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天堂-人体生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

    皮肤使我们不受病菌、污染的直接侵害,也保护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不受伤害和刺激,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虽然人的身材不一样,但大多数成年人全身皮肤占我们体重的比例大约为16%~17%,总面积都约在1.5~2.0平方米之间,重量超过15千克。可以说,皮肤就是我们身体上最大的器官。

    人体的皮肤比许多哺乳动物都要厚,它分为两层:一层是由4~5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其中包括由表皮衍生而来的小汗腺、大汗腺、皮脂腺、毛发等附属器;另一层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真皮,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等等。

    皮肤对于人体有着多种多样的作用,比如,它能阻止外部因素的渗透以及液体外溢;使我们免受太阳辐射(尤其是紫外线)的侵害;通过调整出汗和散发热量,它有助于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除此此外,它还积极参与肌体的代谢和免疫反应。

    正是因为皮肤的必不可少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有效地保护皮肤。在人的一生中皮肤会一直不停地再生,而且它还具备修复自己伤口的能力。但是,它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丧失它的弹性和美观,慢慢地损耗衰老。

    情绪对皮肤的影响

    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给人的拥抱、抚摸或按摩,能很有效地起到止痛药和镇静剂的作用,对新生婴儿更是如此。心理医生埃莱娜·莫廖说:“在孤儿院,新生儿可以得到照顾,但却却不会被人抚摸。有研究表明,缺少身体接触的孩子长不大,甚至还有可能夭折。即便使是癌症病人,一次按摩也能起到非常强有力的镇痛作用,这是因为它会刺激大脑产生内啡肽,这是我们肌体内天然的类吗啡物质。”

    作为身体内部和外部接触的桥梁,皮肤通常是精神与身体疾病显露的目标器官。我们在这里所谈的疾病,指的是那些由心理问题或紧张情绪而引起,又以身体的实际症状表现出来的疾病。有一个谚语说得好,“皮肤有病,肠胃安宁”。也就是说,皮肤上的疾病可以“排出”许多激烈的情绪。血管、胃和其他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及皮炎、牛皮癣、脱发等,这些都是与紧张相关的皮肤疾病;实际上,这些疾病在情绪特别紧张或焦虑时会更加的严重,有时情绪紧张还可以使伤口推迟愈合。

    皮肤的触觉

    在皮肤的许多作用当中,触觉非常重要。我们之所以闭上眼睛,也可以“看见”所抓到的东西,这就是因为皮肤的触觉在起作用。

    在正常的皮肤内,分布着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也广泛地分布着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以感知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对应的神经反射,维持整个机体的健康。

    总之,皮肤有6种基本的感觉:触觉、痛觉、冷觉、温觉、压觉及痒觉。触觉是皮肤的基本感觉之一。在皮肤的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同,其中有的直径大到0.5毫米,触点的分布并不规则,一般情况下,指腹处最多,其次头部;在小腿及背部的触点最少。指腹的触觉最为敏感,而小腿及背部最为迟钝,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当用线头去接触指腹,会有明显的触觉,而当用先头接触小腿,则完全无知觉。因此,有人在打麻将时不需要看牌也可以通过手指的触摸,来知道是什么牌;而用两个相距0.5厘米的钝针触压背部皮肤时,钝针却被误认为是一个物体。

    皮肤的“听觉”

    皮肤不但是触觉的所在地,它还能够感知那些高频率的声音。在生活中,有些特定声音,比如说粉笔在黑板上发出的吱吱声,或一把叉子摩擦盘子的声音,都会让我们产生特殊的感觉,有些声音甚至会让我们起“鸡皮疙瘩”、出汗。实际上,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的确被耳朵听到了,但同时,它们也被分散在皮肤上的声音感触器捕捉到了,所以刺激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后者又引起汗毛的竖起、肌肉的收缩的现象,并促进汗腺分泌。

    皮肤的“嗅觉”

    每种动物的皮肤都可以分泌“外激素”,人体也不例外。外激素是一种分子,当我们的大脑对此完全没有意识时,它便可以通过嗅觉与其他生物沟通,传达一些刺激反应,例如喜欢、害怕、侵犯、吸引等。鼻犁骨是被假设有能力感知外激素信息的器官,它是一个长在鼻子里的组织。

    有些科学家并不相信这个组织结构是活跃的,但美国的解剖学家、外激素研究的先锋人物戴维·伯利纳对20名男人和10名女人做了一个实验。他观察到,当鼻犁骨器官即使感知的合成外激素为数不多,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改变。尤其是当男人吸入女性的外激素时,便会在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记下幸福的感觉。尽管这些假设还应该接受更为严格的科学证明,不过可以确定,皮肤发出的某些感觉信号,确实是可以“只用鼻子”察觉到。以前,医生们为了确定与特定疾病相连的物质存在,也会去嗅病人的气味,中医治疗中的“闻诊”即包括听和嗅。

    相关链接——男性皮肤比女性皮肤衰老得慢

    相关科学家已经指出,相比女性皮肤,男性皮肤具有更强的抗力性和延缓衰老性,因为男性的雄激素起到了“营养”皮肤的作用。

    据医学研究显示,男性的皮肤要比女性厚16%左右,另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性分泌物和丰富的胶原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滋润皮肤。男性的面部还生长着大量的汗毛和胡须,几乎每天都要刮胡子,这在无形之中对面部进行了有规律的皮肤神经刺激,有助于面部皮肤保持光滑。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积极因素也会逐渐下降,但男性皮肤的衰老并不像女性那样,一过更年期就变化得非常明显。因而,相比女性来说,男性的皮肤就衰老得较慢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许多鸡皮鹤发的老太太,但男性老人的皮肤常常相对较好一些。

    人类的4种血型

    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叫做血型。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因为现在已经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上,血型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血型的发现

    在人们发现血型之前,为了探索血液中的秘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在神秘未知的领域中辛苦探索,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尽管,大自然不断出现关于血液奥秘的启示,但人类还是经历了几百年的艰苦历程,才终于发现了血液中的秘密。

    兰德斯坦纳1900年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甲者的血清有时会与乙者的红血球凝结。但当时医学界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现象,不过,它的存在对病人的生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威胁。由此,兰德斯坦纳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并且开始了认真、系统的研究。

