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抓住机遇不如创造机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机遇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的。所以人们演常说“愚蠢的人等待机遇,聪明的人创造机遇! ”只要你懂得如何创造机遇,你就随时可以抓住机遇,因为机遇喜欢善于创造的人,而你就是!

    一、机遇要靠自己去创造

    机遇就像你身边小河里的鱼,只有你积极主动去抓捕,才有抓住的可能性。

    你可曾想过幸福而活跃的人生是如何得来的吗?

    当亚历山大获得胜利以后,有人这样问他:“人是不是等待着一种机遇去进攻的呢?”

    他听了大怒说:“机遇是要人自己去创造的。”

    创造机遇,因此使亚历山大成就了他的事业。只有能创造机遇的人,他才能达到他所期望的,完成他的抱负。

    也许有人以为机遇是事业的钥匙,获得了钥匙,于是事业便得到成功。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不论做什么事,即使有了机遇,还是要用你的才能去努力,要用你的勤奋精神去苦干。你的才能是潜伏在你的体内,你必须自己把它们表现出来。

    法来特靠药房里几个药瓶,成了美国的大化学家。夏夷发明的缝纫机,贝尔发明的电话,都是只从简单的几件工具而成。

    事实上,与其把责任都推以“别人”和“运气”上,倒不如说这一切都是由自己错失良机造成的。

    即使事情的发展不合预期,那也只有一个原因,如果其他主观的条件不变的话,那就是你没有去创造本属于自己的良机。

    唯一能创造良机的,只有你自己。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由被动的寻找变成主动的创造,由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拥有。依赖别人及推卸责任是庸俗和无知的表现。什么都不去做,只想依靠别人,事情根本没有改变的希望。人生的一切变化,都是缘于自己的创造。

    成功对于任何人,不分彼此,均予以同一机遇。你能努力,向上进的路上跑,定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英国有个瞎子,因为能将他的才能尽力施展出来,不让机遇轻易失去便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音乐家、大慈善家、大数学家,得到许多人的敬佩。

    这是给我们的很好的榜样。你如要成功的话,那么无论在什么环境里,要把你所有的能力一齐显示出来,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定要准备充足的能力。

    如果你能这样的话,那么遇着困难,绝不畏缩,反以困难为另一条成功之路的起点,反以困难为另一种新努力的转向。虽然你也许不免历经愁闷、痛苦和灰心,但是你若下了最大的决心,一定会成为成功者。

    回想19世纪末,密西根底特律电灯公司以月薪11元雇佣了一名年轻的技工。他每天工作10小时,还常常花费半个晚上在屋后一间旧棚子里工作,想要设计出一种新引擎。

    他的父亲是个农夫,确信他的儿子正在浪费自己的时间,邻居们都说,这位年轻技工是个大笨牛。每个人都在取笑他,没有人认为他笨拙的修补能够造出什么东西来。

    除了他的太大,没有人相信他了。当白天的工作做完之后,他的大大就在小棚子里帮助他研究。冬天,天色很早就暗了,他太大提着煤油灯,使他能够工作。他太太的牙齿在寒冷中颤抖着,手冻成了紫色。但是她相信他的引擎有一天会设计成功,所以她先生称呼她“信徒”。

    在旧砖棚里艰苦工作3年之后,这个异想天开的稀奇的玩意儿终于成功了,1893年,在他30岁生日的前几天,他的邻居们都被一连串奇怪的声音吓了一大跳。他们跑到窗口,看到那个大怪人——亨利·福特——和他的太太,正乘坐着一辆没有马的马车,在路上摇晃着前进。那辆车子真的可以跑很远的路并且还可以转弯回来呢?

    一个新工业在那天晚上诞生了——一个将会对这个国家有很深影响的工业。如果亨利·福特是新工业之父,当然福特夫人这位“信徒”,就有权利被叫做新工业之母了。

    福特夫妇在旧棚中,以一种信任和信念支撑着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他的成功,不仅使自己有了机遇成为历史上的名人,也为国家经济的变革创造了机遇。

    二、创造机遇不会坐失良机

    如果你不小心错失了良机,千万不要后悔,属于自己的机会不止一个,请用行动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

    愚蠢的人等待机遇,聪明的人创造机遇!

