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苦水吐多了,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抱怨就像肚中的苦水,会越吐越多。你每重复一次,内心就会痛苦一次。久而久之,你的内心就会变得抑郁起来,痛苦也就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若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将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被领导批评了、工作压力大、工资低、物价又上涨了……只要生活在这世上,总有抱怨不完的事。因此,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如意的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殊不知,抱怨就是肚中的苦水,它就像一片阴云一样,会越吐越多、越吐越苦,对于解决问题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甚至还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的产生,这些负面情绪会渐渐地湮灭我们内心仅剩的一点点快乐与活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绪传染”或者“传染性焦虑”的现象。
生活中,当我们心情不好时会找别人吐苦水,想博得别人的同情,但是凡事都必须有个限度,反复重复自己的不幸,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个生活的“怨妇”,最终得到的只可能是看客心理的满足,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别人对你的厌烦,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你感到越来越苦,直至无法承受。
晓兰是个白领丽人,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爱抱怨。她总是有很多的牢骚,不是抱怨这个,就是抱怨那个,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欠她的一样。她当着张三的面说李四不好,说李四如何对不起她。而当着李四的面又说张三不好,说张三办事如何不对。
一次,她又和朋友抱怨上了:“你可不知道,我们公司的老板可小气了,用人特别狠,他想用最少的钱让我们干最多的活,每天把我给累的,我都不想干了;还有我们公司的副总,一天到晚地训斥我们,还经常让我们加班,也不给加班费,你说这活还怎么干?最近公司的情况不太好,估计都快撑不下去了,你要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帮我留意一下。”
一开始,面对晓兰不停的抱怨,朋友们还好言相劝,或者开导一番。但渐渐地,每次一见到晓兰,他们就像老鼠遇见猫一样,拱背竖发、全身戒备,心里祈祷晓兰千万不要和自己说话。
每个人都想从别人的身上获得积极向上的东西,没有人愿意成为别人的苦水瓶子。无穷无尽地抱怨,会给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就好像总是让人生活在阴雨连绵之中,见不到一丝的阳光,没有人喜欢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中,所以人们见到总是抱怨的人自然会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在很多情况下,你若想抱怨,生活中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若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你不应该一味地去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这样才能祛除内心的不满,这也是你改变目前一切不如意的唯一办法。
青青因为刚刚大学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就暂且在一家保健品网络销售公司做推广员。到公司上班没多久,青青就发现公司中的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很不认真,他们不是抱怨工作任务大,就是抱怨待遇太低,有的还抱怨没前途……
的确,这是一份让人很头痛、很难做的工作,青青的工作开展起来也很困难。第一个月她拿到的只是最基本的底薪,虽然工资低、职位低,但她知道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再难也要上。
怎样做才能让人们愿意接受公司的产品呢?经过一番思考后,她细心地在网上做了市场调查,并确定了工作路线,接着她一头扎进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工作。为此,青青还在网上举办了一个健康知识咨询,免费为那些有困惑的人提供疾病方面的咨询。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对青青公司的产品产生了兴趣,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得顺利多了,业绩突飞猛进,很快便受到经理的重用。时间一长,青青则成了公司里的“顶梁柱”,而其他同事还在抱怨,还在原地踏步。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阳光,也有阴霾;有平坦,也有坎坷;有畅通,也有荆棘。为此,不要为自己所遭遇的逆境而失意,豁达乐观一点儿,放弃毫无意义的抱怨。只有心如止水、平静安神,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才能从容淡定地走好人生之路。
要记住,当你无休止地抱怨现状不好的时候,现状绝不会为此而自行改变,只会在你前进的路上设下种种障碍,使你永远不可能达到成功。唯有切实地行动起来才能改变现状,这也是你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2 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卡耐基说:“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到家里。当你想指责或纠正对方时,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会反过来攻击你。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且人犯了错误以后都很难及时醒悟,甚至会不愿意承认。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宽容对方,不要对其大加指责,否则,不仅会将对方拖入不快之中,而且还会使自己心生痛苦。
