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心态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健康心态决定精彩未来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看到未来美好的希望,保持旺盛的进取斗志;而消极心态则会使孩子沮丧、失望,对生活和学习充满抱怨,甚至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可见,积极的心态是健康的心灵营养,而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垃圾。一个积极心态的孩子并不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更不会让自己沉溺其中;一个积极心态的孩子能常心存光明远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第一、怎样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

    乐观--“我的生活没有困难”

    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美]乔治·华盛顿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遭遇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对待挫折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就是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具备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时刻保持乐观,才能更积极地学习、生活,才能摆脱压力,走出困境。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能够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作为父母,你有责任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遭遇挫折与失败都是必然的,关键就在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爱迪生在研究白炽灯灯丝的过程中,面对1400多次失败依然不退却,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改变人类生活的白炽灯。当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面对1400次的失败,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爱迪生回答说:“那不是失败,我只是找到了1400种行不通的方法而已。”爱迪生这种乐观的心态,正是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其实,心态有问题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一个“印度最古老的故事”,相信对这些孩子会产生帮助:

    佛祖为了消除人们的痛苦,从人间选了100个自以为最痛苦的人,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痛苦写在纸上。写完后,佛祖说:“现在,把你们手中的纸条相互交换一下。”结果这100个人看了别人的纸条后,个个都非常惊奇。过去一直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现在才知道很多人其实都比自己更痛苦,那么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消沉呢?

    一个人的一生,无一例外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具备把握各种心态的能力。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可能还难以控制,难以让自己尽快乐观、坚强起来。缺乏这样的心态,以后在遇到更大的挫折时,孩子就会更难面对。儿童心理专家建议,孩子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就必须从小培养乐观的情绪。

    总的来说,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易表现性。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情感教育的启蒙学校。因此,父母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心态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和自然感受的体验中形成初步的乐观情绪。

    启示一:了解孩子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开始有所发展,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也有所发展,孩子会逐渐坚持自己做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服、写字、画画等。但因实际能力的缺乏,常会出现不如意。这时,孩子最不希望别人嘲笑或指责他,父母要清楚此时孩子的需要;而当他取得一点成绩时,他又非常希望有人能夸夸他,赞美他,这时父母就要及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一切良好关系的前提,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同样如此。尊重他行为的独立倾向,尊重他的尝试,更要尊重他的失败和成功。

    启示二:积极引导孩子塑造乐观向上的心理

    孩子现有的性格是否具有悲观性格,父母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双方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既然都认为已有的性格不好,就应及时改变,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破罐子破摔,明白“孩子的性格是可以重塑”的道理,帮助孩子建立起乐观向上的信心。

    启示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围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所以在营造家庭氛围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能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处世乐观,也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爱与尊重的体验,从而产生主动积极的心态;相反,若家庭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孩子的心态自然也很难健康。

    其次,要让家庭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也会影响孩子心态的正常发展。单调乏味的家庭生活,会让孩子产生消极心态;反之,丰富的家庭生活内容可使孩子生活得快乐、满足,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

    启示四:让孩子的情绪适当宣泄

    孩子的天性是可爱的,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孩子为什么会“犯混”呢?“可怕的2岁”,“万人嫌的7岁”,孩子为什么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呢?

    这是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不良情绪需要宣泄。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后会表现得非常自信和乐观,不会因受到挫折而绝望,这就是因为他们在童年里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拥有了韧性和自信心,遇到困难时能消除紧张,与他人友好相处。

    孩子虽小,但也有情绪变化,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就必须让孩子适度宣泄,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使其达到心理平衡。相反,如果孩子心中的积郁和不快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精神失常、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甚至会给孩子以后的个人和家庭带来危害。我们现在经常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得知一些孩子离家出走、轻生等事情,大多都是因为不良情绪无法宣泄造成的。

    父母每天最好能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谈谈心,增进感情。只有让孩子把你既当父母,又当朋友,孩子才会向你吐露真情,吐露不快。当然,交心时也要注意两点,一是父母要专心,和孩子交谈时不要边看电视边和孩子说话,而要彼此相对而谈;二是父母要经常抚摸孩子,亲吻孩子,让孩子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爱,时时刻刻沐浴在爱的春风之中,从而逐渐形成乐观的性格。

    自信--“我能行!”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达到梦想,你就真的能够步入坦途,而别人也会更需要你。

    --[美]迈克尔·戴尔

    自信,对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无论何时何地,都起着基石性的支撑作用。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要知道,成功的果实不会结在缺乏自信的树上。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便会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则决定着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水平的发挥程度!

    自信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是一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将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但若是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表现得极为缺乏自信,因而柔弱、害羞、充满恐惧,既不敢面对新事物,也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将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变得自卑。甚至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极度不良心理,后果将很可怕。

    然而,学会适时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父母的需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通过鼓励孩子去塑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程度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中的。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水中行船,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孩子自己做出努力,同时也需要成人对他的努力做出肯定。孩子的能力是在他自己的努力和成人的肯定、鼓励中得到发展的。

    因“赏识教育”法而名扬全国的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周弘,第一次让女儿婷婷做应用题时,10道题她只做对了1道。一般的家长可能会很失望,甚至责怪孩子,但他却没有。他不在错的地方打叉,而是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对勾,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棒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1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哎!”

    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得不得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得多,升初中的时候,数学考了99分。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孩子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将巩固成为孩子本性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孩子的成长路线是沿着这样积极上升的方向行进,可以想象积累起来的效果是多么可观。

    启示一:了解孩子的特点

    鼓励孩子最根本的是要深入、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父母所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鼓励孩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动辄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将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信成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做主,使之看到正确的结果,这正是培养自信心的最好办法。

    启示二: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从根本上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和他人能够起到哪些作用,由此找出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孩子也是整个社会集体的一分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们可以做出贡献,可以与别人合作,可以参与,可以帮助他们使人变得更好。鼓励应该侧重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是队伍的一部分,是家庭的一部分;而赞扬则需要更侧重于个体本身。用鼓励的方法,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人生的真正乐趣在于使我们的周围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由于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好;鼓励使孩子认识到,他们无须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只要他们肯于尝试,他们就会感觉到无穷的乐趣。

    启示三: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

    特殊的才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孩子的一些特长,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树立起信心。比如,有些孩子虽然缺乏自信,但是却能写一手好字,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学习书法、钢笔字、毛笔字都行,只要孩子有兴趣去学,肯定会做得很好。父母则可以抓住机会夸奖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是有才华的,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然,父母也可以通过向其他人展示孩子的特长,让别人肯定孩子的能力,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信心。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自己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过别人。这时,父母还可以教孩子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进行自我激励,如“我一定能行的”“我书法能学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学好!”“我真是一个写作文高手呀!”这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让孩子从对某件事的良好感觉中扩散出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

    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培养学业之外的其他兴趣与爱好;鼓励孩子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让他们多接触那些需要别人关爱帮助的人群,这些都增进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另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启示四:允许孩子犯错误

    事实上,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成长。

    几乎每一位教育专家都认为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美国宾夕法尼亚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你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下次将会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曾说:“告诉孩子们,大胆尝试或出现过失都不要紧,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无不期望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再次尝试,让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保护。比如孩子因为不会刷碗而打破了碗,父母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告诉他怎样刷才能刷干净,然后马上鼓励他说:“这回刷得真干净!”“你真行!刷得越来越干净了!”

