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与保养-不孕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孕与受孕的条件

    所谓不孕是指夫妻婚后两年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没能怀孕。根据是否妊娠生育史,可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前者是从未怀孕,后者是曾有过妊娠,可以是生育或流产后未再怀孕。人类生殖期的高峰是在21~30岁之间,有资料表明,婚后1年的初孕率为87.7%,2年的初孕率为94.6%,3年的初孕率仅上升1.9%;故将不孕症定为婚后2年不怀孕,但婚后1年不怀孕即应引起注意,及时检查不孕的原因。女性在接近30岁时,六个月内受孕的机会是47%,30岁以上是38%,接近40岁是25%,40岁以上只有22%,男性则没有如此明显的下降曲线,总之,年龄愈大,受孕机会就愈小。决定受孕的条件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1.需有正常的卵子。

    2.需有正常的精子。

    3.卵子与精子能够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卵能安全着床,也就是说,受精卵能在子宫腔内继续生长发育。

    女性不孕的原因

    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有:

    1.卵巢功能障碍导致排卵不正常及激素水平的失调。

    2.输卵管畸形、炎症、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术(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肿瘤等。

    3.子宫畸形、肌瘤、内膜炎症、内膜异位症、子宫粘连或先天性无子宫。

    4.子宫颈黏液有问题。子宫颈的作用是分泌黏液使精子能在排卵期顺利进入子宫腔,从而到达输卵管。黏液的分泌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的性激素,黏液质量就受影响,夫妻在排卵期行房后,如黏液正常,而没有足量的精液或精子游动差,则提示为男性的因素;如果黏液少又黏稠,精子不易穿透就需治疗。

    可避免的不孕症西素

    造成不孕的因素很多,除了一些先天性因素、激素水平因素等不可预防外,有一部分因素是可避免的:

    1.减少骨盆腔感染的机会,即避免婚前性行为导致性病的发生,切勿找庸医行人流术、堕胎术等,以免造成合并症。

    2.婚后在未计划生育前,要采取避孕措施,但最好不使用子宫内避孕器,不轻易做宫腔内手术。

    3.解除工作及情绪的压力,控制好体重,勿过度肥胖及过度消瘦,以减少排卵不良的机会。

    4.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晚婚女性,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不要避孕太久。

    5.男方要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减少精神与心理负担,勿使阴囊长期暴露在高温或工业化学药品的环境中,减少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戒烟戒酒等。

    烟酒与不孕的关系

    香烟内含有大量尼古丁,它可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妊娠期吸烟的女性流产率较高,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可能亦较大。因此,应在妊娠前尽早戒烟,以防止因吸烟引起的流产、早产及精子数量减少所致的不孕不育。酒内含有酒精,酒精也可以减少男性精子的数量,从而导致不育。孕妇饮酒又可能造成婴儿缺陷。所以,如果准备怀孕,夫妻都应该戒烟戒酒。

    性生活方式与不孕的关系

    如果夫妇双方均无性功能障碍或导致不孕的疾病,就应该在性生活技术方面寻找原因:

    1.性知识缺乏:因为不了解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致使性交不是在阴道而是在肛门、尿道进行,这是不可能受孕的。

    2.性生活频率:性生活过少或过密,如半月一次或每天一次,均可影响精子活力,从而导致不孕。

    3.性生活时间:一般在女性排卵日前后3天性生活受孕率可达95%以上,而非排卵期的受孕机会大大减少。

    4.性生活质量:女性在性生活中未达到性高潮,虽说不是绝对因素,但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女性性高潮有利于精子输送。

    此外,性生活习惯,如某些性交体位、性交后马上小便等,也是造成不孕的因素。

    引起不孕症的身体原因

    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原因有多种,除了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外,还有中枢神经因素,如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平衡失调、垂体肿瘤等都可引起卵巢功能失调,从而导致不孕;还有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焦虑,对下丘脑——垂体——卵巢也会有一定影响,致使内分泌功能紊乱而不排卵;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肾上腺疾病,以及某些免疫系统疾病、遗传性染色体病等,均可引起女性不孕。

    生殖器官疾病引起不孕

    引起不孕的生殖器官疾病有以下几种:

    1.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不全:如无阴道、无子宫或无卵巢、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子宫颈发育不良、子宫幼稚型、染色体异常、睾丸女性化等,均可导致不孕。

