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机遇无处不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少捕捉。我们不是没有机遇,而是没有创造。我们不是失去机遇,而是失去信心。机会在哪里?机会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头脑里,在我们的身边,也在于我们勤奋地去创造。

    一、热忱之中有机遇

    拿破仑·希尔认为,拒绝或忽视运用自制力的人,实际上是把好机遇一个又一个地损失掉,而且,最糟糕的是,他们本身并不知道错过了这些好机遇。

    他讲了两个故事,以说明他的论断。

    有一天,希尔站在一家商店出售手套的柜台前,和受雇于这家商店的一名年轻人聊天。他告诉希尔,他在这家商店服务已经4年了,但由于这家商店的“短视”,他的服务并未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目前正在寻找其他工作,准备跳槽。在他们谈话中间,有位顾客走到他面前,要求看看一些帽子。这位年轻店员对这名顾客的请求不予理睬,一直继续和希尔谈话,虽然这名顾客已经显出不耐烦的神情,但他还是不理。最后,他把话说完了,这才转身向那名顾客说:“这儿不是帽子专柜。”那名顾客又问,帽子专柜在什么地方:这位年轻人回答说:“你去问那边的管理员好了,他会告诉你怎么找帽子专柜。”

    希尔认为,4年多来,这位年轻人一直拥有一个很好的机遇,但他却不知道。他本来可以和他所服务过的每个人结成朋友,而这些人可以使他成为这家店里最有价值的人,因为这些人都会成为他的老顾客,而不断回来向他购买。但是,对顾客的询问不予理睬,或是冷冷淡淡地随便回答一声,是抓不住任何顾客的。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妇人走进匹兹堡的一家百货公司,漫无目的地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样子。大多数的售货员只对她扫一眼,然后就自顾自地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商品,以避免这位老太太麻烦他们。其中一位年轻男店员看到了她,立刻主动地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位老太太对他说,她只是进来躲雨的,并不打算买任何东西。年轻店员说,他们同样欢迎她的到来。他主动地和她聊天,以显示他欢迎的诚意。当她离开时,年轻人还陪她到门口,替她把伞打开。这位老太太向年轻人要了张名片就走了。

    此后的一天,年轻人突然被公司老板召到办公室,老板向他出示了一封信,是位老太太写来的。这位老大大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英格兰,代表该公司接下装修一所豪华住宅的工作。

    这位老大大就是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

    在这封信中,卡耐基的母亲特别指定这名年轻人代表公司去接受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交易额十分庞大。

    这位年轻人得到了晋升的机遇,而他的机遇的取得与他的热心分不开的,其实是他自己创造了机遇。

    二、乐观的人善于发现机遇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回报你,如果你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你就会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幸福;而如果你以悲观的心态去对待你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迎接你的只会是失望。一个被认为是成功者的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尽管他遭遇到再大的失败、挫折,也不会轻易被击垮,而是马上就能重新爬起,保持乐观的态度继续前进。

    日本著名的王者之师丰臣秀吉少年时在一家油行做事,辛勤工作的态度博得主人的好感,因此,对他特别地照顾。某日深夜,油行突然遭到盗匪攻击,油行被烧毁,店主也被杀害了。对于主人的不幸遭遇,他当然感到悲愤,于是,就独坐在被烧毁的房门前默默地追悼,附近的人看到他的样子也非常地同情,所以就邀他到别家工作,他却挥手拒绝说:“这样也许对我比较好,从此以后,我就可从军入伍做一名武士了。”说完就跑开了。几天之后,他出现在织田信长的队伍中,几年之后,他成为织田军中最著名、最骁勇善战的武将,而再过了十几年,他取代了织田的地位,最终统一了整个日本。

    日本许多学者在研究秀吉的成功时,认为他所拥有的乐观的品质无疑是他成功的法宝。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本能寺之变发生后,秀吉立即发动有名的“中国大反扑”,两天时间就占据了居住的姬路城。在稍事休息后,秀吉马上商讨对光秀的讨伐作战计划,发出“明早出阵”的命令。这时,随军在营的祈祷僧对他说:“明天的出阵最好避免。”因为照卦上看,“城主一去不返”,那不代表着凶兆吗?这时,在一旁的将领们都默不作声,心想秀吉心里也一定有所打算。只见秀吉突然神情愉快地大声说道:“所谓‘一去不返’确实是对的,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打算重回此城。只要讨伐光秀之后,我就准备另外再择地筑城作为根据地。所以,此卦真正是上上大吉。”这么乐观开朗的想法,是他成为一位超级大赢家的最大本钱。

    一个人如果拥有乐观的品质,他就会发现甚至创造出机遇,相反,一个人如果悲观消极,机遇永远也不会降临到他的头上。千万不要怀疑这一点,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足以证明乐观者和悲观者在面对同一问题时采取了不同的心态,也便产生了不同的结局。

    有两位推销员到阿拉伯国家去推销拖鞋,第一个推销员到了这个国家一看,所有的人都不穿鞋子,于是他这么想,这里的人们都不穿鞋,我根本推销不出去,于是失望地回来了。第二个推销员同样到了这个国家,同样看到了不穿鞋子的一群国民,然而,他想:这个国家的人们都不穿鞋子,不就正好是自己大力推销的最好时机吗?于是,他马上在这个国家进行了大范围的宣传攻势,短短几个月之后,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人都穿上了由他推销出的鞋子。他因为业绩出众,在几个月之后,被委任为这个国家的总代理。第一个推销员抱的就是消极的态度,所以机遇也不会被他发现,他的结果当然只有失败;而第二个推销员却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所以他在常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大机遇,从而抓住了这个机遇,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假设你在原先的部门工作,有一天,领导突然找你谈话,要把你调到其他部门工作。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你抱何种心态,就会有不同的行为,也便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这时候你想的是:领导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在原来的部门工作了,调我走是不是因为我有什么问题,对新的部门我根本不了解,那里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一连串悲观的念头涌上心头,你对于自己的前途也失去了信心,于是你可能会想方设法要留在原来的部门。即使你最终没有如愿;到了新的单位以后,你便会变得懒惰,不愿工作,极易得罪别人……于是,你的前途也就会越来越不顺。

    相反,当你面对这种情况时,显得豁达一点,再想一想自己换一个新的部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或许到了新的部门以后,自己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说不定还是领导看重自己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于是,你信心百倍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那里,你便会变得积极而勤奋,于是,机遇便也接踵而至。

    所以,人有的时候是走运还是背运,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三、困境之中有机遇

    “下岗”使许多人陷入了困境。首先,失去了固定的工作与收入,没有了生活费的来源,甚至全家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其次,下岗职工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创伤,认为我下岗是因为我没本事,从而感觉无颜面对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第三,再就业非常困难。因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景气恢复较慢,而下岗人员在原单位所掌握的技术比较单一,也比较落后,两种因素决定下岗职工再就业非常困难。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生活无着落,没脸见人,前途渺茫。绝大部分下岗职工都把自己当作不幸者。

    问题很多,困难极大,但我们应该如何正视这些问题与困?,一味地怨天尤人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多数城镇劳动者都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单位”里,习惯了稳定平和的生活,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工作干得如何,工资照发,房子照分,治病实报实销,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

    这就如同笼中的鸟一样,有人管,有人喂,虽然吃得不好,有时候还吃不饱,但鸟总是饿不死。久而久之,它就把笼中的生活当成了正常的生活,处于自然状态的生活,产生一种安全感、优越感,从而丧失了进取心,产生了惰性,而把笼外的鸟在海阔天空中觅食当成一种不正常,非自然状态的生活,甚至还会鄙夷、耻笑那些在海阔天空中自由觅食的鸟儿。

