十世颁布《七月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这一敕令破坏了《1814年宪章》

    的精神。7月27日,巴黎群众反对《七月敕令》的示威游行转变为武装起义,“七月革命”爆发。7月29日,起义者占领了杜伊勒里宫,并升起三色旗,查理十世逃往英国,波旁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大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拥戴路易·菲利浦即位,史称“七月王朝”。“七月革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客观上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自从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者蜂拥而至,印第安人无力对抗制度成熟、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整个美洲逐渐沦为欧洲的殖民地,被迫纳入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之中。和北美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各国除了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外,殖民地内部的种族矛盾也很尖锐。拉丁美洲的土生白人受到了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鼓舞,要求与宗主国白人享有同等的权利,继而各有色人种掀起了规模更为浩大的起义。从1790年海地独立战争爆发到1826年西班牙被逐出拉丁美洲,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几乎席卷了整个拉丁美洲,十几个独立国家先后建立。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斗争时间长、范围广,在世界近代史上极为罕见,谱写了反殖民解放斗争的光辉篇章。

    早期的拉丁美洲

    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前,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勤劳、勇敢、智慧的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美洲古代文化。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纷纷而至。最早侵入拉丁美洲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欧洲的封建专制国家,它们对拉丁美洲实行了极端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

    印第安文明

    在西方殖民者踏入拉丁美洲之前,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伟大的文明。其中以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文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安第斯山脉的印加文明为主要代表。这些印第安文明在天文学、工程建筑学、数学、宗教和艺术方面,成就突出,可以同其他任何文明相媲美。古代美洲的农业文明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从16世纪以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然而,印第安人的文明却因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而遭到灭顶之灾。

    殖民地的建立

    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实行专制主义统治,相继建立了4个总督区:新西班牙(包括今墨西哥和中美洲)、秘鲁(包括今秘鲁和智利)、新格林纳达(包括今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拉普拉塔(包括今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葡萄牙则将整个巴西作为一个总督区来统治。这些殖民地的总督听命于宗主国国王,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独裁者。殖民地各城市一般都设有市参议会,其成员由总督指派,或从当地大地主中选出。参议会的权力很小,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用建筑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问题。

    对殖民地的掠夺

    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他们疯狂地掠夺土地,建立起封建剥削制度。

    18世纪以后,殖民地上盛行大庄园制,当地印第安人受到残酷压迫,甚至沦为奴隶。此外,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盛行种植园奴隶制,由非洲贩运来的黑人充当奴隶。殖民者还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贵重金属。为了维护宗主国贵族和商贩卖奴隶人的利益,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对殖民地的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实行严厉的管制和垄断政策。

    革命时机的成熟

    18世纪下半叶,殖民地经济冲破宗主国的种种限制缓慢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了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兴起。

    此时的殖民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突出、交织复杂,但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资产阶级革命文献的传播,促进了当地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为独立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此时的西班牙、葡萄牙国力早已衰弱,其殖民强国的地位已被荷兰、法国和英国取代,这也为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海地革命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上安的列斯群岛中海地岛的西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首先在这里爆发。

    1697年法国占领海地后,从非洲贩入大批黑人奴隶,种植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扩大。海地逐渐成为法国最富庶的海外殖民地,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颗明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地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爆发生了独立革命。

    法国的殖民统治

    海地原为西班牙的属地,1697年根据《里斯维克条约》被割让给法国。法国殖民者占领海地以后,在政治上设立了以总督和天主教大主教为首的殖民统治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奴役性法令;在经济上,实行残酷野蛮的奴隶制度。他们建立了甘蔗、咖啡、蓝靛等热带作物的大种植园,并从非洲运来大批黑人奴隶充当劳动力。海地成为法国最富庶的海外殖民地。

    法国殖民者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政策,导致海地社会各阶层的反抗斗争不断。随着这种矛盾的激化,海地终于爆发了独立革命。

    维特森·奥热起义

    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1790年,海地的自由有色人种——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在维特森·奥热的领导下举行了海地第一次自由有色人种起义。

    起义者根据《人权宣言》所规定的自由平等原则,向法国提出了与白人享有同等公民权的要求。这次起义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度的要求,因此没有得到广大黑人奴隶的支持,最终因孤立无援而很快被法国殖民当局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是海地革命的序曲。

    海地革命

    1791年,海地人民在黑人领袖杜桑·卢维杜尔的领导下再次爆发起义。大批黑人奴隶的加入壮大了起义队伍。经过长期的斗争,起义军先后战胜了前来镇压的法国和英国殖民军。1801年,起义军控制海地全岛后,宣布海地独立,颁布了宪法,由杜桑·卢维杜尔担任海地总督。虽然后来法国海上远征军诱捕并杀害了杜桑·卢维杜尔,但最终还是被海地人民打败。1803年11月29日,海地正式公布了由杜桑·卢维杜尔的战友德萨林等签署的《独立宣言》。1804年1月1日,海地作为拉丁美洲第一个摆脱了殖民统治和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正式宣布独立。海地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信心和斗志,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西属殖民地

    继海地革命成功之后,西属拉美殖民地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民族独立战争,从而把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推向了高潮。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主要在三个中心地区展开:以委内瑞拉为中心的南美北部战场、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战场和以墨西哥为中心的北美和中美战场。至1826年,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终于被推翻。

    米兰达与委内瑞拉革命

    米兰达(1750~1816年),土生白人,委内瑞拉最早的革命领导人。1810年4月19日,委内瑞拉的首府加拉加斯爆发了起义,起义人民驱逐了西班牙殖民官吏,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各地也纷纷建立了革命政府。1810年12月,米兰达领导“爱国协会”进行独立和成立共和国的宣传鼓动,促使委内瑞拉革命走上争取独立的道路。1811年7月5日,委内瑞拉首届国民代表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委内瑞拉共和国诞生,并组成了以米兰达为首的共和国政府。由于米兰达政府既没有采取措施满足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也没有镇压反革命活动,1812年7月底,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被西班牙殖民者扼杀。米兰达被捕,死于狱中。

    玻利瓦尔与“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身于加拉加斯土生白人地主家庭,年轻时曾前往欧洲留学,深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失败后,玻利瓦尔继续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进行斗争。1813年,他率领300多人的远征军从新格林纳达打回委内瑞拉,8月解放加拉加斯,重建共和国,任最高执政者,被授予“解放者”称号。但不到一年,新政权再次被西班牙殖民军打败,玻利瓦尔流亡国外。3年后,玻利瓦尔从牙买加率军再次打回委内瑞拉,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并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和爱国武装最高统帅。1819年,玻利瓦尔远征哥伦比亚,解放了该地区,成立了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在内的“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玻利瓦尔又解放了厄瓜多尔,并将厄瓜多尔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联合在一起,成立了统一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出任共和国总统。

    圣马丁的革命斗争

    圣马丁(1778~1850年),阿根廷民族英雄,南美南部独立战争的领导人。1812年,他在拉普拉塔地区领导民族独立斗争。

    1817年,圣马丁和智利革命领导人沃伊金斯率军翻越安第斯山脉,进攻智利的西班牙军队,取得胜利。

    1818年2月,智利正式宣布独立。

    之后,圣马丁又着手进行解放秘鲁的组织工作。1820年8月,圣马丁亲率舰队从海上向西班牙在美洲最顽固的殖民堡垒秘鲁进军,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1821年7月,茧命军攻下秘鲁首府利马后,秘鲁宣布独立,圣马丁被授予秘鲁共和国“保护者”的称号。一年后,圣马丁辞去军事统帅职务,悄然隐退。

    解放秘鲁的最后任务是由玻利瓦尔完成的。

    墨西哥独立革命

    1810年,墨西哥土生白人伊达尔戈领导人民起义,进攻墨西哥城,后被镇压,伊达尔戈被捕遇害。其继任者莫雷洛斯率起义军继续奋战,解放了墨西哥南部地区,后被保皇党杀害。此后,墨西哥革命领导权落入善于投机的西班牙殖民军官伊都维德手中。1821年,他率军攻占墨西哥城,宣布墨西哥独立。第二年,他因实行帝制被人民推翻,墨西哥成立联邦制共和国。

    葡属殖民地

    18世纪末19世纪初,葡属殖民地巴西也掀起了独立运动。1807年,拿破仑占领葡萄牙后,葡萄牙王室流亡到巴西。从此巴西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的中心。为了缓和巴西的民族矛盾,葡萄牙国王若奥六世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负担反而加重了。因此,巴西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不断高涨。

    累西腓起义

    1817年3月,在伯南布哥省首府累西腓爆发了巴西独立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当地驻军中的巴西籍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对葡萄牙籍高级军官不满。但军队起义很快就和当地群众的反殖民斗争结合起来。起义群众逮捕了省长,宣布成立共和国,并组织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发布了《告人民书》,号召永远结束王权暴政,建立自由独立的巴西共和国,取消苛捐杂税,废除等级特权和鼓励世俗教育等。起义迅速向各省蔓延,巴西东北地区革命形势高涨。但起义最终被若奥六世镇压。

    巴西的独立

    1821年,葡萄牙国王若奥六世因国内发生革命而返回葡萄牙,其子佩德罗任巴西摄政王。随后,葡萄牙议会通过了把巴西重新降为殖民地的法令,引起巴西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独立的呼声遍及巴西全国,新的革命蓄势待发。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在巴西种植园主和大地主的拥护下就任巴西皇帝,称佩德罗一世,并于12月1日举行了加冕典礼,宣告巴西独立。

    一年后,葡萄牙军队被赶出巴西。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意义

    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具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反殖民统治、反专制压迫的解放运动,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另一方面,它使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十几个新兴的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布局。这些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建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拉美各国很快又沦为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继续面临着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工业革命的初始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即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首先进行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与此同时,法国、美国、德国、俄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起步较晚。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领域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生产关系领域的重大变革。它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胜利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上升时期的历史进步性得以充分体现。

    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并非偶然。资产阶级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工业革命发生的各种前提条件迅速形成: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海外贸易的发展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纺纱机的改进

    英国工业革命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织布工具飞梭的发明和使用使纺纱业与织布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严重不平衡,织布效率的提高导致严重的“纱荒”。1764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1769年,英国发明家查理·阿克莱特发明了生产效率更高的“水力纺纱机”,它纺出的纱线结实而紧密。1779年,英国人塞缪尔·克朗普顿结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特点,发明了“走锭纺纱机”,又被戏称为“骡机”,它在当时的纺织厂中被普遍使用。纺纱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织布业的发展,1785年,英国牧师卡特莱特研制出一种靠水力推动的自动卧式织布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

    蒸汽机的发明

    1690年,法国科学家巴本发明了第一部活塞式蒸汽机,但并没有运用到实践中。1696年,英国工程师塞维利发明了第一台可以为矿井抽水机提供动力的蒸汽机——“矿工之友”,但由于存在不少缺点,依旧未能普及。1705年,英国工人纽可门对“矿工之友”进行改进,制成了大气活塞式蒸汽机,第一次使蒸汽机成为独立的动力机。

    蒸气机车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3至1769年,英国格拉斯大学的机械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对纽可门的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试制单向蒸汽机成功,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提高了8至10倍。1782年,瓦特试制出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首次将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变为高压蒸汽。他将这种汽缸用于蒸汽机,发明了双向蒸汽机。双向蒸汽机的发明,使蒸汽机真正成为“万能的原动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火车之父”史蒂芬森

    英国铁路机车的主要发明家史蒂芬森出身于贫穷的煤矿工人家庭。他在前人创造的机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台“真正能用”的蒸汽机车。由于这台机车在行进时会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它能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牵引8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而且不会脱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史蒂芬森也因此被誉为“火车之父”。1825年,史蒂芬森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载人蒸汽机车“旅行”号,其时速达24千米。火车的发明,使陆上交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社会效应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对英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引起英国社会结构的全面变革。工人阶级因工业革命处境更为艰难,不断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农民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

    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

    工业革命后,由于机器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越来越多,原来的工场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衰落,从而使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巨变。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帮工和学徒除了去工厂出卖劳动力外,已经一无所有。大量妇女和儿童也成了工厂的工人。原来的大商人因开办工厂而成为工厂主。这样,除了土地贵族外,社会逐渐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资本家利用机器对工人进行残醋的剥削,使无产阶级陷入贫困和饥饿的境地。工业革命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期间,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暴跌,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很多工业制成品被销毁。危机不久波及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之后,英国在1837年和1847年又发生两次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在各国占据优势地位,1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破坏机器的运动