    有个懒人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奇怪的东西,它周身发着五颜六色的光,七八条腿一齐运动,使它的行走十分快捷,

    “喂!你在做什么?”那怪物问。

    “我在这儿等待相遇。”懒人回答。

    “等待相遇?哈哈!相遇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相遇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嗨!你连相遇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相遇?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对你有益的事吧!”那怪物说着就要来拉他。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懒人不耐烦地撵那怪物。

    那怪物叹息着离去。

    这时,一位长髯老人来到懒汉面前问道,“你抓住它了吗?”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懒人问。

    “它就是机遇呀!”“天哪!我把它放走了。不,是我把它撵走了!”懒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机遇,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说,“你刚才已经把它放弃,让我告诉你关于机遇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了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天哪!那可咋办呀,我这一辈子不就失去相遇了吗?”懒人哭着说。

    “那也未必,”长髯老人说,“让我再告诉你另一个关于相遇的秘密吧,其实,属于你的机遇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懒人惊奇地问。

    “对。这一个失去了,下一个还可以出现。不过,这些机遇,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的。”

    “什么?机遇可以创造?”

    “对。刚才的一个机遇,就是我为你创造的一个,可惜你把它放跑了。”

    “太好了,那么,请您再为我创造一些机遇吧!”懒人说。

    “不。以后的机遇,只有靠你自己创造了。”

    “可惜,我不会创造机遇呀。”懒人为难地说。

    “那么,现在,我教你。首先,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放开大步朝前走,见到你能够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时,你就学会了创造机遇。”

    三、成功者善于创造机遇

    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次偶然的机遇,导致了伟大而深刻的发现,使科学家因此成名;一个突如其来的机遇,使有的人大展才华,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从而名垂青史;甚至一次意外的事变,竟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对他的发展起着转机作用……凡此种种,在实际生活中都是常有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头面人物士光敏夫就是如此,他从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到一家新成立的造船公司任工程师,负责为巴西建造两艘高速货轮。交货后,由于巴西引水员领航出了错,一艘货轮出港时撞在码头上,但货轮只有轻微损伤,次日仍正常启航。谁又能料到,竟是这一偶然的事故,使日本造船业声威大振,订货者纷至沓来,仅10年工夫,就打进了世界造船市场。据说,当时世界上10艘货轮中就有8艘是日本货,士光敏夫则被巴西请去创建造船业。很明显,士光敏夫后来能登上统领日本经济界的宝座,也和这次事故有很大关系。

    四、创造机遇能赢得成功

    把握机遇需要一定的表现力。《水浒传》中高俅的发迹是从一脚好球开始的;大太监李莲英因为会梳“瓣瓣头”而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很多人的发迹很偶然,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遇。

    人在不同的界面可以获得不同品味的机遇,如果能和上层社会交流,就可能会得到在上层发展的机遇,我们将这种策略称为“得高术”。

    我们曾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人们表现自己的机遇很多,但必须主动地表现。是金子要自己闪光,不应该等待别人去发现你。

    改变自己环境也是人生的表现方式,即常言所说:人挪活,树挪死。一般说来,改变环境是个人表现的比较主要的方法,因为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人们会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你,于是自己的长项可以得到长足的表现。30岁以前是人的主要表现阶段,体验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工作,并在不同界面表现自己,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计划。

