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美洲考古大发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传说中的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玛雅文明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玛雅人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玛雅文明的繁盛期,15世纪后逐渐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玛雅遗迹重现于世

    哥伦布在公元1502年最后一次远航美洲时,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刚好10年。在洪都拉斯湾,船靠岸了,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踏上这片久违的土地。当地市场上,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了哥伦布的目光。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

    10多年后,一艘欧洲海船从巴拿马前往圣多明各。旅途中,船只遭遇了海难,12个幸存的船员登上了尤卡坦半岛。两周之后,这些船员与玛雅人不期而遇,其中5人还成了玛雅人祭坛上的牺牲品。侥幸逃脱的船员回到了西班牙,心有余悸地讲述了他们的遭遇。

    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前往尤卡坦半岛,他们试图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玛雅人与西班牙人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游击战。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终于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被毁灭。西班牙人在狭隘的宗教信仰驱使之下,搜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并将其统统烧掉。战火渐渐平息后,古玛雅与其他印第安文明一样,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1839年,美国人约翰·史蒂芬和画家卡德沃德在赴中美洲考察时,一路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在今天的洪都拉斯热带丛林中找到了一座城堡,重新揭开了玛雅文明神秘的面纱。当时他们发现的这座城堡时,城堡只有灌木丛生的断垣残壁,坍塌的神庙留下了一块块巨大的基石,上面还有精美的雕饰。马路都是用石板铺成的,标志着它曾经是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闹市。路边砌有排水管,标志着它曾经是个文明的城市。石砌的民宅与贵族的宫殿尽管大多都已倒塌,但仍可依稀窥见当年喧闹的景象。所有这些石料,无不苍苔斑斑,或被荒草和荆棘深深掩盖,或被蟒蛇一般行走的野藤紧紧缠裹。如此荒蛮的自然景象,与异常雄伟的人工遗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人唏嘘不已。从此以后,玛雅古城遗址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大批的考古学家开始奔赴玛雅古城,对这里进行考古研究。

    19世纪末,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批重要的遗址,开始了玛雅文明的现代考古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研究进展较快,形成专门的玛雅学,是世界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玛雅文明的发展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玛雅文明的全貌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玛雅文明是由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玛雅人创造的文明,主要分布在现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等广大地区。在发掘出来的170多处玛雅古城遗址中,有宏伟的金字塔、巍峨的神庙、先进的天文台、高大的石碑、复杂的文字、精美的壁画和生动的浮雕等等。人们很难想象,在几千年前还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玛雅人,怎么能创造出如此高度的文明?所以在玛雅文明发现初期,由于难以解释文明的发展原因,人们一度认为这是外星人所为。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人们对玛雅文明的了解也越来越接近真相。

    玛雅文明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3世纪~公元9世纪为繁盛期,公元15世纪后逐渐衰落,最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根据考古学家的划分,玛雅文明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

    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250年,即玛雅文化形成期,在尤卡坦半岛中央佩滕盆地及其周围山谷,就已出现定居的农业生活,玉米和豆类是主要的作物;早期祭祀中心也已建立,由土台、祭坛等组成。此后国家萌芽,并出现象形文字。

    到了公元250~900年,玛雅文化逐渐进入兴盛期,各地较大规模的城市和居民点数以百计,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各城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历法,城市规划、建筑风格、生产水平也大体一致。这时期的主要遗址大多分布在中部热带雨林区,比如瓦哈克通、蒂卡尔、彼德拉斯内格拉斯、科潘、帕伦克、基里瓜等祭祀中心,此时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蒂卡尔遗址气势恢宏,城区面积可达50平方千米,由数以百计的大小金字塔式台庙组成,估计居民有4万左右。此时,还出现了大量刻纪年碑铭的石柱,一般每隔5年、10年或20年建立一座,成为独特的记时柱。然而,在公元800~900年左右,这些祭祀中心突然废弃,玛雅文明也急剧衰落。到了11世纪以后,玛雅文明中心开始逐渐移向北部的石灰岩低地平原。

    大约到了公元1000~1520年,玛雅文化具有浓厚的墨西哥风格。这一时期,从墨西哥南下的托尔特克人征服了尤卡坦,并以奇琴伊察为都城。这一时期的建筑中,出现了石廊柱群及以活人为祭品的“圣井”、球场,还有观察天象的天文台,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金字塔式台庙,崇拜羽蛇神魁扎尔科亚特尔。

    此后,北部的玛雅潘取代了奇琴伊察,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玛雅潘的统治者还与其他城邦结成联盟,用武力巩固自己的统治。1450年,因内部叛乱,玛雅潘被焚毁,此后百年中,玛雅文化趋于衰落。1523~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乘虚而入,从墨西哥南下占领了尤卡坦半岛,玛雅文明被彻底破坏。

    玛雅文明的衰亡之谜

    在公元600年左右,玛雅民族离开了他们辛苦建筑的城邦,丢弃了富丽堂皇的庙宇,从此以后,玛雅文明逐渐衰亡,直至湮灭。

    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灭的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人口爆炸、疾病、外族入侵、气候变化等等,各执已见,这给玛雅文明涂上了更加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支包括考古学家、动物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内的45名学者组成了多学科考察队,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他们踏遍了常有美洲虎和响尾蛇出没的危地马拉佩藤雨林地区,在这里,即使盗墓贼也不敢轻易涉足。这支科考队伍用了将近6年的时间,对约200多处玛雅文明遗址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论是:玛雅文明是因争夺财富及权势的血腥内战,自相残杀而毁灭的。

    科考人员提出,玛雅人并非传说中那样热爱和平,相反,在公元300~700年这个全盛期,吡邻城邦的玛雅贵族们一直都在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战争。玛雅人的战争异常恐怖,士兵们用矛和棒作兵器,袭击其它城市,目的是抓获俘虏,并把他们交给已方祭司,作为向神献祭的礼品。这种祭祀也正是玛雅民族崇拜神灵的标志。

    玛雅文明曾经相当繁荣,农民耕种畦田、梯田和沼泽水田,生产的粮食足以供养众多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贝壳等制作艺术品,他们还制作棉织品,雕刻石碑铭文,绘制陶器和壁画。商品交易也相当盛行。但是,自从公元7世纪中期开始,玛雅文明便逐渐衰落了。随着政治联姻情况的增多,除了长子以外的其他王室兄弟都会受到排挤。无奈之下,一些王子只能离开家园,去寻找新的生存场所。而留下来的人,则继续争夺继承权和财富。这种“窝里斗”由最初的为祭祀而战逐渐演变成了为争夺珠宝、奢侈品、权利、美女而战。战争永无休止,导致生灵涂炭,贸易中断,城邦灭,结果只有10%的人幸存下来。

    公元761年,杜斯-彼拉斯城城王宫被毁灭,成为玛雅文明衰落的一个起点。杜斯-彼拉斯是方圆1500英里内的中心城邦,它遭到了从邻近托玛瑞弟托城来的敌人的攻击。一个装有13颗8至55岁男人头颅的洞窟的发掘,证明了该城被攻占时曾遭到了斩草除根式的大屠杀。几天后,胜利者在此举行了盛大的“终结典礼”,并砸烂了王座、神庙和刻板。玛雅城内的一些贵族逃到了附近的阿迪卡城,这是一个有巨大裂缝环绕的天然要塞。他们在那里苟延残喘了40多年,但最后还是没有逃出敌人的魔爪,最终惨遭灭顶之灾。

    公元800年左右,阿迪卡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鬼城。到了公元820年以后,玛雅人舍弃了这片千年间建立了无数城市的佩藤雨林,再也没有返回这片文明的发源地。玛雅文明从此就真的毁灭了。

    时至今日,仍有200万以上的玛雅人后裔居住在危地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处。但是,玛雅文化中的天文、历法、象形文字等知识,已经消失殆尽。

    相关链接——奇琴伊查遗址

    奇琴伊查城建于公元435年,素有“羽蛇城”之称,它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部。在公元11~13世纪,奇琴伊查城的发展达到顶峰,是古代中美洲玛雅文明的三大城市之一。公元15 世纪,这座城市被废弃,现今发现的遗址是其后期的建筑。