    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造成自己贫困的根源,因此把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相传菜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因而历史上把破坏机器的运动称为“卢德运动”。19世纪初年,卢德运动以诺丁汉郡为中心蔓延到全国各个工业区。对于卢德运动,资产阶级除了严酷镇压外,1813年又颁布捣毁机器惩治法,规定凡破坏机器者一律处死。破坏机器是工人阶级自发斗争时期的主要斗争形式。

    英国农民暴动

    工业革命给英国农业工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他们时刻面临着失业和贫困的威胁。1815年,粮价暴跌,土地贵族和农场主趁机降低农业工人工资,导致农业工人不断暴动。1830年,农业工人暴动再次高涨。这一年,由于农业灾害特别严重,农业工人又无法依靠打谷获取额外收入,因而发起了以捣毁打谷机为主要形式的运动。1830年8月,肯特郡的哈德累斯首先发生暴动,后来向英国东南部扩展。暴动者提出了增加工资、降低什一税等要求。

    工业革命的扩展

    19世纪开始,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起初,英国禁止机器出口,妨碍了工业革命的扩展。欧洲大陆诸如政治分裂、农奴制度、政治动荡、革命和战争等不利因素也妨碍了工业革命的扩展。后来由于拿破仑战争的结束和英国允许机器出口,以及积累了大量过剩资本的英国资本家要寻找投资场所,阻碍工业革命扩展的障碍逐渐消失。欧美诸国从而先后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

    美国工业革命

    18世纪末,美国工业革命开始,在棉纺织业领域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随后,毛纺织业、面粉业、食品业、制鞋业、服装和木材加工业等行业也普遍使用了机器,轻工业生产初步实现了机械化。重工业方面,冶铁业出现重大技术进步,采煤业也有所发展,蒸汽机在煤矿中被普遍推广。美国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在于能创造性地改进英国的机器设备,并迅速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机器。美国政府还较早地实行了专利制度,使各项发明层出不穷,如轧棉机、缝纫机、收割机、电报机等。此外,美国最先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这一方法推动了美国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而与西进运动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同步发展是美国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工业革命大体完成,但南北发展很不平衡。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工业革命才在全国范围内宣告完成。

    比利时工业革命

    比利时在拿破仑一世占领时期,开始进行冶铁领域的工业革命。英国制造商科克里尔在塞兰建立的铁工厂是19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最大的工厂。根特是当时比利时的棉纺织业中心,自1825年安装第一台动力织机起,到1846年,这里的动力织机数量已达到3500台。19世纪40年代,比利时工业革命完成,其机器制造能力堪与英国竞争。

    法国工业革命

    法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也从轻工业开始,重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起步较迟。19世纪中叶,法国的工业生产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但与英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9世纪50年代后,法国轻工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其重心转向重工业。法兰西第二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同时,轻工业的发展继续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各种新发明和新机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到19世纪60年代末,机器大生产已成为法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1870年,法国的铁路总长度接近1.8万千米,全国铁路网基本建成。

    德国工业革命

    德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最初的20年里进展缓慢,直到1848年革命后才蓬勃开展起来。19世纪50至60年代,德国开发新矿山、建设新工厂、修筑新铁路的投资热潮盛极一时。到19世纪60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德国备先进工业区居于主导地位。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不但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而且从法国手里夺取了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还获得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这些都进一步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19世纪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宣告完成。

    俄国工业革命

    俄国工业革命是在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艰难而缓慢地开始的。19世纪40年代,俄国首先在棉纺织业中采用机器生产,建立工厂。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大大加速了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在轻工业中,采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在冶金业中,贝氏炼钢法和平炉炼钢法得到推广。在交通运输业上,铁路建设发展迅速,汽船开始投入使用。此外,石油、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也已经出现。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俄国工业革命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和美国。

    日本工业革命

    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由此展开。日本的纺织工业最先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到1895年,日本便由棉纱输出国变为棉布输出国。日本积极从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国聘请科技专家,还派遣大批官员、技师、学生去西方国家学习考察。这些举措使日本迅速学习和吸收了大量西方的先进经验,因此他们的轻工业、重工业、运输业、军工业等都发展迅速。随着日本海外殖民扩张的进行,20世纪上半期日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其间,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使日本获得了大量赔款,为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客观上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完成。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工业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工人运动也随之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运动和英国宪章运动三大工人运动。以此为标志,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创立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新的实际进行的巨大的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人类文明之树因而又增添了一颗硕大丰盈的果实!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还在进行着王朝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不过,即使是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仍在持续发展。

    英国虽然进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改革,但广大人民群众仍旧没有政治权利。维也纳会议后的德意志依旧四分五裂,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普鲁士的土地改革和“关税同盟”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法国七月王朝的统治

    七月革命后,法国建立起金融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的内政、外交政策完全是为金融贵族谋利的。

    在内政方面,金融贵族利用政治权力进行经济投机,攫取人民的财富;在外交方面,七月王朝实行软弱妥协的政策,不敢和俄、英、普、奥争斗,以免引起战争,影响金融贵族公债投机利益。七月王朝的统治者还继续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1847年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在这个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小手工业和手工工场仍然在经济上占优势地位。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1831年初,英王乔治四世任命主张改革的辉格党领导人格雷组阁。最初,格雷内阁连续提出的三个改革方案均遭议会否决,后在人民的支持下,终于在1832年6月获得通过,并经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文件。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涉及议会议席的重新分配、选举权的改革、投票方式的改革等内容。这一改革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但是工人和贫民仍然没有选举权。

    德意志的关税同盟

    19世纪30年代,以普鲁士为首的18个德意志邦国成立了“关税同盟”。它的成立是德意志统一的重要前提。1834年,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18个邦结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在同盟内部取消了关税壁垒,制订统一税则,只需缴一次税,货物就可以在同盟内的各邦之间畅通无阻。德意志关税同盟扩大了经济和贸易区域,加速了商品流通,推动了德意志各邦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1835至1851年,又陆续有几个邦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曾出现过空想社会主义。它是一种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19世纪初发展到顶峰。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探索,虽然不成熟,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圣西门是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认为社会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圣西门设想的未来的理想制度是一种“实业制度”:由实业者和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力;社会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人都要劳动,按计划发展经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不承认任何特权。他试图说服资本家接受他的方案,幻想国王和资产者会帮助无产阶级建立实业制度,这使他的社会主义学说只能是一种空想。

    傅立叶的“和谐社会”

    傅立叶是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破坏性竞争、投机造成的贫困和失业。他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和谐社会”,社会基层单位是自给自足、独立的“法郎吉”(法语,具有共同目标的集体)。在那里,没有城乡对立,而是男女平等,人人参加劳动,以劳动、资本、才能(包括知识)三者为标准,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资源。他认为法郎吉能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合理地分配财富,并可以为任何政治制度(包括君主制度)所采纳。他在法国和美国进行了试验,但均以失败告终。

    欧文的社会主义试验

    欧文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主张用社会主义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1800年,他开始宣传自己的社会主义主张,并在自己的工厂中进行试验,诸如开设为工人供应廉价物品的商店、把劳动时间缩短到十个半小时、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给工人发放医疗金和养老金等,但最终却以工厂的破产而告终。1820年左右,他形成一套完整的合作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他主张普遍设立合作村,按照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原则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新的“理性社会”。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办了一个所谓的“共产主义新村”,最后也因无力为继而宣告失败。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运动,工人阶级从此独立地走上了政治舞台。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同时,这些工人运动的结局也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英国宪章运动的兴起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而广大人民群众仍处于无选举权地位。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1837年6月,协会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并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这场运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1839年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2月4日,全英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国民公会,与会者分裂为左派、右派和中派。

    11月3日,左派在新港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失败,从而宣告了宪章运动第一阶段的结束。

    全国宪章派协会

    鉴于前一阶段组织涣散对宪章运动的消极影响,1840年7月24日,英国32个城市和地区的代表在曼彻斯特通过决议,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其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忠实地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必须填写志愿书,表示赞成宪章运动的原则,并领取会员证,缴纳会费,参加所在地区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全国宪章派协会被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在全国宪章派协会的领导下,宪章运动又开始活跃起来。1842年55月,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署有300多万人签名的第二次请愿书,第二次宪章运动达到高潮。请愿书除要求普选权外,还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时和实行政教分离等要求,但被议会否决。

    1848年宪章运动

    1847年,英国再度爆发经济危机,宪章运动重新兴起。全国宪章派协会拟定了第三份请愿书,参加签名的人数达550万。第三次请愿书提出,议会中应有工人代表并实行工人和劳动阶级代表制定的法律。1848年春,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鼓舞了英国的宪章派和工人群众。各地举行群众大会的次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1848年4月4日,宪章派在伦敦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4月10日,宪章派举行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和游行,向议会递交新请愿书。1849年7月,议会否决了宪章派的第三份请愿书。

    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宪章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在英国历史及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对英国以后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在宪章运动中充分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因而开始被迫满足宪章中的大部分要求。它也是世界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为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及教训,也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材料。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有大量纺织工人。

    1831年初,里昂纺织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资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由于资本家背信弃义地撕毁了“工资协定”,工人在11月21日宣布罢工,后来组织了武装起义,但最后被政府军队镇压。1834年4月9日,由于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再度爆发纺织工人起义。这次起义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的口号。起义群众在同政府军激战6天之后,终因力量悬殊被镇压。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西里西亚地区是德意志的纺织业中心和亚麻布的主要产地,当地纺织工人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1844年6月,西里西亚彼得尔斯瓦尼达渥和朗根比劳两地的织工举行起义,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到3000多人。虽然起义工人英勇奋战,但因与政府军众寡悬殊,最终被镇压。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推动了德意志工人阶级的斗争,标志着德意志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走上政治舞台。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早期的革命活动

    马克思在中学时就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志向。进入大学后,他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任主编,多次撰文抨击普鲁士的反动统治,对劳苦大众表示深切同情。同时他深入研究英国的经济学和各国阶级斗争史,创办了《德法年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先进的革命理论对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作用,在思想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恩格斯早期的革命活动

    恩格斯出身于纺织厂主家庭,但他十分厌恶经商,对劳动人民非常同情。服兵役期间,他除了学习和研究军事外,还经常抽空去柏林大学旁听哲学,积极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开始接受唯物主义。

    1842年,恩格斯在父亲的安排下到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纱厂工作,这使他有机会深入考察工人的悲惨境况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恩格斯还同英国工人组织、宪章派领导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并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同时,恩格斯也积极从事理论研究,接触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大量著作。

    1844年,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表明他最终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恩格斯揭露英国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生活困苦和劳动条件恶劣,以及论述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解放的著作,全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资料》。1845年,恩格斯根据他在英国亲自搜集到的大量材料,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他在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能够受苦的阶级,还是一个能够解放自己的阶级;无产阶级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从而提出了工人运动必须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原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为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

    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中亲密协作。1845年,二人发表了第一部合作论著《神圣家族》,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1845至1846年,他们又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批评了黑格尔及其门徒的唯心主义哲学,也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并揭露了当时在德国十分流行的“真正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流亡者和工人成立了一个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受邀加入同盟,并对其进行改组。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通过了恩格斯等人起草的新章程草案,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其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政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共产党宣言》最后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欧洲革命

    17至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因此,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是要进一步铲除封建残余,推翻外族压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由于这场革命是在欧洲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走上政治舞台,因此革命又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这次革命是欧洲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巴勒摩到巴黎,从柏林到维也纳,从布拉格到布达佩斯,革命风暴席卷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最后以1849年9月匈牙利革命被镇压而宣告结束。革命风暴沉重地打击了各国封建王朝,埋葬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会议体系,俄国的农奴制也受到猛烈冲击。它也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较量,最终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革命前的欧洲

    1848年革命爆发前,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在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基础日趋瓦解。工业资产阶级形成,并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的核心力量,工业无产阶级也逐渐兴起。同时,由于维也纳会议后大国对弱小国家实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欧洲政局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路易·布朗的改良主义

    七月王朝末期,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路易·布朗在其著作《劳动的组织》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工人的贫困、堕落、犯罪及愚昧,如果实现有组织的生产,就可以消灭这些现象。因此他建议资产阶级国家拿出资本,成立“社会工厂”,由国家负责指导和组织生产。他认为广泛成立这样的“社会工厂”就可以排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从而实现工人的解放。他把工人解放的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国家,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是超阶段的,并提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合作。路易·布朗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工人中影响很大。

