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词偶得 清真词释-一九四七年新版跋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虽是勉强写成的一本书,但它的运气不算坏,三四年初版,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人事变迁,听说书店方面连纸版都没了,临时在冷摊上现找一本来再版,岂非侥幸乎。因既无纸版,自须完全重排,他们就给我来信,说可以删改,最宜增补,你这十年来所写说词的稿总有不少了罢?他们原该这样想着的。在我呢,却另有一点情形为海上的老友们所不知的,这十馀年光景催人,到底做了些啥事,连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说,是忽如一梦罢——也不,只迷糊了一忽而已。

    他们想不到我的回答是删,要删到一半以上!这当然使书店同人吃一惊,也是对不起读者们的事。有什么违碍?我发了神经吗?都不是。您听我说。论词的篇章这几年来也写出一些来,论理大可以之塞责充数,勉酬雅意了,然而不然,它们都是说清真词的。说清真词又何碍?您且听我说。

    远在二十多年前,尚未有《读词偶得》,我就想写一本论清真词的专书。荏苒迁延,迄无成就,所写出的一小部分如上所云,依性质说应该单行的。它们既不肯加入,反而把它们的同伴给拉了出来,就是把《偶得》里说清真词的删却。原来这一部分占了四十页还多,在旧版本书已为尾大之局,良非编制之体也。这么一删不打紧,这原本乌合的局面更加落花流水了。

    自不得转而议增。不增,出版方面肯答应我吗?书也会薄得可怜,不像样的。增什么呢?为难。不许说清真,要讲些别的,这可太少了,急变也变不出来,变出来的也不是玩意儿。于无可如何中悉索敝箧,把去年一篇在天津的讲演稿,名曰“诗馀闲评”的放在卷首,以充导论;还有些说史邦卿《梅溪词》的稿放在李后主之后以代清真。梅溪,南宋人,从南唐直跳到他,好像北宋无词,真怪!附录词选未动,又删了一首周词,这也预备收入说清真词的专书的,官话所谓“另有任用”是也。

    本书改版实情如斯,大致看来对于读者们不算太便宜,我的一丁点儿的找补已转入另外的一本帐上去了。但书店方面总想我帮他们说些好话,同时也为着我的版税像样,这好像徐志摩说过的。

    怎么说呢?为难。戏台里喝采也不怎么好玩。《诗馀闲评》,好处没有,只是一味浅。与词本没交关的人或者倒不妨看看,大雅君子竟翻过勿视可也。说《梅溪词》去年之作,有两篇还是最近做的,原名《梅溪词易读》,自己写着玩的,本不想公开,因事出无奈,只好拿它来挡阵,所以体例作风与前作不相似,四首之中令慢各半,亦显违本书专说小令之旧例也。总之顾不得。但我对它们却有一点偏爱,希望读者们不要笑我不明,至少梅溪这几首词的确不坏哩。若不能“爱屋及乌”,又何妨“不看僧面看佛面”呢。与旧版《偶得》,或与他日出版的《说清真词》并读,则唐、五代、北宋、南宋词之所以为同异,即自然显露,特别容易看得出来;又旧本略有误说,今已改正。这且都作为一种广告的言词看罢。

    与圣陶兄久不相见,他始终勉励我,离群天末之思固不可托诸鳞鸿毫素耳。

    一九四七年四月一日识于北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