    奇琴伊查遗址占地5平方千米,南北长3千米,东西宽2千米,有各种建筑数百座。在历经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奇琴伊查神秘地湮没在中美洲的丛林之中,因此它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古代文明遗迹之一。

    奇琴伊查的建筑物上,到处都有“羽蛇”形象,这是因为玛雅人一直崇拜羽蛇神和雨神,库库尔坎金字塔就是玛雅语“羽蛇神”的意思。库库尔坎金字塔占地3000平方米,高30米,塔身高大巍峨,四周是陡峭的阶梯,两面已风化无法通行,另外两面经过整修,现在可供游人攀爬。每个台阶高半米,但却只有10厘米左右宽,仅放得下半只脚。

    神庙内的拱顶反映了当年玛雅人高超的建筑工艺,即使是全用石头搭建的拱顶,也经受住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基本没有损坏。玛雅人在修建宗教建筑时,往往会融入丰富的天象知识,库库尔坎金字塔也不例外。金字塔的四面台阶加起来共有364级,再加上塔顶的神庙,正好与全年天数吻合。据说每年春分、秋分的日落时刻,阳光照射在金字塔的边沿,形成的影子连同塔底雕刻的蛇头,如同一条巨大的羽蛇蜿蜒爬行,“羽蛇城”也因此得名。

    金字塔东面是建立在4层基座上的气势恢弘的武士庙,武士庙南侧是千柱林。相传一排排圆柱支撑着的宽大屋顶,是当时奇琴伊查的商业中心,也是玛雅遗址留存下来的少数不以宗教为目的的大型建筑。

    金字塔的西侧,是玛雅人的球戏场。但这里绝不是娱乐嬉戏的场所,而是玛雅人拉开向神献礼序幕的场所。球场两侧有贵族和祭司观看比赛的坐席。两队队员在比赛中用胯部击球,将球撞入球场墙上高悬的石圈内。入球多的队赢得比赛,而取胜队的队长将光荣地被挖出鲜红的心脏,作为献给神的祭品摆放到石雕恰克摩尔神像的怀抱中。尽管这种游戏非常残忍,但却在玛雅人中流传了上千年。

    13世纪时,奇琴伊查古城突然被废弃了,这个昔日玛雅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从此就逐渐被热带丛林所吞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古城突然消失?至今仍是研究者们的探索之谜。

    复活节岛的发现

    1722年,复活节的下午,荷兰人罗格温率领一批来自于欧洲的水手,第一次登上了孤悬于太平洋东部智利的波利尼西亚最东的一个小岛。到了岛上之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岛上遍布着数以百计的巨大石雕像,都是一副冷漠的神情,从正面、侧面及各个不同的角度注视着你,使人不寒而栗,并且长着奇形怪状的长耳朵。

    由于发现小岛的那天是耶稣复活节,于是,小岛就被命名为“复活节岛”。

    岛上的石雕

    复活节岛上,最神奇的是那些巨大的石雕。岛上有大约600座以上的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台遗迹,其朝陆方向,还有露天的庭院。某些庭院建筑非常巧妙。

    1886年、1914年和1934年,考古学家分别对复活节岛进行了调查。1955年,开始对复活节岛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结果发现,岛上存在3个明显的文化时期。

    早期主要有在塔海、维纳普和阿纳克纳的大石台,碳定年法测定约在西元700~800年。阿纳克纳石台的墙在1987年挖掘出以前,一直埋在地下。在对阿纳克纳的发掘工作中,可以发现多种石雕像是在早期雕刻的,其中有种较小的中期胸像原型,与中期胸像的主要差异是圆头和粗壮的身躯;另一种形式是一尊写实主义雕像,是跪着的全身人像,臀部坐在足跟上,双手放在膝上。这些石像具备南美洲蒂瓦纳库的前印加人时期纪念物的各种特点。

    中期则在大石台内建造了墓室。中期的石雕像体积也越来越大,细而高的胸像和细长头的部有用红色凝灰岩制作的很大的圆柱形头饰。中期石像的高度大多在3~6米左右,而立在石台上的最大石像约10米高,由重约82吨的一块石头雕成,顶上的头饰就有11吨重。如今,这座石像的部分已埋在石场下面很深的淤泥中。而一座未完成的最大石雕像约21米高,背部靠在岩石上。经考证,这些石雕像代表死后被奉为神的一些重要人物。中期石雕像都是用拉努·拉拉库火山口湖岩壁中特有的黄灰色凝灰岩制成。在火山口碗形地带内外,还散布着许多未完成的石雕以及数以千计的粗糙石镐,这证明雕刻工作是突然中断的。

    中期石雕胸像还有一个的特殊现象,即有捕鸟人随从礼仪的鸟神膜拜仪式。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第三期,即晚期。仪式的中心是拉努·科山上的奥隆戈村,村里都是石屋,屋顶好像假拱门。这些石屋及相连的有屋顶入口的环形砖房,是该岛早期和中期的特点。虽然在玻里尼西亚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房屋,但在南美洲的邻近地区这种房屋却很常见。

    岛上的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刻的呢?究竟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千米外的海边呢?至今还没有答案。

    雕像制作的传说

    关于复活节岛上的石雕像,考古学家通过研究,提出了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些石像是岛上的人雕刻的。他们是岛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已死去的各个酋长、被岛民神化了的祖先。

    认同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石像的高鼻、薄嘴唇都是白种人的典型面部特征。岛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征。雕塑是一种艺术,总会蕴含着那个民族的特征;而这些石像的造型并没有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那么,它们就不会是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雕像也就不可能是他们制作的。

    此外,考古学家分析发现,岛上的人很难使用那时的原始石器工具完成这么大的雕刻工程。经测算,在2000多年前,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人们必须每天努力去寻觅食物生存,哪里还有时间去做雕刻呢? 况且,这些石雕像的艺术性很高,即使是现代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可是石器时代的波利尼西亚人,是怎样完成这些雕像的呢?

    还有一种说法称,石像不是岛上人雕刻的,而是比地球人更文明的外星人制造的。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和要求,选择太平洋上的这座孤岛,建造了这些石像。但很多人反对这种说法,因为没人会相信比地球人更进步的外星人会使用那些原始的石器工具来完成这批雕像。

    此外,山上还有几百个未完工的石像,对此专家分析后认为,这可能是在雕凿过程中遇到了坚硬的岩石,无法继续雕凿下去而放弃的。因为当时用石制工具雕刻石头,在制造石器工具时,就要尽可能地选用最硬的石块。但在雕凿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硬的岩石,那就只能放弃。因此,这些未刻完的石像并非遇到什么灾变性事件而突然停下的,而是在雕制过程中逐步被放弃的。

    不过,岩石学家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解释说,也可能雕刻石像的人花费了很大的劳力和时间,把石像雕成并竖立起来,但最后又被地震震倒了;再竖起新雕的,又被震倒了。雕刻的人认为这是上天或神的惩罚,不让他们再干下去,因此都停了下来。只是,这些猜想目前也只能是猜想,没有人给出答案。

    波利尼西亚人的风俗

    考古学家根据复活节岛上居民的语言特征,认为复活节岛人最初是从波利尼西亚的某个群岛上迁移过来的,波利尼西亚人又从哪里来呢?有人曾认为他们来自南美洲,但现在更多的科学家认为他们来自亚洲东南部。古代的亚洲人从东南亚出发,经过漫长岁月,途经伊里安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斐济群岛等岛屿,大约于公元4~5世纪,最终到达复活节岛。

    到达复活节岛后,波利尼西亚人也将雕凿石像的风俗带到了该岛,于是雕凿了大量的石像。而据科学家考证,复活节岛上的石雕像并非代表神,而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宗教领袖。在古波利尼西亚人心目中,只有这些人才具有无比强大的神力,可以保佑他们的子孙。

    科学家根据雕凿现场留下的遗迹,认为古波利尼西亚人是这样运输石像的:在凿好的道路上铺满茅草和芦苇,然后用撬杆、绳索将平卧的石像搬到“大雪橇”上,再用绳子拉着“大雪橇”。到达目的地之后,再用绳索和橇杆将石像竖立在事先挖好的坑里。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曾带领岛上居民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将7座16吨重的石像竖立起来。

    科学家们经过考察认为,大约在1650年,复活节岛上的两大集团——肥人和瘦人发生了激战。被迫从事石像雕凿工作的瘦人起义,并采用迂回战术,突然袭击肥人,将肥人全部消灭。于是,石像雕凿工作也就中途停下来了。

