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把握与孩子沟通的尺度,孩子才肯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沟通从家庭开始

    “您常和孩子聊天吗?”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去问15位中小学生的家长时,有10位家长答案是一致的——很少聊天。只有一位家长表示,她和孩子沟通顺畅。一所中学对230多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调查发现,有七成的学生不喜欢和家长聊天,有什么心事宁愿倾诉给好朋友也不会对父母吐露半个字;而有八成的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存在距离和隔膜,觉得无法理解孩子的所做所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隔膜呢?

    经常有家长向教育专家咨询:和孩子每天沟通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如果家庭教育规定出时间,那样就太刻板了,和孩子沟通不是学校上课,家庭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

    星期五下午18:30,是英格全家一起商定的会议时间,大家很快就会聚一堂。英格和她的弟弟彼得希望得到孩子喝的调味酒,而且在家中点上蜡烛,这样在家中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谈话是由小事情展开的,英格首先发言:“正如你们所说,我会太胖,但是你们对此什么也不做。爸爸和妈妈总是在我面前吃巧克力,而我只可以看看,我希望你们帮帮我。”全家决定制定一个卡路里表,到儿科大夫那里去咨询允许的饮食限制。比较单薄的小弟弟彼得也表示,他以后可以悄悄地吃巧克力。

    母亲的话题是“零花钱”,因为英格认为80分尼的零花钱太少了,所以母亲问她:“你需要多少零花钱,你有些什么样的愿望想要实现?”英格谈了她的理由:“我希望有时候买点只属于我的东西,我还想秘密地买,买好后再给你们看。”但是英格又认为母亲把零花钱提到一个半马克太多了,她只想要一个马克,如果她再觉得不够的时候,还会就这个问题在家庭会议上同父母谈的。

    孩子们逐渐地适应了向父母袒露他们的情感要求,他们希望父母晚上经常陪他们一起玩一会儿,父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对孩子的要求,即孩子要做到及时上楼、吃饭和洗澡。

    英格的一家人都很赞成这种交谈方式,这使父母与孩子可以轻松地畅所欲言,而且大家都乐于去实施作出的决定,家庭的情感沟通、家庭教育都收到了理想的成效。

    在家庭中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庭中能够同别的成员很好地沟通,当他步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好地与人沟通。

    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空出一点时间来和子女作些沟通的。如何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与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呢?

    1. 定期举行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来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因而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2. 安排父母与孩子独处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父母每天或每星期拨出一段时间,让孩子决定在这“黄金时间”中的活动。孩子可向父母说出心底话,而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要立刻下判断。孩子亦可以要求与父母玩各种游戏。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朋辈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事。若能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便更容易向父母尽诉心中情。

    3. 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

    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

    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4. 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以微笑将其保留

    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具体为: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实践并检验调整双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最后,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无时不在沟通中行进,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两代人共同的成长。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爱的技巧,培养爱的能力。

    父母心语

    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爱的技巧,培养爱的能力。

    与孩子交流时应当少说多听

    李颖有一个11岁的女儿,母女两人感情很好,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让身边的邻居朋友羡慕不已。可是,只有李颖自己知道,与女儿之间的沟通,她做了多少功课,下了多少工夫。

    有一段时间,李颖因为工作原因,精神状态很不好,跟女儿说话也没了耐心,更多的是指责和呵斥。比如: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比平时晚了一点,李颖便劈头盖脸地呵斥:“去哪里了?怎么比平时晚了?”女儿说:“我和小霞一起去叶子家玩。”李颖依然不依不饶地说:“我很担心你!你知不知道?以后放学就回家做功课;不许到处跑!”女儿听了脸色很难看,然后不理李颖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李颖也意识自己说话语气和说话方式都不太合适,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没怎么关注女儿的看法。后来李颖发现女儿越来越不听话,甚至不愿意跟自己多说话,每天回来就做作业,做完就睡觉。她担心女儿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去咨询家庭教育专家,专家听了李颖的情况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多倾听孩子的诉说,与孩子交流时少说多听,并交给了她许多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从此,李颖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也不再随便对女儿的言行作价值判断;即使当孩子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时,她也会承认女儿想法的合理性,并积极做个女儿的倾听者,母女俩的关系又回到了从前。