    革命前的意大利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工业资本主义和农业资本主义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意大利北部已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工业企业数目大增,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开始修筑铁路。工业革命导致对于原料及农产品的需求日增,于是促使一部分地主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大资本主义农场。贵族地主逐渐资产阶级化,并与大商业资产阶级结成了同盟。然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却受到层层阻碍。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内部政治分裂,国家林立,而且多数国家仍受外来势力的统治。曾被拿破仑推翻的封建专制君主复辟,贵族僧侣恢复了特权,人民被剥夺了自由权利。

    因此,革命不可避免,迫在眉睫。

    奥地利的“梅特涅制度”

    1848年以前,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1821年,著名政治家梅特涅出任奥地利首相。他对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竭力维护现存封建制度,推行被称为“梅特涅制度”的一整套保守主义的政治主张。梅特涅在国内实行高压统治,维护以封建地主和金融巨头为代表的君主制统治。他对自由民主运动采取高压手段,对大学实行严格监督,加强书刊出版检查制度:设立中央调查委员会,侦察各地革命活动;时刻准备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特别是君王有被推翻的危险时,派联邦军队进行干涉。

    法国革命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金融贵族同工业资产阶级以及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加深。1848年,法国巴黎首先爆发了二月革命,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之后,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巴黎无产阶级又举行了六月起义,遭到镇压。此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确立了统治。

    1848年11月12日,制宪议会公布了《1848年宪法》。1851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二月革命

    七月王朝的反动统治引起法国人民及资产阶级的普遍不满,其中资产阶级反对派又分王朝反对派、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三大派别。这些反对派的主要斗争手段是“宴会运动”,即利用宴会的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和群众动员。1848年初,政府禁止举行宴会运动,这成为二月革命的导火索。

    2月22日,巴黎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到24日,演变成武装起义。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国民自卫军纷纷倒戈,国王菲利浦仓皇逃往英国,革命很快取得了胜利。

    资产阶级窃取革命果实

    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建立。表面上,临时政府是由参加革命的各个阶级联合组战的,但实际上政府中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占据着重要的职位。参加临时政府的工人代表只占少数,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了资产阶级手中。但是,临时政府在工人阶级的强大压力下于2月25日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的欺骗下一再让步,逐渐陷于孤立及无戒备的状态,而资产阶级的力量却大大增强了。

    六月起义

    制宪会议执行委员会成立后,资产阶级认为自己的统治已经巩固,而工人阶级处于劣势,便开始向工人阶级大举进攻。在这种形势下,工人阶级发动了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六月起义”。6月22日,工人们走上街头,高喊“打倒制宪会议”、“建立民主的社会的共和国”

    等口号,起义拉开了序幕。23日,激烈的巷战爆发。就在工人群众还在准备胜利后成立自己的政府时,26日,起义以失败告终。六月起义的失败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路易·拿破仑·波拿马政变

    1848年12月,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为法国总统,并立即授命巴罗组成秩序党内阁。1849年5月,立法会议开始选举,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无力与君主派抗衡,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开始为复辟帝制作准备。1851年12月2目,他发动政变,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恢复普选。1852年11月,受波拿巴控制的议会作出了恢复帝制的决议。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国为帝国,自任法兰西皇帝,称“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德意志革命

    革命前夕,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巴黎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南德的巴登公国酋先爆发革命,革命迅速波及德国西部和西南诸邦。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政府相继成立,却未能解决德意志的统一问题。1848年5月18日,德国资产阶级以解决统一问题为名,在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解散,德国1848年革命结束。

    柏林三月革命

    德意志的分裂日益成为德意志诸邦经济发展的障碍,国家统一已是大势所趋。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加速了德国革命的爆发。1848年3月13日,柏林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并与军警发生冲突。18日,爆发了群众起义。由于士兵同情人民,国王威廉四世被迫撤走军队,并于29日改组政府。5月22日,国民会议召开,资产阶级代表占据优势,取得政权。三月革命取得暂时胜利。11月,由于国王军队的反扑,三月革命以失败告终。

    法兰克福议会

    三月革命后,德意志各邦基本都组成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

    资产阶级主张由各邦选出代表组成全德国民议会,制定一部统一的宪法,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统一国家。5月18日,法兰克福全德国民议会召开。在由奥地利还是普鲁士为首统一德国问题上,代表们分成两派,相持不下。

    1849年3月,法兰克福议会选举普鲁士国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议会还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但各邦的君主却不接受这部帝国宪法。

    护宪运动

    由于《德意志帝国宪法》遭到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君主的拒绝,人民群众为了维护宪法掀起了护宪运动。到1849年5月,这场运动发展为武装起义,席卷了德意志许多邦国。城市工人阶级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但领导权却掌握在小资产阶级手中。护宪运动也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积极支持,恩格斯甚至亲自参加了战斗。起义蔓延之后,德意志各邦君主连忙调集军队去各地镇压。这场轰轰烈烈的护宪运动最终失败。

    1849年6月,法兰克福议会被强行解散。护宪运动的失败和法兰克福议会的解散,标志着1848年德意志革命的结束。

    奥地利革命

    1848年3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爆发了推翻梅特涅政府的革命运动。迫于人民的压力,奥皇只好让步,改组内阁,并颁布帝国宪法。但新内阁继续推行反人民的政策,又引发了五月起义。奥皇带领皇室逃出维也纳。10月,为反对奥皇入侵匈牙利,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月起义。十月起义被镇压后,维也纳陷于政府军之手,奥地利革命失败。

    维也纳三月革命

    巴黎二月革命和柏林三月革命加速了奥地利革命的爆发。1848年3月初,维也纳到处举行群众集会,资产阶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3月13日,工人、手工业者和大学生聚集在帝国议会附近的广场上,高呼口号,并且提出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建立陪审制和责任内阁等要求。帝国政府派军队镇压,引发了第一次流血事件,群众纷纷举行起义。在群众起义的强大压力下,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辞职,并乔装逃出维也纳,流亡英国。15日,起义群众包围了皇宫,奥皇斐迪南一世被迫宣布改组内阁、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三月革命取得胜利。

    五月革命

    1848年4月25日,奥地利颁布了帝国宪法,仍授予皇帝以军政大权,并有权否决议会通过的法律。

    5月11日,奥地利公布了选举法,规定了很高的选举资格限制,剥夺了广大群众的选举权。这些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5月15日,工人、学生和国民军举行游行示威,并且筑起街垒,起义再次爆发。第二天,皇帝仓皇出逃。政府被迫让步,同意召开制宪会议,重新制定宪法。但反动政府不甘心失败,5月26日下令解散学生军,又一次引起了人民武装起义。在起义中,学生军和国民自卫军都参加了战斗。

    最终政府再次作出让步,收回了解散学生军的命令。

    十月革命

    1848年10月3日,为了镇压匈牙利革命,奥地利对匈牙利宣战,再次引发维也纳人民起义。这次起义完全是自发的,没有一个集中而统一的领导组织。10月6日,维也纳的工人、大学生和部分国民自卫军同政府军展开战斗,取得了胜利。奥皇斐迪南一世逃往奥尔木茨,维也纳又一次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10月23日,政府军开始反攻,炮轰维也纳三天。起义群众虽然坚守阵地,英勇还击,但终因寡不敌众,11月1日,维也纳陷落。

    意大利革命

    革命前的意大利处于封建分裂状态。1848年1月,两西西里王国首府巴勒摩人民首举义旗,米兰、威尼斯等地也相继爆发起义。由于各国君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妥协,意大利的反奥战争屡遭挫折。但意大利人民并没有屈服,后来掀起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革命新高潮。1849年2月9目,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但7月即被反动联军所颠覆。意大利1848年革命最终失败。

    巴勒摩起义

    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意大利的经济,使意大利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革命形势不断高涨。1848年1月13日,两西西里王国首府巴勒摩的人民首先掀起了反对专制政府的武装起义。起义者同反动军警激战两周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并在西西里岛建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临时政府。巴勒摩起义带动了意大利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它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开始。

    第一次反奥战争

    1848年3月18日,奥地利统治下的米兰首先爆发了反奥起义,起义者于23日解放了米兰城,将奥军驱逐出境。3月17日,威尼斯人民发动起义,不久解放了被奥地利统治的威尼斯。在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下,意大利各国君主为了保住王位,相继答应派兵参加反奥战争。

    各国人民纷纷组成志愿军,积极参加反奥民族解放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但是,意大利各国所结成的反奥同盟并不牢固,各国君主先后破坏反奥联盟,最终给奥地利以可乘之机。

    第一次反奥战争最终失败。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1948年11月,罗马人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罗马教皇庇护九世被迫成立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世俗内阁。1849年2月,按照普选制选出的制宪会议召开,宣布成立罗马共和国,废除教皇的世俗政权,由马志尼等三人共同执政,掌管罗马共和国的政权。4月24日,庇护九世勾结法军,向罗马共和国发动进攻,被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击败。6月初,法军、奥军和两西西里王国的反动军队进攻罗马共和国。尽管马志尼政府进行了许多进步改革,但罗马最终仍未能避免沦陷的结局。7月3日,教皇在法国的刺刀保护下恢复了政权。8月22日,威尼斯城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至此结束。

    东欧的民族解放运动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前,东欧的捷克和匈牙利都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两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两国来说,1848年革命的任务皆为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但在欧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捷克革命

    为了推翻奥地利的长期统治,捷克民族资产阶级组织了政治团体“利皮尔社”进行反奥斗争。1848年3月,布拉格等地掀起革命的高潮。4月,民族委员会组成。6月,捷克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布拉格召开奥地利境内斯拉夫人的代表大会。

    会议上,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对自由派投靠哈布斯堡王朝的主张,坚持革命的立场,并领导了后来的人民起义,但以失败告终。

    匈牙利革命

    匈牙利是完全依附于奥地利的封建国家。19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匈牙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科苏特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要求民族独立的革命活动。1848年3月15日,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领导布达佩斯的革命者举行起义。起义人民通过了《十二条》政治纲领,并迫使奥地利总督接受。接着,起义军夺取了政权,控制了首都布达佩斯。9月,奥地利军队卷土重来,匈牙利人民与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849年4月14日,匈牙利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王朝,宣告独立。5月,沙俄出兵入侵匈牙利,匈牙利人民被迫两线作战。由于实力悬殊,加上匈牙利内部产生了分裂,匈牙利革命最终失败。匈牙利革命的失败标志着1848年革命告终。

    波兰民族起义

    18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三国瓜分后,波兰人民从未停止过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的斗争。

    1848年,波兰人民又一次掀起革命高潮:3月,波兹南地区发生反对普鲁士统治的武装起义,并成立了民族委员会,但于5月被镇压。加里西亚也发生了反奥斗争。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地区也爆发了武装起义。不过,这些起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确立资本主义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汹涌澎湃的民族统一运动、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美,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资产阶级终于掌握了政权,成为统治阶级,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亚洲的日本也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向富国强兵的目标不断迈进。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独立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这些国家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变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当时的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英国在殖民活动中走在了最前列,逐渐成了世界市场的中心。

    工业霸权与英国

    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的工业和经济高速发展。在1850年的世界工业生产中,英国贡献了一半的生铁和一半以上的煤炭,加工了将近一半的棉花。同时,英国的工业产品大量向海外输出,特别是机器出口日益占据重要地位。英国逐渐变成了从世界各地输入原料和粮食、既而输出制成品的“世界工厂”。

    世界工业霸主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英国制造的机器行销世界,其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居垄断地位;英国的工业产量和对外贸易额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英国还垄断了国际造船业和航运业。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工业原料,还成为其倾销商品的市场。英国从此确立了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变成了“世界工厂”。

    自由贸易政策

    17世纪以来,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曾长期奉行“重商主义”政策。19世纪,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逐渐从贸易保护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英国政府先后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取消了200多种商品的关税。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达到其倾销商品的目的。英国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在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实际上却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手工业者及农民的破产,挤垮了当地的民族工业。