    2.生殖器官炎症:阴道炎症可降低精子的活力,缩短精子的生命时间;宫颈炎症会使分泌物具有杀精作用,导致受孕率降低;子宫内膜炎症会影响孕卵着床;输卵管炎症会导致输卵管梗阻,或影响纤毛运动,不利于精子通过。

    3.生殖器官肿瘤:阴道肿物会阻碍精子游动,子宫肌瘤会影响孕卵着床、生长,从而导致不孕。

    无排卵性月经

    正常情况下,女性每次月经来潮都意味着卵巢排出了一个成熟的卵子,叫做“正常排卵性月经”。但有的女性虽有月经来潮,并且周期规律,却有可能发生无排卵性月经。为什么不排卵也有月经来潮?这是因为这些女性卵巢虽有成熟的卵子,但未排出来,发生了卵泡膜细胞黄素化,通常称为“未破卵泡黄素化(LuPS)”,刺激卵巢分泌出一定数量的孕激素,子宫内膜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仍然如同排卵一样发生周期性变化,月经规律来潮,但称为“无排卵性月经”。因此,女性有月经来潮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排卵,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无排卵性月经。

    导致原发性排卵障碍的疾病

    引起原发性排卵障碍的疾病按病变部位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子宫及生殖道疾病:如处女膜闭锁、宫颈闭锁、无子宫或始基子宫和实质性子宫等。由于生殖道的异常,无运送精子、卵子的通道,即使有排卵,也无法受孕。

    2.卵巢疾病:先天性卵巢缺损或发育不良,致使体内无性腺激素产生,子宫内膜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周期性变化和剥脱,不仅月经不来潮,也无卵子形成,如脱纳氏综合征、真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无性细胞瘤等。

    3.肾上腺疾病

    (1)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肾上腺皮质腺癌:如发生在青春期的柯兴氏综合征,除闭经外,还有多毛及其他男性化表现,如痤疮、声调低沉、喉结凸现及阴蒂肥大等,严重者青春期不能按正常女性发育,有发育不全的阴茎和阴囊。

    (7)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发生在青春期前的阿狄森氏病,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分泌皮质激素不足,重者将影响垂体及卵巢功能,出现闭经。

    (3)先天性17一羟化酶缺乏:此症在女性或男性身上都可发生,若发生在女性身上,可因雌激素合成不足,表现为无女性性征及原发闭经。

    4.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机能减退:临床上表现为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月经周期短、经量多。若甲状腺功能低落时间长,则促性腺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不足,会出现月经少、稀发,甚至闭经。

    (2)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如发生在青春期前后,中度以上将会出现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月经稀发、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5.丘脑下部及垂体疾患:丘脑下部先天性发育异常、功能不足或器质性疾患均可影响垂体与卵巢功能,如原发性脑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青春期前的垂体肿瘤等。

    另外,青春期前后严重营养不良或重症结核病也可导致原发闭经,结核病造成闭经无排卵者,除体质衰弱外,还会出现生殖道及卵巢的局部病灶。从而引起体内内分泌紊乱,出现临床一系列表现。

    导致继发性排卵障碍的疾病

    排卵是女性生殖功能的基础,需要在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正常的调节下进行,若哪一个环节功能失调或器质病变,都可造成暂时或长期的排卵障碍。导致继发排卵功能障碍的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

    1.精神、神经性因素:如过度紧张、忧虑、恐惧,强烈的妊娠愿望以致出现假孕,恐惧妊娠心理,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丘脑下部神经功能失调,出现不排卵月经及闭经。对于这类由于精神因素导致排卵障碍的患者,若给予内分泌治疗,往往无效,而应以精神治疗为主,消除精神负担,并补充营养。

    2.丘脑疾患:如闭经泌乳综合征,是由于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及病变引起的催乳素分泌增多,出现闭经溢乳,进一步导致生殖器官萎缩,最终导致不孕。

    3.垂体疾病

    (1)垂体肿瘤:按垂体细胞染色分为嫌色细胞瘤、嗜酸性细胞瘤、嗜碱性细胞瘤等三类。

    (2)垂体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及感染,特别是伴长期休克者,由于垂体组织缺血、坏死,造成垂体功能不全,如席罕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脱发、性器官萎缩、促性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机能低下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症状。