    一天,女儿放学回来沮丧地对李颖说:“妈!今天的考试考坏了,我好难过。”李颖听了,停下手边的工作,坐下来温和地对女儿说:“愿意详细地跟妈妈说说吗?”女儿看了看妈妈,点点头,然后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考试考坏的情况给妈妈讲了。李颖听后,先安慰女儿,接着和女儿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和女儿制定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和女儿分析完情况,已经是深夜了。女儿感激地看着妈妈,说:“妈妈你真好!有你这样的妈妈,我太自豪了!”那一刻,李颖也感觉很幸福。

    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体会孩子的感受,不但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不管有什么困难和烦恼,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这会让孩子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可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倾听孩子说话,重要的是少说多听。经常有孩子抱怨:“没有一个人真正听我说话,他们只是在说自己的!”孩子对这种情况有特殊的感受。称职的父母,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多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与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和沟通。

    在聆听孩子说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要对孩子的话题表现出兴趣

    也许孩子所说的一切,在父母眼里很幼稚,但是父母在聆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对孩子以及孩子说的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尊重,也会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2. 要给孩子留出时间

    在孩子获得成功或者喜悦时,他们很想让父母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者愉快的心情;当孩子内心经历着恐慌、创伤或失望时,他们也需要父母温情的安慰。所以,父母不论多忙,都要给孩子留有时间,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由于或者着急做其他的事,没工夫听他们说话,要给孩子留一部分时间说话,给孩子有倾诉表达的机会。

    3. 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比如选一个安静的地点,一个不忙的时间,这样才能够做到专心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忘掉其他任何让人分心的事,只关心与孩子的交流,真心与孩子接触,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要认真倾听。

    4. 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

    在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善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不错”等,也可以适时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尽情地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5. 注意自身的行为语言

    父母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行为语言向孩子表示“我在听着呢”“我感兴趣”“你说的真有意思”。有下面几种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一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二是正面面对孩子;三是与孩子紧挨着坐等。

    6. 帮助孩子弄明白,并说出自己的经验

    在聆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回应一下,通过自己的言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孩子,尝试着不去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孩子,孩子就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梦想,孩子也能顺利迈向成功之路。

    孩子开始哭或发脾气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和蔼持续地倾听,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诉我一些”“我爱你”“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假如你在此时说话说得太多,你就会在这种“交流”中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倾听孩子的话。如果你能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企图“纠正”他,那么孩子会深深地感受到你的关心。

    当孩子感到紧张或孤独时,他可能“制造”一个情况,以使父母不得不对他的行为给予限制。一旦父母定出合理的限制,孩子就会乘机哭闹发脾气,从而消除他感受到的紧张。假如此时父母能给孩子几句使他安心的话并耐心倾听他,他就能摆脱恶劣的心境,变得情绪放松、明白事理,接受父母制定的限制。不过,如果孩子身上已积累了大量的不安、愤怒或不信任感,那么他就得经过若干场哭闹才能消除掉足够多的情绪积累,从而意识到父母是爱他的。

    许多父母发现,倾听孩子哭泣或发脾气而不是要求他“恢复正常”的做法,实际上要比试图控制并转移他的注意力或强迫他举止温顺有礼更容易,也更有益处。孩子哭泣和发脾气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已经崩溃,此时你向他传递你的爱能达到最佳效果。当你留在他身边,不提任何要求,他迟早会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对他的关怀会成为这个世界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

    定期地给孩子“专门时间”倾诉,意味着你开始尊重孩子的判断力,开始倾听他急于摆脱的紧张及其他感受。开始“倾听”几乎对于所有的父母都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现在学着要给予孩子们的关怀与“倾听”,我们大多数成年人自己都不曾享受过。在这陌生的领域中,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孩子的反应就是我们的向导。每一次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每一次充满探索或笑声的“专门时间”,都会说明:我们寻求的与孩子之间的爱和信任正在得到加强。

    父母心语

    如果在孩子情绪最糟时你在倾听、关切他,他会深深地体会到你对他的爱。

    和孩子沟通,讲究方式很重要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

    孩子兴冲冲地跑回家:“妈妈,我想把在学校发生的所有事告诉你!”