    自由主义的统治政策

    19世纪中叶,英国除了在对外经济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还在对内政治上实行自由主义的统治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国会权力很大;第二,调整和完善国家体制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第三,给人民群众较多的自由民主权利,如言论、出版、集会及结社的自由;第四,在许可的范围内,对工人实行笼络和让步,工人团体及民主团体可以合法地存在;第五,允许外国革命流亡者到英国避难。自由主义的统治政策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之一,有效地巩固和完善了英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民族解放斗争与爱尔兰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过:“爱尔兰是英国地主贵族政治的堡垒。对爱尔兰的剥削不仅是他们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是他们最大的精神力量……爱尔兰是英国贵族政治借以维持英国本土统治的主要手段。”“推翻了在爱尔兰的英国贵族政治,必然会引起在英国的贵族政治的崩溃。这就给英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英国的殖民统治

    从12世纪起,爱尔兰就开始遭受英国入侵。1541年,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后,整个爱尔兰岛一直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爱尔兰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上,爱尔兰的大量土地被英国大地主占有,广大农民变成英国大地主的佃农。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造成欧洲谷价大跌,千千万万的爱尔兰佃户被迫离开土地,背井离乡去美国和英国求生。

    政治上,爱尔兰自己的议会被英国关闭,爱尔兰的议员参加英国的下院。爱尔兰的人民还受到英国统治者的民族压迫。

    爱尔兰大饥荒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民以马铃薯为主要的食物。1845至1849年,爱尔兰的马铃薯染上了枯萎病。这种病不但使马铃薯腐烂而不能食用,感染枯萎病的马铃薯在第二年再种植时,枯萎病的病况会变得更为严重。马铃薯的产量由此锐减,爱尔兰发生了大饥荒,大约有100万爱尔兰人死于饥饿和疾病。还有约100万人逃到英格兰、北美或澳大利亚等地。

    芬尼亚党起义

    1857年,一些爱尔兰流亡者在美国成立了一个秘密的革命组织——“爱尔兰革命同志会”,又称“芬尼亚党”。它的宗旨是通过武装起义推翻英国的殖民压迫,解放爱尔兰。1858年3月,芬尼亚党开始在爱尔兰国内发展起来,人数很快发展到20万人,参加组织的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但是,芬尼亚党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深受布朗基主义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从一开始就采用了狭隘的策略,计划在小范围组织成员内部秘密进行军事训练,到适当时机再发出信号,举行武装起义。

    19世纪60年代,芬尼亚党发动了几次武装起义,均遭到失败。芬尼亚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唤起了全世界劳动人民对爱尔兰民族解放斗争的深切关注。

    统一德意志

    19世纪中期,关于德意志的统一有两种主张:由奥地利领导统一的“大德意志道路”和普鲁士领导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由于普鲁士的实力在奥地利之上,奥地利也无意完成德意志统一,所以只能走“小德意志道路”。当时的德国无产阶级还不成熟,因此采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统一德国最具可行性和现实性。

    1848年革命后普鲁士的变化

    1848年德意志革命后,普鲁士颁布了《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废除了多项封建义务,使容克的庄园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大部分容克开始资产阶级化,但仍保留许多封建残余。这种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用资本主义剥削逐渐代替农奴制剥削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钦定宪法》,标志着普鲁士开始从封建君主制向地主——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在“普鲁士道路”的推动下,德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有了长足进步。普鲁士农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普鲁士具备了统一德意志的实力和条件。

    民族同盟的建立

    1859年7月,图林根的民主派和普鲁士的自由派在集会上要求用一个以普鲁士为首的强大的中央政府代替邦联议会。1859年8月,德意志一些邦的自由派领袖在爱森纳赫集会,号召成立一个政党,为统一德意志而努力。同年9月,德意志民族同盟成立,其宗旨是支持普鲁士领导德国统一。民族同盟是第一个全德性的政治组织,联合了德意志的自由派和激进派,在大多数邦都建立了组织。北部、中部的著名政客和许多名流、学者都参加了同盟。民族同盟不仅得到了学术文化界人士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金融家及工业资本家的赞助。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1862年9月,代表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议会上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只有通过“铁和血”,即王朝战争,才能完成德意志统一这就是“铁血政策”。为实施铁血政策,俾斯麦不经议会同意,擅自运用大量款项进行军事改革。之后又打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旗号,于1864年对丹麦发动了战争。他还故意制造普奥之间的领土纠纷,并以此作为对奥战争的口实。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铺平了道路。

    王朝战争和德意志的统一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先后发动了三次战争。第一次是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普鲁士拉拢奥地利,打败丹麦,夺取了丹麦与易北河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个公国。第二次是对奥地利的战争。

    普鲁士打败奥地利,统一了北部德意志。第三次是对法国的战争。普鲁士打败了法国,夺取了原受法国控制的南德四邦,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

    统一意大利

    1848年意大利革命后,意大利仍四分五裂。大多数国家又恢复了君主专制制度,废除了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只有撒丁王国保留了1848年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此时,外国势力对意大利的奴役也变本加厉,竭力阻挠意大利统一。因此,摆在当时意大利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驱逐外国势力和消灭分裂状态,完成统一。

    “两条道路”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实穿红衫的加里波第现统一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基本成熟,但在如何统一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以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来统一意大利;以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则主张由撒丁王国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完成国家统一。

    “两条道路”的斗争贯穿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始终,最后以“自上而下”

    道路的胜利而结束,但两者在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问题上立场一致,并曾经采取联合行动。

    反奥战争

    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为了统一意大利,一直积极准备反奥战争。

    1858年7月,加富尔组织了“意大利民族协会”,并请加里波第出任副主席。

    1858年,撒丁王国同法国组成反奥同盟。1859年4月,意大利和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反奥战争开始。5至6月,意法联军收复了伦巴第。同时,加里波第组织的志愿军也重创奥军。意法联军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但法国担心统一的意大利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单方面与奥地利媾和。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些政权在加富尔的劝说下与撒丁王国合并,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基本统一。

    加里波第远征

    1860年,两西西里王国首府巴勒摩爆发人民起义。加里波第闻讯后,组织红衫军从北方赶往西西里岛支援起义。7月初,西西里岛全部解放,加里波第实施了一些改革,如取消不合理赋税、允许参加起义的农民从公共土地中领取小块土地。8月下旬,加里波第又率军进攻那不勒斯,10月初解放了那不勒斯,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而使整个南意大利基本上获得解放。

    意大利完成统一

    1860年10月末,经公民投票,南意大利正式并入撒丁王国。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撒丁国王成为意大利国王。但是统一事业并没有最后完成:包括罗马在内的教皇国仍处于意大利王国之外,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区还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下。1866年7月,意大利借支持普鲁士之机,从奥地利手中收回威尼斯。1870年,意大利又借普法战争之机,进入罗马,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迫使教皇迁至梵蒂冈。至此,意大利基本上完成了统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政治上经历了由专制统治向自由主义、议会政治演变的过程。在经济上,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较大发展,巴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但这一时期的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压迫,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共和派与政府的斗争也不断升级。第二帝国后期,一系列的错误决策使法国陷入困境。由于普法战争的失利,第二帝国最终覆亡。

    帝国初期的专制统治

    第二帝国初期,拿破仑三世实行个人专制统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形同虚设,普选权也操纵在独裁政府手中,人民的权利被完全剥夺。政府在一些省内实行戒严,封闭共和派俱乐部,解散工人组织,查禁进步报刊,利用天主教会加强对学校的控制。虽然拿破仑三世在政治上剥夺了资产阶级的权利,但是在经济上却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大力保护、鼓励工商业,还参加对外战争,为资产阶级开辟国外市场。这一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帝国统治危机

    19世纪60年代末,法兰西第二帝国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法国的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法国无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广泛传播,工人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帝国专制政府的压迫,处于无权地位,后来又在大资产阶级的排挤下纷纷破产,对帝国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860年法国政府与英国签订的《新商约》以及拿破仑三世不断发动对外战争造成的庞大财政赤字,严重损害了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大资产阶级也开始反对第二帝国。

    普法战争

    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拿破仑三世决定对普鲁士宣战;而普鲁士为了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也在寻找机会同法国开战。1870年7月,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点燃了法、普两国的战火。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

    由于法军行动迟缓,普军迅速侵入法国境内,法军屡战屡败。9月1日,法、普双方在色当决战,法军一败涂地。

    9月2日,拿破仑三世率部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法兰克福条约》

    1871年5月10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与德国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结束了普法战争。

    条约规定:法国将巴黎城外的炮台移交给德军,法军全面解除武装;法国割让阿尔萨斯(贝尔福地区除外)和洛林东部包括梅斯要塞给德国,这些地区的居民可以选择法国国籍并保留不动产;法国赔偿德国50亿法郎,分3年付清,赔款付清前普军留驻巴黎和法国北部诸省。该条约导致法、德两国长期不和,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立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始在欧洲占据强势地位。

    俄国1861年改革

    1853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惨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两国。另外,战争期间俄国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到俄国的后方,从而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克里木战争从客观上推动了俄国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

    农奴制危机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深,剥削农奴已经无利可图。因此,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地主开始采用雇佣劳动代替农奴劳动。

    农民阶级的分化也日益显著,少数富农成为农奴关系掩盖下的农村资产阶级。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缓慢发展起来。三四十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俄国已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因此,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

    农奴制改革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由《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组成,其主要内容是: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份地和宅旁园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大量赎金;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为了管理改革后的农民,亚历山大二世还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联保制度。农奴制改革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改革后仍保存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1861年以后的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法令只适用于俄国欧洲地区的地主和农民,而非欧洲地区的农奴制改革进程缓慢。因此,1863年和1866年,俄国政府又两次颁布法令,解放了采邑农奴和国有农奴。农奴制废除后,俄国还在政治、军事、教育、财政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例如:1864年成立了州县自治局,1870年设立了由资产阶级组成的城市议会杜马,1874年以义务兵役制取代了募兵制等。

    南北战争与美国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的南方与北方进行了一场内战,即“南北战争”。当时南方种植园奴隶主想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而北方资产阶级希望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南方。最终,北方获得战争的胜利,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南北战争消灭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两种制度的矛盾

    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北部主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工商业发达。到186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四位;而美国南部盛行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不同的制度导致南北双方在诸多问题上矛盾不断,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西部领土分配问题、对外贸易政策等。1854年堪萨斯流血冲突表明两种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只有付诸战争才能够解决问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为了扭转战争初期联邦政府军的不利局面,1862年9月24日,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获得永久自由。这一法令旨在使美国南部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民。宣言明确了内战的性质,公开提出消灭奴隶制的目标,促使大批黑人奴隶加入联邦军队。《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联邦政府成立以来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得到国内外进步人士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坚决支持和拥护。根据宣言,有400万黑奴获得自由。被解放的黑奴成为联邦军队得力的同盟军,从而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并保证联邦政府夺取最后胜利。

    南方的重建

    经过葛底斯堡等一系列战役,北方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1865至1877年,脱离了联邦的南方各州重新回到联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最终在南方确立。1866至1867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给予黑人公民权和选举权为主要内容的法案,却遭到了南方奴隶主残余势力和保守的约翰逊总统的百般阻挠。在这种情况下,1867至1877年,联邦政府对南方各州实行军事占领,以武力强行建立有黑人参与的民主政权。1870年,国会又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全体男子不分宗族、肤色都享有选举权,为南方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这场斗争虽然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但它最终在南方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日本明治维新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19世纪中叶的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境地。但是,日本在实行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明治维新之后,不但避免了被西方殖民的命运,而且实现了富国强兵。日本在维新后不久就加紧向邻国——中国和朝鲜发动侵略,以壮大国力。可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西学东渐”

    最突出的表现,也是东方向西方学习成功的典范。

    天保改革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幕藩体制出现危机并逐渐衰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格限制,阶级矛盾逐渐激化,社会危机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江户幕府和西南四藩都进行了改革。

    因这些改革均发生在天保年间,故称“天保改革”。1841年,幕府在水野忠邦的主持下实行幕政和藩政改革,其对内改革措施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护和加强了封建领主所有制,所以改革非但未能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反而导致经济更加混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而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的大名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藩内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从而奠定了左右幕藩政局的经济和军事基础,对以后的维新运动影响深远。

    倒幕运动

    1858年,日本被迫同美、荷、俄、英、法签订《安政五国条约》

    后,“尊王攘夷”派萌发了倒幕思想,“尊王攘夷”运动也就逐渐发展为“倒幕运动”。倒幕运动由下级武士领导,具有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代表人物有高杉晋作、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1860年,他们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在幕府中掌握实权的井伊直弼。