    当然,父母在鼓励孩子时一定要发自内心,千万不要对孩子怀有否定的态度。孩子很容易感觉到家长的不诚心。这样的鼓励其实是无效的。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一叶障目,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大发雷霆。

    启示五:巩固孩子的自信心

    巩固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父母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信心时,千万不能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树立起自信。

    有一个10岁的女孩,非常喜欢弹钢琴,弹的曲子非常优美,而且,她还每天坚持练习好几个小时。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见此情景,对女孩的自信和努力非常好奇,就问女孩的妈妈:“你的孩子怎么这么自觉弹琴呀?而且,她看上去非常喜欢弹钢琴。”女孩的妈妈淡淡地笑了,说:“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是我懂得欣赏我的孩子。每当她练琴时,不论好坏,我总是对她说‘孩子,你今天弹得更好了,比昨天进步了’。我是她最忠实的听众,孩子非常喜欢弹琴给我听。”

    由此可见,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要注意不要讽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更不要过分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只有随时随地地鼓励,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分享--分享是一种快乐

    一个年轻时只顾自己的人,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来便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守财奴。

    --[加拿大]布罗克·豪斯

    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分享能够让人减少痛苦,获得快乐。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与人分享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没有分享,他的人生就是一种惩罚。

    “乐于分享”重在强调一个“乐”字:以“分享”为乐,为能够与他人分享和分享他人而感到由衷的欢乐。只有真正宽容、大方、热心的人,才会乐于与他人分享;也只有真正自信、善良、胸怀宽广的人才会乐于与他人分享。

    如今的孩子通常会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心理,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根源于父母的溺爱。许多父母习惯于过度溺爱孩子,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主导地位。而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如此,父母看到的孩子,都是心中没有他人的孩子。他们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他人,更不会关心社会,这样的孩子是值得父母反思的。

    冬冬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却养成了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冬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在家里,他是绝对的权威,但凡他的东西,就是爸爸妈妈也不能动一下。比如说,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点心,如果爸爸妈妈说:“冬冬,我们尝一点吧?”他肯定会一口回绝。家里要是来了小客人,冬冬就像如临大敌,绝不允许小客人碰他的玩具。

    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别人能够宽容和谦让,孩子的爱心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行为模仿和强化而逐渐形成的。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千万不要只知一味地给予孩子爱,这种爱对孩子恰恰是最没有好处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应该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作为家长在鼓励孩子“乐于与人分享”的同时,既要培养孩子大度、自然抒发感情的意识和能力,也要培养孩子体贴他人、自信、豪爽的性格。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还应该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认识到人是离不开他人的,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扶持、互相慰藉的。

    启示一:父母应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自然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别人。做了好吃的点心分给邻居尝尝,毫不吝惜地借给别人需用的物品等,这些小事都会为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起表率作用。这些行为都无声地鼓励着孩子将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这样的孩子也会有人愿意与他们分享。

    人们喜欢乐于与他人分享的人,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坦荡、热心、大方、关爱。不管是物质上的食物、金钱,还是精神上的欢乐、经验,当孩子把这些与他人分享的时候,他的快乐就变成了双倍的快乐,他的忧伤也只剩下一半,而他的经验会得到再一次的验证。

    启示二:教导孩子与家人分享

    事实上,通常所说的“分享”有两层意思:既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还要父母学会与孩子分享--而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许多父母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孩子吃半点亏,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尽数都堆在孩子面前。虽然也担心孩子会变成不关心别人的冷血儿,但在行为上却不会与孩子分享。经常会这样:孩子诚心诚意请父母一起吃东西,父母却坚决不肯,说:“你吃吧,妈妈不吃!”“让你吃你就吃,装什么装?”就这样,孩子的好意被父母扼杀了。长此以往,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习惯,把独占视为理所应当。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分享的对象。在家里,可以让孩子为家人分苹果、分橘子等,教给他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分给自己。在这种分东西的过程当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

    启示三: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父母应该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使孩子明白分享并不等于失掉自己拥有的东西,从而让孩子自愿与他人分享,并且给孩子创造与人分享的机会。

    在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学着与其他人分享东西。而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在餐桌上,要让他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孩子给父母拿东西;教孩子给客人让座,让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从中品尝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许多孩子都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但是,他却希望能够分享他人的东西。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启示四:让孩子珍藏自己的宝贝

    我们提倡孩子与人分享,但是,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应该与人分享。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并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的宝贝。

    在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把他认为重要的宝贝“藏”起来,不让其他人分享,但对于大多数的东西,父母应该要求孩子与人分享。只有孩子藏好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大方地把其他东西借给别人。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把任何东西都与人分享,不但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做出相逆的行为来。

    倾听--做最受欢迎的孩子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张嘴巴,意思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西方哲语

    倾听是一门艺术,会倾听必然会思考,会思考必然会表达。倾听是一种习惯,是对人的一种礼貌,更是一门艺术。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一般极为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你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是在告诉他:“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

    事实上,任何孩子在谈话中都不可能总是在说。要使交谈双方的交流畅通无阻,就必须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善于倾听他人谈话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不仅能够及时地把握对方的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而且能够让对方产生受尊重的感觉,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利于人际交往。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基瓦尼斯国际或扶轮国际的客座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韦恩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地注意了一段时间。罗宾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韦恩好像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罗宾见到韦恩时禁不住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见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韦恩说,“斯旺森太太把乔安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你的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你去哪儿了,阿卡普尔科还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说,‘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我说。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下去的两个小时她一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晨乔安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因为我是最有意思的谈伴。但说实话,我整个晚上没说几句话。”

    找到韦恩受欢迎的秘诀了吗?很简单,韦恩只是让乔安谈自己。他对每个人都这样--对他人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使一般人激动好几个小时。人们喜欢韦恩就因为他愿意倾听他们。

    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倾听他人是听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言语中学到知识和别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原则。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就是倾听他人的心声。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启示一:父母要重视倾听孩子的声音

    心理学家提示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谈话,这个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听孩子讲话,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能力的重要方法。父母应该定期抽出时间来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赏识。