    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兰德斯坦纳终于意识到:会不会是输血人的血液与受血者的血液混合之后,产生某种病理变化,才导致受血者死亡呢?1900年,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进行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确实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可以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不发生凝集现象的。之后,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进了一个表格中,他仔细观察研究这份表格,终于发现人类的血液按红血球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体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他最后把表格中的血型分成3种:A、B、O。兰德斯坦纳指出,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之后,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可能发生凝血、溶血等现象。而如果是在人体内发生这种现象,就会危及人的生命。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扩大了实验范围,参与实验人数总共达到155人,他们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血型,后来称为AB型。1927年,经国际会议确认,决定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把血型分为A、B、O、AB四种类型。凡是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者,其血型为A型;含B凝集原者,其血型为B型;含A和B两种凝集原者,其血型为AB型;两种凝集原都没有者,则其血型为O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

    对血型成因的推测

    对于不同血型的成因,美国科学家皮特·达达莫博士认为,人类的血型是由进化决定的。

    我们的4种血型——O型、A型、B型和AB型——并非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同时出现,而是人类在不断进化和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的。在寒冷年代,草原上可供食用的东西非常少,游牧部落为获得新的食物,不得不去适应新的地形。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随着新饮食结构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血型也随之产生变化。

    O型血的历史最长,它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万至4万年之间。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吃的简单的饭食,如野草、昆虫之类,还有从树上掉下来的、猛兽吃剩下的果实。而在4万年前,出现了克鲁马侬人,他们主要以狩猎为生。他们猎光了所有的大野兽后,就开始从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转移。

    A型血出现在公元前2.5万年至1.5万年之间。当时,人从以果实为生逐渐转为杂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耕变成了住在现今欧洲土地上的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野禽野兽也逐渐被驯养,人的饮食结构随之变化。直到如今,绝大多数A型血的人都住在西欧和日本。

    B型血出现在约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当时东非的一些人被迫从热带稀树干草原迁徙,直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主要是气候的变化催生了B型血。蒙古人种身上最早出现这种血型,他们不断地向欧洲大陆迁徙,这导致今天很多东欧人中出现这种血型。

    AB型血是4种血型中最后出现的,它的出现还不足1000年。“携带”A型血的印欧语民族和“携带”B型血的蒙古人混杂在一起,产生了AB型血。该血型的人继承了耐病的能力,免疫系统更能抵抗细菌,但是他们更易患恶性肿瘤。

    我们相信,人类很快会产生第5种血型,比如C型。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人口过于稠密、自然资源所剩无几、严重污染,这时原先那4种血型,也就是说,有好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人将无法抵挡这种日益加剧的生态灾难,而会很快消失。

    延伸阅读——血型可以决定人的性格

    经过日本学者的研究发现,血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性格、气质,甚至缘分。科学地运用血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协调恋爱、婚姻等家庭问题,还可以指导我们选择职业等。

    日本学者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血型有有形物质和无形气质两方面的作用。气质是无形成分,血型的气质表现,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指的是这类血型的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谈吐风度等。比如,A型血的人热情、坦诚、善良、讲义气,办事雷厉风行,踏实苦干,效率高;B型血的人聪明、思路广、拓展力强,但怕受约束。

    除遗传因素外,血型与性格的关系还受到出生地、生长、学习、工作环境等的影响,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所以人们的性格才千差万别。

    曾经,针对员工的分工搭配问题,日本学者对一个集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根据血型科学地安排十分重要。比如,A型血的人适合与B型血的人搭档合作,他们不但会彼此交流舒畅,还能形成比较良好的气氛。但是,A型血的人与A型血的人合作就不妥当,他们往往会挫伤对方,并且不易弥合。

    但是,这种血型决定性格论至今尚属于一种科学推论或调查统计结果,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科学数据证实,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到明确的结论了。

    人体中最大和最小的细胞

    人体的细胞共约有40~60万亿个,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平均直径在10~20微米之间。所有细胞(除了成熟的红血球外)都有一个细胞核,这些细胞核是调节细胞作用的中心。

    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直径在0.1毫米以上;最小的细胞是精子,全长只有60微米。在整个人体中,每分钟就有1亿个细胞死亡。

    最大的细胞——卵子

    女性所特有的卵子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就是。卵子是生殖细胞,成熟的卵子呈圆球形,直径约为0.2毫米~0.5毫米。虽然卵子很难被我们用肉眼看到,但它确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那么,卵子是如何产生的?

    卵子产生于卵巢——我们通常所说的女性性腺。卵巢的主要功能除了分泌女性必需的性激素外,就是产生卵子。女孩在胚胎时期(约3~6孕周)时,体内就会形成卵巢的雏形。在出生前,卵巢中已有数百万个卵母细胞形成,但是经过儿童期、青春期,到成年时也就只剩10万多个卵母细胞了。卵母细胞包裹在原始卵泡中,在性激素的影响下,每月只有一个原始卵泡成熟,成熟的卵子再从卵巢排出到腹腔。一般来讲,女性一生成熟的卵子约为300~400个,其余的卵母细胞只能自生自灭了。

    卵子在排出后大概可以存活48小时,在这短短的48小时内等待着与精子相遇、结合。如果卵子排出后因各种因素而不能与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便会在48~72小时后自然死亡。失去这次受精机会,只能等到一个月后另一个卵子成熟并被排出,重复同样的过程。通常,左右两个卵巢轮流排卵,在少数情况下,能同时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子。如果它们分别与精子相结合,就出现了双卵双胞胎或者多卵多胞胎。

    排卵之后,卵子并不会在腹腔内游走很长的距离。输卵管肌肉、系膜及卵巢固有韧带的收缩活动相互配合,这使输卵管伞端与卵巢排卵部位十分接近。经常在手术时见到双侧输卵管绕向了子宫后方,因此估计人的输卵管捕获卵子的功能可能与哺乳动物相似。

    主要是借助输卵管伞端的捡拾作用,卵子进入了输卵管。近几年来,人们发现排卵的卵泡并非用暴力破裂的方式把卵子冲入腹腔,而是卵泡液带着卵丘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经过排卵点缓慢地流出。排卵之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输卵管伞端广泛地分散、充血,输卵管收缩强度有所增加,另外由于伞端离排卵点很近,以及伞端大量纤毛的摆动,在几分钟内,卵子就被迅速送到了壶腹部。在输卵管的狭部,输卵管液流速较快,而在壶腹部的流速则非常慢,这样有利于卵子在壶腹部停留,并在此处受精。卵子从卵巢排出之后,15~18小时之间的受精效果最好,如果24小时内没有受精则开始变性。

    最小的细胞——精子

    男性的精子是人体内的最小细胞。精子是男性成熟的生殖细胞,它在精巢中形成,通常10周之后才能够成熟。

    精子的样子很像小蝌蚪,头很小,仅仅长6微米;而其“尾巴”却长达60微米。这根长长的尾巴可以使精子奋力向前游动寻找卵子,并与其结合。而且,精子活动起来速度非常快。当成熟的具有活力的精子和卵子相遇,数百个精子会一齐把头贴附在比它大得多的卵子上,尾巴向外,拼命摆动,奋力向里钻。由于精子的运动,受精卵及其周围的其它精子开始迅速转动,转个不停,就像是在跳生命之舞。最后,通常只有最强壮的一个“幸运儿”才有幸成为卵子的入幕之宾。

