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天堂-动物世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动物的聪明才智

    在大自然中,无论是体型庞大的动物,还是身体微小的动物,都有一些令人吃惊的“壮举”,令人惊讶不已。人们不禁会问:动物也有如此高超的智慧吗?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英国研究人员简·古多尔很多年以来一直在坦桑尼亚从事有关大自然中猩猩的研究。她在高温的热带森林里连续守候数小时,观察猩猩群体的觅食行为。最终发现:大猩猩也会使用工具。它通过细树枝伸进白蚁巢口来捕捉巢内的白蚁,然后津津有味地舔食爬在树枝上的白蚁。

    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大猩猩能使用工具,就证明它会思考,它们明白如果要伸进蚁巢,就需要用一个细长的工具,最终它们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有关研究人员还发现,黑猩猩同样也会寻找一些工具。比如,当一个黑猩猩想摘取香蕉却够不着的时候,它就会找来一根树枝,将它折断剥去树皮,然后用它去摘香蕉。

    人们也曾看到一些雌猩猩制造类似海绵的东西,然后用它们弄水喝。它们先将树叶扯碎,在手中揉搓,然后团成瓷实的“海绵”球,再用这种“海绵”球蘸取如树凹处等嘴巴够不到的水,再将“海绵”球拿到口中按压,这样就能喝到水了。有时,它们还用这些“海绵”球来清洗粘在小猩猩的毛皮,让小猩猩看起来更加卫生。

    不同的猩猩群体不仅会制造出不同的工具,而且使用工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为了捕捉白蚁,有的猩猩会将小树枝放在白蚁穴里,有的猩猩会将小树枝放在白蚁通道上来回移动,等待白蚁爬到小树枝上。

    当大猩猩找到一些解决麻烦的办法后,它们会将这个好办法传给小猩猩。其实在自然界中的动物个体就群体而言,是不会表现出创造性的。然而有时某个动物个体会比其他动物表现得奇特些、灵巧些,能够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就会对它进行模仿并接受它发明的办法。比如在日本,有一只雌猕猴找到甘薯后,将甘薯浸在海水中清洗,很快它那个群体的其他成员就都开始模仿这个做法了。同样,自从一只贪吃又大胆的蓝山雀发现了获得新鲜奶油的最佳方法(将每天早上放置在英国人家门口的奶油瓶的铝膜包装皮啄破)后,所有英国的蓝山雀都能像它那样做。幸好它们没有飞越英吉利海峡,法国蓝山雀还不知道这种办法。

    组织严密的动物

    一些动物之间的组织也非常严密,在一个蜂群中,3~5万只蜜蜂工作时可以互不干扰:年轻的蜜蜂负责养育蜂王和幼虫,制造蜂蜡或制作容纳蜂卵和储藏蜂蜜的蜂房;年老的蜜蜂外出采蜜,寻找花粉与花蜜。另外,采蜜的蜂天热时还要带水回来,吐在蜂房里从而让幼虫的生活环境更加凉爽舒适。

    蜜蜂的组织怎么能如此严密呢?很久以来,我们知道蜜蜂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交流的,它们会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可以起到给其他蜜蜂传达命令的作用。

    大约在1960年,奥地利一位专门研究动物习性的动物生态学专家发现,在传递信息时,蜜蜂会采用一些类舞蹈动作。一只蜜蜂可以靠这些动作向其他蜜蜂指出许多信息,如供采蜜的花丛在什么方向,以及有多远的距离等。

    然而,出色的组织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所有的蜜蜂并不完全服从它们所接到的命令,比如采蜜的蜜蜂给蜂群带回的花粉和花蜜过多,最终阻塞了蜡蜂房,以致蜂王无法入蜂房产卵。

    森林棕蚁也像蜜蜂一样,具有相似的组织,比如一些工蚁会负责照管蚁巢;采集工蚁则负责外出采集蚁群所需的食物。但事实上,这些采集工蚁会将它们所能搬运的东西(比如碎玻璃、小石子、小树枝等等)全部搬回巢内,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有用的食物。因此,蚂蚁和蜜蜂都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它们不算是“辛勤的劳动模范”。但它们会立即改正这些错误的:当一个蜂巢太满时,一部分蜜蜂会出走去建一个新的蜂房;在一个蚁穴里,一些工蚁会给采集的东西分类,并扔掉没用的东西。

    会使用语言的动物

    红嘴鸥也叫笑鸥,因为它们的叫声就像笑声一样。雌鸥在海边群居,常在悬崖峭壁上孵卵,雄鸥捕食回来时总会发出一种被称为“长啸”的叫声。虽然雄鸥叫声不断,听起来又很相似,但雌鸥仍能分辨出哪个声音是自己“丈夫”的。这不禁让我们猜想:难道是那些雄鸥在飞回巢时呼唤了它们“妻子”的名字,所以雌鸥能够区别它们。然而,人们常常以为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歌唱是简单、重复的,以为所有同类鸟鸣叫声相同呢。

    红嘴鸥的长啸同样也能进行“家庭”识别,可以召集自己的雏鸟,并能排除外来的雏鸟。并且有时候,有时候,当它召集一窝新出壳的小鸟“讲话”时,大些的雏鸟就会自觉离开,显得漠不关心。

    有些鸟比如鹦鹉还模仿人类的声音。只要稍做调教,鹦鹉就能重复一些单词,甚至一些句子,但它们能理解自己“说”得是什么吗?

    一位美国研究人员曾饲养了一只很厉害的加蓬灰鹦鹉:亚历克斯。它会叫出20多种物品的名称,还学会了辨别5种颜色和4种不同的形状。当它发现人们给它的东西不是它所要的时,它就会说“不对”。此外,亚历克斯还会做别的,比如能说出人们放在它面前物品的数量,即使给那些物品变换位置,或它还不认识那些物品。

    有许多生物学家也曾试图教黑猩猩和一些似乎很聪明的动物讲话,但没有获得成功。因为猩猩和猴子模仿不好声音,虽然它们对动作模仿特别好。

    1970年,两位美国人曾用哑语教过一只雌性黑猩猩,她名叫沃休,4年中,沃休学会了132种手势,并能用这些手势组织有2~3个单词的句子。另外,还有3只黑猩猩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它们之间甚至能用这种哑语交流。

    当沃休生了一个“儿子”路利斯时,它也同样向路利斯伸出手指,像人们教它那样教路利斯哑语,不过路利斯只学会了55种手势。

    点击谜团——海豚的语言系统为何特别发达

    生物学家发现,海豚的“词汇”非常丰富,它们发出的一系列声信号(类似哨声),这是它们的通信交流信号。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西洋海豚和太平洋海豚能发出32种叫声,除两者通用的9种外,大西洋海豚经常使用的还有8种,太平洋海豚经常使用的还有7种。海洋学家们认为,不仅同种海豚可以利用声波信号进行通信联络和交流,不同种的海豚之间也可以进行对话。

    那么,这种聪明的海洋生物的表达能力是否类似于人类语言呢?

    美国生物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向一只名叫凯伊的雌海豚提出了20个问题,凯伊前有两个圆球,它推红圆球表示有,推蓝圆球表示没有。厄尔把一物体放入水中,这些物体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然后问凯伊:“那里有什么东西吗?”经过一番探测,凯伊很快地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随后,生物学家又提出关于形状的问题:“这个物体是不是圆的?”其实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凯伊都能做出准确回答。

    不仅如此,海豚还有很强的学习英语的能力。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教给海豚1~10的英语数词,几周后,海豚竟能模仿人的声音表示出来,而令人惊奇地是,刚同它认识的另一只海豚竟然也说出了这些数词。原来,几秒钟之内海豚就能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了同伴,而它的同伴学会这些知识竟然也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

    今天,科学家们仍在坚持不懈的研究海豚的“语言”,我们希望海豚将来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动物之间的交流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类就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那么,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们,是如何在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间进行交流的呢?

    长期以来,许多中外语言学家和动物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揭示了很多令人惊讶的动物交往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但同时,要想真正破译动物“语言”,目前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动物的主要语言

    根据生活常识,动物的语言主要有听觉信号、味觉信号、嗅觉信号和视觉信号。

    听觉信号如乌鸦用鸣叫声来呼唤异性,或对竞争对手发出警告等;像狮子、老虎等凶猛大型食肉哺乳类动物会发出味、嗅觉信号,用尿液和体味来表明自己的活动领域及“势力范围”等;而狗会竖直耳朵、尾巴、脖子上的毛,通过视觉信号来表示自己的攻击意识,在想讨好主人、表示服从时,它会对主人摇头摆尾。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信号是我们不熟悉或无法感知的,比如蚂蚁会在路上留下同伴所熟悉的化学信号,以便把同伴引到自己发现的食物处。

    科学研究发现,动物所使用的信号非常简单,只有“开”、“关”之分,其中一部分信号能够长期维持,甚至有些能够持续一生成为动物身体的一项特征。众所周知,鸟类大多用斑斓的羽毛来显示其性别,相对来说,雄性的鸟类羽毛更加华丽醒目;而通过头部的大小或形状的差异,大猩猩则可以显示自己的性别。此外,大多数鸟类甚至可以用羽毛来显示自己的年龄,黑背鸥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它在雏鸟l岁、2岁、3岁、4岁和5岁以上这些不同的年龄段,分别用不同的羽毛来标识不同的年龄。

    每个动物家族之中都会有独一无二的叫声、音调、动作、姿态和气味,且各有各的含义,这是为了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比如当发现空中的飞鹰时,长尾鼠会用单调而冗长的声音报警;如果长尾鼠每隔8秒钟报一次警,说明老鹰飞到了地面;而如果发出急促的叫声来提醒同伴,则说明它发现狐狸在地面上;而母鸡能用来报警的声音多达8种。南极半岛的海豹找寻配偶时,发能出多达21种的叫声,听起来声调短促而低沉;而麦克默多海峡的威德尔海豹与同伴沟通的洪亮叫声有34种,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据研究,威德尔海豹可以丝毫不受外来语言的影响,只学习本地区同种海豹的“独创语言”。日本科学家也发现,一种在太平洋海域生活的海豚,和大西洋海域的海豚是同一种类,但它们之间却不能有效沟通,就是因为它们“方言”不同,而通用的语言仅有50%。

    动物之间的无声语言

    动物语言中除了各种有声语言外,还广泛存在着如超声语言、气味语言和声波语言等无声语言。通常不同动物之间都会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语言来满足彼此交往的需求。

    超声语言就是动物利用自己发出的超声波进行沟通的语言,比如海豚就能用超声波与同伴进行交流。而且当一只海豚在“讲话”时,其它海豚轻易都不会去打扰同伴的“讲话”,都显得非常有礼貌,静静地在一旁“听”着。

    利用气味来作为交流方式的是气味语言。自然界中昆虫传达信号时使用气味的有100多种。比如当遭到敌人袭击时,有一种雌性害虫会释放出一种气味来通知和掩护同伴逃命。而哺乳动物(尤其是雌)则几乎全都在一个充满气味的世界中生活着,借助于它们之间不同的体味来区别自己与其他动物的子女。

    声波语言是蟋蟀和大象等动物特有的传递信息的方式。研究表明,在种类繁多的蟋蟀中,有几种雄性蟋蟀不能鸣叫,虽然它们不具备发音器,但它们向雌蟋蟀传递信息时仍有自己特殊的方法,那就是震动身躯,利用震动发出的声波来传递信息。当然,人类是听不到这样极微弱的声音的,即使其他蟋蟀也不可能通过听觉器听到。