    有经验的父母认为,通过倾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心中的感受,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父母们要尽可能找时间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说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倾听他人的好习惯。

    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在想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再不会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启示二:教导孩子用心倾听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而且必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愉快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别人痛苦、失落的时候与他分担痛苦和失落,这种用心与人交往的表现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在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者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要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对他人的礼貌。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训练的形式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活动,只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就可以。

    启示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倾听他人,就要给予他人更多说的时间和机会。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帮助孩子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把说的机会让给他人。

    对于陌生的同学,在交谈的时候,两人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怎样提问却是有讲究的。有些孩子会问:“你是从外地转学来的吧?”“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你有兄弟姐妹吗?”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感到压抑和厌烦,而且这种提问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回答。

    但是如果孩子换一种方式提问,把回答改成开放式的,那就可以挑起话题,引导他人畅所欲言。比如“你是从什么地方转学过来的?”“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好玩的地方?”对方就可能比较感兴趣,而介绍一些提问者不太了解的事情,这种提问方式就较为巧妙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更应该教导孩子,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和敏感的话题。

    启示四:告诉孩子关于倾听的礼仪

    倾听他人的环境最好比较安静,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在交谈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记得要面带微笑,不要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要让对方感到轻松不受拘束。在倾听过程中,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当场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对方争论,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式的回答。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努力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并可以对他人的话进行重复。交谈过程中要少讲多听,不是很必要的情况不应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

    倾听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运用眼神、表情等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听。并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对对方的谈话做出反映,也可以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语言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如果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转换话题的方式应该委婉一些。如“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关于……”等。

    协作--天堂、地狱只在一念间

    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英]塞缪尔·巴特勒

    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即使才华横溢,他的成功也同样离不开众人的帮扶。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一定的集体背景下才能凸现,集体的作用岂止如此,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能力进行放大与倍增。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竞争酷烈,只有借助众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辉煌的人生。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能力。

    现在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然而,现代中国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当大,每一个学生好胜心都强,都想胜过他人,都将学校视为一个竞争场所,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十分令人担忧。

    一个人到天堂和地狱参观,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堂和地狱里的人都坐在同样的桌上,用着同样的餐具,吃着相同的饭菜。但是,天堂里的人满面红光,精神愉快;而地狱里的人却面容憔悴,精神萎靡。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这个人无意中发现,天堂和地狱里的人用来吃饭的餐具都是两米长的勺子:地狱里的人用勺子盛了丰盛的饭菜给自己吃。但是,由于勺子柄太长,怎么也吃不到勺子里的饭菜;而天堂里的人呢?他们舀起饭菜不是给自己吃,而是给别人吃。这样,每个人都乐于把自己勺子里的饭菜给别人吃,每个人都吃得红光满面。

    父母应该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的同时,提醒他们学会与人协作,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两人为“从”,三人为“众”。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众人团结合作。每个人都必须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的同时,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学会合作,是世界大融合的时代对人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父母在对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的积极个性的培养上,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团结精神,让孩子拥有在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全面的能力。

    启示一:用自己的经历教导孩子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的,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许多孩子都知道作为一个运动队的成员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却往往不知道作为工作中和在家庭里的一员究竟意味着什么。想要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合作以及合作的意义,父母不妨把自己在工作中和家里与别人共事的经历跟孩子讲讲,这有助于孩子提高对合作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那么美好,都那样令人愉悦。比如父母可以给他们讲讲在工作中,自己的老板或同事把不愿做的工作推给自己的事。也可能像一个赢得了世界系列大奖赛的团队成员那样讲述一段团结协作的经历。只要孩子愿意听,就要尽可能多地向他们讲述这种类似经历,孩子需要长期接受相关的教育。

    启示二: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进而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并使得孩子有意识地主动去与他人开展合作。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置诸如此类的合作竞赛,让孩子们尽力通过合作去完成任务。如果孩子们一时没有完成任务,父母也不要责怪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达到现实的目标,虽然有些合作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者都尽了自己的努力,同时,每个参与者都感到非常愉悦,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合作。

    启示三:教孩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很多父母总是教孩子与人竞争,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他人。确实,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据有关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高兴的是孩子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种片面强调智力竞争,忽视合作精神培养的现象是很有害的。事实上,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对孩子的成长都同样重要。

    父母要教育孩子拥有正确的竞争心理。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现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的竞争者。父母要教孩子把其他同学作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上的合作伙伴,千万不要一味地把他人当成竞争对手和敌人,不顾一切地对立他人。这种思想是不健康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技能,教育孩子考虑集体的利益,学会在关键时刻要约束个人的行为,牺牲个人的利益。如果孩子缺乏这种意识或者精神,与人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诚信--世间最美的宝石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美]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教导孩子信守诺言,做一个诚实的人,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必须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只有诚实、不说谎、信守诺言,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如果经常说谎,会令人觉得你的话不可靠,到你说真话的时候,别人也可能仍然不相信,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诚信的品德,不喜欢孩子撒谎。从心理学来看,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道德意识决定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反过来体现着道德意识。但由于孩子的认识水平还跟不上道德行为,就常常会造成认识和行为的脱节。许多孩子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由于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事实上,孩子的种种不诚信的行为并不是天生的。孩子说谎往往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如吃的、玩的,或者是逃避成人的批评等。一个孩子为了得到漂亮的书包就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买个漂亮的书包吧,我们班上的同学每个人都有漂亮的书包,就我没有了!”然而事实上,并不是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有漂亮的书包,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才这样说。

    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经常出现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家长应该多从儿童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而打骂孩子。如果父母从小就注意对孩子进行诚信的教育,孩子是可以养成诚信习惯的。

    宋庆龄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某天,父母要带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其他孩子都已经准备好要出发了,宋庆龄还坐在钢琴面前不停地弹着琴。

    母亲叫她:“孩子们,我们该走了!”

    宋庆龄不由地站了起来,但很快又坐了下去。

    父亲问道:“孩子,你怎么了?”

    宋庆龄着急地说:“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

    妈妈问道:“为什么不能去,孩子?”

    “爸爸,妈妈,我昨天答应了小珍,她今天来我们家,我要教她叠花。”宋庆龄说。

    “我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呢!下次再教她吧!”父亲说。

    “不行,小珍来我家会扑空的。”宋庆龄叫了起来。

    “要不,你回来后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向小珍道个歉,明天再教她也没关系。”

    “不行,妈妈!您不是经常教育我要信守诺言吗?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摇着头,坚定地不肯改变主意。

    “哦,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会心地笑了,“那就让庆龄留下吧!”

    于是,父母带着其他孩子去做客了。

    父母回家后,却见宋庆龄一个人在家里。

    父亲好奇地问道:“庆龄,你的朋友小珍呢?”