    当然,有关复活节岛上石像的秘密还不能说完全揭开,因为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延伸阅读——复活节岛是世界的肚脐

    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3600多千米,像漂泊在万顷碧波之上的一叶孤舟。岛上的居民称这个小岛为“石像的故乡”;或称“特皮托·库拉”,意为“世界的肚脐”。对于“世界的肚脐”这种叫法,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像一个小“肚脐”。难道古代的岛民也曾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岛屿吗?如果真是如此,那又是谁、用什么飞行器把他们带到高空的呢?不过,这个“世界的肚脐”并不是指全岛,可能仅指岛上的火山口,那就没什么神秘之处了。而且据语言学家考证,这个称呼的准确含意可能是“大地的尽头”。

    复活节岛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它位于南纬27度,属亚热带,气候相当暖和,是在大约100万年前海底的3座火山喷发形成的。在理论上,小岛应该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的岛屿一样,是个天堂乐园,但是事实上,这里却是一座荒岛。

    昌昌古城遗址

    位于秘鲁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拉利伯塔德省特鲁希略城西北4000米的沙漠地区的昌昌古城,有“城堡之城”之称。“昌昌”在当地土著希莫人的语言里,可以意译为“太阳太阳”。古城遗址占地18~20平方千米,最盛时居住10万人,曾是秘鲁大城邦。现为世界最大的土城遗址。

    昌昌古城建于公元11世纪,是古代美洲奇穆王国的都城。16世纪,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侵占了这里,大肆掠夺并对该城进行了破坏。昔日繁华的昌昌古城,便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一片荒漠、断壁残垣。

    世界上最大的土城

    昌昌古城早在西班牙人入侵时就已被发现。300多年前,殖民者搜寻翻掘城中的建筑物,挖掘陵墓,将城中的贵重物品搜括一空。据说18世纪西班牙国王结婚时,秘鲁殖民总督就装了一船昌昌出土的金器文物发运欧洲进贡。从那以后,就不断有人来昌昌“掘金”,这也加速了城堡的败坏。

    直到19世纪末,有关人员才开始进行保护性考古,但此时的古城已被捣毁得面目全非了。后来,一位瑞士历史学家对古城进行了修复,此后又有美国、联邦德国和本国的考古学家对古城进行了有益的工作,陆续修复了一部分古堡。而历次出土的文物也非常丰富,木乃伊、陶器、金狗等殉葬品,都陆续从古城中发掘出来。

    在昌昌古城中,城垣之内都有各自独立的城堡,每个城堡和官殿还都有自己的城墙。如今能看出坯形的城堡有9个。残留的一段城墙高7米,长440米,据说原墙最高的达15米。城址中心内的道路网纵横交错,可以看出城市曾经被建设得井然有序。街道两旁还有宫殿、祭坛、寺庙、花园、住房、市场、监牢、粮库等。

    在昌昌古城内,不论是城墙还是房屋,一律都看不见石头,全部用土坯垒成。土坯有大有小,依不同建筑物而定,常以“品”字形逐层砌造,以防地震破坏。1970年,秘鲁发生大地震,后人修复的城墙不幸倒塌了,可残存的古墙却毫无损伤。这些断垣残壁历经五六百年风吹雨淋而不蚀,有何秘诀呢?

    原来,筑墙用的土坯都是用粘土、贝壳和砂粒磨成细粉后,再混和渗水成型,以火焙烧的而成。成品呈紫红色,坚固程度绝不次于现代的混凝土。当地气候干燥,几乎终年无雨,更使土坯长久不败。希莫人避开远地采石的困难,利用当地最丰富的砂土、贝壳为建筑材料,聪明程度可见一斑。

    昌昌古城全城占地约36平方千米,中心地带6.5平方千米,其中包括10个长方形的城堡。目前,古城也只是被挖掘出来很少的一部分。专家们相信,还有大部分的城墙和古物被掩埋在沙石下面,长时间的发掘才能使它们重见天日。

    莫奇金字塔

    1987年,考古人员在莫奇河谷接近沿海的地方,发现了大批壮观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之所以这么晚才被发现,是因为它们全部都是用泥砖砌成的,而且时代非常古老。由于受到严重侵蚀,外表看来几乎很难辨认出它们是人工建筑。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名叫太阳金字塔,因为它是在太阳峡谷中被发现的。太阳金字塔高约40多米,事实上原本比这个高度还要高,但因遭到风化的侵蚀和盗宝者的破坏,现在已经变矮了很多。它的基座面积达5.44万平方米,远远望去如同一座巨大的土山。在塔的23米高处,还有一个平台,平台高约18米。

    经推算,当年人们为建筑这座金字塔,估计用去了1.4亿多块砖坯。这座金字塔是西班牙人来此之前美洲最大的土坯建筑;也有人认为,它在刚刚被建成时,很可能就是美洲最大的人造建筑物。

    在太阳金字塔附近,还有一座略小的金字塔,人们称其为月亮金字塔。这2座金字塔大约建于同一时代,有些建筑学家甚至认为两座金字塔属于一个整体,其建造可能与葬祭有关。

    而最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发现,这两座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大约是公元200年~公元600年间。也就是说,它们比契穆王国的年代更早。既然这样,那这两座金字塔到底是什么人建造的呢?

    经过考古人员长期的研究发现,两座金字塔的建造者应该是一个名为“莫奇”的南美古代民族。莫奇人兴起于公元前200年,繁荣于公元1~8世纪的秘鲁北部沿海地区。他们曾沿着秘鲁海岸建成了一个绵延350千米长的国度。可以说,莫奇人是契穆人在文化上的先驱,契穆人后来使用土坯建筑,就是从莫奇人那里学来的,因此莫奇人曾被称做原始契穆人。但是,他们似乎又不属于同一个民族。因为契穆人的帝国兴起之前200年,莫奇人就已经消亡。

    莫奇文化消亡之谜

    既然莫奇人是契穆人的先驱,那么为什么在莫奇人消亡200年之后,契穆文化才出现呢?契穆人到底是不是莫奇人的后裔呢?可惜这个问题没人能解答。在莫奇文化刚刚发现时,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原始契穆人,因为这2种文化确实非常相似。从不用石头和砖块而用独特的土坯建筑,到后来的陶器和金银器的制造技术,都如同一脉相承。但是,这种观点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莫奇文化消亡200年之后,契穆文化才出现。这中间200多年的历史断层是怎么回事呢?

    其次,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莫奇文化的终止呢?当然,最简单的一种观点就是因为自然灾害。有人认为,自从6世纪以来,这里就开始遭受长期的干旱,再加上后来的地震、洪水和沙尘暴等,更逐渐使这里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不堪,最终导致人们无法生存。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后来的契穆人就能在这里生活并建立强大的帝国呢?

    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安第斯山区的部落,可能是瓦里人,从东部入侵,最终毁灭了这个秘鲁沿海的古文化中心。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瓦里人为何没有在沿海地区留下任何痕迹呢?因此这种说法也略显勉强。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秘鲁沿海还存在着另一个强大的文化核心,它从南向北推进,从而湮没了莫奇文化。那么,这个强大的民族是否就是契穆人呢?如果是,他们的出现为什么要晚200年?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人?

    总之,不论是莫奇人还是契穆人,他们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又都在与世界其他主流文化接触之前就已经销声匿迹,因此,这个谜团不知何时才能解开了。

    点击谜团——哥斯达黎加的大石球

    在古代,曾有3万多名印第安人生活在位于中美洲南部的哥斯达黎加。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人乔治·奇坦在该国人迹罕至的三角洲热带丛林及山谷、山坡上,发现了200多个如同人工雕饰的石球。这些石球大小不一,大的直径有几十米,最小的直径也有2米以上,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加拉卡有一处石球群的石球竟然多达45个,另外两处分别有15个和17个。这些石球有的排列成直线,有的略成弧线,没有一定的规则。

    这些石球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科学家开始对它们进行认真的测量,发现这些石球表面各点的曲率几乎完全一样,简直就是一些非常理想的圆球。有人推测,摆放在墓地东西两侧的石球可能代表太阳和月亮,或其他图腾标志。

    对大石球做过周密调查的考古学家确认,这些石球的直径误差小于1/100,准确度接近于球体的真圆度。从大石球精确的曲率可知,制作这些石球的人,肯定具有相当丰富的几何学知识和高超的雕凿加工技术,还要有坚硬无比的加工工具及精密的测量装置,否则,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出色的杰作。但是,在远古时期,打磨如此硕大的石球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从采石、切割到打磨,每道工序都要不断转动石块,而每一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凭一些简陋的原始工具,怎么能完成得这么完美呢?

