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课-做最真实的自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漫漫人生道路上,我们总是忙于不断追求各种利益来满足物质上的种种欲望,却忘记了自己。北大人告诉我们,做真实的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走对每一步,走出自己真实的人生路。

    聆听内心的声音

    用心聆听内心的声音,才不至于做出违心的决定。

    ——林语堂(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学者、作家)

    泰戈尔说:“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感性与浮躁占领了我们的内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

    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他们认为最有潜力和前景的专业;

    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我们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

    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而忽视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爱情对象。

    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惯于为自己作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我们唯一忽视的,便是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胡适先生1948年8月12日在北平空军司令部讲演时,曾经这样说:“人生意义就在我们怎样看人生。意义的大小深浅,全在我们怎样去用两手和脑部。人生很短,上寿不过百年,完全可用手脑做事的时候,不过几十年。有人说,人生是梦,是很短的梦。有人说,人生不过是肥皂泡,其实,就是最悲观的说法,也证实我上面所说人生的有没有意义全看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就算是做梦吧,也要做一个热闹得轰轰烈烈的好梦,而不要做悲观的梦。”其实,不管人生是不是梦,都不能忽略聆听内心的声音。我们的心灵是一切的主宰,决定了我们选择怎样的人生,决定了我们想做什么样的梦。

    北大学生有一本必读书——《百年孤独》,其作者马尔克斯在1999年患上淋巴癌后,写了一封告别信,读完,可能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悟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

    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

    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当他人停滞时我会前行,当他人入梦时我会清醒,当他人讲话时我会倾听,就像享受一支美味的巧克力冰激凌!

    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我会用凡·高的梦在星星上画一首贝内德第的诗,而塞莱特的歌将是我献给月亮的小夜曲。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会放过哪怕是一天,而不对我所爱的人说我爱他们。我会使每个男人和女人都了解他们皆我所爱,我要怀着爱而生活。

    对于大人,我会向他们证明,那种认为因衰老而失去爱的想法是多么错误,我们是因为失去爱而衰老而不是与之相反;对于孩子,我会给他们插上翅膀而让他们自己学会飞翔;对于老人,我会教给他们死亡的来临不是因为衰老而是因为遗忘。

    人呀,我从你们身上学会了太多的东西……我知道,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于攀登险阻的过程。我懂得,当婴儿用小拳头第一次抓住爸爸的手指时,他也就永远地抓住了它。

    我明白,一个人只有在帮助他人站起时才有权利俯视他。我能够从你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如此之多,可事实上已经意义寥寥,因为当人们将我敛入棺木时,我正在死去。

    永远说你感到的,做你想到的吧!如果我知道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看你入睡,我会热烈地拥抱你,祈求上帝守护你的灵魂。如果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看你离开家门,我会给你一个拥抱一个吻,然后重新叫住你,再度拥抱亲吻。如果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听到你的声音,我会录下你的每个字句,以便可以一遍又一遍永无穷尽地倾听。如果我知道这是看到你的最后几分钟,我会说“我爱你”,而不是傻傻地以为你早已知道。

    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我会对你说我多么爱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明天从不向任何人作保证,无论青年或老人,今天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看到你所爱的人。因此,别再等待了,今天就开始!因为如果明天永远不来,你也许会遗憾今天没来得及微笑,拥抱,亲吻,会遗憾自己忙碌得只能把它们归为一个最后的愿望。保护周围你爱的人吧,告诉他们你多么需要他们。爱他们,善待他们,用些时间对他们说,“对不起”“原谅我”“劳驾”“谢谢”,以及你知道的所有爱的话语。

    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来表达它们吧,向你的朋友证明,他们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古语云:“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字工夫大矣哉!”意思是:要认识自己,必须先静下心来,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我们要洞察自己的内心,也要排除一切的干扰和杂念,保持平和的心态,全情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自己的内心,才能明白自己的心性和本质,才能顺着自己的心性,谋取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心态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心能静下来的人,才能够在纷繁扰攘中关照自身,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北大心理课笔记】

    只有聆听内心的声音,达到身心合一的和谐境界,一个人才能以理性的态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把命运的主动权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赵鑫珊(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文学家、作家、哲学家)

    2007年12月,马云在演讲中说:“我在香港碰到一个朋友,他跟我说‘马云,50岁以前挣的钱不算钱,50岁以后的成功才算成功’。现在,阿里巴巴刚刚走过8年,我们走过的路可以和很多人探讨,也许我们未必可以走得很远,但是我们会全心全意走得更好,把互联网这个创意,不仅带给中国,也带给全世界。最后,我想说,不管是谁,永远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做什么,该做什么。”