    小庆龄说:“小珍没有来,可能她临时有什么事吧。”

    妈妈心疼了:“小珍没有来,那我们的庆龄不是很寂寞吗?”

    宋庆龄却回答说:“不,妈妈,虽然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信守了诺言。”

    宋庆龄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承诺别人的事一定要兑现,如果经过再三努力仍没有做到,就应该诚恳地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认真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到,要量力而行。

    启示一:父母要先为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要孩子诚信,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诚信培养诚信,孩子才会培养优良的品德。“人无信不立”,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守诚信,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如果父母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去公园的活动。并且应该尽量避免这类事情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向孩子许诺,但事后却不兑现,或是敷衍过去。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觉得父母是在骗自己,他就有可能会认为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说谎很“正常”等。一旦这些经验被孩子转化为说谎的实际行为时,父母就追悔莫及了。

    启示二:帮助孩子养成诚信的习惯

    诚信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并且坚持不懈。成人应该教导孩子从小就做一个诚信的人,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教导孩子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教导孩子接受批评,改正缺点。父母可以在家里多讨论诚信的重要性,可以朗读一些强调诚信重要性的书籍,给孩子讲一些名人诚信正直的故事,以保证诚信成为孩子的优良习惯。

    针对社会上那种坑蒙拐骗的行为,父母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孩子坚信,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必将受到惩罚的。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启示三: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如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如果父母对合理的需要过分抑制,孩子就会试图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而满足孩子的时候应该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要分析孩子的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而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了他的需要后,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合理的正确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对孩子讲明道理。

    如果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来,严肃认真地向孩子讲明道理,并督促孩子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父母还可以讲讲信义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让孩子懂得履行诺言是多么重要。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他们。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不断地强化不良行为,形成不良的品格,最终影响到他的人生。

    沟通--打开心灵的钥匙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

    --[俄]列夫·托尔斯泰

    交往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简单地说,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作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的素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父母却往往忽视与孩子的沟通,这自然就难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没有人际交往,就没有精彩的人生,最终将导致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难以到达成功的驿站。

    孩子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他更快地融入学习和生活中,让他的学习及与同学的交往更加轻松,也可大幅度地提高他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增强他的竞争力。因此,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孩子与人的沟通能力。

    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与人沟通,要学会关心别人,与小朋友融洽相处。让孩子在一言一行中得到启发,从小事中体会与人相处的艺术,领会成功办事的窍门。

    每年的秋季,大雁由北向南以“人”字形状长途迁徙到温暖的南方。雁在飞行时,偶尔也会飞成“一”字形,但马上又会恢复成“人”字形状,这是在替换领头雁。领头雁在前方开路时,它的身体和展开的翅膀在冲破阻力时能帮助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飞行在它左右两边的两只雁与空气之间的阻力就会减少,飞起来就省力。同样的原因,这两只雁在飞行时形成的局部真空又帮助了飞行在它们左右两边的雁。一个帮一个,就这样,整个雁群在头雁的领导下,无须花太大的力气来克服空气的阻力,比一只雁单独飞要省力得多,且飞行得更远。

    雁的本能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人也跟大雁一样,只要能相互合作,彼此帮助,就能干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实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理想,取得成功。而合作的第一步必然是由交往开始的,没有沟通,就没有了解和信任,也就无从谈起通力合作了。

    人的心理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孩子长期“独处”生活,没有交往活动,孩子将没有“他人”的意识,没有与人进行沟通的习惯,也就更不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将会严重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发展。

    只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较好的沟通能力,父母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心理学家指出,同伴对指导或训练孩子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孩子摆脱孤独具有特殊作用。因为这种能力,孩子是无法从成人那里学来的,而必须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

    启示一: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

    父母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经常和孩子沟通,平和地化解出现的问题,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两代人要互相学习,成年人应该试着去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存背景。如果父母师长不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而是单方面把意见强加给孩子,这种教育最终必然失败。

    良性的沟通就是心与心的真诚的沟通,也是情感的交流。这种沟通应当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和谐、融洽、平等的氛围是实现良性沟通的前提条件。

    父母应给孩子创造良性沟通的氛围。家庭沟通是孩子沟通的基础,主要是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要实现与孩子的良性沟通,关键在于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沟通”,父母就要注意改变自己传统的角色定位,不要处处站在家长威严的角度与孩子沟通。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只有在和谐、融洽和平等的沟通氛围中,才能做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有效的交流。

    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家庭沟通的氛围,比如每天或每周规定与孩子交谈的时间,或在晚饭后的“小议”,或在周末的“相约”。注意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认真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要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哪怕父母对孩子谈话的内容不感兴趣,也要认真听,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能够同父母进行良好沟通的孩子,一般都拥有较好的交往能力。

    启示二: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成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认为孩子之间能自然地成为朋友。其实,除非孩子能经常与朋友在一起,否则友谊很难增长。要知道,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合作、互助,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以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

    如有闲暇时间,可以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或亲戚朋友家去玩,让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他人交往;也可以让孩子邀请自己的小伙伴来家中做客,或让孩子接受朋友的邀请,去别人家做客。要多给孩子结交伙伴的机会。对来家中做客的小朋友,父母应尽量热情、温和,为孩子们营造轻松和谐的交往环境。

    还要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郊游等;也可以适当地允许孩子参加一些非正式的餐会,或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探亲访友或接待来客的活动,从而使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

    启示三:教授孩子必需的社交礼仪

    懂礼貌的孩子更容易惹人喜欢。一个具有社交礼仪的孩子,所受关注的程度显然比一般的孩子要强很多,当然也就会有人缘。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在公共场合举止失措的孩子。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甚至可以说有的孩子根本就不懂礼貌。比如公共场合,有的孩子大声喧哗或大声打电话或接听电话,根本就不注意周围人的眼光,只顾自己一人喋喋不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的孩子喜欢追根究底地打探别人的隐私或大谈别人的隐私;有的孩子在严肃庄重的场合,衣服鞋帽穿戴得随随便便……当孩子在社交场合出现上面的种种情况时,常常会破坏整个气氛,使别人尴尬窘迫。人们会感到与这样的孩子打交道无异于受折磨。没有人会喜欢没有礼貌的孩子!