    由于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人就根据当地印第安人流传的传说,认为外星人曾乘坐球形太空船降临这里,这些大石球是外星人制作的,并按照一定的位置和距离进行排列,布置成模拟某种空间天象的“星球模型”。但是,又有谁能理解这个“星球模型”的真正涵义呢?又有谁能知晓在这些大石球中,哪一个代表这些天外来客生活的故乡呢?因此,这个观点也需要继续求证。

    奥尔梅克巨石头像

    3000多年前,在地球上大多数角落仍然处于蛮荒时期时,美洲的墨西哥湾海岸上就出现了奥尔梅克文明。它曾在高原上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它曾在这些古远的城市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他们曾经很强盛。

    但是,到了公元前900年,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突然消失了,而今天发现的遗迹中,也没有发现他们任何遭到外敌入侵的痕迹。

    多数人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洲文明的始祖,它为之后社会提供了许多文明财富:有恢宏宫殿的残骸,有奇特的陶器,有人形美洲虎图案……但最卓著的,应该还是奥尔梅克特有的雕像,这些雕像以巨大的石头头部雕像工艺见长,大都雕刻着厚厚的嘴唇和凝视的眼睛。科学家认为,这些雕像很可能是当时帝王的纪念碑。

    神秘雕像引出奥尔梅克文明

    1862年,位于墨西哥南部的特雷斯·萨博特斯地区,当地一名制糖作坊的工人无意中发现了一尊玄武岩雕刻的巨型人头象。起初他们还以为是个倒置的大铁炉,直到被完全挖出时,才发现这是一个惊人的石雕作品:厚厚的嘴唇,扁而宽的大鼻子,显然是个强壮的印第安人头像。

    1938年,墨西哥考古学会组织的一支考古队,在拉文塔族森林里又发现了11颗巨石头像,其中最重的可达20吨。获得这一有价值的线索之后,考古学家们继续努力,最终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发现了2处遗址:一处是拉文塔;另一处是特雷斯·萨波特斯。根据碳14测定,这2处遗址至少出现于公元前1300年,这也是当时中美洲发现的最早文明遗址。

    20多年后,又一重要遗址——圣洛伦佐遗址被发现。而这3处遗址,都是古代墨西哥的奥尔梅克人居住的地方,从此奥尔梅克文明的“内幕”逐渐为世人得知。

    此后,又有一系列的奥尔梅克工艺品出土。1940年,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拉文达废墟发现了一块雕刻着“蓄胡男子”肖像的石碑,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奥梅克雕像。石雕的一面刻着玛雅风格的年代标志,另一面则是一张奥尔梅克风格的猫脸。经过鉴定,这件石雕完成于公元前31年,比人们当时所熟知的玛雅文明还要早好几个世纪。由此可以断定,奥尔梅克文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南美洲最古老的印第安文明。

    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不少奥尔梅克的雕像,而每一尊雕像都遵循统一的套路:一个年近中年的男子,一张丰满而令人生畏的脸,一个又宽又平的鼻子,一副丰满的嘴唇。而每一尊头像,还都紧紧地带着一顶盔甲似的的帽子,帽带系在下巴上,其中几顶还有耳塞。全部雕像都没有上漆。虽然它们的大体风格相似,但在整体形状和具体的面部特征上,尤其是头饰的细节上,还都迥然不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石料的不同特点、各地肖像的不同风格和特定工匠的不同技艺。但许多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头像实际都是肖像雕刻。从前面看,头像都呈典型的圆形。事实上,它们从前面到后面大体都是平的,而且后面部分通常都没有完成。

    大部分巨石头像的高度都在1.47~2.85米之间,最高的可达3.4米。头像重量也在8~13吨之间,而最重的则可以达到50吨。

    雕塑艺术的全面发展

    奥尔梅克人还用绿玉或黑玉雕出许多小型的人像、动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奥尔梅克人喜欢用翡翠绿玉做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这也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奥尔梅克人看来,最为贵重的物品就是玉石,它代表着“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因此绿玉也成为“珍贵”和生命自身的同义词。奥尔梅克人雕刻出来的小型石像晶莹圆润,玲珑可爱。这些玉石人像以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最多,有的小人像胸前还缀有一面用黑曜石凿成的镜类饰物,即使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能闪闪发光。

    最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作为宗教礼仪用具的灰白、墨绿或碧绿色的石手斧,这种手斧表面极其光滑。

    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一种带有美洲豹头部特征的神像,该神像是人的身形(有时故意表现为小孩的身形),学者们称之为“豹人”或“豹娃”。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象征,因此这个神的形象常常会兼具人和豹的特点。

    奥尔梅克人的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又形成了一种方正凝重、深厚圆润的风格,从而成为奥尔梅克文明和艺术的典范。他们的石雕艺术为后来的玛雅人所继承,在玛雅文明时期,玉石制品和玉石图像遍及整个玛雅地区。

    在奥尔梅克文明的早期,奥尔梅克人还制作过陶器,主要是以灰黄色的粗砂陶为主,均为手制,器形较厚,表面一般没有什么装饰。大约到了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制陶技术才大有进步,出现了具有玛雅文化特征的黑色陶器。这种黑色陶器以钵形器和壶形器为主,器壁仍然较厚,表面先经磨光,然后再刻出富有代表性的花纹。

    对奥尔梅克文明的推测

    奥尔梅克人虽然制作了很多巨石人像,而且制作手艺精巧,石像神态惟妙惟肖,但事实上,他们生活的地方并不盛产石头,制作大型石雕像的巨石必须要从几十甚至几百千米外的图斯特拉山运来。可以想象,这项工程的工作量有多么巨大,需要动用的劳动力有多少。

    无疑,这一极其艰巨的任务肯定是由下层民众承担的,上层统治者是不可能去做这样的工作的。而巨石运到目的地后,再由工匠将之雕刻成形。由此可见,当时奥尔梅克人中已经出现了等级和社会分工,已有国王、祭司(国王、祭司往往是同一个人)、农民和手工艺者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社会生活中的权力政治正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随着社会和国家的形成,奥尔梅克作为国家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各种各样的石雕像中可以看出,奥尔梅克人主要崇拜美洲豹。美洲豹是当地最凶猛的动物,而奥尔梅克人将美洲豹视为世界的主宰,并把它当作力量和智慧的象征。

    同时,奥尔梅克人还用活人(儿童)祭祀地神和火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在进行祭祀典礼时,奥尔梅克人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当祭祀典礼进行时,他们往往用橡胶制成球,玩球嬉戏。这表明奥尔梅克人其实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社会生活也非常极其丰富。

    由于生活的地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奥尔梅克人已开始放弃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改为耕种农作物。种植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和昆诺阿藜等,其中玉米是奥尔梅克人的主要种植作物。据考证,奥尔梅克人可能是最早种植玉米的人。

    公元前800年左右,当墨西哥湾沿岸出现奥尔梅克文明,秘鲁出现查文文明时,“形成”期的中美洲文化,包括制陶术和玉米种植,就已逐渐传遍了从中美洲到秘鲁在内的整个“核心美洲”。因此可以说,中美洲是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而奥尔梅克人则是玉米的最早种植者。在奥尔梅克人创造的基础上,玛雅人继续发展和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技术,使玉米这种原来河谷中的野草经玛雅人的培育,变成了甜美而富有营养的美食;同时,玛雅人的肉食相对较少,他们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因此他们也称自己是“玉米人”,而他们的文明也被称作“玉米文明”。奥尔梅克人的主食除了玉米外,还有一些肉食。考古学家从考古发现,奥尔梅克人大部分都以家犬和火鸡为食,同时也吃一些野鹿和鱼、鳖等。