    妈妈:“你说,你说,妈妈听着呢!”

    孩子:“我们班的小帅又把新来的女老师气哭了。”

    妈妈:“噢!”

    孩子:“小明和强子打架被老师罚站了。”

    妈妈:“噢!”一边说,一边还在厨房里不停地忙碌着。

    孩子继续:“我们要发新书了!”

    妈妈:“知道了!”

    孩子有点不耐烦:“妈妈,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讲啊!”

    妈妈:“听着呢,都听见了。”

    孩子:“那就给我复述一下。”

    妈妈:“我现在忙着呢!”

    孩子:“算了,我也不跟你说了,你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我回屋了!”

    像上述例子孩子的妈妈一样,很多父母由于没有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用一些孩子不会喜欢的声调,说了一些违反自己本意的话,结果和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冲突。

    没有哪一位父母打算让孩子伤心,也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对自己说“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让孩子下不来台”,只不过有的时候没有注意罢了。

    也有很多父母在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他们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完全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例如: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以为你是谁,你可是我养大的!”

    “妈妈不要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

    “你简直一无是处!”

    “你很讨厌!”

    “养个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你可是我养大的,有本事别让你老子养着你呀!”

    诸如这类的话对孩子都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的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学会与孩子说话,必须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口气。

    教育专家建议,父母与孩子交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诱导式:通过循循善诱,使孩子增知增智,获得乐趣,加深感情。

    协商式:对孩子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人格,通过商量和讨论,启发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使孩子积极参与交谈。

    说理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不赞成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应解释原因,说明道理,并使孩子理解。当孩子做错事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使孩子心服口服。

    另外,在与孩子交谈时,父母注意自己的口气,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平等对待孩子

    要从平等的地位出发,不摆父母的架子。在心情好的时候要这样,在心情不佳或被顶撞的时候更要注意态度。

    2. 要以孩子为中心。

    要以孩子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当然,有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话题更好。父母与孩子以这类话题交谈最容易沟通,也便于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

    3. 要有足够的耐心

    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有耐心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总之,只要父母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心语

    只要父母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幽默的力量大无穷

    阿勇是个十分风趣的人。秋收的一天,他拖着疲惫的步伐从田里割稻回家,想舀水来洗脸,却发现水缸里已经没有一滴水了(这个村里还没有自来水,村民吃水、用水都要到河里去挑)。阿勇没有责怪放暑假在家的孩子没有挑水,也没有命令他去挑水,而是拿起水勺对孩子说:“小伙子,你到隔壁大妈家里借几勺水先用一用吧。”孩子听出了父亲是在给自己提意见。他二话没说,就红着脸去挑满了整整一缸水。

    这就是用幽默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好处。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板起面孔说教,这样就不如来点幽默,教育效果将会更好。幽默是润滑剂,能使大家融洽地相处;幽默是快乐之源,能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充满和谐与快乐。在我们的家教中,恰当的幽默不仅能使孩子免去在大人面前的拘谨,还能使其在轻松一笑中接受良好的正确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伊尔·斯维特洛夫就是用幽默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高手。有一次,诗人刚进家,就发现一家人慌作一团,诗人的母亲正在打电话给医院请求急救。原来,诗人的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诗人明白:墨水是不至于使人中毒的,所以用不着慌张,而这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时机。于是,他轻松地问:“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带墨水的舌头,做了个鬼脸。诗人并没有发火,他从屋里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儿子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你只有把这些吸墨纸使劲地嚼碎吞下去了。”一场虚惊就这样被诗人的一句幽默给冲淡了,并且在家人的嬉笑中结束。舒拉原想以此成为家人的中心,但是未能如愿。此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出风头的“错误”了。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幽默感应在父母的语言修养中列居特殊的地位。

    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手段。幽默感可以感染孩子。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变得活泼、热情、开朗。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相当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作为启蒙教育者的父母,与子女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孩子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绝非逗乐,而是在培养孩子健康欢乐的个性。

    对待孩子的错误,严肃认真的批评是一种教育方法,有时采取幽默的手段同样也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不应总是用斥责惩罚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是担心受到惩罚,而要使他们在看出自己的谬误的同时破涕一笑,其效果往往比板起面孔训斥孩子好得多。