    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人就是主宰他的命运的上帝。他不需要去膜拜任何外在的力量,无须向任何人低头,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的命运就藏在自己的心胸里,而不是被别人的评论所掌控,更不会陷入权威的阴影中。

    冯友兰先生说:“要想知道将来应该做些什么事,必须先问一问自己的兴趣是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件事感兴趣,那么那件事和他的性情一定是很相近的,也必是他想要的。”显然,于冯老而言,他的成功便是源于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他也因此选择了与性情相近的哲学作为其一生的方向。

    美国有一句谚语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将为之让路。”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对于个体而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落脚点。只有找到落脚点,才算找到了根,找到了生命之舟的航向。

    语言学家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光环,他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教授,一定要在专业的学术上取得成就,才能配得上北大的荣誉。那时北大一些留学博士对刘半农的初中学历表示异议,认为他资历浅,且在一次关于编辑一本杂志的编委会人选问题的讨论会上直接提到了学历问题。这样的讨论深深刺痛了刘半农敏感的心,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1920年2月,刘半农在教育部派遣下,以北大教授的身份带着妻女到欧洲学习。他打算用自己擅长的音韵学,选择实验语音学作为主攻方向。他们最先到了伦敦,然而战后的伦敦物价一路猛涨,加上刘半农的夫人又生了龙凤胎,经济显得很拮据。他从朋友那里得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书丰富,生活费用也比英国便宜,于是在1921年6月全家搬到法国,转入巴黎大学学习。巴黎的消费水平虽然比伦敦低,但对于一个仅靠薪金养活五口人的家庭来说也很不容易。

    即使这样,刘半农依然没有退缩,在夫人的支持下,他坚持着自己的学业。1921年9月,他写成《创设中国语音学实验室的计划书》,寄送给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按北大规定,出国留学的人要写日记,按月交给北大备查。但刘半农觉得写日记太零散,因此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著书立说上。几年时间,他著成《四声实验录》《汉诗声调实验录》《语音学纲要》等重要学术作品。

    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1925年3月17日,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堂参加了国家博士考试。他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了“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

    1925年9月,博士毕业的刘半农回到祖国,重回北大担任国文系教授、国学导师。他以“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继续着他作为实验语言学家的事业,把研究方向牢牢地定位在语音上面,并在北大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乐律实验室,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刘半农不是一个单纯爬格子的人,而是一个杰出的实验语言学家。他对自己可以说是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要在哪个方面发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正如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哪条路是他的心拉着他走的路,然后全力以赴地去选择这条路。”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速,我们自己也越来越浮躁。众多的选择让人茫然无措,似乎总想寻找更好的,心总在天上飞着,不愿意着陆。久了,心灵也会因为没有一个落点而丧失依托,因恐惧而崩溃,就像眼睛因为没有落点而失明一样。

    找一个落点给自己,去享受阳光,去关爱生命,这样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要知道,善待自己,其实也是一种美德。拥有这样一种美德,可以让我们更稳重、更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也更坦然、更达观地面对这个世界。

    当然,详细说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确实让人感到困难,但首先你需要做出改变。安于现状不做任何改变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你没有去争取能够得到的,你没有意识到机会就在身边,直到它一次又一次从眼前溜走你才追悔莫及;你没有珍惜现在拥有的,直到最后失去它。但你只是在短时间内容易有失败感,从长远来看未必如此。

    【北大心理课笔记】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经常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直到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可能有一天,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原来真的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世界接受的是我们自己的看法

    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吗?

    ——胡适(北京大学教授,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沈从文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曾这样自述自己的早年生活:“做过许多年补充兵,做过短期正兵,做过三年司书,以至当流氓。”人生处于这样的状态,我们一定很难想象他日后能成为著名的作家。但是,沈从文一直坚信能够用笔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他看来,他经历的生活,不能影响他做自己,别人怎么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怎么看自己。虽然路途坎坷,但是沈从文最终走上了自己一直向往的文学之路,也让整个世界都接受了他对自己的评价:“我会成为一名作家。”