    人类的成熟精子由含亲代遗传物质的头和具有运动功能的尾所组成,共分为头、颈、中、尾4部分。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整个精子由细胞膜包裹着,它的头部有一个顶体和结构致密的细胞核。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是核中的主要成分,许多不育病人精子中的DNP量虽然正常,但是其化学组成异常。核内经常会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核泡,这可能是染色质浓聚的缺陷导致的,并不会影响受精。

    新知博览——人体能否离开荷尔蒙

    荷尔蒙又被称为激素,它是人体分泌系统调节身体平衡的激素总称。在人的全身内,分布有千百种不同的荷尔蒙,如雌激素、胰岛素等,帮助人体器官之间相互协调,促进生长发育、生殖等人体功能。荷尔蒙不但主导了女性月经周期,更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荷尔蒙失调便会导致百病发生。所以说,人是离不开荷尔蒙的。

    荷尔蒙意思是“激活”,源于希腊文。后来学者将其定义为: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再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并转运到器官或组织中发挥一定效应的微量化学物质。每个内分泌腺都能产生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荷尔蒙,荷尔蒙大体上有5类化学成分,即蛋白质、多肽、糖蛋白、类固醇及氨基酸。不同种类的荷尔蒙成分也不同,功能自然也各不相同。人体产生的各种内分泌荷尔蒙的数量极小,如在100毫升血液中生长荷尔蒙不到1个微克,但对人体却有巨大的影响。如果缺乏足够的生长荷尔蒙,人就很难长高,成为侏儒症患者,到成人时身高还不足130厘米。

    细胞在人体内荷尔蒙充足时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人体内的所有器官都会生机蓬勃,去在对抗每一天的压力时有充足的体力;与各种病菌战斗时,体内也有足够数量的细胞,这样,人才会有精神,有活力,保持健康。

    大脑神奇的记忆功能

    我们常常会回忆起很多往事,比如童年时代的趣事,很多都历历在目。那么,我们为什么能记住那么多的事情呢?人的大脑又是如何进行记忆的呢?

    记忆,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根据现代信息论的观点,记忆就是在外部的刺激下,被感知到的信息传入大脑,然后大脑中会留下化学(或其他的)印迹,这些印迹能保留一定的时间而不消失。如果我们想再现在这段时间里输入的信息,只要回忆一下就行了。概括地说,信息的贮存就是“记”,信息的再现就是“忆”。

    不仅人类,其它有神经的动物也都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包括牛、羊、鸡、狗、猫、昆虫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本领,它们在离家出走后肯定是回不来的。

    大脑,人体的司令部

    现代的解剖学已经证实,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是思想活动的基础,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人体的肌肉活动在运动或劳动时都会加强,并在动作上保持协调一致,同时,内脏器官也会密切配合,比如呼吸加深、心跳强劲有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率增高等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人也可以因肌肉活动加强而满身大汗。人体的器官复杂、精细,它们之所以可以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协调一致,靠的便是大脑的调节。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关键的思维器官。人的大脑占了脑的大部分,它又分为左右半球两部分。大脑半球的表面被称为大脑皮质,每一大脑半球的表面(大脑皮质)又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部分。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等机能在大脑皮质都有各自的代表区,比如运动区位于额叶后部,体觉区(触、压、冷、热等感觉)位于顶叶前部,视觉区在枕叶后部,听觉区在颞叶上部。

    每一个大脑半球管理着身体的对侧部分,即右脑半球管理左侧身体,左脑半球则管理右侧身体。所谓的“半身不遂”,大多数情况下的引起原因都是大脑半球通向身体的神经通道受到损伤。而且,在临床医学上,人脑的死亡一般被用来确定人的彻底死亡。这是因为,即使当人的心跳、呼吸全都停止后,大脑皮层仍能忍受5分钟左右的缺氧时间,如果及时有效地抢救,人脑仍可能恢复功能。这就是说,只要大脑没有真正死亡,人就仍然有活过来的可能。但是,假如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全部丧失,并发生不可逆的改变,那么人就真的死亡了。

    现代人的大脑是人类在100~200万年间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进化和发展起来的。呼吸、心跳、体温、摄食、感觉、运动等,这些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协调支配下进行得有条不紊。对于人类特有的语言、思维、情感等,更属于大脑高度发达的产物。正是人脑的这些特性,才使得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所以人被称为“万物之灵”。脑精密、复杂、奇妙,直到现在,它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等待我们继续探索。

    大脑的记忆功能

    大脑有着神奇的记忆功能,现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记忆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

    有科学家认为,记忆力与乙酰胆碱有密切的关系,该化学物质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假如让产妇服用一种可以分解人体乙酰胆碱功能的药“东莨菪碱”,产妇就失去了对手术的记忆。美国医生曾进行过临床试验,当老年人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服用一定量的乙酰胆碱可使记忆力有所好转。这同样表明:乙酰胆碱确实与记忆有关。

    瑞典神经化学专家海登于1958年首先提出了记忆贮存在蛋白质分子(或多肽一蛋白质片段)里的理论。随后进行的若干实验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世界着名的乔治·昂加尔,发现未受过记忆训练的大白鼠脑细胞中的蛋白质、多肽含量比受过训练的大白鼠的要低很多。并且他进一步提出,记忆就是脑细胞中多肽分子迅速形成的结果,一种记忆就代表着多肽分子的一种排列组合顺序。

    部分科学家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同,他们重新做了昂加尔的实验,却发现有2/3的大白鼠效果不明显。于是,海登的“蛋白质分子记忆”学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总之,要想打开大脑记忆的“密码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当前,许多脑专家和化学专家研究的热点是:记忆究竟涉及哪些物质?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不同事物的记忆区域究竟在人脑的哪些部位?记忆超群的人与一般人为什么会有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至今这些问题还都没有结论,日本也已把脑科学列为21世纪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正不遗余力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知在多久的将来,人类会解开人脑记忆的奥秘。