    幽默感重要吗?十分重要。一个具有幽默感的孩子表明他有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将来一定会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一生的发展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人认为,幽默感也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项标准。

    幼儿往往会直接感受到的是幽默作品中的错位与夸张。比如:妈妈说:“宝宝该睡觉了。”孩子问:“那巧克力呢?”“它也该睡了。”“好的,妈妈,那就让它睡在我的肚子里吧。”这是一种错位。夸张也很重要,能使孩子认识事物的重要特征。孩子往往因认知、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理解复杂微妙的感情,而夸张的手法则强调了事物的特征,能使他直接感受到。

    要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年轻父母不妨抽出一点时间来,与孩子一起欣赏具有幽默感的生活小事,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幽默。孩子的天性是快乐的,让孩子在轻松、充满幽默气氛的环境中成长吧!

    下面支点招数。

    1.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识水平,选择合适的幽默作品让他听读

    在欣赏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作品时,孩子不仅会对作品本身感兴趣,也会对作品的幽默之处有所期待,在一次次的重复中,他仍兴致盎然,开心地等待最精彩的情节的出现,然后开怀大笑。

    2. 在生活中发现幽默

    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妙语和好笑的片断。比如有的小朋友说:“我喜欢下雨天,下雨了,可以用雨水洗盘子,把盘子放在外面就行了。”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有一个外国老师吃火锅,她把蘸的调料当饮料全喝光了。”父母要做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情节和对话,经常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

    3. 根据孩子的兴趣把握“重点”

    有的孩子在欣赏幽默画或幽默故事时,并不喜欢父母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父母不如就把讲解的重点放在“惊喜”之处,让孩子过把瘾。

    4. 尊重孩子,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在欣赏同一个作品时,孩子与父母往往从各自的角度、以各自的经验去理解作品。比如在欣赏《父与子》系列漫画时,父母可能理解为“父子情深”,而孩子的理解却是“这个孩子太调皮了”。父母可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想象,这样,他才能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释放、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想象力的发展。

    父母心语

    父母多一份幽默,子女就更多一份笑声、多一份欢乐、多一份力量。幽默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让子女在笑声中健康成长,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别让打骂孩子成为一种习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们的普遍愿望。为什么竟有父母还采取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传统教养观念的影响。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许多为人父母者仍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

    二是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骂,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时继承了上一辈的“光荣”传统。尽管他们也深知被父母打骂的滋味,心里也会产生怨恨、反抗,但毕竟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把打骂当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种顺理成章的措施。

    三是有些父母觉得教育孩子是个“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有了问题,就直接动棍棒,特别是脾气暴躁的父母更会容易这样做。

    四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状态。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失落,往往会把全盘控制孩子作为一种逃避和满足,甚至把自己在社会中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绝对优秀等。

    也有的父母打孩子是出于一时冲动,但是,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由于他们教育“失重”“失度”,有意或无意中采取了打骂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家庭悲剧。

    请看下面的两则故事:

    故事一:有一对夫妇工作普通、家境普通,但是他们的儿子却不普通,明显比其他同龄孩子活泼、聪明。为了把这么聪明的孩子培养成才,夫妇俩省吃俭用,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花钱给孩子买电子琴并请老师教。孩子也很争气,学习好、电子琴弹得好,深得众人喜欢。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却不能让做父亲的满意,经常为一些小事训斥孩子。邻居时常能够听到父亲训斥儿子的声音。孩子小的时候,爸爸的训斥很管用。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爸爸的训斥就不管用了,还时不时顶撞几句。于是爸爸就将训斥升格为打骂。邻居过来劝解,那爸爸他却说:“这有什么?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孩子不打不成器……”就这样,儿子在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之下,孩子开始逃学、打架、不思进取。当然,这样换来的,是父亲更加凶狠的毒打。一次因为顶撞父亲而被用绳子吊起来毒打,做妈妈的怕儿子被打残或打死,就向110求救。从那天后他们就再也没见到儿子,等他们再见到儿子的时候,儿子已经进了监狱,他们夫妇去看儿子的时候,儿子却不愿意见自己的爸爸……