    大象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方式与蟋蟀是完全不同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象交流方式极为复杂是通过地震波向远方同类传递信息的。比如它们会震动地面(通过跺脚或用嘴发出声音的方式),并使震动传播很远。在佯装进攻时,大象往往会煽动耳朵并跺脚,这实际是它在觉察到危险到来时采用的一种防卫机制,同样还能产生震动。此外,大象也是通过地震波来区别同类发出的警告和问候信号,即使当时并不能听到同类的声音,也会对相应信号做出反应,且雌象的感知更加敏感。研究发现,大象发出的地震信号不仅能表明它的方位,还能反映出它是愤怒还是恐惧,或是其他情感。

    动物的声音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声音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提高玉米产量,会播放模拟出的蝙蝠叫声,以驱逐夜蛾;要想判断鱼群的位置、数量甚至种类,可以通过控制海洋生物声场:利用电子发声器引诱鱼群定向聚集可以提高捕鱼量。

    再比如,动物的异常表现可以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因为很多动物在地震前都会反应异常,这些异常反应很可能是由地下岩石剧烈活动时发出的次声引起的;在水母耳的启发下做出的台风警报器,可以提前15小时准确地预报台风的强度和方位;能帮助盲人辨认出前方不同的障碍物的“眼镜”,是仿照蝙蝠的声音系统制成的。另外,为改善飞机飞行的安全状况可以安装驱鸟器;安装驱鼠器可使粮仓中的粮食免受老鼠的祸害;为使害虫的行为发生混乱,破坏害虫的繁殖能力,有的昆虫学家会根据昆虫气味语言分等特性,用一种强烈的气味来冲淡和扰乱害虫的气味,这样即可减少农业虫害。

    总而言之,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人类通过研究动物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可以极大地推动发明创造新技术的科学进程。

    相关链接——有趣的动物交流

    同人一样,自然界的动物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思想感情,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在遇到危险时,蚂蚁就从颌的分泌腺里分泌出一种强烈的气味,只要经过13秒钟,这种气味就会在蚂蚁周围扩散,产生一个12厘米大的气味圈。闻到这种气味,邻近的蚂蚁就会赶来救援。

    在婚配前,彩蝶需经一番恋爱飞行,结成良缘前还需要用“动作语言”来交流感情。

    萤火虫腹部未端的发光器会发出一种“求爱信号”的光,雄萤先发出闪光信号寻雌萤,愿意成对的雌萤就会发出回答闪光。凭着这种奇特的闪光语言,它们便在夜幕中默默地成双成对地恋爱了。

    鹿的眼睛旁分泌腺能散发强烈气味,要想写一封通知同伴们的信,只要它把脸在树干上擦几下就行了。这封信能告诉伙伴们:“此路平安无事”。

    蜜蜂可以利用气味传递警报,当与敌人交战时,它就会分泌出一股发出特殊气味的毒汁。这种气味的语言就是求救警报,告诉伙伴们:“快来帮助,这里有敌人!”

    蝙蝠虽是瞎子,但却能以耳代目。它从喉咙发出超声波穿过口和鼻孔产生回声,回声由耳接收,大脑根据信号可极其准确地判断出反射物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距离。即使几百万只蝙蝠一起生活在山洞中,却能够互不干扰的从洞口飞进飞出,靠的也是超声波。

    动物冬眠的奥秘

    每当春天到来,青蛙、蜥蜴、蛇等两栖类动物以及爬行类动物,便会从漫长的冬眠中醒过来,纷纷爬出洞外开始新的生活。动物为何需要冬眠呢?

    奇妙的冬眠现象

    动物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加拿大的有些山鼠甚至可以冬眠半年。冬天一来,它们就会通过掘好的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起来。冬眠时,它们的呼吸也会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这时即使你用脚踢它,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就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松鼠睡得更死。有人曾从树洞中挖出一只冬眠的松鼠,而它的头像折断了一样,不管你怎么摇它都始终不会睁开眼,更别说走动逃跑了。把它摆在桌上,用针刺都刺不醒。只有用火炉把它烘热,它才会缓缓地“活”过来,但时间会很长。

    在冬眠的时候,刺猬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原来它的喉头有一块软骨,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掩紧气管的入口。生物学家曾把冬眠中的刺猬放入温水浸了半小时后它才渐渐苏醒过来。

    其他动物的冬眠也是各具特色:蜗牛会用自身的粘液把壳密封起来;冬季到来时,绝大多数的昆虫进行冬眠不是“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达几天再回来,但雌熊在冬眠中,会用雪把身体覆盖起来,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冬眠时产的仔——1~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

    动物冬眠的时间也长短不一,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能冬眠200多天,而前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动物为何要冬眠

    科学家们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对动物冬眠的现象有了许多发现。进入冬眠约一个月之前,黑熊一天吃20小时的东西,摄取的热量从每天7000卡增加到2万卡,体重也急剧增加。科学家们认为冬眠动物的体内有一种能诱发自然冬眠的物质,这一种物质控制着动物冬眠前的行为。

    科学家为了证实以上推测,曾进行过一个实验:提取冬眠黄鼠的血液后将其注射到活动的黄鼠静脉中去,并把活动的黄鼠放入温度较低的房间,房间温度保持在7℃。几天之后,它们就进入了冬眠。这个试验证实,很有可能存在某种物质可诱发自然冬眠。

    科学家又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分别注射到两组黄鼠体内,实验证实,血清和血细胞都能让动物冬眠。对血清进行过滤后,得到过滤物质和残留物质,给黄鼠分别注射这两种物质,发现是过滤物质引起了冬眠。科学家由此得到启示:只有血清中能诱发冬眠的是一种极小的物质。有趣的是,用冬眠旱獭的血清诱发黄鼠冬眠效果最好,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冬天还是在夏天,都能诱发黄鼠进入冬眠。

    而且,不光是诱发物决定冬眠,诱发物和抗诱发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也对冬眠有影响。除了春季的一段时间,动物是全年在制造诱发物的。动物在诱发物多的秋冬季节,就开始进入冬眠;抗诱发物到了春季增多,动物就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比起平时来,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也会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令它们的动作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变得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返老还童。

    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和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射却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启发今天医学界创造了低温麻醉、催眠疗法。

    昆虫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季

    动物中的鸟兽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那冷血动物昆虫又是怎样熬过漫长的冬季呢?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后,昆虫学家终于弄清了昆虫越冬的部分奥秘:冬天为防止汽车散热器结冰,我们要在骑车内加入防冻液。而昆虫采用的就是相似的办法,从而在严寒的冬季保护好自己。

    在冬天,昆虫要保持活力,不被冻僵是至关重要的。活的组织一旦被冻结,膨胀的冰晶体势必会破坏细胞膜,造成致命的创伤。如果细胞里液体不足,不能保持维护生命所必需的酶活性,即使没有被完全冻结,也会造成死亡。而昆虫要解决这一难题,主要是靠降低体内液体的冰点,提高抗寒能力,产生大量的“防冻液”就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昆虫是怎样制造防冻液的呢?天暖之后又怎样将防冻液除掉呢?为什么要除掉防冻液?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仍不得而知。

    值得补充的是,科学家们又发现,蛙类也会自制防冻液。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冷冻了许多青蛙,5~7天后再慢慢将其解冻,解冻后这些青蛙依然活着。科学家们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终于发现了青蛙为什么能够存活。在这些青蛙的体液中他们发现了一种人们经常在防冻剂中添加的物质:丙三醇。与昆虫相似的是,到了春天,这些青蛙的液体中再也找不到这一物质了。

    至今,人们尚未能完全揭开动物冬眠的奥秘,但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已认识到,研究动物的冬眠不仅妙趣横生,而且颇有价值。

    延伸阅读——“冬眠”动物的种类

    “冬眠”的动物主要有3种种类:

    第一,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动物。在环境温度下降时,这类动物的体温也跟着下降,自己无法进行调节。因此会进入冬眠状态。

    第二,松鼠等动物。它们的体温平时可以保持恒温,而在进行冬眠时,自己体温可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的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它们常会把体温维持在5℃之间。

    第三,熊类。熊在冬眠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

    与我们人类相比,冬眠的哺乳类动物的身体构造并没有太多差异,只不过冬眠的哺乳动物能够利用特殊因子,通过它们,可以控制神经荷尔蒙系统调节器官的代谢。如果能找到这种控制的遗传因子,将来人类或其他动物进行冬眠也不无可能。

    动物的“计划生育”

    也许我们认为计划生育只是人类的专利,其实不然,有些高等动物在对自然环境适应的过程中,也练就了“计划生育”的“祖传秘方”,把“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其“节育措施”甚至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动物也懂得节制生育

    动物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有一种红狐,它们生活在瑞典南部,数量并不受野兔──它们的主要食物的多少影响。红狐并不会因为自然界中野兔的数量明显减少而远走高飞,也不会因饥饿而大量死亡。它们会本能地知道,在这种非常时期大量繁殖后代是不明智的,因此会积极节育,参与交配的占正常年景交配数量的一半。而那些无缘享受生育的红狐也会自觉地散居在带有后代的狐穴旁边,并不会因此大打出手。它们就用这种减少繁殖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不被饿死。

    根据当地食物的丰贫状况,栖息在埃及尼罗河两岸的非洲大象也能来决定自己多产还是少产。经过长期观察生物学家发现:在尼罗河树林茂盛、食物丰富的一侧,由于这种优越的环境,母象每隔4年就会生育一胎;而在河的另一侧,由于气候恶劣,食物贫乏,母象每隔9年才会产下一仔,以降低“象口”密度,保持供需平衡。

    动物的晚生晚育现象

    非洲羚羊节制生育的能力也不错。一旦雌羚羊受孕过早,就会把快要分娩的胎儿继续留置在腹中,用“过期妊娠”的办法尽量推迟分娩时间,等着到了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季节再产下幼仔,以保证哺乳期间有足够的食物,避免了让后代挨冻挨饿。这羚羊独有奇特的“晚生”本领,是一种绝妙的“计划生育”措施。

    一般在夏秋天交配后,貂、花斑臭鼬等啮齿动物的健康受精卵会暂时“停止活动”,也不会马上附在子宫壁上,而是呈囊胚状态,浮游于子宫内。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后,温度逐渐升高,食物慢慢丰富,在生理上又充分做好了怀孕生产的准备后,貂和花斑臭鼬才使囊胚附在子宫壁上发育成胎儿。这样,在生下后“小宝宝”就会有一个优越的生长发育环境,从而起到了优生优育的功效。

    熊与貂等动物的生育观有点类似。在夏天交配受精后,雌熊经过一夏一秋的频繁猎食,体内贮藏了足够的能量,直到初冬囊胚才开始发育,待第二年春才产仔。如果怀孕期间雌熊觉得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持到生产时期,就会果断地中途自行流产,以免母子受苦受难。

    动物怎样助孕和优生

    巴西生活着一种雌性猴子,一上年龄想怀孕时,就会专程在年龄较大的母猴带领下,三五成群地翻山越岭去寻找一种果子吃,这种果子叫猴尔树,吃后不久就极易怀孕。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这种果子中含有一种类似助孕的黄体酮的激素。吃了这种物质,可以为猴子助孕。

    而在阿尔卑斯山的3个典型的狼群中,每群的雄狼总是经过决斗取胜成为狼王。只有狼王才能和占有优势的雌狼进行交配繁殖,而其他有生育能力的雌狼和雄狼都无权与之交配。如果发现一般雄狼与雌狼“偷情”,狼王就会将当事的雄狼咬死,“犯科”的雌狼则被驱逐出狼群,只能四处流浪。就是通过这种“节制生育”的办法,狼群保证了后代的“优选性”,做到了“优生优育”。