    在我们聪明的人类看来,笼中鸟的思想显然是错误的,自由觅食的鸟虽然时时会有困难,时时会有危险,它也在海阔天空中锻炼了生存的能力,增强了觅食的本领,它的收获从总体上说比笼中鸟更丰富,它的生存能力比笼中鸟要强得多。

    “上岗”与“下岗”就好比是笼中鸟与笼外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上岗”,就是笼中鸟,人们在“单位”里,没有生存压力,没有努力工作的意识,生存能力低下,这实际上并不是人的正常生存状态。“下岗”的本质,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工作,自己为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道路负责,这才是人的正常生存状态。下岗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由不正常走向正常。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推进,还有大批国企职工下岗;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用人必将引进成熟的竞争机制,个人在就业上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到那时,被动下岗不再成为下岗的主流,可能有一大批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主动下岗,另谋上岗的机会。不断地下岗,不断地再上岗将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这种机制的成熟,也会给每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提供发挥才能的海阔天空的条件。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社会变动都给人带来一次大的发展机会。在社会变动时期,社会流动性增强,旧的秩序废弃了,新的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个时候,那些脑筋比较灵活,动作比较快的,就能在这个社会大变动时期抓隐藏的机会,取得成功。而目前的下岗现象,正是当代中国的一次社会大变动,这其中必然蕴藏着大机会。

    每一次大机会出现的初期,总是困难最多,风险最大的时期。

    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那次属于个体产的黄金时期,那些“主动下岗”的停薪留职或辞职人员,他们的一纸辞呈就把自己放到了市场,其豁达与勇气在当时是不被人理解的,名声是很差的,但是,他们却因此而抓住了机会,获得了成功。后来曾经被评为“中国商界十大风云人物”的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确认脚下是坚实的黄土地以后,撒腿就跑。”在那个时期,具备灵敏嗅觉的人很早就认清楚了“铁饭碗”的弊端,认清楚了机会对自己的重要性。像柳传志那样的千千万万聪明人因此走上了成功之道。

    将他们的幸运与现在我们的状态相比较,暂时的困境和“名声差”会不会预示着或许这次群体性下岗也是一次社会性成功机会呢?

    不断地下岗,然后不断地再就业,这是将来中国社会的正常现象。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将来都有可能下岗,早下岗者先行接受生存的考验,观念提前得以转变,后下岗者则不然,他们为了获得生存能力,实现观念的转变,可能比先下岗者要付出更多。从这一点来说,迟下不如早下。有人就此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远古时期,森林里着了大火,被迫跑出来的猴子先变成了人,而生活在没有着火的森林里的猴子,直到现在仍然还是猴子。”

    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是至少可以说明,“职工下岗”这场“大火”,从社会进步以及个人长远发展看来,虽然会有阵痛,但或许也是一次机会,至少不完全是坏事。困难并不一定是坏事,机会往往产生于此。

    四、自信之中有机遇

    生活中处处有机遇,虽然每个人都被机遇包围着,但是,只有当你去发掘它时,它才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缺乏自信,心灵就会被自杀、精神上的自我打倒,就像一根潮湿的火柴,永远也不会点燃成功的火焰。

    在日本的富士山脚下,有一座鼓气学校,学校的宗旨是把日本的企业领导者铸造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学校的课程极为特别,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13人,每天数次走上大街高呼:“我是最优秀的人,我能胜!我能胜!”上课也要由老师领读,学生们重复高喊:“我能干!我有能力!我年轻!我能胜!我能胜!我能胜!……”学校的校长说,这所学校的办学方针就是教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信力”,“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每个学生推向极限,然后战胜极限”。

    当然,自信不是自大,冒险不是冒失。

    1942年10月,“血胆”将军巴顿率领4万多名美军,在100多艘战舰护送下,计划于11月8日凌晨在法属摩洛哥登陆。行至11月4日,突然刮起大风,惊涛骇浪使有的小艇倾斜度达42度,直至11月6日天气仍无好转。美国政府急电,令其改由其他任何港口登陆,巴顿却回电说,不管天气如何,我都将按计划执行到底。哪知,到了7日午夜果然风息浪止。事后有人说,这全是巴顿拿生命作赌注的天大冒险。其实,巴顿并非拿生命作赌注,而是在出发前就与专家们一起详细研究了该海域的风浪变化,知道虽有大风,但还达不到翻船的程度,更不会对整个舰队造成危险,而且11月8日一定有个利于登陆的好天气。正是凭靠了这种科学的预测,他才敢于抓住这个“可怕”的机遇,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一举扭转了非洲战局。

    抓住机遇,既要敢于冒险,也要有自知之明,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可能。认识自己是认识机遇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活动和实践只能是一种逃避和消遣。应认真考察自身价值,到底在哪一领域中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实现,从而确定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许多人由于不了解自己的才能而导致终生平庸,或像盲人骑瞎马那样闯入“黑洞”、栽下“悬崖”。惟其如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大声疾呼:“人啊,认识你自己,才能有自信。”

    五、有心窍才有机遇

    在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机遇互相碰撞的时代,你要学会有心窍,想法要与众不同,这样你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曾宪梓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艰苦,家中经济困难,无钱支付学费,从中学到大学的学费全靠国家发给的助学金。196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5月去泰国,1968年又回到香港。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处境甚为艰难,曾给人当过保姆看孩子挣钱。空余时间他抓紧时间阅读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向一些内行人请教经营的基本常识和技巧,他还注意研究香港的工商业及市场情况。经长期的琢磨思考,有一天,他终于从市场的“缝隙”中找到了发展的机遇。香港服装业很发达,400多万香港人中,每个人一般有几套西装。香港比较流行的话,叫做“着西装,捡烟头”,捡烟头的人都穿西装,可见西装之普遍。可曾宪梓发现,在香港没有一家像样的高档次的领带工厂,于是,他决定开设领带厂。

    曾宪梓在决定办领带厂后,遇到了一系列想像不到的困难,因他善于发现,并利用一系列的大好机遇,才使他顺利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大展宏图。

    最初,曾宪梓从人们的价格承受能力考虑,准备生产大众化、低档次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领带的批发价低至58元一打,减除成本38元,心想还可以赚20元。可惜,现实却偏偏开他的玩笑,买主拼命压价,利润所剩无几,尽管这样还不容易销出,一度经营不顺。

    曾宪梓吸取了产品“受阻”的教训,决定尝试一下生产高档次领带。他用剩下的钱,到名牌商场买了4条受顾客欢迎的高级领带。买回后逐一“解剖”,研究它的制造过程。他根据样品,另外制作了4条领带,并将“复制品”与原装货一起交给行家鉴别,结果以假乱真,行家也无法识别。这样一来,进一步坚定了他生产高级领带的想法。

    他立即借了一笔钱,购买了一批高级布料,赶做了许多领带。岂料,领带商因怀疑产品质量而不从他这里进货,一度造成了产品的积压。

    曾宪梓想,别人不买我的货,主要是不认识这些货,如果将它放在高档次商店中的显著位置,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能会打开销路。他把自己缝制的4条领带寄存在当时位于旺角的瑞兴百货公司内,要求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供顾客选择。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领带受到广泛好评,随之而来的是销量的大增。

    为了寻找机遇,为了事业的成功,人们容易无所顾虑,勇往直前。这本来是好事,然而一旦走错路,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追求机遇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能盲目,要听别人的意见。

    在这里,我们还要说一说一个演员的故事。这个演员由于抛弃了盲目的心理,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方向,最终战胜机遇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这个演员,就是香港一代影后张曼玉。