    延伸阅读——大脑越用越聪明

    有些人常常担心“用脑过度”会对身体健康有损害,甚至缩短寿命。实际这种顾虑完全没必要,而且相反,人的脑子是越用越灵活的。

    研究证明,经常用脑会让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因为经常用脑会让脑血管一直处于供血状态,这就促使脑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得到较好成长。相反,如果不经常用脑,脑神经细胞反而会加速衰老。要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总共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而普通人在一生中仅仅用了其中的10亿个左右。可以说,人脑还有绝大部分潜力没被开发利用。美国某科学家研究也指出,如果一个正常人能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他的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而该馆藏书已达2亿册左右)。由此可知,人脑的储存信息能力是多么的惊人了。然而,即使记忆力最好的人,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还没有达到这个记忆量的1%。而且人到了30岁以后,大脑神经细胞就会逐渐以每天坏死10万多个的速度减少。

    总之,勤于动脑,大脑就会永葆青春,否则就会反应迟钝,甚至有成为痴呆的可能。据调查研究显示:多用脑的人智力一般比懒散者高出50%;与智力活动少的老人相比,学历以及职业智力水平高的老人一般在脑的老化以及智力衰退方面也要慢得多且轻得多。

    人体血液循环之谜

    人体内的血液怎样流通循环呢?几千年来,人们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然而,为了揭开人体血液流动的秘密,科学家花了2000多年时间,并且付出了血的代价。

    对血液的不断探索

    我国古籍《内经》中就有心说:“心主身之心脉”、“诸血皆属于心”;而古希腊学者波克拉底认为,血管运动引起脉搏,而且血管连通心脏。而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认为心脏通过血管来运送血液,不过血液只存在于静脉中,动脉里充满着由肺进入的空气。

    到了公元2世纪,古罗马名医盖伦通过解剖动物活体来研究血液运行的情况。他把活的动物的一段动脉上下两头结扎住,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动脉里不是空气而是血液,但他认为心脏只有两个心室。

    文艺复兴时的科学家达·芬奇也悄悄地对30多具尸体进行过解剖,然后第一次画出了优美而准确的心脏瓣膜图。他发现心脏是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而不是盖伦说的只有左心室、右心室两个腔。

    1533年,法国科学家塞尔维特的一部书秘密出版了。他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人体心脏与肺部之间的血液小循环——肺循环,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教会认为这是异端邪说,甚至宣布他为异教徒,并处以火刑。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在日内瓦被活活烧死。

    意大利医学家法布里夏斯与塞尔维特是同时代的,他在1574年发表了《论静脉瓣》一书,指出静脉中有瓣膜存在,就好像水闸的闸门一样,能控制住血液,使它朝心脏方向流动。

    但找到血液流通的道路要到17世纪,它是由法布里夏斯的学生威廉·哈维发现的。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原理

    1578年,哈维生于英国肯特郡,天资聪颖,勤学好问。16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着名的剑桥大学,攻读文学、哲学、医学和自然科学。经过刻苦的学习,哈维3年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但由于学习生活过分紧张,他病倒了,只能返乡治病。母亲为他请来的是一个江湖医生,当时的医疗水平还很落后,“治疗”方法只有放血。哈维饱受病痛的折磨,长期卧床,这时他暗下决心,立志弃文从医(与鲁迅先生正好相反),在医学方面做一番事业,造福于民。

    1600年,哈维身体刚刚康复,就来到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求学,并有幸成为着名医学家法布里夏斯的学生。1602年,他获得了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哈维的研究重视实践,他先后解剖了80多种动物,在对各种动物的血液循环进行详细研究后,又把精力集中到人体。他对人体进行了着名的结扎实验(就是用绷带扎紧人的动脉),结果发现结扎的上方靠心脏那段动脉鼓起来,而且每心跳一次就有一次脉搏;相反,在结扎的下方(即远离心脏那一段动脉)就瘪下去,没有血液,也没有脉搏。这个实验证明,血液是由心脏流来的。哈维又通过结扎实验来观察静脉,情况刚巧相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哈维认定动脉血是从心脏流出,静脉血流入心脏;而血液在血管中一刻不停地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流动。

    哈维还定量研究过人体血液循环作,经过对人的血液仔细测量计算后,他发现每一心室窗口血量约为2英两(约57克),心跳每分钟约72次,一小时内排血约为:2×72×60=8640英两,大约合540磅,是一个成年人体重的3~4倍。这说明,血液在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从动脉流出心脏的血,又通过静脉流回心脏。

    那么,血液是怎样循环的呢?

    哈维发现,心脏就是一个天然的“泵”。它收缩时会把血液压出进入动脉;当舒张时,里面又会流满血液。血液总是从左心室流出,然后经过主动脉流遍全身,再经过静脉流入右心房,经过肺循环流回左心房。如此周而复始,反复不已,从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

    1628年,哈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正式宣布了自己的结论,结果遭到了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但真理毕竟是真理,科学一定会战胜神学。通过自己的实验,哈维当场驳倒了一大批的神学家。

    哈维的发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近代医学。英国着名外科学家约翰·西蒙说过:“血液循环的知识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就像罗盘在航海中的地位一样,没有它,医生就会处于迷茫恍惚之中,无所依据。血液循环的发现,是生理学上至今还无可比拟的、最重要的发现,一定会为今后各个世纪人类的利益结出硕果。”

    不过,哈维的学说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血液是怎样从动脉流回静脉去的呢?哈维猜想,一定有不易察觉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网存在于动脉和静脉之间。但因为当时没有显微镜,因而也无法证实这一假说。

    哈维死后4年,意大利医生马尔比基揭开了这个谜。通过用显微镜观察青蛙肺的毛细血管,他证实了在动脉和静脉之外,还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毛细血管。正是这些毛细血管,降动脉和静脉连接成一个密封管道,使血液在其中周流不息。

    相关链接——血液的颜色

    虽然绝大部分人的血液都是红色的,但也有鲜红色和暗红色之分。人的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并而有所差别是因红细胞中含氧量不同。鲜红色的动脉血含氧量多,暗红色的静脉血含氧量少。如果含较多的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血红蛋白衍生物,则呈紫黑色。因血浆(或血清)含少量胆红素,所以它呈透明淡黄色;如果含乳糜微粒,则呈乳白浑浊;若发生溶血,则呈红色。

    但是,人的血液也不全是红色,几千个人中常会找到一个人具有异常的血红蛋白。这种异常血红蛋白是在发生突然变异后,使得珠蛋白分子中的某一氨基酸被其它种类的氨基酸所替代。虽然M型异常血红蛋白中也存在有血红素和铁的结合,但如果在这种结合的附近,出现了某个被替代了的氨基酸,那么这种血红蛋白不仅不能和氧结合,还会改变颜色,使这种Hb成为咖啡色,含有这种血红蛋白的血液就成为暗红色。含这种血液的人的唇、面颊、耳垂、指甲和口腔等均呈紫色,所以也叫黑血症。

    此外,还有蓝色的血液。据报导,一位美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在空气稀薄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方,一些人有着蓝皮肤,他们身体健康,还能干重体力劳动。无独有偶,在非洲西北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一支考察队也发现了一个庞大的蓝皮肤家族。他们过着狩猎和穴居的原始生活,更奇特的是,他们的皮肤和血液都是蓝色的!