    因此,为了孩子好,父母一定要尽早让孩子学会社交礼仪。而学习礼仪必须从小抓起。父母应以身作则,给孩子以好的熏陶濡染。并要给孩子立下规矩,也就是要求孩子较自觉地掌握好某个场合、某个时间、某个人的得体言语及身体言语的分寸。让孩子逐渐学到种种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帮助孩子创造出舒适自如的交往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会自然遵循所学到的社交礼仪,当然也就会进一步与别人合作。

    启示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比较擅长,他们的信心便可以建立起来,并利用这种专长结交朋友。有位专家说:“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你可帮助他培养某些爱好,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父母可以为孩子制造机会,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专长,因为只有孩子拥有自信以后,才会乐意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与人沟通交流。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能真正地做到与人良好地沟通交流。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也不愿意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惹人注意。

    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交往技巧。要让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良好的交往能力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助力。而交往能力又来自坚定的自信心。有自信才敢沟通交流,才能获得重要的信息和帮助。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一点一滴培育出来的。父母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培育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话,那么千万不要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将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

    启示五:防止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思想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长辈的宠爱呵护,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的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大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自我中心”的孩子是“没有市场”的。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培养利他意识。

    孩子的行为大多是从伙伴那里学来的。伙伴之间的交往,难免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父母可以采用鼓励、赞许、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利他意识。

    父母应该对孩子的交往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活泼、乐于助人、善于交往的人。

    第二、怎样改正孩子的不良心态

    懦弱--当孩子被欺负时

    人最不道德之处,就是不诚实和懦弱。

    --[俄]马克西姆·高尔基

    懦弱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条件和机会去成功,而是因为生性胆怯、畏首畏尾、害怕困难、害怕失败、害怕受人耻笑,几乎不敢去做任何需要担当的事情。于是,他们在无休止的犹豫和害怕之中消耗掉了自己的生命,最终一事无成,永远平庸。

    懦弱的孩子也梦想成功,可他们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困难里,迟迟不敢迈开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其实,那些困难可能根本并不存在。他们之所以失败或达不到目标,并不是因为事情多么困难,而是被自己吓退了。他们最善于把问题想得很复杂,在思想中假设了诸多障碍,于是他们变得害怕,不敢尝试着去追求成功。所以,千万别让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

    性格懦弱的孩子无法去抓住本应属于自己的机遇,也就无法获得较大的成功。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懦弱的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以至于经常发生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惨事。

    小明今年上五年级了。他身体单薄、性格内向。学校里一个有“小霸王”之称的高年级学生经常欺侮他。小明曾经遭受过很多次的敲诈和威胁,还经常被打得鼻子、嘴巴流血。但是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因为小霸王威胁他说:“要是敢告诉老师和家长,你以后就别想有好果子吃!”

    一天,小霸王又在小明放学的路上拦住他,要他明天务必“孝敬”一条烟,否则就会放他的血。小明再也受不了了,他根本没有钱,不可能拿出一条烟来。他竟然吞下了大量安眠药,怀着无以排解的恐惧离开了人世。

    孩子的性格懦弱令人揪心。但凡事业成功者,都是具有超常胆识之人。那些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的人,很难体验到成功的辉煌。父母应该注意帮助孩子规避这种不良心态,让孩子远离懦弱性格的困扰。

    启示一: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为了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机会。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开拓孩子的眼界,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如唱歌、绘画、做手工等,使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参加小伙伴的活动,从而避免形成懦弱性格。

    启示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鼓励孩子自行解决。当然,父母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是要一下子就不管不问,以避免孩子会手足无措,变得更加胆小。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娇宠,只会使得孩子变得懦弱、任性。父母要坚定纠正孩子懦弱性格的信心,并进行得当的教育,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启示三: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

    一些孩子不喜欢多说话,也不善于争辩。在陌生人面前,或在大庭广众之中,更是如此。对于这种孩子,父母应多为孩子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大胆讲话的机会。比如,孩子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每当客人来时,父母可以让孩子与客人多接触,并求得客人的配合,让客人有目的地发问,一回生,二回熟,逐渐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

    要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父母还应不过分保护或过分严格,应该把孩子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外出活动及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去,让他们接触外界、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父母还应带他们走亲访友,去各地旅游,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表示出的友好和尊重,能使孩子感到快乐,孩子也会乐于与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玩,让孩子做小主人招待他们。平时也应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

    启示四: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有些孩子的胆小只是表现在很小的范围内,例如,在课堂上或公共场合中总是不敢发言,老师一叫,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对此,最好循序渐进地训练孩子。可以要求孩子先将老师可能会提问的问题答案想好,考虑好怎样用语言来表达,然后父母充当老师向孩子提问,让孩子来回答;也可以由其他人来充当老师,让孩子来回答问题。这样反复强化后,孩子对别人的提问就会不再那么紧张。父母可以进一步教育孩子在课堂上大胆举手,让孩子明白,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人都有出错的时候。

    有些孩子害怕猫、狗等动物,父母可以在家里张贴一些猫、狗等动物的图片,让孩子熟悉这些动物的特征,并对孩子讲解猫狗的生物知识和古今故事等,引发孩子的兴趣,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如果孩子对图片上的动物不再表现出害怕的情绪,父母就可以让他们接近真实的动物了。

    孤僻--“让我们一起来建立友谊”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可以通心的。

    --[英]弗兰西斯·培根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孩子的正常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朋友氛围,孤独是人类不健康的情绪情感体验。战胜孤独是顺利成长的前提。在矫正孩子孤独症的时候应强调这样的观点:“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只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性格孤僻的孩子一般都有一颗很细腻的心,用鼓励的办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鼓励孩子在各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要让孤僻的孩子有最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地支持、鼓励和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

    性格孤僻的孩子往往不喜欢交往,自我表现欲不强,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对这类孩子应采用欣赏的方法,多亲近他们,给他们创造与别人交往、在集体场合说话的机会。

    小玛丽是个内向而敏感的孩子,平时很“闷”,话也很少。

    一次,母亲格利亚的同事送来两张《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格利亚便带女儿去看。当电影演到船沉下去、女主人公冻成冰人时,母亲听到小玛丽在哭。回家的路上,小玛丽的话特别多,问得最多的就是:“妈妈,为什么别人都死了,她【女主角】冻成冰人了,却能活下来?”格利亚告诉她:“这是一种爱的力量,就像有一次我发40度的高烧,你爸爸又不在家,我就硬撑着帮你烧饭。因为我是你妈妈呀,我怕你饿着,这也是一种爱呀!”小玛丽很激动地一下子依偎到格利亚的怀里。

    通过这件事,格利亚才发现小玛丽原来是想说话的,也是愿意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只是没有人引导她,没有找到她感兴趣的话题。后来,小玛丽每天放学回家,格利亚就有意识地让她讲讲学校里的事和学习上的困难等等;或在每晚睡觉前,给她讲讲故事,讨论讨论课本里的内容等。时间一长,小玛丽每天回来就和格利亚说个不停,碰到原先她根本不会讲的事,她也会凑在母亲的耳旁讲出来。慢慢地,小玛丽跟格利亚越来越亲,人也活泼多了,连老师也说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孩子之所以孤僻,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知心的朋友。孩子的头脑和成人不同,有时候他们是不肯也不愿意和自己父母透露的。正因如此,父母就更有责任帮助他们,做孩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最满意的知心朋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与温情很重要。如果父母过分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注重与孩子沟通,孩子就容易产生孤独的心理。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没有明说出来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父母要用爱和温情去滋润孩子的心灵,让自己的孩子远离孤独的困扰。