小梅和张可是一对夫妻,张可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所以小梅就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她对丈夫很是体贴,但是,张可则对妻子十分不满,看不到妻子的“作为”,总是会用指责的语气怪妻子整天闲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有一天,张可照例忙到很晚才回家,回家后看到房间里乱七八糟,好像遭遇了“土匪”。正在张可紧张难耐的时候,他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妻子,于是便问道:“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
小梅很不情愿地看了一眼丈夫,说:“什么也没有发生,平日我收拾家,你责怪我什么也没做。今天我确实什么也没有做,你可以看看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别人指责,当别人指责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会本能地产生不快。这也就告诉我们,指责别人不仅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
有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班级中,那些不断被鼓励和表扬的学生,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而那些经常被老师指责或批评的学生则往往会因为失去信心而使成绩越来越差,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一味地指责或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使结果越来越糟糕。所以,在面对他人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指责别人,相反,应该学会体谅别人的心情,然后积极地鼓励对方,让对方从鼓励中获得自信或力量,最终,你收到的结果一定会比你去指责或批评别人要好得多。
钱梅是一家出版社的职员,各个方面都好,就是脾气有些大,总爱指责他人的不是。为此,她经常与同事发生矛盾,弄得人际关系非常紧张。
工作时,钱梅总是看谁都不顺眼,见谁都不想搭理,总是觉得同事做事太幼稚、太庸俗,似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大堆她不能容忍的毛病:别人穿的衣服她看不顺眼,总是给对方挑出来一大堆的毛病;同事吃饭的时候她总嫌对方嚼咀声太大;同事说话声音稍大一些,她就说对方没教养,等等。总之,钱梅总是觉得与这些同事们在一起工作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钱梅从不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对于自己是否要继续待在这里却拿不定主意。因为自大学毕业后的8年时间里,她曾经换了3份工作,而且每份工作都是因为忍受不了同事的“坏习惯”而离职的。
最终,钱梅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频繁地换工作对自身的发展很不利。为此,她苦恼极了。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但我们要谨记,只要对方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我们就要拿出应有的品德去包容他的缺点,抑或帮助他改正缺点。与其一味地去寻找对方的缺点、指责对方,还不如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对方、寻找对方的优点,到那个时候,你苦恼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的修养不够。”这也就告诉我们,在指责别人之前,应该先自省吾身、认清自己。同时,我们还应该时常抱着一颗平常心,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大加指责。
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指责别人的权利,也没有谁可以随便让你大加指责。所以,在面对一些尴尬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以最为委婉的方法去和别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获得对方的友爱,我们也才能获得快乐,否则就可能会激怒对方,使彼此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最终只会让自己的心中被仇恨填满。
3 戴着“有色眼镜”,世界失去其原味
当你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会因此变得不再纯净。你只有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才能清楚地看清眼前的世界,才能够体味到更多的真情和快乐。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纯洁无瑕的。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说这是山,你就知道那是山;人家告诉你它是水,你也就认识了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世事的增多,我们才发现自己的心已不那么纯净,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疑虑、不平和戒心。那山不再是真实的山,水亦不是单纯的水,一切都承载了个人的意志,于是,不再轻信他人、轻信周围的世界,从而将自己置于痛苦中。
苏珊是个性格怪异的女人,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一睁开眼睛便会指责别人的缺点。
有一次,她的一位好朋友去她家里做客,苏珊很礼貌地给朋友倒了一杯水,但杯子上有些污垢,让人无法入口。更可怕的是,她刚刚倒完水就坐在沙发上开始“工作”:她指着窗外说:“你看那个女人真没有用,连个衣服都洗不干净,上面还有那么多脏东西,谁要是娶了这样的老婆不就倒大霉了吗?”