    卫国商人吕不韦30岁左右时,他与号称邯郸三千佳丽之首的朱姬邂逅相遇,不久吕不韦就为她赎身,将她接到家里。

    商人吕不韦特别善于利用机遇成本,他甚至以降低道德成本为代价,以提高机遇的成功率。吕不韦的人生道路很值得我们研究。

    当时,秦国将秦昭王之孙——子楚(子楚是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到了赵国邯郸,吕不韦偶遇子楚,心想:“此奇货可居也!”吕不韦对子楚说:“假如有一物品,人皆弃而不顾,我欲将此物投下全部财产买去,再通过手段,抬高其价,必将获千倍几万倍的利润,殿下可知我的意思吗?也就是鄙人想以全部财产,将殿下买下。”落魄的子楚,欣然同意:“如果先生的计划实现,我愿与先生平分秦国。”于是,按照吕不韦周密的计划,他将自己的一一半财产给子楚,让其扩大声望,另一半资产去秦国为子楚活动。于是,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顺利地成为秦国的太子。接着吕不韦又把邯郸歌舞姬献于子楚,他对歌姬说:“商人把心爱的商品变成高价商品,这有什么奇怪,为了抬高你的身价,只有通过转嫁才能办到。”当时歌姬已经怀孕,吕不韦更加高兴,说歌姬成为太子妃后,又可以做秦国的国母,于是,在吕不韦的安排下歌姬顺利转嫁子楚,并在10个月之后,生下一子,自怀孕算起,已是12个月,由于孩子是正月出生,便取名“政”。他就是秦始皇——吕不韦的儿子。

    我们由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想到了吕不韦这个绝顶聪明的商人——他做了一笔空前绝后的大买卖!

    在现代商业领域也不乏其例。中国的茅台酒在国际上评奖时,由于包装平平,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眼看这次机遇就要失去了,一位中国商人突然灵机一动,佯装失手将一瓶茅台酒摔在地上,顿时酒香四溢,满堂震惊,于是,茅台酒就获得了国际金奖。此举就是对机遇的最好把握,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改变了茅台酒的命运。

    五、创造机遇能提升你的价值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小故事说,当幸运女神光临一家只有三个弟兄的茅舍时,老大去经商,发了财;老二去做官,当了大官,也发了财;老三去捕苍蝇,成了百发百中的捕蝇能手。半年过去后,当幸运女神离去时,只有老三仍然贫穷,仍然哀叹自己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照顾。

    这个寓言对自我发展中如何利用时机是很有启迪的,每个人常常面临着多种机遇,比如,在同样两小时内,去看书,看电影,干活,打扑克,吹牛……所有这些就是所谓机遇。可是在这些机遇中,它们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花几美元看一场电影,成本是否仅是美元?不是,因为还耗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又会给你带来多大价值呢?这就是机遇价值了。在纽约的候机厅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乘客想要换张提前一小时的机票,就到广播室说:“乘坐x x航班到洛杉矶的乘客,有谁愿意换一张一小时后的机票,请到售票处去换票,我将赠送给你一百美元。”但是却没有人肯耽误一个小时而换取这100美元。看来,在他们眼里,早一小时到达目的地比100美元更重要,会创造出比100美元更多的价值。

    在利用时机时,一定要想到机遇成本所带来的机遇价值,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从事更有意义的活动,获得人生的更大价值。

    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加州技术学院的亚里夫教授,经过8年奋战,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激光晶体管集成电路,但是,当时美国工业界没人识货,而日本一位在此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者却看准机遇,购买技术,说服日本政府在这方面投资,很快就转换成工业产品,并戏剧性地向美国出口。

    利用时机,用最小的机遇成本,换取最大的机遇价值的方法亦称价值分析法,它的核心之处即在于对要做的每一项工作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是什么工作?

    2.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3.它的“成本”(时间)是多少?

    4.它的“价值”是多少?

    5.有其它什么方法能实现这项工作吗?

    6.新方案的“成本”(时间)是多少?

    7.新方案能满足要求吗?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便可从中找出花费“成本”(时间)比较少,而机遇价值比较大的方案来。

    把管理学上的能级原理运用到时机理论中,是求出最佳机遇成本与最佳机遇价值的好方法。在现代管理中,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时间也是一种能。既有能量,就有大小。既有大小,就可以分级。正是能级构成了时间管理的“场”和“势”。凡最佳者则运动“场”大,运动“势”强,就能出现最佳的工作效率,发挥出最佳的时间效能。构成最佳机遇成本和最佳机遇价值的因素很多,它的科学组合,能使我们以最小的机遇成本,取得最大的机遇价值。寓言中的三儿子在幸运女神光临时,如果问一问自己几个问题,他就绝不会哀叹自己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照顾。