    当然,孩子孤僻离群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内向、拘谨、好独处、不爱活动等,而父母又很少让他们出去与同伴一起玩耍,这也容易形成孩子孤僻的心态。另外,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孩子的孤僻离群,如由于孩子原来所处的环境闭塞,很少见到陌生人,当突然改变环境时会觉得很不习惯。

    孩子的挫折经历也可能是造成其孤僻离群的另一个原因,在与人交往中屡次遭到拒绝后,孩子会产生挫折感,因而寻求自我保护而不愿与他人交往。

    孤僻离群的心态将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使得孩子难于应付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变得自卑和羞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应正视孩子的孤僻,采取措施纠正孩子孤僻离群的坏习惯。

    启示一:保持与孩子的亲密度

    父母要对孩子感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及孩子的活动表现出有真实的兴趣,那么你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还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因此,父母应给孩子留出彼此接触的时间。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时需要母亲或父亲,特别是母亲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当孩子经历着内心的恐慌、创伤或有失落情绪时,他们特别需要温情的安慰,孩子也很想知道他们的父母在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愉快时的心情。应使孩子感到你不是由于忙或急着做其他的事,而无暇听他们说话。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无足轻重的,是被轻视的。而要让他们明白,父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启示二:与孩子认真沟通

    父母听孩子讲话时应该专心。一个好的聆听者,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一天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做家务活,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到小房间单独聊会天吧”。

    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开始和孩子交谈时,需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结束谈话之前,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详述某一问题的情景,尽量描述它的细节。

    与孩子沟通,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的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过程中,通过父母的词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启示三: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人生活在社会上,都是需要朋友的,尤其是知心朋友,平时可以互诉衷肠,在困难时可以互相鼓舞。

    每个孩子都希望有几个思想上、学习上或者生活中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经常从朋友那里获得鼓励、信任和支持。在与周围的人相处时,朋友的肯定态度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孩子就会感到与人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时期,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过于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在同学中人缘不好,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甚至变得害怕与人往来,变得孤独冷漠。父母有责任指导孩子获得更多的朋友,结下更融洽的人缘。

    抑郁--“请从我的身边走开”

    浑身刻板死沉、满面阴惨抑郁的人,不论其生相如何,衣饰如何,都是天上人间最坏的人。

    --[英]查尔斯·狄更斯

    当人们遇到不开心的事,都会感到情绪低落,长时间的压抑会使人处于抑郁不安的状态。抑郁是人面临挫折时产生的一种低落消极的情绪反应,通常的表现是沮丧、悲观、忧郁,对外部的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表情淡漠,对人不热情,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再付出努力,对任何事物都看得十分暗淡而无希望。孩子在抑郁的状态下,常常会伴随持续的睡眠紊乱、沮丧、没有食欲等,甚至有可能发展成“抑郁性精神病”。有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47%的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一段时间以来,8岁的真真有点反常,不仅食欲明显下降了,有时还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者无缘无故地流眼泪,也不像从前那样亲近妈妈了。有经验的人告诉真真的妈妈说,真真很可能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心理上产生了创伤。真真的妈妈觉得孩子才八九岁,心理还不成熟,哪里会有什么心理或精神创伤啊?何况她自己也询问过真真,但真真矢口否认,就是说“没事”。

    后来,真真的妈妈才得知真正的原因。原来真真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刚刚在一次意外中死去了。就是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真真,导致她产生了抑郁心理。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能自己克服他们碰到的所有问题,能度过困惑时期,从中恢复过来并汲取教训或把它忘掉。如果这些问题在孩子的心中淤积过久,就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抑郁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孤僻、多疑、违拗、依赖的孩子,常注意事物消极面,很容易产生抑郁。另外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父母离异、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等负面生活事件等,均可能诱发抑郁情绪。当然家族遗传性因素对儿童抑郁也有一定的影响,据统计,有50%抑郁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有抑郁的倾向。虽然说孩子胆小、性格内向,有先天原因,但是后天的环境更为重要,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满理解和关心,就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的情绪就可能会逐渐消除。

    父母一定要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孩子,让抑郁心理从孩子的身边走开!

    启示一: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

    有些孩子做错了事或经历几次失败后,就会精神不振,而抑郁的孩子的表现尤其突出。当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协助孩子面对过失和失败,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能盲目指责,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当孩子不愿意参加某些活动时,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经历不幸和伤害。对孩子所担心的事情,父母要给他科学合理的解释,争取尽早地消除孩子的顾虑。

    启示二:常常倾听孩子的心事

    倾听不仅能真正地了解人,而且对于倾诉者来说,也能释放内心的压抑,从而消除顾虑。父母在孩子紧张、不安,或者苦闷的时候,不妨试试耐心地倾听他,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能理解他,从而在内心产生欣慰之感,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平时,父母也要注意让家里形成一种轻松的气氛,父母们经常讲讲笑话,说点有趣的事。当然父母也可以有意地运用一些排除苦恼的技巧,比如当自己不快时,可听听优美的音乐,走到室外散散步,向别人说说自己的顾虑等方法,这些都可以消除郁闷。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排除苦恼,那么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他也会模仿父母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缓解不良的情绪。

    启示三:协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

    应让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快乐的心态,就在于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父母应当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挫折只是暂时的,让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教授孩子调整心理状态的正确方法,使孩子恢复快乐的心情。

    启示四:引导孩子多参加活动

    父母应当尽量让孩子经常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交往,特别要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变得积极主动,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也可以把孩子的特点告诉老师,让老师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可以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有意叫孩子回答一定会回答的问题,然后在小朋友面前大大地表扬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克服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的羞怯感和自卑感。当然父母和老师谈话时,一定不能让孩子看见,抑郁的孩子一般都很敏感,如果孩子看到了,可能还会产生反效果。另外,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胆量。如有可能,可以让孩子离开父母或离开家,独自在亲朋好友家住上一段时间,以锻炼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任性--“我就是太阳!”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德]黑格尔

    任性是在独生子女中常出现的情况。一般看来,任性是孩子的消极品质,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但孩子与成人的任性相比,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识范围扩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独立性逐渐增强,这时就会产生“任性”行为。这种“任性”行为是孩子身心正常发展的反映,表现为孩子在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方面;或为了维护自尊心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方面;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一些冒险行为方面。尽管父母把这些情况看成是“任性”,而孩子自己却并不以为然。同时,孩子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地放任自己,毫无约束。

    任性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孩子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一种手段,它常常给为人父母者带来很多的烦恼。