朋友顺着她的手看去,于是就对苏珊说:“你看仔细了吗?我怎么觉得不是别人没有洗干净衣服,而是你家的窗子没有擦干净。”听了朋友的话,苏珊顿时不知所措,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过失。
在苏珊的眼中,美的事物并不是单纯地美,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苏珊这样的凭空想象,无疑给自己增添了太多的烦恼,这又何必呢?实际上,我们时常感到不快乐,就是因为缺乏欣赏事物原本真实面目的能力,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总是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从而忽视了我们原本可以享受到的安宁。而正是因为我们有着如此行为,才让我们失去了原本的快乐。
有个农夫靠种植蔬菜赚钱,有一次,隔壁村的人要他送一车蔬菜过去,于是农夫就划着小船出发了。那一天,骄阳似火,农夫汗流浃背,这让他内心多了一些烦闷。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即便心中憋闷,他也不敢有过多的抱怨。
正当小船沿河而下的时候,农夫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艘船,那艘船正朝着自己的方向驶过来。眼看那艘船就要与自己的船“亲密”接触了,农夫不禁大喊道:“让开,让开,你往哪边走,你这个混蛋,船要撞上了。”但是,任凭农夫怎样卖力喊,那艘船就是没有避开的意思,见到这样的情形,农夫才有意识地想将自己的船划走,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那只船狠狠地撞在了农夫的船上,满船的蔬菜全部落入水中。
这时候,农夫彻底发怒了,他憋了一天的气这一刻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你这个混蛋,你到底会不会划船啊?这么宽的河你不走,偏偏撞上我的船,你给我下来!”说着农夫伸头去看了一下那艘船,想和船夫较量一番,可是他还没有较量就傻眼了,原来那是一条空船。空船怎么会听得到农夫说话呢?看着一河的蔬菜,农夫深深懊悔,自己当时没有避开它,让出河道。
农夫之所以会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就是因为他一味地希望别人改变航道,而自己原地不动。殊不知,那条船上是无人的。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希望别人做出改变来迎合自己的口味,有时候还盲目地责怪别人的不是。就像农夫一样,船都撞了,还感觉是“别人”的错误。
农夫之所以无法从自身出发去避免这样的灾难,是因为他的眼睛始终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到的只是被眼镜折射的“真相”。这样的“真相”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最终给自己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
因此,要想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快乐和幸福,我们要主动摘下眼前的有色眼镜,擦亮自己的双眼,不止去看别人的缺点,也要看别人的优点,同时还要看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别人、看清自己,也看清这个世界。
所以,为了让自己变得快乐一些,让自己对生活少些抱怨和计较,就请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这样,你才会让你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而这个时候,你就会专心致志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会与旁人有任何计较。正所谓: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耗尽精力去处世;事也本是事,无须追求尽善尽美,这便是真正地做人与处世了。
生活有其原本的面貌,面对一切世事,我们只有摘下有色眼镜,才能将一切看淡、看平常,烦恼就不会存在了,因为很多事情都是生活的必然。
如果你还会为生活中的小事而抱怨不已,如果你还在因为无法容忍他人的错误而烦恼不已,那么,你现在就应该静下来问自己:一辈子做人,如何才算是做好了?一辈子处世,如何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处世?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去笑笑别人;曾经沧海过后,再去回顾以前的事情,无非是云淡风轻,不过只是反复不停地日升日落罢了。想到此,你还会继续戴着你的有色眼镜生活吗?