    (3)空泡蝶鞍:由于鞍隔孔大,使蛛网膜下腔间隙通过鞍隔孔挤入鞍内,可由于先天性缺陷,或多次妊娠期垂体增大,使得鞍孔增大,或因颅内压增高,使蛛网膜挤入鞍内。

    4.卵巢疾患

    (1)卵巢早衰及功能减退:临床上表现为40岁以前绝经,伴不同程度绝经期症候群,促性腺激素测定显示持续增高,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常不起反应,也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7)男性化卵巢囊肿:如含睾丸细胞瘤、类肾上腺肿瘤、门细胞瘤等病,因肿瘤分泌大量雄激素,干扰了内分泌环境,导致女性性征退化、闭经。其他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黄素化瘤也可引起激素比例失调,引起不同程度的排卵障碍及闭经。

    (3)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类固醇激素代谢障碍,造成雄激素过多,常伴有女性性征减退、月经失调及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同时伴有卵巢增大,促性腺激素增高。

    (4)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炎症或卵巢切除及放疗后,均可造成排卵功能障碍。

    5.其他内分泌器官疾患: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的柯兴氏征以及甲状腺机能减退与亢进等,均可影响卵巢发育及月经,最后导致排卵功能障碍,引起不孕。

    另外,全身严重消耗性疾病,如慢性中毒及炎症、严重结核病、贫血、肝脏疾病、糖尿病或过度肥胖、消瘦等,也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使生育受到影响。

    结核菌感染与不孕症

    患结核病的女性不一定会不孕。结核杆菌可引起全身各部位的病变,但只有引起女性生殖器炎症,或转移为生殖器结核,才会造成不孕。盆腔结核常侵犯输卵管,然后沿输卵管下行,导致子宫内膜结核或子宫颈结核。受结核杆菌侵袭后会发生炎症病变,如输卵管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溃疡病灶钙化,可使输卵管梗阻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子宫内膜会形成炎症组织,使子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损害,月经稀少或闭经,这些改变均可致不孕。

    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

    沙眼衣原体不仅是致沙眼的病原体,也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多是男性先被感染,表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继之引起膀胱炎、直肠炎等,通过性交传给女性,表现为尿道炎、膀胱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衣原体感染有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两种形式。前者是通过性交被男性传染,后者是因妊娠而活化,宫颈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宫腔感染会导致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感染、胎死宫内,输卵管炎症可影响纤毛活动。由于衣原体感染造成的子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等炎症均可以导致不孕。

    不孕症夫妇的常规检查

    不孕症夫妇就诊时,应到医院做全面系统的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病史:包括既往史、孕产史、月经史、家族史以及服用药物史等。

    2.盆腔检查:包括子宫大小和位置、子宫颈有无糜烂、阴道有无感染、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物以及外阴的毛发分布等。

    3.临床试验观察:包括基础体温和子宫颈黏液、阴道涂片及月经第一天取子宫内膜活体检查等。

    4.进行血液激素测定、染色体分析及免疫学检查。

    5.连续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

    6.进行输卵管通畅检查。

    7.进行男性外生殖器检查。

    8.进行精液检查。

    妇科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

    不孕症的女性除了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外,妇科内诊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了解阴道、子宫颈、子宫体、附件及盆腔情况。一般从以下3个方面检查:

    1.子宫:子宫包括子宫颈和子宫体。子宫颈的功能是分泌黏液,使精子在排卵期顺利进入子宫腔到达输卵管,如果曾经患过子宫内膜炎或子宫颈炎,则分泌黏液的功能可能受损,无法产生足够的正常黏液。子宫体作为孕育胚胎的器官,它的大小是决定能否妊娠的条件,过小可致不孕或流产。

    2.排卵:是否排卵最直接的证据是怀孕,而间接方法有基础体温测量、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检查、尿LH试纸法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测定、B型超声波监测卵泡发育以及腹腔镜直视检查等。

    3.输卵管:主要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和有无粘连。目前用的方法有输卵管通水或通气、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监测下双氧水通水、输卵管复通术等四种,输卵管疏通术是在x光透视下,使用金属导丝直接将粘连的输卵管通开。但通气、通水均不能观察盆腔是否有粘连,且上述4种方法都可以因为病人紧张引起输卵管痉挛,而误诊为阻塞的假性结果,所以输卵管阻塞的病人一般要做腹腔镜进一步检查。

    基础体温与排卵

    基础体温(BBT)是指机体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睡眠(6—8小时)之后,醒来尚未做任何活动前所测得的体温,它反映了静息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水平,亦可间接反映女性的卵巢功能。测量基础体温是间接监测排卵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一般健康女性在排卵时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体温就会微升0.3~0.6℃,而且持续高温12~14天,因此,测量基础体温就可知道哪天排卵,如在排卵期间避免同房即可避孕,如果是在这段时间同房,则可提高受孕率。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是:从月经来潮当日起,每天早晨醒来未做任何活动前,将体温计含入口中,放置5—10分钟,测定其口温,然后记录在表上。