    历史侧影——神秘的莫切文明

    2000年前,一个神秘而又鲜为人知的民族主宰着秘鲁的北部沿岸。他们在沙漠中建造起了宏伟的金字塔,其规模完全可与古埃及的大金字塔媲美。这个民族就是“莫切”。

    通常认为,秘鲁的印加文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和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是美洲最早的三大古印第安文明。在哥伦布抵达美洲之前,这三大文明就已经高度发展,并在农业、天文、宗教和世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秘鲁考古学家的发现,早在印加帝国出现前1000年,莫切人就已在秘鲁创立了国家,建立了发达程度绝不亚于后来三大印第安文明的莫切文明。

    莫切文明是在秘鲁北部城市特鲁希略附近的瓦卡德拉卢纳小城发现的。如今,瓦卡德拉卢纳小城已被认定是当年莫切人国家的中心,并已确定了整个城市的大致范围。莫切文明这个埋藏了1500年的秘密,也日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莫切人没有文字,因而遗址和文物是研究这一文明的唯一线索。对已发现的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考古学家认为,莫切人城市的中心是一座高大的金字塔,金字塔通体由烧制的陶砖砌成。塔顶上建有神庙,神庙内壁有色彩鲜艳的壁画,画的都是莫切人信仰的神。

    神庙周围都是居民住宅。社会等级越高的阶层,住得离金塔越近;最远处则是农舍。莫切人为自己的农田建设了完善的灌溉系统,除了种地,还通过捕鱼来获得食物。莫切人的手工业高度发达,目前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各种陶制盘、壶、瓶、罐、以及黄金、玉石、琥珀制成的装饰品等。

    莫切人的社会等级森严,处于最顶端的是国王。与古埃及的法老一样,他也被认为是神的化身。国王以下是祭司,是社会的特权阶级。处于最底层的是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

    莫切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经常会以活人来祭祀阿伊一阿帕埃克神。他们会挑选2名最强悍的武士进行一场决斗,胜者将获得穿上镶满金片兽皮披风的荣耀,败者则被拉上金字塔顶的神庙作为祭品。祭司们杀死这个可怜的武士,并喝下他的鲜血,象征着雨水润泽大地。

    这一野蛮的祭祀方式大致起始于公元元年左右,共持续了近850年,随后逐渐消亡。但他们的建筑与制陶工艺和用活人献祭的宗教习惯,此后在印加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的文明中保留了下来。

    至于莫切文明消亡的原因,目前还是个谜。有人认为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莫切文明灭亡。由于海水升温,莫切人所在的地区逐渐变得炎热干旱,同时,渔业也受到了影响。干旱毁了莫切人的经济,也随之毁了莫切文明。但是这种观点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神秘的纳斯卡图案

    在秘鲁共和国西南沿海伊卡省的东南部,有一为名为纳斯卡的小镇。这座镇子很小,稀稀落落地散居着近百户人家,祖辈以捕鱼为生,过着一种恬淡的生活。

    在小镇的东面,是绵延巍峨的安第斯山脉。在它们之间,横亘着一片广袤的荒原,面积约250平方千米,当地人称其为纳斯卡荒原。一直以来,这片不毛之地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赭色沙石,因此这里也是寸草不生,被人们称为“鬼地”。

    然而就在20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却在发现了诸多神秘的图案——纳斯卡图案。

    考古队的惊人发现

    20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季,一支秘鲁国家考古队来到了纳斯卡荒原。他们已经在茫茫无际际的荒原上考察了好几天,却毫无收获。大家一个个都很疲惫,也心灰意冷。

    一天傍晚,落日的余晖给纳斯卡荒原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当考古队员们三三两两地仰卧在光滑的岩石上休息时,一名队员出于职业习惯随手就扒开了眼前零碎的乱石。突然,他发现石头底下隐藏着一条显然是经过人工挖成的“沟槽”。他的惊呼声也将其他人从昏睡中唤醒,大家都细细察看:“沟槽”里竟然填塞着无数如同生锈的铁块一样的石子!

    这一偶然发现激起了考古队员极大的兴趣,他们立即紧张地投入到发掘工作之中。经过深入发掘,考古人员发现这些“沟槽”的深度约为0.9米,宽度却不尽相同,有的宽度只有15厘米,有的却可达20米。尤其令考古人员难以理解的是,这些“沟槽”的形状和走向非常奇特,有的舒展飘逸,有的却短促顿挫,有的宛转弯曲,有的却仿佛直通天际,简直就是真是鬼斧神工,捉摸不透。

    神奇的“沟槽”图案

    这些“沟槽”有什么作用呢?又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挖成的呢?考古学家特意乘坐飞机对纳斯卡荒原进行了空中摄影和观察。而当他们从高空向下俯瞰时,眼前的景象顿时令他们瞠目结舌:荒原上的“沟槽”并不是开始时猜测的灌溉渠道,也不是地表的裂沟,而是一幅幅绵亘无垠的图画!这些画中的每根线条都是将荒原表面的阳砾石挖开后形成的。其中一些“沟槽”所组成的线条平直而有规则,构成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螺旋形之类的几何图案,如同是经过精心的设计计算后才开挖的。

    比如:有的三角形图案约几千米,而图案设计的角度却相当精确,误差仅在10厘米之内;有的图案呈星状,线条向四面八方放射;有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如同今天的机场跑道和标志线的图案,而跑道的宽窄和长短却不一致,有的长达2500米,有的则在500米左右,笔直向前,转角交叉处却棱角分明,严密紧扣。

    更令人惊奇的是,荒原中的图案还有许多动物、植物及人的形象。从拍摄的照片上来看,这些形象都非常逼真,惟妙惟肖,可称杰作。而且,荒原图案的大部分图形都是单线勾勒的,线条从不交叉,人们可把任何一处作为起点,沿线走决不会碰上重叠的路途。这些栩栩如生的图像极为精确地每隔一定距离就重复出现,而巨大的动物图案更是一再出现的全等图形,同类图案都一模一样,分毫不差,放入用同一模具制造出来的同一图案一样。由于图案的面积太大、线条简洁,因此人们在地面上很难一时看出图上是什么东西,只有从空中向下俯瞰或航空摄影,才能清晰地分辨出它们的模样。

    纳斯卡荒原的图案是刻在黑褐色的地表石头上的,向下刻凿有10厘米,然后露出黄白色的沙土形成浅浅的沟槽,以组成图形,类似单线勾勒的白描画。而这些图案之所以能历经沧桑而未曾被风沙销蚀掉,是因为在地画图形上置放了起阻碍剧烈温差与风蚀作用的小石块。而关于图案的制作时间,根据碳14进行测定,为公元前后到公元600年作用。

    早晨更显壮美的图案

    一位研究人员曾在早晨登上附近的山岗对图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景观:在朝晖的映衬下,荒原上的图案更为壮观绮丽,分外妖娆。图案中的飞禽走兽几乎一下子都活跃起来,或凌空翱翔,或疾速驰骋,或游戈海底。然而当太阳逐渐升高后,图案又杳然消失,归于寂静。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研究人员经实地考察后证实,原来每段图案的“沟槽”深浅和宽度都是根据旭日斜射率精确地计算出来的。由此可见,荒原图案的制作者不仅是位卓越的艺术家,还应该是深谙光学的自然科学家。他们先精确地计算出了朝阳斜射的光线入射角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图案中每根线条的深度、宽度以及相互间的距离。当这些先决条件都准备完毕时,只要朝阳升到一定高度,那些奇特的就会沐浴其中,构成一幅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奇观来。

    纳斯卡荒原的图案之谜曾一时轰动了全世界,很多人甚至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些人甚至认为,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比,纳斯卡荒原的神秘图案更显得扑朔迷离。

    那么,这些图案到底奇特在哪里呢?它们又有什么涵义呢?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人员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仍无确切答案。

    是否为外星人的杰作

    国外有些学者曾认为,这些荒原上的图案会不会是“外星人”所做的呢?他们指出,那些平行四边形应该是指引“外星人”飞船着陆的标志或“跑道”,而荒原图案中的一些不知其名的巨型动物,是现今地球上没有的,而且也是远古地球上所未曾有过的,那么这些动物应该为外星球上特有的。这些图案是外星人在地球上作为向其他“天外来客”传递信息的一种标志。

    持这种看法的人还认为,这些神秘图案的边沿有许多都是用明亮石块砌成的,高约0.3~l米。而这些石头在当地及附近也是根本无法找到的。如果不是“外星人”,又有谁能创造出这样的壮举呢?