4 计较让你失去公允的心
爱计较的人注定一生都难以获得幸福和快乐,唯有时刻抱有感恩的心,做一个不计较得失成败、不计较别人缺点的人,才能够体会生活的惬意,体味生命的真谛,获得人间的真爱。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内心过于计较产生的,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计较着人生的得失、计较成败、计较功名,而这些正是诸多烦恼产生的根源。特别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因为计较太多,产生了过多的矛盾,使自己陷入痛苦和烦恼之中。
为此,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起来,就要放下过多的计较,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够告别琐碎与平庸,才能不钻牛角尖,才能不为了面子而耿耿于怀,才能不将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才能笑看名与利、得与失。
不计较,就是给自己的心灵筑上了一道防护线,使自己不主动去制造烦恼的事情来寻求无尽的刺激,即便真是听到一些负面的信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会泰然处之,不会因一时的损失而不知所措。
寺庙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师有很多名弟子。一日傍晚时分,他在禅院中悠闲地散步,突然看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道是自己的某位弟子违反寺规出去溜达了。
见此情形,老法师没有作声,而是悄悄地走到墙边,慢慢地移开椅子就地而蹲下来。不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法师的肩膀跳进了院子中。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见此,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心想这下该被赶出寺院了。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气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小和尚听了很受感动,从此再也不违反寺规了。
故事中的老法师发现小和尚违反寺规,如果与他计较,对其大加斥责甚至是惩罚,必定会惹出许多烦恼和不快来。而小和尚最终也有可能被赶出寺院,那样痛苦自然也少不了。而正是因为少了一些计较,最终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为彼此少了一些痛苦和烦恼。
生活中,能够做到像老法师那样的人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计较,更喜欢对他人的过错进行斥责,殊不知,这样做只能给自己徒增痛苦和烦恼。
有一个挑水工,他每天都要为村里人送水。每当他出现在村口,就会有人注意到他,因为他挑水的两只桶中有一只是破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换一只新的,而是每天坚持用破桶挑水。
有一天,有个人看到他的破桶一直在漏水,就大声地斥责他道:“你看你真没有用,每次挑水都要白白洒那么多水在路上。”这时候,挑水工放下水桶对对方说:“水怎么会白白洒掉呢?你看看路边的这些小花小草吧,这些都是这只烂桶的功劳啊!如果没有它,就不会有现在的美丽风景了,这也是我为何不把它换掉的原因。”
这时候,那个人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去计较他人的缺点,而是学会了去欣赏对方的优点。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计较别人的缺点。就像挑水工一样,虽然那只水桶有了裂痕,但是它却可以浇灌路旁的鲜花,让一路的风景变得更加美丽。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碰撞,即便是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会伤害到他人,如果过于计较,不仅会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也会置旁人于痛苦之中。所以,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多去谅解别人、理解别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它能使人跃上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也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与痛苦。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唯有抱着宽容的心态,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当我们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别人的缺点时,就相当于是在包容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变得惬意。
5 他人的是非不可以成为谈资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背后说人是非,不仅会让自己的名誉受损,也可能会因此而结下恶缘,最终败德伤名,实在得不偿失。
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说的就是人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就会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那些爱在背后说人是非的人。
张杰的公司长期与一家外贸公司合作做生意,外贸公司的张经理与他长期合作,是他的重要客户。
有一天,张杰竭力劝说张经理扩大与他们公司的贸易合作,但最终还是没得到张经理的接受。
于是,张杰当时恼羞成怒,张经理刚走出办公室,张杰就对周围的同事说:“你看那个死胖子,只要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连蚊子也要侧着身子才能进来。”结果,这句话不胫而走,几天后就传到张经理的耳朵里了,于是张经理便终止了与张杰公司的所有合作,让公司大受损失。
后来,张杰知道了真相后,多次请张经理吃饭,真心诚意地向他赔礼道歉,但最终也没能得到张经理的原谅。
可以试想,张经理听到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是非,心中一定恼怒至极,因为他的尊严受到了诋毁,怎么可能再与张杰合作呢?这就是背后道人长短的代价。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切莫在背后说人是非。
生活中,不仅有很多“长舌妇”,而且许多人都有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习惯,当然,在背后议论最多的都是他人的“非”,说的多是他人的坏话。这种攻击性的语言会对你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同时,如果传到当事人耳朵里,那么你与他人的关系也很难再维系了。
“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与人之间的许多是非都是因为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在背后说人坏话,伤的不仅是对方的心,最终也会伤到你自己。
一个爱在背后说人是非的女孩,她每天几乎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在旁人面前说另一个人的闲话。这让她的邻居和朋友很是尴尬,也因此让许多朋友离开了她,她为此变得极不快乐,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于是向一位智者请教。
智者看着眼前这个总爱抱怨的女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她一个袋子,并告诉她:“你现在可以出去了。出去之后,你就将袋子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撒在地上,撒完后你再回来找我。”
那个袋子非常轻,女孩出门后就好奇地打开了,结果发现有很多的羽毛,她不知道智者何意,但也只好照做。撒完后,她兴奋地来到智者面前说:“我已经撒完了,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怎么做了吗?”