    睡眠的奥秘

    与所有的动物一样,人也必须保证“吃喝拉撒睡”,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的一生当中,有将近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可见睡眠对我们多么重要。

    人为何要睡眠

    法国研究人员雷纳·里加德勒和亨利·庇隆在1907年宣布了一项计划:他们想方设法让一些狗连续6~15天无法睡眠,然后将这些狗的脑脊液抽出,注射到其他清醒的正常狗体内。结果发现,接受注射的清醒狗很快就睡着了。于是他们得出结论,这种存在于长期不睡觉的狗的脑脊液中的物质(人称“睡素”),就是大家要寻找的“瞌睡虫”。不过由于当时无法进一步提炼出“睡素”,所以也没有找到“瞌睡虫”的原形。

    1963年,莫尼尔等人重复了这些实验,不过研究对象变成了兔子,并改进了实验方法,并成功地发现了一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睡眠因子”——睡眠肽。

    但有人反对这种说法。反对者认为,世上诞生过一个有头、手、脚,以及独立的神经系统的双头女,但她们仅有一个共同的躯干,虽然她们的血液循环系统是联成一体的,但她们并不同时入睡,常常这个睡着时另一个还久久不能入睡。这很明显与“睡眠因子”得出的结论相悖。

    因此,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对睡眠的真正原因得出一致的结论。有人认为,睡眠可以降低大脑和身体的温度;也有人认为睡眠可使人体的免疫力得到增加。而目前人们所持的一般看法是:大脑这个司令部指挥我们的一切活动,而我们的活动则是通过遍布全身的神经进行。脑细胞在消耗大量能量后会出现疲劳,自动从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这是我们身体的自卫本领之一。这样在睡过一段时间后,人的能量就能重新积聚,从而利于消除疲劳,也有利于劳动和再学习。据说,经验和记忆也是通过睡眠才保存下来的。事实上,睡眠是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以至全身最彻底的一种休息方式。

    睡眠不足的危害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都市人普遍睡眠不足。专家提醒,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危害甚大,不应该等闲视之。

    首先,当睡眠不足时大脑的创造性思维会受到影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从而使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其次,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除了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外,人体的生长发育还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作为下丘脑分泌和一种激素,生长素能促进骨骼、肌肉、脏器的发育。由于其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在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生长素分泌减少。所以青少年要想发育好,长得高,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

    再次,皮肤的健康会受到影响。之所以人的皮肤柔润而有光泽,是因为皮下组织的毛细血管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瘀滞,循环受阻,使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从而使皮肤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皮肤加速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而苍白。

    睡眠不足还会导致疾病发生。经常睡眠不足的人容易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导致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而且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有时也与睡眠不足有关,心脏病的机会也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此外,睡眠不足还可引起肥胖。有资料显示: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内消脂蛋白浓度下降。作为在血液系统中活动的一种物质,消脂蛋白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能影响大脑决定是否需要进食。睡眠不足同时能引起人体内食欲激素浓度的上升,增强人的进食欲望。

    看来,人要防止疾病、永葆青春,除了要保持心情愉快之外,睡眠充足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多少

    人的一生虽然都要睡眠,但睡眠时间却会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睡觉几乎是新生儿整天的活动;2~4岁的孩子一天内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用来睡觉;5~6岁时,孩子每天要睡11小时左右;7~14岁的孩子每天需睡10小时;15岁以后的孩子睡眠时间与成人就差不多了,大约每天8小时即可;到60岁以后,睡眠时间则更少,常常降到6小时以下,甚至更短。据统计,25岁左右的健康人的睡眠时间平均为368.3分钟,而古稀老人则只有300.5分钟。

    古语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说明古时候睡眠时间相对要多些。爱电灯发明以后,人们的生活规律被彻底地改变了。现代人要过“夜生活”,电影和电视也使人放弃了睡眠,让人们变得兴奋无比。人们总想努力赶走困神,从而造成睡眠时间的减少。根据调查,在1960年,日本国民的平均睡眠时间是8小时13分,1975年为7小时52分,15年间缩短了21分钟,日本女性的睡眠时间则更少,一般要比男子少半个或1个小时。作为给人“加油”、“充电”的一种方式,睡眠是补足精力,以利再战的一种“最佳营养品”,所以经常少睡对身体是不利的。

    不过,睡眠时间也因人而异,大多数成年人一般睡8小时,但也有人不必睡足8小时即可,这主要与长期养成的睡眠习惯有关。研究证实:生活习惯、身体素质、从事职业乃至遗传等多种因素,都决定一个人需要多长的睡眠时间。科学家发现,巴西赤道附近居住着的土着居民数百年来一直保持着每天睡4小时。因为那里全年都很闷热,夜间难以入眠。长期的短睡并未导致他们白天害困,这是因为“习惯成自然”。在北极地区居住着的因纽特人每天要睡足11小时。不然他们就会在白天哈欠不断。这是因为北极有半年的极夜,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因纽特人的“贪睡”。

    许多材料记载,大多名人睡眠较少,这可能源于他们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例如,彼得一世每天只睡5小时;发明家爱迪生常常每天只睡2~3小时却仍然精神百倍;拿破仑、雨果、路易十四、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名人每天睡眠时间都很少,不足5小时。更典型的是科学家和大画家达·芬奇,传说他为了尽可能地挤出时间研究科学和艺术,限定自己每天只许睡1.5小时,并定下了了详细计划——“分段多次睡眠法”:每4小时打瞌睡15分钟。假如此说可靠,那么在当时的生活、医疗条件下达芬奇能够活上67岁,也属奇迹了。而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他每天却非要睡上10小时。

    经过对对睡眠问题进行一系列调查后,从80万份调查表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工作者发现,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易突发心脏病或中风,寿命也较短,而仅睡7小时的人则寿命更长,且不易患病。这可能是因为睡眠过多,造成血液流动缓慢,容易造成血液“凝结”。

    由此看来,过长时间的睡眠对身体也没好处。至于人究竟该睡多长时间,还得从健康出发,因人而异。

    相关链接——噩梦可以预示疾病

    在我国古代医书《灵枢·淫邪发梦篇》中,曾详细论述过梦境与脏腑虚实的关系。国外医学家也会通过对分析梦来预报某些人体疾病及其发生部位。据说疾病导致人体组织内生化的改变,会破坏体内血清促进素的平衡,这种白天大脑无暇顾及的疾病初起的微弱信息,在睡梦中都能反映出来。因此,同一个情景反复出现的梦,称为“预兆梦”。