    六、创造机遇就能找到事业的突破口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人,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观念和能力.能否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创新的基本技法。

    有一次,电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观众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道,以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

    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一处金矿,于是人们一窝蜂地拥去开采。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绕道走,就是费点时间”,有人说。

    “干脆游过去。”

    但是,他却含笑不语,等人们议论声过后,他开口了:“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

    全场愕然。

    他却说:“那样的情况下,你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呀!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创新能力就是产生某个以前不存在的东西。这东西可以是一个产品,或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思想,它要求人们不断地向外开拓。创新不在求同,而在存异。创新能力不一定是开发出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新的东西,它更多的是开发出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是新的东西。

    创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它不仅需要清楚的目标、执着的精神,更要有承受人冷落的心理能力。法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自称为“热爱世界的冒险家”皮尔.卡丹先生说:“我已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骂我的人接着又做我所做的东西。”创新还必须勇于冒风险,不怕失败挫折,要有一种对成功的无比渴望、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对自己的无比自信。创新就像青蛙孵卵一样,孵化1000只,成熟的可能只有一两只。

    七、创造机遇不能墨守成规

    告诉他们,第一件该干的工作,并不是那种为了摆脱你的控制,或为了买一辆小轿车而干的工作,哈维指的是他们第一件真正的工作。他们会高兴挣了这么多钱,你必须告诉他们真相,那是因为雇主给他们的报酬过于优厚了。

    雇主之所以给他们过高的报酬,是因为他们对任何有商业价值的东西还一窍不通,必须接受训练,获取一定经验,然后,他们才会有一些真正的价值。他们会说:“无稽之谈,我够格领那份工资。为什么雇主会故意心甘情愿地从优付酬给我呢?”这很简单,因为雇主们推定,一旦你懂得了你在干什么,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接下去的20年里压低给你的报酬,当然,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任何公司只有使雇员多劳少得才能赚钱。

    他们可能还会问:“那么为什么大家还呆在公司里不走呢?”这是因为你如果能熬过20年,爬到头儿的位子上,协助管理,你又会得到优厚的报酬。

    那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模式。培训时报酬过优,工作时报酬过低。但是你容忍这点,因为你希望爬上高位,那时你就能看着别人干活,而自己可以又有几年获得优厚报酬,正是这种希望给了你动力。很明显,诀窍在于如何设法尽量减少低薪付酬的年头。解决的办法是,一旦你掌握了你的工作,你就该考虑调换工作或争取晋升。

    如果你正在为某人工作,当你熟悉了你的业务之后,你就在为那人赚钱,实际上你也可以在为自己“挣钱”。但如果你准备留任,你抵制低薪的真正武器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自己并不对每件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向自己挑战,一有机会就迫使自己学些新的东西。

    那样你就能击败这个制度,你的雇主就不能简单地利用你已学到的东西,因为你每次走进办公室,就会迫使他付钱让你学习新的、有商业价值的东西。如果你用这办法,而不是只用已知的东西坐等,很可能你会更快地爬上高位。

    你是否愿意让下面这样一位医生给你看病?他自从读完医学课程后再也没有继续深造过。很不幸,到处有这种人,但今天的医疗手段十之八九——像激光放射器,电子扫描析像机,心脏起搏器,化学疗法,麻醉剂——都是那位医生从医学院毕业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你必须不断变革,不断学习,这样你就不断地向自己挑战,一有机会就得在你节目单上加点新的曲子。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世界就会将你抛在一边,不管你是雇主还是雇员,这是确凿无疑的。

    八、创造机遇,才能使你成为强者

    强者引导潮流,智者顺应潮流,弱者被潮流卷走。强者之所以能引导潮流,是因为他善于发现和创造处于时代最前沿的机会。

    乔治·大卫·伍兹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1918年,伍兹因父亲去世,不得不中断学业。为了赡养母亲,他到纽约华尔街当了一名小职员。