    高杉晋作在1863年任长州藩政后,还组织新式军队,两次打败前来征讨的幕府军队,开始武装割据。

    戊辰战争

    “戊辰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政府与旧幕府之间的武力较量,因开始于夏历戊辰年,故名。1868年1月3日,日本萨摩、长州等六个强藩与主张倒幕的公卿势力在京都发动政变,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中央政府,并命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幕府将军德川庆喜遂向京都进军。1月27日,双方在京都郊外的鸟羽、伏见相遇,幕府军战败。德川庆喜被迫于5月3日献城投降。

    之后政府军又粉碎东北地区“奥羽越列藩同盟”的叛乱,远征北海道的“武士共和国”。1869年5月,最后一支幕府军投降,德川幕府被彻底推翻。至此,戊辰战争宣告结束,它为日本维新改革提供了条件。

    明治维新

    自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明治维新”。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第一,政治上废藩置县,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了各阶层人民形式上的平等。第二,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对外贸易。

    第三,文化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积极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明治维新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命运。

    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展

    19世纪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开始由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建立了“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重要阶段。通过第一国际,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间,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与各国工人运动逐渐结合,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1871年,巴黎工人阶级首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最终失败。在这种新的历史形势下,工人运动面临的直接任务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鉴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第一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人运动的一种障碍,因此应该取消第一国际这种组织形式,采用新的组织形式。第二国际由此建立。

    第一国际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的工业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高涨起来。这个时期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团结性日益增强,为建立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上和干部问题上也为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铺平了道路。

    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散

    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欧洲工人运动转入低潮。马克思和恩格斯着手恢复和改组共产主义者同盟。

    1850年,同盟发表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又派代表去各国从事改组和重建工作。但革命高潮并没有像马、恩预想的那样迅速到来。此时,同盟内部发生了分裂,1851年的科隆审判案使同盟遭受严重破坏。1852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布解散。

    马克思的理论探索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重新开始致力于理论研究。1850年,他写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1859年,马克思发表了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及货币的性质,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61至1863年,马克思写了23本政治经济学笔记。1863至1865年,马克思完成了包括剩余价值学说在内的全部《资本论》手稿。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第一国际成立

    1857年的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19世纪6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潮。各国工人在斗争过程中,逐渐萌生了成立国际性工人组织以加强工人阶级国际团结的愿望。1864年9月28日,来自英、法、德、意、波兰等国近两千名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10月,组织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当选为第一国际临时中央委员会委员,协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第一国际正式成立。

    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主要进行了如下活动:第一,声援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并提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号召。第二,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如1867年声援爱尔兰民族解放斗争等。第三,推动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如鼓励工人参加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等。第四,进行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斗争,如1867年洛桑大会和1868年布鲁塞尔大会都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如何反对战争的决议。第五,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帮助公社解决资金问题,帮助公社战士逃离险境。

    反对工联主义

    英国工联是第一国际的主要发起者和重要基层组织,但是英国工联的领导人迷信工联主义,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分歧。1866年6月,马克思在总委员会的会议上作了《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他一方面指出经济斗争对于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批判了英国工联领袖的错误观点,主张必须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批判了工联主义者在爱尔兰问题上所采取的沙文主义立场,无情地揭露了工联领袖所歌颂的格拉斯顿关于爱尔兰问题的纲领的欺骗性。

    反对蒲鲁东主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幻想小私有制、主张无政府主义、反对政治斗争的蒲鲁东主义在欧洲影响很大。1866年,在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在合作社、工会及罢工、妇女劳动等问题上进行了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在1868年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上,针对蒲鲁东主义者提出的保存小土地所有制的主张,大会又展开了关于土地所有制问题的讨论。大多数代表拥护马克思的观点,反对蒲鲁东主义者的主张。布鲁塞尔大会是马克思主义对蒲鲁东主义的彻底胜利。

    反对巴枯宁主义

    第一国际中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提出反对一切政府、反对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被称为“巴枯宁主义”。第一国际同巴枯宁主义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思想斗争方面,马克思主义者在1869年巴塞尔大会上,围绕“继承权”问题与巴枯宁针锋相对,最终巴枯宁妄想篡改第一国际宗旨的企图未能实现。在组织斗争方面,1871年9月,第一国际在伦敦召开秘密代表大会,粉碎了巴枯宁分子的分裂活动。1872年,巴枯宁及其追随者被逐出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解散

    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各国开始迫害第一国际。兼之第一国际内部的分歧和斗争严重,总委员会已经在欧洲无法立足。1872年,第一国际海牙大会决定把总委员会迁到美国费城。

    美国远离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因此第一国际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活动。1876年,第一国际在费城宣告解散。虽然第一国际只存在了短短13年,但是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巴黎公社

    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它吸收和总结了历次工人斗争的经验与成果,其斗争目的从以往的共和要求、普选主张,发展到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最终虽然失败,但却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梯也尔政府成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资产阶级组成了临时政府。由于普鲁士军队已经靠近巴黎,临时政府又改组为国防政府。但国防政府消极抵抗,准备投降,实际上是一个卖国政府。1871年,为了批准普鲁士即将提出的和约,国防政府着手筹备国民大会选举。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和富农成为国民大会的主要代表,而且他们多为保王党分子。

    1871年2月,国民大会在波尔多召开。梯也尔当选为政府首脑,国防政府随之解散,梯也尔政府成立。

    3月18日革命

    1871年3月15日,法国巴黎国民自卫军成立了中央委员会,与资产阶级的梯也尔政府并立。3月17日深夜,梯也尔政府决定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并解散中央委员会。

    18日凌晨,其行动被巴黎人民发现,引发人民起义。国民自卫军很快占领了市政厅,梯也尔逃往凡尔赛。3月18日,革命取得成功。

    巴黎公社成立

    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立即解散了政府常备军,又摧毁了旧政府的所有机构。

    19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号召人民进行公社选举。26日,选举正式进行,共选出86个公社委员,其中21个资产阶级代表自动退出。28日,巴黎市政厅广场举行了公社成立大会,巴黎公社正式诞生。公社委员会下设10个分委员会,包括政治、军事、粮食、司法、财政、治安、对外联络、社会服务、教育、劳动与交换委员会。作为新的政权机构,巴黎公社还设置了执行委员会,监督各委员会对法令的实施情况。

    公社的革命措施

    在政治上,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立法、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并大胆地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实验,如实行公职人员民主选举制、保障人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在经济上,公社实行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措施,颁布了关于将逃亡业主所遗弃的工厂转交给工人协作社的法令,还进行了工人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试验。在文化教育方面,公社进行了许多改革,努力普及初级教育和兴办职业教育。公社还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欢迎外国革命家参加公社和担任公社的领导职务。

    巴黎公社的派系斗争

    巴黎公社的领导人按照政治观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派:多数派和少数派。前者由布朗基主义者、新雅各宾派和一部分“独立革命派”组成,他们占公社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因而被称为“多数派”。后者由蒲鲁东主义者和另一部分“独立革命派”组成,只占公社委员的三分之一,因而被称为“少数派”。多数派以布朗基主义者为主,多为知识分子、政治家,掌管着公社的军事事务;少数派以蒲鲁东主义者为主,多为工人运动活动家,掌握着公社的经济命脉。

    两派在公社的政权性质、是否加强专政等问题上有分歧。而治安委员会问题导致两派之间矛盾激化,阻碍了公社的发展。

    五月流血周

    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国民自卫军没有追击逃跑的反动政府要员,为公社的失败命运埋下了伏笔。

    1871年4月,临时政府组织的凡尔赛军队开始进攻巴黎,步步逼近。5月20日,敌人向巴黎公社发起总攻。5月21至27日,巴黎公社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了整整7天,最后200多人牺牲在巴黎东郊贝尔·拉雪兹公墓,史称“五月流血周”。5月28日,凡尔赛军队占领巴黎全城,巴黎公社失败。

    第二国际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开始向垄断过渡。参加工人运动的阶层不断扩大,工人运动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大量涌现。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广泛传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自己的理论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也开始泛滥。

    因此,如何把国际工人运动引向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被提上历史日程。

    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19世纪后期,欧美工人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罢工的次数增多,规模也逐渐扩大。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五一”大罢工,后来发展为全国总罢工,共有35万工人参加。这次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并且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世界各国工人每年都组织纪念“五一”大罢工的游行,“五一”成为世界劳动者统一的节日,即五一劳动节。

    第二国际的建立

    18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由恩格斯倡议、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领头,在巴黎召开了有22个国家393名工人政党代表参加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会上主要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第二国际没有发表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为各国政党指出行动方向。起初,第二国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及机关报。直到1900年,第二国际在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党国际局,由各国政党选派代表组成。

    第二国际前期的活动

    第二国际成立后,各国工人党和社会民主党更积极地开展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很大成绩。1890年5月1日,各国无产阶级执行第二国际的决议,分别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19世纪90年代,第二国际召开的三次代表大会主要讨论了政治斗争、反对军国主义、民族和殖民地等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因此,大会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通过了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决议,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发展。但也曾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

    1900年巴黎大会

    1900年9月,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第五次代表大会,21个国家的791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法国社会主义者米勒兰1899年加入资产阶级政府任工商部长的事件展开讨论,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和立场,逐渐在第二国际中形成了左、中、右三派。左派代表人物有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蔡特金等;右派包括伯恩斯坦派、法国的入阁派、英国的工党分子;中派以考茨基、王德威尔德为代表,但他们多支持右派。1900年巴黎大会是第二国际的转折点,从此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泛滥起来。

    斯图加特大会

    1907年8月,第二国际在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举行代表大会,共有25个国家的884名代表参加。这是第二国际成立以来最有广泛代表性的一次大会,列宁第一次率领俄国布尔什维克代表团参加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对待国际冲突问题,还对殖民地问题、党和工会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斯图加特大会是第二国际后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动员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反对军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有重要指导意义。

    帝国主义时代诞生

    19世纪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最终导致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过渡到垄断阶段。

    为了适应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势,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政策上作出调整,以缓和由于垄断组织出现而加剧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因此,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相对和平”的状态,国际工人运动中产生了修正主义思潮。进入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海外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导致列强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更多的亚、非、拉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成为一个在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19世纪的最后30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猛,垄断组织已经开始在一些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于是垄断组织发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的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世界各国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新通信手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表现。这次科技革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具有自己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更迅速;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就世界范围来看,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取得显著的发展,尤其是铁路运输业发展极为迅速;国际贸易也获得巨大发展。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一方面,美、德、日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另一方面,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比较缓慢。

    但是,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更加频繁、破坏性更强。

    垄断组织的形成

    垄断组织是在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经济同盟。由于资本主义大型企业之间的联合程度和具体目的不同,垄断组织可分为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四种形式。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的垄断组织;康采恩是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资本集团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因此,垄断组织既可以是一种经济联合,又可以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垄断组织的作用

    垄断组织具有积极的一面:它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垄断组织的消极作用也很突出:第一,垄断组织垄断商品市场和价格,必然会降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第二,垄断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充满了暴力、欺诈等种种卑鄙丑恶的现象。

    第三,垄断的形成导致寄生的食利阶层出现。第四,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五,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

    欧美国家的政策调整

    随着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为了巩固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主要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在政治方面,这些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机器,加强政府的镇压和干预职能;扩大政治民主,推进议会制改革。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强。

    由于城市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了防止贫富分化加剧,这些国家推行社会保障政策和不触动上层集团利益的政策。

    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由于德国农村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而作为后来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扩大国外市场方面又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解决销售市场问题十分紧迫。虽然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大企业,但还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

    因此,德国垄断组织普遍采用在产品销售上进行垄断联合的“卡特尔”形式。

    统一后的德国

    政治上,德国颁布了封建色彩浓重的帝国宪法,议会形同虚设,实际上是个半专制国家;普鲁士官僚地主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处于从属地位。俾斯麦政府遭到许多利益集团的反对,为了对付异己,俾斯麦采取了一系列斗争措施。经济上,德国工业迅速发展,其特色是军事工业占支配地位,新兴的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和光学工业也获得了大发展。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的对外贸易也有大幅增长,到1900年,也跃居世界第二位。资本主义在农业生产中也有一定发展,农业生产已经广泛采用新技术设备,但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仍旧掌握在容克和富农手里。