    在测量基础体温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在起床未做任何活动前测量,如果身体不适、生病时测量亦不准确。

    2.必须夫妇双方合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月经及房事的时间应在表上表示出来。

    双相体温与排卵

    在正常情况下,有排卵且黄体功能正常的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呈现典型的双相型,即在月经前半期基础体温波动在低水平线上(36.5℃),排卵前稍下降,排卵后进入黄体期,体温中枢在孕激素刺激下,使体温上升,高于排卵前期0.3~0.6℃,持续12~14天。至月经前1—2天或月经第1天下降。由此将正常月经周期每天的基础体温用曲线连接,将呈现为双曲线,故名双相体温。一般来讲,出现双相体温就表示有排卵。如基础体温呈单相,无高温相,则提示为无排卵;若排卵后的高温相不足12天,则提示黄体功能不全,黄体萎缩过早。

    监测排卵的方法

    排卵是指卵细胞从卵泡逸出的过程。目前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方法有:

    1.基础体温测定:通常从排卵后第2天体温就会上升,然后持续高温12—14天。

    2.子宫内膜切片检查:检查结果可提示子宫内膜呈分泌晚期或增殖期改变。

    3.血清中性激素测定:雌激素在排卵前达到峰值,孕激素在排卵后逐渐升高。

    4.B型超声波监测:通过B型超声波监测,在月经周期的中期可见到发育成熟的卵泡或恰好可以见到卵巢排卵。

    5.子宫颈黏液评分排卵前肉眼看宫颈黏液呈透明状,拉丝度很长,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羊齿状结晶。排卵后黏液中可见到椭圆小体。

    宫颈黏液与排卵

    宫颈黏液与生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质和量受体内性激素的调节,在月经周期中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通过观察宫颈黏液可预测排卵时间。一般根据宫颈黏液分泌量、黏液拉丝度长短、黏液结晶形成、宫颈口形态、黏液黏稠度和白细胞数目来评分,每项0~3分,评分愈高,卵泡发育就愈好,一般情况下宫颈黏液评分达10分以上说明接近排卵。

    排卵功能障碍及其检查

    正常的排卵需要在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正常的调节下进行,若哪一个环节的功能失调或发生病变,就会阻碍排卵,可造成暂时或长期的排卵障碍,临床上最多见的无排卵现象是月经失调,可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无排卵月经或月经稀发,严重者导致闭经,并引起不孕。当疑有排卵功能障碍时,就应着重以下方面的检查:

    1.了解有无结核病等慢性病史或受到精神刺激病史,检查生长发育情况、营养情况、月经情况及第二性征发育程度,查看毛发分布情况、乳房有无溢乳、甲状腺是否肿大,明确发生的闭经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并做妇科检查,了解有无内外生殖器畸形、宫腔内有无炎症或包块等。

    2.检查有无排卵

    (1)连续测量基础体温,有无双相情况。

    (2)检查宫颈黏液,着重检查宫颈黏液分泌量、拉丝现象和结晶现象等,接近排卵期时的宫颈黏液状如鸡蛋清。

    (3)检查子宫黏膜,了解内膜变化特征,有无核下空泡形成间质,检查腺体分泌情况。

    (4)测定尿黄体生成素(LH)曲有无LH峰出现。

    (5)连续B超监测是否有卵泡形成及卵泡消失情况。

    (6)用腹腔镜检查卵巢有无排卵迹象,即有无排卵斑、血体形成及子宫直肠凹液体出现。

    3.内分泌激素检查

    (1)测定卵巢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等。

    (2)测定脑垂体激素,包括促卵泡素(PSH)、黄体生成素(LH)等。

    (3)测定泌乳素(PRL)。

    (4)测定其他内分泌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3、T4)、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7一羟(酮)等。当检查确定无排卵后,需进一步检查排卵障碍的原因发生的部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等部位进行检查,一般由下向上寻找原因。

    不孕女性的性激素测定

    性激素测定一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需要测定的性激素包括垂体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血清泌乳素(PRL)等。前四种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明显,LH峰和FsH峰在排卵前24小时出现,LH峰前24小时有E:峰。排卵后P值才有所增长,报告测定值时一般应标明月经周期的天数。若要了解卵巢的基本状态或储备能力,应当在月经周期的第3天采血。T值及PRL值升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闭经泌乳综合征中有诊断意义。