    吕萌正上幼儿园大班,她今年5岁。吕萌活泼好动、聪明又机灵。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宠着她,从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她也很会讨人喜欢。不过,吕萌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总爱无理取闹、非常任性。有时候无缘无故的,她就会大闹不止;她还特别挑食,老师一不注意,她就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倒掉;她明知道应该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还是去抢小朋友的玩具……在家里,吕萌经常把爷爷当马骑,如果爷爷说腰疼不答应,吕萌便放声大哭,爷爷只好趴在地上让她骑。

    有一次,吕萌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大叫肚子疼。老师急忙跑过去,要抱她去看医生。可她却说:“我要让妈妈带我去,老师,你打电话把我妈妈叫来,快点,我就要疼死了。”老师只好打电话叫来吕萌的妈妈。妈妈接到电话,当下就着急地跑来了。小吕萌却呵呵地笑着说:“我根本没事,我是骗你们玩的,我就是有点想妈妈了。”见状,妈妈和老师都感到十分无奈。

    其实,孩子的任性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与妥协所造成的。只要孩子一耍小脾气,开始又哭又闹,父母就为难了。答应吧,孩子的要求明明是不合理的;可如果不答应,又心疼孩子,再加上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会在旁“规劝”。做父母的只好败下阵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如愿以偿,自我安慰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到了下一次。殊不知,父母的妥协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任性行为是“杀手锏”,是达到目的的好手段。于是,下一次再有什么要求时,孩子的哭闹只会更加严重,任性的程度只会更增加。

    事实上,多数孩子只是偶尔有点任性,真正习惯性任性的孩子还是少数。父母必须注意把孩子的任性同韧性区分开来。韧性是一种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表现为有主见、有追求、有毅力、有耐心、有独立性和反抗精神。如有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劝说其退学做工,但这孩子在帮助家长干活的同时坚持上学读书,还取得了好成绩,这就是有韧性的表现。父母应当注意保护孩子的“韧性”,而帮助孩子改掉“任性”。

    启示一: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就像是一束洁白的丝,最初染上的颜色是由父母决定的。要戒除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应该从根本抓起,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能够宽容他人的好品格。对已经出现任性行为的孩子,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手软”,不妨和孩子较点儿劲。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家里,当孩子耍起性子时,父母都不要轻易让步,要显示出不怕他闹的态度。坚持原则,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概不允许。让孩子明白,父母不答应的事情,无论他怎样闹,都是没有用的。让孩子懂得任性是没有好处的,从而改变孩子对别人的态度,不再任性。

    启示二:分析孩子任性的原因

    有时候,孩子任性并非是有意对抗大人,而是有他自己的“道理”。要矫正孩子的任性行为,应该从分析孩子的任性心理入手,对症下药。当孩子耍性子时,父母首先应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对孩子讲明白有关的道理。承认孩子的有些要求是合理的,又要告诉孩子他们的某些要求是家庭和社会条件所不容许的。让孩子明白,他的所有所求都不是通过耍脾气就能得到的。如此,就可以慢慢地对孩子的任性加以矫正了。

    启示三: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丰富的物质条件容易使孩子挑三拣四。经常可以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不听话,而条件不好的却很懂事。因此,对孩子的物质条件适当剥夺,有利于改正孩子任性的坏习惯。比如,在吃东西时,不能让孩子“点菜”,应该给什么就吃什么;不该买的玩具就一定不给买,孩子再怎么闹也坚决不答应。父母应意识到,孩子的各种心态与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在小事上也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也可以适当的延迟满足,不立即答应他。当实现孩子要求的事情时,要对孩子讲明这样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只有合理的要求和礼貌的态度才更有利于实现他的愿望,从而帮助孩子逐渐克服任性的毛病。

    启示四:“冷处理”孩子的任性行为

    孩子的任性一般发生在父母不满足他的某种需要的情况下。所以尽管父母给孩子讲了一大堆道理,但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父母可以对孩子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孩子尽情地哭闹,一定不要妥协。当孩子感到自己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停止了。然后,父母再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下不为例。只要做父母的始终坚持这样做,孩子就能逐渐改掉任性的坏毛病了。

    恐惧--“妈妈,我怕黑!”

    恐惧是一面哈哈镜,它那夸张的力量把一个十分细小的、偶然的筋肉悸动变成大得可怕、漫画般清楚的图像,而人的想象力一旦被激起,又会像脱缰的马一般狂奔,去搜寻最离弃、最难以置信的各种可能。

    --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恐惧,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的心理现象,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完全消失。孩子的恐惧与大人的恐惧从本质上是相同的,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其特有的恐惧,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恐惧是一种性格软弱的象征,孩子的性格软弱有其形成的原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应该负起主要的责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还很不完全,他可能不知道如风雨雷电等只是自然现象,也不明白黑暗到底是什么,更不懂神话传说、鬼怪故事只是唯心的幻想想象。所以孩子有时总是处于莫名的恐惧之中。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有些事物的恐惧感会消失,但同时会增加一些从前没有的其他恐惧。

    8岁的丹丹很胆小,总是对什么都害怕:害怕黑夜,晚上不敢单独睡觉,只要一熄灯就立刻紧紧地抱住身边的父母,即使睡着了也不放开手;她不敢触摸小动物,哪怕看见一只巴掌大的小猫也会死死地揪住父母的衣角,躲到父母的身后去;甚至声音稍大一些,她都受不了。她的父母对丹丹的这种状况非常担忧:将来孩子要怎么生存下去呢?

    等到丹丹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她总算敢独自睡觉了,但她又开始害怕考试、害怕同学不喜欢他、害怕父母指责她学习成绩不好……恐惧使小丹丹眼睛里充满了畏缩,丝毫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好动,就像一支可怜的小兔子。

    孩子的各类恐惧,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恐惧就无关紧要。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如果孩子完全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长大了也会很脆弱。一旦灾难或不幸到来,他们就会垮掉,因为他们无力承受,也不知怎样应付。”父母应该及时地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父母要理解孩子,爱护孩子,用孩子能够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在游戏、玩耍、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地顺利克服恐惧、战胜软弱。

    启示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恐惧

    恐惧是人类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所表现出的自我防御反应,它并不是一种坏的行为习惯,所以,当孩子表现出胆小畏惧时,父母无需过于担心。但过度的恐惧,将影响到孩子的基本能力的发展,此时父母帮助就非常必要了。很多3~5岁的孩子都怕黑,但如果怕黑怕到夜里不敢睡觉,就不大正常了。有的孩子害怕水,即使妈妈在帮他洗澡,也不愿让自己的身体碰到水,连早上洗脸都会害怕得不停地哭泣。这些都是过度恐惧的表现,必须及时纠正,因为它已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心理。