    反教权斗争

    反教权斗争是1871至1887年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政府与天主教会及其代表中央党的斗争。俾斯麦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容克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反教权主义的法律,企图将天主教会置于国家管理之下。但这场反教权斗争并没有摧毁天主教会和中央党的力量,也未能使天主教会服从帝国政权。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俾斯麦同天主教会妥协,并与天主教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其核心思想是避免过早卷入海外殖民地的争端,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区域是欧洲大陆;重点是削弱和孤立法国,避免同时与俄、法为敌,阻止其他大国结盟;全力巩固德国在欧洲的强国地位。

    1873年,俾斯麦促成俄、奥、德三国缔结同盟条约。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意大利加入后,组成针对俄、法的三国同盟。1887年,德、俄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面作战。对于英国,俾斯麦则设法避免冲突。19世纪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国与俄、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法国在向垄断阶段过渡时,工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由于中小企业比重很大,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较低,法国在垄断组织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上比不上美国和德国。同时,它也没有形成某种比较突出的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在法国都只有缓慢发展。法国的垄断组织首先发生在重工业部门,主要是冶金工业及相关部门。

    法国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19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甚至日益衰落。最重要原因是法国的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相对弱小。除此以外,法国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严重影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不利于大生产的发展。而且,法国工业革命开始较早,在设备技术更新方面也存在问题。法国落后的农业也导致工业发展缓慢,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法国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普法战争的割地赔款也是法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因素。

    高利贷帝国主义

    法国垄断资本的明显特点是银行资本的发展和集中远远超过了工业资本。最大的五家银行除法兰西银行执行国家银行的职能之外,其余四家银行垄断了全国有价证券的发行,组成了“大银行托拉斯”。

    出于稳固地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和外交政策的需要,法国银行资本家把积聚起来的巨大货币资本以借贷的方式大量输往国外,从而获取了巨额的利息收入。在法国,不仅大资本家从事高利贷活动,广大的中小资产阶级也常常将款项存入银行或购买股票、债券以攫取高额收入。

    法国成为典型的食利国家,明显地表现出法国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所以列宁称之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1875年宪法》

    巴黎公社失败后,广大劳动人民和多数资产阶级都反对恢复帝制。1875年1月30日,确认共和制为正式政体形式的宪法修正案在国民议会上得以通过。同年2月和7月,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了关于参议院组织、政权组织及政权机关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拥有很大的权力,却对公民的权利只字不提。

    这部宪法是一部保护有产者利益的宪法,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互相妥协的产物。但它的通过对当时的法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斗争中的共和派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法国工人党的建立

    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的工会和工人文化团体纷纷成立,罢工运动重新高涨,保尔·盖德和保罗·拉法格开始积极展开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活动。1879年,法国各种工人团体在马赛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在盖德和拉法格领导下,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拥护社会主义的决议,宣布成立法国工人党。1880年11月,哈佛尔代表大会通过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党纲。1882年,在圣德田大会上,执行正确的无产阶级路线的盖德派和以小资产阶级活动家为主要成员的“可能派”分裂。

    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占优势的纺织业等传统工业部门的生产集中程度较低,因此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比美、德两国要低。由于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它的垄断组织一般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由若干家大企业合并改组为大股份公司,并进行一系列兼并活动后形成的生产上的联合。但庞大的殖民地也为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高额利润。

    殖民帝国主义

    英国是近代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这意味着英国掌握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英国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丧失了工业垄断的地位,但建立在对海外殖民地掠夺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依然繁荣。

    英国向殖民地大量输出资本,获取惊人的高额投资利润。

    殖民地对于英国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第三次议会改革

    面对选举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19世纪80年代,格拉斯顿政府着手进行第三次议会改革。

    1883年,议会通过《取缔选举舞弊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选举开支作了规定,从而使任何候选人都能负担。1884年,议会又通过《人民代表法》

    议案,使乡村工人和城镇工人一样拥有了选举权。1885年,《议席重新分配法》得到两院批准而成为法律,工业中心和人口繁盛的区域在代议制度中从此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第三次议会改革扩大了政治民主,使工人参政成为可能,为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独立工党

    1893年,在新工会运动的基础上,独立的工人组织、费边社的地方支部、社会民主联盟的一些基层组织以及其他各种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们在布雷德福组成了独立工党,主要领导人是凯尔·哈迪和拉·麦克唐纳等,其宗旨是保证集体占有生产资料、实行8小时工作制、禁止使用童工、实行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但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即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英国,议会斗争是其首选的斗争方式。1900年,英国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名“工党”)成立后,该党以集体身份加入。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美国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很高,因此其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美国的许多企业是在采用当时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创业之初规模就很大。它们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很快挤垮了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把生产资源集中到自己手中。这样,同一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垄断销售市场和加强竞争能力,又进一步采取合并的形式组成“托拉斯”,从而确立了它们的垄断地位。

    托拉斯帝国主义

    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由世界第四位跃居第一位。以美孚石油公司的建立为标志,美国垄断组织开始出现。美国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托拉斯。大部分铁路、石油、钢铁、汽车等的生产被少数金融寡头所垄断。1909年,只占全国企业总数1%的托拉斯,却掌握了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的垄断组织集中程度高,生产和资本集中快,控制了国家的经济生活。因此,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两党制的形成

    早在内战前夕,美国就形成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大政党,当时两党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但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发展,这两个政党的差别基本消失,成为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两个不同集团利益的政党。到19世纪晚期,美国最终形成了“两党制”。

    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两大政党不但是垄断资本的工具,而且也成为政客们追求官职的手段。两党制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选民的利益。

    尼亚加拉运动

    19世纪末期,美国黑人运动领袖布克·华盛顿单纯鼓吹职业教育,主张黑人只应学习技术,培养“忍耐性格”,反对政治斗争和社会主义。20世纪初,以杜波依斯为代表的黑人青年知识分子反对布克·华盛顿的观点,主张采取积极的政治斗争,争取黑人的政治权利。1905年7月,杜波依斯主持了著名的在尼亚加拉瀑布召开的会议,来自全国13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27名代表出席了这次聚会。会上通过了《政策宣言》,号召黑人团结起来,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普选权和实现权利平等而斗争。由此开始了“尼亚加拉”运动。后来杜波依斯与白人领袖合作,共同创建了全国有色人种协会。尼亚加拉运动的原则成为这一协会的原则。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也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辛迪加是俄国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俄国的重要工业企业一般都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中,它们在生产上难以联合组成托拉斯。政府的大批订货和保护关税政策,又使资本家争夺订货和国内市场的斗争异常激烈,于是它们便组成辛迪加以调节彼此间的矛盾。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20世纪初,俄国正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改革不彻底,俄国保存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国内市场异常狭小,经济薄弱,工业生产落后,难以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沙皇政府只有依靠军事侵略的手段,发动侵略战争,企图通过殖民掠夺来弥补其财政资本的不足,开辟国外市场。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俄国还将边区各民族变为国内殖民地。俄国帝国主义带有高度的军事掠夺、侵略的性质,因此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民粹派运动

    “民粹派”是产生和流行于俄国19世纪中后期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派别。早期民粹派以拉甫罗夫等人为代表,以人民的“精粹”自居,鼓吹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发动农民反对沙皇制度,有一定进步性。19世纪八九十年代,民粹派发生分化。普列汉诺夫等人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劳动解放社;丹尼尔逊、米海洛夫斯基等人组成自由主义的民粹派,转变为富农利益的代表而与沙皇制度妥协。后期的民粹派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阻碍了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导致许多革命者遭到逮捕和屠杀。民粹派运动彻底失败。

    日俄战争

    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利益展开了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战争。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派遣海军偷袭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舰队第一分舰队,其陆军先遣队则在朝鲜仁川登陆。9日,俄国对日宣战。10日,日本正式对俄宣战。

    6月初,美国向日俄双方提出议和建议。8月10日,日俄在美国朴次茅斯举行和谈。9月5目,双方代表签署《朴次茅斯和约》。战败的沙皇俄国国内危机重重,终于导致1905年革命爆发。

    日本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远比欧美国家落后,但它的近代工业一开始就操纵在得到政府特殊保护与扶持的少数特权资本家手中。他们原本就广泛从事商业、金融、运输、工业生产等,又在对外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中发展起来,因此很快便建立起垄断组织。日本的垄断组织大多采取康采恩的形式,其主要代表是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从事“多角经营”的财阀。

    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过渡到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垄断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紧密结合,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封建特权商人直接转变而来。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欧美列强,为了加快垄断资本的发展,实力不足的垄断资本便与拥有极大权力的军阀集团勾结起来,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发动侵略战争。因此,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日本近代财阀

    财阀是日本近代以家族资本为中心经营和控制各种工商、金融事业,并操纵日本政治、经济的大垄断资本集团。19世纪80年代起,日本政府将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拥有特权的资本集团,即所谓“政商”,它们便是日本财阀的前身。20世纪初,随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以及其他许多较小的财阀。尽管日本财阀已经发展为垄断资本的形态,但仍保留一些封建色彩。由于在历次战争中资本急剧积聚和集中,财阀处于日本资本主义的主导地位,并具有军国主义性质。

    自由民权运动

    自由民权运动是日本明治初期发生的以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为主旨的政治运动。1874年1月,日本最早的政党爱国公党的创立揭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同年4月,立志社成立。后来又以立志社为中心成立了全国性的爱国社。1877年6月立志社向天皇进呈建议书,系统地提出开设国会、降低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三大要求。

    从此,自由民权运动逐步发展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1880年3月,爱国社改名为国会期成同盟,向政府递交了《开设国会请愿书》。面对声势浩大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镇压和收买手段兼施,导致运动发生分裂,走向衰落。1887年,要求言论集会自由、降低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所谓“三大事件建议运动”以及“大同团结运动”的失败标志着自由民权运动彻底结束。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输出资本和获取高额利润,大肆争夺、抢占殖民地。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它们时而举行和平会议解决争端、制定规则,时而又兵戎相见,大打出手。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是指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帝国主义列强在柏林召开的瓜分非洲的会议。

    召集者为德国宰相俾斯麦,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荷兰、俄国等1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集中讨论和制定了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签订了包括38条内容的《总决议书》,规定《总决议书》签字国占领非洲沿岸土地或建立保护国时,必须分别通知“本决议书上的签字各国,以便它们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必须“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种权利的统治权力,并在必要时,保证遵守规定条件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才能被看作“有效占领”,被其他国家认可。柏林会议后,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美西战争

    19世纪末,西班牙国力衰落,而新兴强国美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企图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和菲律宾等殖民地。1898年4月,美国利用古巴和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起义的时机,向西班牙宣战。不到4个月的时间,美国就击败了西班牙舰队。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通过战争,美国大大提高了自己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为进一步扩大对拉丁美洲和中国的侵略铺平了道路。

    加紧侵略西亚

    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西亚进行侵略。英国为了维护海上霸权、掌握东西方要道、巩固自己在非洲和印度的统治以便于向东亚扩张,竭力对西亚发动侵略。

    英国侵占了埃及、塞浦路斯、科威特等地后,还试图占领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德国一直把西亚作为“东进政策”的首要目标,于是通过军事援助和经济渗透等手段,竭力加强对土耳其的控制,企图把整个土耳其帝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俄国和法国也力图在西亚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西亚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目标,成为各大强国之间矛盾的焦点。

    门户开放政策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竞相在中国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既得利益,各国所属口岸和铁路对一切船只货物通用现行中国约定关税率。1900年,美国又提出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英、德、俄、日、意、法六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个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独立的对华政策。它企图通过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最终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于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侵华问题上不再追随和附和其他国家、充当次要角色,其在列强侵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美国更积极、更活跃地参加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角逐。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积极推行海外扩张计划。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大棒政策”,即对拉美国家进行武力威胁及战争讹诈,迫使其听命于美国。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1903年,罗斯福参与策划并出动海军支持巴拿马政变。1904年,美国又出动军舰,迫使多米尼加共和国将一切关税交给美国管理。

    罗斯福一再动用武力,肆意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遭到了拉丁美洲各国的强烈反对,也引起美国人的不满。于是美国从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起又开始执行“金元外交”

    政策,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以达到对外扩张的目的。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流入加勒比海地区各国。“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即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19世纪晚期起,帝国主义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等手段,并凭借其发达的海陆交通和通信技术,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使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亚非拉民族

    伴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亚非拉国家进一步受到列强的殖民侵略。在亚洲,列强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各国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出现,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在非洲,帝国主义几乎将整个非洲大陆瓜分完毕,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尖锐,掀起了反帝斗争的高潮。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其中的代表。在拉丁美洲,虽然独立战争以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共和国,但它们却没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实际上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反帝反封建仍然是拉美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