    佛经上说:“魔鬼不在心外,魔鬼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自己的敌人就在自己心里,贪嗔痴疑慢、消极懈怠、忧愁烦恼,无一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心魔,能将其降伏的人,也只有我们自己。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刘文典长期潜心研究《庄子》。1939年,他推出了10卷本的《庄子补正》,当时的泰山北斗陈寅恪还为此书作序。此书一出便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刘文典还被全国学术界尊为“庄子专家”。对此,刘文典颇感得意。在西南联大时,曾有人向刘文典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毫不掩饰地宣称:“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就是我刘某人,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

    除了《庄子》,讲《红楼梦》也堪称一绝。有一次,鼎鼎大名的教授吴宓要讲《红楼梦》,刘文典知道后,也就近找了个教室,和吴宓对着讲《红楼梦》,公然唱起了对台戏。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一个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他从容地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4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滁”4个大字。他对于“蓼汀花滁”的解释是:“元春省亲游大观园时,看到一幅题字,笑道:‘花滁’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滁反切为薛,蓼汀反切为林,可见当时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然而,吴宓对刘文典也很敬重,常把自己的诗作请他润饰,还喜欢听他的课。刘文典也不介意,他讲课时喜欢闭目,讲到自以为独到之处时,会忽然抬头看向坐在后排的吴宓,然后问:“雨僧(吴宓)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宓照例起来,恭恭敬敬一面点头一面说:“高见甚是,高见甚是。”惹得学生们在底下窃笑。后来,吴宓在日记中写道:“听典讲《红楼梦》并答学生问。时大雨如注,击屋顶锡铁如雷声。”可见,吴宓不得不佩服刘文典的讲座魅力。

    虽说刘文典有点近似狂傲,但他确实有深厚的学识做底气,也正是他对自我的坚持与自信,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和敬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着自己的作用和能力。

    当我们对整个世界以及自己的生命进行审视,进行反思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自己,能用另一种思维看待自己,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并最终影响到我们自身的行为,我们所获得的将是一种新生,一个新世界。

    也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遇到某一个人,而且一看就知道,自己不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很像曾经伤害了你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都只是在加强我们对他们的这种错误评价。其实,真正地相处下来,你会发现,也许当初这个让你一看就讨厌的人,实际上也很可爱,最初对他的所有评价都只是内心给自己的结论。

    【北大心理课笔记】

    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看法,有什么样的自我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各人有各人的世界,对事物的判断就会取用不同的准绳。各人眼中的世界,因为各人不同的特质,就会产生各不相同的世界。

    经过反省的人生才有意义

    反思,总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阻碍,感到什么痛苦,才会有的。如同一条河,在平坦的地区,它只会慢慢地流下去。总是碰到了崖石或者暗礁,它才会激起浪花。或者遇到了狂风,它才能涌起波涛。

    ——冯友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家)

    孟子有这样一句话:“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称完才知道轻重,量完才知道长短。世间万物都是这样,而心灵则更需要反复的衡量,这样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自古以来,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懂得反省的人:邹忌在别人的一片赞扬声中反省自己,从而认识到了齐国政治的弊端,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使得齐国“战胜于朝廷”;唐太宗懂得反省自己,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开创了贞观之治。反观那些不懂得反省的人,都有很悲惨的结局:西楚霸王刚愎自用,临死的时候还在怪“时不利兮骓不逝”;崇祯皇帝不纳忠言,国破之时也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高喊“群臣误我”。

    宋代大儒程颐在谈及《论语》时曾说过一番话:“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只知一味读书而不反躬自身、思考省察,知识再多也只是个两脚的书橱。人生亦是如此,应懂得时时自我反省。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有则改之,才能精进,每过一天都有新的体悟,才不致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反思,总是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阻碍,感到什么痛苦,才会有的。如同一条河,在平坦的地区,它只会慢慢地流下去。总是碰到了崖石或者暗礁,它才会激起浪花。或者遇到了狂风,它才能涌起波涛。但并非所有的人,在面对困难、阻碍和痛苦之时,都会做出相应的反思与自省,始终还是有一些执迷不悟者存在。”只有经常反省的人,在生活中才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修复自我,提高自身的修养。

    季羡林先生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他在剖析自己的时候说,自己并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资质中等,喜爱绘画和音乐,但中学的时候,他的绘画水平已落后其他同学,他曾深深地为此无奈。季先生觉得自己是个谨小慎微、性格内向之人。有自己的私心,也为别人着想。曾经犯过错误,伤害过一些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会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利害。