    张曼玉的成功现在是尽人皆知。而过去,在她成长的道路上,她却曾经为她的盲目心理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刚进入演艺圈的时候,她还是个少女,那时,她只想在银幕上扮靓,只肯演妩媚动人的少女。演了几部电影之后,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观众不认可她的妩媚,不认可她演美貌少女时的表演。这个时候,圈里的人就劝她,以她的形象、她的演技,她应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如果不是总演少女,也许会取得成功。

    这建议本来是很好的建议,可那时,张曼玉很相信自己的演技,也相信自己的相貌,相信自己的青春。于是,她固执己见,继续演少女。

    这样又演了几部戏,结果,还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仿佛机遇女神抛弃了她。

    屡遭挫折之后,她终于改掉了她那盲目的毛病,决定改变戏路。

    于是,一个接一个全新的机遇就出现了。从《新龙门客栈》里的老板娘,到《宋庆龄》里的宋庆龄,从《一门喜事》里的新娘子,到《甜蜜蜜》里的打工妹,从《济公》里的放荡女,到《青蛇》里可爱的青蛇,她角色多变,演技出色。她终于成功了。

    这些角色的出演,给张曼玉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她连续四次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可以说,她获得了最辉煌的成功。

    所谓把不盲目的心理状态做进一步的发展,并用进演技之中,就是说,她把不盲目这一心理状态,发展为一种圆通的、灵活的心理状态,并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状态,表现出来的时候,便似有无穷活力,把演技迅速地提高到了一个新时水平线上,使她成为一个最具实力、也最成功的演员。

    六、有专才就有机遇

    大家都知道法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卢梭曾在华伦夫人家当音乐教师,当时,他已对音乐有很深的研究。

    1741年,他把长期钻研的完善的音乐简谱交给法兰西学士院,希望得到普遍推广,却被否定了。但卢梭并不因此灰心。次年,他又在法国科学院讲台上宣读了关于音乐谱法的论文。

    后来,乐谱又通过许多人的改进,方才被人们接受。但卢梭的功绩却是谁也不能磨灭的。

    另一位人物也很出名。他就是给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给“唐老鸭”配音的美国艺术家克拉伦斯·纳什。

    纳什本是在洛杉矶担任一家牛奶公司的牛奶推销员,他从小就爱鸟成嗜,从小练就了模仿鸟鸣和畜叫的本领。终于,在一次自荐时,被迪斯尼动画片制片厂经理沃尔特·迪斯尼看中其模仿鸭叫的声音。从此,纳什开始了他在动画片中的艺术生涯。

    50多年来,纳什为闻名世界的唐老鸭配音,在125部动画片中出现过,被称为“唐老鸭灵魂”的艺术家。

    可见,想学什么,可能被人认为是歪门邪道的东西,也会是一种资本。要不然,信陵君三千食客中也不会需要有“鸡鸣狗盗”之辈了。

    学习什么,知识、技能是重要的,但做人的道理,包括个人的性格、气质等非智力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一所正规的大学与一所不正规大学的区别,就在于对于人的培养。我们做人的道理,正直、诚实、善良这些美德都是不可少的。这些原本就拥有的美德仍需在大学里得以巩固和发展,

    我们一定要成为大海,有容纳百川的能力,而不要成为小水潭,自满自足。别人的优点,我们都可以借鉴。学习别人的勤恳,学习别人的谦虚,学习别人的冲动,学习别人的沉稳,甚至于学习别人风度翩翩的气质,幽默的言谈,让自己完善起来。

    小陈与小王是大学同学,同班又同寝室。小陈对于所有的学习都十分热情,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学习起来又轻松,效果又好。而小王恰恰相反。他把学习当作任务,每一天的学习都好似坐监牢一般,一提起学习就无精打彩无,唉声叹气。

    于是,结果也很明显。小陈成绩一直优秀,而且还能腾出时间来更加完善自己,机遇空间也就越大。小王则一直都是“副班长”,也没什么好的表现,机遇相对也就少。

    只有主动地去学习,才会把学习当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做起事自然毫无阻碍,甚至事半功倍了。

    此时,机遇也会青睐你。

    接下来就要在学习中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态。切莫要因一两次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千万不可因小小的失败而沉浸于无限悲伤之中。

    说得功利一些是为了学而学,其本身的特定意味十分鲜明,但换种眼光看问题,一切从实践出发,学习提高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到为实践服务上去的,这又何必羞言呢?

    战国时苏秦、张仪二人求学于隐士鬼谷子,鬼谷子问二人所欲求何,苏秦坦言:“欲求封官挂印之术。”后来他果然以所学之术身挂六国相印。

    可见,为特定目的而求学,反而能坚定求学者的意志,使之全身心地投入,最终达到常人也许难以想像的成功。换句话说,机遇被你抓着了。

    七、朋友多机遇也多

    认识的朋友愈多,机遇也就愈多。若要创造更多、更方便的机遇,就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网。

    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网,就要和与工作直接有关的人维持和谐的工作关系。例如和上司、同事、下属、客户保持良好关系,有利于工作的进行。处理好直接和工作有关的人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这种关系就能给你带来方便。

    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世界。想工作顺利,你需要取得别人的配合。和老板、同事、下属、客户等保持良好关系,别人就乐意和你合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你更容易得到帮助。没有人不会碰到困难,有些困难单靠自己解决不了,必须借助别人的力量,才可完满解决。和别人保持良好关系,在有需要请求别人帮你忙时,你不会感到不好意思,而别人也比较乐意帮助你。

    若是有成功的人士愿意帮你一把,你成功的机遇就会增加。怎样让有成功的人士愿意帮助你?各种原因颇多,而和他们维持和谐关系,是基本的条件。

    机遇是从朋友中产生的。曾经有一部挺火的电视剧,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可是,创作人员接受采访时实话实说,说剧本是几个朋友在一块侃大山侃出来的。

    搞创作的常找朋友聊天、侃大山可以产生灵感。下岗职工多找朋友聊聊不仅可以产生信心,还可以产生再谋出路的办法;领导者常找朋友聊聊可以发现失误。

    那些走运的人不仅会掌握时机,同时还广交朋友,积极为自己创造机遇,主动结交朋友;多和陌生人交谈,参加各种聚会,喜欢同人们打招呼,把自己作为一个“交流场”。这样,你的结交网越大,你发现某种机遇的可能性就会越多。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你的朋友,给他们真诚,给他们帮助。多一个朋友也就是多一份信心,多一条道路,多一份机遇。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在求索事业的艰辛历程中,你才不会显得孤独,才会不显得孤立无助。那些轻视友谊、自私自利的人都是很难获得朋友的,也很难获得机遇,因此,他们永远也不能获得成功。

    卡耐基对于朋友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他所遇到的知己,他深知朋友对于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常常以两个生动的例子来教育他的学生如何寻找机遇。

    一个是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例子。

    杰克·伦敦的童年与卡耐基一样,贫穷而不幸。14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抽空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都有,而大多数都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存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做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简直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经常与他在月光下的乱石堆里聊天,听着他讲故事,常常不禁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下层人士的喜爱。

    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同甘苦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和成功的机遇。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一生。

    再有一个例子便是关于维克多连锁店的故事。

    维克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一家食品店,这是一家古老的食品店,很早以前就存在而且已出名了。维克多希望它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发展得更加壮大。

    一天晚上,维克多在店里收拾,第二天他将和妻子一起去度假:他准备早早地关上店门,以便作好准备。突然,他看到店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面黄肌瘦、衣服褴褛、双眼深陷,典型的一个流浪汉。