    父母对孩子的恐惧,既不能满不在乎,也不能大惊小怪,恰当的处理可以避免恐惧加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胆小,只用指责、批评、发怒来表示自己的关注,只能让孩子的恐惧心理更加恶化。

    启示二:消除孩子对事物的神秘感

    孩子的恐惧大多是由于缺乏知识、经验不足或错误的认知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害怕雷电,是因为不知道雷电是怎么回事。如果父母能把雷电的知识教授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雷电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打雷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孩子就会慢慢了解雷电,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再比如,有些孩子害怕天黑,这是因为他不知道在看不见的情况下是否暗藏着危险。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找一只手电筒,并告诉他:要小心走路,别碰着。孩子慢慢适应了天黑的情况,时间久了,他也就不怕黑了。对于孩子因各种体验而产生的恐惧感,如怕打针、怕吃药等,父母可向孩子讲清楚吃药、打针是为了治病的道理,并鼓励孩子战胜恐惧的自豪感。

    启示三:预防恐惧的发生

    恐惧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经验,父母应当努力防止孩子第一次恐惧经验的产生。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绪的方式、方法很多,没有定式,不必拘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法。比如,在给孩子洗澡时,水的温度要适宜,不要过高或过低,避免孩子感到不适而心生畏惧;给孩子洗头洗脸时,不要让刺激性的东西进入孩子的眼睛;把洗澡活动变成一种游戏,让孩子享受到洗澡的乐趣,这样对孩子而言,洗澡就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项娱乐活动,甚至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了。

    启示四:帮助孩子战胜恐惧

    恐惧是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情绪。如果知道了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恐惧自然就会消失了。比如,孩子害怕一个人在房间关上灯睡觉,父母可以在他的床头安装一个夜灯的开关,让孩子掌握灯的开与关,当他知道了控制黑暗和光明的方法后,他也就会逐渐消除恐惧。

    消除孩子恐惧心理的关键,是要赞赏孩子好的表现。当孩子去亲近曾经害怕的小兔子时,父母应当适时地赞赏孩子的勇敢。父母坐在公园长椅上休息时,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周围的小朋友一块玩。当孩子回来后,要紧紧地拥抱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很高兴他这样做。看着父母赞赏的笑脸,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充满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

    羞怯--孩子不是含羞草

    羞怯会使我们已经开始了的创造研究工作半途而废。

    --[美]亚当·奥斯本

    羞怯心理是一种不敢与人接触和交往的病态心理。羞怯容易使人丧失进取的机会,失去许多本可以结交的朋友,错过被赏识的可能性,错过展示才华、发挥才能的时机等。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困难。有的孩子说:“我的性格内向,在众人面前不敢表达,一开口就脸红,不擅言谈,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孩子对自己的状态似乎是那样的不满意,尤其是在老师提问到自己头上或是课堂讨论时,他总是觉得那教室里再也找不出比自己更紧张的人了。事实上,因为羞怯会让孩子在学习上失去许多参与、交流的机会,更会让他失掉自信心。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影响往往会伴随一生。

    琼斯是一名新闻记者,刚入行时总是非常羞怯怕生。他的上司打算历练他一下,就叫他去采访著名的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知道后大吃一惊,犹豫着说道:“我怎么可能要求单独访问他呢?布兰代斯并不认识我,他怎么可能接见我呢?”在场的另一名老记者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布兰代斯的办公室,要求和大法官的秘书讲话。他说:“我是明星报的琼斯(此刻,琼斯在一旁大吃一惊),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他听完对方的答话,然后说:“谢谢你,那么一点十五分,我会按时到达。”老练的新闻记者放下电话,他对琼斯说:“好了,先生,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事隔多年,琼斯仍旧对这件小事念念不忘。他说:“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起来虽然不那么容易,却很有效果。如果能在第一次克服心中的畏怯,那么下一次就会容易得多了。”

    一个羞怯的人,如果能够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紧接着就是流畅的语言了。须知,害羞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所以那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当注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外向,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父母有时也会羞怯。心理学研究证明,羞怯是一种逃避行为的最常见形式,表现形式很多。只要不是令人不可思议,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如果持续过久或者过分羞怯,就会形成社交焦虑障碍,影响人的正常人际交往和才能发挥。父母要及早关注孩子过分羞怯的情况,并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孩子克服羞怯的坏习惯,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大方开朗起来。

    启示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不管孩子表达得多么差劲,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他的开口行为本身进行鼓励。羞怯的孩子未必不可以改变,但首先依赖于父母的态度。父母首先要承认孩子羞怯的事实,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而操之过急。有些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害羞胆怯,严厉要求孩子,结果适得其反,致使孩子更加畏缩不前了。父母爱孩子,就要接受孩子的各种特性,要知道,羞怯并不是病,只是缺乏社交技巧和社交勇气而已。父母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孩子自己去做,当孩子取得了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在孩子的特长方面加以夸奖等。

    父母还应注意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通过培养孩子的力量和能力,训练孩子的勇敢精神,让孩子甩开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应过于溺爱孩子,以免养成孩子过分的依赖性。而且,对孩子的管教不可粗暴行事,以免使孩子常常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中,因而害怕与人交往。

    启示二:引导孩子克服羞怯心理

    孩子羞怯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父母应深入了解孩子,查找孩子羞怯的真正成因,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影响,改变自己的性格。当孩子要参加到一个新的人际环境时,父母可以先听一听孩子担忧和关心的事情,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有用的信息,引导孩子解释和认识事物,从容应对即将面临的新生活。

    对于羞怯的孩子来说,参与社交活动是一件恐惧的事情。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当孩子情绪不安时,要拥抱一下他,让他不要害怕;当孩子遭受挫折时,也要先安慰他,与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生活环境。当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时,不要强迫孩子一下子落落大方,小心帮助孩子应对,循序渐进地树立他的自信心。千万不能用“胆小鬼”、“废物”等字眼骂孩子,更不要经常对孩子指指点点,或者讽刺、挑剔孩子,那样只会挫伤他的自信心。

    要善于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孩子的信心。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重要的是等孩子踏出突破的一步时,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赞美。

    启示三: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父母最好能经常陪孩子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增加适应公共活动的能力。对已经出现羞怯行为的孩子,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培养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小伙伴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结交朋友是孩子社会化的一种表现。羞怯的孩子,往往因担心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主动交友。这时父母就应鼓励他,可以先让亲朋好友家的较熟悉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克服他交往的恐惧心理,然后再鼓励他在同学中去交朋友。当孩子带朋友到家中时,父母要表现出热情,认真接待孩子的朋友,以增加他的勇气。

    对于孩子在社交中出现的合群行为,父母应该及时加以奖励,并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克服羞怯心理。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父母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羞怯心理的孩子,都可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