    同时也有研究资料表明,自从1948 年以来,飞碟频繁光临南美洲。在1万多起飞碟事件中,秘鲁就占70%以上。有研究人员称,在秘鲁境内就有4个飞碟起落基地,其中纳斯卡荒原应该是其当之无愧的大本营。经测试,纳斯卡荒原表面无论用风钻钻,还是用炸药炸,都丝毫不能损害它。而且,纳斯卡荒原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正好是世界上磁场强度最弱的地方之一。这种情况最适于宇宙来的飞行物省力地降落和起飞。很显然,要确定这样一处合适的降落点,不对重力和磁偏角进行精密的计算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不过,也有很多学者对所谓的外星人创作图案的说法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推测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纳斯卡人的天才创造

    一些学者经过多年研究认为,纳斯卡荒原图案很可能是古代纳斯卡人自己创制的。

    古纳斯卡人是古代南美印第安人中的一个部落,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6世纪期间生活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曾创造出高度的文明。

    古纳斯卡的文化多以陶器花纹多彩、图案新颖别致而出名。据考证,古纳斯卡人是用螺旋粘贴技术来制作釉陶器的,常见的器形就是敞口碗和提梁壶,色彩艳丽,造型古朴拙雅,在砖红或橙黄的底色上绘以红、黄、褐、紫、白、灰、黑等7种颜色,并大多以红色为底色,以黑线条勾勒轮廓。

    考古学家在纳斯卡地区也陆续发现了古印第安人烧制的大量陶瓷器皿的碎片,这些碎片上的图案有些与荒原上巨画的图像非常相似。在距离荒原图案不远的地方,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古印第安人的坟墓和建筑遗迹。从一些纳斯卡墓葬中出土的毛、绵织物来看,除了刺绣外,还有很多花毯、花缎的遗迹和花绸等,大多色彩艳丽,有差别的色调多达190多种。而南部沿海皮斯卡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则被称为“世界纺织品的奇迹”,这些纺织物不仅做工精致,而且尺幅之内图案千变万化,集中体现了古印第安人特殊天赋。

    据考证,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文明出现在自然条件极差的地区还不多见。埃及、中国、印度、美索不达米亚等这些著名古代文明,大多都是出现在比较开放的地区或大河河谷地区,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如柬埔寨、爪哇等地,也都是在热带雨林地区。那里人类定居时间长,但文化发展持续的时间却并不长。而纳斯卡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经千年,整个成熟和高峰时期都在热带的茂密林区,这一特点也着实令人称奇。

    聪明的古纳斯卡人对宇宙系统的变换充满兴趣,因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琢磨日月星辰。尽管他们当时身处原始落后的条件之下,但仍能采取积极的科学观点去分析对待各种各样奇特的现象,千方百计地寻找它的客观规律。古纳斯卡人正视天体观察中可预见的周期变化,对季节不断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及它们对农作物种植不同时期的影响,都进行了实地的观察分析。因此,它们也成功地建立起了非常复杂的思辨,用令人吃惊的准确性测定了天体的明显运动,捕捉到太阳、月亮、金星的运转规律。

    纳斯卡人的创造之谜

    那么,为什么只有古代的纳斯卡人才创造出了如此杰出的成就呢?

    据考古学家研究,他们发现古纳斯卡人居住的地方都有一种叫做响尾蛇的动物;而在南美洲的其他没有响尾蛇的地方,当时的人们也没有取得出色的成就。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很神奇,但并非如此。

    响尾蛇在古纳斯卡人心中是极其神圣的,因此他们对响尾蛇身上的花纹进行了深入而多层次的研究。研究后发现,响尾蛇身上的花纹都是一些有规律的方形,而古纳斯卡人的文化就是从对这些规律的方形开始发展起来的。

    根据响尾蛇身上的方形,纳斯卡人悟出了自然界的方形原理,并根据这来确定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目前仍然盛行用人去衡量一切事物、观念的情况下,研究者们提出古纳斯卡人用蛇去衡量、分析一切,并一度创造出一个高度的文明,确实也反映了科研人员的客观求证,值得人们思考。

    留下无数猜想的纳斯卡图案

    对于古纳斯卡人留下的这些神奇的图案,历史学家的看法也很不一致,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有些学者认为,这些荒原图案是古纳斯卡人制作的一个巨大的天文图,或是有某种特殊用途的年历,因为其中有些“道路”(或说是线条)是指向至日(冬至或夏至)、太阳和月亮升起或落下的位置的。古纳斯卡人就是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时照射在哪条沟道线上的角度,来确定一年之中的四季和一天之中的时辰的,有些图案还可能是表示季节和时辰的特殊符号。

    还有些学者认为,荒原图案可能是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古地图,图中隐藏着打开秘密宝库的钥匙,一些巨画甚至表明宝藏的所在,但一般人是无法知道它的真正奥秘的。

    还有学者认为,荒原图案可能是古纳斯卡人举行盛大规模体育比赛的场所,而他们将一些动物或植物视为自己氏族的亲族,所以对祖先的崇拜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图腾崇拜”(“图腾”为印第安语,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又被分为各个氏族的图腾,由于当时生活在纳斯卡地区的氏族很多,所以在荒原上制作的图案也就很多。

    而英国历史学家汉斯·鲍奇在其专著《秘鲁的黄金和上帝》一书中指出,古纳斯卡人都相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荒原图案应该是他们为表达对死后天国的想象和憧憬而创作的。历史学家艾伦·萨耶则对荒原图案的命意作了猜测:“我们搞不清它们的定义,也不敢说它们一定有什么命意……也许是某种带有宗教意识的类似迷宫的东西。如果说它们有什么意义的话,可能是纳斯卡人沿着这条线走时,认为自己是在汲取这种图案所代表的某种本质吧!”

    ……

    总之,研究人员对于纳斯卡图案一直都没有给出一致的意见。而为了不让游人们把这些图案踩坏,秘鲁政府还特意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专门设立了瞭望台,供人们远看。这些图案只有在太阳初升时,趁着光线照射的一定角度和石块的反射作用,才能看清楚。最好的方法是从空中向下看,现在秘鲁在那里设有特别航空旅行观赏班机,由于图案非常之大,只有在一定的高度,眼前才会出现气象万千、光怪陆离的景观。

    新知博览——石球和风动石

    1930年,南美洲联合果品公司的地界标定人员在哥斯达黎加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发现了石球。球面圆整光滑,曲率处处一样,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小的重几磅,大的重13.5吨,总计有数百个之多,球面上还镂刻着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等纵横交错的几何图案,疏密有致,宛如夜空的星星,又像某种神秘的巨人抛置的玩具。

    一般认为,这是2000年前印第安人的作品。他们有加工如此坚硬的花岗岩的工具吗?没有。他们有把如此坚硬的花岗岩加工成标准球体的技术吗?没有。附近没有花岗岩;他们有从遥远的地方把这样笨重的石球运送到这里来的能力吗?似乎也没有。

    最神秘的是它的用途,有人认为它是“星际模型”的教具。但在遥远的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古代,是谁制作了这些教具,又向谁传授高深莫测、浩渺无垠的宇宙知识呢?

    在我国福建南隅的东山岛上,有一块上大下小的巨石,长宽高都将近5米,重大约200多吨,座落在一块卧地磐石上,接触面不到一二尺见方,海风吹来,微微晃动,仿佛是一个悬空的摇篮,人们看见它摇摇欲坠的样子,胆战心惊,然而它却稳如泰山。

    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了一次7.5级的地震,山崩地裂,屋毁人亡,风动石却安然无恙。日寇侵华时,曾用钢绳套住巨石,开动军舰,企图把它拉倒,然而也是枉费心机,正如明朝诗人程朝京咏叹的:万夫欲举移不动,天风撼之动不休。

    人们说:这是造山运动的杰作,之所以摇而不倒,是因为重心低和相贴面小的缘故。但是,石大底小,摇摇晃晃,重心偏低而又不断转移,何低之有?况且接触面小,更容易放置不稳。

    当然,200 吨的巨石,终非人力所为,大自然在茫茫大海之上,制造了这样一个灵动的奇迹,是不是在表示一种永恒的召唤呢?