    比如,患有高热病,可能会经常梦见自己腾云驾雾;患有心血管疾病,会经常梦见自己从高处跌下来,但始终落不到地面上;经常梦见自己被关进黑色的笼子或箱子内,气喘不来,表明可能患有呼吸道疾病;冠心病及心脏病患者,往往梦到被追逐,心中恐惧却无法喊叫出声,结果会突然惊醒;经常梦见自己在行走时,背后突然被人刺了一刀或踢了一脚,可能是患有泌尿系统疾病,尤其是患泌尿系统结石;常梦见自己身负千斤重担登山,表明可能是胸腔积液,或患上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经常梦见自己进食腐鱼烂虾,通常是胃肠疾患的征兆;经常梦见自己与人发生口角,甚至梦呓中出现骂声或呼叫声,表示可能患有寄生虫病;经常梦见自己头部被人用利器戳击或被闷棍打击,可能已患有脑部肿瘤;经常梦见蜘蛛、毒蛇等缠身,可能是皮肤将起疱疹;妇女常梦见小孩将她的乳房咬得疼痛无比,表示有可能患了乳房疾病;梦见肚子被蛇咬,可能患了溃疡病;等等。如果发生了此类情况,最好到医院作些必要的检查。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噩梦的确有预示疾病的可能。不过这种预示作用的确不足,它缺乏统一规范的应用象征物,准确性也不好,而且在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放大。而且,至今还没人能够完全根据梦境来诊断疾病。因此,噩梦对疾病的预示只能称得上是一种提示,并为医生提供一些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疾病的准确证据。

    神秘的梦游现象

    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梦游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既有寻常的,也有离奇的。

    梦游有哪些离奇表现

    在梦游时,人会不自主地从床上突然爬起来胡言乱语;甚至有条不紊地穿好衣服后做饭;或跑到外面兜了一圈后,又回来接着睡,次日醒来却对夜间发生的事没有任何记忆。据报道,有个医学院的学生得了梦游症,常常独自在夜间起床走到解剖室,破门后咬食尸体的鼻子,然后再回到宿舍躺下睡觉。后来,学校发现许多尸体的鼻子不见了,经过调查弄清楚真相。

    梦游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据说有一位名叫雍·阿里奥的法国的梦游症患者,竟一次梦游了20年之久。一天晚上,他熟睡之后突然爬起来,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和5岁的女儿,来到伦敦,并在那里找了工作,娶妻生子。20多年后的一个晚上,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便急匆匆地返回法国。第二天早晨,阿里奥才一觉醒来,他的法国妻子看到了白发苍苍、失踪20多年的丈夫,便悲喜交集地问道:“亲爱的,你逃到哪里去了?20多年来音讯全无。”可是,阿里奥却伸了个懒腰,若无其事地说:“别开玩笑!昨天晚上我不是睡得好好的吗?”这听起来实在像一个传奇。

    据统计,在总人口中,梦游者的人数约占1%~6%,其中大多是儿童和男性,尤其那些活泼与富有想象力的儿童,大多都出现过数次。而患有梦游症的成年人大多是从儿童时代遗留下来的。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的儿童也算进去,有四分之一的人出现过梦游。一般来说,梦游对于儿童不算大毛病。相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但成人梦游通常是一种病态行为。

    梦游是怎样形成的

    在过去世人对梦游一直存在误解,那时人们大都认为梦游者是魂不附体或鬼怪上身,这使得梦游症笼罩着一层神秘和恐怖的面纱。经心理学和生物学两方面的深入研究,现在证明梦游其实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而已,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带有神秘色彩的通灵事件。

    那么人为什么会梦游呢?关于梦游症的成因有两种理论,不过都缺乏充足的证据。

    一种是催眠理论。在创立催眠术时,迈斯麦就发现被催眠者往往会出现梦游症状。根据现代催眠态的分类标准,梦游状态是催眠可导致的最深状态。当被催眠者进入梦游状态以后,催眠师可以命令被催眠者做一些日常事务,被催眠者就能够像正常状态下那样完成得很好。催眠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根据言语暗示在大脑中枢产生一个兴奋中心,同时抑制其他部位的活动。梦游也是如此,有一部分大脑中枢会兴奋起来,而其他部分则还在睡眠之中。从催眠状态醒来以后,患者会将催眠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全部忘记。正如被催眠者一样,梦游者不过是排演一次预先设计好的剧本。当然,这只是一种近似比喻的解释。

    另一种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梦游表现为一种潜意识压抑的情绪在适当时候的发作。确实,梦游患者总是有些痛苦的经历。通过精神分析的理论,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解释梦游症:本我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冲破自我的警戒。面对气势汹汹的本我力量,值勤的自我只可逃避不管,有个别值勤的自我还被拿来帮忙,因为人的言行都是自我的职责。本我胡闹一阵以后消耗了不少能量,自我的值勤者就会把本我赶回去。为了逃避超我的惩罚,自我的值勤者隐情不报,结果梦游者醒来后便对刚发生过的事一无所知。虽然这种解释看起来有点荒诞,但从逻辑上是能够讲通的。

    梦游的缓解与治疗

    由于梦游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危险,并造成别人的不安,影响到当事人的心身健康,因此最好还是进行预防和治疗。

    梦游症的治疗必须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一般儿童易出现梦游,所以不必过于惊恐,绝大部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辉发育成熟,梦游也就不治而愈。如果一周出现3次以上,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延续到成年。总之,家庭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并要进行如门窗加锁、房内不生火、不放危险物品等必要的安全防范。一般在患者梦游期间不主张唤醒他,以免出现过分的反应。

    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辅以适当剂量的镇静安眠药物,如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据报道,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于临睡前口服丙咪嗪,也非常有用。

    相关链接——人做梦是因为睡眠不佳吗

    现在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睡觉做梦不利于健康,自己休息不好。其实,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因为大脑在人入睡后仍有一小部分细胞在继续活动着。这就是梦的基础。

    科学工作者曾做过一些阻断做梦的实验:每当睡眠者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将其唤醒,阻止梦境继续。实验结果显示,人体的一系列生理情况会因为梦的被剥夺而产生异常,如植物神经机能有所减弱,血压、脉搏、体温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呈增高的趋势,并伴有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由此可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有助于保证机体的正常活力。

    右大脑半球在人做梦时占优势,觉醒后则是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昼夜活动过程中,人体又只有使左脑和右脑交替休息,才能保持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可以说,做梦对于协调人体心理世界的平衡,尤其是注意力和情绪方面,是十分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无梦睡眠的质量非但不代表高,还可能是大脑受损害或疾病的征兆。大脑健康发育保持正常思维需要做梦是,如果大脑调节中心受损,人就不会做梦,或仅出现一些梦境的片断。假如长期处于无梦睡眠状态,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综上所述,做梦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睡眠不佳的表现。

    人类长寿之谜

    长寿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虽然人们一直千方百计寻觅延年益寿的妙方,但结果却令人失望。现在,人的平均寿命随着医学的进步已大大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解放前的40多岁提高到现在的73岁,可见成效显着。

    医学的巨大进步也让人们对长寿充满了渴望,科学工作者们也在努力研究,希望能够揭开长寿之谜。

    人的最终寿命是多少

    在现实生活中,百岁寿星如今已不是稀罕事。那么一个人正常情况下的寿命应该是多少呢?