    其实,在计划生育方面做得最好的的,要数和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动物学家在非洲野外考察时,发现那里的黑猩猩竟能吃当地人也吃的堕胎植物来堕胎。在产下小黑猩猩后,一些黑猩猩居然能有目的地大量吃野生豆子,这些野生豆子都富含雌激素而又有避孕作用,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而需要加强生育能力时,它们又吃那些有催情作用的其他种类的野豆子。

    相关链接——动物怎样治病

    动物是怎样治病的呢?其实也和人类一样,动物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生存环境中培养了自己战胜疾病的特殊本领。动物的治病方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自疗,是指动物利用某些“药物”为自己治病。在动物的生活环境周围,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往往就可以很好的为自己治病的。比如猫患了肠胃炎,腹泻不止时,便会吃一些青草。吃了这些草后,不一会儿就大吐不止,而腹泻顿消,肠胃炎也竟然随之痊愈。受伤后,黄羊会把自己的身子贴在一处峭壁前。不久,这只流血过多、十分虚弱的动物就能恢复体力,跟健康的黄羊一样飞快地奔跑。原来峭壁上会分泌一种粘液(当地人管它叫“山泪”)。它可以止血、消炎,使折断的骨头复原,野兽就是用它来疗伤的。

    第二种是他疗,是指动物接受某些“动物医生”进行治疗的方式,而这些“动物医生”往往是个体很小的动物。小动物可以对所治疗的对象进行“清洁”和“美容”,同时对自己也有利。在碧波万顷的海洋中,就会经常看到这样有趣的现象:在密集的鱼群中,一条大鱼(一般是雄性鱼)迅速游向一群小鱼,却没有把小鱼们吓跑。这时,大鱼会乖乖地张开身上的鳍,让众多的小鱼用尖嘴来“吮乳”。几分钟后,小鱼们离开了,而那条大鱼也高高兴兴向前游去。原来,作为“动物医生”,这些小鱼可以用用尖嘴清除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和有害微生物,这在它们看来不失为美餐。大鱼经过小鱼的“吮乳”,会感到全身轻松,身上的病症也被治好了。又比如在尼罗河栖息在沙洲上的千鸟就是鳄鱼的“免费医生”,因为鳄鱼口中常常会寄生有水蛭。众多的千鸟有的还进入鳄鱼口腔中啄食水蛭,有的停留在鳄鱼身上找小虫吃,鳄鱼和千鸟获得双赢,和平相处。

    可见,动物们的确有自我医疗的本领,而动物之所以掌握了这些本领,也是在不断的生存斗争中得来的经验。

    揭秘恐龙灭绝之谜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这是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所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森林茂密,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可以生存,所以逐渐繁盛起来,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种类。它们不断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成为今天的龟类,有的成为今天的鳄类,有的成为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作为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恐龙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恐龙也容易找到食物,所以它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但不知是何原因,6500万年前它们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陨星爆炸说

    到现在人们仍在不断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其灭绝很可能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千米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大量的尘埃被抛入大气层,尘雾遮天蔽日,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暂时停止,而恐龙也就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似乎今天这种观点已成定论了。

    但是,也有许多人怀疑这种小行星撞击论,因为蛙类、鳄鱼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因此这种理论无法说明只有恐龙死光的原因。科学家们迄今为止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陨星碰撞说”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但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没有产生为大多数所承认的观点。尽管许多人为此也耗费了大量心血,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目前为止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并且,不同的恐龙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灭绝的原因也不一样,之所以会造成众说纷纭,观点各异,是因为当时几百种恐龙所处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内部条件各不相同。除此之外,科学家们探索恐龙灭绝原因时还提出一些其他观点。

    造山运动说及气候变化说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长达近两亿年,地球在这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板块飘移,出现造山运动导致沼泽干涸,破坏了恐龙的生存环境海流也发生变化。而气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极低的气温冻死了大量植物,而草食性恐龙在恐龙中占绝大多数,因为不能得到食物而相继灭亡;草食性恐龙灭亡,肉食性的恐龙也便失去了生存的依傍,走向了灭亡。这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直到白垩纪末期,恐龙彻底在地球上绝迹了。

    海底火山及火山爆发说

    意大利着名的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指出:可能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他认为海水的热平衡受到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影响,陆地气候跟着就发生了变化,需要大量食物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因此而受到影响。他还说,格陵兰过去曾被植被所覆盖,而他之所以成了冰雪覆盖的大地,是因为全球性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造成了寒冷洋流流经格陵兰。由此可以看出,海洋水温的变化对陆地影响巨大。因此,海底火山爆发等引起海洋水温变化,也不失为研究恐龙灭亡之类问题时的一个考虑因素。

    另外,二氧化碳陆地大量的火山爆发中会大量喷出,也造成了地球急剧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得恐龙的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导致释放了许多元素,破坏了臭氧层,使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了生物的灭亡。

    恐龙自身说

    也有很多恐龙自身说的各种不同说法,如温血动物说。有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的动物,之所以无法存活,可能是因为经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气候;还有就是自相残杀说,即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为食,而草食性恐龙自然越来越少肉食恐龙却越来越多,于是肉食性恐龙因无肉可食,就自相残杀,最后同归于尽。

    其次,还有一种是恐龙性功能衰退说,即由于古气候及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据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雄性恐龙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大量的恐龙蛋未能受精,导致恐龙最终灭绝。”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恐龙是因为自己的屁导致死亡的。科学家们精确分析后认为,恐龙屁的成分中含有1%的如胺、硫化氢、粪臭素和挥发性脂肪酸等臭味物质,而无臭味的氮、二氧化碳、氢、甲烷则占了很大比例。以恐龙繁多的种类、个体数量和庞大的身躯,一亿年间所释放出了相当可观的臭气。这些臭气最终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导致地球生态发生巨变,食物奇缺,以致恐龙绝种。

    当然,关于恐龙灭亡的原因的说法还有很多,诸如生物碱学说、恐龙内分泌紊乱导致恐龙神经失常或染上传染病而死亡、其他物种吃掉其恐龙蛋,还有的在进化角度上,提出恐龙的一个分支进化成了鸟类,等等。这些假说都有着各自的证据,是从各自学科的研究结果中分析得出的,然而也各有不足,比如任何一种观点都不能解释为什么鳄鱼与龟鳖与恐龙同时存在,却没有一起灭绝。也由此可见,外因和内因同时决定了恐龙的灭绝,条件改变后,恐龙自身不能适应外界环境,于是便灭绝了。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恐龙灭绝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恐龙的灭绝是一个漫长过程,是逐渐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新知博览——动物是怎样逃生的

    自然界中各种动物都有天敌,为了自身生存,动物必须学会防身和逃生的本领。

    作为美洲唯一的袋类动物,负鼠是哺乳动物中最善于伪装的:它善于装死。当遇到敌害时,它就会四脚朝天,两眼直瞪,嘴巴半露,双唇后缩,龇牙咧嘴。猛兽以为是一具死尸,就掉头走了。

    黄鼠狼的肛门附近有一对独特的化学武器,这是它的臭腺。当黄鼠狼遇到敌害时,它就会连放几个臭屁,趁敌害稍有迟疑,它便乘机逃遁,因此人们也叫它“救命屁”。

    作为一种爬行动物,蜥蜴的尾巴又细又长,一旦被敌害抓住了,它会断掉尾巴以迷惑敌人,从而乘机逃脱。蜥蜴的尾巴断后并不出血,掉在地上还会动,这是因为断下的尾巴里还会有许多神经。

    平时喜欢在海面上漂浮的乌贼,遇到敌害时就会施出自己的绝招,从墨囊里喷出一股股墨汁,墨汁在水中成烟雾状,可迷惑敌害。乌贼的“烟幕弹”一般可连续施放5~6次,持续十几分钟,这样乌贼便可乘机逃脱了。

    动物迁徙靠什么导航

    科学家曾做过这么一次实验:将威尔士海岸斯科克霍姆岛上的一只墨嘴海鸥从它的巢里抓出来,送到500万米以外的波士顿放了它。不到两周,这只墨嘴海鸥又回到了自己的巢中,而且居然比告知放飞消息的信件还早到一天。人们至今都无法弄清楚动物是怎样克服这么长的危险路程安全返回的?究竟是依靠什么作为导航来迁徙的?是依靠陆地上明显的标记,还是依靠特殊的音响感受器或磁场感受器?

    一些研究人员曾经认为,迁徙类动物主要靠山脉、河流、海岸或其他一些可见的路标识别路线。但是,在广阔的海域上空,在阴天或漆黑的夜晚,上述手段显然会失效,它们却并不因此而迷路。这是什么道理呢?

    靠动物头部独特的“罗盘”

    飞行员在阴天或漆黑的夜晚需要利用雷达定位飞行。那么在没有星星的夜晚,那些夜间迁徙的动物为什么也不会迷路呢?

    研究发现,有些动物可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诸如海龟、鲸、某些鸟类、某些鱼类和鼹鼠等。这些动物的头部一些特殊细胞都含有磁性物质,这些磁性物质受到磁场的影响后,就会按磁力线的方向排列。通过神经系统这些排列信息可以传到大脑,大脑再将这些排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就可发出指令指挥动物的行进方向。生物学家发现,海龟就是通过感应地球磁场进行导航的;幼龟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出生后会在在大西洋里生活几年,成年后回到出生地进行交配、繁殖,靠的就是头部的磁性“罗盘”。

    靠感觉器官识别路线

    科学家推断,许多动物会综合运用各种导航手段,采用一系列方法,通过不管是空气、水流、温度变化,还是可视标记、气味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的蛛丝马迹,综合判断,从而不让自己迷路。

    比如,大量哺乳动物在短距离范围内主要就是靠嗅觉定向,而嗅觉也能帮助蝾螈和其他两栖动物找到产卵的水域,让海龟游到数千米外可以产卵的海滩。依靠太阳的位置、海流及它的磁觉,大马哈鱼还会穿越大洋返回到原来孵化自己的同一条河流里产卵,最后到达淡水附近,它就是根据河水的气味物质“回忆”起自己出生地的。

    而夜间迁徙的鸟类,则会根据落日在起飞时判断西方,在夜晚则通过辨别夜空中的星星导航;蜜蜂和信鸽则利用太阳作为罗盘确定自己的目的地;蜜蜂还可以计算距离,所以它们不论飞多远,总能飞回自己的家。

    靠能“看见”地球磁场的眼睛

    将鸟类头部中连接大脑与磁性细胞的神经切断后,科学家发现,鸟类并未因此而丧失导航的能力。由此科学家推断,除了靠神经系统联系外,鸟类还可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感知磁场。科学家推测,鸟类或许能用特有的X线视觉系统“看到”磁场,从而实现迁徙。

    刺歌雀放在红色灯光下时会就失去方向感,而被放在绿光、蓝光或白光下时,它们的方向感很强。因此,科学家推测,可能在一些鸟类的眼中含有能检测磁场的光感接收器,南方和北方可能会在它们眼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因而可以清晰地辨别方向。

    靠月光偏振定位方向

    瑞典科学家发现,以粪便为食的蜣螂,在有月光的夜晚会将粪球沿直线路径运回目的地却不会不迷路。这一发现表明,蜣螂是利用月光来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科学家认为,蜣螂移动采用这种直线路径非常安全和高效,这是它回家的最短路径,就可以减少其他捕食者抢夺的机会。当月光透过大气层时,因为受到大气层中微粒的散射,使得照射到地表的月光产生偏振,而蜣螂就可能是利用这种偏振进行导航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蜣螂进行导航究竟是是利用月光的偏振还是月亮的方位,科学家们又将特制的偏光镜套在蜣螂的头部。偏光镜可以改变月光的偏振方向。蜣螂的爬行方向会随着月光的偏振方向被改变了90,也偏离90。这种移动行为显示,蜣螂进行导航和定位利用的是月光的偏振。科学家推测,许多夜行动物都可能拥有这种能力。