    子宫输卵管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通过阴道、子宫颈将造影剂注入子宫腔和输卵管,目的是观察子宫内腔情况,包括位置、大小、形态、有无病理性改变以及病变的部位、病变的范围及大小等。它是一种辅助诊断。因要使用造影剂,个别人可有过敏反应,且有些造影剂吸收慢,可引起异物反应,甚至形成肉芽肿,多量的造影剂进入静脉可致血栓,有些造影剂会刺激腹膜,可引起腹痛。故一般情况下,不孕症病人先行输卵管通气或通液术检查,若不通或通液不确切再行造影,以确定梗阻部位。还有哪些情况需做造影呢?在内生殖器结核非活动期或发生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后,需做造影来了解宫颈内口是否松弛、有无宫腔粘连及子宫畸形等。不孕症女性疑有盆腔肿物存在或子宫黏膜下肌瘤,为了解子宫情况也需做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目的是为显示子宫腔内形态及输卵管通畅与否。月经期不能做造影,因为子宫内膜剥脱,血管破裂出血,宫口开放,此时造影容易造成感染。分泌期(即排卵后期)子宫内膜生长较厚,影响观察子宫腔内形态,且容易出血,此时操作易使子宫内膜脱落,脱落的内膜经造影剂注入输卵管或腹腔,极易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新的阻塞。所以,必须在月经干净3~5天之内行造影术。

    不孕女性的腹腔镜检查

    通过腹腔镜下观察可以了解子宫外部、盆腔、腹腔脏器情况,如输卵管外观、有无粘连、是否通畅、卵巢大小与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排卵、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等。应用腹腔镜检查还可对输卵管造影术做出评估对比。在应用腹腔镜检查的同时可做手术,如卵巢囊肿切除术等。

    没有做腹腔镜检查,不孕症检查就不能算完全。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手术,需要麻醉,所以必要时才做此项检查。一般下列情况下应该做腹腔镜检查:

    1.输卵管阻塞,为了解清楚阻塞部位及粘连情况,应做腹腔镜检查。

    2.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需靠腹腔镜检查确诊以协助治疗。

    3.不明原因的不孕或者6次以上人工授精未成功,用腹腔镜检查盆腔是必要的。

    4.有盆腔肿物者。

    5.需证实是否排卵。

    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内镜检查。手术中,由于子宫内膜碎屑可经输卵管逆流人盆腔导致播散和种植而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检查应在子宫内膜增生早期,一般月经干净后即做检查,此时也有利于术后的输卵管通液,以加强输卵管通畅治疗。如果腹腔镜用于随访前次剖腹不孕症矫治术后状况,则检查时间根据特殊需要而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应在月经刚净后做腹腔镜检查,因为此时积聚在内膜异位症病灶的血已排出,留下与周围健康腹膜略有不同的散在色斑可经腹腔镜放大检查出来。如果病人要同时了解排卵情况,可在排卵后用腹腔镜检查卵巢,观察有无排卵后留下的破口、血体及黄体。

    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治疗

    抗精子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与精子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它具有凝集精子细胞,抑制精子通过女性的子宫颈黏液向子宫腔内移动,从而降低生育力的特性。所以抗精子抗体检测是不孕症的检查项目之一。对于男性而言,抗精子抗体的形成与生殖道损伤与梗阻有关,如睾丸或输精管的黏膜表面损伤等。对于女性而言,阴道黏膜损伤也与抗精子抗体的形成有关。

    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孕症夫妇在进行治疗时,首先在同房时应使用避孕套避孕,使精液不能射人阴道与抗原接触而使体内抗体逐渐下降,一般应使用3~6个月时间。注意每次房事时都要用避孕套,做到绝对避孕,因为,只要有一次精液进入女性体内就有增加体内抗体的可能。另外,可用激素药物或中药来消除体内抗体,如果男方抗精子抗体阳性,可将精子取出,由医师洗涤处理,消除抗体后,再行人工授精。

    诱导排卵药物的种类

    目前用于诱导排卵的药物包括促卵泡发育成熟药物和促卵子排出药物,另有一些药物可改善排卵功能。常用的有克罗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卵泡刺激素(Fs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类似物等,这几种药物可帮助卵泡发育成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还能促进卵子排出。地塞米松、溴隐停、安体舒通等药物也可帮助改善卵泡发育。另外,抗肿瘤的药物,如三苯氧胺,也能促卵泡发育。所有药物的应用都要由医师决定并指导用药,且要监测卵泡发育情况,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