    美国生物学家海弗利克提出过现代生物生命科学解释人类衰亡现象的权威学说——“海弗利克极限论”。该学说指出:人类的正常细胞大约分裂50代后就停止分裂而死亡,并得出细胞分裂一代的周期约为2~2.4年。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可以推算,人类的平均寿命应在100~120岁之间。

    不过现实生活中,世上很多人的寿命远不止120岁。据记载,目前世界长寿纪录的保持者——英国的弗姆·卡恩活了207岁;南美洲的一位妇女玛卡兰珠,活了203岁;世界上最长寿的夫妻——日本的满平夫妇:妻子活到173岁,丈夫活到194岁;埃及的伊巴也·艾高米,165岁时仍每周两次步行去菜市场买菜,此间他要行走9.7千米的路程。据调查,世界范围内有许多超过120岁的人,由此看来,120岁还远非人类寿命的“极限”。

    人类寿命估计可达到120岁,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理想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宣称:每个人能否健康长寿,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因素占7%,而其余的60%则取决于我们自己。这说明,个人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人的寿命的因素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主要与遗传相关。人的寿命由人体自动调节基因综合体所控制。一些资料表明,年龄越高的人群,家族的长寿率越高,如家族长寿率在80~84岁的老年人群中为52%;而在105岁的人群中为71%。通常女性寿命要高于男性,主要由于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能量代谢要低30%~40%,而高能量代谢可使人减寿。男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因而女性不易患遗传性疾病,且女性应有双倍的X染色体基因,不易患传染病与癌症等,抗病能力强。而且女性造血机能也比男性旺盛,又由于对于心血管系统女性雌激素有保护作用,所以不易患心血管疾病。

    后天因素主要与社会、疾病、营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在调查221位老寿星后发现,身居乡村的占62.4%,身居城市的占37.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乡村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空气新鲜,污染少,周边宁静,适于老人休息,且多食山泉水或井水,水质洁净;城市则空气污染,周边嘈杂,不宜老人休息,且社会环境复杂,有很多惹人心烦的事,影响正常心理状态。在巴马县国际自然医学会研究人员进行了4次考察,重点研究自然气能(生命能)。研究发现,巴马长寿人食物氧化还原值增高,也就是说巴马长寿人除了生物遗传外,与居住环境、食物结构有密切关系。

    其次,一个人乐观、心理平衡、情绪愉快,则免疫系统功能好,抵抗力增强,不易生病。根据当代心理免疫学,抗病能力可以因为积极的心状而得以增强。对221位老寿星观察,心态好的占80.4%,可见其对延年益寿的重要性。在老寿星中,家庭和睦、儿孙孝顺的占62.0%,说明心情愉快有益于长寿。

    人体的健康还需要经常活动,运动锻炼能强身健体,消耗体内多余热量,从而使体重稳定。对221位老寿星观察发现,坚持勤劳与运动的占79.2%,这充分说明运动的重要性。

    健康长寿还需要有规律的生活。人体内存在生物钟,体内器官的活动与生物钟的运行是互相协调的。如果打乱了生活规律,各器官的活动与生物钟的运行不协调,就会导致身体不适。而有规律的生活可使有些生理机能形成条件反射,出现动力定型,有利于延年益寿。

    此外,烟酒问题也会影响人类寿命。在调查的221位老寿星中,吸烟的只有7人,但有35人喝少量低度酒,不到16%。烟对健康有害无益,而少量饮酒则对身体有一定益处,可活血脉,促进器官血液循环,但过量也会伤身。

    总之要想减缓衰老,延年益寿,需首先保持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此,我们要善于调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注意饮食方式、卫生习惯和吃容易消化、低脂肪、含高质蛋白、多维生素的食物,还需少吃盐,尤其提倡的一种观念是——终身健康!

    相关链接——低温可以长寿

    研究指出,人体体温与基础代谢串有密切关系。代谢率会随着体温下降而下降。当体温降至30℃时,人体的代谢即可降低50%,机体的氧耗量仅为正常的一半。在长寿学的研究中,有一种“生活能”消耗学说,即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生存能,一旦释放完毕,生命即告结束,此人也就寿终正寝了。

    因此要想长寿,必须让生命能缓缓释放。之所以寒带低温环境中的人能够长寿,就是因为环境温度低,生命能释放较慢。专家指出,人的体温若能降低2~3.5℃,寿命可由目前的70多岁延长到150岁。美国更有学者在设计一种可将体温降低22℃左右的“速冻冷床”,如获成功,人可以活到200岁。

    美国生物化学家时特鲁博士试制了一种叫做特制冷房的冰柜,可以使人的体温降至15℃左右。每晚在冰柜睡觉,次晨冰柜会自动升温至37℃,人可以照常生活、工作。国外目前已有不少人每晚睡这种冰柜。尽管它的效果还有待实践证实,但人们对睡冰柜可长寿已经充满了信心。

    人的肢体能否再生

    不少动物的肢体再生本领都很强。比如在被人抓住尾巴时,壁虎会迅速一扭身体切断尾巴,然后它就可以乘机逃走,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长出一条尾巴来;章鱼如果被敌害咬住腕足,肌肉会迅速收缩,被咬的地方也会脱落,当敌人狼吞虎咽时,章鱼便悄悄地溜走了,而它的伤口也会很快愈合,并再生出新的腕足。

    但是,人的手、脚伤残后,就变成了残疾人,再也长不出来了,因此人们常常会羡慕动物的肢体再生能力,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肢体有没有可能再生呢?