    反思令人知得失,晓进退,不必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跑,偶尔停下来想一想你的人生、生活,或许这样更能让你明白生活的真谛。所以,人们常用自省这个词来警示自己提醒他人,但是对“省”的真正含义或许不会全然知晓。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省悟后有反省。省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时时反省才能让自己不断清醒,照见心灵上的玷污,照亮前进的路途。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都在反省自己。他留下的百万字的日记里,大多数都是对自己行为的反省。

    初到京师为官的曾国藩耽于应酬交际,而忽略了学习,于是,曾国藩在日记里痛批自己的行为,并决定谢绝应酬,减少交游。曾国藩年轻得志,因而高傲,喜欢与人争论,结果经常使得朋友之间不欢而散。于是曾国藩也在日记里反省这样的行为。

    创办团练的时候曾国藩一时急功近利,伸手向朝廷要官,结果被雪藏了起来。这让曾国藩后悔不已,在他的日记里也有这方面的自我反省。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这使得他不断改过迁善,优化自己的行为,在官场中也越来越顺畅,终成一代中兴之臣。

    反省是砥砺自己的最好磨石,是自我认识水平进步的动力。反省可以对自我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修正偏离的行走航线。

    经常有人说:“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被绊倒之后,往往是立刻起身就离开了,根本没有看到底是什么把自己绊倒了。等到下一次遇到的时候,照旧还是要被绊倒。所以,当我们做错了某件事,或者某一件事情失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反省,认真总结,争取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时时自省,才能时时清醒。将自己置于被告席上,然后以旁观者的身份揭开心灵的“面纱”,直视最深层的问题。这是一个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却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让自己做一棵自省的树,及时扔掉有问题的枝叶,才能不断地向上生长。

    【北大心理课笔记】

    真正懂得反省的人,经过它的荡涤,能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心中流走,从而活得更快乐,更有价值,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

    自有仙才自不知

    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

    ——冯友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家)

    冯友兰先生认为:要成大学问家,必须有天资,即仙才。不过不要灰心,以为自己没有才,便不努力。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领域无疑是有天资的,然而,这一天资并非在其一出生之时便已被发掘出来,而是在一步步的学习过程中才得以显现的。故而,不要以没有天资为借口,为自己的懒惰与懦弱脱罪,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只有真正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才有可能超越自我。

    认识真实的自己,是人生必修的功课,而且是一生的功课。每一个人生体验,不管是顺境或逆境,都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慢慢地就知道哪些东西是真实的,哪些是表象;哪些要保留,哪些该放弃。当我们很清晰地了解人生目的何在,我们才能够自主地活着,实践生命的自由。

    北大著名的美学教授朱光潜先生曾讲过闻一多的故事:

    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清华大学执教前,在与人交往方面曾走过弯路,受过挫折。闻一多1925年5月回国,暑假后就到北京就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他开始时热情极高,全力以赴地工作。但由于他只有诗人的热情,没有行政工作者的练达,很快就遭到了中伤和诽谤。他于是“愤而南归”,连衣物、书籍都没有带走。

    1927年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时,聘他去担任外文系主任。但他还是不能适应环境,不久又离开了。他在一首诗里写道:

    我挂着一面豹皮的大鼓,

    我敲着它游遍了一个世界,

    ……

    我战着风涛,

    日暮归来,

    谁是我的家。

    1932年秋,闻一多应清华之聘,任中文系教授。这时他觉得比较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现在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1933年春,应届毕业年级请他为纪念册题词,他竟以《败》为题,信笔挥就了一篇文字。

    随后,总结过去“败”的经验教训和任教的需要,闻一多决心改走一条学者的道路,他把它叫作“向内走的道路”。他拟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计划,决心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和突破,他说:“……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于是,他在教学之余,便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完成他那庞大的计划,过起“隐士”的生活来。

    闻一多先生做到了认识自己,所以才超越了自己,有幸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走了一条“向内走的道路”,过着适合自己的生活。其实,每个人的天赋也是不同的,你也许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则可能有所欠缺。所以,认识自己,发现“仙才”,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认识自己”距离“有所成就”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如果连自己的“仙才”之所在都没有找到、连自己都没有认清的话,有所成就无异于镜花水月。

    我们很多人也许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能找到一样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其实,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

    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而且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准确的选择,才能将自己的“仙才”发挥出来,才能在某个领域里有所成就。

    尼采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地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北大心理课笔记】

    虽然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阳光雨露,但只要正确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不失自知之明,为自己正确定位,就能够自信地迎接机遇和挑战,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功和欢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