智者点点头:“你现在再去将那些撒掉的羽毛捡起来。”女孩一听,不禁大发雷霆:“你这个老不死的,分明是在耍我,那些羽毛早就被风吹跑了,你让我去哪里捡啊?”
智者说:“你也知道那些羽毛捡不回来了。其实那些羽毛就像你平日在背后说人的那些坏话一样,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那些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了。你的朋友之所以会渐渐离你而去,就是因为他们心上有你制造的伤口。”
这时候,女孩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谢过智者后,她就回去了。从那以后,她不再随意说别人的坏话、道别人的是非。周围的朋友看到她的改变后,就又回到了她的身边。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无论如何也是收不回的。所以,我们在评论别人之前一定要三思,切莫说他人的坏话。否则,你也可能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使许多朋友离开你。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不说别人,也不可能不被人说。但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不要让说他人坏话成为一种习惯,否则只会自食恶果。如果你发现他人有什么缺点,完全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委婉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让别人在接受你的同时对你心存感激。
6 想要解决问题,批评不是好方法
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喜欢被别人批评。批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少些批评,多些赞赏。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他人稍有差错就会去批评:你这样做是错的,麻烦你能不能聪明些;哎呀,你怎么又犯这种低级错误了呢!下次还是不要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还学不会呢?……这样的批评就像一把利刃一样会刺痛他人的心。
一位哲学家说:“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通常是针对某人而发出,意图贬低此人。”我们不可否定,批评可以有效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让其随着你的意愿走。但是,在很多时候,批评造成的效果恰恰是相反的。
安娜的家位于马路边,这大大方便了她的生活,但是也给她带来诸多的困扰。因为马路边前面不远处有个红绿灯,经过的车辆为了能够在红灯到来之前从路口驶过去,都会加快速度,安娜家的狗就是为此而丧命的。
很多时候,每当车子疾驶而过时,安娜都是在她家门口的花园中割除杂草。为此,她会对驾驶人大声地喊:“能不能开慢一点儿!”有时候则不仅大喊,还会挥舞手臂,想让他们不要开快车。但是令她恼火的是,她发现这个办法一点儿用也没有,经过的车辆还是在她家门前疾驶而过,车上的人还会在快车行经时别过头去不看她。特别是经常路过的一辆红色的车最可恶,无论安娜怎么高声尖叫、用力挥手,那辆车上的人仍然危险地飞速疾驶。
有一天,安娜又在花园中割草,她又注意到那辆红色的跑车逐渐驶近,速度依旧飞快。安娜什么也没做,因为她觉得不管用什么办法让车上的人减速都是白费力气,她看到车上的女人看着她,就微微地对对方微笑。就在这时,那辆红色跑车的刹车灯亮了一下,车速也放慢了。
这时,安娜觉得很是惊讶,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辆跑车不是以飞快的速度呼啸而过。她还注意到那辆车上的女人在对着她微笑。
从此以后,那个女人每经过那里看到安娜,总是会放慢车速,对她微笑、招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安娜有一次关掉除草机,走到前院前问对方:“你为什么对我微笑,还对我招手?”
那个女人说道:“很简单,不是你先对我微笑的吗?你把我当成好朋友,对我微笑我当然要对你微笑呀!”
这令安娜大吃一惊,没想到,先前所有的大声批评都没有一个微笑来得实在!
的确,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喜欢被批评。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批评只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能消除事端,反而会扩大事端。有一位企业家说:“人们对于欣赏的回应,远远比批评更为热烈。”欣赏能够激励人们表现得更为优越,以获得更多的赏识;而批评则使人心态变得消极。当我们贬低别人时,其实也是在默许此人往后依然会按错误的方式行事。比如,如果我们指出某个人比较懒惰,那么他在与我们交往时,就会接受自己比较懒惰的事实,这也等于给了他们默许懒惰的权利,那么,他在你面前也很难变得勤快了。而如果你赞赏他勤快,那么,事实可能就会相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重视,而如果你一味地对他人批评,那么对方可能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不管对方犯了什么错,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并对其表示赞赏。这样,你不仅能成为受欢迎的人,而且还能够让对方更趋于完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