    伍兹在一家名叫哈利斯·福比斯的股票经纪公司工作,工资最低,工作最繁重,但年仅17岁的他却很有志气,决心自学成才,在金融界闯出一条自己的路。他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还利用晚间,进入一家金融财政夜校学习金融知识。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他已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加上工作努力,老板开始器重他了。他被任命为公债推销员,由于成效显著,1925年又被提升为这家证券经纪行的副总经理。当时他只有24岁,成为美国金融史上最年轻的高级经管人员。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陷入大危机,华尔街的股票市场与其他地区的股市一样,萧条不堪,许多银行纷纷破产倒闭,不少金融巨头因不堪负债压力而跳楼自杀。但此时的伍兹却独有见解,认为这正是金融创业的大好时机。1934年,他与别人合作创立了一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叫第一波士顿公司。由于当时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处于衰退或破产状况,无心亦无力开展业务,而伍兹乘机而入,加上他经营有方,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有名的金融公司,伍兹也成为金融界的杰出人物。

    1962年,世界银行(属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行长布莱克因到龄退休,需要找一位有金融才能和业绩的人接替行长职务,经过世界银行董事会的物色和充分研究,选中了伍兹承担这个重要职务。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于到1982年去世。

    伍兹由一个小职员做到了世界银行行长的高位,与他事业心强分不开,但更与他善于驾驭局势,乘势进取有直接关系。

    驾驭局势是强者的本色。毛泽东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宋朝大将宗泽的“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体现的都是一种在乱局中举重若轻的高超本领。

    水无常形,灵动万变。世事就像水一样,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形势的变化既带来风险,也带来机遇。这对有志者来说,倒是好事:有变化才有发展,在一潭死水中,如何孕育生机?所谓“乱世出英雄”,如果懂得趋利避害之道,就能在变动中大展宏图。

    九、创造机遇,才能成就伟业

    苦难的环境可以造就出一个伟大的性格——坚忍不拔。对任何事情只有坚忍不拔地去做,日积月累获得丰富的知识,才能把握和创造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机会。从而抵达事业的颠峰。

    阿尔·史密斯的童年非常贫困。父亲去世后,靠父亲的朋友帮忙才得以安葬。他的母亲必须在一家制伞工厂一天工作10小时,再带些零工回来做,做到晚上11点钟。

    阿尔·史密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有一次他参加教会的戏剧表演,觉得表演非常有趣,于是就开始训练自己公众演说的能力。30岁时,他已当选为纽约州议员。不过对接受这样的重大责任,他其实还没有准备妥当,他还搞不清楚州议员应该做些什么。之后,他开始研读冗长复杂的法案,这些法案对他来说,就跟天书一样。他被选为森林委员会的一员,可是因为他从来不了解森林,所以他非常担心。他又被选入银行委员会,可是他连银行账户也没有,因此他十分茫然。如果不是耻于向母亲承认自己的挫折感,他可能早就辞职不干了。绝望中,他决定一天研读16小时,把自己无知的酸柠檬,压成知识的甜柠檬汁。因为这种努力,他由一位地方政治人物提升为全国性的政治人物,他的表现如此杰出,连《纽约时报》都尊称他是“纽约市最可敬爱的市民”。

    就在阿尔开始自我教育后的十年,他成为纽约州政府的活字典。他曾连任四届纽约州州长——当时还没有人拥有这样的纪录。1928年,阿尔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及哈佛大学在内的六所著名大学,都曾颁授荣誉学位给这位少年失学的人。

    哲学家尼采认为,优秀杰出的人“不仅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乐于进行这种挑战”,阿尔就是进行这种自我挑战的杰出人物。

    一些社会学家曾对许多身体有缺陷的成大事者者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些人的成大事者大部分是因为某种缺陷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威廉·詹姆士曾说:

    我们最大的弱点,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出乎意料的助力。

    没错,弥尔顿如果不是失去视力,可能写不出精彩的诗篇;贝多芬则可能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更动人的音乐作品;而海伦·凯勒的创作事业完全是受到了耳聋目盲的激发。