    对人类肢体再生的探索

    科幻小说家多年前就曾多次在作品中精彩地描述人体的肢体再生:一个人的某部分肢体在意外中丧失,不久又奇迹般地重新生长出来,肢体完全与先前的外形及功能一样。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研究人员为了取代复杂的人造肢体和器官移植,就开始尝试研发人类肢体再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低等动物都具有肢体再生的能力,其肢体再生的生理机制与在胚胎发育期的生成完全一样。而不幸的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胚胎基因却在发育后丧失了再生能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认为,人体中的某些如骨骼、指甲、毛发等结构仍能再生,儿童还具有手指尖端再生的能力。但这与肢体再生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切除一部分后,人体的某些部位即使能恢复到先前的体积,也只是长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科研人员认为,深入研究骨胶原分子是研究人体肢体再生的关键,因为骨胶原分子是组成皮肤、骨骼、软骨、韧带和其他人体结构的氨基酸链。只有先认识人体骨胶原分子促进肢体生长的原理,并掌握其正确识别在需要的方面发生作用的刺激因素,才能找到提示人体组织复杂结构的线索。研究已表明,骨胶原分子链的某些部分对人的肢体生理结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么什么是影响骨胶原分子的关键因素呢?科学家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用电场刺激一只被切除了一条腿的青蛙,这只青蛙最后居然再生出了与被切除的腿一样的腿。这说明,在电场的作用下骨胶原分子可能会形成高级组织顺序,并刺激胚胎发育期储存的遗传信息。

    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寻找到早已存在于胚胎中的遗传信息,才能控制人体器官的肢体再生基因,并使之在人们需要的某一部位立即发生作用。如果能实现人体的肢体再生,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蝾螈的启示

    通过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关键性蛋白质,它可以帮助蝾螈严重受损的肢体获得再生,此次发现可能引导未来的人类再生医学。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便对蝾螈和真螈身体受损部位再生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再生的过程是怎样的,他们却不得而知。

    研究显示,神经和皮肤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NAG”的蛋白质,在制造被称之为“胚基”的一组不成熟细胞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而胚基可以再生出缺失的肢体。在肢体再生过程中的NAG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即使残端下的神经已经严重受损。在正常情况下,残端的存在会阻止肢体再生。目前,利用人造的能够产生这种蛋白质的细胞,科学家就能打造再生过程。

    科学家表示,此次发现为未来在哺乳动物肢体再生学方面的努力提供了信心,并能够对再生医学起到引导作用。

    此项研究清楚地解释了与胚基形成和肢体再生有关的分子信号,能最终允许医生为非再生肢体的细胞编制类似的程序。不过,这种研究何时能成为现实,尤其在人类身上,任何人都只能进行猜测而已,但发现与再生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NAG却无异于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知博览——人体可以自己调节体温

    作为一种恒温动物,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季还是酷热高温的夏季,正常人的体温通常都保持在37℃左右,以维持我们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否则,就会生病,甚至会死亡。

    人体之所以能够恒温是因为于我们体内有一整套系统和器官可以调整体温,就像自备了整套空调,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体温调节器”。作为总调度员的大脑在天气寒冷时,就会令皮肤绷紧,毛孔拉直,血管收缩,产生“鸡皮疙瘩”,减少皮肤的散热面积从而使温热的血液尽可能集中在心脏,少流些到皮肤表面来,并同时令心脏加快跳动。体内的能源“糖”加紧放热,以补充失去的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寒冷时节人们胃口好、能源消耗较多。如果继续冷下去,人体最明显的取暖方法就是让肌肉运动,开始全身发抖、牙齿打架,身体的热量会较平时增加4倍。如果外界气温高,我们全身的血管就会扩张,使汗腺全部开放,进而使皮肤流出汗液来。人体在火热的夏天,90%的热量是被汗珠一点一滴带走的。

    人体生物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即使没有闹钟,你每天都能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而蜘蛛总在半夜结网?为什么大雁深秋成群结队南飞,燕子恰恰迎春归来?为什么夜合欢叶总是迎朝阳而展放?为什么女子月经周期正好和月亮盈缺周期相似?……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

    时间生物学近年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生物体的生命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健康人体的活动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相适应,大多呈现24小时的昼夜生理节律,也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比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生物这种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都有一个生物钟,而且是“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

    神奇的生物钟现象

    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差,而有时却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其中的原因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长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20世纪初,德国柏林的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维也纳的心理学家赫乐曼斯沃博达,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各自提出了人体生物钟理论。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大量事实进行了分析,他们惊奇地发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体力盛衰周期”,从出生之日算起以23天为一周期;人的感情和精神状况则存在着一个“情绪波动周期”,从出生之日算起以28天为一周期;经过20年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发现,人的智力也存在着一个“智力强弱周期”,从出生之日算起以33天为一个周期。这些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被人们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像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因而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PSI: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

    人体生物钟在运行中呈正弦曲线变化,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每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生物钟便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如果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说明人体三节律都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

    人体24小时生物钟

    1点钟:由于是深夜,大多数人一般已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因此易醒或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此时容易加剧有些疾病。

    2点钟: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肝脏仍然在继续工作,它会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清除一些有害物质。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处于休整状态,工作节律都会放慢或停止工作。

    3点钟: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人的血压较低,脉搏和呼吸次数也较少。

    4点钟:呼吸仍然很弱,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人也容易死亡。此时,人体全身器官节律仍在放慢,但听力很敏锐,容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钟: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这时候醒来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的状态。

    6~8点钟:此时,大脑开始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

    8~9点钟:神经兴奋性提高,心脏开始全面工作,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此时,可以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或学习内容。

    10~11点钟: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身心积极,热情将持续到中午午饭。此时,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为旺盛,任何工作都能胜任。

    12点钟:此时,因为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调动起来,需要进餐。人对酒精很敏感,午餐喝酒的话,会影响下午的精神状态。

    13~14点钟: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午饭后,精神困倦,此时,大脑反应比较迟缓,感到疲劳,最好午睡半小时。

    15~16点钟: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尤其敏感,精神抖擞。

    17~18点钟:试验显示,此时是完成比较消耗脑力作业和复杂计算的好时期。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

    19~20点钟: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该适当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尤其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最高效的记忆时期。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延伸阅读——人体生物钟与时钟同步吗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是同步的。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而这种生物钟与时钟差距在其它动物和植物身上更明显,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26小时,而植物是从22~28小时之间。

    研究者认为,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以鸟为例,如果它严格按照时钟作息,那么每天早上当它出来觅食时就会发现,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所以它必须打乱自己的生物钟,早起觅食。严格守时的生物,会面临最大的竞争压力,最终趋于灭亡。

    但是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的不同步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让我们醒来得越来越晚呢?研究者称,这是因为光线可以影响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来重新设定生物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