    维克多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走了出去,对那个年轻人说道:“小伙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年轻人略带点腼腆地问道:“这里是维克多食品店吗?”他说话时带着浓重的墨西哥味。

    “是的。”

    年轻人更加腼腆了,低着头,小声地说道“我是从墨西哥来找工作的,可是整整两个月了,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父亲年轻时也来过美国,他告诉我他在你的店里买过东西,咯,就是这顶帽子。”

    维克多看见小伙子的头上果然戴着一顶十分破旧的帽子,那个被污渍弄得模模糊糊的“V”字形符号正是他店里的标记。

    “我现在没有钱回家了,也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餐了。我想……”年轻人继续说道。

    维克多知道了眼前站着的人只不过是多年前一个顾客的儿子。但是,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请进了店内,好好地让他饱餐了一顿,并且还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回国。

    不久,维克多便将此事淡忘了。过了十几年,维克多的食品店生意越来越兴旺,在美国开了许多家分店。他是决定向海外扩展。可是由于他在海外没有根基,要想从头发展也是很困难的。为此,维克多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一封从墨西哥寄来的一封陌生人的信,原来正是多年前他曾经帮过的那个流浪青年。

    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墨西哥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信中邀请维克多来墨西哥发展,与他共创事业。这对于维克多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有了那位年轻人的帮助,维克多很快在墨西哥建立他的连锁店,而且发展得异常迅速。

    在经济领域,朋友的帮助更是会带来较多的机遇。美国学者麦克梅考在《自我超越》一书中提出“交情有助于把握机遇”的见解。他说:“决定一笔生意的因素除了成本外还有许多其他考虑。这些因素——例如继续往来的机遇、善意、商誉、形象——大部分都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即使客观条件不完全相等,人往往宁可跟自己的朋友打交道。”商场如战场,战场上的孤军奋战、单枪匹马都不利于取胜。而朋友的帮助,会提供无法预料的机遇。

    八、诚实就是机遇

    “行商先做人”。这句话是说,做生意首先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处事令人称道者,生意尚未开张便已先成功了一半,左右逢源,“源”便是“机”,时时可“遇”。

    王成是武汉一家私营电风扇厂的普通工人.老板以那些代销风扇的商场拖欠了他们的货款为由,几个月都没有给员工发工资了。中秋节的时候,总算是领回了一部分工资,但工厂停产了,夏天过去了,谁还会买电风扇呢?王成下岗了。

    有一天,王成儿时的伙伴程文军到家里来看他,王成这才知道程文军高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在那里经过了几番周折后,开了酒楼发财了,赚了不少钱。因为好多年没有回家乡了,常常思念家乡和儿时的伙伴。这一次回武汉,特地来看王成。程文军说,这次回来他发现内地变化很大,因此想在武汉开一个分店,正好王成没有事做,又很熟悉这里的环境,于是带着程文军四处走走,查看一下行情。

    他们在繁华的地段看中了一个粮油店的门面,面积有200多平方米,一个月的房租是8000元,程文军打算把它装修成酒楼,搞个重庆火锅。程文军与王成协商,他投资出主意,王成管理操办。于是,程文军画了一张装修的设计图,规定了材料,留下了15万元的现金存折,让王成负责买设备搞装修,然后负责经营,自己就赶回深圳去了。

    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利润是对半分、王成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一下子做了火锅城的经理。

    程文军走后,王成就开始到处联系装修队,比较质量,讨价还价,几个装修队都想抓住这个业务、那天,王成一回到家里,妻子就很高兴地告诉他,有个装修队姓刘的经理下午来放了1万块钱,还留下了一张名片和一句话“多多关照”。

    王成说:“这个钱不能收。”而妻子却劝他说:“没关系,没有人会知道的,即使知道了也不是贪污公家的钱,不会犯法的。”王成还是坚持说:“人家程文军对我这么信任,我决不能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妻子说:“无商不奸,奸商奸商,不奸赚不了钱的。”

    王成还是拿上钱去找刘经理了,并很快敲定了一个报价比刘经理低3万多,施工质量也更好的装修队。装修完毕又忙着买厨房用具、桌子、凳子和汽炉火锅,每一次写发票的时候,人家都要问他:“发票上写多少?”“写实价。”他总是这么说。

    开张后,王成不仅要跑工商税务、招呼顾客,还要自己带工人去批发市场买菜,后来,王成选定了一个老实可靠的人专门采购,这才放心。开始几个月,火锅城的生意还不错,算起来王成每个月的分账也有5000多元。但从5月份开始,生意开始淡起来了,天气越来越热了,6月份就亏本了、程文军说:“看来即使是过了淡季,这个店的利润也不会大,如果有人愿意出个好价钱就转出去,以后有机会再搞一个店面。”

    王成想,反正程文军是不打算长期经营这个店了,既然要转就快点转,七、八月份肯定是亏本的,要么就现在转手,要么就等到明天初夏。

    正巧有人看上了这个店找王成谈,对方越是想要,王成越是不肯出手,价钱一次比一次出得高,从10万加到了20万,王成显得动心了。王成提出22万,低一分都不要谈了,结果对方很快就拿来了现金。

    王成算了一笔账,去掉装修和买设备的12万,转手费净赚10万。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正要给程文军打电话,老婆问:“你准备怎么说?”

    他回答:“告诉他22万转让了。”

    “傻瓜!你不能告诉他15万?反正又没有亏他的    他那么忙哪有时间回来调查。”

    经老婆这么一提,王成真有些动心了,吃掉7万,对他来说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数目啊!老婆说:“反正他有的是钱,也不在乎这一点。”

    王成想了一会,说:“人家这么相信我,我的良心过不去,再说,要是程文军打电话到火锅城向新老板一打听,不就知道了。”

    王成最后还是给程文军讲了实话,他实在是做不出欺骗朋友的事来,老婆气得一个星期都没有理他,他又四处去找门面。正不知道该做什么好,程文军忽然又打电话要他到深圳去帮忙,程文军说:“我打电话到火锅城了解了情况,你是我最可以信任的铁哥们,我虽然不在乎那一点小钱,但我很需要可靠的朋友和我一起发展,规模越大需要的人手越多。我在深圳又看中了一个大的店面,你来帮我照看管理现在的两个分店好吗?把老婆孩子也带来,我这里有的是事做。”

    诚实的品格为王成改变自己的人生提供了机遇。同样,在上海杨浦区的史小虎、蔡美英夫妇靠与人为善的真诚经营着一间小店“梅莺饭店”,饭店的名声飘扬过海到了异国他乡,史小虎、蔡美英夫妇也因之一步步从经营饭店走上涉外商贸之路,发了大财。

    1987年,经济大潮涌动大上海,史小虎和妻子蔡美英双双辞掉公职,开了一家熟食店,取名“梅莺饭店”。蔡美英有一手祖传的烧三黄鸡的绝活,上海人都喜欢来吃这道招牌菜,小店生意倒也红红火火。

    这年夏天,两位留着一撮小胡子,穿着深色牛仔裤,上套一件大翻领空心白衬衫的古巴船员走进小店,要喝冰冻啤酒。史小虎第一次遇着老外进店,忙迎上前去热情地安排他们就坐。

    结账时,他如实算了账,5瓶啤酒才6.40元。古巴船员脸上溢满了笑意,起身出了小店。第二天,这两位古巴船员又带了7位同胞来喝冰冻啤酒。一连8天,他们频频光顾小店,却让史小虎叫苦不迭。

    史小虎对这事儿既纳闷又头痛——原来古巴船员进店专喝啤酒不吃菜,坐在桌前叽里呱啦聊半天,“占着凳子不吃饭”,许多本想到小店就餐的顾客只好去了别的地方。

    光卖啤酒基本上没啥利润,饭店生意一落千丈,小两口急得团团转。见到妻子一脸的沮丧,憨厚朴实的史小虎平静地说:做生意也是在做人,这些古巴人大老远来到咱小店,怎么说都是贵客,咱中国人都讲个礼尚往来,怎么也不能拒别人于门外。

    这样又过了几天,一个晚上,一大群喝啤酒的古巴人里走出一位胖子,拍拍史小虎的肩膀,拉起他进了厨房,指指点点教他做海鲜烩饭、香脆蒜片虾,这些菜端上桌后,古巴人边大口喝啤酒,边竖起大拇指,对史小虎的手艺表示赞扬。看到一大帮老外把桌上的饭菜一口气吃了个精光,从未做过西洋菜的史小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原来他们是吃不惯中国菜呀!