    科学家起初认为,在阴天或没有星空的夜晚,动物主要依靠感应或“看见”地球磁场来导航。但事实上,动物体内的地球磁场感应系统只能算是动物体内庞大、复杂导航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科学家们还需继续探索和努力,才能彻底揭开动物导航系统中的奥秘。

    相关链接——鸟类迁徙及起因

    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许多鸟类都进行季节性迁徙。鸟类迁徙往往是通过结成一定队形,按一定路线进行的。迁徙的距离有近有远,从几公里到几万公里。迁徙旅程最长的要数北极燕鸥,远到1.8万千米。此鸟在北极地区繁殖,却要飞到南极海岸会越冬。迁徙时的鸟类一般飞得不太高,只有几百米左右,仅有少数鸟类可飞越珠穆朗玛峰。迁行时飞行速度从40~50千米/小时,连续飞行的时间可达40~70小时。

    在迁徙前许多鸟类必须储备足够的能量,而储备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沉积脂肪。脂肪不仅为候鸟提供能量,代谢过程中还会产生水分,供身体所利用。许多鸟类因储存脂肪而使体重大为增加,甚至成倍增加,例如北美的黑顶白颊林莺和欧洲的水蒲苇莺的体重一般为11克左右,但在迁徙前可达22克左右,所沉积的脂肪可供飞行100小时左右。

    现在一般认为,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鸟类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因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的力量所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

    动物为何能预知地震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都认为动物可以预知地震。据历史学家记载,公元前373年,希腊城发生地震的前几天,老鼠、蛇、黄鼠狼等一系列的动物都出现了异常的躁动。

    此后,又陆续出现鲶鱼躁动、鸡停止产卵和蜜蜂离开蜂巢的报道,而无数宠物主人声称他们目睹了自己的猫、狗在地震之前吠叫、烦躁,或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

    至于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异常行为,至今仍不得而知。

    地震前动物的种种异常反应

    动物们到底都会在地震前采取怎样的“特别行动”呢?大量震例资料和观测结果表明,动物地震前的习性异常主要表现为比如出现惊恐不安、逃离、迁移等反常的兴奋性行为活动,少数动物会表现为比如出现发呆、忧郁、不进食等反常抑制性行为活动。

    在地震前有许多动物表现为习性异常,其中较为多见的动物有鱼类,震前主要表现为迁移、翻腾、跳跃、漂浮、翻肚、打旋、昏迷不动等。1854年,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外发生8.4级地震前,距震中10万米的伊豆半岛西海岸,人们发现许多鱼死在海边,而平时这些鱼都是生活在大海深处的。

    震前的两栖类(蛙等)和爬行类(蛇等)动物,主要会表现为不合时令地出现呆滞等反常活动。1975年海城地震前,冬眠动物(蛙、蛇等)集体出洞(尤其是正在冬眠的蛇的出洞),这是人们公认的震兆现象。在1978年11月2日前苏联中亚6.8级地震前,该现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震前的家禽野生鸟类如鸽、雉、乌鸦、喜鹊等及观赏鸟类如虎皮鹦鹉、孔雀、金鸡等,主要有惊飞惊叫、不进窝、不吃食、迁飞等表现。除了繁殖期求偶外,雉平时很少鸣叫,但却会在地震前乱叫。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浙江鄞县1857年2月4日发生过一次地震,史料记载震前曾“山雉皆鸣”。日本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野鸡乱叫,地震要到。”

    在地震前,狗、猫、鼠、家畜及其它哺乳动物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嘶叫奔跑、集群迁移等,少数会表现为忧郁、呆滞。1739年,宁夏银川平罗8级大地震后,连年地震。据《银川小志》(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1972年,尼加拉瓜的马那爪发生了6.2级地震,市内某孤儿院饲养的猴子震前几小时大肆骚乱。院长见情景可疑,便迅速将孤儿带到屋外。不久发生地震,孤儿们全部幸免遇难。

    总之,作为一架复杂而敏感的环境变化感知系统,动物机体实际上如同一架“活”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取和放大有关的地震前兆信号。

    动物怎样预知地震的

    动物是怎么知道要发生地震呢?有人认为,地震前会释放出一些气体,含量很低,人类无法察觉,但像狗、老鼠等一些嗅觉灵敏的动物,就能够闻到这种气味,并预知地震的发生。还有人认为,地震前地热会发生异常,地下的如蛇、老鼠等动物,会纷纷从洞中逃出,因为地震前地下会释放出来碳氢化合物的气息,它们能够嗅出来;而鱼类对于微弱的震动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为它们的胸腹两侧都长满侧腺(一种特殊的传感系统)。

    专家认为,与人类的听觉相比,一些动物的听觉要更灵敏,比如人耳所能听见的音频,局限于每秒钟1000~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高于6万次/秒的声音。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超过10万次/秒的超声波。

    动物们除了超声波,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不仅人类的耳朵听不出来次声波,就是地震仪器把它测定出来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它们能遥感得出数百公里之外雷电和洋底海啸的声波。

    但也有些科学家认为,动物表现异常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并不是每次出现异常就预示着要发生地震,拿它来预知地震并不可靠。不过动物预知地震的本领倒是能启示人们,以便对地震形成的秘密和震前征兆做进一步探究。

    新知博览——蜥蜴的“第三只眼”

    蜥蜴作为最古老动物种群的代表,其神经系统有别于其他动物,因此对地磁和电磁场的反应都很敏感。

    据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爬行动物体内有一种称为“第三只眼”的腔壁器官。这个器官位于间脑的末端,在负责调节神经系统的骨骺旁边。有趣的是,蜥蜴的这个器官通过一个专门的小孔伸到了体外。蛇的“第三只眼”与蜥蜴不同,藏在颅骨里面。

    动物真有第三只眼吗?专家认为,作为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蜥蜴分布范围很广。生活在库克海峡中的楔齿蜥以第三只眼而着名,楔齿蜥的特征就是其颅顶上具有第三只眼,幼年的时候能感光,而成年后基本失去作用。这种特征是从早期脊椎动物遗留下来,在爬行动物中,某些蜥蜴也有此特征,但是都没有楔齿蜥的第三只眼着名。

    专家表示尚未蜥蜴的第三只眼和地震预测之间的关联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所以不能确定其结论。

    动物残酷的亲杀行为

    母牛对自己的小牛犊总会关怀备至,常用舌头轻轻地舔舐小牛犊,让人顿生母爱之情,从而有了“舐犊情深”的说法;小羊羔总是前腿弯曲,半跪在地上,伸头在母羊腹下寻找乳头吃奶,故有“跪乳之恩”的称呼。

    尽管这些感人的情景被人类拟人化了,但人类的这种主观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动物父母也回奴隶保护它们的孩子,让后代能够生存,以维持本物种的繁衍与延续,因而“舐犊情深”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但是,生物界的许多现象总是充满着矛盾,让人百思不解,而这些又往往徘徊在两种极端对立的两极。在动物界,动物之间的竞争往往非常激烈,不仅在种间,就是在种内,甚至父母、兄弟等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也都因为竞争而存在血腥的杀戮。

    据报道,在乌干达基巴尔丛林中,有3种猿猴,虽有充分的生活空间,且不受人类干扰,但是它们仍然会杀死自己的幼子。同时,在狮子和几种猿猴群中,也有食子的情况。在野生动物中,不仅雄性会杀幼子,雌性也会杀幼子,雌黑猩猩有时会吃掉其他雌兽的幼子,雌海象会杀死试图来索乳的陌生小海象。

    除了哺乳类动物之外,其它动物杀死血亲的事也并不罕见:公鱼有时会吃掉它们的鱼卵(已受过精);而某些种类的鲨鱼还在母腹中时,就开始咬他们的一母同胞了。

    对于动物亲杀行为,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后和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配偶资源的竞争

    我们经常在狮子的社会群系中看到这样一幕:为争取在某群体中的霸主地位,两只雄狮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旦新的狮王取代老狮王,便会急于进行新的生育。那么原先群体中留下的后代作为新社群迅速交配的障碍,其命运大多是被新人主的雄狮咬死。

    这时的母狮似乎是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它们既要防止新狮王咬死自己的幼仔,还要顺从于新狮王。当然,母狮作为新狮王势力的象征,自然不会受到伤害,暂时可以保全幼狮。为提防新狮王的伺机袭击,她们常常会将幼狮藏到一个隐蔽的地方。不过新狮王最终还是会找出幼狮咬死并丢弃,这一举动往往是徒劳的。

    成年雄性老鼠有着比狮子更加彻底的做法,新的鼠王往往会释放出使正在怀孕的雌性老鼠流产的一种化学物质,并使其立即进入发情期。由此可见,老鼠对“新王国”的征服比起狮子来显得更为精明与迫不及待。

    在海豚中这种亲杀行为也经常发生。据记载,美国弗吉尼亚海滩上在1996年至1997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曾出现过9只幼年象鼻豚的尸体,受伤处几乎相同——都是内脏破裂,大面积骨折。研究表明,这些幼豚致死是因为受到雄性成年海豚的猛烈攻击,原因可能类似于狮子杀婴。雌性海豚在丧子后的1~2周内,会重新与雄性海豚交配。

    我们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动物可能是通过亲杀行为,来促使雌性个体从哺乳期个体重新变为交配期个体。我们也可做出这样的推测对成年雌性个体的哺育能力,幼年个体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反馈,并且在这一转变之前,成年雄性个体间往往会为争夺领地或霸主地位而进行的激烈的争夺与竞争,并且一方有可能在决斗中丢掉性命。

    食物资源的短缺

    一些成年的雌性动物在外界条件恶劣、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为使更多具有生命力的幼体存活,往往会与其他幼仔共同分食其中一些比较弱小、缺乏活力的个体,从而渡过难关。比如狐狸家族。如果食物依然缺乏,在剩下的幼仔中最弱的一只就会倒霉了。这种行为会延续下去,直到找到食物。

    动物的亲杀行为不仅局限在父母对子女的杀戮等同种生物之间,还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广漠草原上,限制大型肉食动物繁殖的因素仍是草食动物的数量、栖息领地的大小,而种与种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在对食物和领地的争夺上了。由于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与狮子比起来,猎豹在捕食善于奔跑的羚羊方面就更具优势,从而使狮子的生存竞争处于劣势;为了让幼狮在出生后有足够的食物,母狮便会屠杀猎豹幼仔从而减少猎豹对羚羊的捕猎量,同时也为自己的子女减轻未来生存竞争的压力。

    环境恶化诱导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通过引进新的繁育技术,动物园老虎或狮子一次繁殖了好多只,然而不久就相继夭折,存活下来的也是岌岌可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其实,由于老虎或狮子身困囚笼,并且经常受游人的骚扰,本身就已处在焦躁紧张的状态。而被惊扰之余,更会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受同等厄运。但它们无法带着那么多的幼仔离开,于是只好自己吃掉。

    我们也能在亲杀行为中发现一些无意识的做法,比如鸡在非繁殖期时,有时会用噱啄破窝边的鸡蛋,甚至啄食其中的卵物质。无论是哪只既下的蛋,都会成为它的“美食”。是鸡缺乏食物还是完全出于游戏?这个问题至今不得而知。然而,在野鸡身上这种行为从未发生过,或许是因野鸡只能产下十几只蛋,繁殖能力较低,并且还要计算天敌袭击造成的损失,自然会倍加爱护它的后代了。而野鸡在人类的改造下,变为了家禽,提高了产蛋量,此时它们做起事来反倒肆无忌惮了。人的因素在这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动物的天性也在自然改造的进程中成了牺牲品。