    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这么悲惨,逼得他几乎要自杀,他可能难以创作出不朽的《悲惨交响曲》;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都是因为本身命运悲惨,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动人小说。

    达尔文,这位改变人类科学观点的科学家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很显然,他坦承自己受到过弱点的刺激。

    十、做创造机会的高手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一句早为人们所稔熟的名言,其中所包含着的朴素真理再次为JR人才调查中心的分析报告所证实。

    我们发现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获得命运更多的青睐,他们之所以能在机会来临时牢牢地掌握命运,就是因为他们较之常人为此进行了更为漫长和充分的准备。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蓄积营养和能量,一旦听到春风的呼唤,他们就会破土而出,生长成挺拔俊秀的栋梁之材。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这样一些问题,即: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机会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为什么有些天资本来不好的人却能得到命运的垂青,而某些天资甚佳者却最终庸碌无为?为什么成功者总显得比别人幸运?等等。

    这些问题的回答可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机会只偏爱那些为了事业的成功做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兼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会是被人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的结合。主观方面条件的增强会影响到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好的机会更容易产生。同样,当一定的客观机会已经出现后,那些不断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进行努力的人则要较之常人更容易接近和抓住这些机会。

    许多名人就是创造机会的高手,他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奋斗,开始时他们是在追寻机会,而一旦当他们自身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机会便会自动登门拜访。而且,随着他们自身才能的不断提高,知名度的不断增加,其所面临的发展机会也会相应地有质和量的提高。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这些主观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良好机会。从这个角度上说,机会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是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如果机会可被每个人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么这种机会便显得没有多少价值了。事实上,机会往往是一种稀缺的、条件苛刻的社会资源,要得到它,必须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和成本,必须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长期艰苦的准备。

    这就是机会为什么更偏爱有准备的人的原因。

    我们还发现,虽然命运有时是不公正的,那些毫无准备的人却获得了某种机会,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人很少能有所建树。而在我们视力所及的当代名人的成功史上,无不记载着人们为迎接机会所作的种种准备。

    中国观众开始认识游本昌是从电视连续剧《济公》的播出开始的,从此他的名字连同“济公”这一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亿万观众的脑海中。

    然而,此时的游本昌已是52岁的人了,为了济公这个角色,他已不知不觉地准备了近40个年头,在他3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忍受了漫长的寂寞,终于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少年时的游本昌就精于模仿,热爱表演,济公和卓别林的形象曾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凭着他良好的表演天资,他被保送到亡海戏剧学院深造,并在大学毕业后极其幸运地被吸收进中央实验话剧院。然而,他未料到,跨人中国当时一流的剧院这一天,也是他不走运的开始,等待他的将是30年的默默无闻。

    在这30多年里,除了某些例外,他所扮演的几乎都是小角色、小人物,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一场悲剧。然而,他却从不气馁,只是通过默默地耕耘和锻炼,对每个角色进行精工细凿,力求演好每一场戏。

    他的信条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热爱心中的艺术,不是艺术中的自己”。正是靠着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他忍受住了被冷落的孤独,静静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虽然在这些平静的日子里,也有过不少的辉煌,如他曾在首都舞台上领衔主演了我国第一台哑剧,他的《流逝》和《淋浴》等作品还获过奖,也曾轰动一时;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游本昌还是默默无闻的。

    他与明星们一起到过几十个城市,每每演出时他总不过在节目中属于串场的角色。每到一处,“明星”们总被人包围着,他却被冷落一旁。

    对此,游本昌的回答是:“我不感到凄凉,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进行韧性的战斗!”

    机会虽然是偶然的,但是它要靠别人来发现和利用,这样机会才能给人带来价值。

    游本吕在这方面要有着较之常人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记者采访他时,他有过精彩的论述。

    记者问道:“不过,一项事业总要有人为它去做才能成功,有的人抓住机会出名了,而有的失败了,悲观了。这里涉及的问题就是机会,你是过来人,你对机会如何理解呢?”