    送走古巴船员后,史小虎又买来了西餐菜谱,两口子忙里忙外,学会了炸土豆条、什锦炒饭、炸猪排等地道古巴菜。这之后,古巴船员每天分成五批上岸到小店吃饭。由于来就餐的海员们大多带着为回国采购的大包小包东西,又无处堆放,史小虎索性把销路很好的“三黄鸡”熟食间拆改为行李间,虽然眼前的利润少了些,但小两口感觉值。直至两个月后轮船启锚离港。送别时,主客相互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相拥道别,流下了热泪。

    机遇在良好的人际关系铺垫下悄然来临。这一幕感人的场面成了上海人街谈巷议的话题,上海有个“古巴角”的消息不胫而走,古巴海员也相互转告,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批批古巴海员一到上海,就直奔梅莺饭店。一时间小店门庭若市,古巴船员为史小虎夫妇带来了滚滚利润。

    古巴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许多古巴居民都有欧洲人血统,生活习俗深受西班牙人影响,为了留住古巴船员,只有高中文化的史小虎夫妇开始买来大批西班牙书籍,一字一句地学习西班牙语,并着意研究古巴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有古巴人就餐,史小虎夫妇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操着半生不熟的西班牙语向他们讨教。渐渐地,史小虎夫妇学会了西班牙语,能够同古巴船员们随意交流、这让远道而来的古巴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古巴人具有典型的加勒比海民族的性格,他们热情、豪爽、奔放。为了丰富这些能歌善舞的古巴船员的文娱生活,史小虎夫妇为小店购置了音响设备,在轻松欢快的古巴民族音乐声中,小店显得宁静而富有异国情调,使古巴船员一进门就能感觉到强烈的乡士气息。好几条古巴船的海员们也一起给小店起古巴名,并且精心制作招牌,里里外外都挂上。这些西方式的幽默,让一直为生意忙碌的史小虎夫妇忍俊不禁。

    到这时,来梅莺小店都有着较昂贵的消费,但它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许多文化人,甚至日美英瑞芬俄等国的客人也慕名光顾。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源,使梅莺小店的生意常年兴隆。

    更让史小虎夫妇没有料到的是,古巴船员回到国内纷纷争向传媒讲述梅莺小店,《哈瓦那日报》予以追踪报道,使得梅莺小店在古巴国内名气大噪,妇孺皆知。一批原本驶往日本修理的船只,也纷纷转驶上海,古巴驻沪总领事更成了小店的常客,每次就完餐后,总不忘握着史小虎夫妇的手说:你们来领事馆玩,不用预约。

    一次,为了给古巴艺术家访华团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史小虎夫妇放弃了领事专门送来的演出票。艺术家们知道后非常感动,亲自送戏上门,在小店里为小两口举办了专场精彩歌舞晚会。一位歌唱家还即席创作一曲,讴歌中国朋友对古巴人民的深厚友情,这支歌现已风靡古巴,为世人传唱。受到这种礼遇,史小虎夫妇感动得热泪涟涟。

    梅莺小店的声望与生意如日中天,数以千计的各国外宾络绎不绝光临小店。史小虎夫妇植下的“友谊树”结出了善果,成了名副其实的民间大使。1992年秋天,在古巴方面的盛情邀请之下,夫妇二人登上了飞往古巴的班机,踏上了魂牵梦萦的古巴国土,置身景色旖旎的哈瓦那湾,徜徉在秀美的海滨大道上,到处都有热情的欢呼声。

    古巴之行为史小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时,由于苏联、东欧发生了雪崩式的巨变,古巴一夜之间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全部的石油、大部分食品、原材料和资金来源“卡了壳”,享有“糖罐子”美誉的古巴蔗糖失去了稳定的出口市场,食品供应成了头号难题,人民难以果腹,美国更是趁火打劫,施行变本加厉的经济封锁,古巴损失数百亿美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古巴人慨叹:“我们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古巴人民拿着大把的钞票买不到什么东四。看到这一切,从服装之都上海走出来的史小虎夫妇想起自己家乡那些堆在仓库里的服装,那些积压在货柜上的琳琅满日的化妆品等。他们萌生了开一家商务咨询公司的想法,把中国的商品介绍到古巴去,去发展中国民间企业与古巴经贸往来,既可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也可解古巴人生活的燃眉之急。

    在归国之前,史小虎夫妇找到古巴商务部和中国驻古巴大使馆,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力支持,古巴方面更是对史小虎夫妇这一善举深致谢意,表示将一路绿灯。

    1993年6月3日,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运筹,上海第一家私营中介机构“梅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成立那天,一大批古巴船员给公司送来了精美的花篮,并爽快地告诉吏小虎夫妇:如有货物运往占巴,古巴船只将首先为你们服务。

    市场销路有了,畅通的运输渠道有了,史小虎夫妇亲自拿着古巴方面开出的采购单向国内的轻工企业开出商品目录    这些正苦于无市场的国内轻工产品如同找到了“救星”,都急着为吏小虎夫妇供货。小两口非常同情古巴人民的遭遇,他们精心挑选每一家企业,对每一件商品都要货比三家,决不允许低质商品滥竿充数,并且在古巴报价的基础上尽量下压,把利润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史小虎夫妇诚实的经营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公司很快就在中古双方的经贸合作中大显身手。

    生意经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梅莺商务咨询公司又组建了实业部、咨询部、商务部,并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开设了办事处。一些与史小虎夫妇多年熟识的古巴船员有些已离船上岸回到国内,他们纷纷争着进入办事处当雇员,成了公司在古巴的“生意向导”,在其国内四处打听客户。如今,史小虎夫妇更有一个宏大的构想:最终搞起一家私营跨国公司。

    13平方米的梅莺小店就这样一步步跨越了太平洋,架起了一条绵延万里的商桥,在经商之中也把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给了饱受苦难的古巴人民。

    一位哲人说:诚实与爱心是最好的生意经。史小虎夫妇用爱心播下的种子,绽放了绚丽的花朵。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人置身商海,一边玩弄商业花招,却一边慨叹机遇总是离自己太遥远,看了这个故事,你能不汗颜吗?先做人后做生意,这应该是亘古不变的商海真谛。

    九、思维的灵光中有机遇

    李时珍是我国的著名医学家。

    李时珍少年时就阅读医籍,并跟随父亲诊病帮助抄写药方。23岁时,他放弃科举,专行学医,声誉卓著,后被楚王朱英俭聘用兼管“良医所”,又被单荐到北京任太医判。

    李时珍在行医中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本草专著。尤其是在楚王府任职时,他利用那里的丰富的藏书,阅读了大量医书,并搜集、记录、整理了有关医学资料,为日后编著《本草纲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李时珍边写书边考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万里,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历经27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巨著,成为明代著名的医学家。