    其他亲杀行为

    动物的亲杀行为除了杀死自己的幼仔外,还包括幼仔间展开的生存竞争。在众多幼仔看来,父母的精力毕竟有限,有的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与照料,在出生前就已开始互相残杀。

    比如虎鲨的幼鱼,在出生前牙齿就已经很锋利,而雌性虎鲨一次体内会产几百条幼鲨,然而真正能够产出的只有一条。可以想象,虎鲨要经过多少次激烈的搏杀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在它降临于世的一刹那,作为一名猎手就已经十分出众了。

    当然,父母有时也会给子女不公平的地位竞争,比如白鹭,一次只产3只蛋,前2只分别含有大量的生长激素和其他一些有助于它们生长的化学物质,而第三只蛋只获得前者一半的生长激素。这些物质决定了白鹭幼鸟的本性好斗,当3只蛋正常孵化,幼鸟正常生长时,只由于获得了较多的生长物,前两好斗性就很强,第三只幼鸟就会被杀死。如果前两只中夭折了一只,第三只幼鸟便能够活下去。不难看出,第三只蛋不过是白鹭妈妈为自己能够正常哺育两只幼鸟做的备用而已。

    总而言之,动物的亲杀行为并不是生物界的一种必然现象,它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食物的短缺、生存空间的相对缩小、优势个体的保留以及对领袖地位的占有等等。这里充满的气息比自然界普通的捕食更为残酷与血腥,在生存的渴求下,似乎依偎的亲情也逐渐被淡忘。大量的亲杀行为,也似乎给这一美好的道德载体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相关链接——动物的“杀过行为”

    是夜,风雨交加,一只赤狐窜入海鸥的栖息地,轻而易举咬死了15只海鸥,但既没吃,也没带走,而是空嘴扬长而去;后来又有一只赤狐夜闯民宅,一口气在鸡舍咬死了13只鸡,但仅叼走一只;一只金钱豹一次性杀死了17只山羊,然后有序地将这17具尸体排列在一起,自己溜之大吉;在北冰洋,一头北极熊同时杀死了21头独角鲸;几只狼一下子咬死了几十头小驯鹿;猫头鹰遇到鼠类后,即使已经吃饱了,不管数量多少,必定全部将其咬死才罢休……

    以上现象表明,有时食肉动物一次杀死的猎物数量远远超过自身的食量。这种行为就被称为动物的“杀过行为”。

    至于动物“杀过”的原因,目前科学家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杀过”是凶猛的食肉动物的本性——残忍好杀;有的认为这属于偶然现象,并非每次捕猎都是杀过的。这种杀守行为是由于它们接近猎物时,受到被害动物的惊吓、窜逃或狂叫的刺激而引起的,并不像前面提到的是它们的残忍本性所决定的。然而,较多的科学家认为,杀过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对动物的杀过行为要作区别对待,有的动物出于本性,有的动物确是受到刺激而引起的,有的动物也可能兼而有之。

    动物发光之谜

    在盛夏的夜晚,我们都喜欢在庭院中纳凉或到田间散步,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萤火虫打着小灯笼忙碌。它们飞来飞去,淡绿的萤火一闪一灭,为夏天的夜晚增添了许多趣味。

    说到发光,在生物世界里,我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而且光就是它们的一种谋生手段,比如一些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夜晚常在近海作业的渔民或者是长住海边的人,经常都能看到海面上有光带闪烁,这就是一些藻类发出的光,当它们受到惊扰时或是在大量繁殖时,似乎海洋都开始燃烧起来。有的时候,我们晚上在海滩上散步,能从海滩上找到沙蚕,这种动物也能发光。除此之外,能发光的动物还有水母、珊瑚、某些贝类和蠕虫等。世界上能发光的生物有很多,其中以海洋生物最多。

    哪些动物会发光

    不同的生物发出的光颜色不同。比如在阳光照射后所有的植物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微生物一般都会发出淡淡的蓝光或绿光,某些昆虫会发黄光。

    在海洋中,主要有细菌、海绵、蠕虫、真菌、甲壳类、水母、珊瑚虫、鱼类、软体动物等生物能发光。“隐藻”是一种单细胞鞭毛藻,颜色是绿色的,它也发出绿色的光,如同盛开在海面上的绿色“花朵”。这些美丽的“花朵”很好看,但夜光虫的粘质是有毒的,不能用手去拿。

    有一种可以发出斑状的红色闪光的甲藻,一到夜晚就发光,有时船上的白帆也被它们映得红光闪烁。更有趣的是,有一种虫生殖过程中会发光,雌虫刚开始先发出的光连续而强烈,雄虫则一闪一闪、断断续续。雌虫到交配时先发出苍白的光,然后整个身体突然都放射出光芒,同时向水中泻出一些5厘米左右的球,形成一个光圈;而在距雌虫3~5米远处雄虫则断续地闪烁发光,好像在为雌虫欢呼,又好像在等雌虫的回应。同时从深处斜向直扑雌虫的发光中心,与雌虫准确地会合。然后这对“恋人”便翩翩起舞,同时泻出几个发光的大圆球,向水中排出精子和卵子。

    作为一种腹足纲动物,夜光蝾螺是最美的发光动物,形状很像一只大田螺。壳高与宽均约17厘米,以海藻为食。夜海螺会在晚上的月光下闪闪发光。用它作为原料渔民可制成酒杯,从而再现“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段传说中的巧夺天工。

    有一种长约3厘米左右的土甲虫生活在加里曼丹腹地密林中,被人们成为“手电虫”。它的胸部两侧各有一处能够发出亮光的透明的“小圆窗”,而且每次发光能持续5分钟之久。当地居民将长约12厘米的甘蔗掏空,再捉5~6只手电虫放在里面,只要打开盖子,轻轻地在筒上敲打几下,“手电筒”就会发光。如果“电池”用完了,可以临时再捉几只“手电虫”换进去,既简单又方便。

    南美洲还有一种会以自身变幻的灯光报警的萤火虫。当四周平安无事,它的头顶上会发出红色的萤光;当附近出现敌害或有危险情况来临时,它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报警:熄灭头顶的红灯,而以尾部发出绿色的萤光,同伴发现绿色报警信号,便会立刻分散逃匿。

    还有一种松球鱼像灯笼一般模样,因为外形长得像菠萝,因此欧洲人又叫它“菠萝鱼”。夜间,松球鱼像是挂在水中的一盏盏灯笼在水中飘来荡去,整个海底世界被它妆点得颇具节日气氛。

    动物的发光方式

    研究发现,动物本身因具有发光细胞或由发光细胞构成的发光器而发光。

    发光细胞是起源于皮肤而发生了变异和特化的腺细胞,能分泌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如果它同时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那么在细胞内就可进行发光,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内发光;如果发光细胞内仅含有荧光素或荧光素酶,那么就必须在分别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不同发光细胞之分泌物相遇时才能发光,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外发光。

    细胞内发光的有细菌、单细胞动物、低等无脊椎动物、萤火虫和某些鱼类等生物类群;而细胞外发光的有水母、介形类、高等无脊椎动物以及某些鱼类等生物类群。受到刺激后,某些蚯蚓能从背孔排出一种淡黄色粘液,与空气接触后才能发出一种黄绿色光。

    有些发光动物既有发光细胞,还有发光器(由发光细胞、色素层、反光层和晶状体所构成的),其结构正好与光感受器(眼睛)相反。某些发光类群如樱虾、磷虾、头足类和鱼类等都有相当复杂的发光器。其发光器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在同种动物中恒生不变,所以发光器在动物分类学上意义重大。鱼类的发光器多分布于头部和上下颌,尤为眼睛的下方和贴后方,以及身体两侧和腹面,身体背面没有发光器,这反映鱼类发光照明的区域只有身体前面和下面。

    有些动物因为与发光细菌发生共生,虽然没有发光细胞,但也能发光。不少发光鱼类即是如此。

    动物发光的作用

    发光作为一种生物行为,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生物通讯。那么动物发光是为了什么呢?发光具有哪些用途?

    第一,求偶。动物在生殖季节通过发光招引配偶,从而实现两性聚合,利于传种繁衍后代。萤火虫的发光就很典型,并且信号系统非常复杂。雄虫夜间在林中飞翔时,通过向配偶发出呼吁信号(有节奏的闪光),而雌虫则立即发出应答信号。这两种信号(呼与应)的时间间隔十分严格,很有规律。不同种类的萤火虫闪光型式不同。就是说,种类不同,闪光频率、强度和颜色也不同。这种不同的闪光类型就成为信号语言,用来帮助异种互相辨别和同种雌雄求偶。如果雄虫判断失误,或雌虫发出的应答信号太早或太迟,长翅的“求婚者”就可能牺牲生命,因为雌虫会吃掉比自身小得多的雄虫。

    第二,引诱食饵。有许多双翅目幼虫生活在新西兰一个村庄附近的山洞里,通过发光发出粘液丝,它们可以吸引和捕食细小昆虫。深海中生活着一种角目鱼类,其背鳍的第一鳍条演变为能发光的钓竿,通过明暗闪光吸引把小鱼吸引过来,进而把它们吞食掉。

    第三,防御敌害。枪乌贼和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通过向进犯者发放一团团液态火焰进行自卫,形状、大小往往和它们的体型差不多,这样就会误导追踪者进攻其替身──发光的火团,而不去追捕被追捕者自身,从而使追踪者受骗上当。与此同时,枪乌贼和乌贼便趁机逃生。这种自卫方式与用喷射墨汁掩护退却而御敌的道理非常相似。在被置于捕食者“虎口”的一瞬间,有的发光动物会突然发出闪光,令捕食者目瞪口呆,从而趁机逃走;甚至有的发光动物在被切成两段时,尾段继续发光,而立即熄灭头段的灯,变成黑色;捕食者吞食了尾段,头段则在趁机逃走之后,“再生”出尾段。

    动物借发光诱食与御敌的生物学意义,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不管是诱食还是御敌,发光器与深海生活之间并无特别密切的必然联系,因为这将导致发光动物明显暴露自身,违背其为诱食和御敌而发光的“初衷”,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和人们在夜间行走而手提照明灯那种情况并不相同。何况生活于海面或接近于海面的鱼类中,也有发光器的,有的发光器结构甚至还相当复杂。相反,永久生活于深海的鱼类,也有无发光器的。如此看来,生物发光的生物学意义尚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关链接——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萤火虫有许多种,有的萤火虫变成成虫后反而不发光了,只在幼虫时发光。以前很多人认为:萤火虫发光这种信号是为了向异性求爱,但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萤火虫不发光,而且有的在卵和幼虫时发光,可见上面的对发光的解释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对萤火虫的发光目的进行了种种考察后,日本萤火虫专家神田左京仅仅得出了“由于萤火虫体内有发光物质,所以它能够发光”的结论。这样看来,萤火虫发光的目的,如果不问萤火虫本身,我们将无从得知。

    通过调查研究,现在人们得知,萤火虫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因为存在于其体内的发光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称为“萤光素”,是一种“酶反应”。有人早在1916年就已发现这种反应,麦克埃利等人又在1957年分离出萤光素;怀特等人在1961年推导了它的结构,通过合成,他们还确定了它是具有D-构型的方式。