    印加库斯科古城

    在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有一座古城遗址——库斯科古城。这里气候宜人,林木葱郁,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另一资料:意为“世界的中心”)。11世纪的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在辽阔的印加帝国时代达到顶峰时,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库斯科,将城内的财宝文物洗劫一空。后来,城市在经过几次地震和200多年的拉锯战后,受到了很大破坏;但城内有些印加帝国时代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等,仍留存至今。后来,西班牙殖民者又修建了大批的屋舍,两种建筑风格融合,被誉为西班牙一印加的独特建筑方式。

    库斯科古城的昔日风采

    库斯科古城是用巨大的石块建造的,并与广场接壤。根据印加人的传说,库斯科城最初是依照美洲豹的形状建立的,如今的轮廓仍依稀可见,头部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萨克塞华曼神庙,中部是印加王宫,尾部则是贵族们的住宅。

    库斯科城之所以声名显赫,不仅因为它们精美坚固,还因为当初建造者那驾驭石头的高超技能和独特匠心。印加石匠和建筑工人将安第斯的巨石切割成块,让每一块石头都能严密地衔接起来,从而建造出富丽堂皇的宫殿、庙宇和公共建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安第斯地区频繁而又猛烈的地震虽然摧毁了很多现代人建造的巨型建筑,但印加人建造的一些古建筑物仍巍然屹立在秘鲁高原之上。

    库斯科城中心是兵器广场,这里曾是印加帝国时期举行庆典的地方。广场的正中央耸立着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几条狭窄的石铺街道呈放射状通向四周,街道两旁仍矗立着许多用土坯建造的尖顶茅屋,其中很多石块房基还是印加帝国的遗物。现在幸存下来的一些宫殿、庙宇和房屋等,大多都是由从90千米外的安第斯山上采集来的巨石堆砌而成的。在胜利大街的印加罗加宫墙上,还有一块著名的十二角形巨石,镶嵌精巧,令人称绝。

    科里坎查太阳神庙是城内最大的宗教中心,也是历代帝王的居住场所。太阳神庙长70米,宽60米,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并附有王宫和祭司的府邸。可惜这座神庙后来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了,现在其废墟上还建有多米尼各教派的教堂。

    太阳神庙附近还建有5座正方形的小神庙。太阳神庙与5座小神庙环绕在一个名叫太阳广场的庭院周围,庭院中有玉米地和5个喷泉。这里种植的玉米是专供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供奉给太阳神的,印加帝王与王公贵族亲自耕耘、播种和收割;5个喷泉的水源由埋在地下很深的黄金水管引入,据说是专供印加帝妃婚前沐浴净身用的。泉水盖用纯金制成,上面雕刻有太阳神像。这个黄金水盖后来被一个西班牙士兵掠走,而他在一个晚上的狂赌中又将这个金盖输掉。

    在太阳神庙的西南部,有一座献给太阳神的黄金花园,园内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等,全部都是用黄金和白银制成的,甚至连地里种植的玉米也都是用黄金制作的。

    古城内的主要建筑

    萨克萨瓦曼古堡

    尽管库斯科城遭受了三番五次的被毁又重建的命运,但城中仍保留着大量有价值的遗迹。1790年,库斯科整座城市被外敌占领。尽管这以后与波托西的矿山息息相关的利马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繁荣,但库斯科却随着利马的兴起而日渐衰落了。

    如今,库斯科古城内的主要建筑是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和大教堂。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世界闻名,在奇楚阿语中是“山鹰”的意思。它位于库斯科北面1500米的300米高地上,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城堡,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印加帝国遗迹之一。

    古堡占地约4平方千米,主体由里外3层围墙组成。这些围墙全用巨型石块堆砌而成,每层高18米,最外面的那道围墙全长达540米,墙身不是平直的,而是呈锯齿状,共有66个突出的锐角形墙垛。墙垛上的士兵可以利用这种阵地交叉投掷标枪,射杀来犯的敌人。

    古堡的高处还有三座塔,上塔是圆柱体,塔内有温泉。古堡下层台阶用石板铺成,长达800米。古堡地下有用石头砌成的网状地道,它和三座塔楼相通。古堡最高处是由三座塔楼围起来的一个非常整齐的三角形。圆柱体主塔基层呈放射状,其他两座塔呈正方形,是驻军所在地。据说,主堡是由印加王帕查库蒂于15世纪70年代开始动工修建的,持续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还没完全竣工。

    这里也是印加王的行宫,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也展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建筑结构新颖而复杂,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

    另一个主要建筑是大教堂,大教堂顶端的福音钟楼悬挂着一口130吨重的大钟,据说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千米之外。

    有专家认为,根据古堡的建筑风格和技巧,应该是印加人来此地之前的某个不知名的民族,用一种现已失传的高难度技术建成的。印加人对此也有一种说法,他们称,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和宏大的巨石建筑早在印加时代出现前就已存在,它们都是很久之前由维拉科查神和他的信徒们建造的,而他们只是这些巨石建筑的使用者与守护者。而这位大神维拉科查,也就是印加人在库斯科太阳神庙未被毁灭之前供奉的主神。但是,这些毕竟都是神话,古堡建筑的修建者到底是谁,他们用什么办法建成了这座巨石古堡?至今还是个谜。

    相关链接——印加帝国的太阳贞女馆

    太阳贞女馆是印加帝国内的一处著名建筑,印第安语称为“阿克利亚瓦西”,是专门培养“太阳贞女”的地方。

    这种机构在印加帝国境内随处可见。太阳贞女馆的守卫十分森严,不许男子进入,违者处死。被选入太阳贞女宫的贞女,都被印加人视为太阳神因蒂的妻子,因此都要长得貌美如花,举止灵巧优雅,深居简出,保持童贞。她们会获派去为萨帕·印卡侍寝,或者终身保持童贞;还要负责向萨帕·印卡、王后制造衣服饰物,以及向印加各大提供器物饮食等。

    库斯科的“太阳贞女馆”在帝国境内规模首屈一指,它长120米,宽60米,可以同时容纳200~600名“太阳贞女”。修建太阳贞女馆的材料为石建筑物,占地很广,四周都有高墙包围,使外界无法看到内部的情况。太阳贞女馆内生活舒适,装饰得如同印加王的宫殿及神庙那般富丽豪华。馆里有一条可容2人通行的狭窄巷道,巷道穿过整座宫院,两旁有许多小房间,那都是宫中的工作间,当仆人的妇女在那里做活计。巷道尽头最里边的房间,就是太阳妻子所在之处,那里任何人都不得进入。

    宫院还有有一个主门,称为正门,只有王后驾临和接纳进宫作贞女的女孩时才打开。巷道的起点是宫中的便门,通常有20个守门男子,把宫中需运出的东西从二道门取出,把需要运进宫中的东西送到二道门。至于守门的男子,也都由阉人担当。如果有男子闯入女馆,不但该人要处死,连护卫官员也有相同下场。

    自从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后,耶稣会传教士也随后而至,并于1571年在“太阳贞女馆”原址上建立起了多米尼各派的大教堂,“太阳贞女馆”从此就消失了。

    马丘比丘古城遗址

    马丘比丘遗址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东南部海拔2700多米的高山之巅,距古都库斯科城约120千米。“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是“古老的山巅”的意思。

    这个名字是考古学家们后来为它起的,因为它所在的群山之间就有一座山名叫马丘比丘;又因为它高踞山巅,隐藏于云霭之中,因而又被称为“消逝在云雾中的城市”。

    偶然发现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城是印加帝国鼎盛时期,即大约500年或更早一些时候修建的。1532年,当西班牙人攻占并洗劫秘鲁时,他们忽略了马丘比丘及其附近的城市。此后,这个城市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1911年冬季的一天,耶鲁大学的年轻考古学家海拉姆·宾翰在偶然之中发现了它。

    1911年,海拉姆·宾翰组织了一支探险考察队,开始对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进行勘察。他此行考察的目的,是要寻找西班牙人占领印加之后印加人退守的最后一个城堡——维尔卡班巴。经过数月的搜寻,考察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同行的人都感到懊恼不已,但海拉姆坚持再试一试。