    游本昌是这样回答的,他说:

    “是玫瑰总会开花。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工作时曾有一位艺术家结合自己30岁成才的经历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最大的问题就是机会’。他还谈到和他一样的一个人艺演员很有才华,却久久不得志。直到42岁拍完一部电影才崭露头角。我很喜欢鲁迅的著作,更赞赏鲁迅先生的韧性的战斗。我相信事在人为,如果说有运气和机会上的差别,我绝不能因时运不济而削弱志气。倘若削弱了志气,连原有的才气也完了,运气自然不会敲你的门。为什么我游本昌演济公?因为我演过话剧,演过哑剧,电视剧导演听了熟悉我的人介绍我有喜剧表演才能,我才幸运地饰演了济公:因此,我觉得如果有人遇到怀才不遇的问题时,请不要泯灭自己的志气、追求,相反,更要激发你的韧性、力量。凡事只能往前闯,否则没有出路。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有人七八次提名未中,也有一次获奖的幸运儿。我们要从未获奖的人身上学志气,不要从幸运儿身上学运气。卓别林80岁才去领奖,亨利·方达年近七旬才去领奖。历史证明,生活决不会辜负一个辛勤的耕耘者。我们不要等别人发光,等别人抛彩球,自己沾光;我们要自己发光,要高速运转,才能产生热。我运转的动力是什么?就是千方百计地追求上乘演技。”

    可以说,游本昌虽然遇到过很多的挫折,但是他从未丧失斗争的勇气,他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从未丧失对机会的渴望,因此,幸运最终会叩开他的房门。

    游本昌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机会到来时,只有早有准备的人才会跃身而起,抓住机会;而没有任何准备的人,只能眼看着机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

    宁静,是当今中国影视界最红的女演员之一,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然而,她的成名却是靠着她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成功主演的几部影片完成的。

    从《炮打双灯》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兰陵王》再到《红河谷》,四部国产精品的“四级跳”,把宁静推上了当红影星的宝座。

    可以说,这四部影片的拍摄对宁静来说就是4次机会,每一次机会都被宁静发挥得淋漓尽致,效果不凡,每一次机会都使她的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在抓住这些机会的过程中,除了宁静本身具有的表演天资外,还在于她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角色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角色的独特内涵。

    在拍戏的过程中,宁静总是特别地人戏,以致于常把现实中的“我”与角色中的“我”混为一体。

    她说,在拍《兰陵王》时情绪曾很不理智,由于受剧情的感染,她陷入到一种很疯狂、很热情、很忘我的状态,连笑声都和以往不一样。在拍英英(由宁静扮演)和母亲去迎接得胜而归的兰陵王一场戏中,她站在树上高兴地欢呼,又蹦又跳,竟忘了是站在树上,结果差一点一个跟头栽下来。

    在拍摄《炮打双灯》时,她同样进入到这种“忘我”境界。她说:“在那段日子里,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宁静,而喜欢叫我春枝(《炮打双灯》中的角色)。”她还讲到,有一次在拍摄春枝和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告别一场戏时,她的情绪低落到了谷底,时常陷在一种很压抑的情境中,难以自拔。

    正是宁静这股对角色、对事业的执著劲儿,使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每一次机会,使影片获得了极大成功的同时,也使她本人名声大振。

    但有时命运是常爱捉弄人的。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心爱的职业。

    当面临这种情况时,有人将之视为不幸,而有人却将之视为机会,他们能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也不是消沉沮丧、灰心丧气,而是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干一行,爱一行。把精力投入到所从事的新领域,从而开创出一番崭新的事业。

    我们发现“把不幸也当作是一种机会”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功者的一大秘诀。

    许多成功的人不仅是开拓机会、捕捉机会的能手,而且还有发掘高潜能、高效运用机会的能力。他们的成功启示我们,一定要提高机会的利用率,把机会发挥到最大值。

    有的人一生中曾有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但他们不懂得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结果丧失了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也有的人抓住了机会,但是并未理解到这一机会的全部内涵,因此他们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仍不免留下诸多的遗憾。的确,只有爱思考的人、爱拼搏的人,才能充分地获得机会,给人生点亮一盏明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