    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这个时期的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的民族和民主意识产生。亚洲人民再一次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亚洲许多国家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大起义,并出现了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越南的抗法运动

    第二个越法《顺化条约》签订后,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以朝廷大臣尊室说为首的主战派主张抗法,并于1885年起兵,但以失败告终。7月10日,咸宜王阮福明发表檄文,号召勤王抗法。除了已被法国占领的南圻之外,中、北圻的“文绅”在“忠君爱国”的旗帜下,纷纷组织勤王军队,进行武装抗法斗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勤王运动。各地起义军建立根据地,修筑工事,制造枪支子弹,攻打法军据点,袭击法军巡逻队、交通线,不时攻打县、府甚至省城。起义军得到了各地群众(主要是农民)的支持。但是各地起义军互相配合不够紧密。

    何塞·黎刹纪念碑1888年,咸宜帝被俘,尊室说亡命中国。同时,各地起义相继失败。

    1896年1月,坚持11年之久的香溪起义被法军镇压,勤王运动结束。

    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菲律宾的出现和发展,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菲律宾人民在何塞·黎刹等人的领导下不断掀起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1896年8月24日,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家博尼法西奥在巴林塔瓦召开大会,宣布武装起义,菲律宾革命爆发。

    起义得到各地人民响应,很快解放了大片国土,并建立了革命政权。正当革命进入高潮时,革命阵营内部产生了分裂。1897年3月,以阿奎那多为首的一派夺取了领导权。同年12月,阿奎那多在殖民当局的威胁利诱下与其达成“破石洞协议”,决定放下武器隐居。而革命阵营中的抵抗派将士拒绝投降,继续坚持武装斗争,菲律宾革命形势重新高涨。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5月,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回国重新领导菲律宾革命。6月,菲律宾宣告独立。在起义军打击下,西班牙殖民政权土崩瓦解。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成立。2月,美国发动侵菲战争,镇压菲律宾革命。1901年,阿奎那多被俘投降,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遭扼杀,从此,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朝鲜义兵运动

    “义兵”指不经朝廷征发而奋起御敌抗暴的民军。1905年《日韩保护协约》签订后,朝鲜大批士兵、农民和城市贫民加入了义兵队伍。1907年日本迫使朝鲜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日韩新条约》,进而强行解散朝鲜军队,导致义兵运动进入高潮。驻扎在汉城的军人首先暴动,随即各地积极响应。

    1908年,义兵运动扩大到全国240个郡,人数有10万之多。各地义兵袭击日本守备队、宪兵队,处死卖国官吏和亲日分子。但是在日本侵略者的血腥镇压下,轰轰烈烈的义兵运动在1911年以失败告终。义兵运动显示了朝鲜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1905至1908年,印度发生了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1899年,英印总督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阿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欲挑起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纠纷。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生产运动迫使英国撤销分割计划。在分割法生效当天,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全城总罢业。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极端派提出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点纲领,力图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民族独立运动在印度全国不断发展。

    但就在这时,国大党温和派却与当局妥协,并将极端派排除出国大党。1908年,温和派与殖民当局破坏革命运动,逮捕提拉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失败。

    土耳其革命

    1908至1909年,青年土耳其党人以反对哈米德二世苏丹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为主要目标,发动并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在1905年俄国革命和伊朗革命鼓舞下,1908年7月4目,青年土耳其党人尼亚齐中尉率部在马其顿的雷士那率先起义。

    7月23日,起义军开进萨洛尼卡,向哈米德二世发出最后通牒。哈米德二世被迫于次日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进行国会选举。同年12月,新国会召开,青年土耳其党领袖里扎担任议长。1909年4月12日,苏丹控制的“穆罕默德联盟”和商业买办阶级“自由联盟”发动政变。

    青年土耳其党重建军队,击败反动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废黜哈米德二世,另立穆罕默德五世为新苏丹。青年土耳其党组建政府,重掌政权。

    但执政后的青年土耳其党并未将其纲领付诸实施,帝国境内的民族压迫依旧严重,土地和税收问题亦未解决,对外则亲近德国以反对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并加入德奥同盟,投入帝国主义战争。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伊朗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1905年12月,德黑兰、大不里士、设拉子等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持续了8个月,伊朗国王穆扎法尔丁·沙被迫同意召开第一届议会。1906年,议会通过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907至1909年,革命者和国王反革命势力进行了多次反复斗争,最终废黜国王。1909年11月17日,第二届议会召开,但议会中民主议员大大减少。而且新政府维护君主制,投靠外国势力。1911年12月,伊朗反动派借英、俄军队入境镇压革命力量的机会,在德黑兰发动政变,解散议会,恢复了卡扎尔王朝的专制统治。伊朗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伊朗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及英、俄帝国主义势力,开创了伊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

    非洲

    西方列强将非洲瓜分完毕后,对其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掠夺。许多非洲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到荒漠地区求生,一些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商品的涌入被摧毁。不过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个时期同时也是非洲社会变革的开始。

    列强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英国在非洲殖民地主要实行“间接统治”,即保持部落管理形式,利用土著部落酋长对非洲人民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法国在其非洲殖民地主要推行直接统治制度,实行“同化政策”,企图在文化和精神上使其“法兰西化”;德国则任命军事长官进行直接统治。

    另外,保护国制度也是列强常用的统治手段。经济上,殖民者夺占非洲人民的大片土地,开办农场,或者出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实行封建的或半封建的剥削方式;为适应本国和世界市场的需要,宗主国在许多殖民地推行单一作物制;许多非洲国家盛行强迫劳动制;在非洲进行大量的工业投资,垄断采矿业,投资开办银行、工厂,修建铁路,架设电报线路,兴办海上和内河航运。

    埃及阿拉比抗英斗争

    19世纪中叶以后,埃及逐渐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埃及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79年,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祖国党。1881年,在党领袖阿拉比领导下,祖国党发动埃及士兵起义,迫使国王召开国会,组成了祖国党内阁。1882年,英国殖民军大举进攻埃及,埃及军民英勇抵抗,先坚守亚历山大港,接着又保卫开罗,但终因实力悬殊以及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宣告失败。埃及完全被英国占领。

    苏丹马赫迪起义

    19世纪70年代,英国殖民者侵入苏丹,与埃及封建主一起对苏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随着苏丹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不断激化,1881年,苏丹终于爆发了马赫迪反英大起义。穆罕默德·艾哈迈德是运动的发起人,他利用伊斯兰教关于马赫迪(救世主)降临人间的传说,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摆脱外国统治的“圣战”。此后,武装斗争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起义军多次打败英军,并打死英国总督戈登。1885年马赫迪病逝后,阿卜杜拉继位,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国家——马赫迪王国。英国派军队前往苏丹镇压起义。一年后,起义失败,苏丹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马赫迪起义是非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反帝大起义,给后来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以极大鼓舞。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9世纪晚期,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独立的国家。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其成为英、法、意争夺的焦点。1882年起,埃塞俄比亚就开始遭受意大利的军事入侵。1895年,意大利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勇反抗。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塞俄比亚军队大败意军,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放弃侵占的土地,赔款1000万里拉(约200万美元)。抗意斗争的胜利使埃塞俄比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非洲人民树立了反侵略的光辉榜样。

    阿散蒂抗英斗争

    在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过程中,处于阿散蒂王国管辖的西非几内亚湾的黄金海岸成为英国侵略的对象。1896年,英国殖民者向阿散蒂发动进攻,遭到阿散蒂国王和各地部族酋长的英勇抵抗。后来英军占领了阿散蒂首都,并用阴谋逮捕了前来谈判的阿散蒂国王和各部落酋长。1900年,阿散蒂人民再次掀起大规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军。但随后起义被镇压,黄金海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布战争

    英布战争是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南非战争、布尔战争。

    1899年10月11日,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布尔军处于优势,英军损失惨重。后英国援军赶到,逐渐扭转局势,并在1900年6月占领德兰士瓦首府比勒陀利亚,9月宣布吞并德兰士瓦。布尔军退出城市后开始进行游击战,但在英国的残酷打击下,损失惨重。1902年5月31日,双方签订《弗里尼欣和约》。布尔人停止抵抗;英国吞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英国给予布尔人以经济补偿,并向其保证战后将尽快实行白人占绝对优势的政体。

    战后双方共同建立了种族主义殖民政权南非联邦。

    摩洛哥危机

    1904年5月,法国企图将摩洛哥变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德国的公开反对,法、德关系紧张。1906年1月,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召开,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随后法国在摩洛哥的势力日益扩大。1911年,摩洛哥首都非斯居民起义,法国趁机占领了非斯和摩洛哥其他城市。德国派遣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准备夺取摩洛哥。德、法战争一触即发。英国声称支持法国,德国被迫与法国谈判。1911年11月14日,两国签订条约,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则将法属刚果的一部分让给德国作为补偿。危机虽结束,却加深了法、德的矛盾。1912年3月,法、摩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胜利后,各国的封建制度并没有被彻底铲除。在列强的经济、军事侵略下,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又纷纷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随着19世纪后期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人民运动又一次出现高潮。

    泛美主义

    泛美主义是在19世纪初提出的。当时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蓬勃发展,许多殖民地纷纷成为独立国家。为保卫独立运动成果,拉美独立运动领袖玻利瓦尔在1826年主持召开了拉美独立国家参加的巴拿马大会,号召各国联合起来保卫各国的独立和主权。美国则于1823年由门罗总统发表了不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宣言,即门罗主义,这在客观上对已独立的拉美各国免受欧洲再次侵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简言之,泛美主义内容如下:美洲各国人民共同抵抗欧洲殖民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美洲各国在贸易、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实现泛美团结并成立美洲国家联邦。从此泛美主义逐渐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

    考迪罗主义

    考迪罗主义是在拉丁美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地主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国家的军人以暴力夺取政权后建立起来的军事独裁制度。考迪罗独裁者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君主和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总统或首相,他们多通过战争和武装政变夺取权力。每个军阀独裁者上台之后,都要大肆掠夺、搜括国库,横征暴敛。为争夺政权,他们之间还互相混战,导致生灵涂炭,政局动荡。考迪罗制下,一切共和、宪法和议会都形同虚设,选举流于形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剥夺。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0年,为了推翻迪亚斯的恐怖独裁统治,代表墨西哥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马德罗号召人民起义。1911年5月,在南北两支农民军的夹击和首都人民反对的呼声中,迪亚斯被迫下台,逃往欧洲。

    马德罗上台后,并未兑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承诺,还下令解散农民武装。军官韦尔塔趁机发动政变,建立了新的独裁统治,再次激起人民的愤怒,南北两支农民武装开始同新的反动政权作战。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卡兰沙也组织了护宪军投入战斗。1914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派军舰侵犯墨西哥湾。墨西哥工人武装、农民武装和护宪军联合起来,于7月推翻了韦尔塔的反动统治,卡兰沙夺取了政权。

    11月,美国干涉军被迫撤走。为巩固政权,卡兰沙实行了一些社会改革,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古巴“十年战争”

    “十年战争”指的是1868至1878年古巴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868年10月10日,塞斯佩德斯领导人民在亚拉村举行起义,10月16日发表《古巴革命委员会致全国同胞和各国人民宣言书》,即著名的“亚拉呼声”。

    自由黑人、奴隶、混血种人和种植园主纷纷响应号召,加入起义队伍。杞义军不断扩大,先后打败了多支殖民军,占领了占巴东部的广大地区。1869年4月10日,起义军在卡马圭省的圭马罗召开制宪会议,选举塞斯佩德斯为共和国总统,通过了宪法和废除奴隶制法令。1874年,西班牙派重兵镇压古巴独立运动,起义逐步陷入困境。

    1878年2月,起义军中的妥协派同西班牙订立了休战性质的《桑洪和约》,独立战争转入低潮。

    古巴独立

    1892年4月,古巴各革命组织在纽约组成古巴革命党,何塞·马蒂成为党的最高领袖。1895年2月24日,黑人爱国者在奥连特省的巴亚雷首先起义,开始了古巴第二次独立战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古巴东部地区。1895年9月13日,古巴起义军在希马尼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临时宪法,宣布古巴独立,9月18日组成古巴共和国政府。

    1898年,起义军解放了全国大部分领土,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同年4月,美国为夺取古巴人民的胜利果实向西班牙宣战。10月,美、西两国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古巴人民终于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巴西共和运动