    7月24日,宾翰一行艰难地行走在秘鲁的库斯科城西北的安第斯山上。这里地形极为陡峭,乌拉巴姆河河谷两岸的高峰耸立高达1.8万英尺,陡峭的山间小道笼罩在云雾之中,路面岩石湿滑,荆棘丛生。

    7月28日晚,考古探险队投宿在一个小旅店时,海拉姆·宾翰在不经意间听到店主向人们讲述说不远处的一座山脊高处有些印加人的废墟遗址。海拉姆听后,兴奋不已,立刻说服店主带他前往。

    海拉姆·宾翰在旅店老板的带领下,艰难地爬过了乌拉巴姆河上一座又湿又滑的桥梁,然后又沿着陡峭潮湿、毒蛇出没的小径向上爬行了一段,最后到达了一个山脊顶端。在山脊的入口处,他们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古城。海拉姆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就是他出来寻找的目标维尔卡班巴,但他确定自己发现的这座古城遗址绝不比维尔卡班巴逊色。

    海拉姆·宾翰发现的,正是古印加文明古国的城市遗址——马丘比丘。这座印加帝国灭亡后的几个世纪从未被人发现过的“被白云和森林覆盖”的城市,在20世纪初终于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马丘比丘的辉煌

    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距印加帝国都城库斯科120千米左右,建在距乌鲁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在他的长诗《马丘比丘之巅》中写道:“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据推测,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印加帝国开始扩张的帕查库蒂统治时期,古城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只有南面的山脊上有一条供人来往的通道,所以有人猜测它是一处军事要塞。

    但是,考古学家在马丘比丘并没有发现任何用于军事目的的建筑物和任何与军事有关的实物证据。同时他们认为,在西班牙人到来前,印加帝国正处在强盛时期,印加人根本不用防范他们;况且就算遭到西班牙人的进攻,马丘比丘也极易受到围困而成为孤城,因此军事要塞之说显然不成立。

    尽管古城中宫殿、神庙、祭坛、广场、街道、水道、仓库等一应俱全,但严格说来,马丘比丘还算不上一座真正的城市,因为马丘比丘占地不足10平方千米。据估计,当时仅有1000多人居住在此,所以学者们更倾向于马丘比丘是个宗教中心。印加人一直自称“太阳的子孙”,因此他们需要在一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修建神庙,举行祭祀活动。于是这块高山之巅的鞍形平地,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曾经居住在马丘比丘的人,大多是祭司和一些普通的神职人员,他们负责照看寺庙和祭坛;而多数居住在库斯科和其他城市的印加居民,只有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才会来到这里。考古学家在马丘比丘发现了一些人类头骨,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考古学家据此推断,印加人将那些从全国各地征选而来的“太阳贞女”集中在马丘比丘,并在大型祭祀典礼上将她们作为祭礼献给太阳神。

    马丘比丘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广场,被称为“神圣广场”。这里地势平坦,举目四望,古城全貌一览无余。在广场北侧,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白色花岗岩三面建筑;广场东侧是一座三面神庙,三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窗户朝向初升的太阳,旁边还有同样大小的暗窗,推测是当时用以供奉神像的,类似于神龛。

    在马丘比丘的东南侧,印加人还建造了两座雄伟壮观的建筑——一座半圆形的塔和一幢与之毗连的多层建筑。后来,秘鲁人将这两座相连的建筑看作一个复合体,称之为“埃尔一托雷翁”,即“堡垒”的意思。但是,它们的用途也与军事无关,只可能是宗教建筑。半圆塔的下面是一间洞室,可能是用来举行宗教仪式的,塔上还有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窗口,从这里可以俯瞰安第斯山脉幽深的峡谷,还可以作为天文观测台。而与之相连的多层建筑,则被认为是一座神庙,用以供奉太阳神像。神庙的墙全部是用打磨平整的花岗岩直接垒砌而成的,非常坚实牢固。几个世纪以来,地震和山洪都没有对马丘比丘古城造成丝毫的损坏。

    尽管印加人了解圆形,但却并不把它运用在建筑当中。建筑用的庞大数量石块究竟是如何搬运过来的?这至今仍是个谜团。此外,虽然印加人不使用圆形,但却利用了斜坡。据推测,他们可能是成千上万的工人推着石块爬上斜坡的。可惜印加人并未掌握文字的技巧,因此也没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使得我们今天只能对曾经发生的一切进行推断。

    印加人的奇特记事方式

    印加文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明形态,在农业、政治体制等方面都较为完备。但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用棉线和畜毛结绳记数或者记事,并称这些绳结为奇谱。而印加人的历史,则完全靠一代代印加人口耳相传来传承的。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印加后,只发现了结绳记事这一种奇怪的交流方式,没有发现任何文字记载。因此,这也给后人深入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印加人记事的绳结都是用棉线、骆驼或羊驼毛线制成的,由一根主绳串着上千根副绳组成。主绳通常直径为0.5~0.7厘米,上面系着很多细一些的副绳,一般都超过100条,有时甚至多达2000条。每根副绳上都结有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绳结,副绳上又挂着第二层或第三层更多的副绳,编织形式类似古代中国人的蓑衣。

    目前,在印加遗址中共发现大约700多个奇谱,大多数都是公元前1400年到1500年间打的结,其中也有一部分只有1000年的历史。还有很多奇谱在当年西班牙人入侵时被烧毁了。

    最初科学界认为这些绳子只是一种保存记忆的设备,一种个人化的记忆辅助工具,没有任何统一的含义。直到1923年,科学史学家利兰·洛克认为,这些奇谱是计算结果的记载。洛克发现,表示数字的奇谱是水平的,使用的是十进制,在每一根绳子最底层的结代表个位,其他较高层次的绳结则依次代表了十进制的十位、百位、千位等。他认为,奇谱如同一种由绳索编制成的算术工具,而它们的结就像算盘珠一样,可以保存计算结果。

    后来,哈佛大学考古专家格里·乌尔顿通过电脑对这些结绳进行分析研究,又给出了更加令人吃惊的消息:奇谱其实是一种三维立体书写形式,其中蕴含着印加帝国版图内所有行政区划的财政信息。如果奇谱只是为了帮助主人记住数字,它根本没必要这么复杂;而现在发现的奇谱比一般的结绳记事要复杂得多,因此它一定是提供了多种维度的信息。

    2003年,乌尔顿在自己所著的《印加奇谱中的符号》一书,第一次系统地将印加奇谱分解为多种重要元素。他大胆假设奇谱制造者利用绳子本身旋转和编织的特性,规定了一系列不同的二进制涵义,包括材料的种类、旋转和编织的方向、垂带系在主轴上的方向、绳结本身的方向等。乌尔顿认为,奇谱不仅是计数的,更是印加王国的历史信息“储存”间。它更像一部史书,讲述着这个王国昔日的劳作与收成。

    新知博览——蒂瓦纳科

    蒂瓦纳科遗址也是印第安古文化的遗址,位于的的喀喀湖以南约20千米处,海拔3500米。

    蒂瓦纳科在古印第安语中是“创世中心”的意思,大批的宗教建筑、绘画雕刻及高度发展的古印第安文化都集中在此。5~9世纪期间,蒂瓦纳科达到了鼎盛发展时期。

    蒂瓦纳科遗址主要由4部分组成:一是阿卡帕纳金字塔,也是遗址中最长的建筑;二是大卡拉萨萨亚神庙,是蒂瓦纳科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三是“太阳门”,也是该遗址中最著名的古迹,门是一整块巨大的安山岩雕凿而成,门框上下左右均布满了轮廓清晰、刀法雄健的石雕神像和各种花纹图案,门上端正中部分还有一个维拉科查太阳神像的浮雕;四是位于一座巨大的庭院中央的石墓宫地墓。

    公元400年,玻利维亚人在的的喀喀湖边建造了蒂瓦纳科古城,并且很快将其发展为一座繁华的城市。蒂瓦纳科人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建筑,至今蒂瓦纳科遗址上的金字塔和城墙还紧密地排列着大量雕刻精美的石头。据考察证明,曾经有3~4万人居住在这座曾经生机勃勃的古城内外。但不幸的是,现代人对蒂瓦纳科古城当时的手工业、食品贮藏系统、美洲驼队和蒂瓦纳科人创造的蒂瓦纳科式捕鱼法等,都知道得非常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