    多么让人伤感的故事啊!当然这样的事情有些极端,但是下面的例子就是最平常的了。

    故事二:有一位老师晚上10点多在街上巧遇了无精打采的15岁学生小平,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闲逛,孩子支支吾吾地说:“早上出门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爸爸骂我时我顶撞了他,晚上回去肯定会被爸爸打的,因此到现在还没有吃饭,也不想回家。”他还说,爸爸对他和妹妹都很严厉,动不动就打骂,走路慢了要挨骂,做错事了要挨打,考试成绩不好要挨打。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爸爸看不顺眼,爸爸都会责骂、甚至动手。他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对待他和妹妹,他甚至怀疑自己和妹妹是不是爸爸亲生的。让他疑惑的是,有时候爸爸对他和妹妹又非常关心,非常好。因为爸爸经常打骂他,让他非常愤怒,也没有自信。在爸爸打他的时候,他甚至想杀了爸爸,但想到妈妈,想到妹妹,想到爸爸对自己的好,每次都忍了。但是,他现在真的不想再念书了,他想离家出走,到外面去流浪……

    老师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一早就去了他家,把头天晚上的事情给孩子父母说了,听完后他们嘴张得大大的,半天说不出话来。之后,妈妈一边不停地擦眼泪,一边埋怨丈夫:“就知道打骂,就知道打骂。”而他的爸爸则低头坐在一边,时不时来一句:“为什么这样,我也是为他好啊!”这位老师告诉他爸爸:“我们为孩子好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训斥和打骂。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孩子有缺点、错误应该批评、应该教育,但是不应该这么简单粗暴。我们做父母的应当把孩子当一个大人一样,平等对待,要和孩子坐下来进行交流。孩子大了,沟通、交流要比训斥、打骂有效得多。有时候当自己错了还应当向孩子道歉……”

    当天下午,老师组织一家人坐在一起,父母说父母的想法,儿子说儿子的委屈。爸爸向儿子道歉,儿子也原谅了父母。那场面,父母哭、儿子也哭。之后,爸爸变了,儿子也变了,爸爸不再打骂小平,小平的倔脾气也慢慢地改了,不再和同学老师较真,越来越阳光、随和,学习成绩也逐步上升,高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

    广大的家长朋友们,从以上两个故事中我们是否能够得到某些启示?我们爱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没有错,错的是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现在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打、就是骂,而不是尊重,不是说服,更不是沟通。“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观念已经过时,动不动就打骂、训斥的教育方法也已过时。

    有关教育研究指出,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他就会成为魔鬼!心理学家也指出,杀人犯大多是在暴力的、缺乏爱的环境里培养与成长起来的。

    打骂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打骂孩子,只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会让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会让孩子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会导致孩子说谎的行为;会促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会造成孩子人格畸形等。

    父母心语

    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的地狱之中,他就会成为魔鬼!

    赞美给予孩子奇特的力量

    电视上曾播出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年仅15岁的女中学生小华前后离家出走多达45次。她父亲采取说教、责骂、体罚、跪求女儿等方式均未能阻止小华离家出走的念头和行为,反而加剧了女儿对父亲的怨恨和反抗。父亲最后不得已将孩子反锁家中达一年之久,但最终还是被女儿设计骗过逃离家门。面对自己教育孩子彻底失败的事实,父亲伤心之余还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专家身上。教育专家在通过与父亲女儿对话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之后,得出了一个令父亲吃惊的结论:孩子始终缺乏家长的赞美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关键所在。

    有一位钢琴家的故事,很让人感动:

    1985年9月,我在联邦德国萨尔布吕肯市给一批年轻的钢琴家上主课时发现,如果我在某个学生的背上轻轻拍一下,他就会表现得更为出色。我便在全班学生面前对他杰出的演奏予以赞扬,使他自己以及全部学生大为惊奇的是,他马上超越了自己的原来水平。

    我记得第一次表扬使我感动得如何幸福和骄傲!我当时7岁,我的父亲要我帮忙在花园里干些活。我竭尽全力卖劲地干活,也得到了最丰厚的报酬。当时他亲了我一下说:“谢谢你,儿子。你干得很好。”60多年后,他的话仍然在我耳边回响。