    试想,如果没有在楚王府的机遇,李时珍能够读那么多书,能够写出一部这么好的《本草纲目》来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没有环境的帮助,李时珍是不会成为医学家,顶多也就是一个名医。环境的因素是十分关键的。

    一个炎热的夏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正在大连疗养。

    一天早晨散步时,他经过马检河桥,发现一座形态奇异的山峰,一道道山梁呈弧形旋至山顶。他立即登上山顶仔细观察,发现道道同脊和条条沟谷相间展布,环抱中心高地,就像美丽的莲花瓣围绕着莲蓬头一样。

    李四光就决心揭开这个奥秘,经过反复考察研究,终于弄清了这里的地貌是由于一次地壳旋转运动而造成的一种地质构造体系的新类型。这一次散步,便导致一种地质新理论的诞生。李四光把这一发现命名为“莲花状构造”。

    李四光发现的环境还是比较好,山美风景美,而且轻松闲雅。可阿加西斯就不一样,他建构自己地质学理论基础的环境可是很恶劣,而且险些丢了生命。

    阿加西斯是瑞典著名的地质学家。有一年,他与同行深入冰川考察地质,在冰川腹地发现了一个巨大深洞。

    阿加西斯不愿放弃考察冰洞的机遇,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深不见底的冰洞,在冰洞里观察到了许多在地面上难以见到的地质结构。当伙伴们把他吊上地面时,他已被冻得说不出话来了。然而,正是这次考察,为阿加西斯奠定了他的地质学理论的基础。

    机遇不只是存在于环境之中,还存在于一次次的偶然之中。正是这些偶然,创造出那些天才的灵感,让科学之花绽放。

    1934年,罗伯特·沃特森瓦特领导一批科学家对地球大气层进行无线电科学考察。

    有一天,沃特森瓦特在观察荧光屏上的图像时,被图像中出现的一连串亮点吸引住了。他没有轻易放过这奇特的现象,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终于发现这些亮点原来是被实验室附近一所高楼反射回来的电波信号。

    然而,沃特森瓦特并不因此而感到心满意足,他根据电波反射原理继续做实验,成功地发明了雷达,并使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实,在科学的偶然发现中,多是激发出灵感。这种天才的脑袋里一闪而过的奇妙灵光,便是创造出各种发明的机遇。

    古时候人们没有锯子,砍树、做家具,只有斧头,费时又费力。一天雨后,鲁班上山砍树,林深路滑,他用双手拽着小树杂草,艰难地往上爬。忽然,他脚底一滑,身体向后倾,这时手掌像被什么割破了,鲜血直流。鲁班仔细一看,原来是被草割的。那草边缘长着许多尖尖的细齿,锋利极了。这一下激发了鲁班的灵感。他也顾不上疼痛,仿着草叶的样子,用铁片制成了锯子,成为很适用的一种器具。

    鲁班被尊为“木匠之王”,他的大多数发明都是来自这样的灵感。锯子的发明只是其中一例。

    木匠的鼻祖是这样发明工具的,而现代建筑也有这样的例子。

    19世纪20年代,英国要在泰晤士河修一条地下隧道。这在当时属于首创。要知道,隧道建在松软多水的河底,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工程师布鲁内尔冥思苦想,无计可施。一天,他在外面散步,无意中看到了一只虫在硬壳的保护下慢慢钻进了大橡树干。

    这一发现使他顿生灵感,于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施工方案——“构质施工法”。即先用一个空心钢柱体打入地层,然后在“硬壳”的保护下施工,即可防止塌方,而且进度又快,结果成功地完成了工程。

    这些灵感都来自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认真观察,说不定也能找到自己的灵感。

    最关键是不要忽略一些小事,自然界的,甚至日常生活中的。

    大家都知道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而大家更熟悉的恐怕却是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吧。听诊器也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发现诞生的。

    1816年,法国兰尼克是一名普通医生,他的名声是后来才获得的。

    有一次,他的病房里住进一名肥胖异常的女病人。由于病人大肥胖,兰尼克无法用耳朵紧贴病人胸部进行听诊。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契机。

    一天,兰尼克正在公园里陪他的小儿子玩耍。看到几个小孩正在路边玩一个游戏。他们分别站在一个跷跷板的两端。然后,在跷跷板的一端敲击,而在跷跷板的另一端可以听见声音。兰尼克的孩子也拖着他玩这个游戏。当兰尼克听到孩子在另一头敲击的声音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兰尼克跑到医院,把一个纸封面的薄书本卷成圆筒状,进行听诊,发现比用耳朵直接听诊更加清晰。他继续努力和思考,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木质听诊器。

    可见,机遇的产生有时还要靠你用思维的灵光去开发你身处的环境。

    十、继续努力就有机遇

    机遇藏在市场的纵深处。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使当时尚名不见经传、遭人歧视的索尼彩电挤进美国市场,索尼公司的经营者曾煞费苦心。索尼公司海外部部长卯木肇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选择美国芝加哥最大的电器经销商——马希利尔公司作为主攻对象。第二天上班时,他兴冲冲地赶到该公司求见其经理,可回答是“经理不在”。

    卯木肇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访马希利尔公司,要求与经理会晤。到第四次,马希利尔公司经理终于同意接见。

    “我们不卖SONY(索尼)的产品!”马希利尔公司的经理劈面就是这样一句,“你们的产品降价拍卖,像瘪了气的足球,踢来踢去无人要。”

    卯木肇先生决定采取“韧”的方法,继续“缠”住这位经理,并在当地报刊上重新刊登广告,再造产品形象。

    哪知马希利尔公司经理又提出:“SONY的售后服务太差。”卯木肇没有争辩,回驻地后立即设置特约服务部,负责售后服务,并在报上公布特约服务部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保证随叫随到。

    但在又见面时,马希利尔公司经理再度提出:

    “SONY在本地形象不佳,知名度不够,不受消费者欢迎。”因而拒绝经销。虽然屡遭拒绝,但卯木肇认为这位经理挑剔的理由越来越少,是成交的先兆值得继续努力。

    卯木肇立即集合30多位职工,规定每人每天拔5次电话,向马希利尔公司购索尼彩电。接连不断的求购电话,搞得马希利尔公司的职员晕头转向,误将索尼彩电列入’“待交货名单”……马希利尔公司的经理为此大为恼火。

    卯木肇则不慌不忙,等经理火气消了一点时,大谈索尼彩电的优点,并指出:“我三番五次求见您,一方面是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考虑了贵公司的利益……索尼彩电一定会成为马希利尔公司的摇钱树!”

    经理动了心,勉强同意代销两台彩电试试。

    卯木肇立即选派两名年轻能干的推销员送两台彩电去。并要求他们:要留在柜台里,与店员并肩推销,休息时轮流请店员去咖啡馆喝咖啡,如果一周之内卖不出去,他们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当天下午4点钟,两台彩电已销出,马希利尔公司又订了两台。其后的一个月内竞卖出了700多台。

    有了“带头牛”开路,芝加哥地区的100多家电器商店纷纷要求经销索尼彩电。不到3年,索尼彩电在芝加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3帆。有了芝加哥这头“带头牛”,在美国其他城市的销售局面也打开了。

    至此,卯木肇先生凭着其坚忍不拔的“推销精神”,终于使得索尼彩电成为占领美国市场的“日本名牌”,为索尼公司赢得了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也为其出色的推销生涯写下了浓重而多彩的一章。

    事实上,客户拒绝推销,常常有各种原因。或是基于内在需求的本能反应;或是因当时正苦恼、困惑的其他问题的缘故,无暇或无心考虑你的推销;或是遭受了他人情绪的骚扰,将不良情绪转移到了你的头工。在这些情况下被拒绝,便不一定是你有问题,而很可能是对方有问题。当我们明了出现被拒绝并非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打起精神去帮助一个存在着问题、又急需我们去疏导的“受难者”呢?!