    萤火虫在进行生物发光时需要许多物质存在,比如D-萤光素、萤光素酶、腺苷三磷酸(ATP)、2价镁离子(Mg2+)和氧等。但是,L萤光素——天然萤光素的对映体却不发光。通过其它化学发光物质及萤光素的模拟化合物的发光机理,可来类推这种发光反应中的化学变化。现在认为它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发光的:

    首先,在Mg2+的存在下,萤光素受萤光素酶的作用,与ATP反应,生成萤光素腺耷酸和焦磷酸。

    第二步,在萤光素酶的作用下,萤光素腺苷酸进一步与分子氧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阴离子,这种阴离子是按照发光反应第一步的途径,可以生成含有萤光素腺昔酸和焦磷油的二氧四环的化合物。但由于这种化合物是能量很高且不稳定,所以它会很快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羰基化合物。这时羰基化合物一直是处于激发状态中的。通过模拟实验人们发现,它直接发出来的光是红光,而实际上萤火虫发出来的光是由羰基化合物再脱掉一个质子后生成的阴离子所发的光,所以是黄绿色。

    神秘的“大象墓园”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大象在临死前迎接末日一定要找到一个秘密的墓地。一支探险队在大约50年前的非洲密林里发现了一个洞窟,里面有成堆的象牙和象骨。这一发现当时轰动了世界,许多人断定这就是传说中大象的墓地。

    在野象的天国非洲,经常有人为了获得价格昂贵的象牙而深入密林探险,四处寻找大象的墓地。一个非洲土着部落酋长曾说,有一次他打猎时迷路了,路上发现了一个大岩洞,里面白骨累累,而且他亲眼看见一头大象走进里面然后死去。这似乎是大象的墓地。但当后来人们按照他所说的去寻找时,却什么也没发现。

    一般野象都是老死的,但人们在密林中却根本找不到它们的尸体甚至是尸骸。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象是在某一个地方集中结束生命的,可是对于大象为什么要死在一起又是如何在临死前找到墓地的,他们又无法做出解释。也有的动物学家认为,象群会集体埋葬死亡的大象,但为什么人们找不到大象的墓地呢?

    “大象葬礼”真的存在吗

    1978年12月,一位动物学家在调查非洲象的分布时,声称他遇到了一场大象的“葬礼”:

    在一片草原(距离密林不到70米)上,几十头大象围着一头患了重病的老年雌象。不一会儿,老象低着头蹲了下来,不停地喘着粗气,耳朵还不时的煽动一下,发出的声音有些低沉。围在四周的象把附近的草叶用鼻子卷成一束,喂到雌象的嘴边,可是这只雌象已经什么都吃不下了,只能困难地支撑着身体。最后,雌象终于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了。这时,从周围的象群发出一阵哀号,为首的雄象会用自己的象牙掘松地上的泥土,并把土块用鼻子卷起投到死象身上。然后其它大象便像这只雄象一样,用鼻子把石块、泥木、枯草、树枝卷成团,投到死象身上。很快,死象就被完全掩埋了,在地面上堆起一个土墩。为首的雄象在土墩上用鼻子加土,同时用脚踩踏土墩。其它的象也学着他,将那土墩踩成了一座坚固的“坟墓”。最后,雄象发出一声洪亮的叫声,象群听到“命令”后马上停止踩踏,开始绕着土墩缓慢走动。一直持续到太阳下山,象群才耷拉着头,甩着鼻子,扇着耳朵,恋恋不舍地离开土墩,向密林深处走去。

    对于这场罕见的“大象葬礼”众说纷纭纷,有些动物学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解释了大象的这种神秘“殡葬”行为。就像前述动物学家观察的那样,群居的大象可能会怜惜死去的同伴,并掩埋伙伴。大象有时候还会把象骨和象牙用长长的鼻子卷起来放到某一个集中的处所作为它们的“公墓区”。但可能因为象牙是大象生命的某种象征物,所以有些时候大象会将死去同伴的象牙拿走。但是,一些科学家仍认为现在只是听到许多的报告,目前还缺少足够确凿的资料证实大象的“殡葬”行为。所以,我们看待“大象葬礼”时还是持谨慎态度比较好。

    大象墓园的传说

    作为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除遭遇横祸暴毙荒野的,大象一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大象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便会主动离开象群,告别同伴,独自走到遥远而神秘的象冢里去。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或者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或者是一条深深的雨裂沟,也或者是地震留下的一块凹坑。不管生前浪迹到何方,凡是属于这个种群里所有的象,最后必定在同一个象冢找到归宿。让人惊奇的是,从出生到临终,小象即使从未到过也未见过象冢,都会凭着一种神秘力量的指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准确无误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种群的象冢。

    追寻“大象墓园”这个传说,前苏联探险家曾经去非洲的肯尼亚寻找象牙。据说有一天,他们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看见在对面山上有许多白花花的动物尸骨堆,一头大象正摇摇摆摆地走到骨堆旁边,然后哀叫一声,倒地而亡。兄弟俩惊喜万分,认为那里一定是大象的墓地,于是马上跑过去。但在途中他们却遭到野兽的袭击,前面又是神秘的沼泽,因此他们只好放弃了。

    不过,是否真的有人去过那里一直无法得到确证,所以人们一直怀疑大象墓园的传说。更多的学者认为,象牙自从被列入贵重商品的行列后,在非洲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那些神秘说法也逐渐走样。特别是当法律禁止猎杀大象的行为后,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一些偷猎者便故意渲染所谓“大象墓园”的传说,名义上是探险、科学考察,背地里却肆意捕杀大象、攫取象牙,然后事后声称象牙是自己在“大象墓地”中找到的。

    所以,要想更好地了解大象,保护大象,人类还需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

    新知博览——巨鲸为何集体自杀

    按常理,动物似乎很难会有轻生的行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动物的死亡往往来自外因或者衰老,而不是自杀。实际上,自然界中的确存在动物的大规模集体自杀行为,而且还十分骇人听闻。每年,全球各处都有自行搁浅或冲上沙滩集体死亡的鲸鱼。1946年10月,800多条虎鲸冲上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城的海滨浴场,然后全部死亡。仅在南非,自1963年以来,不同类别自行搁浅自杀的鲸鱼至少就有160多条,人们只能看着它们死去而束手无策。

    为何鲸鱼会搁浅自杀?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多认为是与它的回声定位系统有关。

    同海豚相似,鲸鱼并不是靠它的眼睛辨别方向。与它的身材极不相称,一头巨鲸的眼睛大小和一个小西瓜差不多,且视觉退化到17米以内。一头巨大的鲸,甚至都不能看全自己的身。那鲸鱼又是靠什么来测物、觅食和导航呢?那是因为鲸鱼具有一种天赋——高灵敏度的回声测距本领,它们能发射出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极广。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根据这种超声的往返鲸鱼就能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定位的误差很小。

    一种说法认为,鲸鱼游进海湾是为了追食鱼群,当鲸鱼靠近海边,向着海滩发射超声波时,因为斜坡较大,所以回声的误差往往很大,甚至完全接收不到回声。鲸鱼因此迷失方向,从而酿成丧身之祸。

    通过对数头冲进海滩搁浅的自杀的鲸鱼解剖,又有一些科学家发现,绝大多数死鲸的气腔两面红肿病变,因此认为由于其定位系统发生病变,所以导致了鲸鱼搁浅,使它丧失了定向、定位的能力。而鲸鱼是恋群动物,如果有一头鲸鱼冲进海滩而搁浅,那么其余的鲸鱼也会跟上去,以致接二连三地搁浅,造成集体自杀的惨剧。

    奇异的动物“共生”现象

    人类经常见到不同种属的生物相互间逐杀和争斗。然而,奇妙的大自然中还有另外一种动物关系。这就是“共生”,也就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相互依存,互惠互生。

    海葵与双锯鱼

    海洋中最着名的共生伙伴当属海葵和双锯鱼了。海葵色彩艳丽,栖息在浅海或环形礁湖的海底;双锯鱼很小,最长的不过十几厘米。

    双锯鱼之所以与海葵共生,主要是为了寻求庇护。海葵既可以保护双锯鱼,还能为它们提供食物。浮游生物是双锯鱼的主要食物,但也经常会扯下海葵坏死的触手,吃上面的刺细胞和藻类。双锯鱼帮助海葵主要是为它们清理卫生。海葵无法移动位置,所以很容易因细沙、生物尸体或自己的排泄物掩埋而窒息。双锯鱼可以在海葵的触手之间游荡,通过搅动海水冲走海葵身上的“尘埃”。如果海葵身上落有较大的东西,双锯鱼便立即叼走。

    犀牛与犀牛鸟

    犀牛一旦发起性子,大象也要远远地躲避它。这个家伙非常粗暴,但却也有“知心朋友”——“犀牛鸟”。犀牛皮肤坚厚,但皮肤的褶皱之间非常嫩薄,经常遭到寄生虫和吸血昆虫的攻击。除了往身上涂泥来防治害虫外,犀牛主要还是依靠犀牛鸟。这种鸟停栖在犀牛背上,可以啄食那些害虫。此外,对犀牛来说,犀牛鸟还有一种特殊价值,它会及时向犀牛报警。因为虽然犀牛的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但视力却非常差,当有敌害悄悄地向犀牛发动袭击时,犀牛鸟就会飞上飞下,以此让犀牛引起注意。

    鳄鱼与千鸟

    在埃及的尼罗河中鳄鱼与千鸟的关系更让人觉得惊险。鳄鱼每当饱餐一顿后,会张开大嘴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这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发生了:千鸟跳进鳄鱼的嘴里,在鳄鱼的牙缝中用它长长的嘴巴吸食食物残渣。当为一条鳄鱼做完“清洁”工作后,千鸟就会飞到另外一条鳄鱼嘴里,继续工作。

    通过这种合作,鳄鱼和千鸟实现了双赢:鳄鱼清洁了口腔,而千鸟则填饱了肚子。鳄鱼生性凶猛残暴,经常攻击人畜,但却从不伤害千鸟。千鸟在为鳄鱼“清洁”口腔时,时间一长,鳄鱼会昏昏欲睡,并且不自觉地把嘴闭上。只要这时千鸟用喙在它嘴里啄一下,它就会继续张开大嘴,让千鸟继续工作。

    共存的七兽

    在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生活着7种主要食肉兽:狮子、斑鬣狗、野狗、棕鬣狗、豹子、猎豹、黑背胡狼等。生物学从强到弱,按它们的权力顺序依次列出了7份档案:狮子是头号强者,占绝对优势的;斑鬣狗是第二号强者,而最大的鬣狗,个头仅次于狮子,除狮子以外,其他食肉兽见了它们高傲而狰狞的面目往往都退避三舍;成群的搜食者——野狗是第三号强者;棕鬣狗是世界上4种鬣狗中最珍稀的一种,为第四号强者,由于对南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在卡拉哈里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观的数量。

    豹子属于第五号强者,是孤独的潜随猎物者,虽然性情凶猛,但孤独的个性使它平时喜欢伏在树木的横枝上,并且伺机袭击过往的动物。虽然是兽类中的奔跑冠军,但猎豹见到其他食肉兽时总是忧心忡忡,模样又顺从又胆怯,属于是第六号强者;虽然黑背胡狼是7种食肉兽中最弱的,但他们是一群足智多谋的家伙,凭其足智多谋,常常也可以智胜所有竞争者而获得丰盛的美餐。