    1870年11月,里约热内卢成立了由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商人组成的“共和俱乐部”,并发表共和宣言,抨击帝国政治制度。1873年,共和党在圣保罗成立。1887年,全国共和俱乐部在圣保罗成立。同年,巴西军事俱乐部声明,军队拒绝参加镇压逃亡奴隶的行动。1888年5月13日,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此后,共和运动广泛开展。1889年秋,共和运动领导人组织的起义部队开入首都里约热内卢,共和党人宣布巴西共和国成立。随后共和党人组成临时共和政府,佩德罗二世被勒令离开巴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胜犹败,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空前灾难,对和平的渴望和珍视,也许是这场浩劫带给世人的最重要的启迪。

    战前的欧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转变。

    出于维护各自利益的需要,各国纷纷结交新盟友,打压老对手,都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发展和变化,一战前的欧洲基本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侵略性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三国同盟的建立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入侵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而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两国。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应担负同样的义务;意大利在奥、俄战争时恪守中立,奥地利在德、法战争时恪守中立。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它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一方初步形成。

    英德矛盾的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实力增强,其“世界政策”的外交战略使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英、德矛盾日益加深。德国在土耳其和非洲的扩张威胁到英国的殖民体系。

    在东亚和中近东地区的争夺使英德矛盾进一步加深。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日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德国日甚一日地排挤着英国。英德矛盾还突出地表现在争夺海洋霸权上。随着1898年德国通过加强海军法案,英国逐渐把德国视为主要敌人,继而与之展开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程度。到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三国协约的建立

    为对抗三国同盟,1891至1893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秘密军事同盟。随着英德和法德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英、法两国开始接近。

    1904年4月8日,英法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由于英、俄在远东矛盾的缓和,两国于1907年签订了英俄协约。至此,法俄同盟、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组成了三国协约。它的建立标着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另一方最终形成。

    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9月15日,奥匈帝国和俄国举行会谈,达成秘密协定,即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则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并入自己的版图。但俄国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被德、奥坚决拒绝。在德、奥的强大压力下,俄国被迫让步,还向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停止反奥战争的动员和一切反奥行动。这场由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的国际冲突被称为波斯尼亚危机,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矛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种子。

    巴尔干战争

    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组成的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进行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土耳其被迫与巴尔干四国签订《伦敦条约》,将阿尔巴尼亚以外的土耳其欧洲领土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之后,巴尔干同盟内部发生对抗,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又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被迫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巴尔干国家分裂为两个对立集团。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增,从而加深了它与奥匈帝国的矛盾,最终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一战爆发

    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导致地中海地区危机频发,局部战争连年不断。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爆发的导火线。8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国宣战,除意大利还在动摇之外,欧洲其他帝国主义大国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中。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在被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举行军事演习。而当天恰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的这一举动具有挑衅意味。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七月危机

    外交史上将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至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称为“七月危机”。6月29日,奥匈帝国政府作出“清算”

    塞尔维亚的决定,德皇威廉二世表示支持奥匈帝国采取坚决行动,后来又向奥方表示,如果俄、奥发生战争,德国将履行同盟国条约的义务。

    德国试探英方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态度时,英国表示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并表明英国不愿卷入战争。由此德国以为英国会在战争初期对欧洲战事持静观态度,于是竭力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沙皇俄国立即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出兵问题,法国表示支持俄国,英国建议由德、法、英、意开会调解奥、塞争端。但德、奥已作好准备,决心发动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国前任总参谋长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国和俄国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其战略主导思想是,采取先法后俄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免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它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这主要考虑到俄国落后的铁路系统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可能很快将俄国击败,所以东线以少量部队阻止俄军,用速战速决的方法先击败法国,首先集中优势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然后全力转向东线,与俄军决战。“施里芬计划”

    是个速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三四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德国速战计划的破产

    1914年是大战的第一阶段,以德国速战计划的破产为突出特征。

    在西线,德国本想迅速通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北部,却意外遭到被德国称为“巧克力兵”的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德军速战计划首次受挫。之后的马恩河战役更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迅速推进,德国的速战速决的梦想遂宣告破产。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4日,英、法军队撤过马恩河,积极加强左翼力量,准备反攻。9月5至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反攻的主要方向是德军右翼,英、法军队的有生力量几乎超过德军一倍。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千米的地带上,将战线向前推进60千米,从而使西线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伤亡约30万人,联军伤亡约25万人。这是一次高度机动的会战,是1914年西线战局中有利于协约国的转折点。

    东普鲁士战役

    1914年8月,应盟国要求,俄国命令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同时发动攻势,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东普鲁士战场成为俄军的西北战线。8月17日,俄军越过边界,20日在冈比宁战役中获胜。德军新任东线总司令兴登堡及参谋长鲁登道夫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于8月26至28日包围了俄第二集团军,俄军全军覆没。9月11日,德军又攻下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

    13日,俄军退出东普鲁士。俄军虽然失败,但此役和俄军西南方面军的加利西亚战役共同起到了配合西线协约国军的作用。

    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

    南线,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战争是一战初期唯一的正义战争。1914年8月13日,奥匈军队越过德里纳河,开始入侵塞尔维亚。

    虽然塞尔维亚人口不多,战备物资也极为缺乏,但人民士气高昂,顽强英勇。经过4天的战斗,奥匈军队被逐回德里纳河对岸。之后,奥匈军队又发动两次进攻,甚至曾一度占领贝尔格莱德,但很快又被塞军收复。奥军在巴尔干战场损失了28万多人,直到1915年10月近一年的时间里,巴尔干战场基本上保持平静。

    攻守易位

    综观1915年战局,同盟国虽然取得东线战场的重大胜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利的战略地位。俄国尚未退出战争,同盟国仍然不得不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1916年的战局开始有利于协约国,特别是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着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从此,同盟国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

    伊普尔战役

    1915年4月22日,德国第四集团军向比利时西部伊普尔的英、法联军阵地连续施放6000罐、18万千克氯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结果造成英、法军队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

    德军趁机迅速占领朗厄马克和皮尔克姆,并将战线向伊普尔—科米讷运河推进,但由于没有预备队,未能扩大战果。此时,英、法援军迅速堵住缺口,战线趋于稳定。24日,德军实施第二次毒气攻击,但未达到目的。4月26日至5月12日,德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迫使英军撤至伊普尔城郊,不过未取得重大战略突破。5月25日,战役结束。在这场战役中,英军损失6万人,法军损失1万人,德军伤亡3.5万人。

    意大利与保加利亚参战

    意大利虽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却于1914年8月3日宣布中立。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要挟手段,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要求。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6月29日至12月10日,意军在伊崇佐河发动了4次进攻,损失兵力28万,但只把战线向前推进了15至20千米。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并拥有一支强大军队,因德国满足了它占领塞尔维亚土地的要求,遂于9月参加中欧同盟国方面作战。9月末,保加利亚、奥匈和德国的65万军队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很快击溃塞军。1916年初,塞尔维亚王室、官吏、残余军队和部分难民,由英、法护送,在希腊科孚岛成立流亡政府。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在凡尔登地区抗击德国军队进攻的决定性战役。凡尔登是巴黎以东的要塞,为交战双方的必争之地。1916年2至9月,德军几次向凡尔登要塞猛攻,但由于法军凭借纵深防御体系顽强抵抗而始终未能攻陷。10月,法军大举反攻,夺回杜奥蒙堡,收复沃堡。12月,法军以8个师的兵力再次反攻,基本上收复了马斯河东岸被德军攻占的阵地。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人员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

    和“地狱”。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从此逐渐走向失败。

    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阵地展开进攻的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德军兵力为67个师,英、法兵力为86个师。英法联军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的战法,先后发动3次进攻,试图通过频繁进攻消耗德军有生力量,以突破德军防线。

    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使用数量较少,效果不大。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英法联军虽然没有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日德兰海战

    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使德国陷入困境。德国海军决定同英国海军展开决战,以打破封锁。1916年5月31日,双方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并展开战斗。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未达到战役的预期目的。但是,英国和德国的舰队主力并未进行决战,战后双方在北海的力量对比和军事态势未发生重大变化。

    相持状态

    1917年,战争仍处于相持状态。德军在各条战线上基本采取守势,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无限制潜艇战”上。

    协约国方面曾在西线发起几次进攻,但都未取得决定性进展。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曾在东线发动进攻,但9月以后德国反击,占领里加,进而威胁彼得格勒。意大利战线上,意军再遭惨败。1917年4月16日,美国对德宣战。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力量大大增强。

    康布雷战役

    1917年11至12月,英军在法国北部康布雷西南地区对德军实施了坦克进攻。1917年11月,为了支援意军和再次检验坦克的进攻威力,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将军决定在地形平坦、适于坦克作战的康布雷西南地区向德军发动进攻,试图一举突破“兴登堡防线”。11月20日拂晓,英军坦克部队在步兵配合下向德军防线发起突击。此后,英军重点进攻布尔隆森林,以巩固既得阵地。但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军被迫于12月5日开始后撤,放弃布尔隆森林、马尔宽等地。为了粉碎德军合围的企图,英军又投入70余辆尚有战斗力的坦克参加战斗。12月6日,战役结束。英军损失4.3万人,德军损失4.1万人。

    无限制潜艇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就开始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沉重打击了英国商船和战舰。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反对,德国被迫采取“有限制潜艇战”。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随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后,协约国商船的损失激增。为了击败德国潜艇,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海军部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效果显著,从而打破了德军潜艇对英国的封锁,对保证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参战

    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的强烈反对,袁世凯政府拒绝了英、美、俄三国的参战邀请,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1917年初,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与美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改变立场,也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但是,中国参战只限于取消奥匈帝国和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条约等,不派军队而只提供民役。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被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其中一部分人也直接参加了战斗。中国劳工对于协约国取得一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一战结束

    1918年是双方的战略决战阶段,协约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3至7月,德军先后发动了5次大规模进攻,均未能动摇联军的防线。

    大批美国军队到达后,协约国军队于9月26日在西线发起总攻,收复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失地。在巴尔干、意大利等战线,协约国也取得了胜利。至此,同盟国败局已定。

    苏德立约

    1918年3月3日,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党和政府,为了使初建的苏维埃国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独立,与德国及其盟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缔结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条约使苏俄丧失100万平方千米领土。同年3月27日,苏、德在柏林签订3个附加条约,规定苏俄以各种形式赔款60亿马克。苏俄利用签订和约赢得的和平时机,整顿经济,建立红军,巩固政权。

    德国战败后,1918年11月13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此约。

    停战协定

    随着德军的全线崩溃以及同盟国成员的先后投降,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同德国在法国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该协定包括对德停战条款及两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德军在15天内撤出所侵占的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地区及原属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军在31天内撤出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同右岸的桥头堡,由协约国占领;凡仍驻留在战争前属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领土上及在东非作战的全部德军应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国疆界以内;驻在战前俄国领土上的全部德军,在协约国认为时机适当时也应返回德国境内;协约国军队的战俘应立即遣返,德军战俘由协约国以其认为适宜的办法进行安置;废除《布加勒斯特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德军应完整地交出其陆海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该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一战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它对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于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欧洲来说,一战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发动者和参与者的想象。欧洲的世界霸权地位遭到了削弱,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一战的非正义性

    尽管塞尔维亚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对交战双方来说,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从各国的战争目的来看,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和夺取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各国、巩固摇摇欲坠的帝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的目的是要打垮德国、建立欧洲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建立“大斯拉夫帝国”;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是为了在地中海建立霸权。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定,也充分证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侵略性、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造成的损失

    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是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病死的人数大约在1000万。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生产遭到沉重打击。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如果从经济角度估算,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惨烈的战争场景列强力量的消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欧洲的3个封建反动堡垒——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被彻底摧毁,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取而代之。英国和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国力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削弱。英国的殖民统治摇摇欲坠,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也已让位给美国。法国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而未能实现。相反,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美国除未遭受战争破坏外,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

    总之,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俄国革命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社会危机最严重,因此首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最终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又相继爆发了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英、法、美等国的无产阶级为支持苏俄也举行了政治罢工等革命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土耳其、伊朗、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革命运动,战争的爆发又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厮杀的空隙得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而帝国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大量征兵,也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新机械,从而为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都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的代表。

    国际统治格局的演变

    19世纪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无法为继。而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合着无法解决的矛盾。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缔结了同盟,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