    即便我们明明白白,确凿无疑地被客户拒绝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世界是这么大,人群是这么多,“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十步之内,岂无芳草?在这件事上,你被拒绝了,但不表示别的事儿上你就会被拒绝,这个人拒绝了你,也不表示那个人同样会拒绝你,今天你被拒绝了,明天你未必还会被拒绝……。只要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必胜的信念,谁又能剥夺你成功的机遇呢?!

    十一、新时代有新机遇

    知识经济不只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它是一个实在的现实,知识因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

    必须认识到,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重要表现,知识产业已经是现代产业结构中的新兴产业。知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生长出大经济因子,这些因子又继续生长在经济生活领域中全方位交叉,而这个时代的大机遇往往就存在于这些交叉点上。从另一方面看,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也日益生长出大知识因子,不断地向文化知识生活领域全方位交叉拓展,这些交叉点也是机遇点。只要这种拓展在一直进行着,机遇也就一定不断地出现,只不过这种出现是一闪而过,它不会有长久的停留。能在这个时代抓住机遇的人,须是准备非常充分,并且具备敏锐迅捷的行动力的人才行。具体地说,当前的机遇应在知识产业中去寻找。而所谓知识产业化,具体表现为20世纪迅猛兴起的国际文化旅游浪潮。这是文化、知识物业、产业与商品贸易和旅游业的统一,是文化、知识旅游与工商业的三位一体,是知识物化、商业理念的最佳结合。

    当然,知识产业化还突出地表现为知识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等一系列知识产业群的兴起,形成了新产业群。在第一产业(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等)经济学,第二产业(工业、能源、材料、制造业)经济学,第三产业(服务、信息、消费、通讯业等)经济学之外,萌发新产业经济学,它以文化、知识、人才、信息、科技、创意构成自己的最基本的经济要素。

    抓住上述的特点,就像把握住时代大方向,也就明白自己身上缺少什么,需要什么,补充什么,以及如何着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机遇面临极大的挑战,谁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其滚滚而来的财富就不仅仅是百万千万,甚至一两亿的问题了,而是上百、上千亿!只有这个时代,财富的神话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为了真正说清楚这个时代的机遇,我们需要找出世界上最大富豪来阐述这个问题。

    根据1998年的统计,比尔·盖茨的个人资产总额已达千亿美元,相当于拥有1.2亿人口的盂加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相当于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的外汇总储备(1400亿美元)的二分之一以上。

    如果说人们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还不完全相信,或缺乏足够意识的话,比尔·盖茨应该是一声惊雷,大家必须浑身急得出汗,赶紧抓住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班车。

    我们认为,好的时代就是一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时代,它使人们能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旧的时代的利益格局下,一个人的命运可能是固定的、卑贱的,永远无法得到某些东西,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而新的时代,则会给你提供这种可能。

    因此,一个好的时代并不一定意味着太平盛世,相反,它往往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甚至是动荡的时代,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又尚未确定,这是最需要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勇气的时刻。无疑,这就是一场最大的机遇,仿佛为你提供了一张白纸,让你去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图画。所以,在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那些关键时刻,总是人才辈出的时刻。回顾当代名人的成长史,我们不能不深切地体会到:没有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所赐予的“良机”,就不会有他们的人生辉煌和事业成就。

    然而,面对同样的时代,只有那些能够敏捷、透彻地理解了这个时代并且愿意为之而付出劳动、承担风险的人才能够把握住机遇,才能够创造出机遇。

    十二、利用信息获得机遇

    信息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就是机遇!信息媒体是一个财源机遇,这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机遇了,谁抓住这个新机遇谁就成功。

    西方发达国家在达到高度工业化之后,就进入了新的技术革命时期。其特征之一,即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

    在新的技术革命中,由于信息社会化,电脑、自动控制以及生物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劳动技能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从事科学研究,从事发明创造,更需要智力和知识,掌握最新的信息。

    有人断言:在信息社会里,人类的社会生产将制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信息社会,整个社会将形成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将得到广泛交流和充分利用。全球通讯网络的建立,使人类进入了全球卫星通信时代,使世界通过信息的联系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地球缩小成为一个“村庄”。

    信息社会,由于大量的、日新月异的信息源源不断地向人类社会涌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无论你是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是在自然科学寻幽探密;无论你是在军事韬略研究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还是在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信息都将给你带来资本、带来机遇。

    信息与机遇的关系十分密切。信息可以看作是人们获得新的知识,改变旧的知识结构的有力工具。如果你对某个事物不了解、不清楚,而采取各种办法和手段去了解,对它的认识从不清楚到清楚,那么,你就是获得了关于那个事物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也获得了机遇。信息和机遇一样,都是客观世界的产物。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为机遇的获得提供条件,而机遇的获得必须依赖信息。

    在技术革命的时代,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你学会获取信息并能够准确地判断信息、运用信息,那么,机遇女神就会常在你的身旁驻足。

    你要学会广泛获取信息。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你要根据自己从事的职业、研究的对象,取得有效的、适用的信息,取得与本职工作、本项研究课题有关的主要数据。如果你是个企业家,要懂得:计划是企业行动的基础,如果计划是低劣的,不正确的,那么,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将是盲目的。因此,一个企业在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前,必须及时、广泛地取得信息。

    你要学会迅速捕获信息。信息的生命力在于流动,其价值同流动的速度成正比。流动速度越快,信息的价值就越高。

    1984年,中国政府准备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并决定为中国运动员生产一种专门饮料。这一信息被分管一个亏损啤酒厂,叫李经伟的人获悉后,他立即行动,四处奔走找人,经过反复配方试验,终于成功地配制出一种特佳饮料;这种名为“健力宝”的饮料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个啤酒厂后来发展成为健力宝集团,其系列产品风靡全国,走向世界。李经伟的成功,得益于迅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当时,国内生产饮料的厂家林立。然而,为出国参赛的运动员生产专门饮料的信息被李经伟最先获取,为他捷足先登赢得了时间。获得信息要迅速,这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

    你要学会判断信息。信息的价值往往需要准确的判断。因此,你还要学会分析、选择和判断信息。否则,会劳而无功、贻误战机,造成损失。

    王安的兴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0年代末,王安从一份调查报告中得到这样的信息:一般工厂平均每个工人都有价值上万美元的机器和工具帮助其提高效率,而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有一台几百元的打字机。王安由此分析,认为计算机进入办公室前景看好。他很快决定开发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1975年,王安公司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具有编辑、检索功能的文字处理机,计算机办公领域的革命遂告开始。

    就在同一时期1BM公司开始开拓另一个计算机应用市场,而且是一个比办公室更大的市场——家庭。该公司研制的个人电脑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功能齐全,迅速占领了广大市场。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王安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信息,用户普遍关注计算机系统的兼容问题。他继续采取封闭式技术路线来发展文字处理系统,结果产品由销到滞,逐渐失去了用户。1992年8月18日,曾是电脑骄子的王安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看来,对先机的分析判断十分重要。经济商场如同战场。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管理的决策部门,则作出的决策是“事后诸葛亮”,就没有作用;如果信息判断不正确,就可能使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决策,这种决策必然对实践起破坏作用。