    虽然在7种食肉兽之间也有互相残杀的事例,但并不严重。据生物学家多年的实地观察发现,虽然狮子偶尔捕食棕鬣狗,但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有蹄动物;豹子可能是捕杀其他食肉兽(如黑背胡狼、幼棕鬣狗、幼狮等,它都会吃)最多的野兽,不过它主要还以草食兽和啮齿动物为食;棕鬣狗群居穴内,所以很难被食肉兽偷食;在卡拉哈里沙漠中斑鬣狗和野狗虽分别属于二三号强手,但它们的数量不多,影响不大;至于生性胆怯的猎豹,不敢袭击其他6种食肉兽,杀死草食动物只能凭自己快速捕猎的技能,从而为自己提供一部分食物。这样,7种食肉兽在卡拉哈里沙漠上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各尽其能,相互依赖;虽有冲突,无关大局。这也是它们能长期共存的原因。

    点击谜团——动物互相帮助之谜

    看到动物帮助其它动物,我们常常会惊讶不已。比如,海豚就特别爱帮助同类甚至人,而且全是一片无私奉献。此外,我们还经常看到和猫打成一片的老鼠,由狗养育的小猫,还有乌鸦亲切地喂养小猫,等等。

    动物研究学家知道为什么这些动物会互相帮助。简单地说,就是动物不自知。动物行为学家称获知身份的过程为“印记”,在动物成长时常常发生这一现象。然而,有时这一发展也会出错。

    一位动物学家记得,多年前伦敦动物园里的雌熊猫其其和莫斯科动物园的雄熊猫安安成亲。虽然安安很乐意,但其其却一点“性致”也没有。现在我们弄清楚了,这是因为其其是由人类一手养大的,所以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熊猫。所以多年之后,当科学家拯救濒临灭绝的加州秃鹰时,饲养员喂养人工孵化的小秃鹰时,总是要戴上一个有成年秃鹰图案的手套来小心地。

    然而,印记也能造成其它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种间合作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把鸡蛋放到鸭窝里,让鸭子孵蛋,就像孵化自己的宝宝一样。但当母鸭领着自己的宝宝们去附近的小溪里学游泳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显然小鸡是不会游泳的。

    印记是指动物在初生婴幼期间对环境刺激所表现的一种原始而快速的学习方式。比如,刚孵出的雏鸭会跟随依附最早注意到的环境中会移动的客体,如果是母鸭,雏鸭会跟随,但是如过出现的是母鸡或人甚至是移动的玩具,它照样也会跟随。从表面看,动物此种原始的特殊反应与其生存本能有关。

    许多科学家提出,这种错误的印记会隐藏在所有明显的种间合作的背后,其中一个引起争论的就是动物行为循环是动物的一种“自我感觉”。比如说,虽然海豚明白自己是海豚,但还想知道一些酷似海豚的其它动物(如侏儒抹香鲸)。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海豚会将侏儒抹香鲸误认为是海豚,并且帮助它。

    动物之间的求爱行为

    动物是如何求爱的呢?我们先来看看1985年9月发生在美国的一件怪事:旧金山对面的理查森湾附近,每天晚上都会传出很高、很吵的怪声,据说“像一台大功率的发电机”。这种怪声每天都把周围的居民烦得要死,于是他们四处搜寻怪声的来源,最后发现,这声音来自于海底。

    人们请到了伯克莱加州大学的声学工程师,在对这种声音进行研究后,终于弄清了怪声的来源:唱歌的原来是蟾蜍,又称“扁鳍海军学员”。这是它们一种求偶的表现,它呼唤雌性蟾蜍前来和它交配,并警告其他雄性同类不得游近。

    其实,在生物界中用叫声求偶的动物很多,除了蟾蜍,还有蛙类、蟋蟀等等。

    鸣声示爱

    宋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颇为美妙传神地描写除了雨后的蛙鸣。但作者可能没想到,他无意中描写了雄蛙的求爱仪式。在求偶时,蛙喜欢“大家一齐来”的方式。雄蛙会在河流或池塘里集体蹲着,鼓起腮来呱呱大叫,通过叫声吸引雌蛙,与它们交配产卵。某些种类的青蛙,还会有一只蛙在一群雄蛙在一起大合唱时充当指挥,领导大家一起呱呱大叫。

    在求爱方面雄蟋蟀也颇有心计,首先在地面上它会营造一个有两条入口隧道的巢穴,然后在两条隧道交叉处蹲着,通过互相摩擦前翅发出一种颤音。隧道的特殊形状正适合扩大蟋蟀发出的声音,通过这种自制的“扬声器”,可以播出高于原音的立体声求偶曲,从洞口经过的雌蟋蟀便会被吸引过来。

    比美与格斗

    在求偶时,有些动物还会通过展示自己的美丽来达到求偶目的,这种方式在鸟类中比较常见。

    以孔雀为例,雌孔雀羽毛颜色朴素,相貌较为丑陋;而雄雀不仅羽毛色彩斑斓,而且尾巴很长。因此在求爱时,雄鸟就会昂首阔步,竖起尾羽,张开成扇形,阔约1.5米;同时还会发出响亮尖锐的叫声,让雌鸟注意到它那独一无二的美丽。

    与孔雀的情况类似,雄鹿在鹿中也更为漂亮的,它身披光彩外衣,头顶鹿角妩媚动人;而雌鹿却没有。雄鹿之所以会长角,是因为这可以用作与其他雄鹿争夺雌鹿的武器。鹿角每当秋末冬初刚好硬化,两只雄鹿一旦相遇,就会展开激烈的格斗,失败者将失去自己的配偶。体格健壮的雄鹿虏获佳鹿倾心后,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爱情密码

    萤火虫的求偶是靠准确的闪光密码来实现的。通过这样做,雄虫可以吸引异性,雌虫则利用闪光表示自己已收到信息。每一种萤火虫的闪光密码或长或短,或复杂或简单,都有各自的一套。

    大多数萤火虫求偶时,对其他萤火虫的闪光信号都无动于衷。比如美国黑萤火虫,雄虫飞行时每5.7秒闪一次光,在它距离地上的雌性同类只有3~4米时,雌虫就会闪光回应,每次比雄虫闪光的时间晚2.1秒。还有一种萤火虫,雄性每隔1.5秒闪光两次,而雌虫则隔1秒钟发光回应。还有些雄虫,在飞行时发橙色光,地面雌虫则通过发绿色光回应。

    不过,萤火虫的这种爱情密码也不是无法破译。为了引诱该种类的雄虫,有一种雌萤火虫就惯于模仿另一种雌萤火虫的密码。

    浪漫的求婚

    动物的求婚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有些动物是通过唱歌和跳舞。最动听的情歌当然属于鸟类了。到了发情期,巨嘴莺的雄鸟便从早到晚不停歇地歌唱,若雌鸟对它有意,便会发出“喳喳”的声音,然后雄鸟就会马上飞向雌鸟,互相摩擦身体表示亲近,其缠绵之状很是动人。

    白鹤的重要求婚方式之一是舞蹈,它那翩翩的舞姿不但优美,而且有着特殊的含义。它往往采用独舞的方式向异性求爱:先是昂首挺胸站在原地,然后张开双翅,接着扇动翅膀,双足跃起离开地面……很是好看。

    延伸阅读——动物的“婚恋”奇闻

    人间有万象百态的婚恋,而动物的“婚恋”也同样无奇不有。动物界中有许多和谐伉俪,像人类一样情深意重、生活美满。例如,美洲鹦鹉不仅长得美丽,还是动物界最温柔的情侣。雌、雄鹦鹉在漫长的岁月里都会踏实地生活一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互相帮助。雄鹦鹉为了保持良好的婚姻关系,经常向伴侣奉送礼物:不管是从热带雨林里摘回的可口水果,还是用喙凿开最硬的巴西核桃。双方喙对喙相互传递美味佳肴,不过雌鹦鹉总是吃掉最大的一块。日久天长,食物在逐渐减少,却保持了“接吻”的习惯。人类在婚配前,男方往往会送给女方彩礼,殊不知,动物界中也有同样的习俗。

    在寻偶时,雄性野蜘蛛每每都会为雌性蜘蛛送些礼物。它必须在出发前抓到一个俘虏——苍蝇或蚊子,然后把俘虏用丝缚住,历尽艰辛,背着沉重的包袱,直到找到一个雌性野蜘蛛,才卸下包袱,算是给新娘的见面礼。只有接受了礼物,雌性野蜘蛛才肯把爱情献给它,这可算是一桩名副其实的“买卖婚姻”了。

    有一种叫牛虻的飞虫,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它们绝大多数的食物是昆虫。在向雌牛虻送礼求婚时雄牛虻很郑重,先做一个小篮子(用自身分泌物),再把小昆虫盛到篮子里当礼物馈赠对方。有些雄牛虻捉不到小虫子,就送个空篮子或在篮子里装个假礼物前去骗婚,而雌牛虻往往也会上当受骗。

    动物的“婚恋”一般也会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虽然身强力壮的雄性占优势,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弱小的雄性往往也能达到目的。比如,雄性黑猩猩首领往往对雌性张牙舞爪,但雌性却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在夜幕降临时,许多雌性黑猩猩常常会携带着虽然较为弱小但自认为满意的“对象”,双双去度“蜜月”。正因为如此,一些强大的雄性动物对“爱妻”不甚放心,惟恐“第三者”插足。

    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

    人有美丑之分,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动物也是如此。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有很多长得奇形怪状甚至是面目可憎的“丑八怪”。对于这些动物,人们大多会肆意虐待它们,或者投以鄙视的目光,甚至对这些动物进行大肆捕杀。动物保护工作者曾表示,一些令人憎恶的动物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其实,丑陋的动物也有生存权,很多动物面貌丑陋不过是它们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已。

    指猴

    指猴的体型和大老鼠差不多。它们体长36~44厘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2千克,主要在热带雨林的大树枝或树干上栖息,在树洞或树杈上筑球形巢。它们多在夜间活动,生活或单独或成对,喜欢吃昆虫、甘蔗、芒果、可可等。找吃的时,会常常用中指敲击树皮,判断有没有空洞,然后贴耳细听,如有虫响,则用门齿将树皮啮一小洞,再将虫用中指抠出。

    指猴是一种濒危物种,因为一些马达加斯加岛村民经常把它们看成是邪恶的预兆,因此当村民碰到它时就会杀死它。

    蝙蝠鱼

    蝙蝠鱼体细长,头宽而扁,头体均带着坚硬的结突或棘刺,最大体长达36公分,有些生活在浅水部位,多生活于深海。蝙蝠鱼使用胸鳍与腹鳍行走,遇有危险或受惊吓时,则会像青蛙一样跳动逃走。

    蝙蝠鱼是一种非常丑陋的生物,不仅“化妆”看起来太夸张,而且其身体也布满了疙瘩,看后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尖牙鱼

    尖牙鱼属于金眼鲷目,得名于它的大牙,中文名也叫角高体金眼鲷。它们的样子看起来深具威胁性,可怕的外表也让它得到了“食人魔鱼”这样恐怖的名字。尽管外表凶猛,但其实它们对人类的危害很小甚至没有。它们和其它鱼的大小差不多,能长到15厘米左右,但相对自身身体来说,它们有最大的牙齿。

    盲鳗

    盲鳗的身体很像河鳗,但头部无上下颌,口如吸盘,长着锐利的角质齿;鳃呈囊状,内鳃孔与咽直接相连,为了使身体前部深入寄主组织而不影响呼吸,外鳃孔在离口很远的后面向外开口。

    盲鳗通常会凭借吸盘吸附在大鱼身上,然后从鳃寻机钻入鱼腹。由于在鱼体内长期过着寄生生活,眼睛已退化藏于皮下。它的嗅觉和口端4对触须的触觉非常灵敏,能迅速感知大鱼的到来。它们在遭到抓捕时会靠分泌粘液来逃脱,因为当此粘液和水混合时,会变成一种又稠又粘的胶水。