    16岁时,由于与我的音乐教师发生分歧,我处于某种危机之中。后来著名的钢琴家艾尔·冯·萨尔——李斯特的最后一个活着的弟子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们为他演奏。他专心地听我弹了巴赫的C大调“Toccata”,最后,冯·萨尔起身,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我的孩子,”他说,“在你这么大时,我成了李斯特的学生。在我的第一堂课后他在我前额上亲了一下,说:‘好好照料这一吻——它来自贝多芬。他在听了我演奏后给我的。’我已经等了许多年准备传下这一神圣的遗产,而现在我感到你当受得起。”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比得上冯·萨尔的赞扬。贝多芬的吻神奇地把我从危机中解脱出来,帮助我成为今天这样的钢琴家。不久将轮到我把它传给最值得接受这份遗产的人。

    赞扬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如果运用得当,将使许多受赞扬者获益终生。

    赞美是同批评、反对、厌恶等相对立的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一个人不管是通过语言还是通过行为,只要表达出对别人长处和优点的肯定和喜爱,都可以说是赞美。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真诚的话语会给人温馨给人感激,真诚的赞美更会给人信心给人力量,催人奋进。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极力赞美一个小偷的技艺如何高超,脑瓜如何聪慧,并真诚地感叹如果此人将智慧和能力用在正道上,肯定能成大事。恰巧此文章被小偷看到,感动之余,洗心革面,重做新人,几年后成为一个享有盛名的企业家。此赞美的神奇功效让人叹为观止。

    美国16届总统林肯出身于贫寒家庭,以伟大的人品、钢铁般的意志、质朴而又高超的处世艺术,由摆渡工、律师、议员成为总统。他的处世名言是“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

    要想让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使孩子养成健康向上的健康心理,能积极主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而使孩子的人生旅途充满着笑声、掌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那就要学会做赞美孩子的家长,让你的赞美成为承接孩子昨天成绩与明天进步的加油站。

    赞美其实是一种艺术的体现,父母要想演绎好这门艺术,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我们许多父母习惯于用审视或挑剔的眼光注视孩子,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我们看到的多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当我们换一种心态,改用信任、欣赏的目光关注孩子的行为时,就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有那么多的优点和长处。要想真正做到用信任欣赏的目光关注孩子,必须改变那些根植在我们思想深处的观念。

    不要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值。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各方面都力求胜人一筹。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导致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这方面不行,那方面也不行,结果是越看越生气,越比越失望。

    不可否认,父母们这样做无疑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也是情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要把握对孩子的期望标准,一旦父母的期望标准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时,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把握好“度”。那么,作为父母,又该如何正确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1. 善于鼓励孩子的进步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是挑毛病。当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又不断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时,实际上是在使孩子失去勇气,在降低孩子的自信心水准,这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较小的、积极的行为,这就很容易犯苛求和越权的错误,而漠视孩子的权利,这与孩子的成长是不相适应的。相反,如果父母时刻注意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加以鼓励,就会使孩子充满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这应当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

    2. 激发孩子的动机

    如果父母要使期望成为现实,就必须让孩子把期望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来就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和安排,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有时处理不好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

    3. 设立积极恰当的期待

    作为父母,给孩子提要求是必要的,因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差,需要有人帮他树立目标并促其前进。但是,这种要求和期望应该现实一些,如果孩子的基础较差,父母就不要定过高的目标。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和这个目标差距太大就会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日久天长,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而言,给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是最合适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提出恰当的期待和要求,这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期待效应”。

    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父母要有平和的心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减少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制订合适的奋斗目标。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尊重了解孩子,不随便将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应对孩子的这种自主性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赞赏,并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4. 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应多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

    如果你细心观察,在孩子的行为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美妙之处。如孩子在绘画时的专注神情、玩玩具时的丰富想象、游戏中的相互协作、表演时的乐观真诚等无一不是值得我们成人欣赏的。如我们直奔结果而去,我们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因为孩子的行为结果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他们通常是为体验过程而去做某些事情的,这也正是孩子们的可爱之处。

    父母们请务必记住,对待任何一个孩子,往往是表扬越多优点越多,训斥越多毛病越多。

    赞美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父母越是能够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具有更多的优点,就会变得更加优秀。

    父母心语

    学会做赞美孩子的家长,让你的赞美成为承接孩子昨天成绩与明天进步的加油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