    作为宏观管理机构,需要准确运用信息作出决策;对于个人来说,同样如此。

    1985年,只身到美国留学的周励,踏入异乡时身边只有40美元,举目无亲。她曾在美国人家里做保姆,在中国餐馆里端过盘子。在短短不到4年时间里,她已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营上千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她的成功,也是得益于信息效应。一次偶然的机遇,她在美国的一个商店里发现一种新的商品——韩国产的木珠门帘。这种门帘,在美国要30美元一条,而在中国,在周励的记忆中,原料几乎不需要多少钱!她决定做木珠门帘生意,当即到商店记下了门帘的尺寸、款式,并通过传真同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联系,向美国D.C进口公司卖出了50个货柜的款式全新、质量优美的木珠门帘。短短几年,韩国的木珠门帘几乎不见踪影。

    信息是财富,信息也是机遇,信息让周励一举获得成功。信息改变周励的命运,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十三、丰富的人生经历拥有机遇

    独特的经历,丰富的见识,给许多名人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这种生活基础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支持着他们事业上的奋斗。再加上他们的悟性、努力和其他条件的配合,终于成为众人瞩目的成功人士。

    毕淑敏,是在近些年来文坛上颇受好评的一位女作家,其细腻优美的文笔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她的中、短篇小说曾多次获奖,并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品位。

    回顾毕淑敏的成长历程,除了她良好的文学功底外,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成功要素便是,她有着独特而感人的生活经历。

    在毕淑敏就读于北京外语学校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由于学校的课程都停了,她便有了时间来阅读中外名著。为了给宿舍的同伴们讲这些故事,她每本书都看得格外认真,接着又用自己的语言娓娓道出。几十年后,毕淑敏的一位朋友对她说,你在那个夏夜所讲的《笑面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笑面人》,我从来没有听过比这再好的故事了。这为毕淑敏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丰厚的文学功底。

    然而,说来也许有人不信,直到毕淑敏35周岁时,她才发表了处女作,并萌发了进一步创作的冲动,开始了艰难的文学路。她对自己说:“你既然来到了这里,你就要让世人知道这里。”她要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经历,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毕淑敏的经历是很独特的。

    首先,她是一名医生。在她的人生的前半段,与文学是无关的。每天她面对的不是书籍和稿纸,而是病人与伤口。

    其次,她是一名军人,她所经历和面对的是艰苦的军旅生活,是牺牲和奉献,是意志与奋斗。

    最后,她是在青藏高原上的阿里当一名军医。青藏高原,这是一块荒凉而神奇的土地,冰山和风暴、牦牛和湖泊,都使它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又是最为艰苦、最为危险的地方,随时都可能面对死亡,随时都会目睹死亡。那么,我们的战士在这里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有哪些幸福、哪些痛苦?……这些都是为世人所不知的,所渴望了解的。

    而毕淑敏经历过这一切、知道这一切。

    雪山高原上的独特经历,成为毕淑敏创作的最初素材,在她的作品里,既有对高原自然环境的瑰丽多彩又令人惊心动魄的描绘,又有对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尊严、情谊与高贵的赞美,令人不忍释卷。她在港台获奖的小说《翻浆》就是以她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段乘车经历为主要背景的。

    于是,转业回到北京的毕淑敏,在工作之余拿起了手中的笔,开始了她弃医从文的人生追求,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她成功了。

    正如毕淑敏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所坦陈的那样:

    “我想用我的笔,告诉世人一些风景和故事。”

    “记忆在蛰伏了多少年后苏醒,将高原的生命与鲜血铺陈于我面前。”

    “我在高耸的雪山上开始了我为医的生涯,雪山也将它的身影,倾泻于我的笔端。”

    她说:“我与雪山有缘。”

    所以,请珍视你的经历吧。

    如果你还年轻,那就不妨去试着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自己的财富,终有一天,它会给你带来人生的辉煌!

    一个人要取得机遇,丰富的知识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纵然有人天生意质,如果不注意后天学习,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终究成不了气候,最后不免于落个王安石《伤仲永》文中那个神童的平庸结局。

    如果你也想获得成功,那就请你也牢记“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把它贴在你的案头,日日勉励,身体力行。终有一天机遇会像一道彩虹出现在雨后的天空。

    十四、机会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中

    时代所给予我们的机遇绝不是一种虚幻的、难以把握的东西,它们往往通过我们周围的一些具体的事和人体现出来。

    我们发现,在名人的成功历程中,总有一些至关重要的人物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他们把握历史性机遇的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他们最终成名的要素之一。

    这其中的道理是不难理解的。一个人想要取得某种成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客观方面却往往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接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就像一颗优良的种子不拒绝一块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势必会加速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和著名篮球运动员郑海霞的成功经历就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单田芳是一位深受广大听众喜欢的评书艺术家。调查统计表明,他在海内外的听众已达6亿之众,这确实令人惊叹。

    然而,单田芳走上评书事业的道路却是与他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分不开的。如果分析得更深入一些,则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

    单田芳出生在一个评书世家。在旧社会,这是一个卑贱的职业。为此,单田芳的父母痛下决心,决定改换门庭,以读书续世。

    1953年,单田芳顺利地考入了大学。然而,这一年,他却患上了严重的痔疮,先后动了三次手术,耽误了许多功课,怎么办?单田芳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懊恼之中。

    然而,这一年已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四个年头,新中国的诞生也产生了人的观念和地位的巨大转变。曲艺演员在当时不仅收入丰厚,而且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单田芳的母亲王香桂就曾相继受到周恩来等高层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于是,单田芳的父母重又萌动了栽培他学艺的念头,并动员了评书界的几位前辈,。每日以理晓之,以情动之。

    虽然单田芳当时并未料到他会有如此辉煌的未来,但鉴于形势,他还是明智地听从了劝告,改弦易辙,并于1954年正式拜著名评书艺人李庆海为师,走上了从艺之路。不久,便声名远扬。

    文革开始后,率真耿直的单田芳因说真话而受到批斗。造反派的毒打打碎了他的满嘴牙齿,窝火带憋气毁坏了他的嗓音。以至到文革结束时,单田芳已不得不面临再次改行的问题。

    然而,命运又给了他一次绝处逢生的机遇。70年代初,著名女评书演员刘兰芳的一炮走红,使得鞍山曲艺团的领导不禁想到了单田芳。在他们的帮助下,单田芳很快被送进医院,经过手术终于又发出了现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沙哑的声音。

    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46岁的单田芳终于又站起来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硕果累累,成为一代名家。

    而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郑海霞,她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她一生中所遇到的三个“慧眼识珠”的伯乐:第一位伯乐,便是郑海霞的哥哥,他写信给河南省体委,从而引起了上级对郑海霞的重视;第二个伯乐,则是商丘体校的方炳银教练,他初步培养了郑海霞的运动素质;第三个伯乐,就是武汉部队文化训练处的王新华教练,他把郑海霞带入了篮球运动的殿堂。

    郑海霞的表现的确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因为她懂得把握机遇。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教练,您说我该怎么做?”然后,她便用行动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把握机遇,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是郑海霞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女变成一名世界级篮球明星的奥秘之一。

    世界上有许多事是急不得也怕不得的,它需要耐心地等祷,耐心地准备。许多名人的一举成功正得益于此。他们往往可以蛰伏很久而一旦机遇来临,则又会毫不犹豫地将之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正是古人之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好高骛远的人,就是想飞的人,就是想一鸣惊人的人,就是对机遇不依不饶地去争取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加上好的时代环境,才会获得机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