    枯叶龟

    枯叶龟也叫蛇颈龟。用西班牙语把“Matamata”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杀吧,杀吧”。无疑,它那丑陋的外表的确“杀”了我们的眼睛。

    它那大而平坦、长满瘤状物和隆起的头颈部是枯叶龟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征。另外,枯叶龟大嘴宽宽的,一对眼睛非常小,嘴上还有角,有时会误以为它是一块树皮。

    无毛鼹鼠

    无毛鼹鼠是东非的本土动物,它们在黑夜里会花大多数时间挖洞。尽管它们看起来好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但它有在艰苦环境下繁衍强大的能力。当无毛鼹鼠的皮肤接触到酸时,它们不会感到一点疼痛。

    长鼻猴

    长鼻猴只生活在东南亚的加里曼丹,鼻子大得出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雄性猴子鼻子会越来越大,最后形成红色的大鼻子,像茄子一样。在激动的时候,它们的大鼻子就会向上挺立或上下摇晃,样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却比较正常。

    长鼻猴通常10~30只集为一群,喜群居,在不到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它们还善游泳,常在河中一边打闹着玩乐,一边找东西吃,但有时它们也能静下来一动不动地呆上好几个小时。

    安康鱼

    安康鱼长着一个罕见的平平的身体,上面有个超级大的、布满了牙齿的嘴巴,而且它们皮肤也粘乎乎的。但是,就是这么一种外表丑陋的家伙却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口福”。在欧洲和北美,有数百万人对这种味道鲜美的大鱼十分喜欢,它因此常常被称为“穷人的牡蛎”。

    毒棘豹蟾鱼

    毒棘豹蟾鱼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美国麻萨诸塞州至佛罗里达州,看名字就知道十分危险。

    毒棘豹蟾鱼除了相貌丑陋之外,还以其独特方式上了太空。1997年,为了研究微重力效应,美国宇航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带了一条毒棘豹蟾鱼上太空。

    此鱼能在很差的条件下生存,只需一点点食物就能活命。

    疣猪

    疣猪(一种非洲野猪)是十分与众不同的,它有着桶一样的身体和一副不太受欢迎的面孔(只有它们妈妈才会喜欢)。疣猪的头部大而宽,上面“点缀”有6个面部疣,另外还长着长长的弯曲大獠牙,抵御捕食者时充当武器。疣猪一般能长到25~33英寸高,体重在110~330磅之间,是生物中最快的奔跑者。

    星鼻鼹

    在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生活着一种小型北美鼹鼠——星鼻鼹。它生活在潮湿的低区域,用其鼻子上的触须来识别食物,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蠕虫和软体动物为食。

    有报道称,星鼻鼹在世界上的哺乳动物吃饭最快。另外,它还是一个游泳高手,可以在河流和池塘底部潜伏。和其他鼹鼠一样,星鼻鼹搜索食物时会挖浅浅的隧道,这些隧道的出口通常在水底。星鼻鼹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很活跃,甚至在冬天也充满活力,它被发现可以通过隧道穿越雪地,以及在冰面的水下游泳。

    新知博览——动物的绝妙防身术

    动物的一生当中会面临如天灾、天敌、疾病等很多危险。尤其是一些弱小动物,更得随时防备天敌的侵犯,为求得生存而与之做斗争。可以说,动物的防敌之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东南亚有一种可以为自己制造替身的蜘蛛。当捕捉到飞虫后,它就用蛛丝层层缠绕飞虫,缠到飞虫的大小与它本身差不多时,就将飞虫放到蛛网的显着位置上。有一些飞鸟以蜘蛛为食,当它们前来觅食是,常常会把蜘蛛的替身错当作目标,蜘蛛自己的性命也就得以保全了。

    澳洲的一种皱皮蜥蜴为吓退来犯的敌人,擅长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皱皮蜥蜴一般身长1米左右,一受到惊吓,它就会鼓起颈部满布刺状鳞片的皮肤,形成一个直径60厘米的圆盘,身形突然显得增大很多;它还大张其口,露出鲜黄色的口腔,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天敌会以为它是一种凶狠的动物,从而吓跑了。

    还有一种通过放屁来保护自己的放屁虫。在遇到袭击时,它就会爆出一声巨响,随即向前来袭击的敌人喷出臭液(混合着过氧化氢及醌醇)。待敌人从巨响和臭液中清醒过来时,放屁虫早就逃之夭夭了。

    “臭”名昭着的臭鼬也会用毒液袭击敌人。这种毒液奇臭无比,是一种名为硫醇的硫化物,动物中了这种毒液虽不至于丧命,但以后只要再碰上臭鼬,必定对它避而远之。

    深海动物的种种谜团

    海洋覆盖着地球70%以上的表面,但深海世界至今却仍旧不大为人所知。为此,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利用深海潜水工具来探测深海,从而揭开了许多深海之谜。

    深海章鱼有南极渊源

    许多深海章鱼都具有“南极血统”,深海章鱼就是其中一种。

    大约出现在3000万年前,深海章鱼开始迁移,当时南极洲地区温度降低,冰层变厚,章鱼才被迫迁往更深的水域。同时气候变化也使富含盐分和氧气的冰冷海水向北逐渐流去,顺着水流,章鱼便漂到世界其他海域生活了。当它们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时,新种章鱼便进化形成了。由于深海漆黑,不需伪装掩护,因此许多深海章鱼便失去了防御墨囊。

    水下山顶上发现“海蛇尾城”

    海蛇(俗称脆海星)生活在新西兰以南的一座辽阔的海底山脉——麦夸里洋脊的一个巨大水下山顶的山腹上,模样怪异,而且足有上千万只之多,酷似一座海蛇尾城。

    海蛇尾城的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海山的形状,其次是在它上面围绕它流过的漩涡状的绕极海流,流速大约是每小时4千米。它让海蛇尾城的水下居民仅仅举起手来就能捕捉到流过的食物,而且它还清除了鱼类和其他盘旋着的潜在捕食者。

    南极深海——海洋生物的摇篮

    在南极深海中,有许多叫做Cylindrarcturus的白色甲壳类动物,也是南极深海发现的近700多种此前未知的新生物之一。这类海洋动物能在南极威德尔海水下600~6300米深的寒冷水域中生活。

    这一发现也推翻了此前对南极海域缺乏生物多样性的猜测。科学家还认为,可能全球所有海洋生物都发源于南极海域。2002~2005年间,一个国际科考小组乘坐德国科考船“极地号”在南大洋威德尔海进行了3次考察。通过研究,发现一些有孔虫类甚至与北冰洋的类似生物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些微小生物分布在全球任何可能的海域,“世界大同,四海一家”。不过,对极地附近纬度水域的相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最新发现的南极深海生物还是独一无二的。

    最北的黑色烟枪

    在北极圈深海考察的科学家在那里发现了所谓的黑色烟枪——5个热液喷射在一起。它们喷射出来的液体温度高达299℃,而且比起已知最近的热液喷射,这些热液喷射还要往北192千米。当海底快速分裂时,就容易形成热液喷射。这些热液喷射大约离海底4层楼高,而且里面还携带着白色的细菌。

    黑色烟枪化石暗示生命起源

    科学家在中国的一所矿井内,挖掘到了14.3亿岁的黑色烟枪化石上的有原始细菌。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表明生命可能起源于深海热液喷射。这些远古细菌吃金属硫化物(位于“烟道”边缘上)。目前,西澳大利亚发现的35亿岁的细菌块是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而这一发现则表明生命的诞生地是浅海而不是深海。但没有发现能最后回答生命起源这一问题。

    海底壳上丰富的微生物

    一度人类曾认为海底是没有生命的,但事实上,海底同样是各种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的家园。实际上,科学家已经发现海底含有比海水多3~4倍的细菌,从而引发这些细菌是如何生存的讨论。实验室分析表明,岩石本身的化学反应能够给生命提供能量。而这发现又一次暗示生命源于深海。

    深海鱼满山产卵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孤零零的几种鱼生活在黑暗、寒冷和辽阔深海下,但在2006年,这种说法被改变了。在探测到中大西洋洋脊时,科学家发现,鱼类偶尔会聚集在像海山这样的地方产卵。来自在海山上收集的大量鱼类,其数量大大超过预期,就是这些聚会的证据。倘若鱼类是纯粹的游牧民族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鱼在一起产卵。声学散射图也表明,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鱼类聚会。

    巨型鱿鱼有巨眼

    通常一只巨型鱿鱼长10米,重450多千克。巨型鱿鱼有着令人惊奇的巨眼。科学家对这种巨型鱿鱼进行解冻和解剖后,揭开了这类动物的神秘面纱。

    科学家认为,巨型鱿鱼的眼睛是动物王国里最大的。这种巨大眼睛能帮助此种鱿鱼在南极水域下近千米的黑暗水域中收集更多有光线,方便锁定猎物。这种鱿鱼有两条触角,触角很长,每一条上有多达25个旋转状钩子;它还有8条胳膊,每一条有19个用于固定和抓牢猎物的钩,并能将捕获的猎物送到它的嘴里。

    深海珊瑚所创下的历史纪录

    在水下数千米的海域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珊瑚礁,它们在寒冷的水域中生长了达千年之久。地质学家和环境科学家表示,像树木的年轮,珊瑚礁也有可靠的记载了全球的环境变化。地质学家走遍全球,收集了许多这类珊瑚(比如来自复活节岛附近的珊瑚礁)的样品。2007年,地质学家公布了肯尼亚一个土壤侵蚀样品(有300年记录),上面从印度洋洋底采集的珊瑚样品。为了建立气候变化的珊瑚文档,他们如今正在分析在夏威夷发现的有4000岁的珊瑚。

    新知博览——鱿鱼的奇特性行为

    通过研究数十种生活在世界各地300~1200米之间的鱿鱼,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种鱿鱼怪异的性行为。

    在仔细检查了捕捞上来的鱿鱼和在博物馆里的标本后科学家认为,能发出冷光的广鳍八腕鱿的雄性会在雌性身上用它的尖喙和触手上的利爪撕开5厘米深的口子,然后用专门用来交配的附肢把它的“精荚”放入雌性的伤口中。

    更神的是,谈到南洋力士钩鱿的“精荚”,其本身就能在雌性身体上挖洞,并可能会分泌某种可以融化鱿鱼身体组织的酶。

    生物学家研究表示,头足纲动物,包括鱿鱼、乌贼和章鱼的交配方式确实非常复杂,对人类来说也非常神秘。比如金乌贼,会把臂腕缠在一起,雄乌贼会把精荚递到雌乌贼的口膜附近;还有的章鱼有的“交配肢”盛着精液,就像单独的生物一样爬进雌章鱼的生殖道中。

    荷兰科学家的研究还发现,鱿鱼中也有“易装癖”的情况。这种鱿鱼的雄性不但大小和外观像雌性,甚至还长有雌性生殖腺。对此的一个解释就是,这种雄性鱿鱼会假装雌性,从而混在雌性当中以求浑水摸鱼,获得交配机会。这就好像大叔装成大妈混在美眉当中,以求浑水摸鱼一样。这在生物界确实存在,虽然听上去很诡异。

    还有一种慈鲷科鱼类生活在非洲的坦干伊克湖里,一般的雄性会用强健的身躯筑巢和保卫领地,以争得雌鱼的芳心。但也有一些雄鱼长相很像雌鱼,体形较小,会假装成雌鱼溜进“壮汉”们的领地,这样可以在“女主人”已经产下的卵上甩上自己的一坨精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